返回

星島日報
FE01| 英文教材| 讀社論學英文
2008-09-10

商界要變招迎普選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六十個議員換了二十張新面孔。在遭受選票無情淘汰的議員中,不乏在局內見證本港回歸歷史變遷的資深議員,尤其是自由黨正副主席雙雙在地區直選中墮馬,成為今屆選舉政治生態最大的變化。

標榜代表富有階層的政黨,往往在直選中吃虧,原因是社會上窮人永遠比富人多,無論貧富一人一票,大部分選票就會投給令人相信會為窮人請命的政客。由於富有階層有財力和生活圈子等渠道發揮影響力,普選讓基層市民憑選票表達對建制的訴求,這種制度理論上有利資本主義社會均衡貧富利益。

本港在英治時代奉行工商和專業精英管治,在推行代議政制改革時,推出了功能組別的安排,避免在民主化過程中出現翻天覆地的震盪,透過對精英階層的利益保障,讓工商界和專業精英逐步適應選舉文化和遊戲規則。

政制改革要迎難而上

由於《基本法》已經規定立法會要步向全面普選,中央亦提出了時間表,功能組別應該屬於過渡安排。界別利益味道甚重的自由黨,亦明白不能夠永遠靠功能組別選舉作為利益保護傘,嘗試加入直選角逐。當年黨主席李鵬飛初試啼聲,鎩羽而歸後,由田北俊繼任,結果在上一屆立法會直選中與副主席周梁淑怡一起成功當選,為這個轉型打下強心針,可惜藥力只維持到一屆。

自由黨打回只有循功能組別當選議員的原形,令人關注的是工商界對直選的疑慮會否加重,政府改革選舉議席構成需要立法會三分二票數通過,在新一屆立法會要得到民主派和工商利益議員的支持,困難比上屆更加大。

自由黨在上屆直選中成功上位,其中一個原因是田北俊在「廿三條立法」中反戈一擊,與公民黨前身同時成為民間「英雄」。兩者精英氣息都甚為濃厚,今次公民黨在直選中能夠保住議席,主要在於突出專業和中產形象,而自由黨雖然力拓中產票源,但當「七一效應」退卻,不少中產選民又厭倦立法會的吵鬧鼓不起勁投票,自由黨的地區工作又不怎麼出色,選票就大量流失。

社會與商界 非水火不容

經過今次自由黨直選慘敗,不但是自由黨,工商界本身也要檢討在政制進一步民主化中,自己要擔當怎樣的角色。歐美不少國家早已全面普選,工商界利益仍然受到照顧,並非靠單一政黨為其說項,而是透過政治捐獻、遊說活動等方式,發揮對施政決策的影響力。以美國為例,無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基本上都是跨階層的政黨,在黨內已經設法平衡不同階層利益。無論哪一黨執政,富有階層都有代言人。英國經歷過代表工人利益工黨執政幾令國家癱瘓的歲月,後來工黨亦改走中間路線。

在西方民主社會,富有階層並非靠單一政黨來維護利益,而是靠融入制度,尋求社會與商界利益的共同點。香港作為一個商業發達的社會,商界不應自視背負原罪,自由黨在直選中受挫,不應視作商界與民主政治有根本性的對立。香港政制只會向前走,商界要做的,是從這次選舉中總結經驗,積極參與公民社會的發展和成長。

刊於九月九日《星島日報》

The business community must make changesfor universal suffrage

The Legco election introduced 20 new faces to the 60-member council. But a

number of veteran councilors who had witnessed historical changes in Hong Kong

after the handover lost their seats. The biggest change in the electoral scene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the chairman and vice-chairman of the Liberal Party losing

their seats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Parties that stand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wealthy often suffer in direct elections

because the poor always outnumber the rich. Whether or not it's "one person one

vote" for the rich and the poor, most of the votes tend to go to politicians who can

convince people that they will fight for the poor. As the wealthy class can exert their

influence through their financial strength and elite connections, universal suffrage allows

common people to show their power through the ballot. In theory, such systems are meant

to keep the interests of the rich and the poor in balance in a capitalist society.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Hong Kong was run by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elites.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s i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they created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to pre-empt great shocks in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By

protecting their interests, the system allows the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elites to

gradually get used to the voting culture and rules of the game.

Political reforms must proceed despite difficulties

The "Basic Law" stipulates that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must move on towards

universal suffrag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Beijing has already proposed a timetable for

that. So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is only a transitional arrangement.

The Liberal Party that favours sector interest also understands that it cannot use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to protect its interests. So the party gave direct elections a

try. After the unsuccessful first attempt of ex-chairman Allen Lee Pang-fei, James Tien

Pei-chun succeeded him. As a result, in the last Legco direct election, the chairman and

the vice-chairman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were both elected. The effect was

very encouraging though, unfortunately, the success lasted only one election.

If it's a problem for the Liberal Party to get into Legco through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route, then the business community will have heavier concerns about

direct elections. For electoral seat reforms to pass, two-thirds of Legco votes are required.

So it will be even more difficult to win the support of the pan-democrats and councilors

with interests in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sectors in the coming Legislative

Council than in the previous one.

A reason why the Liberal Party succeeded in the last election was because Tien attacked

"Article 23 legislation" and, as an ex-Civic Party member, became a "hero" for the people.

Both the Civic Party and the Liberal Party have strong elitist backgrounds. In the direct

elections, the Civic Party secured seats mainly through professional and middle-class image.

Though the Liberal Party tried hard to win new middle-class votes, the "July 1 effect" has

subsided and many middle-class voters lost interest in the election as they got tired of the

disputes in Legco. What's more, the Liberal Party has not done a great job either. So they

lost votes.Society and the business

sector can co-exist

After the total defeat of the Liberal Party in the election, not only the party but

also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sectors must think about their role in the further

democratizat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have long enjoyed universal adult suffrage, the interests

of the business community are well protected. In such countries, political parties achieve their

goals not by just speaking a few nice words; they use other means such as donations and

lobbying to exert influence on policy.

Take America for example. The Democrats and the Republicans are both basically

cross-class political parties. They maintain a good balance of interests among various

social classes within the party. Whichever party rules, the wealthy still have a voice.

There was a time when the UK was governed by a Labour Party which placed priority

exclusively on working class interests. With that narrow-minded policy, they almost

succeeded in bringing the economy to a standstill. But the British Labour Party got

wise and now follows the middle path.

In western democracies the wealthy do not rely on a single party to look after their

interests. Instead, they integrate into the system and define common interests between

the wider community and the business world.

As a prosperous commercial society, Hong Kong's business community should not feel

guilty. The defeat of the Liberal Party in the election should not be interpreted as the

business circle being in a conflicting situation with democracy. Hong Kong's political system

will move on. What the business circle should do is to learn from the election experience and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civil society.

Published in the SingTaoDaily

on September 9

Vocabulary

veteran (adj) ———資深的outnumber (v) ———數量上超過

convince (v) ———使確信elite (n) ———精英

democratization (n) ———民主化stipulate (v) ———規定

transitional (adj) ———過渡性的subside (v) ———消退

basically (adv) ———基本上integrate (v) ———融入

Useful Terms

universal suffrage ———普選capitalist society ———資本主義社會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代議政制functional constituency ———功能組別

conflicting situation ———對立處境

1. The word ____ in the passage means "very experienced".

2. The chairman and vice-chairman of the Liberal _____ did not win any seats in Legco elections

this year.3. In vocabulary, the word _____ means "require".

4. In a school, the students usually _____ the teachers.

5. According to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the Liberal Party should _____ itself into the

political system.

1. veteran2. Party3. stipulate4. outnumber5. integrate

Answers

翻譯:George



 
文章編號: 20080910003039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蘋果日報
A20| 論壇| 蘋果批new| By 楊卓華
2008-09-10

蘋果批--《選舉》導演評08選舉:亂得嚟有Happy Ending

蘋果批--《選舉》導演評08選舉:亂得嚟有Happy Ending

《蘋果批Online》逢星期一、三、五晚上九時開騷Click入http://pie.appledaily.com收看歡迎透過web-cam即時發表意見或致電2990 8648安排親身上場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誌:http://pieatapple.wordpress.com

同好多市民一樣,電影《選舉》嘅導演張虹覺得,08年立法會選舉劇情非常混亂,不過結局就相當出人意表,兼且仲係以喜劇收場……主持:楊卓華高明輝

1

你套紀錄片《選舉》,係以04年立法會選戰為題,你覺得四年來香港嘅選舉文化有冇唔同?

導演張虹:

我覺得到咗今日都唔係改善咗好多,雖然我地今次睇到投畀泛民嘅選民好似好識配票……但我唔知係我地(市民)醒目咗,定係(泛民)真係好彩。

你點睇今次選舉結果?泛民力保不失,認為係咪代表選民對政治嘅認知多咗?

張虹:我覺得好意外,原本以為泛民好多人會墜馬,以新界東為例,五席都得咗,咁我就好意外,都幾開心,因為初初諗住泛民個情況幾差……不過有時我就喺度諗──係咪(泛民)好彩呢?我就唔覺得個(選民)認知多咗,因為我有啲朋友佢支持泛民,唔理三七廿一都投泛民。 你完成《選舉》之後曾經表示,覺得好多嘅選民其實係比較無知,點解有咁嘅睇法?

張虹:無知其實係包括我自己,因為我未拍(《選舉》)之前真係知好少野,因為喺報紙上面,你只可以睇到每個候選人講兩句咁多。(拍攝《選舉》)我地有機會一路跟住佢地兩個月,咁就有機會知多少少……我發覺佢地(選民)都唔係好知乜野事,對於候選人政績、政綱都唔係好清楚,所知都係甚少。

2

你點睇o依家年輕選民政治上嘅意識形態? 張虹:我近年因為教書嘅關係,接觸啲大學生,咁我發現好多大學生同我講,「我地唔需要普選丫」,我問點解呀,咁佢就話我地其實都幾自由。可能佢唔明白呢啲自由係要爭取番嚟嘅,係可以冇嘅。

但佢地就覺得有冇民主嘅分別都係一樣……o依家唔興(年輕人有政治理想),o依家年輕人嘅理想就係賺錢;唔係個個係咁,但係都比較多。 作為一個紀錄片導演,你覺得今屆選舉有啲乜野片段最值得紀錄? 張虹:我為咗剪呢條片(《選舉》),忙到冇時間跟呢次選舉,但係都知道個戰況好激烈,亦都好混亂。我覺得04年就冇咁混亂……

如果有人拍(紀錄片)嘅話,我會覺得黃毓民佢嘅拉票方法,另外仲有幾個區嘅辯論,聽講都好激、好犀利。

3

以電影角度嚟講,你覺得邊個候選人最有觀眾緣? 張虹:有啲人覺得係「長毛」(梁國雄)……佢口才較好,語言能力高,有啲大狀雖然講野叻,但都唔佢咁colorful……好似佢(在論壇中)可能會無啦啦講嚇聖經,又講嚇蘇格拉底,搞到田北俊都唔知點應付。 新一代嘅泛民之中,有冇一啲好似長毛咁有觀眾緣?譬如話落選但得票唔錯嘅陶君行同胡志偉,你又點睇? 張虹:胡志偉好親切,但我唔知親切對做立法會議員啱唔啱。陶君行就比較急躁,我諗佢要慢慢磨練下。如果你要有那種辯才,我諗你真係要讀嚇書。鍾唔鍾意都好,佢地兩位(黃毓民和梁國雄),都係讀過好多書……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05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明報
F10| 通通識英文| Editorial
2008-09-10

New Legco新立會基本格局未變新組合政經磨合易變

I N composition, the new Legislative Council(Legco) seems similar to its predecessor insome aspects and different from it in others.

When its term begins, the economy will slide andinflation will remain high. Such an economic situationwill persist for some time. It is therefore noteworthyhow Legco will operate and how its members will reactwith the government.

The turnout at the geographical poll of the Legcoelection this year was 10% lower than in 2004.

However, its outcome is at variance with conventionalwisdom. Though 260,000 fewer voters went to thepolls last Sunday, the pan-democrats won one moreseat than they did in 2004, thanks to their effectivevote allocation and the Liberal Party's poor showing.

They now control 23 seats (including four functionalconstituencyseats). They have lost two seats, but theystill have so many that they can supervise and restrainthe government. The establishmentarians now have34 seats, and independents, the remaining three. Therelative strength of the "government faction" and the"opposition" remains largely unchanged. Though theelection attracted a much poorer turnout, thepan-democrats won 59% of the vote. The percentageis only slightly smaller than that of 2004 (60% ). Theestablishmentarians and the independents got 40%between them. It remains largely unchanged howrepresentative of the people the pen-democrats andthe establishmentarians are in the legislative chamber.

The new Legco will have to adopt arrangementsfor the 2012 election. As the pan-democrats havemanaged to keep their veto, they can not only stop thegovernment from acting wilfully but also haggle with itfor electoral arrangements that are more democratic.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the two camps in Legcoremains largely unchanged. The pan-democratic campand the establishmentarian camp differ with each otherabout political issues. However, about social issues ormatters concerning people's lives, they have similarviews, and they may even join forces to pressure thegovernment. We believe this will remain the case.

Nevertheless, as there are now new Legco membersin either camp, it is worth attention whether they willchange the way they operate or interact with thegovernment.

Acting head of the Liberal Party Mariam Lau saidthe party would reconsider where it would head andhow it should serve local communities. Unless theLiberal Party believes fuctional-constituency electionswill not be abolished, it must begin to do thoroughdistrict work. Only if it does so will it survive and can itstrive for expansion. The party may become moreconservative or incline more towards the grass rootsabout social issues and matters concerning people'slives. In either event, it may influence theestablishmentarian camp's stance.

The new Legco has seventeen new faces. Asmany as a quarter of its 60 members are newcomers.

They have their respective political affiliations, but wethink they must spend some time dealing with teethingproblems before they can forge interactive working tieswith the government. When the new Legco's termbegins, Hong Kong's economy will begin to turn down.

Legislators' and the government's honeymoon will beshort-lived. Major parties controlling legislative seatsmay join hands to pressure the government to tacklesocial or economic issues, deal with mattersconcerning people's lives or increase its welfarespending. If they do, can the government stand suchpressure as "radicals" have gained ground and there isno such thing as a ruling party in Hong Kong?

Legislators will certainly have to deal witharrangements for the 2012 election. They may have toconsider a bill introduced pursuant to Article 23 of theBasic Law. If they do, the legislative chamber will smelleven more strongly of gunpowder in the next fouryears than it did in the past four, and relations will beeven more strained between the executive and thelegislature. Such political difficulties would hinderrather than further Hong Kong's development.

明報

2008.9.09 社評:新立會基本格局未變新組合政經磨合易變

這次立法會選舉之後,新一屆立法會的組成,初步看來「有所不變,也有所變」。新一屆立會會期,將在經濟走下坡而通脹則高企的情勢下開始,而且這樣的經濟格局會持續一段不短的時間,因此議會如何運作和議員與政府的互動關係,會是怎樣一種形態,值得注意。

這次選舉地區直選部分,投票率雖然大跌10 個百分點,但是選舉結果打破傳統智慧,泛民陣營並未因為少了約26 萬名選民投票而少了議席,反而因為分票得宜,加上自由黨不濟,泛民陣營較之2004 年選舉,還多贏了一席,連同功能組別4 席,泛民力保23 席,雖然比上一屆少了2 席,但保持了在立法會有足夠監察和制衡政府的態勢。另外新一屆立法會建制陣營有34 席,餘下3 席是獨立人士身份,所構成的「朝野」格局,並無改變。

事實上,雖然投票率大跌,但是泛民陣營得票率有59%,與2004 年的60%相比,只是輕微下跌,而建制陣營和獨立人士得票,則佔餘下的約40%。雙方挾多少民意到議事堂,也是基本不變。

特別是這一屆立法會,將要通過2012 年選舉安排,現在泛民議席所擁有否決權,不但可以堵絕政府一意孤行,還可以與政府討價還價,以爭取一個更多民主成分的選舉安排。

這次選舉之後,立法會組成的大格局基本不變,建制陣營與泛民陣營在政治議題互別苗頭、社會民生訴求卻趨同,甚至聯手向政府施壓的格局,相信不會改變。不過,由於兩方陣營的成分有變化,因此在實際運作和與政府的互動關係會否有所調整,值得留意。

自由黨代主席劉健儀表示會檢討自由黨日後路向和地區工作,在邁向2020 年雙普選目標之際,自由黨除非認為功能組別選舉會維持不變,否則必須開始深耕基層,才有望維持黨的生命和謀求發展。因此自由黨在社會民生政策方面,採取更保守或逐步向基層傾斜,都有可能,這樣的話,有可能牽動建制陣營的取態。

新一屆立會,有17 張新臉孔,以總數60 名議員,多達四分之一是新人,他們的政治屬性雖然大致上都有所歸屬,相信仍然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磨合,才可以與政府建立起互動工作關係。就時勢而言,新一屆立法會,將以遇上經濟不景開局,議員和政府的蜜月期不會太久。

如果在經濟民生事務方面,立法會主要政黨聯手施壓,「激進」當道,政府沒有執政黨支持,又能否頂得住要求增加社會福利開支的壓力?至於接踵而來的,議員肯定要處理2012 年選舉安排,如果加上基本法23 條立法,則未來4 年,立法會的火藥味會比剛落幕的一屆濃烈,行政立法關係會更加緊張,在這樣的政治困局下煎熬,對香港的發展有害無益。

Glossary

convention wisdomthe view or belief that most people hold.

showing

evidence of how well or badly somebodyor something is performing.

the vote

the total number of votes made in anelection.

veto /'vi:t ʊ/the right to stop a law from being passedor a decision from being taken.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13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明報
D05| 時代| 自由談| By 韓巍
2008-09-10

選舉第一課

奧運期間,從北京南下香港,這一次,沒有旅遊者的行色匆匆,不再跟隨旅行團的巴士輾轉,迪士尼、海洋公園的遊玩,銅鑼灣的購物都從行程中抹去。這次我是來香港讀書,不能再浮光掠影、走馬觀花的欣賞這顆東方明珠,而是要融入香港社會,親身體驗學習這個民主社會。

體驗學習的第一課就是選舉。適逢四年一次的立法會選舉,大街小巷充滿選舉氣氛,巴士圍欄上有候選人的選舉廣告,街市上在散發選舉宣傳材料,斜披選舉緞帶的候選人在喧鬧的街頭站街,別著麥克風高聲宣講政綱,與路過的選民握手拉票。這些都讓習慣了在電視上看代表舉手表決的我很是吃驚。

在香港大學看張虹導演拍攝的紀錄片《選舉》,回顧了2004 年的立法會選舉景況:黨派鑼鼓喧天為選舉造勢,擴音喇叭伴著巴士巡街,在亂糟糟的辯論現場,搶話插話司空見慣,提出偽問題與迴避問題都成為常態,全然沒有辯論本身所應具備的針鋒相對、交相問詰。

無論這次選舉結果如何,對我這個沒有投票資格的內地學生來說,都已目睹並學到了重要一課,那就是,參差多態的民主選舉

內地提倡的和諧社會能從香港這看上去亂糟糟的民主選舉學到很多,亂糟糟的辯論現場卻又因為制度設計的安排,體現了秩序。

正如中國古話所說:君子和而不同。而在西哲大家羅素看來:參差多態,才是幸福之源。(文章經編者刪節)

園地開放‧歡迎投稿

限500 字,投稿方法:電郵[email protected]或傳真2898 2537,請附中英文全名/英文地址/電話/身份證號碼(資料不全,恕不採用)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33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 ----------

 

香港商報
A09| 商報論壇| 名家指點| By 陳文鴻
2008-09-10

立會監督作用待改善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陳文鴻

今次立法會選舉沒有帶來驚喜,但卻凸顯了回歸以來的結構性趨勢。

一是香港的立法會選舉的議題除了民主政治的口號式大題目外,並沒有完整的香港社會、經濟、政治乃至文化的政策綱領,只是零碎的主張,更多是標榜為地區作了什麼善舉、功績,缺乏清晰詳盡的政綱。今次選舉的政黨和候選人的做法,比起大學學生會的選舉更不如。而當民主政治的口號式大題目在普選時間表確定之後再不能炒作,地區性的零碎議題,政黨候選人的自吹自擂功績,便令選民失去了興趣。此所以,選舉辯論流於人身攻擊和把枝節小事無限擴大的謾罵。也此所以,投票率下降,因為投給誰,同樣意義不大。

二是代表商界利益的自由黨在2003年香港政治經濟危機藉機崛起之後,沒有實現自身的蛻變,還是原來商界一貫的主張、態度和身段,在今次選舉直選中全軍盡墨,在一定程度上,選民重新表達了對香港商界既得利益的不信任。

三是沒有政綱把政黨團結,把同一政治主張的政治團體、人物團結。選舉不依從政綱,不為政治主張,結果便淪為選票之爭、議席利益之爭。於是同一陣營出現分化、分裂、內部爭奪,而同屬一陣營,便不會以政綱、政治主張來作爭辯,攻擊的重心變得更為個人化、瑣碎化,因此便會越來越脫離全港性、長期性的政治政策主張,淪落為民粹主義、實用主義,乃至人身攻擊謾罵為主。整個選舉的政策、政治水平在這樣的選舉推動下,只會日益下降,每下愈況。

四是抗議票增加,在「泛民」陣營中最激進的社民連線,出五名候選人,三名當選,且像梁國雄、黃毓民的高票當選,更為突出,應該說今次選舉最大贏家是他們。社民連線方面,選民選擇他們,主要是抗議,對主要政黨、政客的抗議。對他們的政綱會同情、理解,可卻未必全部贊同。選他們出來,是讓他們在立法會、在社會上衝擊既得利益者及其制度(包括兩大陣營的主要政黨、政客),對政府提出抗議,目的是破而不一定是立。

社民連線的得勢漸顯,五個選區得票十五萬多,佔全部總票數的10%,比例不低,意義深遠。假若社民連線的政綱更為具體和切合民意、切實可行,而候選人更佳的話,今後的發展餘地更大。這或許是香港未來普選政治生態裏的第三條路。

立法會選舉結果相信不會對香港政治有即時的衝擊,在兩大陣營外的政治勢力的發展還有待時日,特別是等待香港再一次政治社會危機時才可突然壯大,挑戰現有的體制和既得利益。

於是,立法會的大多數議員和所屬政黨不可能在新一屆裏有任何改變。立法會對政府的監督作用也因此難有改善,難有作用。特區政府便依然會受議會壓力仍然不是太大,問題只是在今明兩年經濟好景不如前時,如何應對經濟挑戰和社會日益嚴重的不滿。

 
文章編號: 20080910001019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 ----------

 

南華早報
EDT14| EDT| Observer| By Chris Yeung
2008-09-10

Business and electoral politics don't mix

Seven months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and shortly after a timetable was fixed for electing all legislators by universal suffrage in 2020, James Tien Pei-chun had already set his sights beyond this year's poll.

The then Liberal Party chairman revealed that the party would consider contesting two mor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in the September 7 election as part of its commitment to play the game of "one man, one vote".

Mr Tien and vice-chairman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who won their debut geographical battles in 2004, planned to seek re-election. Later, Mr Tien's brother, Michael Tien Puk-sun, emerged as the Liberals' hope in Kowloon West. In late July, the Liberals pulled off another surprise by fielding a three-member list, led by Eastern District councillor Alice Lam Chui-lin, in the Hong Kong Island battle.

The aggressive game plan failed miserably. The party lost in all four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elections it contested. Both Mr Tien and Mrs Chow were defeated by a significant margin. Mr Tien has resigned from the post of chairman and retired from electoral politics. Mrs Chow has tendered her resignation from the Executive Council.

Speaking at a post-election press conference, acting chairwoman Miriam Lau Kin-yee reaffirmed the party's commitment to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elections, adding that it would strive to find out what went wrong.

Considering the massive loss of votes for both Mr Tien and Mrs Chow in their constituencies, compared with 2004, their defeat could not simply be attributed to factors like election tactic blunders or the low turnout rate.

True, the Liberals seem to have suffered more from the low turnout than the two other major political factions -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nd the pan-democratic camp.

That the two Liberal heavyweights did not follow their major rivals and mount an 11th-hour "situation critical" campaign to call out the voters put them at a further disadvantage.

More fundamentally, the party has found itself in an increasingly precarious situation in the face of a changing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landscape.

James Tien may be a genuine supporter of universal suffrage who practised what he preached by competing in direct elections. Yet, clearly, the Liberals' appeal to voters - to encourage business participation in direct elections by backing their candidacy - was a failure. Voters felt perplexed, even sceptical, about the Liberals' real appetite for a "one person, one vote" system.

Their lingering doubts have deepened because of the party's continued all-out participation in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elections. The party's ambivalent stance on political issues, including universal suffrage, has weakened its appeal among the middle class. On the policy front, the Liberals tried to impress voters with their knowledge of economic issues and how to create wealth, unlike other parties that were interested only in wealth redistribution.

The economy card did not work. Worse, the controversy over former housing official Leung Chin-man's executive post with property developer New World stoked fears about government-business collusion.

Instead of being an asset, the party's close ties with the business sector have become a liability. The Liberals also failed to impart a clear idea of what they stand for and how their ideas could serve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society, not just vested interests.

The party's shocking defeat on Sunday has raised a big question mark over its future. More importantly, it has sent a grim reminder to the business sector that clear positioning and a new strategy are urgently needed in regard to participation in electoral politics.

Chris Yeung is the Post's editor-at-large. [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80910027015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 ----------

 

東方日報
A01| 港聞| 頭條
2008-09-10

周梁 發叔決裂

已辭任自由黨副主席的周梁淑怡,在星期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中落敗,她昨日多次接受傳媒訪問,愈講愈氣憤下,控訴其黨友、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指他身為自由黨成員卻掉轉槍頭幫競爭對手、民建聯的張學明拉票,更形容劉、張及民建聯在今次選舉中將她趕盡殺絕,直斥劉皇發「對唔住自由黨」。不過,劉皇發對控訴卻顯得不以為然,直言明白周太落敗的心情,又坦承自己是親疏有別,與同屬鄉議局的張學明是「同根」,而與自由黨只是「組合」。

鄉事票流失「民建聯趕盡殺絕」

周梁淑怡在○四年首次出戰立法會地方直選,成功在新界西取得五萬票當選,但事隔四年,在剛結束的立法會選舉中,卻流失超過一半的票數,只僅得二萬一千多票而落敗。她昨日早上出席電台節目時承認流失鄉事票是其中一個落敗原因,但理解劉皇發作為鄉議局主席,要協助鄉事派的人士。

不過,到下午她接受電視台訪問時卻盡顯對劉皇發的不滿,指自己已正式向黨投訴發叔,她說:「劉皇發係我地嘅黨友,佢係幫緊一個同我地直接競爭嘅黨,甚至有黨嘅領導過後出嚟多謝佢,我覺得對我地個黨唔住喎!」

「橫額都畀人掹落嚟」

其後周太晚上接受本報查詢時指,今次選舉中,劉皇發一早已將行程排得密麻麻去幫張學明拉票,根本未有協助她爭取鄉事票,只是在當時的黨主席田北俊要求下,劉皇發才出現過一次她的拉票活動。她更形容,劉皇發、張學明及民建聯在今次選舉中趕盡殺絕,令她所取得的鄉事票,由上次選舉的逾萬票,急跌至只有三千幾票。

她說:「我地去啲舖頭貼海報,但係人地就話,呢度係你啲所謂嘅友黨嘅地方,你地唔掂得。喺鄉村度,我地都有橫額畀人掹落嚟!大家都係愛國愛港陣營嗜,但係就封殺得我地好緊要!我唔知呢啲係(黨)中央定係地區嘅意思!」

她又說,自由黨一向都支持劉皇發,不論當初他打算從區議會界別角逐連任,或是其後改變初衷循鄉議局界別參選,該黨也表支持,豈料卻換來他只幫助競爭對手、民建聯張學明的結局。

要求黨徹查劉皇發

周梁淑怡透露,選舉結果揭曉後已不斷收到黨友及助選團有關劉皇發的投訴,特別是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公開多謝劉皇發後,就收到更多投訴,認為劉的做法對自由黨不公平。她直言,這並非個人的問題,故自己已去信自由黨的代理主席劉健儀,作出投訴。

至於是否要劉皇發退黨,她則說:「我只係要求黨處理及徹查事件,如果發現有問題就take action (採取行動)。」

認親疏有別自由黨只是「組合」

周梁淑怡在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後兩日發炮,矛頭指向其自由黨黨友、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劉皇發昨日反而氣定神閒,他對本報說,明白周太落敗後的心情,應讓她發洩一下,又坦承自己確實在今次選舉中幫張學明拉票多過周梁淑怡。他直言,忠義兩難全,今次是親疏有別,因同屬鄉議局的張學明是「同根」,與自由黨只是「組合」。

「人地掃你走留都無意思」

他說:「我係幫學明多啲,鄉議局係通過學明代表鄉議局,我同學明感情好深,大家係同根,係新界人。盡力而為,好正常嗜!如果兩方都兼顧到就最好啦,佢地應該理解我嘅處境!(自由黨呢?)係同一個黨,係組合,香港都無政黨法,無限制,我認係親疏有別㗎!」

劉皇發稱,周太的落敗是意料之外,選前的民意調查也顯示周太支持度高,加上今次工聯會的王國興又自組名單,故他努力為張學明拉票。他又否認自己完全沒有幫助周太,稱部分鄉郊地區如元朗屏山的票是留了給周太。

至於被問及今次事件後會否引發他退出自由黨,發叔先說出自己與自由黨的一段關係,是緣自自由黨的前身、啟聯資源中心的創辦人之一、已故立法局議員張鑑泉及前自由黨主席李鵬飛,又稱自己認識田北俊的父親田元灝,並直言如果以禮教來說,自己屬「叔伯」,表明除非自由黨中委要求他退黨,否則自己暫未有意思主動離去。

他說:「如果自由黨中委覺得我有問題,出聲啦!人地拿掃把掃你走,仲留喺度都無意思!」他強調,雖然自己以前也考慮過退黨,笑言「自由身咪仲自由」,但至今仍是自由黨一員,亦否認因今次事件令自己與自由黨決裂,坦言決裂對雙方也沒有好處。

待各方冷靜才肯交談

發叔又說,選舉之後,田北俊透過中間人約他會面,但自己認為應待各方冷靜下,才會與他談論,否則只會火上加油。他又以長輩口吻呼籲自由黨應吸取教訓,檢討今次選舉失利。

而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昨日亦回應稱理解周太的心情,他說:「(趕盡殺絕)唔好咁講,大家都係盡力做嗜!」他說,選舉前的民意調查顯示,張學明的支持度浮浮沉沉,甚至低過周太,故各人只是盡力而做,強調張是局副主席、新界社團聯會會長,所以可理解發叔如此緊張協助其拉票!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59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 ----------

 

頭條日報
P04| 要聞| 社評| By 李一瓢
2008-09-10

狙擊撈選票此路再不通

立法會選舉結束,六十名議員順利產生,由於各政黨力推第二梯隊上位,加上功能組別亦有不少新人晉身議事堂,令到十名尋求連任的舊議員出局,取而代之,是二十張新面孔。

在新舊議員交替、權力更迭的過程中,分析各黨派在今次選舉中所取得選票數目,可以透視民心所向,對新議員如何履行選民所授予的權力,極具啟示作用。

據傳媒統計,泛民主派在四年前的立法會選舉中,共取得一百零七萬四千三百六十七票,得票比率為百分之六十點五九;四年後於前天的立法會選舉,總得選票減至八十七萬八千七百張,得票率縮減至百分之五十七點八三。

扣除今次選舉中冒起的激進社民連,那麼泛民主派的總選票會更少,若再細分,路線較溫和的民主黨在兩屆得票穩定,得票率均為百分之二十幾,換言之,其他夾在民主黨與社民連之間的泛民,跌票情況相當嚴重。

民主黨得票率穩定,即使今次選舉中,多名明星級議員退選,或退居競選名單第二位,也爭取到一定選民支持,反映該黨在地區長期扎根。

再看民建聯,上屆和今屆立法會選舉得票率均約為百分之二十二,非常穩定,該黨一直以來以地區工作為重,以改善民生為宗旨,成功穩住大批擁躉。

自由黨在今次立法會選舉大敗,除了選舉策略失誤,亦與地區工作遜色有關。

也有分析認為,該黨在○三年二十三條立法事件中的取態,曾一度為該黨積聚了政治能量,這種優勢隨事件淡化而不復存在。

自由黨的重挫和泛民跌票清晰顯示,在○三年沙士危機前後,一味在政治事件上狙擊政府,撈取民意支持的簡單方式程已經過時。立法會前主席范徐麗泰總結今次選舉,認為地區工作非常重要,最新選舉結果顯示,實幹的政績,市民最重視,新當選的議員應以此為鑑,才可以扭轉立法會低企的民望。



 
文章編號: 20080910904004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 ----------

 

星島日報
A19| 每日雜誌| 架勢堂| By 齊秀峰
2008-09-10

基層派大勝上層派

今屆立法會選舉建制派大勝,泛民「跌走」三席,但外界將注意力放在配票問題之上。今屆泛民得票率下降,卻以不足五成八的得票率取得六成三的議席,好多泛民當選人都是以三、四萬票,僅僅湊夠數當選,連泛民中人都不得不大讚配票成功。

配票贏位非根本

無疑今屆選舉,泛民成功發揮配票效力,以最少的票數取得最多的議席,港島區取得三席,新界東及新界西議席亦可說是「拿到盡」。相反建制派的配票制度就出現問題,有人的選票多到凸,有人就不夠票要落馬。不過,配票是技術問題,只講配票未免本末倒置,選舉應該睇政黨、議員的政績、工作是否紮實及穩健。

今屆投票率大跌,導致泛民及建制派的得票數目齊齊下降,泛民跌幅接近三個百分點,蒸發一萬九千多張選票,建制派的選票只減少七千三百多張票,得票率更出現上升,增加一點三個百分點(見表一)。

從得票率來看,泛民選票流失的情況比建制派嚴重,從個別政黨去睇,民建聯雖然面對其他建制派的競爭,得票率仍錄得百分之零點二三的輕微升幅。民主黨得票率雖然下跌四點五個百分點(見表二),但只是較上屆減少一個議席,成績相當不俗。至於原本想成為民主大佬的公民黨,雖然得票率大升,但「大狀黨」今屆五個分區直選都有派人,功能組別又派出多人出戰,所以才會得票率上升,不能作準。

建制泛民非關鍵

外界將選舉劃分為泛民與建制派,政壇高人就用另一個角度去分析選舉結果,將選舉陣營分為基層派鬥上層派。基層派是指民建聯及民主黨,上層派則是被揶揄為「藍血人」的公民黨和「富貴黨」的自由黨,今屆立法會選舉,明顯是基層派打贏上層派。

基層派長期從事地區工作,在地區的網絡及人脈紮實,高人話,民主黨的「高達」李永達在選舉當日都話,動員一班民主黨區議員幫手拉票,一人幫他拿幾票,都湊夠選票當選。據聞,荃灣有選民以往都支持開陳偉業(大夸),但今屆就轉投給「高達」,原因是「高達」名單中有一個知名度不高的區議員好勤力,經常落區,過時過節又會派粽派月餅,同街坊關係好好。

高人認為,荃灣選民的例子正正反映出民建聯和民主黨,以至在今屆選舉中多取一個議席的工聯會,為何在充滿競爭但投票率低迷的情況下,仍然「撐得住」的原因。

動員力量分高下

反觀上層派的自由黨及公民黨,明顯無咁好彩。自由黨在地區直選全軍盡墨,是因為兩黨長期忽略地區工作的結果。至於公民黨,同樣是地區工作不足,單靠政治明星及走傳媒路線,作為吸票方法,似乎已不太奏效,尤其是近期缺乏政治議題,二○一二普選在選舉論壇中亦幾乎無人提及,公民黨打不出明星效應。

高人認為事件帶出重要訊息,多議席單票制選舉不利大黨,極其量只能取得兩席,社區工作穩固的黨派才能取得最終勝利,明星效應必需要有政治議題「協助」。高人舉例,民建聯的劉江華在新界東獲得十萬多票成為「票王」,公民黨的余若薇在港島區只得八萬二千票,大家在區內同樣面對票源接近的對手搶票,劉江華面對田北俊和龐愛蘭的競爭,余若薇的對手則有甘乃威,最終余若薇吸票數量有限,正是因為她實力不足,在地區不夠紮實。

做政治明星走傳媒路線一如在沙上堆塔,毫不穩陣,冒起容易,但塌下亦容易,與其做明星,不如實實際際做好本分,打好基礎。齊秀峰



 
文章編號: 20080910003006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 ----------

 

明報
A04| 港聞| 社評
2008-09-10

自由黨慘敗的教訓與出路

這次立法會選舉,自由黨是最大輸家,4 張地區直選名單,全軍盡墨,主席田北俊和副主席周梁淑怡,分別在新界東和新界西敗北。這個結果,對於政壇重量級人馬的田北俊和周梁淑怡,固然是個人失敗,對於自由黨則不啻是沉重一擊,對於立法會以至本港整體政治生態平衡,也是一個衝擊。

2003 年田北俊臨門一腳,令到《基本法》23 條立法流產,贏得掌聲,他挾此聲勢,在04 年立法會選舉,與周梁淑怡分途出選新界東和新界西地區直選,雙雙當選。當年自由黨還在功能組別奪得8 個議席,以總數10 席成為立會第一大黨。是時也,自由黨是主要由工商界和專業界別人士組成的政黨,除了功能組別,在地區直選也取得認同,聲勢可謂一時無兩,如此大好時機,假若自由黨能夠完善黨的建設,做到內強體質、做好所屬利益階層和地區的工作,發展前景會是一片光明。可是這4 年,自由黨在這些方面進展不大,致使今年遭遇敗績。

田北俊周梁淑怡敗選

主因:輕視地區工作

田北俊和周梁淑怡之敗,有意見認為主要因為流失了鄉事票,不過據中大學者蔡子強根據二人得票的情況分析,他們之敗,少了鄉事票並非關鍵,在公屋、私樓的得票大減,才是致命傷(詳情請參閱今日A29觀點版)。當日到投票末段,周梁淑怡意識到選情不妙而告急,公開呼籲鄉事委員會「放番那些票出來」,顯示她還搞不清楚敗選原因。至於田北俊在記者會上,表示完全沒有想過會落敗,直至點票進行至(8日)凌晨1 時許,開始發現票數不及對手, 「那時確是覺得震驚,我是在點票時才發覺,因此你可以批評我觀察力不強」。

田北俊9 月7 日投票日在新界東拉票,竟然未察覺選情現危機,直至點票到中段「才識驚」,顯示他對區內民情之隔閡、對選民脈搏之疏離,委實使人震驚,這樣的選舉工程,焉能不敗?田北俊對於流失大量基層和中產階層選票懵然不知,充分說明自由黨不重視和未做好地區工作,致使未能及時掌握民情脈搏來謀求補救。在記者會上,田北俊承認地區工作做得不好,是落敗原因之一。他終於知道為何敗選了,但是他和周梁淑怡已經分別辭去主席、副主席之職,且看自由黨的新領導層會否總結經驗教訓,發展地區工作以挽回頹勢了。

自由黨也嘗試透過參與區議會選舉,培養人才,在地區培植勢力,但是成績不算理想,以2007 年選舉為例,自由黨派出50 多人參選,只有12 人勝出,與民建聯和民主黨相比,區會議席可謂少得可憐。在選舉中缺乏明顯政治議題,政黨平日在地區提供的服務,就成為選民投票的指標和根據。

自由黨另一名重量級人馬田北辰在九龍西選區競逐,也告落敗,他對記者講述感受時,期望市民在立法會選舉時,多從候選人整體為香港做過的成績考慮,而非只著重「候選人到底在區內幫市民做了多少細眉細眼的事情」,這般心態若不調整,自由黨不可能在地區落地生根。香港的現實是:在地區上做了細眉細眼的事情,在選舉中還不一定贏,如果不做,除了一些非常特殊的例子,不然的話,勝選的機會就很低。

因此,如要參加直選,地區工作就免不了。

田北俊和周梁淑怡敗選之後,許多人都擔心本港政治生態變得兩極化,這般心態,其實說明自由黨予人較中道的形象,可以在政壇起到關鍵的平衡作用。因此客觀上,自由黨的生存空間應該很大,可是,因為自由黨由1993 年創黨起,從未好好做過地區工作,致使香港需要的中道力量,未能落地開花發展起來,十分可惜。

雙普選時間表已定

走向中小企走入社區是不二之途自由黨中人知道工商界不等於大財團,主要還靠廣大中小企業,因此中小企其實與自由黨利益相關。但是他們的這種理念,長期以來未能在中小企凝聚共識,也未能在市民之間得到認同。中小企感受不到自由黨在幫他們,反而認為自由黨在保護大財團的利益。

因此自由黨就其所信奉的意識形態,宣傳得不夠,未能與中小企結成生命或利益共同體,這方面也是說明自由黨在其所代表利益階層的「基層」工作,也做得不夠。

自由黨先後有李鵬飛、田北俊和周梁淑怡因為參加直選敗北而辭去領導職務,他們3 人,可以說是商人或其代理人積極參政的先鋒,現在都鎩羽而歸,未能為工商界闖出一片天地,使得政治生態失衡,這個結果,對於推進普選、改變工商界的政治冷感,相信會起著負面作用。另外雖然自由黨在立法會還有7 席,但是經此地區直選大敗,底氣大為削弱,加上採取激進路線的社民連崛起,奪取3 席,此消彼長之下,立法會內的政治生態,也會遭到衝擊。

新一屆立法會的工作遭到怎樣的阻滯,尚待觀察,就自由黨而言,希望他們的新領導層確立之後,能夠徹底地改弦更張,努力開拓中小企和地區工作。事實上,自由黨如果還想生存和發展,也只有這樣的選擇,因為雙普選時間表已經確定,日後就算推行「功能組別的選舉也是普選的一種」的半吊子普選,相信選民基礎也會大大擴充,以現在自由黨的體質,也可能應付不來。走向中小企、走向社區、走向市民,是自由黨今後發展的不二之途。

香港需要類如自由黨取態較中道的政黨,這就是自由黨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這次田北俊和周梁淑怡的敗選,如果能夠使自由黨和工商界有心人認識到這一點,對於香港而言,會是一項無價收穫。

【相關專頁刊A6 版】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25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 ----------

 

新報
A10| 新報評論| 民主單聲道| By 單仲偕
2008-09-10

政府變助選團 不利民主發展

香港一直被世界讚譽,為營商者提供公平的營商環境,即所謂level playing field,世界各地人在香港營商,都要遵守一套遊戲規則,政府應該按規則辦事,營商者以自己的能力比拚,輸了也不能埋怨些甚麼,這是香港能成為國際大都會的原因。

其實選舉也一樣,政府應該是球證,制定一套合理的規則,然後好好地執行,讓參選者公平地向選民展示自己的能力,由選民選擇。可是今次選舉顯示,這個球證不但不執法,還帶人落場踢波,破壞了整個香港的選舉文化。

放軟手腳有利踩界者

去年區議會及立法會補選後,民建聯等政黨透過票站調查瞭解選情然後調動鐵票欲扭轉形勢的策略曝光,輿論已促請選舉管理委員會監管票站調查,可惜由彭鍵基任主席的選舉管理委員會並不理會,一度令謙謙君子鍾庭耀也被迫「公民抗命」,計劃提早向委託者公佈票站調查結果。市民無法可施,也只好胡亂回答票站調查員的提問,破壞建制派的選舉機器,可說是「官迫民反」的典型例子,可惜令學術機構無法再進行調查。

除此以外,政府放軟手腳,也令整個選舉變得不公平。以資訊科技界為例,候選人譚偉豪在提名期開始前,在有線電視播放宣傳自己的電視廣告,但選舉管理委員會卻指那並非選舉廣告。眾所周知,譚偉豪一直部署參選,該廣告又在臨近提名期前是宣傳他──如果只為宣傳資訊科技界,何須親自任主角?──若其他候選人得知可如此踩界,說不定在選前拍一套《家好月圓》,由候選人親身上陣,宣傳效用便大增了。選舉管理委員會放軟手腳,敢踩界的候選人最著數。

去年底立法會補選,傳媒已廣泛報道很多操不流利廣東話,甚至是國語的人士協助拉票,令人有理由相信,有非本港居民在香港協助建制派拉票。

根據香港法例,在港旅遊人士不可以從事任何形式的工作,連義務性質的工作也不可以,否則便違反了逗留條件。既然有了去年立法會補選的先例,入境處有責任調查和預防有雙程證或自由行人士在港協助建制派拉票,可是政府至今似乎對李慧瓊那位雙程證「義工」沒有絲毫行動,只是隻眼開隻眼閉。至於投票日收到的投訴,則更是數不勝數,例如有票站容許選民拿著長者卡投票、容許助選團身選助選團服飾進入票站,都是政府放軟手腳的證據。

選擇性執法令人慨嘆

更令人慨嘆的,是政府選擇性執法。民主黨在九龍東的助選團,在選舉當日收到政府人員電話,指接到投訴,民主黨在觀塘月華街及物華街使用直旗,而根據選舉指引不可用直旗,要求助選團拆除。然而,當民主黨該助選團人員投訴整個觀塘其他地區插滿直旗,要求政府拆除整個觀塘的直旗時,政府人員便藉故收線結束對話,不再堅持民主黨拆旗:因為民主黨只有幾十枝直旗,但建制派卻有數以千計的直旗,拆旗對建制派不利,政府便連法也不執了。

政府執法不嚴,親政府的候選人獲得「眷顧」,他們知道政府會「手下留情」,更敢於踩界犯規;但敢於批評政府的候選人,則要面臨對手及政府兩面夾擊,非常不利。選舉不公平,政府部門淪為助選工具,放棄了球證的責任,摧毀香港一直廉潔的選舉文化,對香港長遠發展民主非常不利。

立法會議員 [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80910033005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 ----------

 

星島日報
E06| 花樣| 南腔北調| By 張專
2008-09-10

蛻變

十年前第一次來香港,就是採訪立法會選舉,因為是內地沒有的東西,感覺很新鮮,甚至很刺激。那是香港回歸以後的第一次立法會選舉,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而對於我個人來說,人生軌跡在這裏轉了一個大彎,也算是歷史性吧。十年之間,香港立法會選舉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第四屆,有意無意地,人們會把剛剛發生的事情和過去做一些比較,由此生出諸多感慨。

每次選舉,總是有些人走,有些人來,有些黨派在成長,有些力量在消減,北方話說:「鐵大的營盤流水的兵」,尊貴的立法會議事堂裏,也免不了這樣的吐故納新。如果你有心,應該可以在這樣的更迭轉變之中,看到一些歷史的啟示。

剛剛過去的選舉中,自由黨在三十席直選席位中顆粒無收,全軍覆沒。如果我沒有記錯,十年前的選舉中,自由黨就曾經遭遇過這樣的滑鐵盧,黨魁李鵬飛黯然辭職,田北俊臨危受命。原以為他會帶領自由黨走出直選的噩夢,想不到十年一覺,又兜回到原點。港島的戰況也出現了戲劇性一幕,建制派兩條名單齊頭並進,導致了最差的結局。如果你還記得四年前在港島發生的民主黨高調告急,導致何秀蘭白白輸掉的一幕,你一定會感慨世事如棋,你參不透其中玄機。

十年人事幾番新,現在的香港已經不同於十年前的香港。從金融風暴和沙士中走出來,也看到國家一天天強大和開放,全面普選也有了時間表,四年一度的立法會選舉,其實每年的戲碼都不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香港的各種政治力量,都須經四年一次的洗禮,完成一次美麗的蛻變,並因此而此消彼長,生生不息。 ([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80910003026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 ----------

 

明報
A29| 觀點| By 尹聲
2008-09-10

香港政治格局暗生變化

這是一次與各方基本預測大體相符的選舉。香港特區第四屆立法會選舉結果表明,兩大陣營在上屆格局基礎上席位數增減幅度不大。換句話說, 「反對派」仍保持在立法會「牽制」政府提案的能力。不過,回首選舉過程中透出的若干信息,不難發現其中意味深長。

首先,這屆選舉的主調有了調整,比政治標籤更突出的,是「改善民生」、「監察政府」等政綱或口號。以往被「反對派」作為挑起對立情緒的「普選」話題,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定下「時間表」後退燒。多數政團選擇以經濟、民生、環保以及監察政府施政等為重點,可以視為在回應選民們的訴求。值得期待的是:這屆選舉的整體政治氣氛能不能延續,在今後政制發展上各政團能不能同樣回應各階層市民的訴求。

選民結構未發生重大變化

其次,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行政的政黨在成熟進步。民建聯採取新的競選策略,力求提出更加符合選民要求的政綱,積極主動涉及各階層市民所關心的問題。同時,在地區直選中「以老帶新」,推出年輕而專業的新梯隊。比如九龍西選區參選的女會計師李慧瓊、新界東選區參選的曾任特首辦特別助理的陳克勤,均如願當選。通過鞏固和提高支持率,民建聯再度保持立法會第一大政黨的地位。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民建聯等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行政的政黨,今後能不能繼續以主動積極的政綱、優秀的議政參政團隊、更貼近市民的策劃運作,贏得更多的支持。

再有,從這屆選舉各政黨的總得票數和得票率看,香港選民結構並未發生重大變化,兩大陣營的政治實力也沒有發生明顯消長。由此,不必非要對選舉結果作「檢驗什麼」的解讀,有待觀察的是:作為2017 年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可由普選產生的第一步,2012 年香港特區第四任行政長官和第五屆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要按基本法「作出符合循序漸進原則的適當修改」;這兩個辦法的修改都需要立法會三分之二多數通過。

在新一屆立法會,能不能修改出符合香港根本利益的方案並獲得通過,仍然是需要政治智慧和理性溫和破解的難題。綜觀之,這屆選舉的社會民情還是比以往有了積極的變化,新產生的立法會議席也是各政黨實力最直觀、最重要的體現。也許,這是更多港人的共識:期待當選的議員能帶來新思維,提升立法會的議事水平和效率,為市民提供更出色的服務。

作者為熟悉香港事務的北京學者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14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 ----------

 

新報
A04| 港聞
2008-09-10

毓民倡泛民團結對抗政府

【新報訊】社民連在今屆立法會選舉當中取得三席,主席黃毓民更於九龍西選區以3.7萬票當上第二票王。黃昨日跟其他當選的候任議員一樣,四出巡迴謝票。在選舉論壇上,社民連經常向公民黨等「開火」,黨魁黃毓民昨表示,泛民主派和建制派都不是他的敵人,他唯一的敵人是特首曾蔭權。他亦重申,與泛民主派是盟友關係,希望泛民把選舉時的恩怨一筆勾銷,並期望與其他泛民保持合作。除非泛民不理睬他們,但自己亦會主動接觸其他泛民成員,「佢地可以唔同我做朋友,但唔可以唔同我討論問題」。公民黨湯家驊昨日在自己的網誌表示,「對『盟友』惡言攻擊,扭曲了爭取普選、抗衡政府的原則,只是為了出位,卻又高票當選,除了尊重選民的抉擇,還可以說甚麼?」

選舉仇怨一筆勾銷

黃毓民於昨日巡遊謝票時表示,他與泛民主派是盟友關係,而建制派亦不是他的敵人,只是大家政治理念不同。他指只要是民選出來的,都表示有一班人支持他們,是要尊重的,自己真真正正要反對和批判的,是曾蔭權政府。他指曾蔭權領導的政府不是民選,要受到監督。他又批評政府力量太大,「等佢壞事做少啲,或者做壞事無做得咁盡」。

黃毓民表示,各泛民主派都是為了民主,在直選取得19個議席是關鍵少數,希望泛民將選舉時的恩怨一筆勾銷,並期望與其他泛民保持合作。社民連在今屆選舉取得10%的選票,反映社民連的定位正確。

再踩毛孟靜技不如人

對於被指在選舉時因攻擊公民黨毛孟靜,而使梁美芬當選,黃認為不可把責任推在他身上。他說:「有時技不如人,就是技不如人,唔通阿塗自己講選情告急,搞到我做唔到票王又賴返阿塗咩?」選舉過後,各個候選人不論當選或落敗,都紛紛出動向選民謝票。成功重返立法會的何秀蘭昨日乘坐開蓬車,在港島巡遊謝票,感謝選民。至於在九龍西選區落敗的田北辰,昨晨到何文田手執「阿田多謝您」紙牌,站在街頭向往來的車輛及行人揮手謝票。



 
文章編號: 20080910033001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 ----------

 

英文虎報
P11| Local| By Bonnie Chen and Diana Lee
2008-09-10

Guessing game for top posts continues

DAB vice chairman Lau Kong-wah is likely to succeed the party's former chairman Jasper Tsang Yok- sing in the Executive Council while Tsang is widely tipped to replace Rita Fan Hsu Lai-tai as Legislative Council president, sources say.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 is set to reshuffle his Cabinet after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The Executive Council currently has 15 official and 15 non-official members.

It is believed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Liberal Party, and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will still have representatives in Exco.

FTU president Cheng Yiu-tong is expected to stay but there will be new faces from the two parties.

It is believed Tsang may not continue in Exco and is likely to be replaced by Lau, who got the largest number of votes in Sunday's Legco election.

DAB chairman Tam Yiu-chung had been a member of the Executive Council during Tung Chee- hwa's time in office but he is being kept busy with party duties.

Among the party's three vice chairmen, Lau is the only directly elected legislator and is believed to be experienced enough to take up the post.

Sources say Tsang is likely to succeed Fan as Legco president, a post usually avoided by legislators because the president cannot vote nor express opinions to maintain neutrality. Tsang has not made public on whether he is interested in the position. Meanwhile,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who quit as Liberal Party vice chairwoman and resigned from the Executive Council following the party's poor showing in the Legco election, attended yesterday's Exco meeting.

Although the chief executive has yet to announce his acceptance of Chow's resignation, Exco convener Leung Chun-ying praised her contribution in both Legco and Exco. The FTU's Cheng praised Chow for contributing original ideas in Exco.

Jeffrey Lam Kin-fung, elected to the commerce (I) seat, has been tipped by some to succeed Chow in Exco. Outgoing Legco president Rita Fan yesterday described the election victory of ``Mad Dog'' Raymond Wong Yuk-man and ``Long Hair'' Leung Kwok-hung as a sign that voters wanted people with a louder voice to keep the administration on its toes. Fan made the rare comment on local politics days before her term ends.

She said there might be messages behind the poll results, citing Leung's reelection despite repeatedly acting out of order in the past four years. She expects a new era for Legco with many veterans stepping down and new faces el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80910448004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 ----------

 

文匯報
A18| 香港新聞
2008-09-10

民主黨得票銳減 楊森怨阿甘「冇人識」

 【本報訊】民主黨前主席楊森( 見圖)在今屆立法會選舉港島區名單排第二,保送黨內的「千年老二」甘乃威進入立法會,但在與公民黨的余若薇「鬥打告急牌」中落敗而未能連任。他昨日與傳媒茶敘為自己敗選辯解,諷刺余若薇在今屆選舉中「告急過度」搶去該黨不少票;甚至連黨友甘乃威亦未能倖免,指很多民主黨的支持者因為「唔知甘乃威係邊個」而將票投予公民黨,可謂「句句有骨」。

 楊森似乎對公民黨多次重提民主黨在04年立法會選舉告急而令何秀蘭落選的往事甚為不滿,諷刺指雖然形勢很危急,但自己並沒有告急:「我唔去告急,費事連某啲人輸埋,又去話(因為)邊一個(告急)……我唔希望為咗選票,而傷害咗反對派陣營之間嘅關係,所以一直忍住呢啖氣。」

稱預咗落選 怨余若薇「告急過度」

 他又連消帶打,批評公民黨搶去民主黨的選票,同時暗踩成功晉身議會的甘乃威一腳:「佢身邊有好多人向我反映,要求我重新排喺頭位,希望能夠保得1席……我身邊有好多專業人士、中產階層同我講,話本來想投我1票,但係知道我排喺第二位,勝出機會唔大,加上佢地對名單首位嘅候選人(甘乃威)一無所知,所以決定將票投畀公民黨。」

 楊森得意洋洋地宣稱,拋出「爭取楊森連任」的口號,只是該黨的選舉策略:「(甘乃威)名單嘅選情一直都好危急……到後期我地改變策略,打出力保楊森成功留任嘅口號先有起色……如果你覺得我真係可以贏到嘅話,咁真係多謝你囉!」

 被問及公民黨圖趁是次選舉擴展版圖的「雄心」受阻,事後卻否認與其地區服務不足有關,只稱與投票率低有關,楊森諷刺指,若地區票做得紮實,根本不怕投票率的高與低,又強調在香港政壇單靠知名度,不做地區工作而能夠在選舉中勝出的,「少之又少」,故奉勸公民黨若要增強實力,必須腳踏實地勤做地區工作。



 
文章編號: 20080910005023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6 ----------

 

東方日報
A27| 港聞
2008-09-10

劉健儀不捨田北俊全退

【本報訊】自由黨在立法會選舉中損兵折將,黨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雙雙引咎辭職,田更聲言全面退出政壇。暫代主席劉健儀感到很痛心,她指田北俊不應說全面退出政壇,即使辭任主席一職,但始終與黨有十年感情和十年一起「打仗」的經歷,無論該黨遇上好壞和高低起伏,均有他的蹤影,不能隨便就抽身而去,故無論遇上失落或重大困境都要互相扶持。

慨嘆地區工作不易

劉健儀昨日出席一個酒會時,除了勉勵田北俊和周梁淑怡繼續服務社會外,又解釋選舉失利的部分原因,對於外界指該黨的地區工作不足,她坦言,地區工作並叉易,因為很多地區已經有政黨扎根和盤據,即使再進駐亦只能做一些「皮毛」工作,加上該黨已在有限資源下盡力發展地區工作和舉辦活動,但是結果得不到預期效果,她無奈地說:「我都唔識講,總之做咗都唔得囉!」

她稱,該黨遇到選舉挫敗,不能當無事發生,故會吸取今次選舉的教訓,接受現實,虛心承擔後果,痛定思痛作出檢討。

即將卸任立法會主席的范徐麗泰亦對田、周梁落敗感到意外,她分析選情指出,過去立法會選舉偏重於知名度,但今次選舉卻證明單靠知名度不足夠,必須要有地區服務往績,地區工作要紮實,才能獲得市民支持。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57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7 ----------

 

太陽報
A04| 港聞
2008-09-10

周梁控訴劉皇發 掉轉槍頭對唔住自由黨

立法會選舉落敗後,已辭任自由黨副主席的周梁淑怡昨日多次接受傳媒訪問,更愈講愈激氣。她控訴其黨友、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指他身為自由黨成員卻掉轉槍頭幫競爭對手民建聯的張學明拉票,更形容劉、張及民建聯在今次選舉中將她趕盡殺絕,直斥劉皇發「對唔住自由黨」。劉皇發卻對控訴顯得不以為然,直言明白周太落敗的心情,又坦承自己是親疏有別,因同屬鄉議局的張學明是「同根」,與自由黨只是「組合」。

周梁淑怡在○四年首次出戰立法會地方直選,成功在新界西取得五萬票當選,但事隔四年,在剛結束的立法會選舉中,卻流失逾半票數,僅得二萬一千多票而落敗。她昨晨出席電台節目時承認流失鄉事票是其中一個落敗原因,但理解劉皇發作為鄉議局主席,要協助鄉事派的人士。

指與民建聯趕盡殺絕

不過,到下午她接受電視台訪問時卻盡顯對劉皇發的不滿,指自己已正式向黨投訴發叔,她說:「劉皇發係我地嘅黨友,佢係幫緊一個同我地直接競爭嘅黨,甚至有黨嘅領導過後出嚟多謝佢,我覺得對我地個黨唔住喎!」

其後周太晚上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今次選舉中,劉皇發一早已將行程排得密麻麻去幫張學明拉票,根本沒有協助她爭取鄉事票,只是在當時的黨主席田北俊要求下,劉皇發才出現過一次她的拉票活動。她更形容劉皇發、張學明及民建聯在今次選舉中趕盡殺絕,令她所取得的鄉事票,由上次選舉的逾萬票,急跌至只有三千幾票。

她說:「我地去啲舖頭貼海報,但係人地就話,呢度係你啲所謂嘅友黨嘅地方,你地唔掂得。喺鄉度,我地都有橫額畀人?落嚟!大家都係愛國愛港陣營⺊,但係就封殺得我地好緊要!我唔知呢刊係(黨)中央定係地區嘅意思!」

她強調自由黨一向都支持劉皇發,不論當初他打算從區議會界別角逐連任,或是其後改變初衷循鄉議局界別參選,該黨也表支持,豈料現在卻換來他只幫助競爭對手、民建聯張學明的結局。

要求黨處理徹查事件

她又透露,選舉結果揭曉後已不斷收到黨友及助選團有關劉皇發的投訴,特別是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公開多謝劉皇發後,就收到更多投訴,認為劉的做法對自由黨不公平。她直言,這並非個人的問題,故自己已去信自由黨的代理主席劉健儀,作出投訴。

至於是否要劉皇發退黨,她則說:「我只係要求黨處理及徹查事件,如果發現有問題就take action(採取行動)。」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38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8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政策政情
2008-09-10

張超雄:社民連贏議席輸品格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在新界西直選中失利的公民黨張超雄【圖】昨天在一個電視節目中批評,社民連在今次選舉策略是一味攻擊公民黨,完全不理會是否自己友,只要有「著數」就攻擊,直指他們是「贏了議席,輸了品格」。他並點名指社民連新界西候任立法會議員陳偉業,在論壇上要求他解釋黨友譚香文的主張,猶如「你遠房親戚做了一啲事情,就要你解釋,好似株連九族」。

  陳偉業接受查詢時強調,他當時已經問得很客氣,只是對方要維護自己人的短處,逃避問題,輸了議席反而責怪社民連,如果公民黨不改變其精英主義的思維模式,無前途可言。

  張超雄聯同在會計界中連任失敗的黨友譚香文,以及在醫學界未能成功連任的郭家麒出席now電視節目《大鳴大放》。譚香文在節目中指出,主張報稅要經會計師核數的建議,被人扭曲,其實所指的並非個人薪俸稅,而是企業稅和利得稅。她表示,對泛民主派在選舉期間互相攻擊感到心痛,認為同是泛民候選人應該槍口一致瞄準建制派。

  張超雄則指,對這種自己人互相攻擊的文化感到奇怪,社民連在選舉中的策略是一味攻擊公民黨,以新界西為例,陳偉業就以譚香文上述的建議要求他解釋,令他摸不著頭腦,有關做法猶如「你遠房親戚做了一啲事情,就要你解釋,好似株連九族」。

  張超雄又認為,社民連的策略計算得很功利,搶不到建制派的鐵票,就完全不理會是否自己友,只要有「著數」就轉而攻擊公民黨,這種做法是「贏了議席,輸了品格」。張超雄直言,未來泛民主派很難再互相協調和合作。

  陳偉業則反駁指出,公民黨有錯的地方就應該受到批評,自己當時問得很客氣,只是張超雄在迴避問題,不懂得回應,又要維護自己人的短處不敢批評,反而怪責社民連,簡直是推卸責任,「這些就是精英主義,是藍血人的思維模式」。陳偉業又說,經他對公民黨在選舉期間的觀察,該黨在危機處理方面是一塌糊塗,候選人在論壇中又不懂回答問題,公民黨輸在差勁的選舉策略。他直指,如果公民黨不改變精英主義的思維模式,將無前途可言■

 
文章編號: 20080910391013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9 ----------

 

明報
A06| 2008立法會選舉
2008-09-10

周太斥劉皇發為民建聯拉票致流失大量鄉事票劉健儀促解釋

剛在新界西立法會直選中落敗的自由黨前副主席周梁淑怡,不滿鄉議局主席兼黨友劉皇發在選舉期間,不斷替其對手民建聯張學明拉票,令她流失大量鄉事票,周太認為這是她落敗原因之一。周太昨日已向代理主席劉健儀正式投訴劉皇發,並說: 「我投訴他是希望對助選團有一個交代,還我們一個公道。」劉健儀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會要求劉皇發解釋,黨內亦有機制處理有關投訴。明報記者羅翠欣

「盼還助選團公道」

周太向本報表示,其助選團成員不滿劉皇發替外人拉票,也不協助周太爭取鄉事票。她說: 「大家都是黨友,但他竟替其他黨拉票,最後更有他黨(民建聯)主席多謝他。」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前日在選後記者會中便公開多謝劉皇發: 「他(劉氏)特別在鄉郊票方面支持,不遺餘力,我們很多謝他。」除了黨友「手指拗出」,她說在個多月的選舉工程中可謂腹背受敵, 「一方面被民主派抹黑、攻擊,另一方面有愛國愛港政黨阻撓我們的選舉工程」。

指民主派不斷抹黑

一肚子氣的周太強調,不是想為選舉落敗找藉口,但真的覺得今次選舉中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發生。

「民主黨在新界西派出3 張名單,其中張賢登的名單根本是在搞破壞,不斷抹黑我們,指我們是『保皇黨』、『吸血黨』。過去一個月,我們不斷被抹黑,不失選票也奇怪

!」

除了面對民主黨的攻擊,周太指某愛國愛港政黨都對他們不客氣,並舉例說: 「早前助選團在元朗區內的店舖張貼宣傳海報,不消一會便被人撕下。還有,正當店舖老闆允許幫自由黨張貼海報,但店內夥計都說有政黨嚇他們,不准替自由黨張貼。」「工商界或對普選起戒心」今次自由黨參加地區直選「全軍盡墨」,周太認為,這會令工商界對普選產生戒心, 「李鵬飛(自由黨前主席)、田北俊、周梁淑怡行出來直選都不行」。

憂政治生態失衡

周太昨日接受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訪問時亦坦言,香港工商界對參政的心態太薄弱,亦很害怕,不肯參與或支持政黨,她說: 「外國企業都會有取向,支持政黨,香港做生意的人就好驚,好驚支持某一政黨,便得罪其他人。」她指出,若工商界不參與和承擔,什麼也不做,香港政治生態便不平衡,只有一面倒的聲音。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00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0 ----------

 

明報
A29| 觀點| 精裝君王論| By 蔡子強
2008-09-10

田北俊周梁淑怡因鄉事墮馬?

選舉揭盅,最震撼人心的,莫如是自由黨的兩位重量級人物——田北俊和周梁淑怡,雙雙墮馬。而最形象化的一個畫面,就是投票日下午5 時,周太察覺形勢不妙,一時情急,公開呼籲鄉事委員會「放番那些票出來」,因為排譚耀宗名單第二的張學明已經夠票,並且高呼「我也是愛國愛港人士」。

周太呼籲「放番那些(鄉事)票出來!」而事實上,身兼鄉議局副主席的張學明,投票日整天均留在鄉郊及元朗,並找得自由黨黨員兼鄉議局主席劉皇發造勢。有傳聞鄉事派不會配票予周梁淑怡,而十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程振明亦透露,不會再幫周梁淑怡拉票︰ 「周太找我好多次,我已經直接跟她講,今屆立場清晰,只會支持鄉議局的張學明。」昨天有報章特稿,題為〈與鄉事決裂致敗〉,認為: 「『成也鄉事、敗也鄉事』。上屆立會選舉獲鄉事分票而攜手循直選之路走進議會的田北俊及周梁淑怡,今屆卻因鄉事派『閂上』分票之門,令得票流失,走上出局之路。」另一報章則有特稿〈發叔政治能量左右大局〉,指出: 「富貴黨主席田北俊同副主席周梁淑怡黯然出局,都同流失大量鄉事票有關。」究竟田、周兩人,是否出現大量鄉事票流失?

而若然是的話,這又是否兩人出局的主因呢?本文嘗試以票站數據,解開這兩個謎團。

筆者曾在2004 年於《明報》撰寫的選後分析中,勾出新界西的所有鄉事票站,發現總共有31 個,當中民建聯共拿到18,888 張選票(這裏沒有計算那些已經搬離鄉村,散居新界西的鄉事票),選前張學明曾向外透露,他有信心為民建聯在新界西拿到兩萬張票,結果從我們的數據分析中,發現情況相若(表一)。

周太流失鄉事票不足以起死回生那麼究竟2004 年周梁淑怡在這31 個鄉事票站中,究竟又有幾多票呢?經統計後,答案是4804 票。再看今屆,因為有些鄉事票站經改動,混入了其他類型樓宇,所以今次只能勾出29 個,當中周太只拿到1832 票,較上屆約少了3000 票。鄉事票無錯是少了,但比較起周太輸了給陳偉業(新界西最後一席)的一萬票,無疑並不具決定性。

再看表三,周太的得票率跌幅無論在私樓和公屋,其實都十分平均,都是接近五成,與她在鄉郊的得票率跌幅相若。因此,沒有跡象顯示周太是失卻一個特定階層/社群的票而致敗。或許每個階層/社群都有對她失望的原因,如基層因反商情緒、中產因23 條光環褪色等。

田北俊與周太情況相若

再看新界東,這裏鄉事票的數目,更不能與新界西的相提並論。田北俊約流失了1800 票鄉事票,比較起他輸了給劉慧卿(新界東最後一席)的4300 多票,也不足以起死回生。當然,這個差距與周太的相比,已接近了很多。除非鄉議局主席劉皇發額外把一些原本配給劉江華的鄉事票反配給田北俊,才足以力挽狂瀾。

有趣的是,從表三可見,與周太一樣,田北俊的得票率跌幅無論在私樓和公屋,一樣十分平均,都是接近五成,與他在鄉郊的得票率跌幅相若。同樣沒有跡象顯示田是失卻一個特定階層/社群的票而致敗。這方面周、田兩人十分一致。

所以結論十分清楚,鄉事票的流失對田、周兩人的墮馬並不具決定性。

民建聯「箍煲」成功

講開鄉事,順帶一提,選舉之前,鄉事與民建聯因為去年區議會選舉後,個別區議會正、副主席分贓不勻;以及今屆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劉皇發被葉國謙逼走,因而傷了和氣。有人在鄉議局的會議中拍檯大罵;更有人在選舉報名之初,在新界東另組名單參選,作勢要打對台,最後才打退堂鼓作罷。所以很多人都關心今屆民建聯在新界鄉郊的票源有否受到影響。

從表一、表二可見,無論在新界東與新界西,民建聯在鄉郊的得票率都沒有下降。顯示選前民建聯「箍煲」成功。

在新界東,民建聯的鄉郊得票率以及總得票還有所上升,顯示為了要力保名單上排第二的陳克勤入局,該黨傾力在鄉事中做工夫。選前劉江華還在youTube 上載了一段短片《炒大鑊》,把民建聯與鄉事不和(炒大鑊) 的話題借題發揮,足見其政治幽默感。

難怪譚耀宗在民建聯選後記者招待會中,特別向鄉議局謝票說: 「我亦想借這個機會,特別多謝鄉議局主席劉皇發,他這次特別在鄉郊票方面支持,不遺餘力,我們很多謝他。」

(選後分析系列之二)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14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1 ----------

 

南華早報
EDT2| EDT| By Eva Wu, Fanny W.Y. Fung, Peter So
2008-09-10

Liberal fears over future candidates

Fears were expressed yesterday that the Liberal Party's devastating loss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might frighten business candidates away from running in direct elections.

The comments came as defeated lawmaker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filed an official complaint with the party against member and rural affairs leader Lau Wong-fat, who canvassed on Sunday for the rival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The business sector is surely worrying about direct elections, said Mrs Chow, who quit as party vice-chairwoman.

Allen Lee Peng-fei, James Tien Pei-chun and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were all defeated in direct elections, she said, referring to herself and the two former party chairmen.

Executive councillor Cheng Yiu-tong, head of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feared the legislature would only focus on welfare issues if it had no lawmakers concerned abou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 interview with Cable TV, Mrs Chow attributed her failure to regain a seat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to the low turnout and loss of the rural community's support.

Lau Wong-fat canvassed for the party's competitor and even the [DAB] leader thanked him for his support, she said. I think what he did was a disservice to the party.

Mr Lau, a lawmaker representing the Heung Yee Kuk, canvassed for Cheung Hok-ming, a DAB candidate contesting the same constituency. The Liberal Party enjoyed support from the kuk in previous polls.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80910027007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2 ----------

 

東方日報
A36| 龍門陣| 滴滴金| By 勞永樂
2008-09-10

滴滴金:黨組織強致勝之道

立法會選舉麈埃落定,結果顯示不論民主派或建制派,黨組織強、地區網絡穩固者勝。

最突出例子是在九龍西勝出的梁美芬。梁有法律學者背景,之後更獲多名「無黨派」區議員支持,實力相當。但致勝關鍵是在選前獲工聯會去函萬多名會員推介,大部分收信者按工會指示投了票。縱使梁因而成為眾矢之的,但這些組織鐵票卻令她最終能以些微票數勝出。

反觀同區的毛孟靜則是高開低收,起初民調不錯,但在選舉過程不斷下滑,最終未能當選。普遍認為,毛的落敗是因為同區另一候選人不斷追擊所致,但毛與梁的分別是,毛所屬公民黨並沒有如工聯會一樣強大的黨組織機器,無法在劣勢中動員忠心支持者的力量。公民黨的優勢是被多家民主派媒介力捧宣傳,但面對選舉劣勢,媒介難以發揮針對性的作用。

同屬公民黨的梁家傑,曾是特首候選人,知名度是所有立法會候選人中的佼佼者,但亦陷於苦戰,結果只能以同區最低票數當選。相對之下,民建聯候選人陳鑑林則以票王姿態當選,繼而是工聯會的黃國健,兩人的全港知名度及媒介吹捧程度遠不及梁家傑,但梁所屬公民黨卻缺乏強而有力的黨組織及地區網絡。

跟公民黨比較,民主黨雖被評為夕陽政黨,但在選舉中卻是贏家,共獲七個地區直選議席,與上屆一樣。明顯的在新界東和新界西以至九龍東,民主黨透過多年建立的黨組織,成功作黨內配票,令致最多可能當選的候選人當選。民主黨經常抱怨沒有如民建聯的龐大資源支撐黨組織,但事實證明該黨的組織在今次立法會選舉發揮的作用,絕不亞於工聯會及民建聯。

真正的獨立人士如筆者,只憑丹心一片參選,實舉步維艱,但仍能獲二萬票支持,謹此鳴謝。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63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3 ----------

 

新報
A04| 港聞| 社評| By 楊星
2008-09-10

自由黨應重訂方向 輕裝上路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行政長官曾蔭權旋踵分批接見新科議員,以示促進行政立法關係和諧的姿態,並聽取議員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意見。而曾蔭權接見的首個立法會黨派是鄉議局,可見鄉議局在行政長官心目中的地位。同時有消息指,身為自由黨成員的現任新界鄉議局主席、本屆循鄉議局界別自動當選的劉皇發表示,考慮退出自由黨。消息倘若最終成為事實,無疑是對在本次選舉中已遭重創的自由黨,造成另一次重大打擊,勢將進一步削弱自由黨在議會中的力量,而接二連三重份量人物辭職、退黨,更令人對自由黨的未來感到擔憂。自由黨及其代表的商界,有必要因應本港社會的演變、民意的轉向而調整思維,釐訂適應邁向普選年代的發展路向。

劉皇發自1980年起出任新界鄉議局主席,有「新界王」之稱,同時又是自由黨成員。今次選舉投票前,劉皇發不遺餘力替出戰新界西的民建聯成員兼鄉議局副主席張學明拉票,引起同區出選的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不滿,黨主席田北俊亦批評劉皇發的做法「唔應該」。民建聯在該區勝出後,黨主席譚耀宗第一時間感謝劉皇發的支持,另一邊廂落選的周梁淑怡就點名指劉皇發「對唔住自由黨」。其實上屆立法會選舉時,已經發生過類似情況,劉皇髮夾在自由黨和民建聯中間居中協調。只是當年兩黨均贏、皆大歡喜,掩蓋了矛盾。今次自由黨慘敗,自由黨與劉皇發的恩怨自然表面化。為免左右為難,劉皇發考慮退出自由黨,既無可奈何、又順理成章。

自由黨在本屆立法會地區直選中全軍覆沒,最主要原因是該黨與基層市民脫節,未能把握本港社會轉變的脈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本港視貧窮是無能的表現,社會推崇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的「獅子山精神」,以此激勵港人脫貧致富,創造出香港的「經濟神話」;如今香港進入富庶社會行列,民主、民權意識日益提升,更多地把貧窮歸咎於社會不公、奸商當道所致。

時移勢易,今天的香港重視商業利益之餘,亦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關顧弱勢社群,強調勞資和諧、共同分享經濟成果。自由黨代表商界的聲音、維護商界的利益乃理所當然,但亦應與時並進表現出對社會更多的承擔、對打工仔利益更多的關心,否則難以回應社會對「奸商」、「無良僱主」等指摘,難免與選民漸行漸遠、甚至被選民所離棄。

香港步向普選是大勢所趨,社會更注重公平、選民更懂得利用手中的選票爭取利益。目前備受爭議、有重大影響的政策,例如最低工資立法、增加生果金、醫療改革等,相信都會一一擺上立法會的議程。屆時,代表商界的政黨再用有損營商環境、嚇走投資的理由拖延立法,恐怕難再為主流社會所接受。當然,香港由一個漁埠蛻變成高度商業化的國際金融中心,商界能否在港順利發展與香港的繁榮穩定息息相關,商界對香港的影響仍然舉足輕重,立法會內缺少反映商界的聲音,只是向某一特定階層傾斜也屬不健康,不利香港的長遠發展。

昨日,周梁淑怡表示,經過此次選舉「滑鐵盧」,本港商界對普選更抱戒心,看法未免過分悲觀。目前,自由黨最需要的是痛定思痛,以更長遠目光,找尋符合新形勢的政黨發展方向,重新制訂充分吸納民意的發展策略。我們期望自由黨放下包袱、輕裝上路。



 
文章編號: 20080910033000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4 ----------

 

太陽報
A04| 港聞
2008-09-10

劉健儀:田北俊不應抽身

【本報訊】自由黨在立法會選舉中損兵折將,黨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雙雙引咎辭職,田更聲言全面退出政壇。暫代主席劉健儀(圖)感痛心,她指田北俊不應全面退出政壇,即使辭任主席一職,但始終與黨有十年感情和十年一起「打仗」經歷,無論該黨遇上好壞和高低起伏,均有他的蹤影,不能隨便就抽身而去,故無論遇上失落或重大困境都要互相扶持。

坦言地區工作叉易

劉健儀昨日出席一個酒會時,除了勉勵田北俊和周梁淑怡繼續服務社會外,又解釋選舉失利的部分原因,對於外界指該黨的地區工作不足,她坦言,地區工作並叉易,因為很多地區已有政黨扎根和盤據,即使再進駐亦只能做一些「皮毛」工作,加上該黨已在有限資源下盡力發展地區工作和舉辦活動,但結果得不到預期效果,她無奈說:「我都唔識講,總之做沖都唔得囉!」

她又稱,該黨遇到選舉挫敗,不能當無事發生,故會吸取今次教訓,接受現實,虛心承擔後果,痛定思痛作出檢討。

即將卸任立法會主席的范徐麗泰亦對田、周梁落敗感到意外,她分析選情指出,過去立法會選舉偏重於知名度,但今次選舉卻證明單靠知名度不足夠,必須要有地區服務往績,地區工作要紮實,才能獲得市民支持。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38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5 ----------

 

太陽報
A19| 太陽虹| 大舊在此| By 陳偉業
2008-09-10

抗爭路線抬頭原因

整體而言,今年立法會選舉泛民成績差強人意,總體票數不但比上屆下降,得票率亦下跌百分之一點一八至五十九點三四。在泛民之中,民主黨及公民黨的議席均有所減少,唯一有增長的便是社民連。社民連五個選區的候選人,共獲得十六萬多票,佔當日總投票人數的百分之十。社民連成立只有兩年,但其激進及主張抗爭的立場,已獲得十分之一香港市民的認同。

社民連以抗爭為本的路線,獲得大量一向被視為沉默以及溫和的市民認同,令到不少論者感到訝異。而社民連在被傳媒一致看淡的情況下,在選舉大獲全勝,亦使社民連成為昨天不少暢銷報章的封面。

社民連的崛起,其實與其過去一年多在議會內外言行一致地與不公義、不公正的建制抗爭有關。在議會內,社民連的連任議員,在過去一年多均旗幟鮮明地反對官商勾結,與親疏有別的政府抗衡,並致力爭取改善貧富懸殊的問題;在議會外,對於不公義的法律及政策,社民連成員更義叉辭,不惜冒著下牢的風險,以抗爭行動衝擊不公義制度。

選舉過程中,社民連更以「沒有抗爭,哪有改變」為競選口號,在多次論壇中,不但強烈批評保皇黨及政府漠視基層利益,對民主候選人參與功能組別選舉及維護功能界別利益的行為,多次作出擲地有聲的評論。最後,選舉的結果顯示,普羅市民對社民連透過抗爭改變社會的理念,及反對官商勾結、親疏有別、改善貧富懸殊的主張表示認同。

社民連在今屆選舉的成功,證明其理念及主張獲十分之一市民支持及認同。政府不能再對社民連有關貧富懸殊及弱勢社群的主張置若罔聞。如政府繼續漠視社民連的訴求,相信日後以抗爭為主的勢力,必然會獲得更多支持,激進的程度只會有增無減。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52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6 ----------

 

信報財經新聞
P41| 副刊專欄| 此時此刻  | By 劉健威
2008-09-10

選舉閒話

  立法會選舉投票人數減少,但泛民在直選中取得十九席,成績還是不錯。

  不黨不派,不是對泛民有特別的認同感,關心的是議會中,是否有足夠監察、制衡政府的力量。

  黃毓民大勝,成為選舉的焦點。勝在哪裏?立場鮮明,有point—在功能組別的議題上,直斥公民黨欲陷李柱銘於不義,可憐毛孟靜只能捱打;這一仗,為毓民搶了不少分。泛民好應反省,不能一邊罵功能組別,一邊又去選。

  提起功能組別能不氣憤?霍震霆竟坐在立法會代表文化界,他出席率不高,絕少對文化政策發言,代表個屁?香港多精仔,勝算不高就不出選,故功能組別中,近半數(十四人)不費吹灰之力自動當選,沒人願意花點金錢和精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挑戰尸位素餐者。但這選舉方式如何叫人服氣;光是文化界,粗口會講足四年。

  甘乃威、何秀蘭、陳淑莊當選使泛民多了點「青春氣息」,是可喜的事。有點可惜是陶君行,是個誠懇又拚搏的人,苦幹了二十年,一敗,又要等四年,議會之路苦且長。

  但做立法會議員,只應是服務市民的手段,而非做事的目的。選舉前就跟友人說,有些人真是貪佞,有了財富不心足,又想拿權力,參政,哪有絲毫貢獻社會之心?才一日,此話就證實了,落選的自由黨黨魁,馬上退出政壇。自由黨,連中產階層的利益也不照顧,竟然下區假惺惺的討好下層選民,很是荒謬,失敗是自然不過的事。

  陳婉嫻落選可惜,葉國謙當選合理,兩個都是有風度、像樣的人。葉劉和毓民同時入局,忠奸角色皆備,以後的立法會何愁戲劇性不豐富?主席不易做耳。劉千石低票出局,咎由自取,工運老手,如此下場,究可哀也。



 
文章編號: 20080910391009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7 ----------

 

信報財經新聞
P12| 時事評論| 香港脈搏| By 余錦賢
2008-09-10

毓民籌組泛民盟

  「飲的是賭徒水,流的是賭徒血」的黃毓民以賭「白頭片」的姿態高票贏得議席,而梁國雄及陳偉業亦能成功連任,令社民連成為「泛民第三大黨」,加上手握三票「關鍵少數」,霎時令毓民心雄。而根據往績,毓民心雄,即有躁動!

  毓民的初步構思是號召「泛民四散人」劉慧卿、梁耀忠、李卓人、馮檢基合組「泛民新聯盟」(他甚至不排除邀請旅遊界功能組別新任議員「法律超人」謝偉俊加盟),形成足以跟民主黨和公民黨「三分天下」的新勢力,加強平日與政府討價還價的籌碼,在關鍵時刻則發揮左右大局的特異功能,一於「玩鋪勁」(所謂的「三分天下」,賬面上絕對說得過去。以今次泛民在立會得到的議席來看,民主黨有八席,公民黨有五席,社民連有三席,若再加上「泛民四散人」和「法律超人」,即有八席;而以顯示支持者數目的得票觀之,民主黨有三十一萬二千票,公民黨有二十萬七千票,社民連有十五萬三千票,若再加上「泛民四散人」,即有三十萬七千票)。

  當然,泛民盟應屬議題主導的鬆散組識,但以毓民精於鋪張聲勢的能力,相信可以營造出一定的震懾效果,說不定毓民還可以順便領銜主演「疑似激進派民領袖」或「疑似反對派領袖」呢!

  顯然已經挑通眼眉的毓民強調,泛民盟的主打是民生議題,相信「泛民四散人」和「法律超人」都會加盟,甚至連形象較為中產的何秀蘭都「有偈傾」,「到時曾蔭權呢個浮雲特首想唔做頭暈特首都幾難」,云云。這,卻惹起筆者想到一個問題:「『煲呔針』做說客又如何?」  毓民誓神劈願咬牙切齒的說,大是大非問題,什麼「針」的賬,他都不會賣!聞說大班下星期四回港,到時肯定有戲唱!如今不妨套用毓民其中一句口頭禪,那就是「聽其言,觀其行」。

  至於社民連與其他泛民(尤其是公民黨)在選舉期間所結下的怨,也是一個隨時令泛民正式分裂的「大殺傷力武器」。毓民透露,日內社民連將會主動約見民主黨和公民黨,希望兩黨明白「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即「選舉鬥爭還選舉鬥爭,議會合作還議會合作」)。他有信心,民主黨可以「坐低,飲杯茶,食個包,慢慢傾」。至於公民黨,他則表示,約,社民連一定會約,見不見則是對方的問題。

  固然,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競選也不是玩「煮飯仔」,而今問題是,以毓民為首的社民連,在今次立會選舉的「打著紅旗反紅旗」戰術,對泛民好些人來說,是否過了火位?篇幅所限,列位看官,且看下回分解。

  總之,毓民愈來愈似俄國大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的那個「有今生無來世」的狂熱賭徒阿列克謝。



 
文章編號: 20080910391014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8 ----------

 

英文虎報
P06| Top News| By Bonnie Chen
2008-09-10

Kuk chief Lau may quit as infighting hits Liberal Party

Heung Yee Kuk chairman Lau Wong-fat is considering leaving the Liberal Party while former party vice chairwoman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says she is blaming Lau for her defeat in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Should Lau go through with his threat, the liberals' representation in Legco will be reduced to six, all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The party, which had 10 seats in the legislature last term, was routed at the polls with all four tickets in the direct election beaten, including former party chairman James Tien Pei-chun and Chow. In addition, it also lost the tourism seat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Chow said yesterday the loss of votes from the rural area wa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her failure. She blamed the decline on Lau who Chow said should have stood behind the liberals instead of spending his time on Sunday helping a competitor.

Chow has since filed a complaint against Lau within the party.

``The leader of another party openly thanked Lau for his support in the election. I think this is unfair to our party,'' Chow said.

A ticket led by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chairman Tam Yiu-chung gained the most votes in the New Territories West, leading to the election of the second man on Tam's ticket, Heung Yee Kuk vice chairman Cheung Hok-ming.

The liberals were unhappy with Lau for some time as he gave way to DAB vice chairman Ip Kwok-him who wanted the seat in the District Council constituency, and instead took up the Heung Yee Kuk seat.

``I will be 72 next month so there is no need for me to join any party. I want to pay attention to my health and to New Territories issues,'' Lau said, hinting at a split from the liberals.

Meanwhile, Chow warned the business sector will now be more afraid of universal suffrage since Tien, former chairman Allen Lee Peng- fei and she had all lost seats that were directly elected.

Real Estate Developers' Association chairman Stanley Ho Hung- sun, however, said he was not worried about the diminished business representation in Legco.

Ho said it was time Tien and Chow gave way for others. Besides the pro-establishment camp had gained more seats than before, he added.

Some business sources said they had mixed feelings toward the liberals as, on occasions, they were domineering and tried to exert pressure on the government with regard to budget giveaways.

The sector has long resisted universal suffrage as it fears legislators will ask for too much from the government in return for votes, eventually turning Hong Kong into a welfare society.

Other businessmen said there are not many who have the resources, time and capability as do the liberals to run another party to represent the business sector.

[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80910448003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9 ----------

 

明報
A29| 觀點| By 程介南
2008-09-10

「開心」和「在乎」

08 立法會選舉落幕,街上尚未清除的競選橫額中,有一句自由黨的口號「你們開心,我才開心」。論競選政治口號,這一句屬劣作,因為既不知道它究竟想說什麼,但又明顯地出盡全身氣力去討好選民。此時此刻,這句話真有點諷刺也引人聯想。

不知道市民對選舉結果開心不開心,但是縱觀各參選政黨,不同程度的都不太開心。

民建聯雖然得10 席蟬聯第一大黨,但曾鈺成因為失落港島第二席的哽咽,始終是新聞焦點。自由黨所有的消息都和「全軍盡墨」4 個字連在一起,可能真的讓市民開心了,不過代價就是自己很不開心。

泛民雖然保住23 席,但得票滑落,光是投票率低解釋不了,一眾大頭目吃盡「機會均等」的驚風散,公開表態都以檢討為題。其中公民黨無法攻入九龍西新界西,做不到大黨地位。民主黨保住8 席,頻呼有點運氣。

立法會再成「惡人谷」可期唯一例外的應算社民連,興奮之餘,助選團以謾罵聲浪「霸佔」九展點票中心,頗有暴發戶風範,看來立法會再成「惡人谷」可期。

初步看來,泛民與建制陣營在議會席位數目上距離拉大,但在選舉得票方面差距縮小,粗算五個地區得票總和,大概是建制陣營的60 多萬票,而泛民陣營得84 萬票。所謂的「六四定律」變成「四三之比」。這一點絕對不能忽視,比席位數目更能顯示實力。

具體選戰部署方面,這次有三大特點,首先是配票成為合理化的必要策略。記得04 年九龍東選區,民建聯工聯會陳鑑林陳婉嫻配票成功,後者以最低票入會,泛民眾人大為驚愕,甚至提出要進行司法覆核,說其中「定有古怪」雲。如今,泛民開始明白,過去被視為左派專有的配票策略之所以奏效,實在於地區網絡而非宣傳號召,故此有了鄭家富成功配票黃成智的典型故事。

與此有相關的第二特點是,這次選戰拜港大鐘庭耀先生上周莫名其妙的舉動所賜,讓所有的票站調查,包括被稱為左派的以及港大自己所主持者,以及其他忠忠直直的學術調查計劃,都統統被「非合理化」。而事實上,週日投票日結束之前公開的港大調查結果,既無數據也無根據,只是將肯定出線者列為「機會極高」、「機會較高」,然後後面是一大堆「機會均等」。讓所有以為會有什麼精彩資料公佈者,大失所望。所謂盛名之下,其實難符是也。

基層工作更重要再次受驗證另一個特點是,地區選舉除了要有曝光知名度,地區網絡基層工作更重要這一點,再次受到驗證和肯定。民建聯之相對公民黨,梁美芬之相對田北辰毛孟靜,陳克勤及其團隊之相對田北俊,王國興及其團隊之相對周梁淑怡等,都是鐵一般的事實教訓。從來打仗飛機大炮固然重要,但最終戰場上的勝利在於步兵佔領,光是沉醉於狂轟濫炸的快感之中,卻不認真踏實地嘗嘗紮根基層的苦處的人,沒有資格享受當選的榮耀和喜悅。

未來4 年的立法會,政治光譜會有所調整,相對地多的專業和獨立人士進入議事堂,會沖淡過去兩陣對圓的非黑即白文化,而從去年港島補選中突現的真正傳統香港核心價值──精英路線,也會讓議會中出現三極的態勢。

從選民投票行為中可以看到,一般市民對於政治,並不一定如政客們所想當然的,或者是他們自己所鼓吹強調的「不是泛民就是保皇」的簡單化。

自由黨在地區選舉的全軍盡墨(不好意思非再次引用不可),可視為對機會主義政治的嚴厲懲罰,自由黨的幾員大將錯誤地將04 年的「特定背景」視作平常,並以此一再公開吹噓「靠知名度就能取勝」的「成功經驗」,如今悲涼落寞之餘,還是會授人「咎由自取」之柄。

同樣是街上殘留的競選口號,同樣地不知道它究竟想說什麼,這一次輪到毛孟靜的「二十多年,我真的在乎」。這20 多年指的是什麼?從政20多年?搵食20 多年?還是她只有20 多歲?這「二十多年,我真的在乎」套用在田北俊和周梁淑怡身上可能更合適,至於他們真的在乎些什麼,就只有他們才知道。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14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0 ----------

 

文匯報
A13| 香港新聞
2008-09-10

決辭行會 「毋須挽留」

 【本報訊】在今屆立法會選舉落敗的自由黨原副主席周梁淑怡,宣佈已去信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一職,並於昨晨出席可能是她最後一次參與的行政會議。周太形容自己此刻心情輕鬆,現正等待特首就是否接納她的辭職作書面回覆,又強調自己主意已決,特首「毋須挽留」。被問及自由黨曾否討論替代她擔任行會成員的人選,她則指「沒有討論過」。

臨別秋波 心情輕鬆

 周梁淑怡昨晨如常出席行政會議,並於會後表示,她已向曾蔭權遞交辭職信,正等候對方的書面回覆是否批准,又指自己在有關問題上,暫時只與曾蔭權通過一次電話,未有作其他交流。由於她主意已決,故現在心情輕鬆。

 談到自己從政27年,由委任議員到經功能界別選舉晉身立法會,再循新界西地區直選連任,最終卻以敗選作為結束。

 周太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個人對此沒有感到不甘心︰「我諗我喺幾年經歷過嘅野,冇人可以相比,因為我由一個委任議員,做到直選嘅議員,喺香港整個政治發展嘅過程中,我體會到好多嘅高高低低,無論是成與敗……」

 她坦言,自己在是次選舉中感受最深的,是有人向她說,自由黨的支持率與投票結果不相稱,「好多人支持我地但係又唔投票」。她又承認,該黨有信念,但是次選舉中市民並不清楚,這反映該黨的傳遞信息有問題。



 
文章編號: 20080910005022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1 ----------

 

蘋果日報
A08| 專欄專論| 社評| By 盧峰
2008-09-10

蘋論:人氣、老本、知名度只是糖衣毒藥

自由黨在直選中全軍盡墨,正副主席田北俊、周梁淑怡雙雙下馬,保不住原來的議席。為了承擔責任,兩人宣佈辭去自由黨正副主席的職務,周梁淑怡女士並已向特首請辭行政會議成員的職務。跟那些躲在功能組別自動當選的議員來說,周太及田北俊其實比較有勇氣,也較明白政制未來必然朝著直選的方向發展。而他們多年來在立法局及立法會的表現也總算盡力及積極,並沒有像某些議員那樣經常缺席會議或不參與政策、法案的辯論。像他們這樣的資深議員要離開議會,對自由黨的打擊固然沉重,對立法會的暢順運作也有壞影響。然而,自由黨在直選中大敗,周梁淑怡女士及田北俊先生喪失立法會議席只能怪自己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建立起與市民的聯繫,只能怪自己的地區工作不紮實,留不住選民的心。○四年的立法會選舉,兩人分別在新界東及新界西的直選中勝出,田北俊當時取得六萬八千票,周太則得到五萬多票。四年後,兩人的得票率大幅下降六成,只剩下二萬多票。以他們的知名度、經驗、豐富資源來看,選票如此大量流失只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他們當選後並沒有跟選民建立牢固的關係,並沒有把選民變成他們的支持者,並沒有真正瞭解選民的需要及訴求。結果到今次選舉,他們便無法再用知名度吸引選民,便無法再食老本,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選票像決堤般流失,不管怎樣高喊「告急」也不管用。

事實上香港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選民在作出投票選擇時是經過小心觀察及衡量的。不管候選人過往的從政經驗如何豐富,不管候選人的政黨如何財雄勢大,他們仍必須透過為市民說話,為市民服務,為市民辦事以爭取每一票,以留住每一票。任何人想以知名度、一時的「人氣」、資歷來爭取選票,來維持議席都只能是妄想,都只能是危險的幻想,隨時會被拉下馬來,甚至輸的潰不成軍。參選人、從政者固然要認真建立與選民的聯繫,政黨特別是新成立的政黨同樣需要走入群眾,建立與選民、市民的聯繫;為市民發聲,為市民監察政府的施政及財政。只有這樣,政黨才能真正紮根,才能經得起漲潮與退潮。若果沒有做好地區工作,沒有積極跟進市民需求,再老牌的政黨,再輝煌的政黨也很快會被選民唾棄,成為泡沫政黨,轉瞬即逝。星期天的立法會選舉產生了多位新議員,其中有部份新星更以高票當選,勝過很多選舉經驗豐富的老手。但自由黨、劉千石慘敗的經驗充份顯示,一時的人氣並不足恃,知名度或政治資歷也不足恃。新當選的議員若不好好把握未來四年為市民服務,在地區打好基礎,與選民建立密切的聯繫;人氣將會迅速消失,新人王將會變成隱形人,深厚資歷將會變成政治包袱。最後,選民更會毫不猶豫的用選票把你們攆走。這樣的教訓,當選的議員可得好好記住!週一至週六刊出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02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2 ----------

 

南華早報
EDT2| EDT| By Gary Cheung and Peter So
2008-09-10

Big Exco reshuffle looms with cabinet members poised to leave

An Executive Council reshuffle is looming following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s defeat in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and the expected departure of other members of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s cabinet.

An executive councillor said a reshuffle was inevitable following Mrs Chow's resignation and fellow executive councillor Tsang Yok-sing's expected election as Legco president.

A government source said the administration had to reconsider the Exco lineup following Mrs Chow's resignation and the decision of Bernard Chan, another executive councillor, not to seek re-election as a lawmaker.

Three others, Charles Lee Yeh-kwong, Andrew Liao Cheung-sing and Laura Cha Shih May-lung, are likely to stand down. All but Mr Lee were appointed during the tenure of former chief executive Tung Chee-hwa.

Mrs Chow, a lawmaker for 27 years, resigned from Exco on Monday after failing to retain her seat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Her resignation has still to be approved by the chief executive.

The reshuffle may also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o fill a cabinet vacancy left by David Li Kwok-po's resignation in February after he paid US$8 million to settle an insider-trading c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Lau Kong-wah, vice-chairman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is tipped to succeed Tsang Yok-sing on Exco.

After attending the first cabinet meeting after the summer break yesterday morning, Mrs Chow said she was relaxed after deciding to resign.

Executive councillor Cheng Yiu-tong said he believed the chief executive would appoint another Liberal Party member to take Mrs Chow's place despite the party's reduced presence in Legco. "The Liberal Party as a whole still plays a role and is an important organisation in society," he said, adding that the new member might or might not be a legislator.

It is understood that Miriam Lau Kin-yee, acting Liberal Party chairwoman, or Jeffrey Lam Kin-fung, the Liberal Party lawmaker representing the commercial sector, are hot favourites to succeed Mrs Chow in Exco.

A Liberal Party source said no final decision could be made before the party elected a successor to James Tien Pei-chun, who resigned as party chairman on Monday to shoulder responsibility for the business-affiliated party's rout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Mr Tien lost his seat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on Sunday.

"Our party has to come up with a candidate to join the Executive Council who is acceptable to the government," the source said.

Executive Council convenor Leung Chun-ying said Mrs Chow was a respected political figure and had demonstrated her commitment to Hong Kong.



 
文章編號: 20080910027010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3 ----------

 

南華早報
EDT14| EDT
2008-09-10

Stop surveys during elections

Polls and surveys are rampant in Hong Kong. Many people make a living out of them and they are a means to exploit public opinion.

These polls and surveys intrude on our privacy. I was surprised to receive calls late in the evening asking me to take part, because it must mean Hong Kong people are overly co-operative and these surveys might have hidden agendas.

Personally I do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survey results that appear in the mass media from time to time.

They are at best transitory opinions. They do not encourage independent reasoning.

I am not surprised that our chief executive does not take opinion polls seriously.

I decided I would not take part in any exit polls on Sunday during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and I urge the government to ban them in future elections.

It would be nice if voters c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legislator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onscience without being influenced in any way by these kinds of surveys.

Wu Shun-ping, Sha Tin

 
文章編號: 20080910027015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4 ----------

 

香港經濟日報
A20| 社會要聞| By 孔雪怡、周穎雯
2008-09-10

劉皇發釀退黨 自由黨或變6席

  一場選舉,令自由黨輸掉了前主席田北俊、前副主席周梁淑怡,議席由10席銳減至7席,昨又鬧出身兼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與自由黨鬧決裂,正醞釀退黨,令該黨或減至6席。

劉為民建聯拉票 周梁投訴

  輸掉議席的周梁淑怡,昨點名批評劉皇發為對手民建聯拉票,「對唔住自由黨」,正式向黨投訴。

  導致自由黨與劉皇發決裂,是田北俊與周太在新界東、西全面敗北,有人歸咎是劉皇發在鄉事會全面幫民建聯拉票,未有配票給自由黨。

  劉皇發昨接受查詢時,表示現階段沒有打算退黨。「自由黨剛受到衝擊,我現在退黨,就會被人說是落井下石。」

  但他後來補充︰「『發叔』對政黨一向沒有興趣,對鄉議局則好重視,要想想如何令原居民團結,發揚中國傳統精神,又要搞新大樓,工作很多。」他說,也不排除辭去政黨工作,做回鄉下佬。

劉:現退黨 會被指落井下石

  周太昨表示,落敗原因之一,是失去大量鄉郊票。「劉皇發是我們的黨友,他是幫助一個與我們直接競爭的黨(指民建聯)拉票,甚至有黨的領導過後出來多謝他(劉皇發),我覺得他對不起我們的黨。」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在選舉結果公佈後,隨即公開多謝劉皇發。

  對此,劉皇發回應:「我是有負自由黨,他們這樣說,我也可以接受,但我也要顧住張學明,『忠孝兩難存』,他是我助手,我們同根同源,是原居民,我必須親疏有別!」他又直言,自己所發揮的作用,沒有周太想像中大,因在04年的選舉,他也有為張學明拉票,當時周太也可當選。

  有鄉事派人士透露,早在選舉初期,劉皇發便與自由黨高層不咬弦,特別是劉皇發決定不競逐立法會內的區議會功能議席,引起自由黨不滿;再加上有感田北俊和周太在投票當天有危機之際,也不主動尋求自己支持,「猶如當發叔無料到」。

  有自由黨成員坦言,現很多人想營造氣氛令自由黨解體,亦有人想挖角。他估計,將有黨員陸續退黨,但應是極少數,並非主要骨幹成員,強調自由黨不會散。

  有前自由黨成員認為,今次選舉失利,主要是自由黨未能掌握民意,只懂找明星;若繼續忽視第二梯隊的出路,長遠有無市場,將是疑問。

相關文章:

中方將約晤商界 促積極參政 廖暉慰問田北俊 冀自由黨改革

李鵬飛指自由黨玩完 倡合併

直選失利 周梁恐商界「失聲」

曾慶紅早叮囑 研商界闖政壇



 
文章編號: 20080910030008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5 ----------

 

香港經濟日報
A20| 社會要聞
2008-09-10

李鵬飛指自由黨玩完 倡合併

  已退黨的前自由黨創黨主席李鵬飛,昨竟以「玩完」形容自由黨,他認為,與民建聯合併才是該黨唯一出路,因有民建聯的地區樁腳,才能保送該黨商界人才入議會。

曾與民建聯討論 未達成果

  由啟聯到93年創立自由黨,李鵬飛一直見證自由黨變化,他透露,約在10年前,他仍出任主席時,曾兩次與當時的民建聯主席曾鈺成討論合併事宜,但始終未能開花結果。

  李鵬飛指自由黨玩完,有三大原因:一、該黨只被商界牽著鼻子走,而非領導工商界,結果違反民意,如反對最低工資,直選必敗;二、無積極建立地區網絡,選舉期近才多落區,令票源不穩;三、無培養第二梯隊,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林健鋒也已達56歲。他更說,今次選舉的結果,04年本應發生,只因基本法23條救了自由黨。

欠接班人 討好商界違民意

  由98年開始接任主席的田北俊,今次黯然落選,政界中人分析,主要是兩大死因:第一,田北俊缺乏危機感,政界人士指,田北俊04年因23條效應,而贏得直選議席,但從葉劉淑儀去年港島補選已可成功「洗底」,應意識到要建立新賣點,但他缺乏危機感,又未有積極做地區拉票工作;第二,事前未有積極要求中聯辦協助配票,及至投票當天才求救,未能即時將社團票倒向自由黨。

  田北俊擔任自由黨主席10年以來,未能培育接班人,初步還部署由其胞弟田北辰,藉今屆選舉進軍議會,部署4年後接任主席,怎料兩兄弟今次選舉雙雙敗北。

相關文章:

中方將約晤商界 促積極參政 廖暉慰問田北俊 冀自由黨改革

劉皇發釀退黨 自由黨或變6席

直選失利 周梁恐商界「失聲」

曾慶紅早叮囑 研商界闖政壇



 
文章編號: 20080910030008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6 ----------

 

新報
A04| 港聞
2008-09-10

周梁斥劉皇發幫外人拉票

【新報訊】自由黨周梁淑怡(圓圖)選舉落敗後,已立刻去信特首曾蔭權請辭行政會議。她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後表明去意已決,「唔需要話留我」。她稱現階段正等候特首回覆,心情輕鬆。至於黨內有否討論提名代替她在行會的人選,周太就表示現在仍沒有討論。另外,周太昨日接受電視訪問時點名指摘劉皇發,周太指劉是黨友,但卻跟與自由黨團隊競爭的政黨拉票,「對唔住我地個黨」。周梁淑怡昨日亦有接受電台等訪問,檢討選舉失敗的原因。她認為立法會選舉投票率低及鄉事票大量流失,導致落敗。她稱已向自由黨正式投訴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劉皇發我地的黨友,他幫跟我們有直接競爭的政黨拉票,還要黨的領導出來感謝他,我覺得是對不住我們的黨」。

暗示將退出政壇

周梁淑怡前日在記者會上曾稱,自己落選,最開心的應是丈夫,因為自己在議會27年,家人犧牲很多。周太昨日再次表明心跡,「經過艱苦一仗,現在希望靜下來想想日後路向」,亦會多抽時間陪伴家人。但對於會否仿傚李鵬飛轉為時事評論員,周太就表示現時言之尚早。另周太亦暗示跟田北俊一樣,會退出政壇,周太稱選民已告訴她不要再留在議會內,在政壇內「無乜可能繼續做任何事」。

周梁淑怡認為,政府未來的施政會更困難,因為立法會內會變得愈來愈抱持民粹主義。周太昨亦強調自由黨並非代表大商家,只是代表中小企。但聽眾吳先生致電電台表示,自己來自中小企,感覺自由黨只是代表既得利益者,他看不出自由黨有幫助中小企爭取生存空間。聽眾吳小姐謂自己是周太支持者,但她沒有投票,因為看完選舉論壇後,對選舉感到厭倦。

行會成員感可惜

另外,對周太請辭行會,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表示,周太在行政立法兩會及多項公職上為香港服務,有心、有能力,是值得敬重的政治人物。另一成員梁智鴻亦謂,與周太共事多年,不捨得她的離去。鄭耀棠對周太辭任感到可惜,相信特首會在自由黨內考慮接任人選。至於應否由自由黨立會議員出任,鄭稱不一定須由特首決定。

除了行會成員誰屬外,誰人接任自由黨主席也是外界關心的議題。自由黨代理主席劉健儀表示,最快在10月前後決定誰人繼任主席,人選不一定是自己,自由黨也有其他資深議員,目前連任的七位議員都合適。



 
文章編號: 20080910033001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7 ----------

 

新報
A10| 新報評論| 楨之灼見| By 許楨
2008-09-10

核心價值豈是註冊專利

立法會選舉前,數名前任議員發起「守護香港精神、捍衛核心價值」運動。主辦方稱,將於投票前夕,公開一眾候選人取態,並籲全港市民,以宣言為準繩,支持簽署者。可堪玩味的是,活動發起人卻明言「擔心」泛民港島三席不保,而讓建制派漁利。究竟,這是為個別黨派、部分選將的造勢活動,還是真的在保守港人核心價值?哪一個才是活動宗旨,而哪一個僅為手段?

泛民中人亦拒絕隨之起舞

既然早就認定甘願誓盟者,僅為泛民之一部,以簽署聲明與否,作為投票指標的邏輯,如何成立?至為關鍵的是,筆者向以為,港人最根本與突出的價值觀,正在「多元」。獅子山下,太平山上,不同的香港故事背後,自是各有價值,匯聚為一,方能成就此情此景。我們的核心價值,究竟來自溫潤的集體回憶,還是大汗淋漓的奮鬥經歷?在探求,或曰建構集體價值觀的歷程中,各界領袖,或可參與其中;但提出並總結問題,終須經民眾辯論。而這,才能體現以民為主,而非為民作主的精神吧?

退一萬步講,之所以為「泛民」,而非「窄民」,所欲表達者,亦為兼容並包之精神。在同一陣營內,就各種議題,便見南轅北轍各種意見,此本為民主政治之常態。個別政治人物,對核心價值隨意解釋,動輒使為選戰利器,自難取得認同。無怪乎,連泛民中人,拒絕隨之起舞者,亦不只一例。

具體而言,該活動主張的所謂「核心價值」,不盡經得住推敲。驟聽來,核心價值彷彿長存已久,自有固有。然而,和自由一樣,民主卻是一個不斷嘗試、反省與改進的歷程。與我們自殖民時代後期,即享有的高度自由不同,香港的民主事業,仍在萌芽與奮鬥。民主,不應成為虛幻的鄉愁,那不是我們曾擁有過的回憶。誰搬動了我的民主?本就是有違政治道德的扭曲式暗示。

復又,反對功能組別,頂多算是一種主張,如何上綱上線成了港人價值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三權分立說更妙,無論是回歸前的宗主國,還是如今恢復行使主權的中國,皆非行政、立法、司法各司其職;難道香港基本法,是根據美國憲法精神構思出來的?不過10餘年前,「民主先生」祭出「英皇制誥」與「皇室訓令」,力壓民主派議員削減差餉的請求。此舉遂使之成為首名,也是最後一位被立局動議不信任的總督。難道這也算是行政、立法相互制衡?

作為我們遠親近鄰,台灣的政治發展,特別是大小選戰眾生態,實是頗值港人參考的活例。南北分治也好,藍綠惡鬥也罷,五五波你來我往之勢,幾成定局。選舉勝負之關鍵,往往在於對內整合,而非往外開拓。就台灣而言,藍綠對決聲勢浩大,卻往往不及大藍吃小藍,深綠挾淺綠來得驚心動魄。

觀乎香港,簽署「核心價值」宣言與否,得以區別的,究竟是泛民與建制,還是泛民之中的主流與非主流派系呢?

理性深入討論被撇在一旁

南方朔先生早在其多篇鴻文中,指出民進黨如何透過「本土—外來」、「台灣—大陸」、「愛台—賣台」的二分邏輯,排斥異己,綁架台灣選民。最終,卻作繭自縛,被陳水血家族挾持以自保。當「誰才能代表我們」的定義權被牢牢地操於民主運動的某一派,理性深入的政策討論,自被撇在一旁;而選舉,便永遠停留在資格賽的水平,甚或成了惡質民主的過場。

反之,正如火如荼的美國大選之中,奧巴馬與麥凱恩卻不屑打這種價值觀的口水戰,而不斷強調團結—不分黑與白,皆為美國人。在諸如外交、經濟、民生等領域,雙方都有完整政綱。在這框架下,選舉,成了兩人兩黨奮力競賽,同時向全美選民作出承諾的過程。勝出的一方經過公平而不失嚴苛的考驗,落選者亦必心悅誠服。每當選後,台灣社會嚴重撕裂的後遺症,才得以避免。而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民主,正是如此一步一腳印走向成熟與成功。

在此,我們不必揣度「核心宣言」主辦方的意圖,只欲表明永不樂見香港社會的對立。是其是非其非的討論,比起誰在捍衛核心價值的運動,要踏實和明智得多。此外,亦斷不應將簽署聲明與否,作為有無資格代表港人的標籤。有意思的是,勝選當晚,即有一位議事堂新丁—功能組別當選人,強調將秉持「核心價值」進入立會。可見,此一說法,不專屬於誰。「核心價值」運動對香港政治發展之價值,或在於選前選後,此事都未能成為主軸,從而印證出選民的智慧與成熟。

時事評論員兩岸問題專家

[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80910033004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8 ----------

 

太陽報
A04| 港聞
2008-09-10

中聯辦默許分薄票源

【本報訊】自由黨在今屆立法會選舉失利,表面原因是配票情況未如理想,但實際是負責協調的有關部門容許多名親建制人士參選,分薄票源,又遲遲不肯出手相助,以示對自由黨「唔聽話」的小懲罰,但最終令該黨大敗甚至面臨瓦解。據瞭解,港澳辦、中聯辦等中央主管港澳事務部門近日在深圳密會作檢討,結論是今次「玩出火」,結果削弱了工商界穩定香港的力量。事到如今的辦法,暫只能要求萌去意的劉皇發暫緩退黨,幫自由黨止血。

自由黨面臨瓦解危機

本來自由黨打算於選後在立法會招兵買馬,包括邀請前泛聯盟秘書長石禮謙及代表廠商會的林大輝入黨,但經歷今次選舉大敗,三方都已打消了這個念頭。林大輝昨日表明不會加入任何政黨,石禮謙則拒絕評論有關問題。加上在今次選舉中與自由黨貌合神離的劉皇發盛傳會在短期內退黨,令該黨有瓦解的危機。

一般相信,田北俊當年「倒戈」反對第二十三條,種下了今日結局的基礎。今次田北俊和田北辰落敗,其中一個原因正是被中聯辦默許的龐愛蘭和梁美芬,以及劉千石分散票源。據瞭解,劉皇發被迫重返鄉議局界別,讓出區議會議席予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中聯辦扮演了重要角色。

原本只是有意借選舉懲罰自由黨,卻萬料不到田北俊及周太真的會雙雙落選,變相益了泛民主派。最重要的自由黨代表工商界,一旦瓦解,對各方面都無好處。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38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9 ----------

 

太陽報
A28| 社論及專欄| 魯迅投槍| By 周紹興
2008-09-10

議員和有聲的香港

不久前我提起我一九二七年二月在香港基督教青年會的演說《無聲的中國》,意猶未盡,如今可以再談。我當年說:「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真,自然是叉易的。譬如態度,就叉易真,講演時候就不是我的真態度,因為我對朋友、孩子說話時候的態度是不這樣的。——但總可以說些較真的話,發些較真的聲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香港所謂特別行政區,最近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有一個特點值得大家注意,就是力求使這塊地方變成「有聲的香港」的參選人容易高票贏出,其中當然以社會民主連線的黃毓民最為突出。雖然他的許多言論未必合我心意,甚至很得罪中央人民政府,但他志在揭露特區政府的腐敗無能,這就反映了民意,他將這種反政府聲音帶進立法會,也就得到選民認同。

黃毓民是「名嘴」,上屆立法會選舉也有個姓鄭的「名嘴」,一當議員就盡唱曾蔭權頌歌,市民給他一個外號叫「煲呔針」,可說是為虎作倀、助紂為虐;當然,得盡好處後也就不唱反調甚至不再參選。大家記得嗎?針對「煲呔針」,我在此引用過阿Q的唱詞:「得得,鏘鏘!悔不該,酒醉錯斬了鄭賢弟,悔不該,呀呀呀……得得,鏘鏘,得,鏘令鏘。我手執鋼鞭將你打……」最後一句,可改為「我手執糖衣炮彈將你打」,一打就變成「煲呔針」,相當靈驗。但願這個新議員黃毓民莫被糖衣炮彈制服!

自由黨競逐地區直選議席全軍覆沒,究其原因,就是它爭取「無聲的香港」,事事都配合特區政府,將其腐敗政策也囫圇吞棗般全盤接受,以為煲呔曾是「自由民主的好領導」,愛之不能害之卻害了自己,痛定思痛,田北俊、周梁淑怡痛何如哉!

傚法春秋戰國百家爭鳴

上次立法會選舉,選出了有聲的「長毛」,這回又選出一個有聲的黃毓民,特區政府今後大概不必多管別的事,只管全力對付這兩人的聲音就夠辛苦了。

有沒有辦法發明新式滅聲器,將這兩人的聲音滅掉,或只限於立法會大樓內而不傳到社會上?其他議員從這兩人的當選可得到啟發,一定要爭取「有聲的香港」,要傚法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讓煲呔曾在罵聲中成長。但不可傚法一九五七年中國的「大鳴大放」,那就會變成強政勵治打擊對象,從此「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當然,立法會選舉是一場鬧劇,一個大笑話,新的議員也不能改變香港的命運,只是罵聲四起可使政府收斂一點,減少法西斯手段。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50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0 ----------

 

太陽報
A28| 社論及專欄| 紀曉嵐鐵筆| By 柳太極
2008-09-10

曾小子再次佗衰朝廷

今屆立法會選舉,香江最親朝廷的民建聯雖勉強保住和上屆大致相若的席位,但戰績麻麻,失去數以萬計的「鐵票」。這些「鐵票」若能像上屆選舉時那樣被「動員」出來,民建聯必能爭多最少兩個議席。咁,香江議會之「政治版圖」會大大不同,朝廷對今次選舉結果之評估也會大大不同。

時下令朝廷最為不滿者,乃今次「親朝廷」政黨「鐵票」大量流失或曰根本沒有「動員」出來,發生在曾小子執政三年這一大背景之下。上屆立法會選舉,還是老董執政,香江處於各方面最困難時期;反對派、奸人黨正值最猖狂時期,「親朝廷」政黨卻能取得不俗之戰績,今次則有退無進,豈不是應了那句民怨:曾蔭權仲衰過老董!據我紀曉嵐所知,朝廷收到今次選舉結果後,第一反應正如是觀之也。

曾小子執政三年來,朝廷出盡法寶全力挺他,對香江頻送優厚大禮,最初頗見成效。反對派、奸人黨聲勢大減,紅杏陳婆的攪局、李大漢奸的惡行,都在香江子民、社會輿情的聲討之中。去年香港島立法會補選,朝廷支持的葉劉也只比紅杏陳婆少了兩、三萬張票,得票十三萬多張,而今次港島區選戰中「親朝廷」的曾鈺成和葉劉總共得票僅十二萬張,有接近兩萬張票不知所終!當年葉劉得票率逾百分之四十五,而今次,曾、葉劉相加不足百分之四十;當年反對派得票率百分之五十五,今次則逾六成,此消彼長也。

表面「福為民開」實質公器私用

究查原因,和今年入春以來,曾小子胡亂施政、民望大跌關係至大。這段時期,曾小子對香江經濟與民生問題表現了異乎尋常的冷漠。在他剛上台時,還振振有詞的講一些「福為民開」、關注經濟民生的門面話,但到了今年入春,曾小子就把工作興奮點放在個人遊山玩水之超級豪華遊方面,且多以「公幹」名義為之,多以「開拓香港經貿」名義為之。結果除了大擺排場、揮霍公帑之外,從未給香江帶來任何實質好處,多次豪華遊更是沒有下文。這段時期,香江通脹加劇,民生漸苦,對這等已經極為明顯之事,曾小子和他的「真兄弟」鬍鬚曾竟然屢屢「預測」不出,視而不見,還多次冷言冷語說政府並無辦法應對,由得香江子民倍受煎熬於水深火熱之中。

更可惡者,當百姓倍受煎熬之時,曾小子卻一門心思為他個人攬權擴權組建曾家軍,猛過當年沙田「大軍閥」之癮。曾小子的所為天怒人怨,選舉臨近,朝廷已知大事不好,然應急之策只能再送大禮,夾硬挺曾。然曾小子實在太臭,如入鮑魚之肆,雖鮮花香料無以掩其味,反而把朝廷弄臊,信任度隨著曾小子大跌!如是者,選舉結果又豈能不受拖累乎?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50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1 ----------

 

太陽報
A19| 太陽虹| 強詞有理| By 陳競立
2008-09-10

議事堂從此有好戲

今次立法會選舉投票率插水,社會各界事後孔明,紛紛分析原因,有的說是因為缺乏政治議題,有的說是因為目前經濟狀況沒有四年前惡劣,有的說是受到票站調查風波影響。其實這些都無關痛癢,所謂哀莫大於心死,選民「心死」才是投票率不濟的真正原因。正如魯迅所說,「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對於絕大多數港人來說,選舉似乎離他們愈來愈遠。

港人不只對政府管治心死,對立法會的整體表現同樣心死,他們既不相信煲呔曾可以「福為民開」,也不相信議員可以「為民喉舌」。君不見有調查顯示,近六成七受訪者對立法會議員的表現「非常唔滿意」或「唔係幾滿意」,今次選舉投票率為何如此之低,這個調查結果已經說明了所有問題。

說到今次選舉,就不能不提社民連。這個一向被大狀黨等權貴看不起甚至被視作泛民異類的政團,今次一舉奪下三個席位,尤其是主席黃毓民首次出擊就高票當選,不但保皇黨恨得牙癢癢,大狀黨恐怕也不好受。當然,更不好受的相信是煲呔曾等一眾政府高官,以前一個長毛梁國雄大鬧天宮,已經攪得周天寒徹,如今加上一個名嘴黃毓民,更是好睇過大戲。大家不妨想像一下,日後社民連三支「大炮」一齊發威,那會是一個甚麼場面?煲呔曾從此有得震冇得訓。

老實說,做立法會議員就是要有這種氣魄,該說的就要說,該罵的就要罵,否則,只懂得坐而論道,做做橡皮圖章,那不如回家賣紅薯。鼓不打不響,官不罵不醒,特別是香港的高官,少罵幾句都不行!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51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2 ----------

 

信報財經新聞
P41| 副刊專欄| 霎嚇霎嚇 | By 黃珍妮
2008-09-10

選誰?

  選舉終於完了,才敢出聲,投票率下降,抵死啦!人人怪選舉太嘈,怕看電視直播的辯論,連中學生也懂的禮貌,他們也不懂。上電視是競選議員,尊貴的議員呀!不是競選潑婦罵街!

  對著鏡頭叫破喉嚨,人家叫你問問題,他們叫口號!人家叫你答問題,他們依然叫口號!於是癲狗和專門搗蛋的人便高票當選,因為這制度便是為這種人而設!

  無線播的家族大吵嘴劇集,又鮑魚世家,又月餅世家,我半秒鐘也沒看過。日間在人吃人社會還不夠煩?都說那些富泰師奶與世無爭的生活過得太悠閒了,晚上愛看看人家吵嘴作消遣。我沒有看過半秒這些劇集所以沒資格批評,遠在澳洲的老同學,本來全力支持香港文化,鄉愁也!晚晚追看全球同步播放的吵嘴劇集,終於要轉台,說受不了。本來平淡安逸的僑民生活,已經不習慣這種高調激奮式矛盾。實在吃不消吵吵吵,總是在吵。

  香港的選民,也受不了那種鬥潑辣鬥爛口的競選口號,索性星期天去了荒山野嶺,行山釣魚游水滑浪。

  問過幾位讀過下書的中產,都搖頭說不去投票,「冇個選得落手!」  看看泰國、巴基斯坦、台灣,部分成功當選的原來都有貪污背景,依然一屆又一屆成功當選,於是選舉選舉,依然暴亂、抗議、包圍總統府……。

  泰國的中產不滿,於是天天抗議,有什麼用?人家是以高票當選的,選多十次,依然是他當選。



 
文章編號: 20080910391010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3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政策政情
2008-09-10

楊森:連任口號純為保甘乃威

  立法會選舉結束,亦意味民主黨前主席之一楊森【圖】,將告別十六年的議會生涯。總結今次「以舊帶新」、成功力保該黨「四十世代」甘乃威當選的經驗,楊森認為,模式日後能否應用,須考慮到「轉票、失票、吸票」三大問題。他又認為,政制方案必須一籃子討論,否則不能接受二○一二年增加立法會直選議席的方案。

  楊森今次參選在港島選區民主黨名單排名第二,更一度打出「楊森連任」的口號,以全面力保排名第一的「第二梯隊」甘乃威當選。他昨天與前線記者茶敘時承認,爭取連任其實只為替甘乃威掩護,又稱報名前曾有不少人要求他改變決定,排在名單首位參選,甚至在該黨港島支部會議上也有黨友提出,但他都沒有考慮。

  今次為民主黨首次有新人成功接收現任議員退休後騰出的立法局或立法會議席,但實際所得的議席,其實已由兩席減至一席,得票亦大幅減少。楊森表示,對甘乃威當選感到欣慰,但亦坦言轉給甘乃威的支持,其實很多都來自公共屋村;在南區有會計師、醫生和律師支持者,都向他透露沒有支持甘乃威。

  總結經驗,楊森認為,「楊森模式」日後能否沿用,要考慮主要是「轉票、失票、吸票」三大問題,即有多少選票能夠轉到接班的候選人,有多少選票會流失,以及新人本身的吸票能力。他又同意,同培訓一名新人,建立其公信力和知名度須時甚久,因此必須盡早部署。

  回顧十六年議會工作,楊森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回歸前後發生的事,尤其是回歸當天凌晨在立法會露台高喊「我們一定會回來」的一刻。而對於二○○五年的政改方案,他仍認為,當天否決的決定正確。他並憶述,已故民建聯主席馬力當時曾向他表示,中共領導人今屆不知下屆事,不可能定訂普選時間表。

  今次立法會選舉,多名第二梯隊表現不俗,如果下屆增加議席,九龍東胡志偉及新界西張賢登都有望當選。被問到這個情況會否使到黨內出現壓力,要求支持二○一二年立法會選舉採用「○五方案」,楊森則表示,二○一二年選舉方案,必須跟二○一七年行政長官選舉提名門檻以及二○二○年有否真正普選,一籃子去討論,並相信○五年一役後,黨內會同意普選的制度本身,亦是重要的指標■

 
文章編號: 20080910391014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4 ----------

 

信報財經新聞
P13| 時事評論| 香島論叢| By 練乙錚
2008-09-10

再論社民連的競選成績

  立法會選舉結果三大要點分別是:(一)選民政治板塊基本上未受近年各種內地利好因素影響而有所動搖;(二)自由黨回歸「基本盤」,即直選部分全部失利,只能靠功能組別議席進立法會;(三)泛民左翼社民連得票十五萬三千,佔全港五區直選投票人總數百分之十,拿下三個直選議席。筆者認為第三點最值得留意,故今天詳加分析。

  社民連今年成績尤勝工聯會,後者以八萬六千多票取得兩個直選議席;和去屆相比,社民連也有大幅進賬。去屆陶君行夥拍鄭經翰參選,共得七萬三千多票,保守假設鄭個人取得五萬票,則社民連諸子於二○○四年共得票十二萬六千,只佔全港投票人總數百分之七。四年來,多了百分之三的投票者加入社民連行列;這個增加,是所有政黨或派別之冠。當權派三大黨(民建聯、工聯會、自由黨)去屆支持者佔投票總人數的百分之三十七點二,今年則佔百分之三十八點七,增幅只及社民連一半;也就是說,CEPA+太空人+川震救災表現+京奧金牌等所有中國政治利好效應用來開拓票源,不及黃毓民一張咀。

  當然,社會科學分析,一般不強調表面「明星效應」而重視背後深層因素。社民連今年獲得佳績,反映相當大一部分選民激進化;這些人當然包括今年新投給社民連的那二萬八千,還包括未知數量的激進化了、但未致於把票轉投給社民連。此外,很可能還有一批新的「隱形」激進化選民──一部分覺得立法會起不了替他們爭取利益的作用而選擇不投票者;這些人也許還不大熟悉社民連的政綱及往績,但卻很可能在下一屆選舉時歸附。選民激進化,原因當來自經濟和政治兩方面。經濟方面,我們可以想像,一切負面的經濟壓力,如貧富懸殊惡化、通脹超過收入增長、失業率高企,都會令低下階層政治意識激進化,情感上與建制進一步疏離。事實上,不少政治學實證研究都說明這點。讓我們拿美國來做例子。

  美國政治文化有一點和香港相似,就是社會上的仇富心態不算嚴重。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美國政黨政治開始明顯兩極化,包括在經濟政策方面;政治學家用多種不同方法量度兩極差距,得出的結果都一樣。此外,一九七零年亦是美國經濟領域中一個重要分水嶺:美國人均收入堅尼係數,經過幾近半世紀的下降之後,於一九七零年掉頭回升,至二千年之際,已升了百分之二十強。比較這兩組政治和經濟走勢,研究者發現收入不均的程度和政治兩極化之間,存在高度統計相關。香港的堅尼係數走勢存在爭議,但有一點無可置疑,就是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的那幾年裏,最低下階層的絕對收入下降了。兩年前整體經濟好轉,但好景不常,今年食、住、行三方面的開支大幅攀升,受影響最大的就是低下階層;若以撇除最基本生活開支之後的收入餘數計算堅尼係數,今年一定大升。如此,香港人政治意識上的兩極化、激進化,也就不足為奇。

  此外,來自政治環節的一些不良因素,亦直接引致選民意識激進化。回歸之後,特別是○三年政府試圖強行通過「廿三條」具體立法起,特區政府政治逐漸收緊,基本上放棄港英時代的「吸納」機制,在政府內部及一切重要諮詢機構裏,反對聲音逐步排除,傳媒經政府一輪攻勢之後,亦大多數被收編;至曾蔭權當政,更明確提出「親疏有別」的政治路線;與此同時,北京開始通過其本地機構強力操控選舉工程。所有這些加在一起,其結果是壓縮了有效的政治表達渠道和參與空間;曾經一度,黃毓民式的政治言論只能在非法廣播和小眾網上電台出現。不過,當權派忽視了物質不滅定律:受壓抑的政治意識不會自動消失,反而會以更激進的形式出現;社民連這次選舉得利,將有更多激進政治聲音在立法會中發出,通過一般媒體在社會上廣為傳播,故往後此黨政治行情或更加看漲。

  中國人講中庸、講和諧,故激進化、兩極化,都不是中國文化主流意識的產物,出現在立法機構,更可能有消極影響,但在一個政治和經濟壓抑日見強化的社會裏,弱勢社群面臨失去聲音之局面而奮力爭取自身政經權益,出現激進化,既是無可避免之事,亦是一種「次優」(second-best)。也就是說,社會無壓抑、民眾不激進,出現自然的和諧,是「最優」狀況;但壓抑一旦出現,則某種程度激進化未嘗不好。毛主席也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作為客觀規律,此話沒錯,但社會最渴望的,是「最優」。本地當權派和北京分管香港事務的官員,不是應該反省一下麼?

  註:見普林斯頓大學 N. McCarty 等人文章 ''Political Polariz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January 2003(未正式發表)。



 
文章編號: 20080910391014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5 ----------

 

am730
M08| 新聞
2008-09-10

與泛民主派是盟友黃毓民:敵人是曾蔭權

社民連在立法會選舉取得3席,黨主席黃毓民首次參選更以高票當選,他指泛民主派及建制派都不是其敵人,唯一的敵人是特首曾蔭權領導的特區政府。他又說,與泛民是盟友關係,希望大家把選舉時的恩怨一筆勾銷,並期望與泛民保持合作。

黃毓民昨日謝票時說,不論是建制派或泛民主派都不是他的敵人,只是大家政治理念不同,他指只要是民選都應尊重,但曾蔭權領導的政府並非民選,需要受到監督。他又指政府權力太大,只有健康的反對派才能平衡政府的力量,「等佢壞事做少啲,或做壞事無做得咁盡。」黃毓民在選舉期間多番追擊公民黨,但他希望泛民將選舉時的恩怨一筆勾銷。但公民黨湯家驊昨在個人網誌中說,「對『盟友』惡言攻擊,扭曲了爭取普選、抗衡政府的原則,只是為了出位,卻又高票當選,除了尊重選民的抉擇,還可以說甚麼?」另外,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昨晚出席一個酒會時,無正面回應社民連對政府施政會否構成壓力,他只說,政府會與不同黨派的議員全面合作及充分溝通,共同解決社會、經濟及民生問題。



 
文章編號: 20080910892002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6 ----------

 

大公報
A10| 港聞
2008-09-10

范太:立會新時代來臨 眾資深議員離任17 新人晉議事廳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新一屆立法會將在十月一日誕生。仍未卸任的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表示,選舉結果出乎意料,但相信隨著眾多資深議員的離任,以及多達十七名新人的當選,立法會「新時代」已經來臨,舊有的議會文化也將發生劇變。雖然如此,她認為新一屆議員全體訪問內地,「難度不會大於上屆」。

本報記者潘江鯤

已開始履行全國人大常委工作的范徐麗泰,立法會主席一職要到九月三十日才中止。談及剛結束的立法會選舉,范太用「出乎意外」來形容選舉結果。

選舉結果出乎意外

范太表示,自回歸以來的三屆選舉,立法會議員的組成並無發生大的改變, 「來來去去都是舊面孔」,但此次卻完全不同。諸如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副主席周梁淑怡都是十分資深的議員,以低票落選,令人感到意外和惋惜;但若加上如劉千石、陳婉嫻、楊森的出局,以及多達十七名的新人晉身議事廳,舊有立法會議事文化勢必發生改變,立法會「新時代」將會來臨。

雖然如此,但范太認為,不必擔心立法會議事方式會變得極端,因為新議員會有自己的行事方式,立法會也有議事規則,因此「要發生的遲早要發生,不必擔心」。而在她眼中,即使是被外界視為極端的議員,如社民連主席黃毓民等,也「只是聲大而已,聲大不代表他沒有道理」。

新一屆立法會主席人選,早前曾有三名「大熱」候選人,分別是周梁淑怡、曾鈺成、劉健儀,但周太已然落選,外界已視曾鈺成為最有可能人選。對此,范太不願作出猜測,她說: 「相信新一屆議員會選出適當的主席」;並表示希望新主席應秉持「按議事規則處事,對所有議員一視同仁,不偏不倚」的處事原則。

不願猜測誰出當主席

上一屆立法會,五十九名議員曾成功到內地訪問,但新一屆立法會是否有同樣機會?范太對此表示,到內地訪問能否成行, 「關鍵是要特首出聲」,零五年訪問廣東以及今年初訪問四川災區,情況也一樣。她說,與過往相比,新一屆立法會全體議員到內地訪問,她「不覺得難度會大於上一屆」,而新一屆議會也的確應加強與內地立法機關的交流與合作。

今年六月中,行政長官已按條例,指明十月一日為新一屆立法會任期開始日期;十月八日為○八至○九年度立法會會期的開始日期;而十月八日上午十一時正,則是第四屆立法會任期的首次會議的日期和時間,預計屆時新議員會爭奪第一個提出動議的機會。

另外,范太昨日正式推出其個人的人大工作網站,當中詳列其工作近況及人大工作資料,並同時接受市民的網上申訴。該網站域名為:www.npcfan.hk。



 
文章編號: 20080910002004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7 ----------

 

明報
A06| 2008立法會選舉| 票站分析
2008-09-10

自由黨公屋私樓票源蒸發一半

自由黨田北俊和周梁淑怡分別在新界東、西落選,被指因民建聯盡攬鄉事票,但有學者分析票站點票數據後發現,二人不單在鄉郊票站的得票大幅減少,連在公屋、私樓的得票也蒸發一半。有自由黨內人士評估,今屆選舉較著重民生議題,自由黨作為工商黨,在最低工資、全民退休保障方面的保留態度令基層票流失,而中產票也受到旅發局臧明華事件影響。

不重民生議題流失基層票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新界東和新界西票站的點票數字,其中周太的公屋票,由2004 年的7.42% , 跌至今屆的3.48%,私樓票也由15.23%跌至7.02%,減少了一半以上。田北俊在新界東的情況也相若,公屋票由12.34% 跌至6.28% , 私樓票由19.06%跌至9.47%,反映他們無論基層和中產票都明顯流失。

鄉事票在新界東和新界西分別有約萬多票和兩萬多票,也明顯對兩人有影響,今屆民建聯在大部分的票站保持上屆的得票,自由黨得票明顯減少一半至三分之二以上。

簡永輝無助吸鄉事票

以新界東為例,儘管田北俊將簡炳墀的兒子簡永輝排在名單第二位,但對爭取北區的鄉事票沒有效用,例如在粉嶺鄉村附近的票站,田北俊得票由上屆230 票跌至72 票,而民建聯劉江華名單則由185 票增長至201 票;在打鼓嶺票站的得票跌得更厲害,由196 票跌至僅得29票,劉江華則由150 票升至191 票。結果,田北俊只取得1453 張鄉事票,遠少於上屆3219 票。

臧明華事件惹中產不滿

周太在新界西面對的情況也很惡劣,她在競選期間努力拜訪錦田、八鄉,在相關部分票站拿回一定票數,但在大部分鄉村票站她都錄得明顯跌幅。以近八鄉的台山公立學校(舊址)票站為例,周太上屆奪得101 票,今屆只餘下25 票。民建聯譚耀宗、張學明奪得1.6 萬鄉事票,而周太只得1832 票,比上屆的4804 票少。

有自由黨中人形容,今屆選舉主打非政治議題,較集中討論民生,以自由黨在最低工資、全民退休保障、競爭法等議題的立場,要吸基層票便不及對手,加上臧明華事件,更令中產人士對周太有意見。有說法更指出,自由黨上屆選舉靠反對《基本法》第23 條草案恢復二讀而成功,但今次已沒有了這個光環。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00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8 ----------

 

明報
A13| 政情
2008-09-10

陳茂波否認加入民建聯

【明報專訊】立法會選舉剛剛結束,新當選的會計界代表陳茂波一直都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但昨日有聽眾在電台指他將加入民建聯,與民建聯在選舉前已商討,並已決定入黨。陳茂波昨日回應指出,自己一定會擔任獨立議員,因為他不會接受綑綁式投票。

會計師公會前會長陳茂波過去在選舉論壇中,曾被對手批評屬建制派和保皇黨,他當時回應自己是開明的建制派,在立法會內面對政府政策,也是「是其是,非其非」,又指自己得到不同人士支持,不存在選舉後「要不要還債」的問題。

擬與其他獨立議員商合作

被問及會否加入泛聯盟,他表示要再討論,但他會跟其他獨立議員接觸,看看如何合作。

另外,被稱為政務司長唐英年「家臣」、工業界林大輝亦被問到會否加入自由黨,他說, 「過去不加入政黨,將來也不會加入政黨」,做一個無黨派議員便沒有包袱。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06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9 ----------

 

文匯報
A13| 香港新聞
2008-09-10

自由黨受挫 議事堂內料民粹抬頭周梁憂議會越趨兩極化

 【本報訊】(記者 明言)自由黨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在是次立法會選舉中意外落敗,有學者分析稱,主因是地區選民對來自商界的議員有戒心。已辭任自由黨副主席的周梁淑怡擔心,自由黨在是次選舉中失敗,可能會令商界對普選更有戒心,亦可能令議會內民粹主義抬頭︰「我係擔心㗎,因為我始終覺得,中央其實好錫香港,但係點樣可以喺維持繁榮穩定之餘,亦都有一啲多元化嘅聲音,係可以影響到個施政嘅。其實呢個就係(政府施政)嘅最大考驗,依家似乎未搵到那條路出嚟,所以變咗個政府會好辛苦。」

 在新一屆立法會內,關注勞工基層權益的議員佔絕大多數,但作為工商界代表的自由黨卻未能在地區直選中「突圍」。周太認為,工商界無人參與政治,會令政治失衡;議會越來越「兩極化」,對香港並非一件好事︰「你問親個個要唔要民主,梗係要啦,我都係『民』,梗係要民主啦……但好多時大家睇民主,個權大家都話要,個責就大家都睇唔到。」

料損工商界對直選信心

 她指,是次選舉結果會打擊工商界參加直選的信心,也很擔心工商界從政的前路︰「民主個個都要,但唔可以只要民主而放棄其他野……(是次選舉結果)對工商界、企業界,肯定嚟講會對直選更加擔心,(前自由黨主席)李鵬飛、田北俊、周梁淑怡行出嚟去爭(一個議席)都爭唔到?」她又擔心自由黨落敗,可能令中產階層的聲音被抹煞:「我擔心議會會咁樣嘅結果:中產納咗稅,但政府政策就唔照顧中產。」

 不過,周太也承認,在工商界,「大家都唔肯承擔」,特別工商界的最大組成部分,其實是中小企及「蚊型」企業,他們卻不想參與政治,但香港的政治生態已改變,不參政不成。

認工商界政治意識弱

 她說:「好似銷售稅,平時佢地默不作聲,但一話想推出銷售稅,佢地就會出嚟遊行……針唔拮到肉唔知痛。工商界政治意識薄弱,其實有工商界背景而相信直選嘅大有人在……但要佢地放棄自己嘅事業,走去做政治事業,機會成本太大。」

 在電台節目上,聽眾周小姐承認,自己因為厭倦整個選舉總是吵吵鬧鬧而未有去投票,但她鼓勵周太不要氣餒,「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應先放假休息一段時間再作他圖。她又擔心,議會內的民粹主義會抬頭:「議會要做嘅野,係點樣製造營商環境,規矩化……但依家好多扣帽子嘅事,(功能界別議員)成日被人笠(帽子)。」自稱「支持泛民」的鍾先生亦指,自己雖然不喜歡功能界別,但議會內沒有一個議員來自工商界「係有問題嘅」。



 
文章編號: 20080910005022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0 ----------

 

文匯報
A13| 香港新聞
2008-09-10

自由黨選舉失利 周太投訴劉皇發

 【本報訊】因自由黨選舉失利而請辭副主席一職的周梁淑怡,在接受傳媒訪問時首次將敗因歸咎於大量鄉郊票的流失,為此,她已向自由黨投訴身兼鄉議局主席的成員劉皇發,指他只顧為「對手」拉票,「對個黨唔住」。

 周梁淑怡聲稱,自己和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落敗的主因,在於今屆投票率低,以及該黨在選舉中流失大量鄉郊票,她並就此向該黨中央正式投訴劉皇發︰「劉皇發係我地黨友,佢係幫緊一個同我地直接競爭嘅政黨(指民建聯),為佢地拉票,甚至到有呢啲(民建聯)嘅領導出嚟多謝佢,咁我覺得(佢)對我地個黨唔住。」



 
文章編號: 20080910005022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1 ----------

 

文匯報
A18| 香港新聞
2008-09-10

履行對選民承諾 立會經濟民生作主打民建聯促港府撥280億紓困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圓滿結束,特首曾蔭權今起會見各大政黨的「準議員」,聽取他們對今年10月公佈的新年度施政報告的意見。繼續成為立會第一大黨的民建聯今日與特首會面時,將會履行選舉時對選民的承諾,重提該黨在選舉期間的「新年度施政報告期望」,建議特區政府動用280億元非經常性開支,在4大範疇採取20項措施,包括延長全港差餉寬免1年,將離島渡輪服務公營化、無鉛汽油稅減半、資助專上課程一半學費、增加高齡津貼至1,000元等改善民生措施,以及加快發展跨境旅遊合作和10大基建項目興建等長遠發展建議。

 譚耀宗表示,今屆立會選舉結果顯示,未來香港社會更重視經濟、民生問題,畢竟政制發展時間表已定,要討論的只是細節而已,未來在立法會議事堂,民建聯會對自己要求更高,進一步提升議政水平,集中精力就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建言獻策,特別是研究如何改善通脹對市民構成的影響:「過去幾年我們做了很多政策研究。得個鬧字是沒有用的。我們做了31份報告,都是收集了民意,而向特區政府提出改善民生、促進經濟及環境規劃的切實意見,這才是市民想見到的。」

 民建聯對新年度施政報告期望分為4個範疇,包括「打通脹、保民生」,「關注長者生活需要」,「促進經濟發展」及「改善生活質素」。他們建議政府應延長全港差餉寬免1年,退還地租,免收公屋住戶租金3個月,在全港實施交通費支援計劃,以及將無鉛汽油稅減半等措施,壓抑現時的通脹問題。

期望加快基建跨境合作

 在照顧長者方面,民建聯建議政府增加高齡津貼至1,000元,推行「長者生活補助計劃」,及容許長者同時領取傷殘津貼及生果金等。

 在長遠發展方面,他們建議政府加快發展跨境旅遊合作,善用邊境土地,打造香港成展銷都會,深化CEPA,以及加快10大基建項目的興建。同時,政府亦應建設優質生活城市,包括降低新發展區地積比及樓宇高度;全面綠化城市,檢討樹木保育政策,及增加社區會堂等。



 
文章編號: 20080910005023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2 ----------

 

文匯報
A18| 香港新聞
2008-09-10

王國興顯本色 助追薪慶「連任」

 【本報訊】新一屆立法會由來自不同黨派、各抱不同理念的議員組成。不過,香港經濟前景仍未明朗,市民飽嚐通脹之苦,各「準議員」均表示會以民生議題為先,包括爭取最低工資、為正擔憂前景的年輕人發聲等。其中,由勞工界轉戰新界西地區直選,並成功「連任」的工聯會議員王國興表示,正式上任後定會履行選舉時的承諾,包括繼續爭取最低工資、標準工時及立法規管欠薪刑事化,為工人謀求權益。

 王國興昨日落區謝票,感謝選民的支持。他指由功能界別轉到地區直選的過程十分艱巨,特別新界西幅員廣闊,由一地點到另一地點的車程最少也超過半個小時,舟車之苦難以盡訴,不過,新界西有很多基層、勞工階層聚居,他希望能出一分力,故自己「再苦也願捱」。 

 他又笑說,在選舉事務主任宣佈點票結果、獲知當選後,即「飛撲」到天水圍為一批地盤工人追討欠薪,經過努力爭取,大判終同意向工人發薪,令他「喜上加喜」。

 被問及今年有更多代表基層及勞工權益進入立法會,王國興認為,會內的勞工力量仍然很薄弱,他們會繼續爭取。

陳克勤促重推青年首置計劃

 而民建聯「新星」陳克勤強調,是次選舉新增了不少年輕議員,證明市民希望在議會內有年輕聲音及思維。他承諾上任後會致力協助20及30世代的年輕人,例如重推青年首置計劃:「我唔係鼓勵年輕人盲目買樓,但每個年輕人到30歲,幾乎都會諗過結婚,依家年輕人話最難係成家立室,冇錢買樓,連首期都無。」他又會建議當局重售居屋及公屋,讓負擔能力較差的市民可以「安居樂業」。

黃毓民要「玩野」 矛頭指特首

 社民連主席的黃毓民則聲明自己上任後,一定會以「玩野」為己任,強調無論是建制派或是反對派,都不是他的「敵人」,他們的矛頭會直指特首曾蔭權︰「一個派別,佢都有一班人支持佢,但呢個政府唔係我地選出嚟㗎嘛,我地梗係要批判佢啦,大佬!(我地)梗係要監督佢,梗係要代表市民監督曾蔭權,所以曾蔭權梗係頭痕㗎!」

 他又表明,在議會表決重大議題時,社民連不會墨守成規,又警告倘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與財政預算案都不增加「生果金」,社民連一定會投反對票。



 
文章編號: 20080910005023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3 ----------

 

蘋果日報
A20| 論壇| 探針| By 吳志森
2008-09-10

探針:不要低估人民群眾的智慧

二○○八年九月八日,相信是報業史上香港報紙最失準的日子。這天的報紙,頭版頭條,不是「泛民失利」,就是「民主派難保關鍵二十一席」。有些報紙,更報道被傳落敗的黨主席,差不多要立下政治遺囑,叫戰友準備接棒。若干年後,不熟悉香港情況的人,如果打開報紙的合訂本,翻到這一頁,會以為這一年立法會選舉的結果就是如此,但再看下一天的新聞,會嚇得目瞪口呆,為何隔了一天,歷史竟會完全改寫?這是人民群眾的智慧在發揮作用。九月八日的報紙頭條,大部份是根據港大票站調查的結果寫成。不少票站調查,由保皇黨自編自導自演,早已淪為配票工具,經泛民呼籲杯葛,選民密切配合,配票機器的功效大部份已經喪失,更殃及池魚,打擊了港大民調的準繩度。民調的拒絕率高,回應的都刻意亂說,投給保皇黨成了標準答案。在選民自發地集體操作下,泛民的當選率顯然被低估了,港大票站調查結果更顯示,連排在第三位的保皇黨團隊候選人,竟然都有機會入局,好得令人難以置信,驚得保皇黨領導人「口窒窒」不知如何回應。

網上組群商討配票

今次選舉,既缺乏刺激議題,泛民又拒絕協調,各做各的,更在論壇宣傳上,儼如「殺父仇人」般互相攻擊。投票日,各區泛民候選人不約而同的大打告急牌,支持者看得眼花繚亂,不知應該把票投給誰。就在這個時候,人民群眾的智慧繼續發揮作用,網民自發成立網上組群,討論如何配票。這些組群雖然規模不大,人數不多,但當配票的聲音響起,配票想法,就會在選民之間發酵。耳語口傳,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朋友網絡,都開始實行配票工程。我收到一位新界東選民的電郵,他的家庭網絡共有十票,商量好二票投給劉慧卿,三票投給黃成智,二票投給鄭家富,三票投給湯家驊。根據甚麼標準作如此分配,這位選民沒有詳加解釋。他們更策略地分別在早上、黃昏和晚上投票,因應形勢而靈活調動。更有意思的是,這種自發行為,選民稱之為「唐吉訶德式配票」。他們真的非常「唐吉訶德」,拿著長矛,騎著瘦馬,在資料不全,形勢未明的情況下,向著風車奔馳。配票有沒有效,結果如何,人們心中都沒有底,但該做的都做了。支持者的忠誠,能不令人感動嗎?

危急關頭改變結局

不少選區泛民的得票率,的確看到選民配票的痕跡,例如新界東,各泛民候選人都各自有三萬到四萬多票,新界西的情況也差不多,泛民候選人的票數也相當平均,不多不少,僅僅可以送他們入局。這種配票工程產生多大效果,沒有具體數據,單憑印象難以下準確的結論。但泛民互相爭奪,各自告急,幾乎壞了大事,令保皇黨漁人得利。但泛民有一群忠實可愛的支持者,在危急關頭自發配票,改變了選舉結局,挽救了政治生態。經此一役,泛民不但不應低估人民群眾的智慧,今後更要好好合作,不能辜負人民群眾的智慧與期望。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05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4 ----------

 

蘋果日報
A20| 論壇| 探針| By 黃世澤
2008-09-10

探針:自由黨大敗對北京的啟示

在事前民調未能推測的情況下,自由黨在直選戰場全軍覆沒,黨主席田北俊和副主席周梁淑怡都輸了席位。對不少吃慣政治免費午餐,政治智慧偏低的權貴,他們可能拿自由黨大敗,作為反對普選的藉口。但事實上,政治免費午餐對他們的政治前途一點好處也沒有,不及早戒掉只會死得更慘。

未經鍛煉體質差

政治不是請客吃飯,有大量金錢,以及一腔熱血都不會長久維持政治實力,紮實的政治實力和經驗是靠肉搏戰去累積。在中國,是殘忍,而且不計社會治亂、不理人民權利的政治鬥爭;在香港,以至有議會制民主國家,靠的是高度競爭性選舉中,與政治對手辯論和籌劃選舉工程的經驗。自由黨的問題在於,由啟聯資源中心成立至今,只有李鵬飛在一九九五年於單議席單票制下勝出,就算周梁淑怡以至田北俊,都是在保護小黨的比例代表制下贏得席位,自由黨高層大都缺乏選舉政治洗禮,在先天而言,黨高層能力已經是一大疑問。在立法會缺乏鍛煉經驗不要緊,至少在區議會積累一點實戰經驗,很不幸,自由黨經常甘於接受委任區議員席位,甚至這次夥拍田北俊出戰新界東的都是委任議員,一個不敢受鍛煉的政黨,體質上當然弱不禁風。當民選政治是大勢所趨時,既得利益分子遲改不如早改,小改不如大改,因為趁反對力量未成熟時,積累經驗,以及多受鍛煉,總好過半推半就要參與這個遊戲,然後一堆不知民間疾苦的權貴子弟去做炮灰。過程肯定是充滿挫折,但總好過長期受保護,貿然出戰就全軍覆沒。

命運在自己手裏

以現時中國局勢而論,經濟改革無相應政治改革配合,已到瓶頸,政治改革已是非做不可,現時的高幹子弟們若然真的有眼光有視野,應以自由黨的慘敗為鑑,主動推動中國政治改革進程,將原有的高幹權貴黨變成新時代的民主政黨。如果千方百計把這時程拖延,在民選政治中慘敗還算不太差的結果,最怕是逼出革命來,那連做自由黨的機會也沒有,而是一個個高幹被暴民拖到刑場槍斃,那真的非常悲慘的結果。把改革掌握自己手裏,就等於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黃世澤時事評論員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05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5 ----------

 

蘋果日報
E06| 名采論壇| 處境| By 李純恩
2008-09-10

學問

如果你的孩子對人類行為學有興趣的話,讓他看看立法會選舉這樣的「活動」,是一堂很好的課。從中可以問出許多問題,也可以得到答案。為什麼這麼多候選人面目模糊而又以為自己特別出眾?為什麼要一群都說為了香港好的人要爭得頭崩額裂?為什麼平時開口閉口要有言論自由的人,在開會的時候,永遠不給對手言論自由的機會?為什麼平時連大人都不肯理睬的人,到了選舉期,在馬路上一見到小孩子就又抱又逗,好像那孩子是他被人家拐帶走的親生骨肉。為什麼平時不可一世的公子少爺,突然會冒著烈日高溫,站在街上像店小二一樣點頭哈腰,就差說一句:「歡迎光臨!」為什麼平時收兩千元一小時談話費的大律師,即使你不付錢甚至不理睬,他也要拉著你親熱地喋喋不休?為什麼平時看他要在診所排兩個鐘頭隊付昂貴診金的醫生,會突然站在馬路上跟一群人搖著一塊紙牌跳很幼稚的舞蹈來吸引你注意?下次當你再次去排兩個鐘頭的隊並將生死託付給他的時候,一想起他滑稽的舞姿,會不會以為他不再收很昂貴的診金?為什麼那麼多其貌不揚其才不顯的人,會有那麼大的勇氣去爭取出人頭地?為什麼有那麼多不用會看相也一眼看出不是好人的人,也有人甚至組織撐腰支持?為什麼不管那是個什麼樣的人,一參選了立法會就立即變得熱情如火、親切和藹、尊老護幼、愛屋及烏、純潔無瑕、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勇敢堅定、臉皮變厚、胸懷社會、放眼民生、愛心爆棚、嫉惡如仇─都是完人,少一個,是你不識貨,死一個,是人類巨大損失。你的孩子如果對人類行為有興趣的話,一定不要讓他錯過立法會選舉這樣的盛會,當他看出了以上這些為什麼,參透其中玄機,即使成不了人類行為學家,也一定是個成熟聰明不易上當的孩子。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29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6 ----------

 

南華早報
EDT2| BIZ| By Eva Wu
2008-09-10

New legislator denies rumours of triad link

Newly elected lawmaker Wong Yuk-man yesterday denied widespread rumours that he has ties to triads, although he admitted he had a friend with such a background.

Mr Wong, who came second in Kowloon West in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was speaking about his background and his leadership of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which he has chaired since it was set up in 2006.

There have been rumours that we have close ties with people with `affiliations'. So what? he said in a TVB interview. I do have friends.

The former radio talk-show host admitted renting a property from a friend with such affiliations as the league's main office. He does not do anything wrong and is sincerely supporting me. Why should I stay away from him? he asked.

Asked about the party's co-operation with other pan-democrats in the legislature, Mr Wong warned that no one could ignore the league, which earned three of the camp's 23 seats. The camp has no bargaining power at all if some of its 23 legislators are not united, he said. The league is the pivotal minority of the pro- democracy camp. I hope different parties of the camp will work together well.

The group's Leung Kwok-hung and Albert Chan Wai-yip retained their seats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and West respectively.

Mr Wong said other parties in the pan-democratic camp were his friends, not his enemies, and that he would make the first step by approaching his allies.

In some pre-election debates, Mr Wong attacked the Civic Party for contesting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which he criticised as small-circle.

Meanwhile, Secretary for Constitutional and Mainland Affairs Stephen Lam Sui-lung said the government was looking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newly elected lawmakers, including the league's.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80910027006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7 ----------

 

南華早報
EDT2| EDT| By Fanny W. Y. Fung
2008-09-10

LSD unlikely to break rules, says Rita Fan

Having more radical lawmakers in the legislature will not make for a more disruptive chamber, outgoing Legco president Rita Fan Hsu Lai-tai believes. She was commenting after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won three seats in Sunday's election, with chairman Wong Yuk-man being a newcomer.

Mrs Fan, who did not seek re-election and will step down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said there was no need to worry about possible disruption of meetings from an increased presence by the league.

Lawmakers are adults. They are elected by so many people and will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what they do, she said. Yuk-man is loud ... But being loud does not mean what he says is reasonable or unreasonable.

Mrs Fan said she had privately predicted that maverick lawmaker Long Hair Leung Kwok-hung, whom she had repeatedly told to leave the chamber for breaches of Legco's rules of procedure, would be re-elected, based on the number of votes he received in the 2004 poll.

She said Mr Leung's re-election might not reflect that people supported lawmakers who breached Legco rules. Voters may have voted for him because they think there should be someone to check the government ... Some legislators are louder. It is just be their way to check the government, she said.

She was confident the new term's legislators would elect a president who was able to maintain order.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since March, Mrs Fan has launched a personal website (www.npcfan.hk) as a channel for people to reach her and to be informed about her committee work.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80910027006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8 ----------

 

香港經濟日報
A21| 政情| By 何曉勤
2008-09-10

「民建聯自保 非連累自由黨」 譚耀宗:加強與無黨派新丁合作

  作為立法會第一大黨的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指,因應立法會新增十多位無黨派人士,日後會就不同議題,加強與他們合作,以影響施政。他又指,自由黨的挫敗,並不代表直選難容商界代表,只是「商界透過代言人參選,並非真老闆參選」。

  譚耀宗昨接受訪問時,分析選情,對於外界指民建聯搏到盡,連累自由黨直選全軍盡墨,他反駁指,該黨只是自保,並無針對人。

指商界可透過代言人參選

  他強調,該黨在整個選舉工程中,即使選舉論壇上,從無針對自由黨,亦無與其他名單配票;以新界東為例,民調顯示劉江華名單要爭2席並不穩陣;新界西又分拆王國興名單,「如果忍手,張學明就有機會落馬」。

  翻查得票結果,民建聯在新界東和新界西的得票率,較上屆上升超過7個百分點。民建聯在這2區大勝,新界東劉江華和陳克勤均以頭兩位進入議會,新西更取3席;相比下,自由黨在此2區嚴重失陷。

  就自由黨在直選上全軍盡墨,譚耀宗就指,希望商界不會對普選抗拒,因為「直選勢在必行,今次田北俊輸,並不等如商界在直選會輸」。

  他預計商界由此會找代言人參選,「好似田少本身是老闆,高知名度,要打理一盤大生意,好難訓身做社會事務,商界日後會找代理人參選,而非真老闆去競選。」

  面對議會多增無黨派新丁,譚耀宗指,會就個別議題與不同議員合作,「和葉劉淑儀、梁美芬、陳茂波等較多溝通,預計不難合作。」

  民建聯在新界區的得票有可觀的增長,但港島區方面,得票率就下降了約2%,不單未能保住蔡素玉一席,更反映葉劉淑儀吸走了部分民建聯的選票。

坦承需加強港島地區發展

  對此,譚耀宗坦承,民建聯在港島區有必要加強地區發展,在過往選舉中,民建聯在港島區參選的人每次都不同,由程介南、馬力,到今次派出曾鈺成,3次選舉都換人,令選民未能適應,故民建聯有必要加強在港島的地區工作。

相關文章:

譚倡離島渡輪公營化



 
文章編號: 20080910030008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9 ----------

 

香港經濟日報
A21| 政情
2008-09-10

楊森落選 成功交棒感欣慰

  【本報道】未能成功連任的民主黨成員楊森表示,對今次選舉成功交棒感到欣慰,又說有黨友曾勸他回心轉意,在選舉中改排首位,但他不為所動,也不後悔。

曾勸改排首位 不為所動

  楊森昨日與傳媒茶敘時透露,有黨友認為今屆對手強勁,擔心以甘乃威出選,會保不住議席,「以第二梯隊掛帥,難免較為辛苦。」他也承認,選舉前夕打出「支持楊森連任」的口號,目的只為箍票,中產選民心中明白,他連任機會其實很低。

  雖然如此,楊森卻指從無一刻想過要重新排名首位。「有人說我們像武俠小說,講俠義,但交棒對民主黨來說,是一重要象徵。」

  對於人氣急升的公民黨,楊森說,加強合作對兩黨都有好處,但是否合併就要看機緣,現時言之過早。離開議會後,楊森希望多花時間於家庭上,亦會繼續於大學教書。未來會否重返議會?楊森說:「永不說不。」但絕不會說:「積極重返議會!」

 
文章編號: 20080910030009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0 ----------

 

東方日報
A27| 港聞
2008-09-10

三激男勢令立會起風雲

【本報訊】以黃毓民為首的社民連三激男首次齊齊殺入立法會,議會文化隨時有機會風起雲湧,現任全國人大常委、前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昨日表示,三人當選是民意所趨:「有可能反映市民希望呢類議員抗衡政府。」她又大讚黃及「長毛」梁國雄「個人冇乜野」,梁更是「轉數快」的聰明人。

新一屆立會選舉塵埃落定,言行向來被視為激進的社民連五人有三人成功當選,自由黨在直選方面則全軍覆沒,范徐麗泰昨日介紹其新推出的網頁時表示,新局面可能是民意所趨:「其實(社民連)三人入到立法會,有可能反映市民希望呢類議員抗衡政府。」

讚長毛轉數快

她又為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及「長毛」梁國雄抱不平,黃只是「得理不饒人」,每年她都與黃見面一、兩次,互相問候,至於梁則是聰明人,轉數快,「若偏離議題,經我提醒,好快會糾正」,立法會的「驚人」舉動,「只是做需要做嘅野」。

以三萬七千多票高票當選的黃毓民,昨日一身紅衣打扮在尖沙咀、深水埠及黃埔謝票四小時,沿途獲不少市民主動打氣及祝賀,有市民對他說:「靠曬你啦!」期間有正載客的的士司機更無懼乘客投訴,特地停車舉手向他祝賀,亦有店員不怕老闆「詐型」,突走到店舖門口,向黃大叫:「我支持你,黃毓民!」黃拱手連說「多謝」。

籲泛民摒棄恩怨

黃回顧戰績,指社民連連取三席的結果令人鼓舞,結果拉闊政治光譜,他笑言「我老婆養緊我」,「貼曬成份人工」都會做好議員工作,區內設三個辦事處外,又會「開班授徒」向年輕人傳授公共政策的知識。他指社民連現時有六百名會員,七成是年輕人,未來工作亦會集中年輕人。

黃毓民強調與泛民是盟友,彼此只是政治理念不同,他真正批判是曾蔭權,一定要監督政府。他呼籲各泛民派別應將選舉的恩恩怨怨一筆勾銷,他會主動接觸他們。

梁國雄昨坐跑車在將軍澳謝票,被問到高票當選會否設宴慶祝,他謂「會諗諗」,但由於今天要上法庭,謝票要暫停一天。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58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1 ----------

 

東方日報
A01| 港聞
2008-09-10

中聯辦默許分薄自由黨票源

自由黨在今屆立法會選舉失利,表面原因是配票情況未如理想,但實際卻是負責協調的有關部門容許多名親建制人士參選,分薄該黨票源,又遲遲不肯出手相助,以示對自由黨「唔聽話」的小懲罰,但最終令該黨大敗甚至面臨瓦解。據瞭解,中聯辦等中央主管港澳事務部門近日在深圳密會作檢討,結論是今次「玩出火」,結果是削弱了工商界穩定香港的力量。事到如今的救亡行動,暫時只能要求已萌去意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暫時留守自由黨。

自由黨今屆在地區直選全軍覆沒,主席田北俊、副主席周梁淑怡和候任主席大熱田北辰全數落敗,在功能組別亦損兵折將,由本來擁有十個議席的立法會第一大黨,變成只有七席的第三大黨,令該黨頓時變得群龍無首、前路茫茫。

本來自由黨還打算在選後在立法會招兵買馬,包括邀請前泛聯盟秘書長石禮謙及代表廠商會的林大輝入黨,但經歷今次大敗,三方都已打消了這個念頭。其中林大輝昨日就表明不會加入任何政黨,石禮謙則拒絕評論有關問題。加上在今次選舉中與自由黨貌合神離的劉皇發盛傳會在短期內退黨,令該黨面臨議席進一步縮減,甚至有瓦解的危機。

葉國謙成導火線

一般相信田北俊當年「倒戈」反對二十三條立法,種下了今日結局的基礎。今次田北俊和田北辰落敗,其中一個原因正是被中聯辦的默許的龐愛蘭和梁美芬,以及劉千石分散票源。據瞭解,劉皇發被迫重返鄉議局界別,讓出區議會議席予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中聯辦扮演了重要角色。

投票前數日,民意調查已經顯示周梁淑怡和田北辰勢危,但協調部門卻遲遲未有出手相助。到投票日下午,連田北俊亦選情告急,逼得他放下自尊親自求救,但卻為時已晚,而民建聯和工聯會則繼續在兩個新界選區全力搶票,最終令田北俊及周太雙雙出局。

原本只是有意借今次選舉向自由黨施以下馬威,卻萬料不到兩人真的會雙雙落選,變相益了泛民主派。最重要的是,香港是個資本主義社會,工商界一向是穩定香港社會和有助特區政府施政的重要力量,自由黨代表工商界,一旦瓦解,對各方面都沒有好處。故中聯辦正想辦法救亡,第一步是要求劉皇發暫緩退黨,幫自由黨止血。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59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2 ----------

 

東方日報
A36| 龍門陣| 大道之行| By 宋立功
2008-09-10

大道之行:自由黨的選舉教訓

今次立法會世紀選戰的結果,最教人感到意外的是,自由黨正副主席田北俊與周梁淑怡雙雙落敗,而且得票率大跌四成多。田週二人是重量級人物,知名度極高,今次大熱倒灶,教政壇中人既驚訝,也覺惋惜,希望自由黨能重新振作,下最大決心走普選之路。

為甚麼自由黨在地區直選中如此慘敗?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地區工作未見推展,街坊網絡缺乏,在激烈競爭的過程中,票源被挖,勢所必然。田週二人平日輕忽地區工作,教訓深刻。反觀民主黨及民建聯,兩者皆有強大的地區工作團隊,發揮了固票與拓展新票源的關鍵作用。

其次,田週二人自恃知名度高,吸票能力強,遲遲未展開紮實的選舉工程,自我感覺一直良好,誤了大事,當感到大勢不妙急忙發力時,已太遲。

再者,在梁展文事件中,田北俊講錯說話,未有加以譴責官商勾結與潛在的利益輸送,其商界背景,受到選民的質疑,估計流失了不少選票。至於鄉事票流失至民建聯及工聯會在新界東及西的幾張名單中,相信也是原因之一。

不能低估的負面因素,還有旅發局臧明華醜聞的拖累,對周梁淑怡的個人聲譽固然有殺傷力,對整個自由黨的形象也有打擊。今次旅遊界功能議席的喪失,可解讀為業界對自由黨的不滿,儘管自由黨在幕後有強大遊說工程,最後還是失去此一議席,的確發人深省。

自由黨近年的發展有阻滯,與其定位欠清晰有關。中小企面臨困局,自由黨的協助紓困力度不足,流失不少選票;與鄉事派的關係未有良好發展,值得檢討。期望自由黨深入檢討選舉的失敗教訓,重新上路,通過新領導層的努力,堅定地走直選之路。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62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3 ----------

 

東方日報
A36| 龍門陣| 指點江山| By 劉夢熊
2008-09-10

指點江山:公民黨光環消褪

本屆立法會選舉,「泛民」在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選舉共取得二十三席,比上屆少兩席,整個走勢並不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民黨也由六席跌為五席,顯示該黨光環消褪。

公民黨是以「四十五條關注組」為骨幹成立的政黨。幾位「大狀」在反「二十三條立法」的○三年「七一」大遊行中「一戰成名」。公民黨成立之初,打著「專業」、「理性」、「清流」的旗號,和民主黨的「街頭鬥士」形象區隔,毫不諱言其目標是要成為「執政黨」。及至去年春,該黨頭面人物梁家傑一方面攻擊推委會選特首的辦法為「小圈子選舉」,一方面又削尖腦袋訓身參與,風頭一時無兩。斯時也,連自稱「漢奸」的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也極力為公民黨在「泛民」陣營中大樹特樹「領導地位」,有人一心以為「鴻鵠將至」,彈冠相慶。

古語有云:「物極必反。」梁家傑代表「泛民」參選特首,風頭出盡,鏡頭上盡,卻未有替公民黨加分。其政綱公然提出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只須由特首任命,不必經中央認可的「去中央化」做法,令人聯想起台灣陳水扁的「去中國化」行徑,徒然使人反感!特別是在所謂「小圈子」選舉問題上的「知」「行」不一、「神又係佢,鬼又係佢」的所作所為,在本屆立法會選舉中成為同是「泛民」的社民連黃毓民等窮追猛打的「死穴」,以致出動陳老太擂鼓助、威搖旗吶喊也救不了下滑的選情,不是嗎?梁家傑、湯家驊都是低票當選,譚香文、張超雄雙雙連任失敗。儘管有新人陳淑莊入局,並勉強保住黨魁余若薇席位,但終歸比上屆少一席,呈下降走勢。

公民黨核心人物大多是「法律精英」,但多次無視《基本法》相關規定反對人大釋法。如此正路不走走歪路,自然「金陵王氣黯然收」!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63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4 ----------

 

新報
A04| 港聞
2008-09-10

劉皇發擬退出自由黨欲拉攏張學明謝偉俊李鳳英結盟

自由黨直選全軍覆沒,在立法會只剩七個功能組別議席,正副主席出局之餘,自由黨目前更要面對「腹背受敵」局面。其中落敗的周梁淑怡昨日點名指摘黨友劉皇發,沒有為自由黨拉票,令自由黨團隊失去鄉事票。劉皇發昨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承認,自己確實有負於自由黨,「佢地要怪我,我也接受得到」。劉稱有考慮退出自由黨,但不會很快作出決定。不過,他亦表示有意強化立法會內「同根族群」部分議員的合作,當中合作對像包括張學明、謝偉俊及李鳳英等。至於是否組成聯盟,劉稱現在是言之過早。早前有指因劉皇發不出選區議會一席,讓回給民建聯葉國謙,令自由黨與劉皇發「交惡」。而到了今屆立法會選舉,劉皇發在投票當日,未有回應周梁淑怡及田北俊的「求助」要求為兩人拉票,只為民建聯張學明拉票。事件昨日續有發展。

劉皇發表示,今屆確是「幫少咗」自由黨拉票,沒有上屆般努力,因張學明是自己鄉議局的副手,張代表鄉議局出選,「不可以不幫手」。他又稱「忠孝不可兩存」,今屆環境已變了。周太他們怪責自己是有道理,自己集中為張學明助選,是沒辦法下的選擇。被問到在選舉後,是否曾跟田北俊及周太接觸,劉皇發稱沒有,「我不想增加別人怨氣,別火上加油,怨氣未消,等大家先冷靜一下」。

在昨日一個酒會上,何鴻燊稱相當滿意今次選舉結果,保皇派亦已夠票。被問到自由黨兩領袖出局,會否擔心議會內商界代表減少,何稱界別仍有石禮謙。陳永棋則指自由黨不代表所有商界聲音,「自由黨好多事,商界都不同意」。

特首晤鄉議局劉缺席

特首曾蔭權昨日在選舉後,開始與立法會各大政團會晤,首個會晤對象是鄉議局成員。不過,作為鄉議局主席的劉皇發卻沒有出席。劉稱不出席是希望多讓第二梯隊成員及後輩接觸特首。對自由黨創黨主席李鵬飛曾估計,劉皇發會辭去自由黨一事,「飛哥可能覺得我留在自由黨,怕佢地會歧視我」。

除了張學明因素,自由黨鄉事派流失的原因,政界近日傳出是有人想整治自由黨所致,劉皇發稱這只是外界的揣測。至於他會否加入行會,劉強調這亦只是揣測,暫時未聽到相關的說話。他指自己將至72歲,應告老歸田,一直有考慮是否退出自由黨及是否再出任其他公職。至於何時決定在自由黨的去留,劉稱要先作評估。他並指過去一直放很少時間在自由黨身上,一直「好自由」,對他來說,最重要是顧及鄉議局。

劉認為沒流失鄉事票

對田北俊及周太落敗,劉稱兩人落敗可能顯示工商界參與直選較「蝕底」,因與基層利益會有所衝突。田落敗欠約4,000票,周太則欠逾萬票,劉稱自由黨在新東及新西跌了三萬票,相信都是基層選票,不是流失鄉事票,這可能與自由黨對最低工資立法的立場有關。他強調鄉事票九個鄉都沒有三萬票那麼多。

另外,政府昨日終於公佈五大選區的投票率。政府公佈今屆立法會全港投票率為45.22%,五區中以港島區投票率最高,為50.17%,但也比2007年補選時跌了2%;新界西的投票率最低,只有42.49%。其餘三區投票率為九龍西的47.18%、九龍東的44.01%及新界東的44.25%。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文章編號: 20080910033001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5 ----------

 

新報
A04| 港聞
2008-09-10

楊森參選只為掩護甘乃威

【新報訊】今屆立法會共有17張新面孔,新人入局舊人離去。民主黨楊森昨承認自己爭取在港島選區連任,目的是為「掩護甘乃威」。從立法會上退下來,楊表示會放多點時間在家庭,但自己仍會留在政圈,至於會否再參選立法會,他則說「永不說不」。而同告連任失敗的劉千石則表示不會捲土重來,但會繼續在其他平台為工人爭取權益。楊森表示,自己選擇排在名單第二位時,已知道沒有機會進入立法會,爭取連任的目的為「掩護甘乃威」及箍票。他指自己沒有想過要排在名單第一,但黨支部開會時則有強烈聲音要求他排第一,害怕民主黨在港島區一席不保。他稱自己承諾過排第二,不想隨便更改,亦認為第二梯隊當選不是完全沒可能,所以沒有改變主意。楊森形容今屆的選舉工程,是從政以來最辛苦,但他認為無論如何都要退下來,由新人接棒。

左派分票太勻益泛民

對於民主黨港島區名單得票由13萬跌至近四萬票,流失了九萬票,楊森分析是因中產票及南區選票流失到公民黨及其他泛民候選人,亦因選民對第二梯隊一無所知,而投票給其他名單。他亦提到2004年選舉取得13萬選票「唔係常態」,若當年不是告急,及加上七一效應,民主黨不會取得13萬選票。而今屆結果與2000年選舉相比,民主黨仍失去五萬票,楊則指是因為李柱銘退休及公民黨的興起所致。對於泛民在港島取得四個議席,楊形容是「可遇不可求」,應歸功於選民,左派配票「心機算盡」,分票太平均而令泛民取得四席。



 
文章編號: 20080910033001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6 ----------

 

太陽報
A06| 港聞
2008-09-10

市民望抗衡政府 范太談三激男入立會

社民連主席黃毓民與兩名成員陳偉業及梁國雄成功當選,三名激男齊齊殺入立法會,議會文化隨時有機會風起雲湧。現任全國人大常委、前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昨表示,三人當選是民意所趨,又說:「有可能反映市民希望呢類議員抗衡政府。」她又大讚黃毓民及梁國雄「個人冇乜野」,梁國雄更是「轉數快」的聰明人。

新一屆立會選舉塵埃落定,言行向來被視為激進的社民連,五人參選有三人成功當選,自由黨在直選方面則全軍覆沒。范徐麗泰昨日介紹其新推出的網頁時表示,新局面可能是民意趨勢,又說:「其實(社民連)三人入到立法會,有可能反映市民希望呢類議員抗衡政府。」

她又為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及梁國雄抱不平,指他們「個人冇乜野」,黃只是「得理不饒人」,但每年她都與黃見面一、兩次,互相問候,至於梁則是聰明人,轉數快,「若偏離議題,經我提醒,好快會糾正」,立法會的「驚人」舉動,「只是做需要做嘅野」。

另外,以三萬七千多票高票當選的黃毓民,昨日一身紅衣打扮在尖沙咀、深水埠及黃埔謝票四小時,沿途獲不少市民主動打氣及祝賀,有市民對他說:「靠曬你啦!」期間有正載客的的士司機更無懼乘客投訴,特地停車舉手向他祝賀,亦有店員不怕老闆「詐型」,突走到店舖門口,向黃大叫:「我支持你,黃毓民!」黃拱手連說「多謝」。完成近一小時的尖沙咀謝票活動後,黃再乘車往深水埠保安道街市及黃埔德民街謝票,又站在車內,倚在車窗沿途向市民道謝。

「真正批判是曾蔭權」

黃回顧戰績,指出社民連連取三席的結果令人鼓舞,結果拉闊政治光譜,他笑言「我老婆養緊我」,「貼曬成份人工」都會做好議員工作,區內設三個辦事處外,又會「開班授徒」向年輕人傳授公共政策的知識。他指出社民連現時有六百名會員,七成是年輕人,未來工作亦會集中年輕人。

被問到會否擔心與泛民意見不合時,他強調與泛民是盟友,兩者只是政治理念不同,他真正批判是曾蔭權:「只要是民選就要尊重選民決定,但政府唔係佢地選出嚟,咁一定要監督佢,針對佢。」呼籲各泛民派別應將選舉的恩恩怨怨一筆勾銷,「除非佢地(指泛民)唔睬我,我會主動搵佢地。」梁國雄昨日亦坐車到將軍澳謝票,被問到高票當選會否設宴慶祝,他表示「會諗諗」。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39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7 ----------

 

太陽報
A19| 社論及專欄| 龍吟大地| By 古呂
2008-09-10

自由黨的困局和出路

田北俊兄弟和周梁淑怡在立法會直選中全軍盡墨,有人說自由黨面臨泡沫化危機。但資本主義的歷史告訴我們,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必然由工商界主導,在行政方面,大財團要尋找自己的代言人,在立法方面也必然要有自己的代議士。自由黨直選全軍盡墨,只是說明香港商家和其代理人的幼稚,最終香港還是由一個成熟的工商黨主導。

選舉前後落差極大

立法會投票快結束,周梁臉才黑了,原先他們預估,田北辰在九龍西可能勝算不高,但是在新界東、西還是可以拿下兩席。田北俊呢?等到點票才開始覺得票不夠了。可以得出第一個結論,民調導致他們盲目樂觀。有一個調查起初說,田北俊有百分之十二點三的支持度,到了八月底雖然跌至百分之八點六,仍然在安全線範圍之內,比起黃成智、梁國雄、劉慧卿都要高,但實際開出的票,比他們三人都要少一萬多票。後三人當選了,田北俊落選了。選前還有人預測,自由黨可進身立法會第一大黨,但實際則是該黨正副主席都要為選舉失利辭職,這個落差之大,田少自然難以承受。

其實,田北俊的樂觀是完全沒有理據支持的,今年選舉沒有重大議題討論,建制與泛民兩大陣營也未成決戰之態。投票率低,許多學者專家都說對泛民不利,其實是應該說對以中產為票源的泛民不利。田北俊兄弟和周梁得票低,公民黨的梁家傑、湯家驊何嘗不是得票低,而張超雄和毛孟靜落敗,中產階層冷淡是一個原因,陳淑莊和余若薇不是告急告到聲喉沙,加上港島泛民選民因上次李柱銘告急扯多了票,這回要補償給公民黨,余若薇名單才能力保兩席。

欠缺重大議題下,民生議題上升為選民尤其是基層選民的重要訴求。全球一百六十個國家和地區有最低工資規例,但自由黨丟棄社會基本公義。相反,社民連、民主黨都打這張牌爭基層票。筆者認為,這是自由黨直選失敗的致命傷,基層選民找不到投自由黨的理由。這個問題對於自由黨來說,似乎是一個難以解決的結構性問題。其實不然,這是田北俊等現任自由黨核心缺乏政治智慧。制訂最低工資,是香港社會文明的一個標誌,自由黨若支持有關立法,是保障香港社會的和諧,其實也不違背香港商界的利益。自由黨要在這個問題上尋求理論或者論述的突破,才使到香港工商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就是工商界利益與基層利益的統一論。

建制恩怨難以勾銷

自由黨輸還有一個最敏感的問題,那就是是否煲呔曾等要教訓田北俊。相傳煲呔曾早已對田北俊諸多不滿,而田北俊在二十三條立法與政府的恩怨情仇更加不會一筆勾銷。此外,這次自由黨在選戰部署上與有關方面對著幹,田北辰得人大代表還要到九龍西爭位,林翠蓮又無厘頭地出戰港島。也許,害自由黨可能不會,而不支持則有可能,建制派若然有效配票,分一部分鄉事票出來,其實是完全可以保住田北俊和周梁淑怡的。

自由黨可生存下去,但要有新領袖。自由黨內企業主出來做代議士是一條死路。對此,西方社會早有成熟的經驗,香港大老闆不捨得出錢,未來也要出錢了。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49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8 ----------

 

太陽報
A19| 太陽虹| 毓民特區| By 黃毓民
2008-09-10

感謝各方道義相挺

第四屆立法會選舉結束,社民連三子「殺入立法會」,凸顯曾蔭權政府不堪。人心思變,毓民有幸獲選民支持,在九龍西選區以三萬七千多票取得議席,除了感恩,也要感謝各方友好道義相挺,讓無權無勢的毓民進入議會為民請命。

社會民主連線成立一年多,是「要人無人,要錢無錢」的小黨,雖無政治、經濟上的奧援,但爭取民主、捍衛基層旗幟鮮明,從這次選舉結果可以證明,社民連把政治光譜拉闊,中間偏左的社會政策訴求及相對激進的政治主張,得到十分之一的選民支持。毓民除主持社民連此次選舉工程,並且參選,原先擬定的目標能夠達成,深感鼓舞。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從政與做人一樣,不可搖風擺柳,趨炎附勢。

泛民主派在直選保住十九席,但功能組別只得四席,總席次二十三席,比上屆少兩席,仍然保住立法會三分一的「憲制談判權」,在低投票率流失選票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僥倖。社民連在選戰過程中與泛民主派「同室操戈」,有人不以為然,但是「比例代表制」就是要你自相殘殺,這是無可奈何的現實。泛民主派互相搶票,建制派還不是一樣「分票不勻」。選舉結束,一切恩恩怨怨都應畫上句號,毓民希望泛民主派的朋友重新出發。

社民連取得佳績是選民的勝利,不是毓民及社民連的勝利,今後當以感恩、謙卑的態度,永遠站在人民這一邊,批判政府、踢爆權貴,絕不手軟。曾蔭權任期尚有四年,與新一屆立法會任期相同,毓民必然會與社民連另外兩位同志,在議會發揮強力監督,不負選民期盼。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51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9 ----------

 

信報財經新聞
P14| 時事評論| 思維漫步| By 丁望
2008-09-10

選民移情投影淑莊高票上馬

  香港第四屆立法會的選舉結果,北京的大型官方網人民、新華、中新、中國等,均有簡要的報道;九日中午的央視新聞報道,也有同樣的話題。官方報道雖未列明當選者的黨派,但基調是:尊重選民的選擇,期盼香港社會和諧。

  在立法會投票前,中共中央和地方的黨報熱談三十年改革開放,有學者鼓吹「還權於民」,逐步開放選舉。香港立法會的分區直選,對於中國大陸來說無疑是參照的「範式」。

  香港直選的「示範性」,是在良好的秩序文化下,同一起步點的平等,選民、候選人的理性,法律和制度的約束,政府的廉潔和行政中立,民間獨立傳媒的監察。這是值得北京官方正視和珍視的香港經驗。

版圖未變紅綠兩大集團

  本屆立法會選舉的結果,是兩大集團的政治版圖大體不變;較值得留意的變化或選民投票行為,本欄歸納為兩大項,一是代際的推移,年輕者的角色替代有成功的實例;二是選民移情投影,是公民黨年輕參政者陳淑莊高票「上馬」的一大動力。

  以色彩意象劃分香港的參政政治集團,或可分為紅營、綠營、黃營。民建聯及其他傳統左派、新左派,權稱為紅營(紅派,建制派、當權派);民主黨、公民黨、民協、前線、公民起動等及激進抗爭派,權稱為綠營(綠派、泛民主派、在野派);自由黨權稱為黃營(黃派)。自由黨因靠近或「緊跟」紅派,被許多市民歸類於紅派。

  這次的分區直選投票率下降,但紅、綠兩大陣營獲得的席位,與四年前相當(泛民由十八增至十九席);在立法會全部六十個議席中,紅派及其同路人仍佔多數,可保政府護航者之勢。

  在直選中,黃營的四個候選人(兩人競選連任)全部落選,港島的候選人竟只得二千一百多票;由黨主席、副主席兼行政會議成員參選,竟是一敗塗地,暴露黃營在選民中的認受性低,競爭力弱。

  兩大陣營政治版圖不變,港島區上屆議員陳方安生不參選,並未使紅營多得席位;自由黨兩議員連任失敗,也看不出紅營替代的跡象;相反的,激進抗爭派卻頗有斬獲(由二席增至三席)。

  這樣的投票結果,出現於北京官方藉載人航天、奧運開展的「愛國宣傳」攻勢之後,而紅營的組織動員又在擴大,但大多數選民卻未「隨風而轉」。這恰說明,這些選民有獨立思考能力,能理性地決定其「選項」;在民間社會活力很強的香港,充斥「長官意志」的政治宣傳及其背後的、傳統的「指導控制」觀念,對紅派之外的港人影響甚微(甚或產生逆反現象)。

代際推移新生代正崛起

  直選的較大變化,是幾個政黨都有代際推移,讓較年輕的新生代參選,甚至排到名單的首位,年長一代排在第二位甚至退居幕後;選舉的獲勝,推動了政黨的年輕化。

  當選的新人中,有幾位三十出頭者,也有四十上下者;七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將逐漸崛起香港議壇。

  公民黨年輕黨員陳淑莊首次參選而高票當選,其背後的政治意涵頗值得解讀。

  陳淑莊為何能以八萬二千多票的絕對多數取勝(高於紅營兩候選人各三成半以上),缺乏投票行為抽樣調查的數據來支持實證研究──短期內不可能訪問到足夠的投票者,更難調查投票給陳淑莊的原因,但無妨從邏輯推理略作分析。

  陳淑莊的成功,本欄的解讀有三大因素:自身的競爭優勢,公民黨黨魁余若薇的選民基礎和競爭力,陳方安生的「後影響力」和選民的移情投影。

陳太效應一著險棋取勝

  公民黨讓陳淑莊排在競選名單首位,把黨魁放在第二位,是下一著險棋。險在得票不足會導致黨魁落選,但險中有取勝之「利」─上述的三大因素。

  《孫子兵法.九變》云:「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善於思考者下險棋,必然要考慮利和害;在有利的勢態下想到不足之處,便可能使大事順暢(信);在面對困難、挑戰時想到自己的優勢而有自信,便可能消解膽怯與隱患。「陳前余後」的搭配,諒是充分權衡博弈風險的安排。

  陳淑莊自身的競爭優勢,是年齡優勢、專業(大律師)優勢、形象優勢、族群優勢和問政取向、社區服務經驗。

  七十年代出生的陳淑莊,提出緊扣年輕人族群的問政取向,而許多年輕人對議會有「求變」的訴求,這或有利爭取年輕一代的選票。

  陳淑莊與余若薇連在一張名單,有後者的豐厚政治資源,自是她能「上馬」的另一動力。

  陳方安生宣佈不參選、支持陳淑莊競選,是博弈成功的又一動力。陳太雖退出選場,但仍有「後影響力」,原來認同其民主觀念、投票給她的選民,因她出面支持陳淑莊而移情投影、投票給陳淑莊。

  這種可能性似乎很大,因為沒有大量選票轉到紅營而增其席位,陳淑莊倒以最高票在港島「上馬」。



 
文章編號: 20080910391001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0 ----------

 

信報財經新聞
P41| 副刊專欄| 琉璃火  | By 徐詠璇
2008-09-10

商界別放棄!

  有些輸贏,是應該的,早有因果。譚香文輸,公民黨魅力也救不了。張超雄有心,但抱怨立會選舉是擴大了的區選,欠風度。郭家麒輸,天有眼。

  泛民大大話話二十三席,保住關鍵少數。

  黃成智與鄭家富贏得席位,他們勤奮有料,這種接班人方是民主黨之福。

  劉江華的「票王」最「拿膽」,因為他肯定不是民建聯的最精采人物,他的誠信每隔一陣便惹人質疑。陳克勤,當日不知為什麼入了政府出任高薪厚職(以致如今人人對副局政助十分有戒心),今天不知憑什麼又入了立法會,正是好運之極,怪不得他一句「We will try our breast」,嚇得眾電台另眼相看。黃永話齋:證明陳克勤的英文不曾影響他在政府時的工作—或者他其實什麼也沒做過。

  有兩點值得深思:第一點,簡單,現在有「溫民派」與「激民派」。能言善辯的黃毓民會激起許多火花。

  第二:自由黨創黨以來今次重創,有指他們太牆頭草,是報應。其實香港工商界一向不熱中於議會內培植政治勢力。

  《信報》分析是他們可以透過中央向特區施加壓力,也可以在特區政府及上層社會建立人脈網絡,更可借功能團體議席反映商界聲音。自由黨一直沒有好好的為商界樹立好形象,而現在連這個黨也垮了,商界會更擔心民主、擔心直選,更不肯放棄功能議席。

  看見公民黨一大堆年輕人敲鑼打鼓,你便不禁感嘆,香港的政壇少了商界聲音絕對不平衡也不公道。

  自由黨認為,選舉經費有限制,對他們大大不利,「因為他們找不到像民建聯和泛民那麼多的義工」。這邏輯也犯駁。就因為自由黨沒有做群眾工作,缺乏群眾基礎,所以會在直選敗北。「商界」標籤當然是先天性困難,但連這一關也闖不過,怎像樣?商界,跟民主黨一樣,都要來個痛定思痛大翻身。

  在美國,商界在政壇有他們的積極角色,為什麼香港的商界就不能闖出新路?



 
文章編號: 20080910391009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1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政策政情
2008-09-10

曾蔭權評分再創出新低學者指政府民望仍會下滑

  行政長官曾蔭權【圖】的民望再一次創出新低。立法會選舉前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受訪者對曾蔭權的評分較半個月前下跌二點三分,只得五十一點八分,三名司長及多名局長的民望亦同告下跌,其中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的評分更首次跌穿六十分。有學者表示,政府整體民望還可能會繼續滑落,《施政報告》未必能夠改變。

  今次調查於本月一日至四日由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受訪市民數目超過一千。結果顯示,曾蔭權的評分只得五十一點八分,較八月中旬下跌二點三分,支持率及反對率則喘定,在今次調查中以四成一的水平打成平手。在上一次調查中,反對曾蔭權出任行政長官的比率,一度超越支持率,為他上任以來首次。

僅李少光評分企穩

  數據並顯示,三名司長的評分均下跌,全部錄得他們上任以來的新低,其中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跌幅均相當明顯,較八月初分別下跌四分及四點一分。民望一向相對較佳的律政司司長黃仁龍,雖只跌一點六分,但已使到其評分低見五十九點一分,為上任三年以來首次跌破六十分的關口。

  局長方面,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的跌幅最大,支持她出任的受訪市民較八月初減少達十一個百分點,只得兩成八。與此同時,在梁展文獲批准加入新世界中國的事件中,備受壓力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俞宗怡,支持率則下跌五個百分點,而反對率更急升十個百分點至一成九。

  除鄭汝樺及俞宗怡外,多名局長的支持率均錄得顯著跌幅。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教育局局長孫明揚、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的支持率,都下跌五個百分點,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則下跌六個百分點。整個團隊中,只得保安局局長李少光「一枝獨秀」,支持率高於五成。

23條立法有壓力

  負責調查的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表示,綜合而論,曾蔭權及各問責司局長的民望正在跌向低位。他認為,立法會選舉過後,如果政府不好好把握發表《施政報告》、改組行政會議及重新檢視問責制的機會,挽救民望,政府未來的施政將會舉步為艱。

  但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指出,一方面宏觀經濟環境在短期內難以好轉,而同時政府要處理的還有政制問題,而再次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亦有壓力,因此即使曾蔭權下月將發表《施政報告》,但他及政府整體民望未來還可能會繼續滑落。

政府認受性現危機

  他認為,市民對特區政府欠缺認受性的危機已開始出現,民望可能會下跌至危險水平,而剛過去的立法會選舉的結果亦反映市民對現況的不滿。他指出,代表低下階層並支持以抗爭路線爭取民主的社民連贏得三席,而且所得票數偏高,而自由黨則被邊緣,顯示市民已很不耐煩。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高級講師張楚勇則指出,特區政府的確面對很多麻煩,可是有些事情政府能夠做到的很有限,要解決問題也非發表《施政報告》就能夠一下子化解,政府只能夠盡力去做。

  張楚勇又認為,梁展文事件無可否認對政府民望造成相當影響,除了影響到俞宗怡之外,也拖累到市民未必太認識的其他官員■

 
文章編號: 20080910391013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2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政策政情
2008-09-10

周梁:工商界更擔心直選

  在立法會選舉中落敗的自由黨前副主席周梁淑怡,正式向自由黨投訴黨友兼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認為對方在選舉期間,落力為自由黨的直接競爭對手民建聯拉票,更獲民建聯領導層讚賞,直指劉皇發的行為對不起自由黨。周梁淑怡又指,自己與前主席田北俊及李鵬飛均在直選中敗北的經驗,會令工商界更擔心直選。

  周梁淑怡昨天在接受有線電視訪問時指出,自己輸在整體投票率偏低以及大量流失鄉事票,她已正式向自由黨投訴身兼黨友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她強調,劉皇發是自由黨人,但在選舉中落力為自由黨的直接競爭對手民建聯的候選人拉票,甚至有民建聯的黨領導向他表示感謝,周梁淑怡直指對方對不起自由黨。

  至於自由黨在直選中慘敗,周梁淑怡認為,會令工商界更加擔心直選。她又指出,議會愈來愈兩極化未必是好事,「因為始終覺得中央好疼愛香港,要在維持繁榮穩定之餘又可以影響到施政,是最大的考驗,現在似乎仍未尋找到這條出路,政府會好辛苦」。

  周梁淑怡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中被問及會否倣傚前立法局議員李鵬飛轉為政評人,她表示,仍然言之尚早,她沒有考慮退出政壇的問題,願意繼續為市民服務。周梁淑怡昨早如常出席行政會議,至於請辭是否獲批,她表示,正等特首回信■

 
文章編號: 20080910391013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3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政策政情
2008-09-10

范太:立會新時代降臨

  任期即將屆滿的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圖】昨天表示,新一屆立法會有很多新面孔,自由黨的田北俊與周梁淑怡敗北,加上民主黨李柱銘及她本人又宣告退下火線,象徵著回歸之後的立法會新時代即將降臨。而社民連除了梁國雄、陳偉業之外,主席黃毓民也晉身議會,范太認為,新任主席只要根據議事規則,以不偏不倚的態度作裁決,才能令人信服,她認為「毓民只是大聲、得理不饒人而已」,相信未來議會的運作不會有太大改變。

  范太昨天與傳媒茶敘,她讚揚田北俊在落敗後的表現很有風度,沒有怨天尤人,反而自己一力承擔責任,並宣佈辭去黨主席的職務,雖然輸了議席,卻贏了風度;而與周梁淑怡多年朋友的范太對她未能贏取議席感到惋惜,相信市民會記得周梁淑怡為本港社會作出不少貢獻。

  范太又認為,隨著田北俊和周梁淑怡敗北,李柱銘及她本人又退下火線,這象徵著回歸之後的立法會新時代即將降臨。今屆立法會有多達十七名新議員晉身議會,其中包括黃毓民。問及會否擔心對方的入局令議會文化走向激進,范太說,黃毓民的特色是大聲以及得理不饒人,「他個人無乜野」,未來議會的運作不會有太大改變。只要新任立法會主席繼續以不偏不倚的態度作裁決,就會得到市民認同;相反,議員可以堅持諸如帶隊離場等激烈行動,但有關行動最終需要向選民交代。

  至於今屆立法會選舉是否逐漸趨向區議會化,范太指出,以往的經驗顯示,知名度較高的候選人參與立法會選舉當選的機會較大,但今次選舉顯示不可以單靠知名度,候選人在地區上必須要有服務的往績,民主黨就是因為在基層做了很扎實的工作,所以在今次立法會選舉議席上沒有很大變動。

  另外,范太的人大常委網站昨天正式開通,她表示,如果市民有任何申訴可以在網站留言,她暫時收到約十宗投訴,大部分與商業糾紛有關。網址為:www.ncpfan.hk■

 
文章編號: 20080910391013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4 ----------

 

都市日報
P06| 港聞| 選舉點評
2008-09-10

范太:選舉不能靠知名度

意見 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昨談到部分現任議員落敗及得票不高時強調,單靠知名度是不足,最重要是讓選民感受到候選人的關心及尊重。她又指,新任主席毋須擔心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及「長毛」梁國雄在議會「搞破壞」,只須按《議事規則》辦事便可。

范太說,今屆新人多達17人,可說是回歸以來的新時代立法會。對於自由黨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均落敗,范太直言感意外,但說:「選舉一定有勝敗,但不能就此論英雄」。她讚賞田贏了風度,因他承擔選舉失敗的責任。今次投票率低,有歸咎選民不滿立法會表現,范太指,立法會確實有令市民覺得不濟的地方。范太說:「流會;議案討論後冇共識,四大皆空;有共識但政府不做。」 (都市)



 
文章編號: 20080910441001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5 ----------

 

英文虎報
P04| Central Station| By Mary Ma
2008-09-10

Battle stations on exit polls

The drama over exit polls in the run-up to the election seems to have benefited nobody except the pan-democrats.

In retrospect, pollster Robert Chung Ting-yiu's largely unexpected offer ahead of Sunday's election to release running exit poll data to his media sponsors during the day provided pan- democrats with a timely instrument to dramatize a so-called "morality" outcry to mess up opponents' campaign plans.

Judging from the outcome, the pan- democratic front succeeded to a certain extent, although its mainstream factions suffered a net loss of 170,000 votes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But one has to be fair about exit polls. The polls themselves are not bad. On the contrary, they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any political system to keep developing in a direction consistent with public behavior. They become contentious only when pollsters release the data prematurely before voting has ended.

At a public forum on Monday, Chung conceded that the response level for his poll had dropped to a thin 50 percent - the lowest rate seen by his team in similar surveys.

While commenting on the public outcry he had helped to stir up, the veteran pollster shifted the blame to other polls that were "unprofessional." He warned he would consider abandoning similar polls in future should voters continue to shun his researchers.

While any tit-for-tat exchanges between the pollsters should best be left to them to settle, one should look at the facts as they speak louder than rhetoric. For example, an exit poll conducted by the Hong Kong Research Association was so accurate that it successfully predicted all but one winner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The only inaccuracy was its forecast that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s Choy So-yuk - rather than the Civic Party's Audrey Eu - would win a seat on Hong Kong Island.

Furthermore, it correctly predicted in its first bulletin Cyd Ho Sau-lan would win. Is the association's poll professional or what??!!

I trust that the results of Chung's poll and that of the association could have been even more bang on had it not been for the outcry that - by coincidence or not - was dramatized at a moment so close to the election that voters would surely arrive at the polling stations with the controversy in mind.

Chung's credibility in the research sector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his links with the prestigiou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brand. The accuracy of his poll findings have bearings not only on the future of his research center, but also the credibility of the university as a whole.

Exit polls are a valuable tool in helping a jurisdiction's political development to mature. All pollsters are duty- bound not to jeopardize the tool by subjecting it to political ridicule as Chung has done.

 
文章編號: 20080910448006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6 ----------

 

am730
M34| 投資| 觀徼集| By 胡雪姬
2008-09-10

08選舉結算

如果把投票人的身份看作投資人,把他們手上那張選票看作股本,又把「四年才逢一閏」的投票機會,視為投資的話;08選舉結算所見,大部分選民實早已斬倉離場,不願再參與這個虛應故事遊戲,以致交投疏落,氣氛冷淡。選民如是背書,是否表示對現政權的信任,抑或過盡千帆皆不是,心灰意冷拂袖而去、連換馬轉倉也沒興趣?就留待各院校有識之士發揮罷。

然而,社民連這隻冷門細價股連番報捷,惹火黨魁黃毓民高票當選,絕對值得我們呵呵大笑等看戲之餘,更應好好思考。民選代議士,並非「一份工」那麼單薄。發明這些選舉遊戲的,請好自為之。



 
文章編號: 20080910892007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7 ----------

 

am730
M41| 小歇| 香港話齋
2008-09-10

鐵票告急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在低投票率情況下,圓滿結束;不知,民望持續下滑的曾蔭權特首會有覺好訓嗎?或是,噩夢快成真呢?塵埃落定後,我整理剪報,記錄選舉期間的「政治用語」,除了「告急」一詞,用得最多之外,與「選票」有關的,也不少,例如「鐵票」、「配票」、「箍票」……「鐵票」,本是忠實擁躉不理任何環境,篤定投票給自己的偶像;而香港選舉時的「鐵票」,泛指不管黑白,只懂支持建制派的忠貞票源。「配票」,是一群人違反公平競爭原則,互相協議夾計,以私利為先的投票方案。「箍」,是廣東方言字,有「勒緊」之意;「箍票」,就是盡一切方法,去維繫擁躉們鐵票的手段。今屆,因形勢危峻,各候選人皆大呼「告急」求票;反觀,主政選舉事宜的高官,在投票率不濟時,好應出來嗌告急,尤其曾特首,在公在私,本需帶頭叫喊,可惜,又是閃埋不見人!

彭志銘,出版社總頭目,熱愛文化研究。

電郵:[email protected]「香港話齋」逢星期一、三、五刊出。



 
文章編號: 20080910892010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8 ----------

 

香港商報
B01| 香港新聞| 選舉之後
2008-09-10

周梁憂工商界聲音被忽略

【商報專訊】記者葉紹堅報道:自由黨在剛結束的立法會直選全軍覆沒,已辭去副主席的周梁淑怡昨日坦言,擔心日後工商界的聲音可能會被忽略,打擊工商界人士參選意欲,令商界對普選更有戒心。有商界人士亦指自由黨是次失利,反映工商界和普羅市民之間出現矛盾;亦有商界不諱言,日後討論普選要更加謹慎。有學者認為,不排除商界經過今次事件會向自由黨施壓,爭取延長立法會功能組別。

恐打擊商界參選意欲

周梁淑怡昨日接受電子傳媒訪問時說,擔心日後工商界的聲音可能會被忽略,打擊工商界人士參選的意欲。她說:「他們會覺得周梁、田北俊出來選都輸咗,令商界對普選更有戒心。」她亦指,會接受選舉落敗結果,惟政府需要有專業中肯的聲音協助施政,同時又擔心議會出現兩極化並非好事,日後有權無責。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對本報記者說,不排除商界經過今次事件會向自由黨施壓,爭取延長取消功能組別的時間,但這樣會和大部分希望盡速普選的市民造成對立,令商界參加直選出現困難,造成參政意欲大減;但他相信,自由黨領導層經過多年來討論,已有決心走向直選,倒退的機會仍然不算太大。

學者倡全面檢討方向

宋立功分析自由黨選舉失利時指,中小企、立法會功能界別的商會及鄉事,一直是組成自由黨的3個部分,但中小企近年在廣東面對轉型問題,自由黨沒有幫上忙,令他們轉向支持民建聯。至於自由黨人多年來掌控了旅發局及旅遊界功能界別議席,不單沒有成績,還發生臧明華事件,結果大批選民為表不滿,轉而支持另一候選人,令董耀中爆冷落選。至於直選方面,宋立功指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在黨內一直被邊緣化,不獲重視,讓新界大量鄉票流失;加上自由黨反對幾百萬市民所關注的最低工資立法,而中產又不覺得自由黨代表中產階層,亦未必獲大財團看重。他續謂,面對商界抑或廣大市民,自由黨都不如人意,實有需要盡快全面檢討方向,包括在投入地區資源角色,發揮龍頭角色。中大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稱,取消功能組別是大勢所趨,但自由黨可以參加直選的人都落敗,目前僅餘田北辰有條件繼續參加直選,因此他們必須花大量資源吸納新人,但相信難度極大。

全國人大代表、剛毅(集團)有限公司主席王敏剛認為,今屆自由黨直選失利,未必會令商界對參政卻步,但王敏剛坦言,日後討論普選要更加謹慎。他又強調「普選不等如直選」,要繼續按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

自由黨要研究將來定位

本身是立法會進出口界選民,香港青年聯會主席許華傑表示,自由黨在直選全部落敗,反映工商界和普羅市民之間出現矛盾,他們現階段要研究將來定位;但他亦認為,工商界未必因為今次的選舉結果,影響從政意欲。

 
文章編號: 20080910001009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9 ----------

 

大公報
A10| 港聞
2008-09-10

不捨得大批長期支持者及夥計 蔡素玉落選無怨無悔

【本報訊】記者謝文仲報道︰每屆立法會選舉過後,總會有人歡笑有人愁。天意弄人,原來希望力保港島區兩席的民建聯曾鈺成和蔡素玉團隊,最終只有曾鈺成一人當選,反對派何秀蘭則「偷雞」成功,侵佔了最後一席,打破港島區上屆三比三的格局。從臨時立法會走到現在,在立法會內經歷了十一個寒暑的蔡素玉,今年終於可以「偷閒」下來,享受一直以來難得的輕鬆。對於落選,她淡然面對,並表示「這個是命運,她沒有怨過任何人」。但眼淚終究還是流了下來,不是為了失敗,而是不捨十一年來共同作戰的拍檔、還有大批堅定的支持者。

眼淚還是流了下來

蔡素玉昨日以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往見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提出改善環境保育的建議。會後她向記者表示,落選後將繼續做社區服務和環保工作。問及目前有何打算,她說,只想先到外地旅遊散心,然後才計劃日後的工作。她透露,本來國泰航空向波音公司買了新飛機,邀請她於本月十一日一道去接收,並參觀波音製造飛機的廠房,但由於該廠最近發生工潮,故此臨時取消了行程。現時她正計劃與議辦職員去順德遊玩兩天,若有平價旅行團的話,更可能改去韓國。

下月關閉一個議辦

提起議辦的職員,蔡素玉即時眼紅,不斷重複說︰ 「我的職員真是一流過一流的,很不捨得。」她表示,落選以後,單靠區議會的資助,不可能維持兩個辦事處,因此位於電氣道的立法會議辦將於十月中關閉,只會剩下錦屏選區的議辦。對於一班好夥計即將失業,蔡素玉感受至深,四出為他們張羅出路,幸得黨友譚耀宗和曾鈺成答應協助,安排職員轉到民建聯其他辦事處工作。她更有情有義地表示,若日後能東山再起,一定會再找回那班夥計共同作戰。

蔡素玉表示,傳出她落選的消息後,不少曾找她幫手的老人家專程走來對她說︰ 「沒有了蔡議員不知怎辦」,聽到這句說話令她很傷心,眼淚不禁奪眶而出。傷心的不是因為落敗,而是覺得自己對不住區內的老人家,以及一眾曾替她助選的街坊好友。她更透露,一位曾替她工作的清潔工人,以為她落選後將經濟拮据,竟主動打電話給她的秘書,稱自己和街坊籌了一筆錢,準備幫補她的生活費。對於那筆錢她當然婉拒,但支持者的濃情厚意,卻令她感動不已。

婉拒街坊籌錢賑濟

被問及外間指稱因為葉劉淑儀今次參選吸走了大量本屬民建聯的選票,才令她落敗。對此,蔡素玉只淡然表示,不想作任何無謂的揣測和評論,自己從沒有怪罪過任何人,因選舉就是這樣子,大家都會盡力去爭取選票,這是很自然的事。

對於有報道指她為了力挺曾鈺成當選而成了犧牲品,蔡素玉即時大呼冤枉,並替戰友辯護,強調排第二名參選是她心甘情願的決定,沒有受到任何壓力。她相信,曾鈺成現時的心情比她還痛苦,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曾鈺成一定希望輸的是他。她呼籲所有支持者,不要因她落選而怪責任何人,因為「政治本身已經很殘忍,不想再挑起任何分化,希望大家能團結和諧」。

晤唐英年提環保建議

蔡素玉昨日聯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鄭維健等人,與唐英年、環境局長邱騰華等見面,期間提出不少環保建議,例如︰美化全港街道、減少噪音、南區鐵路不要用架空設計等。唐英年稱讚她的建議十分好,政府會加以考慮。



 
文章編號: 20080910002004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0 ----------

 

星島日報
A19| 每日雜誌| 維港會| By 盧駿
2008-09-10

自由黨十月選正副主席

自由黨在直選中失去兩個議席,自由黨主席和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雙雙辭任職務,代主席劉健儀昨日出席一酒會時表示,會在十月中選出正副主席。對於黨內有聲音支持她任主席,劉健儀只謂多謝黨友的支持,七位自由黨的立法會議員都有很深的資歷,都是適合人選。

她認為,選出新的正副主席只是其中一個小環節,自由黨需要檢討選舉失利。自由黨的林健鋒被問到是否有意出任黨主席三緘其口。他又說,未有聽聞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會退出自由黨的消息,他又說發叔向來同黨友感情要好,他會致電發叔瞭解。

林大輝重申不入黨

工業界(第二)立法會議員林大輝被問及會否加入自由黨時,他重申獨立人士身份最為適合,沒有政黨包袱發揮得更加好,亦沒有特別的原因要加入政黨。而泛聯盟亦沒有聯絡拉攏他加盟,被問到若泛聯盟接觸他,會作甚麼決定,他謂:「搵到我先再講。」他又透露,自當選以後,已經收到不少司局長的信。

工聯會會長鄭耀棠對田北俊和周梁淑怡辭任正副主席感到可惜,但尊重二人的決定。他說,選舉要講地區工作等經營,認為自由黨要作出檢討,四年後可以東山再起,希望「不要因為失敗,嚇窒參與直選的步伐」。他又說,香港的經濟受外圍因素影響,「大家唔去研究經濟就死梗」。他留意到選舉論壇只講如何派錢,但鄭耀棠擔心,在未來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無人講經濟及自由黨直選失利會嚇窒商界從政,認為議會失去平衡,便會有很大問題。

燊哥︰有癲狗好

前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和賭王何鴻燊都不擔心田北俊和周梁淑怡落選,議會會欠缺商界代表。曾憲梓認為議會有社民連主席黃毓民會更熱鬧,何鴻燊就指「有癲狗好」,又謂相當滿意選舉結果。



 
文章編號: 20080910003006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1 ----------

 

明報
A06| 2008立法會選舉
2008-09-10

選後檢討月內完成8 地區辦事處料關閉

樹倒猢猻散,隨著兩名地區直選議員連任失敗,自由黨可能會結束田北俊和周梁淑怡在新界東和新界區內合共8 間的立法會議員地區辦事處。

自由黨代理主席劉健儀表示,該黨稍後會開檢討會,全面檢討今次選舉失利的原因,以及自由黨未來路向等,預計在數周後才會有檢討結果。

劉健儀坦言,現時他們首要處理的事,是田北俊和周太在兩個選區內原有的8 個地區辦事處。

她說,這些辦事處很大機會全面關閉,只維持自由黨的地區支部辦事處。單是田北俊,他現時在將軍澳、沙田、粉嶺和大埔都設有地區辦事處。

劉健儀林健鋒新主席大熱

據知該黨在臨近新一屆立法會下月開始運作前,應會選舉出新的黨主席,現時以代理主席劉健儀和來自商界的林健鋒為熱門人選。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00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2 ----------

 

明報
A30| Emily
2008-09-10

有賀何俊仁余若薇煲呔無祝賀毓民

特首煲呔一直話要搞好行政立法關係,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啱啱「出爐」,煲呔同司局長都會打電話畀當選議員,禮貌式祝賀一番。Emily 噚日接觸過被標籤為「反對派」嘅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同公民黨黨魁余若薇,都話煲呔喺選舉後有打電話畀佢地,前者傾咗兩句,後者因為撞唔啱時間、未能正式傾到電話。

獲多名局長來電祝賀

咁聲言要將煲呔當成敵人嘅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又有冇收到電話呢?Emily 向毓民求證,毓民就話: 「點解佢要打畀我呀?總之我無收過佢電話,但係佢有無打畀黨友就唔知喇。」雖然毓民收唔到煲呔電話,但就有4、5 個局長打去祝賀佢,佢仲話大家都好客氣,未開火。

教育局上下齊賀張文光

毓民未入議會,就話要搞到議會「好戲連場」,究竟班問責局長點睇呢?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劉吳慧蘭話,以前都同毓民合作過,佢都有理性一面。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就話,會與唔同黨派嘅議員溝通,包括社民連。

講起祝賀電話,喺今屆選舉遭受重創嘅自由黨,其中一位成功連任嘅商界(一)代表林健鋒同Emily 講,有唔少局長恭喜佢,包括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同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祝賀之餘,官員亦有「問候」黨內情況,希望日後可以繼續好好合作咁話。

此外,功能界別議員會亦收到佢地「對口」政策局官員嘅祝賀,以教育界張文光為例,佢就收到教育局內,上至局長孫明揚、下至副秘書長嘅祝賀。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18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3 ----------

 

明報
A30| Emily
2008-09-10

回應try our breast克勤:太累講錯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17 個新丁之中,邊個最先走紅?

Emily 噚日仲一心以為會係「超人」謝偉俊或者「癲狗」黃毓民,誰不知竟然畀民建聯「新人王」陳克勤憑一句「try our breast」跑出, 唔單止youTube 片段被網民瘋狂重溫再重溫,喺各大網上討論區仲成為勁hit 話題。

某報嘅討論區仲搵咗陳克勤回應,佢回答記者,話事發那日自己一早6、7 點就出動,之後一直無停過,直至凌晨接受訪問,太累先會出錯,仲話日後會努力做好?。

短片累積6 萬人次觀看

網民惡搞嘅「Try our breast」youTube 片段,噚日又多咗4 萬人次瀏覽,兩日嚟累積6 萬次,勁過曬所有選舉宣傳片。除咗youTube,仲有討論區即時起陳克勤底,指陳克勤當年做特首辦特別助理時,曾經接受過中大學生訪問,話自己當年覺得做區議員「有責無權做不了什麼」,仲好有志氣咁話就算做立法會議員亦一樣無權,所以立志要「步入建制」,做問責局長咁話,畀網友質疑佢今日做乜選立法會。

澄清網上水浸保時捷謠言

另外,又有網站引述一則消息,話陳克勤當年做月薪7 萬嘅助理時,曾經買過一部價值百萬元嘅保時捷跑車,有一日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但佢仍然楂住部車出街,仲畀雨水浸壞咗。對於呢個謠言,陳克勤就回應話當日只係楂一駕普通萬事得房車,但畀水浸壞架車就確有其事。

當選一天就畀網民圍攻,其實Emily 都好同情佢,只能夠安慰一句:咁快就成功打入年輕人市場,其實唔係人人做到㗎!克勤仔,你能夠勇於認錯,有朝一日實可以做到問責局長㗎,Try your......best!~~~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18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4 ----------

 

明報
A30| Emily
2008-09-10

楊森唔做議員忙過以前

選舉啱啱完咗,傳媒嘅焦點當然係一班新丁議員,不過唔代表舊人冇人理,好似民主黨楊森咁,雖然退出議會生涯,不過佢約茶敘,Emily 都一定要去。

被視為民主黨「第二梯隊」嘅甘乃威能夠當選,真係唔可以忽視排名單第二嘅楊森嘅功勞。楊森笑言自己「仔細老婆嫩」,要掙錢養家,剛好港大搵佢做榮譽助理教授,教嘅堂數仲多過以前?。

楊森又好感性咁講,話太太犧牲好大,結咗婚之後辭咗份工,照顧兩個小朋友,所以自己都想花多啲時間陪佢地,囝囝啱啱入咗「U12」青年軍足球隊,之前又要教書又要開會,都唔得閒睇佢踢波,之後會一星期搵兩日睇佢踢波。

民主路未走完不會退出政壇見到甘乃威當選,楊森都好開心,仲透露選舉開始時甘乃威民調支持度未夠,為咗保持民主黨港島區嘅一點血脈,唔少人勸佢不如排番第一,不過佢應承咗退位畀新人,唔想輕易改變。楊森又矢言唔會退出政壇,因為爭取民主這條路仲有好多事要做。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19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5 ----------

 

明報
D05| 時代| 女人心心筆在妍| By 屈穎妍
2008-09-10

我的鑽石名單

[email protected]

隔兩日見報

忍了很久,終於選完,可以寫了。

因為要抗議那種一提選情就要列出同區所有候選名單的所謂公平(其實戇居)的選舉條例,故一直在小格子裏忍手忍口不談政治,只道風月。

有幾個人我一直想選,可惜都不在我選區,緣慳一票。

排頭位是葉劉和毓民,這對活寶,相信能為立法會帶來嗌交新景象。

毓民辯才無人能及,單是選舉期間看他狙擊大狀黨、揭穿面目模糊民主派的精彩論說,已經值回票價。外子看過他的造勢大會,是將台灣大選那套直搬過來,精彩得很。

香港政壇能言善辯的人不多,沒有講稿照讀,議員連講三分鐘話都有難度,黃教授一口氣便可沒間斷講足三十分鐘,況且此君有瘋狗症前科,聯同反斗長毛,又有同仇葉劉,江湖從此多事,議事堂將被反轉。

另一對我想選的新人是田二少和林依麗,這對璧人我稱之為「藐嘴」活寶,當「藐嘴」始祖葉劉已學識唱街頭rap 取悅群眾,田北辰仍是那副印印腳老闆款: 「拿,畀個機會我——幫嚇你地,好冇?」,冷不防眼一厲嘴角一掀,忽然想起九鐵兵變那場血影干戈,和那句鬼佬性格的「我同佢唔係朋友……」,有他在的立法會相信會更有看頭。

至於一副發晦氣款的林小姐,講到明專門狙擊包二奶的衰男人,這類豁出去的女人最難纏,給她入了局肯定讓官場議會裏的男人人心惶惶。

可惜這兩人都選不上,我們白白失掉看好戲的機會。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32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6 ----------

 

文匯報
A01| 要聞| 百家講壇
2008-09-10

政商名流雲集 點評立會新局

 立法會大戰剛剛落幕,結果已揭盅,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文匯報昨日舉行的報慶活動,恰巧是這場「大戰」後的首個雲集本港政商界官紳名人的「大Show」,因而自然成了選舉「賽後」分析的「百家講壇」。二千多位政商界人士齊聚一堂,令剛由選戰中「歸來」的傳媒聞風而至,爭相到場追訪政商人物,大問選後新形勢,點評選後的全新政局。

煲呔何鴻燊成追訪熱點

 特首曾蔭權和全國政協常委的何鴻燊一向是傳媒界的追訪熱點,他們甫一到場,隨即被傳媒包圍,希望他們點評新一屆的政局,以及對香港未來的影響。多位行政會議成員也是關注焦點,而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對自由黨周梁淑怡因落選而辭去行會成員的回應。

 今屆議席獲得「3+1」佳績的工聯會會長鄭耀棠則在會場內獲得不少朋友祝賀。他相當滿意工聯會的成績,笑說:「我工聯會說要入的都入了。」他坦言,工聯會今屆的選舉成績不錯,比上屆增加一席,工聯會在未來議會的角色亦不會改變。

 而葉國謙今屆終得重返立法會,他到場後,不斷得到來自各方友人的祝賀,許多朋友爭相與他打招呼。至於今屆幾經辛苦才成功連任的工程界何鍾泰和建築、規劃及測量界劉秀成昨日亦現身文匯報的報慶活動,他們身邊一直圍繞著不少祝賀的友人。



 
文章編號: 20080910005019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7 ----------

 

蘋果日報
A08| 港聞| 立法會選舉
2008-09-10

「唔好以為知名度高當選機會就大」 范太:議員須做好地區工作

【本報訊】自由黨在立法會地區直選中全軍覆沒,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俱敗北而回;公民黨戰績也不理想,得票較上屆驟減,引證明星效應在立法會選舉未必「有票」。即將在本月底卸任立法會主席一職的范徐麗泰認為,選舉結果顯示地區工作極度重要,並以扎根地區工作的民主黨在直選取得佳績為例,指「唔好以為知名度高,當選機會就大。」

笑指以後不信民調

身兼全國人大常委的范太昨天與傳媒茶敘,宣佈其人大工作網站(http://www.npcfan.hk/)正式投入服務,料是首位擁有人大工作網站,並以此與市民溝通的常委。范太昨被問及立法會選舉結果時,坦言對田與周太落選感到意外,因為民調一直顯示兩人支持度極高,笑稱「以後冇乜民調我會相信」。她指勝負不足以論英雄,讚揚田北俊「輸咗議席,贏咗風度」;對於自由黨與公民黨選戰結果不太理想,范太認為結果預示了「單靠知名度係唔足夠,必須喺地區有服務經驗先得。」她主動以民主黨為例,指該黨最初不被看好,但最終直選議席沒有減少,相信是基層工作紮實所致,強調明星級議員的一大問題,「係市民對你做嘅事唔太清楚」,因此議員必須拉近與市民關係,「畀市民覺得佢地啲野,你係上心先至得」,認為此舉對爭取選民支持極為重要。

替「難搞」議員說話

新當選議員的社民連主席黃毓民被認定「難搞」,但范太卻為黃辯護,「佢都係大聲咗啲嗜;大聲係佢嘅特色,其實佢個人冇乜野」,深信稍後由議員互選產生的新任立法會主席,只要依循議事規則辦事,便能令議會運作暢順。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01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8 ----------

 

蘋果日報
A08| 港聞| 立法會選舉
2008-09-10

黃毓民謝票:曾蔭權一定頭痕

【本報訊】多位勝出立法會選舉的新當選議員昨天四出謝票,其中在九龍西一擊即中的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在九龍西巡遊,感謝街坊支持。選舉期間曾經多番攻擊公民黨參加功能組別小圈子選舉的黃毓民強調,他針對的只是並非由普選產生的特首曾蔭權,而非同陣營成員。

黃毓民昨天在助選團陪同下在九龍西選區內巡遊,並到食肆向街坊握手致謝。以「曾蔭權噩夢成真」為參選口號的黃毓民向記者表示,同陣營的議員非其敵人,他只會針對非直選產生的政府,指「呢個特區政府唔係我地選出嚟,我梗係要監察呢個政府,曾蔭權一定頭痕o架。」

承認有黑社會朋友

他並預告政府若急召保皇黨返回議會投票,社民連一定會攔截他們,用行動凸顯分組點票的荒謬。對於被指有黑社會背景朋友,黃毓民反問「so what?」,他說:「佢地又冇做壞事,點可能同佢地劃清界線。」在港島區成功重返議會的公民起動何秀蘭昨天也在港島區巡迴謝票。她指日後議會工作重點之一是規劃及保育問題,希望通過監察城規發展,改善市民生活質素。在新界西當選的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及工聯會王國興則各自在其根據地屯門及青衣舉行謝票活動。雖然首仗參選嘗到敗績,在九龍西落選的自由黨田北辰也堅持到得票不俗的美孚謝票,其間更遇上當區街坊民主黨成員張文光。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01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9 ----------

 

蘋果日報
A21| 專欄專論| 政壇八達通| By 單仁
2008-09-10

政壇八達通:自由黨敗走皆因中聯辦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敗走立法會選舉,究竟死因何在?為何禍延周梁淑怡?這一大堆疑問言人人殊。有商界人士對單仁說,較可信的說法是中聯辦借今次選舉機會,聯合民建聯、工聯會等左派勢力,踢走田少,事關田少自恃可以上達中央,毋須看中聯辦面孔做人,所以借今次機會清除這口眼中釘,順手打殘自由黨。

操控龐愛蘭擊退田少

今次分掉田少支持票的龐愛蘭,有說獲自由黨幕後支持。但知情人事斬釘截鐵地說,自由黨從未支持這個隱形左派,她根本是中聯辦、左派陣營放在新界東刺殺田少的一隻棋子。有自由黨中人說,龐乃新論壇成員,新論壇背後正是由中聯辦操控,去年龐愛蘭參選區議會,就有中聯辦中人為她拉攏地區團體支持,龐所用的宣傳街板位置也由其他具民建聯、工聯會背景的議員借出,龐愛蘭又怎會是自由黨支持?當時,自由黨中人也奇怪,為何民建聯要力保陳克勤入局,中聯辦還會支持龐愛蘭出戰新東?難道不怕分薄民建聯支持票?還是想利用龐攻打公民黨?現在一切真相大白:原來中聯辦年多前造就龐愛蘭擔任區議員,目的是部署去掉田北俊!除了中聯辦,自由黨中人最恨的還有鄉議局主席劉皇發。發叔與中聯辦交易,放棄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已令自由黨中人不滿,怎知他還要在周梁背後插上一刀,真的是一票也不配給周梁,最後令周梁跟隨田少雙雙落選。雖然周梁稱已向黨中央投訴,發叔也正考慮退黨,自由黨也奈不了發叔何,但正如有自由黨中人咬牙切齒地說,立法會日後要處理涉及原居民利益的議題多的是,泛民大部份都不會撐原居民,只要自由黨將票押到泛民那邊,就算發叔獲民建聯力撐,仍是不夠票,難怪自由黨有人說,發叔欠自由黨的,日後必定要償還。所以有傳聞稱,有鄉事中人想張學明退出民建聯,單仁還是勸鄉事中人三思,若連民建聯這「政治水泡」也失去,鄉事在立法會就只有任人宰割。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06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0 ----------

 

蘋果日報
A21| 專欄專論
2008-09-10

你的回應

今日〈你想知 想講 想問?〉問題見刊各版,請即上《蘋果》網頁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3711 2411手機短訊:6383 6568本欄會選登部份讀者的回應。

●對於在本屆投票率低迷,及北京強力干預立法會選舉的局面下,泛民仍能憑不足六成的選票,取得23個議席的意見。今次選舉對泛民的最大啟示,就是一定要在選區扎根,發展自己的鐵票,黃成智、陳偉業、何俊仁等成功當選,靠的就是這種實力!──T C Chan除左策略失誤(太穩陣同保守),鐵票性質有變,開始難於控制,靠鐵票始終唔係辦法,要得民心至得。──親中鐵票出咗問題曾鈺成在台上木無表情,不是民建聯當選議員數目不理想,也不是曾鈺成有厚愛於蔡素玉,而是發覺自己左派中了民調之計。──消橫人民配票好過專家配票,讓北京知道香港市民的智慧和核心價值,11年的回歸日子不好過,香港管治出問題,高官自私,高薪也養不了廉潔奉公的品德。北京如果真的要香港好,應該讓香港市民擁有公民權全面普選香港特首和議員,北京不要再習慣聽信小報告和馬屁,11年的實踐證明北京欽定特首的效果是不行的。──海俠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06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1 ----------

 

南華早報
EDT2| EDT| By [email protected]
2008-09-10

Public Eye

Let them eat cake no more

If business big shots haven't yet broken out in a cold sweat, it means they still don't get it. And if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 isn't sweating, he doesn't either. For their benefit Public Eye will put it in easily understood terms: the people have rebelled. No, they haven't stormed Government House, but they have warned through the ballot box that the days of "let-them-eat-cake" rule are numbered. To show they're mad as hell over the government's cosiness with big business, they've beheaded the party of the business elite - the Liberal Party. No, they didn't exactly carry party chief James Tien Pei-chun and his deputy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off to the guillotine; they just voted them out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But some would say death by politics is ghastlier than the guillotine. If the tycoons are lulled by the fact that only two heads have rolled, then their own heads must have a few loose screws. Voters rejected not only the two who sought re-election, but also all other Liberal Party candidates who faced direct election. By spurning them all, the people have said they will no longer tolerate business as usual. In Hong Kong, business as usual means the government kowtowing to the tycoons, cosying up to the business lobby, creating monopolies for the big boys to squeeze the little guys, caring nothing about the widening rich-poor gap, and conspiring with bosses to delay a minimum-wage law. But the next time one of our tycoons lavishes millions of dollars on a son's or daughter's wedding while paying the guards at the gates HK$5,000 a month, bear this in mind: the party is about to end, so dance the last dance.

Not the time for another Liberal

Note to Donald Tsang: think before you settle on a replacement in your Executive Council for Selina Chow, who quit your cabinet after being thrown out of Legco by voters. Rumour has it you'll replace her with another Liberal Party member to appease big business. Big mistake. The people have rejected the Liberal Party, which won seats only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where just a fraction of Hongkongers can vote. You're in big trouble already with your recent political blunders. Do you really want to ignore the message of voters by appointing someone who only represents special interests?

The skill we share with Sarah Palin

On behalf of all Hongkongers, Public Eye would like to thank John McCain's wife Cindy for making us see the light. It turns out we in Hong Kong are all masters in foreign policy, even more qualified than Senator McCain's presidential running mate Sarah Palin, governor of Alaska. As Cindy McCain boastfully noted, the 44-year-old Ms Palin, who had never travelled abroad until last year, is still a foreign policy veteran because the state she governs borders Canada and is just miles away from Russia. Since Hong Kong is a stone's throw from the mainland and a short hop from Taiwan, the Philippines, Thailand, Vietnam and Cambodia, that must make us foreign policy supremos, even more so if you include the countless times Hongkongers travel to Phuket for long weekends. So remember to include foreign policy as a skill in your CV, and if any sceptical job interviewer questions this credential, you can simply say Cindy McCain will vouch for you.

Do moronic motorists have right of way?

After watching an elderly woman being frightened back onto the footpath by a moron of a motorist who refused to give way at a pedestrian crossing without traffic lights, Public Eye would like to ask the police this: who has the right of way at such crossings, pedestrians or motorists? If it's pedestrians, as is the case in civilised societies, and even some places that do not proclaim themselves as world cities, would the police care to say how many prosecutions there have been against moronic motorists in the past 12 months?

 
文章編號: 20080910027010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2 ----------

 

南華早報
EDT14| EDT
2008-09-10

Exit polls a part of democracy

I was puzzled that so many people called for a ban on exit polls for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Perfect information is the key to efficient markets, according to economic theory. I believe the same is required for a proper-functioning democracy. Banning polls is inherently undemocratic, as it negates the exercise of an electorate making a free and informed choice.

Any statistical sampling will be subject to inaccuracies and people may lie to pollsters. However, I do not believe the voters of Hong Kong are so immature and weak-willed that people cannot be trusted with such polls. If I am wrong, then Hong Kong is not ready for universal suffrage.

Lawrence Cheung, Ho Man Tin



 
文章編號: 20080910027011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3 ----------

 

南華早報
EDT14| EDT
2008-09-10

Minimum-wage law is needed

There was a great deal of debate in the run-up to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on proposed legislation for a minimum wage in Hong Kong.

The Liberal Party has opposed such a law, warning that it coul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unemployment for workers on low wages.

The argument that is posed against the minimum wage is erroneous.

In most civilised countries, there is legal protection for low-paid workers and underprivileged groups.

These laws aim to stop exploitation by unworthy employers, since normal business practices dictate that, in the long term, all employers must comply with the law.

Also, once a law is in place, all employers clearly understand the minimum wage that they must pay and factor this into their budgeting and business decisions.

There may be short-term pain but firms will comply with the law.

It is shortsighted and arrogant to say that laws which exist and work in other countries would be unfit for Hong Kong.

The Liberal Party should look more closely at how minimum-wage legislation has worked so successfully in countries such as Britain, the US and Canada, and it should modify its stand on this issue.

K. S. Chiu, Discovery Bay

 
文章編號: 20080910027015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4 ----------

 

成報
A05| 港聞
2008-09-10

擁10%選民支持誓監察特區政府 社民連:特首「一定頭痕」

在政治和民生議題都持激進立場的社會民主連線,在剛過去的立法會選舉共取得全港逾10%的選民的支持。在九龍西高票當選的社民連主席黃毓民揚言,將代表巿民監察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曾蔭權「一定頭痕」。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回應有三名社民連成員晉身議會時說,不論任何黨派背景的議員,政府也希望與他們合作,充分溝通,為香港解決社會、經濟及民生的問題。記者鄭穎茵報道

在九龍西取得37,553票、得票率達18.2%的黃毓民,昨日走到街頭向市民謝票。他表示,即使是親建制派議員也不是社民連的「敵人」,他們只是針對不是民選的特區政府。「其他派別都是由巿民選出來,但這個政府不是我們選出來的,當然要監督它。(我們)當然要代表巿民監察曾蔭權,所以他一定頭痕!」

政府望與議員充分溝通

林瑞麟出席香港《文匯報》創刊60週年誌慶酒會後,被問及社民連有三人當選立法會議員會否對政府構成更大壓力時稱,因為直選制度是比例代表制,所以包括社民連等較小黨派,就算得票較少,仍然可以在議會中佔有席位。他說:「不論任何黨派背景的議員,特區政府也希望在來屆的四年與他們合作,充分溝通,為香港解決社會、經濟及民生的問題。」

連任立法會議員失敗的自由黨行政會議成員周梁淑怡,昨日仍有出席行政會議,並指目前仍在等待行政長官是否接納她請辭行會職務。但她指自己與田北俊都落敗,會令工商界更加擔心普選,又預期民粹主義將會抬頭,政府施政會更加困難。「你說想不想要民主,當然想要,但很多時候大家看民主時,『權』大家都想要,『責』就大家都看不到。」

對於周梁淑怡決定辭任行會成員,而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讚揚周太長期在行政、立法兩會及多項公職上,服務香港,形容她既有心又有能力,值得敬重。

特首 民望51.8分再創 新低

另外,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本月初在立法會選舉前,以電話成功訪問超過1000人,曾蔭權的民望再創05年上任以來的新低,評分為51.8分,較上月中低2.3分。三名司長的民望仍以律政司司長黃仁龍最高,但也跌至上任以來的新低,只有59.1分。

 
文章編號: 20080910029001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5 ----------

 

成報
A05| 港聞
2008-09-10

楊森揚言不會淡出政壇

【記者鄭穎茵報道】排在立法會選舉港島區民主黨名單第二位的楊森,在落敗後未有現身,他昨天首次談及感受。楊森說,讓甘乃威排名第一而順利當選,交棒予黨內第二梯隊感欣慰,認為要為黨發展鋪路比個人得失更重要。他說,落選後不會淡出政壇,仍留在黨內工作,並會繼續在香港大學教學。

順利交棒感欣慰

楊森在選舉日前後抱恙,昨首度露面。他形容今次的選舉工程,是從政以來最辛苦,要在地區箍緊票源。他對甘乃威終於進入議會,感到欣慰,他強調排第二是自己的決定:「黨有些兄弟都不想我排第二,老實說,因為怕輸了一個位,但我覺得不要太記掛這樣。」

即使面對排位的壓力,他承認這是一種犧牲,但仍堅持民主黨應有培養新人的長遠目光,做好交棒工作。他分析連任失敗,或因部分中產票流失到公民黨及其他泛民候選人,亦有選民因對甘乃威不太認識而投票給其他名單。

自91年起參選立法局(現稱立法會),至今已在議會17年,楊森說議會生涯最深刻是回歸時,所有民主黨的立法局議員要落車,無得直接過渡,到98年成功重返議會,心情無比振奮。現在退下來,他認為是從政人士必經之路。

 
文章編號: 20080910029001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6 ----------

 

成報
A05| 港聞
2008-09-10

公民黨成功搶民建聯鐵票

【記者馮志諾報道】選舉事務處公佈立法會選舉各候選人,在全港532個投票站點票結果。在港島成績一枝獨秀的公民黨,成功進佔過往一直由民建聯控制的東區「鐵票」票倉,多個由民主黨任區議員的區域,亦被公民黨攻陷搶佔票源。另外,一直強調「不配票,不分票」的民建聯九龍西團隊,結果顯示該黨與另一參選人梁美芬分票。

經本報粗略計算,獲得港島區近三成選票的票後陳淑莊及余若薇,無論在中西區、灣仔、東區及南區均取盡優勢。以同在中西區扎根任區議員的民主黨甘乃威及陳淑莊比較,除甘乃威在上環「老巢」的票數高於陳淑莊外,其餘各票站均以公民黨佔優。

民主黨 樁腳 效用無發揮

民建聯今屆參選發現多達一萬「鐵票」流失,如東區票倉被首次「踩場」的公民黨「刮票」。公民黨除在中產區如太古城、康山等佔優,更可深入基層地區如筲箕灣、西灣河及柴灣等,在西灣河健康中心票站,公民黨以兩倍票數擊退民建聯;而在過往多次選舉被視為民建聯主力戰場的北角陳維周夫人紀念學校,今年公民黨反比民建聯領先300多票,結果出乎意料。

至於公民黨的對手民主黨,雖然在港島盤踞多年,但地區樁腳的效用似乎不大。由民主黨馮煒光掌舵的海怡半島兩個票站,甘乃威只獲約1700票,反而空降的公民黨卻獲超過3000票;另外民主黨區議員趙家賢的太古城,亦箍票不力,以兩倍之差敗於公民黨,未能助甘乃威。

九龍西方面,民建聯主將李慧瓊一直強調與獨立建制的梁美芬「不配票,不分票」,選舉結果顯示卻大相逕庭。從兩人票數極端「二分化」分析,李慧瓊在油尖旺、佐敦、深水埠、九龍城及土瓜灣「掃票」均大勝,而梁美芬在大角咀、西九龍海旁、石硤尾、紅磡及黃埔的得票,就比李慧瓊高。若將兩人的拉票區拼湊起來,剛好就是整個九龍西選區,非常「巧合」。

 
文章編號: 20080910029001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7 ----------

 

香港經濟日報
A20| 社會要聞| By 孔雪怡
2008-09-10

中方將約晤商界 促積極參政 廖暉慰問田北俊 冀自由黨改革

  立法會將邁向普選之路,但代表工商界利益的自由黨,卻在直選重創,據悉,中方認為,香港政制只會愈趨開放,工商界必須積極參與,中方稍後也會約晤本港的商界領袖。另外,北京也不傾向放棄自由黨,希望該黨能積極改革。

廖盼田勿全退 續任公職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廖暉與已辭職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過去曾因基本法23條一役,關係緊張;但據瞭解,在得知田北俊請辭後,廖暉曾致電田北俊表示慰問,並希望他不要意氣用事全面退出政壇,仍可保留一些公職。因此,估計田北俊未必會辭去旅發局主席職位。

  商界方面,據知,一些有份資助自由黨的商界巨頭,初步表明不會停止支持,但希望該黨作出改革。

  接近中方消息指,按基本法,香港最終邁向普選,政制改革遲早來臨,因此,中方認為,即使自由黨今次在直選受創,商界從政一定不可以停下來,否則只會在議會中聲音微薄。而且,今次自由黨直選全軍覆沒,與該黨的領導和選舉部署,也有很大關係。

月底改選 或邀猛人加盟

  自由黨消息人士則指,該黨將於本月底改選主席,暫時由副主席劉健儀暫代主席一職,至於黨的改革方案,目前正積極商討,但最快要到月底,才會有初步建議。

  消息表示,更換主席甚至班底大改造的問題,不宜過急,而目前仍有劉健儀暫時支撐大局,相信該黨要對未來路向有所研究後,才會有較重要決定,不排除會覓外界猛人加入。

  至於香港商界參政問題,接近中方消息表示,北京早已鼓勵香港工商界積極投入參政,以保證在議會中有其勢力,可惜,香港工商界卻始終未見積極,今次自由黨直選慘敗,更顯示走中間路線的商界政黨,在直選市場支持不足。

中聯辦澄清 無拉田下馬

  消息指,中方認為,香港工商界如何參與直選是一大難題,稍後將約晤香港商界巨頭,瞭解他們的意見。

  另外,中聯辦昨日已向各友好澄清,並無計劃把田北俊與周梁淑怡拉下馬,今次的選舉,由於自由黨與民建聯沒有達成配票協議,各有各拉票,民建聯又撐得太勁,所以得出如此結果。

相關文章:

劉皇發釀退黨 自由黨或變6席

李鵬飛指自由黨玩完 倡合併

直選失利 周梁恐商界「失聲」

曾慶紅早叮囑 研商界闖政壇



 
文章編號: 20080910030008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8 ----------

 

東方日報
A10| 港聞
2008-09-10

政治解碼:立會惡人谷煲呔曾噩夢

立法會選舉洗牌之後,香江政治力量重新佈置,基本格局變化不大,不過最爆炸性的發展,乃是社民連的異軍突起,不但長毛梁國雄和大舊陳偉業成功連任,作為主席的名嘴黃毓民,也一舉殺入立法會。此乃香江政壇異數,議事堂內外從此熱鬧非凡矣。

毓民、長毛、大舊三人氣勢大盛,蓋過了其他政黨人物,有高人將他們形容為激男三重炮,也有人說是三大惡人,從此立法會將成惡人谷也。激乎惡乎,對他們而言,大概是理所當然,激進民主派嘛。但是,對煲呔曾和特區政府來說,則是噩夢的開始也。

從選情上講,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社民連五子連環在五個地區直選,共獲得十六多萬票,佔總投票人數十分之一,以一個成立不足兩年的政黨來看,氣勢盛矣。即以當選的三人,毓民得票三萬七千多,長毛得票四萬四千多,大舊得票三萬二千多,三人合計得票近十一萬五千。也就是說,激男三重炮之炮火,乃是具有強大的民意基礎,可以在惡人谷發惡不是沒有道理的。

毓民昨天到九龍西向選民謝票時說,他們針對的是曾蔭權領導的特區政府,今後將加強監督政府改善基層生活。講得尚算溫柔敦厚,不過將來在惡人谷中發起惡來,大概就要充滿火藥味和爆炸性矣。因為「沒有抗爭,哪有改變」,要煲呔曾政府順應民意,真正採取行動「福為民開」,改善基層生活,必定難似登天,非用重炮進行激烈的抗爭不可也。

因此嘛,煲呔曾本人和特區政府的噩夢從立法會惡人谷開始。更為驚心動魄的是,港大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煲呔曾的民望評分繼續插水再創新低!那位港大民調大專家說,曾蔭權與各問責司局長的民望正在跌向低位,如果政府不好好把握發表施政報告、改組行政會議及重新檢視問責制度的機會,挽救民望,政府未來的施政將會舉步維艱。

值得注意的是,自由黨在今次立法會地區直選中失利,正副主席雙雙請辭問責而去,田少莎姐風度令人肅然起敬。那麼我們請問,政府施政失敗民望不斷插水,煲呔曾和相關的司局長何時請辭問責而去呢?

史進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53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9 ----------

 

東方日報
A10| 港聞
2008-09-10

政情:普選前路恐遙無期

今屆立法會選舉嘅投票率大跌,大家最初都以為喺「鐵票效應」之下,建制派會大獲全勝,甚至令泛民主派失守二十席嘅關鍵少數,但最終嘅點票結果卻出人意表。泛民整體而言可以講係輸少當贏。反觀建制派喺香港島、新界東同新界西都配票失利,輸咗三個本來夠實力贏出嘅議席,最終立法會內嘅黨派平衡依舊。

據瞭解,中央初步檢討過今次選舉結果,整體而言不過不失,首先係喺功能組別大勝,由泛民手中搶番三個選前被認為係「五五波」嘅界別,包括會計界、資訊科技和醫學界;直選方面雖然輸掉自由黨嘅田北俊、周梁淑怡同民建聯嘅蔡素玉,但另一方面亦贏番工聯會嘅王國興同梁美芬,唔算損失好大;最終直選加功能合共贏到三十七席,比上屆多出三席,可以話重擴大咗喺立法會內嘅優勢。

均衡參與原則遭破壞

不過喺另一邊廂,透過今屆選舉亦睇到唔少憂慮,第一係自由黨喺直選中全軍覆沒,基層民生勢力進一步坐大。雖然自由黨升都會扭嚇計,逆嚇中央意,但始終都係最代表性嘅愛國愛港工商界政黨。更重要嘅係,今次佢地大敗,令人憂慮將來香港落實全面普選後,立法會絕大部分議席都會畀基層民生派佔據,有違中央相當重視嘅均衡參與原則。

另外,香港現時嘅經濟狀況比○四年有改善,政改爭拗淡化,再加埋奧運同金牌效應,港人對中央嘅信任程度都算穩定,但週日嘅投票結果,仍然係走唔出六成泛民、四成建制嘅「六四黃金定律」;顯示港人仍然認為立法會應繼續扮演監察政府嘅角色,支持有相當數量嘅反對派喺裏面,並且懂得利用比例代表制嘅特點,透過自行配票嚟達到呢個目的。

須知人大常委會去年只係通過香港「可以」喺二○二○年落實立法會全面普選,冇講過唔可以遲啲,但若然點做都無法打破「六四黃金定律」,變成最低安全係數嘅「五五波」,香港嘅全面普選之路,就只會繼續前路遙遙,行極都望唔到終點!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53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0 ----------

 

東方日報
A36| 龍門陣| 思入風雲| By 張志剛
2008-09-10

思入風云:聲大夾惡有市場

黃毓民入局,影響深遠,不只是社民連多了一席那麼簡單。首先,黃毓民在今次選舉中展示了其動員力和殺傷力。

本欄去年已預測九龍西會是亂局,衡量黃毓民的實力,他起碼取得最極端的一成支持票,在比例代表制下已有機會換一議席。「癲狗」要翻生,焉會錯過這黃金機會?遲遲不表態,只是謀定而後動。

黃毓民起步較遲,所以最初的民調並沒有進入前五名,但當其表明參選後,其民調在最後兩周直線上升。他贏是預料之中,但其得票一舉而破在深水埠盤據三十年的馮檢基,則其政治動員力非同小可。而他的威力不但體現在自己的得票,也把社民連的票數推高。

港島區出選的曾健成,上屆選舉在客觀形勢大好下,只是拿到五千多票,今屆形勢不如上屆有利,且投票率大跌百分之十,曾健成在黃毓民助陣下,竟然拿下一萬多票。人算不如天算,如果勞永樂還是在社民連,票數只要升五成,已可取何秀蘭而代之。

九龍東的陶君行初掛頭牌,選前一致認為無法擠進前四強,但竟也取得一成二票數,拿下兩萬六千多票,遠遠甩開民主黨第二梯隊的胡志偉。胡是司徒華刻意栽培的接班人,長期經營,也只是拿得一萬六千多票。而點票中段,陶的票數更一度趕過梁家傑,進佔第四位。

近一兩年梁國雄的聲勢急速下滑,去年一般認為他再選不上,今屆初期民調也偏低,但「癲狗」效應最後發揮出來,長毛重拾生猛,得票居於第三位。另一個被認為很大機會落選的陳偉業,一樣後勁凌厲,力拒張超雄的挑戰。

黃毓民重返其舞台,展示出其動員能力,適逢經濟下滑,貧富懸殊擴大,聲大夾惡的市場一定會愈來愈大。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63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1 ----------

 

東方日報
A36| 龍門陣| 龍吟虎嘯| By 柳扶風
2008-09-10

龍吟虎嘯:自由黨為何在直選慘敗

今次立法會地區直選中,自由黨全軍盡墨,輸得連渣都沒有,這是今次立法會選舉的一大看點。自由黨在功能組別選舉中是大黨,在地區直選中一直是小黨,現在連小黨也做不成,被完全「消滅」掉。

田北俊即時辭去了自由黨主席的職務,以示負責。他同時表示,不準備參加下屆立法會選舉,不過,他希望未來自由黨新主席和年輕黨員繼續參加下屆區議會及立法會直選。看來,田北俊本人對自由黨參加地區直選還不死心。然而,他的繼承者和年輕黨員們還有沒有這樣的信心和決心,能夠前仆後繼嗎?就算有人前仆後繼,能否成功?這些,答案可說是非常之渺茫。

香港自從實施地區直選後,勢均力敵的力量只有兩大股,一股是「親中力量」,一股是「泛民力量」,其他標榜「中立」、「獨立」的黨派人士都不可能有大的發展空間,在每次直選中,好彩的只能分一杯羹,「不好彩」的就被拋出局外。自由黨成立時,對形勢有兩點評估,一是香港實施普選乃必須面對的現實,代表商界的自由黨要想在立法機構中發揮作用、爭取利益,就不能不參加直選;二是在「親中力量」和「泛民力量」之間,他們認為有一個第三者容身的空間,他們認為香港選民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既不「親中」也不「泛民」的,他們可以爭取到這類選民。

然而,香港地區直選的發展趨勢,已經愈來愈政治化,愈來愈成為兩大政治力量絞殺的戰場,而選民的投票取向亦愈來愈政治掛帥,儘管兩大股政治力量和其他參選者都會特別標榜關注經濟和民生,但已經「政治化」的選民還是按照政治標籤投票,政治標籤不明顯或是比較模糊的自由黨必然「兩頭不到岸」,被多數選民遺棄。

自由黨的成分和性質決定了她難有鮮明的政治色彩,故沒有政治動員力。而香港的地區直選就是要靠政治動員力和組織力,這是香港已經成為政治化社會的必然。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63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2 ----------

 

新報
A04| 港聞
2008-09-10

回應蔡落淚葉劉:一定會啦!

【新報訊】葉劉淑儀與曾鈺成團隊在港島建制派票源分配不均,導致蔡素玉下馬。蔡素玉昨日返回議員辦事處執拾,她對於員工要離開感到傷心。 稱議員輪替屬正常

而在昨日的一個酒會上,葉太被問到在選舉過後,有否跟曾鈺成及蔡素玉接觸。葉太稱有跟曾鈺成通過電話,至於蔡敗選落淚,並指對離別感到傷心,葉太稱「一定會啦!我遣散職員都會啦!」但她表示已獲悉蔡素玉已放開懷抱。

葉劉淑儀昨晚出席酒會時透露,她透過曾鈺成慰問蔡素玉,得知已經有很多人找蔡素玉工作,蔡現在也很開心,因為放下了心頭大石。葉太稱民主選舉就是這樣,會有資深議員輪替。

葉太在2007年補選中,多次被黃毓民狙擊。今次二人雙雙進入立法會,葉太會否害怕黃毓民繼續狙擊?葉太謂:「佢係男人大丈夫,點會蝦我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在同一場合上表示,她會繼續與60個議員溝通。對於黃毓民進入立法會,劉表示自己跟黃毓民也挺熟絡,之前也有合作過,他也有理性的一面。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被問到自由黨領軍者出局,會否令最低工資立法問題更大壓力,張建宗謂,他不會低估任何挑戰,最重要是大家能夠互諒互讓,多走幾步。



 
文章編號: 20080910033001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3 ----------

 

新報
C08| 觀點角度| 每日一電| By 林燕妮
2008-09-10

告急

那邊廂,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對壘階段。這邊廂,香港特區政府立法會選舉在半溫不熱下結束。投票人數僅百分之四十五,比上屆低超過十個百分點,看到這個投票率結果,正正反映香港人的投票意欲。

許多人認為投票率不高是因為民怨不及二○○四年,但我相信,不少選民的心態是:選了又如何。

縱觀上次選舉至今,立法會議員做了甚麼,市民心裏有數,在得與失之間衡量,仍是失望佔多,所以,市民便有種選了你入立法會又如何,動議又如何,多了一把聲音又如何,太多的如何又如何底下,乾脆不選好了。

而且,有些候選人空降到其他選區,有些甚至會跨區到其他地區,不知道,還以為是為了子女入讀名校而用心良苦。

除了市民覺得失望外,相信不少議員本身也覺得難展所長,動又動不到,議又議不出,成了兩邊不討好,倒不如退下陣線,讓新一派接力,或可能打開新局面。

也高興見到不少新面孔上場,新人事,新拚勁,多幾把聲音是件好事,希望能為市民帶來新貢獻。

更願他們不會因背負黨派關係而受到制肘,不能展負理想。

急市民所急是議員要走的政治大道,敬告那些尊貴議員們,市民也需要你們為他們爭取糧票。

抑壓通脹,改善民生是熱切所需,基層面對的困境,中產面對的無奈,日比日深,如何救弱扶中,實是當選者之急需面對。

之前,候選人聲聲告急,現在是市民也紛紛告急,你們已得到了珍貴的一票,幾時才到我們。

http://hk.myblog.yahoo.com/eunicelam-123



 
文章編號: 20080910033016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4 ----------

 

太陽報
A04| 港聞
2008-09-10

與鄉議局張學明同根自由黨只是組合 劉皇發坦承親疏有別

【本報訊】在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兩日後,自由黨前副主席周梁淑怡連番發炮,矛頭指向其黨友、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對於被指摘幫競爭對手拉票,劉皇發直言忠義兩難全,又說:「我係幫學明多啲,鄉議局係通過學明代表鄉議局,我同學明感情好深,大家係同根,係新界人。盡力而為,好正常嗜!如果兩方都兼顧到就最好啦,佢地應該理解我嘅處境!(自由黨呢?)係同一個黨,係組合,香港都無政黨法,無限制,我認係親疏有別㗎!」

暫無退黨意思

劉皇發稱,周太的落敗是意料之外,選前的民意調查也顯示周太支持度高,加上今次工聯會的王國興又自組名單,故他努力為張學明拉票。他又否認自己完全沒有幫助周太,稱部分鄉郊地區如元朗屏山的票是留了給周太。被問及今次事件後會否引發他退出自由黨,他先說出自己與自由黨的一段關係,是緣自自由黨的前身、啟聯資源中心的創辦人之一、已故立法局議員張鑑泉及自由黨前主席李鵬飛,又稱自己認識田北俊的父親田元灝,並直言如果以禮教來說,自己屬「叔伯」,表明除非自由黨中委要求他退黨,否則他暫沒意思主動離去。

他說:「如果自由黨中委覺得我有問題,出聲啦!人㳜拿掃把掃你走,仲留喺度都無意思!」他強調,雖然以前也考慮過退黨,笑言「自由身咪仲自由」,但至今仍是自由黨一員,亦否認因今次事件令自己與自由黨決裂,坦言決裂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他又說,田北俊在選舉之後透過中間人約他會面,但自己認為應待各方冷靜下來,才會與他談論,否則只會火上加油。

另外,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昨日亦回應稱理解周太的心情,他說:「(趕盡殺絕)唔好咁講,大家都係盡力做⺊!」他說,選前民調顯示張學明的支持度浮浮沉沉,甚至低過周太,故各人只是盡力而做。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38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5 ----------

 

太陽報
A06| 港聞
2008-09-10

選舉事務處被轟不人道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曲終人散,但選舉事務處卻被轟不人道對待票站員工,當局為了節省開支,不設兩更制,票站員工要連續工作逾二十四小時,由票站開門做到翌日公佈點票結果才准放工,導致身心疲累,怨聲載道,不少票站人員聲言會杯葛下屆立法會選舉

投票兼點票站人員的工作時間,清楚寫明是上午七時半至晚上十時半,另加三小時點票時間,即工作至凌晨一時半。但實際點票卻超逾上述時間,而且即使完成點票後,工作人員亦不准離開,要等到所屬地區票站全部點票完成,並由選舉事務處正式公佈選舉結果後才放行,結果逾九成員工要撐到翌日早上,實際工作逾二十四小時。

員工指收買人命

有票站員工說:「選舉事務處冇講過要做到翌日正式公佈票站點票結果後先准走。」又狠批:「做足廿四個鐘,簡真係收買人命!」選舉事務處回覆本報查詢時稱,如分兩更工作,當局便需要招聘大量額外人手,在招聘方面會有實際困難。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40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6 ----------

 

太陽報
A28| 社論及專欄| 李宗吾厚黑| By 王十章
2008-09-10

神棍政棍老不信

台灣有一位自稱出海遭遺棄,闖蕩海島二十七年的「魯賓遜」,近日被傳媒披露,一切都是假的,「魯賓遜」原來是滿口胡言的大話精。

那位恰巧姓胡的台灣漁民兼吹牛高手,原來沒有被遺棄,反而是他和表弟棄船上岸,登陸法屬留尼旺島討生活。期間他們得到一名六十四歲的老翁收留,並租借船具讓他們出海捕魚。然而兩人恩將仇報,因為交不出租金而於八三年將恩公殺害。兩人隨即被捕,扔進牢獄服刑十年。出獄後沒有棄惡從善,胡說八道的胡君又涉嫌胡作非為性侵犯弱質女童,最終被驅逐出境。

「魯賓遜」雲乎哉,應該正名「老不信」,一派胡言不可信。

地震預言不可信誠意服務是謊言

孔子有道,老而不死是為賊;宗吾聖訓,老而不信是為王。當一個人年紀老了,儲備了充足的人生閱歷,學懂凡事不輕易相信的處世哲學,自自然然就可以榮登王者之位。

讓我舉一個例子,巴西有一位大師,預言九月十三日中國海南島將會出現九點一級特大地震,造成三十米高的海嘯,百萬人生靈塗炭,可信嗎?首先,海南島不具備特大地震條件,因為並非位處板塊;其次,那位巴西大師過往戰績並不彪炳,五月十二日四川大地震不見此君有何先見之明,有的只是事後孔明,馬後炮威風八面;再者,信了又如何?莫非下令全島撤退?千千萬萬的難民火速逃命,未必會震死,相信會踩死。

對於神棍,自該採取老不信態度,對於政棍,同樣亦要老不信。立法會選舉選出六十個議員,當中有多少支政棍呢?若有政棍,是大政棍呢,還是小政棍?依我黑心估算,政棍最普遍用來蠱惑人心的謊言假話必是如此:我會真心誠意為市民服務。

我在這況不厭其詳教誨世人,但凡政治從業員必騙人,不說謊者不從政。打從第一天開始,參選者就說謊了,因為他們訛稱要代表市民改變現狀,結果如何呢?殘酷的現狀卻是,議員開會不是睡覺就是打機,再不,索性缺席讓你流會,公帑白白浪費了。

諸君,年華老去不一定是壞事,很多時候是好事,臉上的皺紋其實是智慧的象徵,人老了,就會有足夠的智慧洞悉世情,不要靠語言去相信一個人,必須看其實際行動。為甚麼曾蔭權民望又創新低呢?香港人口老化,有足夠的智慧洞悉煲呔曾的花言巧語不切實際嘛。

提到曾蔭權民望,有一事非常弔詭。負責民意調查的香港大學,在這次立法會選舉搞出票站調查風波,堂堂學術機構惹來非議,公信力暴跌矣。好了,假如港大亦不可信,那麼曾蔭權的民望到底是不是真的又創新低呢?哈哈,神棍政棍之餘,看來又冒起了一支不可信的棍:學棍。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49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7 ----------

 

太陽報
A07| 社論及專欄| 太一叮
2008-09-10

民望低殘似阿茂重炮倒曾好難救

有一件事令到太一叮好迷惘,迷惘到好似一舊浮雲。件事係咁嘅,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公佈最新調查結果,曾蔭權評分係五十一點八,較半個月前跌咗二點三分,民望再創二○○五年上台以來嘅新低。

積弱日久嘅曾蔭權民望繼續插水,愈插愈深,好正常嗜,有乜咁迷惘呢?迷惘嘅係兩個字:港大。新鮮滾熱辣啱啱結束嘅立法會選舉,出現過一場唔大唔小嘅風波,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失驚無神話要提早向傳媒發放票站調查資料,搞到人人喊打,恐怕洩密影響選情,結果政黨呼籲杯葛,要求選民唔好回答票站調查員,或者乾脆講大話。結果港大自討苦吃,票站調查數據變得烏厘單刀不可信。咁咪令到太一叮好迷惘囉,自己變得冇乜公信力嘅港大,話煲呔曾民望再創新低,信唔信得過㗎?

不過諗深一層,爛船都有三斤釘嘅,名牌始終係名牌,更何況民望調查唔同票站調查,市民冇必要杯葛嗜。仲有,未做過一齣好戲嘅曾蔭權民望繼續跌,真係正常過正常喎。好啦,信你啦。

既然信港大,咁就睇數據喇。煲呔曾評分固然係跌,三個司長都唔好得幾多,市民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嘅評分係五十五點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係五十三點五,律政司司長黃仁龍係五十九點一,全部跌到一僕一碌,福祿壽三公錄得出任現職以來嘅新低。

港大民研計劃主任鍾庭耀話喎,立法會選舉過後,如果政府唔好好把握發表施政報告、改組行政會議以及重新檢視問責制嘅機會,藉此挽救民望,政府未來嘅施政將會舉步維艱。

叮!講就容易,成個曾蔭權政府民望低殘成咁,有得救咩?唔好唔記得,四年前以倒董起家嘅長毛梁國雄高票當選連任,反映沖一樣野,民怨不比舊時少,倒曾狂潮如倒董。一個長毛已經惡啃,出曬名嘅名嘴黃毓民又入局,加埋佢地好兄弟大舊陳偉業,社民連「激男三重炮」肯定轟到煲呔曾有得震時冇得訓。

成日話真金不怕洪爐火,如果係真真正正強政勵治同埋以民為本,曾蔭權應該唔怕激男三重炮嘅,直情可以當佢地係幾隻蒼蠅嗡嗡叫。弊就弊在,強政勵治係呃細路,以民為本係呃選票,仲要係八百人小圈子嘅選票。民望低殘成咁嘅弱勢政府,一支重炮都頂唔順啦,三支重炮齊齊轟,兄弟同心,其利斷「曾」!

?咦,話時話,乜野叫做未來施政將會舉步維艱?舉步,即係用腳啦,維艱,即係行唔郁啦,會唔會再有人腳痛落台㗎?大吉利是咯!

講到呢度,太一叮忽然又好迷惘,再次迷惘到好似一舊浮雲,香港唔係福地咩?點解做大當家嘅永遠都係似阿茂多過似特首?點解福地上面嘅黎民百姓硬係無福消受還富於民嘅樂趣?點解百萬窮人仲要捱生捱死?太一叮拜託激男三重炮去問?浮雲特首,如果答唔到,試?轟到阿爺換特首再問過。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50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8 ----------

 

太陽報
A18| 政情
2008-09-10

建仔計錯數 累蔡菜子倒灶

立法會港島區嘅選舉結果,建仔保唔到蔡素玉嘅議席。尋日咁啱上屆喺港島區出戰嘅前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同記者傾偈,講開今屆港島區嘅戰果,問起點睇蔡菜子出局,范太話:「咁你又唔話史泰祖入唔到?」言下之意,唔通范太有水晶球,早就測到蔡菜子敗北?

計漏空降港島惹反彈

老實講,喺蔡菜子敗北後,坊間有好多傳聞。近日又收到一個解構蔡菜子敗北之謎嘅講法。話說蔡菜子喺選舉投票日前夕,已經知道自己勝券在握,事關計過數夠票塤兩席,仲有票剩添!咁點解滑鐵盧呢?衰在佢拍檔計錯數囉。

消息話,既然有票剩,排頭位嘅曾鈺成諗住抬埋史泰祖入去,但勢估唔到佢錯估自己嘅動員力同號召力,尤其係計漏沖一啲流失嘅反彈票,事關佢空降港島,會令到有啲傳統地區力量不滿,所以部分票過沖畀史泰祖那邊。

聽聞喺投票期間仲出現訊息混亂,有部分票倉唔知應該投邊個,最終谷到史泰祖那隊嘅票數仲多過建仔自己那隊,最終捧史泰祖不成,連蔡菜子都出局。

憂職員前途淚灑人前

尋日蔡菜子以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嘅身份,去政府總部見政務司司長唐唐同埋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佢仲幽邱騰華一默話:「你以後見到我冇咁頭痛啦!」但一講番立法會選舉,蔡菜子又忍唔住淚灑人前。佢話義工咁多年嚟嘅支持令佢好感動,加上好擔心議員辦事處班職員嘅前途,先忍唔住喊,同佢輸沖冇關係。

講到今次滑鐵盧,有說同配票出事有關,佢就叫大家唔好怪佢個拍檔曾鈺成,事關政治始終都係殘忍。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50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9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政策政情
2008-09-10

特首見鄉議局談鄉郊基建

  十月中發表的施政報告對挽救政府民望至為關鍵,立法會選舉剛結束,行政長官曾蔭權昨天率先接見鄉議局成員聽取其對施政報告的建議,鄉議局成員李國英【左圖】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會上主要提議推動鄉郊的基建,在兼顧環保的同時,亦應放寬對河套區、邊境禁區和濕地的政策,他稱,過去已有建議將整塊地賣給發展商,由發展商斥資一部分作為觀鳥等保育用途,另一部分發展低密度別墅,以地產栽培保育。

  李國英又表示,一個小時的會面雙方踴躍交流意見,特首對建議亦給予正面回應,原定要討論基建、民生和政制三個範疇的問題,只能討論首兩項。他又稱,會上亦有提及丁屋申請個案堆積問題,希望政府盡快予以解決。有份出席會面的還包括鄉議局兩位副主席張學明【右圖】和林偉強等。

  與此同時,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昨天亦與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和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會面,同樣發表對施政報告的建議。民建聯蔡素玉會後向傳媒表示,會面主要提及一些具體的環保建議,例如樓宇高度和距離,將道路鋪設減少噪音的物料,美化社區,以及就全港各區制定清晰的發展本土經濟政策等。

  未能在港島區連任立法會議員的蔡素玉提及選舉時一度感觸落淚,表示對身邊的支持者相當感激,她又強調,整件事與排行港島區名單首位的曾鈺成無關,如果可以選擇,相信對方會寧願她排在首位,一切都是黨的部署,曾鈺成目前的心情亦肯定比她痛苦一百倍,希望各界不要再怪責曾鈺成■

 
文章編號: 20080910391014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0 ----------

 

am730
M06| 新聞
2008-09-10

鄉郊票過戶民建聯 助張學明入局周梁轟劉皇發出賣自由黨

本地

自由黨周梁淑怡在立法會直選角逐連任慘敗,黯然離開走過27年的政治舞台。議席保不了,她歸咎黨友劉皇發掉轉槍頭為對手民建聯拉票,令她流失大量鄉郊票源,已正式向黨提出投訴。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承認今次有負自由黨,正考慮退黨負責。

周梁淑怡昨日返回立法會向同事告別,同時亦告別從1981年開始的議會工作。她表示,參加直選要遵守遊戲規則,選票不足便要離開,但認為自己在新界西敗選,除了因為投票率低,亦因為黨友劉皇發在投票日為他們的直接競爭對手拉票,結果大量鄉郊票流向對手,民建聯譚耀宗名單以9.2萬多票當選,結果排第二位的張學明也能一同入局,「甚至有呢啲黨嘅領導出嚟,過後多謝佢,咁我覺得佢對我地個黨唔住喎。」她透露,已向自由黨正式投訴黨員劉皇發。

對於和黨主席田北俊一同敗選,周梁淑怡擔心,日後工商界的聲音可能會被忽略,亦會增加工商界對普選的戒心,認為議會兩極化對香港也絕非好事,她又預期民粹主義抬頭,政府施政會更加困難。被問及會否仿傚前立法局議員李鵬飛轉為政評人,周梁淑怡認為目前言之尚早,但她沒考慮退出政壇,願意繼續為市民服務,目前會先想一想日後路向,並多抽空陪伴家人。

對於被指需為自由黨敗選負責,劉皇發承認,自己的確有負自由黨,當日將鄉郊票「過戶」民建聯。他慨嘆「忠厚兩難存」,民建聯名單第二位是他的副手鄉議局副主席張學明,今次的選舉環境與上屆有別,他選擇集中幫張學明拉票,「佢地怪就怪我啦。」他透露,現正考慮退出自由黨。

另外,行政會議昨復會,因失去直選議席而決定辭任行會成員的周梁淑怡亦有出席。曾蔭權仍未回覆周梁淑怡辭職的申請,亦未有回應事件。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讚揚周梁淑怡,長期在行政會議及立法會,為香港服務,是一位有心、有能力和有承擔的人才,至於接替她職務的人選,會由行政長官決定。其他成員范鴻齡及梁智鴻亦表示,對周梁淑怡的請辭感到可惜,梁智鴻更指,與周梁淑怡共事多年,不捨她的離去。

行政會議成員鄭耀棠認為,參與選舉非勝則敗,輸掉議席4年後可東山再起,希望商界不要因而被嚇倒,不敢從政或對直選卻步,甚至影響民主發展步伐。他亦希望,事件不會影響商界的投資意欲,因而影響香港經濟環境。



 
文章編號: 20080910892001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1 ----------

 

am730
M06| 新聞
2008-09-10

范太:泛民選舉策略有進步

放棄連任參選的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圖),對自由黨在直選中全軍盡墨感到意外,因選前民調顯示該黨選情無問題,結果反映「依家冇乜民調可信」,但她讚揚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輸了議席,但贏了風度。另外,上屆出選港島區的范太說,雖然建制派在這區流失選票,但在投票率偏低下,各方流失選票實屬自然,不過,她認同泛民主派的選舉策略較上屆進步,反之建制派在港島區的兩張名單各盡全力,卻未能將選票集中。行將卸任立法會主席的范太,不肯評論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是否合適接任人選,只說相信新一屆議員有足夠智慧選出新主席。對於新一屆立法會將加入多名新議員,她不認為這會令主席主持會議的難度增加,她並主動提及社民連主席黃毓民,「佢只係大聲同惡,但大聲唔表示佢冇道理。」

 
文章編號: 20080910892001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2 ----------

 

am730
M12| 新聞| C觀點| By 施永青
2008-09-10

自由黨為何全軍覆沒

今次立法會改選,自由黨在開始時應該是蠻有信心的,還以為有條件可以擴大上次打下的基礎,所以增派了田北辰出戰九龍西,林翠蓮出戰香港島;誰知全軍覆沒,田北俊與周梁淑怡也保不住原有的議席。

出現這種結果,一方面是因為香港社會正瀰漫著一片仇商情緒,另一方面亦因為自由黨自己的策略錯誤。田北俊作為自由黨的主席,為今次選舉失敗而辭職是應該的。然而單是更換主席並不足夠,自由黨還得重新定位,改變原有的選舉策略。

在比例代表制下,自由黨本可以輕而易舉地在各區取一席位。只要他堅定不移地站穩在政治光譜的最右邊,捍衛自由市場,維護私有產權,那認同這種理念的人,將別無他選,惟有投票給自由黨。最左的社民連也可以取得三個議席,沒有理由最右的自由黨竟連一個議席也爭不到!

香港的政黨,大部分只在政治上贊成個人主義(贊成一人一票普選),但在經濟上卻傾向集體主義(凡事向政府問責,要政府包辦)。他們以增加福利、多派免費午餐的方法,向市民行賄,以換取選票,但他們從來不理會政府的錢可以從那裏得來,更不曉得如何增加社會整體的生產力,讓社會對基層有更大的承擔能力。

讓這樣的政黨得逞,政府的架構會愈來愈大,政府的效率會愈來愈低,但納稅人的負擔則會愈來愈重,失去努力的誘因。另一方面,社會上的基層卻會變得愈來愈依賴政府,失去自力更生,改變自己命運的能力。

我不相信,所有的香港人都想香港變成這個樣子。自由黨只要敢於站在這些政黨的對立面,立場鮮明地與這些政黨對著幹,一定不難找到支持者。在香港,從商做老闆的人或許只佔少數,但認同自由經濟,知道維護營商環境對香港有好處的人絕對不會是少數。

可惜,自由黨在這方面立場模糊,縱容代表飲食界的黨員張宇人,組織領匯商戶,企圖以集體力量去阻止領匯加租。這種做法完全違背自由市場與私有產權的理念,與自由黨的黨綱背道而馳。

周梁淑怡在競選論壇上,在最低工資問題上被民主派攻擊時,怯得立場模糊,不敢據理力爭,叫支持者失望。

田北辰更好笑,挑著兩箱寫上「基層」兩字的擔子給記者拍照,以為這樣就可以代表基層的利益,基層會因而投他一票。這樣做顯然是找錯對象。社民連不會去爭取商界投他們一票,自由黨人卻幻想基層會投他一票,真有「政治智慧」。

其實,自由黨只要站在政治光譜的最右翼,已可以做獨家代理,盡收認同自由市場者的票。這樣,即使不獲基層支持,一樣可以在每個選區取一至兩個席位。



 
文章編號: 20080910892003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3 ----------

 

頭條日報
P10| 港聞| 立會選舉
2008-09-10

配合立會新形勢特首研改組行會

自由黨前副主席周梁淑怡(上圖)在立法會直選落敗,決定辭去行政會議成員職位,特首曾蔭權昨天未有回應。據悉,曾蔭權正考慮改組行政會議,以回應新一屆立法會議員的組合。

行政會議暑期休會後,昨天復會,曾蔭權出席會議前後並沒回應是否接納周梁淑怡請辭,但周太會後重申去意已決:「哈哈!我想不需要挽留我了,(我相信)他(特首)已作了決定,我現在只在等待他的回覆信。」周太續稱,昨日行會並沒就其請辭作特別討論,此前只跟曾蔭權就此通了一次電話,如今心情輕鬆。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會後稱,周太在行政立法兩會與多項公職服務多年,「她有心,有能力,對香港有承擔」,是行政會議不少成員都敬重的政治人才,曾蔭權會自行決定繼任人選。

特首電賀何俊仁

另外,消息人士稱,行政長官曾蔭權準備在立法會選舉、各黨派勢力有所重整後,改組行政會議,加強與其他政治力量的溝通及合作。

為向泛民主派釋出善意,曾蔭權前日立法會選舉結果公佈當天,即親自主動致電恭賀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以建立合作與溝通關係。



 
文章編號: 20080910904006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4 ----------

 

頭條日報
P24| 港聞
2008-09-10

《星島》立會戰號外反應熱烈

今屆立法會選戰,歷來最激,總計六十個議席中,竟有二十個,即三分之一議席換上新面孔,變幅之大著實驚人。為了緊貼選情,《頭條日報》姊妹報《星島日報》,前日中午加推號外版,讀者反應好好,迅速派清,惠及十萬忠實讀者。

今屆立法會選情的結果出人意表,未到最後一刻,還未知鹿死誰手。選舉是本港大事,巿民當然欲知最新情況,可惜身處工作地點,未能即時知曉。

為了讓廣大讀者緊貼選舉最新消息,《星島》除了在前日凌晨三時半改版外,前日上午亦在點票完結後,即時印製十萬份號外版,中午派發上班一族,反應極為理想,三小時內迅速派清。本報就攝得連任建築、測量及都巿規劃界功能組別的劉秀成(見圖),亦急急拿起《星島》細閱選情,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文章編號: 20080910904008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5 ----------

 

頭條日報
P30| 港聞| 中環HighTea| By 黃麗君
2008-09-10

「為反對而反對」未必可行

社民連成為今屆立法會選舉的大贏家,除了議席有進帳,贏得的選票也急升。有學者分析,社民連大勝和自由黨大敗,反映社會階級矛盾深化,也反映社會瀰漫更濃的反官商勾結情緒,這種簡單的二分法,似乎指向支持社民連的主要是草根階層,支持自由黨的就不離富貴的上等人。事實是否如此實有待驗證。

社民連以激進形象為賣點,任何社會活動,特別是激烈的抗爭行動,都少不了他們的份兒,今屆社民連在每一個地區直選選區都有名單出戰,五個名單,五位候選人包括九西黃毓民、九東陶君行、新界西陳偉業、新界東梁國雄和港島曾健成。

大家在媒體上都見過他們至激表現,有時是激進的言論,有時是激烈的抗爭,總之好言好語、斯文大方似乎與他們不能扯上關係。

毓民支持者有要求

社民連有此形象,一般人的結論是選社民連的人便是喜歡他們的夠激,敢講人所不講,敢做人所不做,他們是不折不扣的極端反對派,或許身負這一個標籤,也令社民連深信自己定位既是如此,因此義無反顧地要做「為反對而反對」的反對派。

據報道,「為反對而反對,發揮監察政府作用」是出自在九西以極高票當選的社民連主席黃毓民之口,如果社民連他日真的不管青紅皂白,為「為反對而反對」,他們是否真的會繼續大受選民歡迎?四年過後,支持他們的選民是否仍然會對該黨寄予希望?

有人以為支持社民連的便是反對政府的草根階層,但事實是如此嗎?在投票日近,兩間大學的民調都發現,黃毓民人氣急升,商界和政界都有不少人以此為討論話題,在這些討論中,不難發現支持黃毓民的不儘是住在旺角、深水埠草根人士,好些高級行政人員和專業人士也表示要投黃毓民一票,有些人表示支持黃毓民是因其他政黨沒有一個值得支持,眼見各黨候選人在立法會多年工作毫無建樹,黃毓民提供了一個新選擇,以他似乎也是一個有觀點、有見地的候選人,因此投他一票。

這類選民相信並不是基於黃毓民會為「為反對而反對」才選他,而是希望他能夠把他們的心聲講出來,吐一吐怨氣。除這一類屬精英一族的選民,黃毓民的支持者當然也少不了希望他破口大罵政府,為他們爭取基層權益人士。

陳偉業連任靠地區工作

與黃毓民不同,「長毛」梁國雄得的相信主要是反叛票,部份不滿政府的人士覺得「長毛」搞抗爭有理,大力支持他,有一些年輕選民也迷倒於他的反叛形象,他高票當選的原因與黃毓民顯然有不同。至於陳偉業,論激進程度當然不及「長毛」,他能夠化險為夷,成功連任相信不是只靠社民連的激進招牌,他長期在新界西地區工作,不少支持者是對他不離不棄的街坊擁躉,因此他當選的原因相信與「長毛」和黃毓民亦不盡一樣。

社民連在今屆選舉氣勢如虹,勝出者所得的支持特別是黃毓民所贏得的選票,當中帶有不少選民的期望,這些期望是希望他能夠做實事,幹出一點成績,而不儘是「為反對而反對」,包括黃毓民若未能體會選民這一點心意,下屆再選,結果極有機會與今屆不盡相同,他如何回應選民的期望,是嚴肅的課題,不應掉以輕心!



 
文章編號: 20080910904009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6 ----------

 

香港商報
A01| 重要新聞| 社評
2008-09-10

就業預期轉差經濟民生待強

有人力資源顧問公司對第四季本港就業展望進行了一項調查,訪問了6個組別行業共804間本地公司,結果顯示,雖然只有4%受訪者表示會裁員,但有73%指無意增聘人手,考慮增聘的僅19%,較上季下跌11個百分點,反映目前經濟氣氛轉壞,僱主招聘人手更趨審慎,本地就業前景有惡化的跡象。本港第二季失業率降至3.2%的10年新低,但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環境下,香港實難獨善其身,未來就業前景勢將轉趨嚴峻。

去年本港股市、樓市大旺,金融、保險及房地產業欣欣向榮,薪金花紅增幅驚人。不過,今年情況卻急劇逆轉,年初以來港股已累跌超過兩成半,而8月樓宇買賣合約更按年大跌逾五成,拖累了整個行業的前景。在受訪的6個組別行業中,就以該組別行業僱主的招聘指數跌幅最大,淨就業展望(增聘人手減去削減人手)急挫14個百分點至17%。另一個重災區是服務業,受到通脹加劇影響,市民消費意欲和能力俱降,淨就業展望也急跌9個百分點至32%。而持續頹勢的,就是建築業,受累於本港基建發展步伐緩慢,以及樓市低迷,施工量不足,指數跌至7%的低水平,按季大跌10個百分點。

就業市道轉差,失業人士料將增加,除了構成經濟、民生問題外,也會為社會帶來衝擊。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昨日發表一項報告顯示,失業人士的自殺風險較在職人士高20至40倍,而近年失業人士的自殺風險且持續上升,其中女性失業者的自殺風險更在02至06年間急增2.5倍,男性也增加超過六成,情況確實令人擔心。

面對經濟困境和悲觀的就業預期,特區政府固然責無旁貸,社會各界都不能置身事外,特別是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多強調以民為本,並以爭取基層和勞工團體利益作為競選政綱,到底能否與政府一道,營造良好環境,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大家都在拭目以待。事實上,剛過去的立法會選舉中,代表商界的自由黨在直選議席上全軍覆沒,不禁令人擔憂,新一屆立法會或將不利經濟發展。而隨著貧富懸殊擴大及傳媒的炒作,商民對立情緒蔓延,社會上已失去「以經濟帶旺市道從而回饋市民」的耐性,愈來愈希望「以直接惠澤基層」的方式助民脫困,新一屆立法會是否走向民粹,頻推不利工商的議案,進而拖垮已呈疲態的營商環境呢?在經濟困難重重之下,這些質疑尤其令人擔憂。

行政長官曾蔭權將於下月中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內容將側重於經濟和民生。希望新一屆立法會與政府攜手,積極研究更多利民紓困方案,多做實事,減少爭拗,刻不容緩地推出刺激經濟和改善民生措施,如盡快推行十大基建等。果如是,才能助市民走出時艱,減少失業威脅。

商報評論員李明生

 
文章編號: 20080910001000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7 ----------

 

星島日報
A18| 港聞| 大棋盤| By 杜良謀
2008-09-10

劉皇發料退自由黨

自由黨直選候選人全軍覆沒,落敗辭去副主席及行會職位的周梁淑怡正式向黨投訴劉皇發,直言作為黨友,竟然由其他黨領袖多謝他,發叔對不住自由黨。在自由黨敗北後,便一直有消息傳出,發叔將退黨,令過去曾是立法會第一大黨擁有十席的自由黨,大幅跌四成,至只餘六席。

自由黨敗北,聽聞在前日的慰勞宴上,黨內不少人都大罵發叔不是。周太說發叔對不起自由黨:「他是我們黨友,卻幫一個和我們有競爭的黨拉票,甚至有黨領導出來背後多謝他,我覺得對我地個黨唔住!」聽聞,發叔也深知自由黨不滿,有意退黨。

周梁正式投訴發叔

結束廿七年議會生涯的周太認為,對未來政治取態有佷大影響,工商界肯定更擔心,但她無因為落選而不甘心,認為過去廿多年所做的事,無議員能相比,未來也會留在政壇服務市民,又表示不會在行會留任。特首曾蔭權昨仍未決定是否接受周太請辭。

對於失去鄉事票,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反對流失鄉事票的理論。他比較了今屆與上屆的票站結果(見表),發現周太今屆在新界西鄉郊票站所得的選票,下跌了三千票之多,雖然是少了鄉郊票,但較她輸給社民連陳偉業的一萬票,並不決定性。新界東田北俊的情況亦相若。

蔡子強再分析二人在公屋區和私樓區的行票,發現二人在公屋和私樓區的跌幅都相當平均,約為五成,因此結論是沒有跡象顯示二人是失卻一個特定階層或社群的票而敗選。

無論如何,自由黨失去鄉事派的支持已相當明顯,選舉期間更有鄉事委員會主席透露,不會再為周太拉票,只會支持鄉議局副主席張學明。自由黨早前在民建聯與鄉事派交惡時,以為可坐收漁人之利,得鄉事支持,但事與願違,再加上公屋和私樓票大幅流失,自由黨直選落敗已是必然。



 
文章編號: 20080910003005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8 ----------

 

星島日報
A18| 港聞
2008-09-10

范太:地區工作勝明星效應

即將卸任立法會主席的范徐麗泰,昨日與傳媒茶敘時認為,今屆選舉結果反映選民重視候選人地區工作多於明星效應,對於自由黨正副主席同時落選亦感驚訝。

以言行激進見稱的社民連黃毓民入局,來屆主席會否更難駕馭議會,她認為主席只需按議事規則辦事,毋須為此擔心。

談起立法會選舉結果,范太昨日明顯有備而來。對於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落選,范太指是意料之外,投票前二人在民調內支持度均非常穩定,結果卻大熱倒灶,反映民調並不可信。但范太認為難以就此判斷日後工商界會否在參與直選上卻步,相信自由黨日後仍會積極參與直選。

范太認為,選舉結果證明選民在立法會選舉中亦較重視候選人的地區工作:「如果你在地區服務認識街坊,街坊不理你的政治傾向都會支持你。」她指出由於五個選區的面積均比較大,過往高知名度的候選人會有優勢,但現時選民會要求候選人有地區工作。

過往范太在議會中驅逐

「長毛」出議會令人印象深刻,今屆連同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入局,黃亦揚言要與「長毛」一起繼續走「抗爭路線」;來屆立法會主席該如何駕馭他們成為外間焦點。范太認為議員有智慧選合適的人擔任立法會主席,議員與主席間亦要互相尊重,主席只須按議事規則辦事,毋須為此擔心:「議員做甚麼會自己考慮,符合議事規則就讓他們做。」

記者潘淑麗



 
文章編號: 20080910003005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9 ----------

 

星島日報
A18| 港聞
2008-09-10

港島成功模式楊森:不能照搬

未能成功連任的民

主黨楊森將告別議會生涯,他承認民主黨跌票,是被公民黨搶去不少中產票,但結果顯示民主黨仍在公屋區獲得支持,反映地區工作十分重要,並寄語公民黨亦要重視發展地區網絡。他又指,新人排首舊人排後的「楊森模式」不能照搬,須視乎新人的吸票力,及過票能力等因素:「若果會失得多票又不能吸到新票和過票,便會贏不到。」

現年六十歲的楊森在記者會上解釋,自己因抱恙而沒有在投票後到點票中心,與甘乃威一同上台,而週一早上亦要到港大授課。他形容當日凌晨知道甘乃威獲選,感到非常高興,又指今次選舉是最辛苦的一次,選後自己心情平靜。

民主黨在港島獲三萬多票,比去年十三萬多票大跌十萬票,比二千年的九萬多票亦大幅下跌。楊森不認為是被選民離棄:「上次不是常態,而且加上七一效應,今年政治衝突少好多……李柱銘亦退休,又加上有公民黨,要保一席也不容易,而且我們也不去告急,以免令何秀蘭得票少。」記者蔡傳威



 
文章編號: 20080910003005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0 ----------

 

星島日報
A19| 每日雜誌| 維港會
2008-09-10

范太:毓民大聲但不惡

即將卸任立法會主席的范徐麗泰,將全心投入人大常委職務,昨日向記者介紹她設立的網頁。講開今屆立法會選舉賽果,社民連「長毛」及黃毓民同時入局,令人憂慮日後立法會的運作,范太笑言,其實毓民有時說話大聲但不代表惡,她認識對方已久,偶然亦會一起吃飯,不過就唔敢講與對方是否算得上是朋友。

范太又話,事前已估計「長毛」一定會當選,指對方○四年得六萬票,今屆就算跌票一半亦可以三萬多票在新東當選。雖然范太數次逐「長毛」出議會,但她指與他沒有芥蒂,又讚「長毛」好聰明,轉數非常快;選民選二人進入立法會,可能是希望有行徑高調的人制衡議會。

范太指,當選人大常委以來接到約十多個投訴,多數是中小企,甚至是「大老闆」要求幫助,部分牽涉商業糾紛,范太笑言部分個案提供的資料不足,有時甚至是當事人理虧,「想幫都無得幫」。



 
文章編號: 20080910003006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1 ----------

 

星島日報
A19| 每日雜誌
2008-09-10

蔡蔡子請辦事處職員旅行

剛在立法會選舉中落敗的民建聯蔡素玉昨日以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身份,同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及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會面,為即將在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提交環保方面的建議。蔡蔡子說,會繼續做環保同社區的工作。她笑言,會面期間向邱騰華說:「你以後無咁頭痛」,而邱局長就好醒目,不作回應。

她說,最不捨得的是議員辦事處的職員,並打算同他們到順德玩兩日,或出資一半旅費,同職員去韓國旅行。而她的議員辦事處即將在十月中遷出,主席譚耀宗已答應由其他議員接收一班職員。

而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在另一場合就表示,已通過曾鈺成問候蔡素玉,引述曾鈺成指蔡已放開懷抱,有很多人找她做不同的工作。葉太又透露,會加入經濟、運輸、教育及公務員的事務委員會,被問到會否擔心在議會內受形象激進的社民連主席黃毓民針對,葉太說:「他男人大丈夫點會蝦我啊!」



 
文章編號: 20080910003006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2 ----------

 

星島日報
A19| 每日雜誌| 維港會
2008-09-10

阿田謝票遇張文光

立法會選舉曲終人散,不論是當選或落選的選民,昨日都到選區向選民謝票。社民連「長毛」及黃毓民分別在新東及九西謝票,「長毛」感謝選民支持他踢走「富貴黨田北俊」;黃毓民則多謝選民令他高票當選;在港島區出選重返議會的何秀蘭亦從銅鑼灣出發,環島謝票。在新西出選的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一度在告急聲中險些議席不保,最後「逢凶化吉」保住議席,昨日立即多謝選民支持。

當選自然高興,落選亦要有風度。取得一萬三千多票的自由黨田北辰雖然競選失敗,但仍不忘向選民謝票,其間巧遇在功能組別當選的民主黨張文光,二人亦大方地握手問候(見圖)。



 
文章編號: 20080910003006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3 ----------

 

星島日報
E06| 花樣| 小宇宙| By 查小欣
2008-09-10

識贏唔識輸

贏識贏盡,破世界紀錄奪金一刻,披上國旗繞場一周,行軍禮,脫鞋,擲汗巾,跳舞,耀武揚威,獨霸鏡頭,贏獎兼贏風頭。

識贏未必識輸,劉翔卻懂,出場前先來告急,反常地狂踢牆虐腳;退跑了,緊皺五官,痛苦萬狀,垂頭拐腳別鳥巢,教練淚流披面開記招公開他在玩命,劉翔親出聲明感謝各方支持,承諾回來會跑得更快,不管是否overpromise,起碼告訴你他「由頭到尾都恨跑」,替他掙回不少積分。

蔡蔡子墊曾鈺成腳底出局,仍捱著睡眼,強忍眼淚,與曾鈺成用福建話向街坊謝票,更許諾會繼續為黨出力,用搓麻將的術語,是有牌品。

選民每票都是神聖的,不管只有一人投票,輸了也應謝票,就算決定退出江湖,也該來一個告別謝票儀式,感激成千上萬的支持者,做出一個「得票二、三萬」的紀錄,不致太難看。

選舉工程背後可能有不為外人道的配票、講數、對罵、角力的複雜過程,因而受了不少冤屈氣,最後覆沒了,便晦氣地立即宣佈金盆洗手,「多謝」也忘記講,反而要力證落選後會活得更好,可以安享晚年,湊孫為樂,做歸家娘和住家男,不折不扣「返屋企抖抖」,培訓接班人以重振黨威也免問,令人質疑,早已無心戀戰,又何必擾攘?

此刻,覺得陳方可愛,她大可天天戰四方城,陪孫仔去海洋公園、迪士尼,hightea買首飾恤髮,但為支持泛民,放下身段身水身汗站台拉票,良心上的光環更光亮。



 
文章編號: 20080910003025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4 ----------

 

星島日報
F09| 師家版| 師語錄| By 陳葒
2008-09-10

教育界代表(上)

本屆立法會功能組別教育界選舉在我執筆此刻已有結果,教協會長張文光以三萬七千多票連任,比主要對手多出兩萬多票。之前不敢多議,既然現在塵埃落定,不妨在此說說自己的看法。

雖說本屆張文光的對手較以往強,但恐怕連對手也不會認為張文光有可能輸掉這場仗吧。畢竟張文光已累積了較高的知名度,更有教協強大的組識支援,勝利應是理所當然。既然是理所當然的勝利,那麼勝利者的目光就不必盯著當選的結果,而應該放在兩名對手取得的近兩萬票。

不是前線教師沒關係。一位前線教師可能能力不足可能視野不寬可能人脈不廣,可能更做不到應做的事。作為教育界的立法會代表,最重要的是要有堅定而鮮明的追求民主自由維護社會公義的立場,並且能為教育界爭取教師和學生最大的權益。以此二項觀之,張文光前一項不俗、後一項不足。

不是說張文光沒有做任何爭取教師學生權益的事,相反,在反對縮班殺校基準大班等等的大事上,他都努力在做。但這些都是關乎教師飯碗問題,甚至連爭取小班也是以避免殺校的理據(還是飯碗問題)來爭取的。我的看法是,教師的飯碗確實很重要,但教育界最重要的問題並不在此,鎮日憂心自己飯碗的教師也不是多數。

其實更多的教師並不是為了有口飯吃才在這個崗位勞心勞力默默奉獻。他們是為了實現教育的理想,展現教師的價值,他們是為了為讓香港的下一代有更好的成長、更好的未來。只可惜,有不少問題、有太多的困難使他們在追求這些目的時舉步維艱心力交瘁。那些問題,那些困難,才是我們前線教師需要一位有能力有魄力的立法會代表來幫忙解決的。那些問題,那些困難,尊敬的張文光議員,才是您在未來的四年要多些關注的。

至於是哪些問題和困難,下星期再談。



 
文章編號: 20080910003030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5 ----------

 

明報
A06| 2008立法會選舉| 聞風筆動| By 李先知
2008-09-10

哪家大學立會民調最準?

激烈的立法會選舉過後,一個很值得大家認真回顧的議題是,幾家大學在競選過程中所做的地區直選民意調查,究竟有多準確?投票當天,多家電子傳媒贊助的港大票站調查與最後的選舉結果又有多大的分別?多年來這些調查都是政黨調兵遣將的「科學」根據,也是傳媒在未有正式結果前的唯一依據,所以很值得來一次總檢視。

由於部分民調是以滾動累積結果的方式進行,而選情又不停在發展,所以很難逐次評價民調的結果。此外,部分機構的民調是沒有公佈的,因此筆者只集中檢視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中大亞太研究所和嶺南大學,分別於投票前3 天公佈的最後一批數據(即本報在9 月5 日A3 版公佈的數字),與最終的選舉結果有多大差別。

筆者所用的統計方法,是先按上述3 項民調的結果,排列出入圍候選人的當選次序,然後跟最後點票結果所得的真實排名次序逐一比較。例如某甲在某區民調所得的支持度位列第一,但在最終的點票結果卻排名第四,那麼其偏誤度便是3(4 減1)。接著,又把民調顯示會當選的每名候選人的偏誤度加起來,便可反映這個機構針對該區進行的民調的準確度。假若民調是百分百準確,那麼其偏誤度便會是零,因為每名候選人的偏誤度都是零。反之,偏誤度愈大,便顯示民調結果的準確度愈差。經過一輪運算之後,筆者發現,3 個機構在不同地區的表現很參差,例如,嶺大的港島區調查準確度最佳。不過,整體而言,中大最好,港大次之,第三是嶺大(詳見附表一)。

至於爭議最大的港大票站調查,筆者發現港大預測的「勝算極高者」,全數最終都能勝出,可謂百分百準確。不過,他們預測「勝算均等」的候選人,最終的得票差異卻很大,反映這些預測的可信度很低,部分更變成笑話。

以新界東為例。投票結束後,港大宣佈在民建聯名單上排名第三的莫錦貴的「勝算」,與劉慧卿、湯家驊、田北俊及龐愛蘭同屬「勝算均等」(詳見表二)。不過,當筆者翻閱選委會的最終點票結果,其實莫錦貴名單的得票是「零」,因為按照比例代表制的計票方法,排在他之前的劉江華及陳克勤已耗用了所有的得票,根本完全沒有勝出的機會,所以把他與得到11.07%選票的湯家驊同時列為「勝算均等」,本身就是一個大笑話。同一個情況也發生於新界西。究竟是否因為很多新界選民向調查員說謊,那便要港大去檢討了。

歡迎回應

網誌:blog.mingpao.com/LSZ.htm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00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6 ----------

 

明報
A06| 2008立法會選舉
2008-09-10

田周「落馬」范太感意外慨嘆退任議員總年資逾百年

新一屆立法會誕生,即將卸任立法會主席的范徐麗泰指出,議會會進入一個新時代, 「自回歸以來,立法會議員都沒有大改變(換人),但今次有很多現任議員退下來,他們的年資加起來超過100 年」。對於自由黨田北俊及周梁淑怡雙雙「落馬」,她坦言大感意外,但強調選舉結果不能完全預料得到,也不能以勝敗論英雄。

「讓選民感受關心最重要」范太昨日與傳媒茶敘時談及週日的立法會選舉,她一如以往不評論新主席人選, 「我不會說誰適合做主席,免得引起誤會」。她又說,原先估計田北俊和周太能順利連任,她對於周太離任感到惋惜。

本身也試過參加直選的范太說,知名度高的議員參加直選是有優勢,但最重要是讓選民感受到你的關心。她又讚賞,田北俊在落敗後表現得很有風度,沒有埋怨任何人,自己承擔責任。

不擔心黃毓民「難處理」

對於資深議員劉千石「落馬」,她不贊成其參選期間不出席選舉論壇的做法, 「既然參選,不出席論壇便很蝕底的,選民會不記得你,沒有了曝光」。

過去4 年,范太要經常處理「長毛」梁國雄不遵守議事規則的情況,如今社民連主席黃毓民亦晉身議會,會否令新一任主席更難處理?范太說,毋須擔心這方面,主席最重要是按議事規則處理便行。她又說,據她認識的黃毓民只是說話時大聲一點,以及得理不饒人,是其特色,沒有其他特別難處理的地方。

她亦希望新一屆立法會有機會與內地省市、人大常委交流, 「由於國家發展非常快,愈是多交流,有助瞭解國家最新情況,香港可從而作出配合」。她強調,全體立法會議員能否成行回內地交流,要視乎特首的取態。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00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7 ----------

 

明報
A13| 政情
2008-09-10

特首司長民望齊見新低學者促把握施政報告挽民望

【明報專訊】特首曾蔭權的民望再跌至上任以來的新低,最新評分只有51.8 分,較上月底下跌2.3 個百分點,但支持率回升至約41%,上升兩個百分點,反對率則維持在41%。另外,3 名司長的支持率均跌至出任現職以來的新低。

港大民調於9 月1 至5 日訪問了1010 名市民。結果顯示,政務司長唐英年、財政司長曾俊華和律政司長黃仁龍的支持率均見下跌,分別有49%、43%和56%,跌幅分別有2、4 和2 個百分點;反對率有13%、16%和6%,其中前兩者分別升3 個百分點,黃仁龍的反對率則維持不變。

俞宗怡反對率急升10 百分點另外,眾局長中,公務員事務局長俞宗怡的反對率急升10 個百分點,至19%,而支持率跌5 個百分點至29%,料與「梁展文事件」有關。另外,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的支持率亦下跌11 個百分點,至28%;反對率有11個%,升3 個百分點。

恐未來施政舉步維艱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表示,特首曾蔭權及各問責司局長的民望正跌向低位。他說,立法會選舉過後,如果政府不好好把握發表施政報告、改組行政會議及重新檢視問責制度的機會,挽救民望,政府未來的施政將會舉步維艱。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06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8 ----------

 

明報
A30| Emily
2008-09-10

田北辰駐九西靜待捲土重來

自由黨第二梯隊田北辰雖然喺早前嘅選舉中敗陣,但噚日佢都連同拍檔何顯明,趁放工時間去咗九龍西謝票,包括去咗中產選區美孚,多謝大家支持。其間仲撞到本身都係九龍西選民嘅民主黨張文光,大家上前握手寒暄一番。

Emily 聽聞,本身係自由黨地區幹事嘅阿田,有意繼續喺區內為居民服務,所以大家有問題不妨搵阿田幫手。阿田可能想用4 年時間喺地區工作,等到下屆2012 年時捲土重來。



 
文章編號: 20080910004019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9 ----------

 

蘋果日報
A08| 港聞| 立法會選舉
2008-09-10

特首周內約見各大政黨

【本報訊】曾蔭權民望不斷下挫,施政報告成為挽救民望最重要的一步棋,他本星期內約見各大政黨,諮詢他們對施政報告的意見。泛民主派和親北京陣營均表明,他們最關心的是紓解民困的措施,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時必須提出一些具體解決市民困境的政策,否則只會令民怨再升。

泛民望摒棄親疏有別

曾蔭權明日將與民主黨見面,諮詢他們對施政報告意見,民主黨今晚召開黨團會議討論。據悉,該黨重點關註解決民生問題,並願意在紓解民困政策上與特區政府合作,希望特首可以改變親疏有別的做事方式,與泛民主派合作,否則只會令民怨再升。身兼工聯會會長的行政會議成員鄭耀棠昨日出席一個酒會時表示,立法會選舉後,已清楚反映社會大氣候支持盡快就最低工資立法,目前最重要的是政府的態度,他相信特首會在施政報告作出回應。鄭又稱,工聯會不排除會就最低工資等勞工議題,和泛民主派的社民連合作,他個人希望特首10月發表施政報告時,會宣佈工資保障運動成效不彰,正式提出立法。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01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0 ----------

 

蘋果日報
A20| 論壇| 三言兩語| By 烘磚
2008-09-10

三言兩語:從政豈可低調?

新一屆的立法會議員選舉令人不感到意外的是,前議員劉千石終於被他的支持者所離棄,他將落選的原因放在過去的四年都是「低調」做功夫,並且解釋「低調」是「對」的。他的「低調」只不過是「藉口」,實際是他要「還」給北京政府讓他盡「孝」的一個「人情」。在《岳飛傳》裏有這麼一個故事:話說金兵南下,攻下一個城池,殺了守城的將軍和他的老婆,由於看到守將的小兒很可愛,便留下他和乳母,並且將他養大成人。後來,當岳飛軍隊北上攻打那個城池,久攻不下,剛好軍中有一位從那個城池逃出的謀士,他溜進城向那位年輕的守將告知他的身世,而那小將也向他的乳娘求證。為了讓那位小將棄暗投明,告訴他「忠孝不兩全」的道理,並且自盡好讓他「盡忠」。最後那位小將殺了守城的老將,開城向岳飛投降。話說回來,首先要批評的是,所謂「三個代表」的中共政府竟用封建手段「盡孝」來「收買」異見政敵,再說,劉千石對「忠孝不兩全」的道理還不理解,最好不要參政,既然對他的支持者不忠,他的選民們為甚麼還要再支持他?從政者要有如藝員那樣「高調」,要為他的選民們「出風頭」,否則便要有如普通人那樣「低調」,千萬不要從政。烘磚 自由撰稿人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05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1 ----------

 

蘋果日報
A21| 專欄專論| 隔牆有耳| By 李八方
2008-09-10

隔牆有耳:蔡菜子哭碎中環

選舉結果令人悲喜交集,笑聲與淚水紛至,八方噚日路經中環政府總部,見到民建聯蔡素玉,佢落選議員,唔通咁快就執包袱?佢話雖然冇得重返議會,但仍係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噚日到政府總部見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同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就施政報告畀意見。

最痛心要遣散職員

蔡菜子稱,自己係區議員,第日會喺區議會推動環保,唔一定做立法會議員先做到野,又話本來打算去參觀波音新飛機廠,點知工人罷工不能成行,惟有轉移陣地,過兩日同一班幫手多年職員北上玩幾日,plan咗咁多節目,八方以為蔡菜子已經忘記落選之痛,重新上路,點知講到呢度,佢卻突然失控,淚如泉湧,喊到收唔到聲。蔡菜子梨花帶雨,有人遞咗張紙巾畀佢,不過冇人識安慰佢。佢邊喊邊講:「我諗起佢地(職員),先至會喊。」原來佢話落選後,最痛心係要遣散一班職員,但好彩譚耀宗、曾鈺成已答應接收佢地,安排到其他議員辦事處工作,幾個職員先唔使失業,不過佢喺電氣道個議辦就唔會保留,10月中關門大吉。職員有出路,蔡菜子仍然淚流滿面,為免哭樣出街,佢堅拒記者影相,又話其實噚日搭的士去政府總部時,喺車上已喊咗一場,因為助手同佢講,有個清潔工人得悉蔡菜子落選,擔心佢冇野做三餐不繼,話要籌錢幫蔡菜子度過難關,「佢以為我一落選就好唔掂,就嚟要做乞兒呀。」講到呢度,蔡菜子喊得仲犀利,淚水好似開水喉咁不停湧出,「你話感唔感動丫!」有啲咁有情有義支持者,難怪蔡菜子成個喊包咁,如果蔡菜子繼續喊唔停,八方擔心中環水浸。蔡菜子之前兩屆選舉,排在第二位都因為男拍檔出事而苦戰,今次輸埋,真係唔好彩,不過佢叫大家唔好再鬧曾鈺成,因為排位由黨決定,「曾鈺成都唔想排第一。」咁多人戥蔡菜子唔抵,葉劉則話據佢所知,蔡菜子心情不知幾開心,「已經放開懷抱啦,好多人搵佢,佢好多野做。」[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05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2 ----------

 

蘋果日報
A21| 專欄專論| 隔牆有耳| By 李八方
2008-09-10

隔牆有耳:唐唐俾自由黨拖累

自由黨直選無「梁」敗「北」失「辰」,全黨上下近日冇曬心機,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曾經係自由黨黨員,對個黨搞成咁都似乎感受良多,噚日出席一個酒會,被問到自由黨選舉失利時,好無奈咁攤開雙手,用身體語言表示冇野好講。

商人味濃影響特首路

選前自由黨計劃招兵買馬,選後一切休提,更傳出有人退黨,而盛傳會入黨嘅林大輝噚晚表示,暫時維持獨立身份好啲。有個別自由黨高層私下稱,該黨正、副主席直選出局,疏於地區工作固然係致命傷,另一原因係市民對官商勾結十分敏感,雖然未至於仇商,不過長毛、毓民得票高,某程度反映市民將不滿工商界情緒投射到社民連上,佢話如果情況不變,商人味濃嘅唐英年特首路會更難行。另一政界人士則分析,董落曾上,北京對商人治港有新睇法,自由黨勢弱無疑影響唐英年聲勢,但是否出局言之尚早。賭王何鴻燊噚晚話,對選舉結果相當滿意;曾憲梓就話對結果「唔係好舒服」,因為自由黨代表商界,今次輸得難睇。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05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3 ----------

 

蘋果日報
E06| 名采論壇| GG細語| By 左丁山
2008-09-10

票站調查準

九月七日選舉日,中午飲茶之前,梗係去咗投票站先。未去之前睇電視新聞,知道投票率偏低,暗呼民主派不妙,傳統智慧話畀我地聽,民建聯工聯會嘅鐵票好穩陣,必然大舉出動,相反民主派啲支持者比較散漫,隨時因為種種不成理由嘅理由唔去投票也,呢勻投票率低,泛民候選人叫急都叫唔切咯。去到票站,唔夠十個人在排隊,夠靜局,諗咗一輪,與老婆一早喺屋企商量好,依計行事可也,各自投票畀不同林巴。投完就去飲茶,碰到退休大編輯,佢細細聲講:「聽到中聯辦已放棄田氏兄弟。」中聯辦捧民建聯,工聯會,理所當然,但在九龍西撐梁美芬(田北辰老早踢爆),在新界東鼎力支持民建聯,旁及龐愛蘭,封殺田北俊,則係聞所未聞。唔通真係君子報仇,五年未晚?二○○三年反對二十三條立法一役,是日一併清算?田北俊乃自由黨龍頭,輸咗幾大件事嗜。晚上走去睇殘奧馬術賽,見到入場人數有三千八百人,算係好好聲勢,外國嘅殘奧馬術賽何來咁多觀眾呀?唔怪得一啲外國選手話十分感動。殘疾人士騎上馬背,能指揮馬匹做舞步馬術動作,已是神奇,我地當然唔可以要求太高,以「荷蘭騎術女皇」安琪嘅水準嚟比較,四肢活動不靈甚至殘缺不全嘅騎手憑佢地堅毅嘅意志,克服種種困難,好值得我地尊敬。十點幾,擒擒青趕返屋企,電視台發表港大票站調查報告,指田北俊機會不高,劉慧卿機會均等,不禁心為之危,李鵬飛以佢親身經驗評論,話港大票站調查有九成準確!次早清晨對照官方宣佈數字,港大調查果然準繩,證明市民對港大調查員冇講大話,鍾庭耀值得一讚。其他甚麼調查,根本背景不明,動態成疑,不說也罷,不過鍾庭耀曾對左丁山講過,選舉前鬧出民調風波,令佢覺得是非多,失卻學術研究意義,佢下屆未必再會嚟一次吃力不討好嘅票站調查工作。咁又係嘅,啲泛民中人,十分衝動,事前呼籲選民亂咁吸或者閉口不言,可謂敵友不分,充分表現某些人有聰明冇智慧。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30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4 ----------

 

蘋果日報
E06| 名采論壇| 黃金冒險號| By 陶傑
2008-09-10

大西洋暗探

巴黎的時裝節,全世界都有許多買家來出席,他們坐在模特兒的天橋下,不是來渡假,而是暗中視察今年巴黎有什麼新衣,然後回國模仿。美國總統大選也一樣。英國的保守黨、工黨、自由黨都派出探子,去奧巴馬的演說會,混在民眾之中,觀察奧巴馬演說的神態,如何操控電子和網絡傳媒,爆出什麼樣的金句。保守黨今年派出的探子,叫做莫浩德,在八十年代,莫浩德一度是外交部掌責香港事務的次官,那時他還不到四十歲,今年他奉領袖金馬倫之命來美國出席兩黨的集會,暗中偷師,看看奧巴馬到底何方神聖,有什麼本事,可以摧毀希拉莉龐大的選舉機器,攀升到白宮的大門口。論演說的藝術,英國人一向看不起美國佬,他們認為英國下議院才是文藻流麗、詞章豐雋的口才殿堂。羅斯福的爐邊夜話,馬丁路德金的街頭疾呼,雖然很有感染力,但英國人以凱撒羅馬的後人自居,嫌美式的演說淺白有餘,缺乏雍容的貴氣。但今日是網絡世代,民眾不再伏在客廳的收音機前聆聽邱吉爾的演講。英國人素有自知之明,世界的潮流改變了,他們表面不動聲色,自嘲兩句之後,暗中瞭解形勢,尋求改變。人家已經出了一個奧巴馬,奧巴馬擁有空前的民意票房,英國人在現實面前比較冷靜,保守黨派莫浩德橫渡大西洋探看了一會,認為奧巴馬有一些可以致命的缺點。因為形勢大好,這位黑人小馬哥似乎有點衝昏頭腦,競選的後期,他越來越像教主,他的王者氣派流露得太早,眉梢眼角流露的意氣,把萬千擁躉漸當做對他俯伏感恩的信眾。此一驕奢之態,令對手麥堅成為下風的對手,但強弱懸殊,下風的對手叫做Underdog── 下風的那隻狗,可以贏取同情,聖經裏的大衛戰勝哥利亞,就是「下狗」反勝巨人的故事。英語文化中的Underdog,跟中文的「落水狗」不同,中國的落水狗一沉百踩,但Underdog是有機會的,只要上風的那個因勝生驕,驕而出錯。英國人能壓抑情感,滿堂歡慶的時候,一般比美國人更能自持,敗選也不沮喪,英國文化崇尚中庸,美國人的心器畢竟淺一些。莫浩德的軍師寫下這段報告,上呈金馬倫,這是很深沉的研究謀略。美國大選,大西洋兩岸暗流洶湧,香港的政黨有沒有派人去美國窺探?瑞士搞鐘錶展,只懂派人去抄歐洲的設計,是會被人看不起的,對不對?

 
文章編號: 20080910006030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5 ----------

 

成報
A05| 港聞
2008-09-10

范太:「明星牌」難奏效

【記者鄭穎茵報道】自由黨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在立法會選舉中「落馬」,而即將卸任立法會主席的范徐麗泰坦言未想到兩人會落選,但相信選民的抉擇,清晰反映市民重視地區工作,單靠知名度打「明星牌」並不能奏效。

卸 任前不便 說三道四

范徐麗泰表示,選舉結果「清晰顯示單靠知名度並唔足夠,必須地區上有服務往績」,選民在「明星級」及「關心我但未必幫我做到乜」的人選中,會選後者,因服務市民才最貼身,故民主黨以紮實的基層工作獲不少議席。她又說議員「可能做好多野,但市民感覺唔到係最弊」,但認為「唔使行步路都要叫人(記者)嚟影相,唔係日日有報道市民就投你票,如果參政人士曝光後唔理選民,實選唔到,選民會覺得畀人利用」。她指早前民調顯示田北俊和周梁淑怡選情「穩陣」,結果反映民調不可信,又形容一次勝敗不能論英雄,盛讚田北俊落敗後接受結果,極有風度,「冇埋怨任何人,自己承擔所有責任」,而她與周梁淑怡是數十年朋友,對其落選感可惜,相信港人會記得周太多年來為本港的付出,並相信新一屆議員會把立法會帶向「新時代」。

范太的主席任期至本月30日屆滿,她未肯評論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是否主席合適人選,笑說免得有議員指她「冇票」卻指指點點,相信議員會用集體智慧選出主席,她又對行政長官下月公佈的施政報告表示「冇期望」,指卸任前不便說三道四。重投人大常委工作的范太,昨介紹其剛啟動的個人人大常委網頁www.npcfan.hk,市民可留言與她交流。

 
文章編號: 20080910029002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6 ----------

 

香港經濟日報
C15| 心情| 心情——大地旅人| By 張翠容
2008-09-10

香港的紅色疑惑

  有不少評論認為,今年立法會選舉的低投票率一再印證了香港人的政治熱情度不足,甚至以冷感來形容之,但在缺乏蕩漾波濤的政治海面下,卻有暗湧的激流。

  黃毓民空降九龍西而能夠以僅次於民建聯的高票數當選,自由黨則全軍覆沒,連形象與政績較不錯的田北俊,亦給選民拉下馬,並且輸得慘重,這反映了甚麼?

  香港社會貧富懸殊確是在惡化中,窮人人口擴大,令到以草根基層為賣點的社民連次大獲全勝,他們以紅色為主調,這令我想到委內瑞拉的「紅」,當地窮人穿上紅衫成為一片紅海,以示對總統查韋斯和其發動的革命作出堅定不移的支持。不過發展到現在,紅色已成為委國窮人的顏色,他們已開始討論沒有查韋斯的查韋斯主義,這等如沒有哲古華拉的哲古華拉主義。

  只要貧窮在南美沒有改善,革命紅潮亦難退潮。

  但香港政治的特色是不能擺脫中央的影子,我們社會有所謂「左派鐵票」動員能力強勁,如果有鐵票的支持,參政者就無往而不利也!

  今次立法會選情結果正好顯示,香港社會急速靠邊站,屬民主派右邊精英的公民黨,除余若薇靠個人的聲望,以第二排位也可入圍外,其他只是險勝,不然便是以落敗收場;而自由黨在這政治暗流裏更遭沒頂,商界代表在直選舞台上完全沒有位置,在西方民主政治裏是不可思議的,這會否發展成為香港直選文化的特色呢?

  這真是個有趣的現象,「紅」或會成為香港政治的一個主調,民主派左邊的「紅」與建制派左邊的「紅」,兩「紅」對壘,火花必爆發。

  得失本平常,看到田少黯然退出政壇。相信有很多人會感到可惜。我惟有送上一句:另一個人生是可能的,繼續努力吧!

 
文章編號: 20080910030005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7 ----------

 

香港經濟日報
A20| 社會要聞
2008-09-10

直選失利 周梁恐商界「失聲」

  由81年晉身議會,從政27年,最終在立法會選舉落敗的自由黨周梁淑怡指,自由黨直選全部失利,將令工商界更擔心普選,她亦擔心,日後工商界的聲音得不到反映。

辭任行會 稱不需挽留

  決定辭去行政會議成員的周梁淑怡,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後,一臉輕鬆指自己去意已決,被問及特首曾蔭權可有挽留時,她說,「我想不需要挽留我了,我(離開的)決定,已作了決定,但我在等待特首的回覆信,我有跟他通了一個電話,但在剛才,亦有說到他會給我信,今天心情很輕鬆。」

  她又指,自由黨在直選中全部落敗後,擔心日後工商界的聲音可能會被忽略,亦會打擊工商界人士參選的意慾,並令工商界對普選更有戒心,「工商界、企業界,肯定對直選更加擔心,李鵬飛、田北俊、周梁淑怡,行出來去爭取直選都不行。」

轉為政評人 言之尚早

  周太亦表示,自己擔心議會兩極化,「我始終覺得中央很疼錫香港,但如何在維持繁榮之餘,有多元化聲音影響施政,其實是最大考驗。你問民主,個個都想要,但很多時,個『權』,大家都想要,但個『責』,大家都看不到。」

  被問及會否倣傚前立法局議員李鵬飛轉為政評人,周梁淑怡回應指,現時是言之尚早。她又指,自己不會介意以落選為總結,「由一個委任議員,做到直選,在整個香港政治進程之中,體現了很多高高低低,無論是成與敗,我都比人經歷得多。」

相關文章:

中方將約晤商界 促積極參政 廖暉慰問田北俊 冀自由黨改革

劉皇發釀退黨 自由黨或變6席

李鵬飛指自由黨玩完 倡合併

曾慶紅早叮囑 研商界闖政壇



 
文章編號: 20080910030008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8 ----------

 

香港經濟日報
A21| 政情
2008-09-10

范太:新任主席應一視同仁

  【本報訊】即將卸任立法會主席的范徐麗泰,談及社民連黃毓民等激進派入局,她認為接替她的新主席,應該一視同仁,根據議事規則,處理所有議員的行為。她形容,新一屆議會是新時代的開始。

田北俊周梁落敗 感惋惜

  另外,范太又坦言,沒有預計自由黨的田北俊和周梁淑怡會落選,對此感到惋惜。

  黃毓民當選後表明,將在議事堂內大搞抗爭,范太表示,跟黃毓民認識,覺得對方只是「大聲、得理不饒人」,「議員這麼大個人,應該清楚自己在做甚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市民會接受立法會主席,按規則做事,而不是按個人喜愛處理。」

寄語議員 勿為曝光做事

  她又寄語一眾議員,不應只為爭取曝光而做事。「如果你幫到人,選票自己會過來;不是你日日有張相登在報紙,選民就會投你一票。」

  談及自由黨今次選舉慘敗,范太形容,田北俊落選後,沒有埋怨任何人,又願意承擔責任,「是贏了風度」。

  但她坦言,現時參選,不能單靠知名度,亦要有地區服務的往績,例如起初外界不看好民主黨的選情,但最終他們的議席不是減少很多,相信與他們基層工作較紮實有關。

  對於新任立法會議員能否有機會組團訪京?范太表示,希望議員日後有多些機會與內地作交流,但就坦言:「相信要特首出聲先至得!」

 
文章編號: 20080910030008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9 ----------

 

香港經濟日報
C14| 寫意| 寫意——天地良心| By 李純恩
2008-09-10

寧為玉碎

  立法會選舉那天,聽到有人說一定要去投票,明知是幾個爛蘋果,也要在中間選一個不那麼爛的。

  現在的人,真的信奉「兩害取其輕」。

  聽起來,實在無奈。一大筐蘋果,竟沒有一個是好的。

  於我而言,選擇上的事情,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人總得有點品味和堅持。

  你或者說,我寧為玉全了,就是面對一筐爛蘋果,一個都不選,那麼就失去了一個投票機會,令最爛的那個蘋果多了一個機會被選上。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我也相信,不是個個好像我這樣的。如果就差我這一票而令最爛的蘋果被選上,那也是天意,就像台灣人選了陳水扁做八年總統一樣,活該。

  我們應該相信人民的力量。

  但是,人民的品味未必靠得住。

  一個人的力量,在人民的力量面前微不足道,根本起不了甚麼作用。那麼,當人民的好品味浪潮湧來的時候,最爛的蘋果是沒有出路的。當然,在人民的壞品味浪潮淹過來之際,個人也只好「寧為玉碎」了。

  如此權衡,如果知道那一筐都是不堪入口的爛蘋果,我乾脆放棄選擇的權力。

  棄權,也是一種態度。以「爛蘋果現象」論,便是對壞品味的抗議。當然,這種態度是極個人的,那些明知對著一筐爛蘋果也要「兩害取其輕」的朋友,除了堅持不放棄自己的投票權利,也比我隨和。

  香港立法會的候選人中,是不是都是爛蘋果?那倒也不是,只是爛的比好的多得多,好的也就沒用了。

 
文章編號: 20080910030017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0 ----------

 

東方日報
A10| 港聞
2008-09-10

蔡菜子眼淚流不停

民建聯蔡素玉雖然今年敗走港島區,但佢話過會繼續專注環保問題,尋日佢以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嘅身份,去政府總部與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同埋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見面,佢仲幽邱騰華一默話:「你以後見到我無咁頭痛啦!」

不過一講番立法會選舉,蔡菜子又禁不住淚灑人前。佢話義工咁多年來嘅支持令佢好感動,加上好擔心議員辦事處班職員嘅前途,先忍唔住喊,同佢輸咗無關係;好彩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應承會安排職位畀佢地,佢先至可以放心啲。

今次蔡菜子慘遭滑鐵盧,有說同配票出事有關,蔡菜子就叫大家唔好怪佢個拍檔,事關政治始終都係殘忍,即使明知結果係會輸,佢都唔介意排喺名單第二位喎。佢仲安撫番自己話:「失個議席嗜,又唔係天下末日!」

反正一切都塵埃落定,蔡菜子打算睇嚇有無合適嘅韓國團,同一班同事去旅行散嚇心;就算無都近近地去順德,然後就等十月中搬離北角嘅議員辦事處,留番錦屏那個用嚟接見市民。臨走前,佢仲不忘叫記者記得農曆新年搵佢拜年,佢絕對歡迎咁話。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53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1 ----------

 

東方日報
A10| 港聞
2008-09-10

中環出更:莎姐彩雀Look 返行會示威

自由黨喺立法會直選全軍覆沒,正副主席相繼劈炮唔撈,消息震驚香港政壇,宣佈辭去行會成員嘅周梁淑怡(莎姐)更成為全城焦點。尋日莎姐照樣現身出席行政會議,由頭到腳以一身嬌艷紫Look 示人,仲戴埋副黑超,十足大明星出巡。

卓妮尋日喺政府總部撞見莎姐,佢朝早九點半現身開會,打扮好搶眼,鮮艷碎花裙襯紫色外套,高跟鞋、眼鏡框都揀紫色,莎姐悉心打扮一番,可見佢心情未因落敗跌至谷底,女強人嘅EQ真係叉低估!莎姐輕鬆步入會議室如常開會,開足兩粒鐘至離開,據聞一眾行會成員當正會議係「莎姐送別會」,紛紛主動上前慰問。莎姐輸咗選舉,但贏得人緣,都算未輸曬。

莎姐開完會後話,會上傾過佢辭職問題,但一切仲要等煲呔曾回信,總之佢去意非常堅決,但此刻心情好輕鬆。問佢會否推薦新人入行會?莎姐就擰頭話冇喎。

縱橫政界廿幾年嘅莎姐一夜間由政治明星變成失敗者,政商界議論紛紛,行會召集人梁振英就讚賞莎姐敢於承擔,有心有能力,係一位值得敬重嘅政治人才。行會成員梁智鴻就話同周太共事多年,對其落敗感到可惜。至於幾時同佢餞行,金刀梁就話:「遲啲先喇。」曾經係自由黨副主席嘅行會成員夏佳理似乎不想多說,只話尊重周太決定。行會成員張建東就話,感謝周太多年來的貢獻,卓妮問佢對周太最深印象係乜?佢話:「周太反映到某一個觀點嘅睇法。」具體就無再講落去。

阿瑟王落井下石踩多腳

唔少人對自由黨落敗寄以同情,前教統局局長李國章(阿瑟王)就有所保留。卓妮尋日喺香港會撞到佢,問佢對自由黨損失大將係咪好震驚?點知佢不以為然話:「震驚?唔會!諗到佢地(自由黨)會咁㗎喇,你淨係為商界利益,唔係為普羅大眾市民嘅利益,叫人地點支持你呀?」李國章寸完人後,不忘曬幸福話,今日同太太起程遊北京、英國、德國同俄羅斯,歎世界去也。

卓妮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53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2 ----------

 

東方日報
A10| 港聞
2008-09-10

中環出更:劉健儀無意做主席

自由黨喺今屆立法會直選中全軍覆沒,副主席劉健儀(Miriam )臨危受命做埋自由黨代理主席,心情認真沉重。我地尋日喺個酒會撞到Miriam ,佢話選舉前去美國探過媽咪,仲應承咗選完再返美國探佢,順便探埋個仔,週末就出發喇。不過,Miriam 話,今次對個黨衝擊好大,就算自己喺航運交通界功能組別連任成功,佢一樣咁唔開心,亦無意做自由黨主席:「我只係做代主席,自由黨不能無咗個頭,我未必想做主席,我想騰空時間做其他事務;個黨嘅走向係深層問題,唔係換主席可以解決到。」

不過,Miriam 唔少粉絲都爭住送花籃祝賀佢,花店更忙中有錯,將佢個大名「劉健儀」寫成「劉健議」。我地尋日下午兩點幾行經中環太子大廈附近,突然見到一位後生仔推住架手推車,上面有個花籃,寫住「祝賀永遠榮譽顧問劉健議連任立法會議員」,仲有兩盒月餅,個花籃係由香港貨車運輸業協會主席江志強落「柯打」,叫人送去Miriam 嘅中環辦公室,點知出現咗呢個小小嘅瑕疵。

我地隨後問過花店,陳姓老闆先知道搞錯:「嚇?咁大劑!可能係電腦出錯喇,事關送花人只係口吸個名畀我聽咋。」陳老闆話會打電話同對方Say sorry 喎。

卓妮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53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3 ----------

 

東方日報
A36| 龍門陣| 菩提明鏡| By 柳三禪
2008-09-10

菩提明鏡:立法會多了靚女

立法會選舉,其實是一台戲,戲子們有上場有落台,走馬燈似的車輪轉。以這個眼光,甚麼泛民、甚麼建制也不過如此而已,不必過於當真。泛民多兩席如何?建制多兩席又如何?天一樣下雨,娘一樣嫁人,大家一樣吃飯睡覺。自由黨全輸了地區直選,不是還有七席功能組別嗎?功能組別雖不如直選光彩,但投票權也是一樣的。

田北俊何必辭職呢?難道就不能東山再起?還年輕嘛!相較之下,還是台灣的政治人物過硬,邱毅坐過牢,阿扁呢?紅衫軍圍他不死,如今海外密帳被發現了還死撐,要是換了自由黨的大員,不嚇呆才怪!自由黨也不必規定非立法會議員才可當黨魁。台灣的吳伯雄甚麼也不是,就是當個國民黨主席。田北俊當一個不是議員的主席,可能真的有時間思考,將自由黨帶出困境。

「三娘教子」,已去了一娘,其他二娘也成不了氣候。范徐麗泰、周梁淑怡、譚香文、陳婉嫻走了,又來了四個女將,公民黨的陳淑莊、民建聯的李慧瓊,還有葉劉淑儀、何秀蘭。不知看官們如何評價,三禪以為四上四落,立法會的陰陽如舊,不過美麗度則增加了。葉劉將掃把頭換成現在的運動裝,清爽了很多。若選美,走了的四女將都不如她,大概和留下的劉慧卿不相上下。

自然,新丁李慧瓊和陳淑莊,將令立法會的老頭、老太太們眼前一亮,也使香港選民們高興起來。立法會選美,李慧瓊和陳淑莊有得爭,一個窈窕些,一個則陽光健美些。各花入各眼,三禪以為李慧瓊在陳淑莊之上。不過,做了議員還是要比論政水平,若然只是多了兩個花瓶,非香港人之福。

 
文章編號: 20080910032063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4 ----------

 

新報
A09| 港聞| 政情| By 丁丁
2008-09-10

范太對施政報告「無期望」

范徐麗泰離開了立法會,轉戰內地政壇,出任全國人大常委。離開立法會前,一直有傳范太不滿特首煲呔曾,范太昨日向傳媒介紹自己的人大常委新網頁時,也句句到肉,令人聽出耳油。煲呔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在10月出籠,當被問到以市民身份,對施政報告有甚麼寄望時,范太第一時間答了一句﹕「無期望」,令在場記者嘩然,因為這句說話可圈可點。但范太不慌不忙補充話,因為她在9月30日前,仍是立法會主席,不能指三道四。

拒評下屆立會主席人選

范太任內其中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任務,就是帶著59個議員一同上廣州作歷史性訪問。不過,范太強調,那個考察團是由特首帶隊的;她自己帶隊那次,是20人報名,19人成行(四川行),所以她認為將來議員要一同到訪內地,「都係要特首出聲」。

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已出爐,范太話未來一屆的立法會將是一個新時代立法會,因為選舉前,她與馬丁(李柱銘)也決定不出選;楊森與陳婉嫻又排在名單第二位,早已知出線機會微,現在連周梁淑怡及田北俊也敗選,她話這些人年資「加埋都百幾年」。

被問到下屆立法會主席人選會否是曾鈺成,范太對記者表示歉意,因為她不能回答這條問題,「啲人會話你又無票,又喺度講」。



 
文章編號: 20080910033004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5 ----------

 

太陽報
A18| 政情| 小氣候| By 風信子
2008-09-10

新立法會兩個關鍵少數

立法會選舉大局底定,雖然建制派與泛民在議會內的政治版圖並無根本性變化,但兩大陣營內的細部政治勢力消長,仍有足以影響全局的槓桿力量。可以說,在地區直選大敗的自由黨,以及一鳴驚人的社民連,都各自成為陣營內的少數關鍵票,兩個政黨日後若能善觀政治形勢變化,重點出擊,在議會內大有討價還價的本錢。

數一數兩大陣營在新一屆立法會的議席分佈,泛民聲稱有二十三席,建制派則有佔過半數優勢的三十七席,但政治沒有永恆的身份符號,不變的只有政治利益。誰可以肯定,未來四年,立法會內泛民的二十三票與建制派的三十七票都是貨真價實,不會臨陣倒戈。

立法會的議事規則,政府議案必須獲得出席會議議員的過半數通過,議員議案則須同時獲得地區與功能兩個組別的分組點票半數出席議員通過。數一數自由黨擁有的七票,剛好佔住建制派過半數支持或否決政府議案的關鍵數目。即使建制派計算與自由黨矛盾表面化、可能退黨的劉皇發一票,表面上剛好取得過半數的三十一票,但誰能保證陣營內其他政治個體的取向鐵票不二,甚或因種種理由趕不及回到議事廳投票,只要自由黨的七票(或六票)保持一致步調,仍然是立法會內舉足輕重的第三大黨。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泛民陣營的社民連,這三票真是不多不少,保住了泛民日後對政制方案通過與否的三分一強勢少數,就算泛民陣營內有個別成員被「策反」成功,仍足以維持三分一的政制方案通過或否決權。

立法會兩大陣營的內部政治力量消長,將會影響煲呔曾施政團隊未來四年爭取議案支持票的部署,自由黨與社民連的關鍵少數地位,將會讓遊說的官員倍感一票也不能少的壓力。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50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6 ----------

 

太陽報
A18| 政情
2008-09-10

鄉議局巨頭甩底快閃

今屆立法會選舉最震撼嘅,係富貴黨主席田北俊同副主席周梁淑怡落選,坊間普遍講法係同流失唔少鄉事票有關。尋日煲呔曾約咗新界鄉議局成員喺政府總部會面,吸引咗大批傳媒追訪,但有「新界王」之稱嘅鄉議局主席劉皇發並冇現身,只見副主席林偉強同張學明,同埋其他成員好似李國英、薛浩然等。

見佢地趕住上樓,於是在場記者約定張學明傾完偈落嚟先採訪,至於煲呔曾就慣常咁龜縮,無論出入都係經後門。點知大約一個鐘頭後,煲呔曾架車駛離政府總部冇耐,就見到李國英坐住座駕絕塵而去,一大班記者追出去四圍張望,都見唔到張學明同林偉強嘅蹤影,其後先知原來佢地兩個早已經離開。

為乜咁閃縮?唔知佢地係咪為免被記者問起呢次富貴黨大敗而感到尷尬,所以全部都變曬快閃黨呢?

 
文章編號: 20080910034051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7 ----------

 

信報財經新聞
P12| 時事評論| By 王岸然
2008-09-10

鍾庭耀疑似為泛民選戰服務

  在起標題時筆者也考慮了一些時間,是否只應呼籲鍾庭耀不要捲入是非之類,直指鍾博士為政治服務,指責嚴重,等於說鍾博士不再具學者的客觀中立。當然筆者並無超越合理疑點的證據,卻並非無跡可尋,亦可以是合理的引申推測。以推論為分析的出發點,鍾博士為泛民要打破整個票站民調活動作出絲絲入扣的配合,不單是懷疑,而是客觀的事實。

  回看整個事件的過程,鍾庭耀挑起事端的時間,完全經過精心策劃,由星期一公佈要分階段公佈票站調查開始,整整一星期內,票站調查被用作配票造成不公平的議題一直成為社會焦點,多份報刊出現了一篇以上的社評評論其事,中大的王家英及嶺大的李彭廣到星期六還上電台討論此事,於是票站調查有問題成為每一個選民皆知道皆感疑惑的議題。

露出尾巴

  鍾庭耀最偽善之處在於,要分段交付時間修改為到晚上八時始交給贊助者的同時,再表示下次考慮不再做票站調查。還自詡自己的行動,是為了喚起社會及政府關注票站調查不專業的問題云云。

  尾巴的露出,正在這裏。

  回到他行動的原因,正如本報社論所說,社會上爾虞我詐,從來如是,沒理由鍾庭耀會在選舉日之前幾天才突然發現問題存在。這裏要代博士更正一點,不是社會上,而是「鍾庭耀為人所知的與泛民的交情和關係」(《明報》社論的用語)。泛民從來精於爾虞我詐,包括利用真真假假公開或不公開的民調作政治用途,與泛民主流關係深厚的鍾庭耀焉會不知。泛民近年要求規管禁止左派民建聯利用票站調查配票的訴求,鍾博士更是清楚知道,說不定還提供了專業意見與理據。

  這些關係完全不是問題,問題出於為何鍾庭耀故意在選前幾天才發難,將事件炒熱,令到人人都留意到事件的存在,才是問題。問題在於鍾庭耀並不是為什麼民調的專業獨立而戰,反而是為泛民今次的選戰利益服務而戰,這就是最令人不安的地方!

炒熱事件

  社會政治化從來不是問題,當社會上的所有個人及單位皆自覺或不自覺、自願或被迫捲入政治紛爭,為一黨一派的利益服務之時,問題才可怕。社會沒有獨立的個人、獨立的聲音之時,你說禍害是否比泛民少一兩席更嚴重?本來在社會上有獨立身份地位的鍾庭耀及他的民調計劃,亦不能倖免之時,就更令人深覺可怕。

  筆者說他的尾巴,是若然他早知或早想有所抗議,他何以不早一點例如一個月前公佈他要提早交付票站資料予傳媒的計劃?今次竟然是連他的傳媒顧客事前也不得知,無法表達意見,這又何專業之有?

  鍾庭耀要在選前幾天炒熱事件的動機,豈不是清楚不過了嗎!泛民也加入批評他的行列,不外是周瑜打黃蓋,扯貓尾而已,目的是讓泛民主流有更好的藉口,公開呼籲選民不要回答任何票站調查員的問題,包括港大民意計劃的調查員。一切都是順理成章,泛民背後利用鍾庭耀策劃事件,成為得益者,卻可以將破壞學術自由與資訊自由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高明是高明了,蒙騙選民,欺騙大眾,道德責任又何在?鍾庭耀在事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這與中立獨立的學者身份相符嗎?

小家行為

  更壞的是泛民自己一樣有利用票站調查的資料調整策略,也不是秘密,上次四年前的港島區告急,陳太補選的告急,週日多名泛民的告急,事後都顯示是有的放矢,不是胡亂的行為,請問資料又何來?有人猜疑資料正是來自鍾博士,自然這只能是基於鍾與泛民的良好關係的猜度,但鍾博士今次與泛民的配合,令人如何釋疑?最好的方法,恐怕是鍾博士不是考慮不再做票站民調,而是今天就切切實實宣告以後也不做票站的民調!

  回看今次事件的結果,由去屆七成五願意回答問題的比率下降至五成,於是電子媒界在十時後公佈的資料,出現的是大量「均等機會」的候選人,筆者心急知結果,可以不睡覺到清晨四時,但報館可以等嗎?星期一報上能給大眾的資料是什麼,大家有眼見了,這是資訊不足的損失,是港人的大損失,責任在鍾庭耀及泛民!

  再看選舉的結果,建制派要配票,還是一樣成功,梁美芬與王國興順利經配票翻盤成功,有受到大影響嗎?這些泛民的小家子行為,不是無聊及討厭嗎?



 
文章編號: 20080910391014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8 ----------

 

都市日報
P06| 港聞
2008-09-10

周梁投訴發叔助異己

自由黨在直選中全軍敗北後,與鄉事派的關係隨即轉差。敗選而辭退自由黨副主席的周梁淑怡昨直言,已正式向黨投訴黨友兼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在選舉期間為對手民建聯張學明站台助選,是對不起黨。有消息則指,劉皇發正考慮退出自由黨。

另外,周梁淑怡指,她與主席田北俊落敗會令工商界更加擔心普選,又預期民粹主義抬頭,政府施政會更加困難。

新界西直選只取得21,570票的周梁淑怡昨接受《有線電視》訪問時動氣地說,她流失了大量選票,劉皇發是黨友,他卻協助同區競爭的候選人拉票,民建聯的領導人其後還公開多謝劉皇發,「我覺得咁係對黨唔住喎!」

劉皇發對本報表示,他會接受批評,並承認為張學明做更多工夫,為自由黨做得較少,因他和張是鄉議局副主席,同根同源,一定要協助他,自由黨不接受亦沒辦法。不過,劉皇發指,他事前估不到自由黨會流失大量選票,即使幫助亦無法為他們取回流失的60%選票。

至於會否退黨,劉皇發說暫未考慮,要靜觀其變,但指自己對政黨興趣並不濃厚,首要是為鄉村辦實事。他又指,暫時未與田北俊及周太聯絡,以免火上加油,待他們冷靜後才見面解釋,自由黨其他黨友亦有與他通電話,關係相信不會太差。自由黨議員林健鋒說,未聽聞劉要退黨,劉與自由黨仍是友好。

發叔:與張學明同根同源

其實,早在拉票期間,劉皇發已落鄉呼籲村民支持張學明,當時田北俊對此有微言,甚至外傳周太不開心。其後,劉特意為周太站台闢謠,周太則說不會「呷醋」。不過,周太在敗選後第二日便「唔畀面」地向黨投訴劉,預期自由黨與鄉事派的關係將難以修補。

對於自由黨大敗會否嚇怕商界加入或參加直選,前人大常委曾憲梓昨晚出席一個酒會時坦言,對自由黨大敗感到不舒服,但不擔心商界在立法會少了聲音,因還有功能組別議員。政協陳永棋則說,自由黨不代表所有商界,不少商界反而覺得自由黨不能反映他們的意見。今屆社民連議員增至3人,會否擔心阻礙施政,賭王何鴻燊認為毋須擔心激進的議員,因保皇黨已夠票。

另外,已決定辭任行政會議成員的周太昨早如常出席行政會議,架著墨鏡的她說心情輕鬆,又指仍在等特首回覆是否接納她辭職。 (都市)



 
文章編號: 20080910441001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9 ----------

 

都市日報
P08| 港聞| 香江人語| By 崔少明
2008-09-10

大贏家

比例代表制的倡議者逼使反對派自相殘殺、穩定社會,居功至偉,應獲中央頒授「一國兩制」創意大勳章。

週一凌晨看了選舉開票的直播。有線、now、翡翠都通宵。但轉了幾次台後,發覺now報票最快、資訊最密集,看起來最省時,於是固定下來。

開票的結果沒有太多的意外。除了民主黨楊森和工聯會陳婉嫻,所有與市民關係較密切的直選議員都成功連任。但楊森和陳婉嫻既然刻意在名單上排第二,想保排頭位的新人上壘,也就要承擔這個風險。這次候選名單多,同道之間形成惡性競爭,他們才賭輸。換了上一屆,相信仍然可以過關。事實上,公民黨的余若薇讓新丁陳淑莊排頭位,也面對同樣的風險。只不過她的選區港島開明中產選民多,才頂得住被民主黨和葉劉淑儀分票的風險。

擔心政府在重大事務上屈從中央的市民也可以放心。據傳媒初步統計,泛民合共有23席,穩佔立法會三分之一票數,足以否決具有憲制性質而他們強烈反對的政府議案。雖然這反過來也使得一些長遠來說對香港可能有利的議案無法過關,但在目前的社會心態下,讓泛民掌握否決權可以安民心。

近年才成立的社民連首次參選,就由「初哥」黃毓民聯同兩名立法會舊人梁國雄和陳偉業,合共贏得三席,比搞了幾十年基層組織的工聯會只少一席,比近年最受注目的公民黨也只少兩席,剛好取代這次在直選中全軍覆沒的自由黨,其中黃毓民和梁國雄更高票當選。

激進聲音增強,是社會分化、戾氣積聚的警號。最令人擔心的是,曾蔭權派錢逾百億,對消除市民怨氣幾無作用。原因當然是近月連串的施政過失,其中的梁展文案更成為「官商勾結」最佳的範例。曾蔭權還有四年任期,若不著實改善,步董建華後塵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董建華當年被罵得狗血淋頭,但最近開始有人懷念他的善良老實,就像被視為庸碌無能的前國家領導人華國鋒最近去世,內地有人懷念他甚至毛澤東治國初期,社會一窮二白,但大家老老實實過活的日子。不用說,人們借懷舊來表露對今天社會富裕但人慾橫流的痛恨。曾蔭權應引以為戒。

但要數真正的大贏家,我會說是比例代表制。由於排第二位當選的機會已很小,排第三位純屬佈景板,有志者人人自立名單參選,逼使同道甚至同黨相殘。一些政治明星更為了給自己這一派「博」多一個席位,以提攜後進為名,自己刻意排第二位,而把新丁放在首位,逼使擁躉集中票數投給自己的名單,以免偶像落選。但在同道的對手看來,這無疑是裹脅選民,間接封殺同道。

比例代表制的倡議者逼使反對派自相殘殺、穩定社會,居功至偉,應獲中央頒授「一國兩制」創意大勳章。

崔少明 退隱的傳媒人。現在唯一定時的是做運動、寫專欄,其餘大都用來上網、閱讀、看影碟。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80910441001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0 ----------

 

都市日報
P30| 副刊| 兵器譜| By 黃華輝
2008-09-10

選民的決定

上屆議會內有至少三分一議員佔據席位長達十多二十年,由青年做到中年,由中年做到老年,該是時候退讓了。選舉落幕,結果有10人退下,有20個新面孔上場,總算見到一些變化,但本港的民主前路仍有隱憂。

民建聯的組織能力比任何政黨都要強,能成為大黨實至名歸,其他黨派不應異議,只怨自己無心無力。泛民的支持者分佈全港及各階層,卻落得如此下場,不值得同情,動員無力,只靠在議會內演說,沒有以其他行動或社會運動去配合,在現行制度下只會失敗,但這個遊戲只需要他們付出最低努力成本,所以也樂於充當政治花瓶。

民建聯這幾年積極部署,有計劃培育接班人,不再給人一個老左派、工人出身的感覺,而是以專業有學歷的形象示人,年輕的如李慧瓊及陳克勤,面貌清新,比起最像樣的泛民候選人陳淑莊、余若薇還勝一籌。泛民候選人多現老態,縱有專業也不能討好選民,觀乎開票前一刻,各人面色沉重,沒有勝算把握,最後也只是險勝入局,只見劉慧卿、何俊仁、涂謹申那種可憐兮兮之相,勉強入局也不值得開心,該好好反省。

劉千石說自己做實事,楊森講民主告急,已沒有人相信;自由黨太脫離群眾,全軍覆沒,選民的決定是正確的;但仍有相當數目的元老級議員連任,選民只憑某些議員在議會內講得天下無敵,曝光率高便投一票,只享受投票那種膚淺的民主意識形態而沒有想過投下一票的責任。

香港的民主發展前途,除了缺乏政治領袖外,選民的質素仍是關鍵。票站調查在全世界有民主的地方都會做,但有些泛民可以叫選民封口不要合作,很多選民便相信這樣幼稚的政治思維而響應。

某些議員其實不應再入局,例如民建聯的劉江華、陳鑑林,滿口歪理反而高票當選,只能歸功於地區組織工作做得成功,並不是選民的眼睛雪亮。長毛的當選更是諷刺,他在立法會內做些滋擾行為,局外借位衝擊,此外毫無建樹,仍得高票。而曾被譽為香港的民主標記(icon)、以謾罵為商標的黃毓民亦同樣高票當選,反映選民心中有怨,需要借他們代為發洩,也可能投自一批較年輕、性格反叛的高中學生或大學生選民。

無論如何,民建聯已成為最大建制派,若今後不做好監督,只是處處維護政府和工商利益,四年後選民再成熟一點,必同樣像自由黨般面對滑鐵盧的後果。



 
文章編號: 20080910441007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1 ----------

 

am730
M06| 新聞
2008-09-10

葉劉淑儀相信不會被黃毓民追擊

敗陣港島直選的民建聯蔡素玉稱,昨遣散員工時不禁落淚。同區勝出的對手葉劉淑儀稱,曾與民建聯港島區候任議員曾鈺成接觸,對方表示很多人聘請蔡素玉工作,蔡對敗選已放開。葉劉淑儀稱,民主選舉就是有贏有輸,很多資深議員亦因此要輪換。被問及社民連的黃毓民入局,會否擔心被追擊,她回應稱,「男人大丈夫,唔會蝦我嘅。」

 
文章編號: 20080910892001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2 ----------

 

am730
M08| 新聞
2008-09-10

楊森:堅持交棒面對壓力

新一屆立法會新人輩出,同時亦有不少舊人出局。在港島區直選敗陣的民主黨楊森(圖)形容,今次選舉工程是從政以來最辛苦,一方面要箍票,同時因排在名單第二位,令他面對很大壓力,但他堅持要顧全大局,培養新人,他亦欣慰最終成功交棒予黨內第二梯隊甘乃威。

分析連任失敗原因,他認為是部分中產票源流向公民黨及其他泛民候選人,以及第二梯隊知名度不足。雖然快將離開立法會,但楊森仍會繼續從政,留在黨內服務,並繼續港大的教職。回首17年議會生涯,他指最深刻是回歸時民主黨所有議員要「落車」,不能直接過渡,及至98年成功重返議會,心情無比振奮。至於4年後會否捲土重來,他稱需要時間考慮。



 
文章編號: 20080910892002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3 ----------

 

am730
M41| 小歇| 通識森林| By 馮振超
2008-09-10

另類的一黨獨大

本身是中小企老闆的友人對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落敗,大有所感,並嚷著對於今次選舉結果十分不安,他害怕香港政治圈已走向民粹主義之路。

他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我曾經看過多名泛民及建制派參選人的政綱,如果只看文字內容的話,根本難以清晰分辨是屬於哪一個派別的,談的大致上都是如何加生果金、提高醫療福利、設立最低工資等等,在在都是站在基層一方的政治承諾。另一方面,這些政綱亦有一個特點,就是說不清如何使政府能夠增加收入,來滿足提升福利質素需求。

說得清楚一點,即是只顧開倉派糧,卻沒有方法充裕米倉,至於有關本港經濟前景,提高商業競爭力等等議題,就更加乏善可陳。從這些為文方向中可看見參選人們應該都已認定了作為議員的己任,全然是為了幫助基層發聲,而他們所爭取的支持來源亦趨向只有普羅市民一個焦點。

但這樣問題就來了,營商者、企業家、中小企、專業人士的代言人及代議士又去了哪裡呢?在現時立法會六十個議席中,三十個為地區直選議席,但這三十席的代議士如果都不約而同只局限於照顧基層利益的話,還是否又出現另一種一家之言呢?更叫人擔心的是,如果日後真的全民直選六十席,情況會否更加一面倒。

全民直選的其中一個意義,就是希望能夠把功能組別的小圈子、只顧及部分業界利益的一種政治生態打破,目的是做到最公平的選舉方法,令每位市民都能夠有均等的政治選擇權利,由於機會均等,故此無論你的社會地位如何,在政治上都是平等的。但在典型的社會金字塔內,商家、專業人士、中產階層的人數,明顯是不及基層市民的,從政者為了得到最大多數的政治支持份額,故此都會以籠絡基層作為核心思維。

從這個邏輯分析,如果政治形態沒有大變化,那香港將會一路朝向普選的路走下去,一種民粹主義的政治傾向無可避免會越趨嚴重,而在功能組別議席被棄掉後,屆時立法會的政治氣氛亦大有可能會更加集中,於是只剩下一種聲音,但只有基層支持的立法會,她的政治認受性是否就真的比現在高呢?

後記︰我並非全盤否定普選的政治價值,只是有感在香港的獨特政治生態之下(這生態的形成十分複雜,如泛民永遠財困,找不到足夠財政支援,相反建制派卻「水源充足」,在這種兩極化發展下來的政治形勢,在先進國家少見,也使商界與泛民的對立面長期存在),商界已被視為「負面的代名詞」,這將使原本希望以普選來達到的政治公平、平衡制度,卻出現反向現象。

發展普選,市民應該多加討論及思考,以免出現另一類型的一黨獨大。



 
文章編號: 20080910892010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4 ----------

 

頭條日報
P12| 港聞| 五人潮談| By 文藝人 黃志煒
2008-09-10

選民資格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有人快樂有人愁。投票日那天,我和太太一起往票站投票,但沒想到核實選民資格時,才知道自己的選民資格已被取消了。當時,選舉事務處的職員解釋,是因為之前我搬了家,今年四月他們多次發信給我都給退回了,所以,他們便把我的選民資格取消。至於我太太,因她選舉日一個多星期前曾致電選舉事務處查詢所屬票站地址,所以,她的選民資格便保留下來。

聽了解釋後,我仍然感到十分氣憤。事實上,當時在同一票站,亦有四位市民和我同一命運,都是因沒有通知選舉事務處更改郵址,而喪失選民資格。推而廣之,估計為數不少像我那樣冒失的市民,都因此而喪失了選民資格。但我有一點不服氣的是,選民登記表格上,除了郵址外,也登記了選民多種不同的聯絡方法,包括電話、電子信箱等,選舉事務處單憑郵址不詳,便取消了市民的選民資格,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也浪費了政府及政黨過往花在選民登記上的大量資源。

市民一旦簽署了選民登記表格,也等同簽署了一份合約。市民登記為選民時,政府沒有明確指出,住址不詳可致使選民資格被取消。縱使市民有責任通知選舉事務處更改住址,但選舉事務處卻不應因住址不詳這理由,而單方面取消這份雙方的協議。



 
文章編號: 20080910904006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5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