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東方日報 A04| 港聞 |
2008-09-09 |
謝偉俊轉界擊敗董耀中 【記者陳素貞報道】立法會旅遊界功能組別選舉拉鋸激烈,有「法律超人」之稱的謝偉俊成功轉戰旅遊界,以九票之微險勝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外界分析指,董耀中的旅議會身份始終是其負累,屢次被對手攻擊其職務與參選存在利益衝突,加上議會近年制訂種種規條規管旅遊業界,得失不少業界人士,而自由黨壟斷旅遊界議席多年,但表現一般,人心思變,董的自由黨會員身份反而幫倒忙,董能否勝出一直都是五五波。 旅遊界今屆有一千二百六十一個合資格選民,主要為公司團體票,今次有八百八十三人投票,投票率約七成。四名候選人中,謝偉俊以三百廿四票當選,董耀中獲三百一十五票,葉慶寧有一百六十三票,司馬文有八十一票。 上屆54 票敗給楊孝華 謝偉俊雖然是法律界出身,但近年為旅遊界擔任義務法律顧問,又開設超人旅遊顧問公司,開拓脈絡,更獲得資深旅遊界人士幕後支持,上屆立法會選舉「越界」挑戰旅遊界功能組別,僅以五十四票之微敗給自由黨的楊孝華。謝今次捲土重來,一直緊釘著同是自由黨的董耀中不放,狠批旅議會「阻手阻腳」,窒礙業界自由發展空間,又批評旅遊業界多年來被自由黨壟斷,在毫無監管下才致發生旅發局總幹事臧明華事件。謝偉俊勝出正好反映一股不滿旅遊業界現況勢力的崛起。 雖然董耀中被自由黨拉攏入黨,有自由黨協助拉票,但業界暗地裏亦批評自由黨主席、兼旅遊發展局主席田北俊不懂旅遊,輕視旅行社以外的其他旅遊界票源,錯失良機,今次董落敗原因之一正是敗在游離票手中。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6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東方日報 A04| 港聞 |
2008-09-09 |
泛民功能界大挫僅保四席 泛民主派在新一屆的功能界別選舉大挫,醫學界的郭家麒及會計界的譚香文雙雙競逐連任失敗,加上轉戰地區直選的張超雄又出局,令泛民主派在功能界別由原先擁有的七個議席,大幅減少至僅得四席。泛民無力出線令多名無黨派人士成功循功能界別進身議會,在此消彼長情況下,令早餐派有機會在新一屆立法會上再次回復左右大局的關鍵勢力。 泛民主派原先希望在功能界別中爭取八席的如意算盤最終未能打響,只能靠教育界張文光、法律界吳靄儀、社會福利界的張國柱及衛生服務界李國麟等,僅保四個議席,較現時七席少了三席。其中一直是泛民主派囊中物的資訊科技界,在民主黨單仲偕宣佈不參選後,泛民主派的莫乃光無力承繼,最終以卅五票之微,敗於譚偉豪手下,令泛民主派首次失去此功能界別的議席。 譚香文輸逾千票連任失敗 競爭最激烈的會計界,角逐連任的公民黨譚香文亦難逃出局的命運,以一千多票大比數敗於前會計師公會會長陳茂波的手下,同樣角逐連任失敗的還有醫學界的郭家麒。至於譚香文的黨友黎廣德,於工程界別中雖一度被視為有機會勝出,但最後仍以不足二百票之差未能成功挑戰現任的何鍾泰。 功能界別中最令人意外要算是旅遊界,有「法律超人」之稱的謝偉俊以九票之微擊敗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泛民主派大敗,換來是多名獨立人士當選功能界別議員,令議會內一度消失的早餐派有機重振聲威。雖然泛聯盟的陳智思及呂明華宣佈不再參選後,令泛聯盟只剩下何鍾泰、石禮謙及劉秀成三人,似有瓦解之勢。 不過,由於多名無黨派的功能界別議員表明,可就個別議題上合作下,早餐派有機會再組成,甚至成為新一屆議會中一股左右大局的關鍵勢力。其中會計界候任議員陳茂波表明,覺得有需要與其他獨立候選人結盟,但前提是投票上沒有約束性。而保險界候任議員陳健波亦直言,無意加入任何黨派,但可視乎個別議題與其他獨立候選人合作。資訊科技界候任議員譚偉豪則稱,未考慮是否會加入早餐派或泛聯盟,但承認在個別議題上,獨立議員可以互相照應是好事。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6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東方日報 A03| 港聞 |
2008-09-09 |
蔡素玉敗北葉劉講風涼話 【本報訊】在過去兩屆立法會選舉均化險為夷的民建聯蔡素玉,今年再得不到幸運之神眷顧,遭同屬親建制派的葉劉淑儀攤薄票源,飲恨落選。據悉,截至前晚投票結束一刻,蔡從陣營所得的訊息,仍勝券在望,豈料午夜後各分區票站陸續失陷,幾小時間心情由天堂直墮地獄,最終在錯愕中失去議席。 港島點票結果在昨日清晨六時許公佈,站在台上的蔡素玉一直強撐著微笑。蔡素玉沒有回應四年後會否捲土重來,只稱會繼續在環保等範疇服務社區。蔡素玉雖強忍淚水,但當下午到北角謝票時,再也按捺不住,三度落淚,說「對唔住選民」。 楊森連任失敗 在投票日,葉劉淑儀直搗蔡素玉老巢北角及小西灣掘票,全力催谷史泰祖入局,當時外界已估計,二人互相拉扯厲害,只會陷入雙失局面,各只能取一席,令民主派漁人得利。最終,民建聯與葉劉淑儀名單平均瓜分親建制票源,各取約六萬一千票,一席有餘,兩席不足,民建聯更比○四年少逾一萬四千票,令蔡素玉飲恨。 民建聯及葉劉淑儀均否認配票失敗傳言。葉劉稱,對蔡素玉落選表示遺憾,承認吸走蔡部分選票,但強調說,就算她不參選,蔡也未必保得議席,「啲票可能會留畀楊森」。不過,民建聯內部則不滿葉劉淑儀,指「如果佢搶少兩萬票,民主派就唔會拿到四席」。 除蔡素玉外,另有多顆政壇巨星殞落,包括職工盟劉千石、民主黨楊森及工聯會陳婉嫻等,共有十人連任失敗。已擔任議員十七年的劉千石,自○四年提出「大和解論」後,聲勢大不如前,縱使日前邀請李司棋等藝人站台,亦難扭轉弱勢,在九龍西只取得一萬零五百餘票,較四年前大幅下跌三萬三千票。他昨日首次承認過往議會工作做得「唔好」。 八年前的「票後」陳婉嫻為確保新人黃國健在九龍東入局,今年退居名單第二位,她落敗後稱,已為政界新舊交替作出示範,無悔結束十三年議會生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6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東方日報 A02| 港聞 |
2008-09-09 |
傳李業廣離任劉江華有機會 【本報訊】新一屆行政會議今日開鑼,由於自由黨的周梁淑怡已辭去行政會議成員的職務,早已表明會考慮就行會人選作出改變的曾蔭權,勢將因應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結果改組行會班底,除了政團在行會的代表要換人,其中一直盛傳年逾七十歲的李業廣很大機會在今次改組中離去。 雖然曾蔭權昨日未有即時接納周太的請辭,但既然她去意已決,離開行會只是遲早的問題。現時行會內有四名政團的代表,隨著周太的離去,曾蔭權在考慮改組行會時,便需要在該黨內另覓人選填補。至於民建聯在行會內的代表,亦因曾鈺成或會成為新一屆立法會主席而需要換人,其中副主席劉江華的機會較高。 現任行會成員陳智思雖沒再參選立法會,但由於其年輕、健康的形象,且與社會多個界別有不俗的聯繫,故很大機會獲留任,而鄭耀棠亦會繼續代表工聯會在行會內提供意見。 廖長城或被換走 現時十五名非官守行會成員中,七人是曾蔭權在○五年時委任,當中包括夏佳理、張建東、范鴻齡等,他們被換走的機會亦不大,只是年逾七十歲的李業廣由於年齡問題,很大機會在改組時離去,而由董建華一手委任入行會的廖長城亦很大機會被換走。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6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東方日報 A02| 港聞 |
2008-09-09 |
莎姐收拾心情綻笑容 【本報訊】自由黨立法會直選受挫,令人稱「莎姐」的周梁淑怡結束廿七年議員生涯,並一併辭去黨副主席及行政會議成員。告別行政、立法議員的「莎姐」,不忘謙稱自己其實很幸運,有機會長時間做公職,令她的人生變得豐富。 早在上週五,已有民調顯示周梁淑怡會出局,是以她一直對選情未有十足把握,在投票日出門口時,更顯得一臉的不開心,雖然經過了一整天的危情告急,亦心知不妙。 但當選舉主任公佈新界西地方選舉結果時,她亦難掩失望之情,眼見同區多個泛民議員順利連任,而自己卻從此告別議員生涯,多番嘗試強顏歡笑,直至中午黨記者會上心情才見平復,還穿上桃紅色外套展露人前。 多些時間陪家人 她說今次選舉落敗最開心應是她的家人,特別是其丈夫周明權:「我做了廿七年議會工作,廿七年來家人的犧牲好大,給我很大的空間,所以我應該要畀番啲時間佢地。」 她又指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地道香港人,熱愛香港,凡任何事對香港好而她又做得到的,都會義叉辭,而廿七年政治和公務生涯對她的人生來說很寶貴,可說是獲益良多,豐富了她的人生,特別是香港由殖民地委任制至現在港人治港,都經歷很大轉變,她覺得自己有幸經歷這個富有戲劇性的香港歷史一部分,並擔當一個重要角色。 她並沒有交代將來要做甚麼,但是從她臉帶笑容地說出的一句話,已說明一切:「我最想打電話同孫女傾嚇偈呀!」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6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東方日報 A02| 港聞 |
2008-09-09 |
田少掌聲中退出政壇 【本報訊】多年來在政壇上舉足輕重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一夜之間賠掉政治生涯,難得的是,他倒灶後仍不忘保持風度,表現得有節有度,對自己及自由黨的落敗盡顯承擔,直言不需要找藉口,他的得體對答及風度為他贏回不少掌聲。 逐一與當選者握手道賀 田北俊在昨日凌晨五時許,已在票站主動向傳媒預告敗陣消息,直截了當地稱,「輸咗就輸咗,唔使兜兜轉轉」,當正式公佈一刻,田在台上亦一直保持微笑,公佈結果後,率先握手恭賀在旁的劉慧卿,然後逐一與其他當選者握手祝賀。 他步出票站後,雖被傳媒重重包圍,仍處處表現出其得體的一面,先等一眾傳媒準備就緒,才接受訪問,避免有傳媒因爭相追訪他而受傷,期間又多次展示幽默一面,問電視台記者:「要唔要同你拿住個咪?」 懷念與傳媒相處的日子 田北俊回應問題時更表現出不怨天、不尤人的大將之風,被追問是否因民建聯搶票過多令其輸掉、以及是否與梁展文事件有關等,他很有承擔地說:「尊重巿民的決定,不要搵藉口!」又指自己積極參與選舉後退出政壇,總較不作嘗試好。 他更透露說不參政也會繼續做生意,並表示日後會懷念與記者相聚的日子;在中午記者會尾聲,田更勸勉記者,為香港言論自由及公正性努力,對大家說:「我會fully miss all of you !」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6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東方日報 A32| 龍門陣| 菩提明鏡| By 柳三禪 |
2008-09-09 |
菩提明鏡:煲呔曾今後更煩惱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泛民席次雖減,但六四格局並無變化。也許煲呔曾更煩惱,究竟立法會政治的票在哪裏? 首先是兩個名嘴「一上一下」。鄭經翰與煲呔曾的關係確不一般,對於「煲呔針」的說法他也無所謂。今次到黃毓民這支大炮上場,恐怕煲呔曾不是驚定先,就是要請黃毓民吃魚翅。三禪想,恐怕吃再多魚翅也沒有用,因為「社民連」屬社會主義一翼,要為基層說話,且黃毓民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黨,還有長毛、大舊,三槍齊發,天還不翻? 黃毓民率社民連大勝,其實並不偶然,其黨友曾健成、陶君行也得票不少。始終,他們較能觸摸基層的脈搏,能夠為底層選民發聲,所以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下,社民連將有一個很好的生存空間,而他們必然是底層最有怨言一群人的代理,未來對政府的火力不會小。相信煲呔曾並不在乎長毛的激進動作,倒是更加恐懼黃毓民的大腦和口舌。社民連的三支槍,將使立法會生態出現重大變化。 自由黨丟失直選兩席,保住功能組別七席,未來繼續是煲呔曾的頭號護航隊,但是自由黨對未來的路向不明,恐怕靠不住。事實上,自由黨這次在地區直選全軍盡墨,首先是輸在最低工資立法。在這個問題上,自由黨失去了基層,而這次投票率低,跑票的多是中產以上人士,也就是跑了其支持者。 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自由黨得罪了有關人士,失去了配票支持。劉江華名單十多萬票,除保陳克勤,可撥萬多票支持田北俊,但他和周梁都得不到援手,田北辰更是「硬」要選,也得不到祝福。看來自由黨面臨大改革。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62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東方日報 A32| 龍門陣| 龍吟虎嘯| By 柳扶風 |
2008-09-09 |
龍吟虎嘯:新立法會拿曾蔭權試刀 新一屆立法會終於產生,不管甚麼黨成了第一大黨,也不管甚麼派成了多數,相信曾蔭權都會很頭痛,他那個「行政主導」都不可能和立法會搞好關係。因為曾蔭權民望不斷下滑,希望他下台的人比支持他做下去的人多,他那個「行政主導」就很難主導得起來,立法會各黨派和議員們為了「代表民意」、「順應民意」,就一定會對他特別「嚴格要求」,甚至乎窮追猛打。曾蔭權將面臨建制內和社會上要他下台的兩面夾擊壓力,今後的日子很難過。 在上一屆立法會進入尾聲的時候,曾蔭權的施政表現已經亂成一鍋粥,尤其是在「擴大委任制」問題上,更是引起輿情一致批評。這件事上,曾蔭權「政治愚蠢」、「任人唯親」、「濫權枉法」、「黑箱作業」,可說民怨極大,導致他的民望插水下滑。與此同時,在通脹與民生問題上、在「外傭稅」問題上,他又搞得亂七八糟,民望跌極不止。那段時期,立法會升對他展開「圍剿」,但畢竟就要到期落幕,曾蔭權可「快閃」脫身,或硬著頭皮頂一下也就過去了。 然而這樣「無法管」的日子馬上就要過去了,新一屆立法會點起的「三把火」,必拿他這個民望極低的弱勢特首試刀。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各黨派議員幾乎無例外地和曾蔭權政府劃清界線,許多參選人都強烈批評曾蔭權施政,藉此爭取選票,這已經形成了一股風潮。這股風潮將刮進新一屆立法會,當選議員們要好好兌現自己的諾言。 身為行政長官施政,一是要有一定民望,要獲多數市民信任;二是要有較多的立法會議員支持,而立法會議員的態度不能不考慮行政長官的民望,不能不考慮民意。現在的曾蔭權在上述兩大方面都是一塌糊塗,最糟糕的,是他的政治誠信在民眾心中已經破產,就算他推出一些「利民」政策,也被輿情質疑是在為他自己撈取甚麼。這樣的特首還怎麼幹下去?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63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新報 A02| 有得有失 |
2008-09-09 |
選舉花絮 ■被視為建制派的梁美芬(右)成功入局。 ■民建聯的譚耀宗(左)及張學明雙雙成功當選。 ■王國興(中)當選後,表現非常高興。 ■工聯會九東的王國健(左一)順利當遺。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0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新報 A02| 有得有失 |
2008-09-09 |
泛民建制得票回復六四比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立法會選舉已曲終人散,有人當選歡喜,有人連任失敗落淚,其實由於投票率今屆低開,亦令直選總票數佔優的民主派,未能成為大贏家。不過,觀乎全港總得票,在沒有具爭議議題或重大醜聞出現下,泛民與建制派得票分佈,仍是處於2004年水平,即是回復六四之比。 葉劉三區均擊敗民建聯 不過,在港島方面,泛民在名單眾多下,流失了2.2萬票; 建制派也因葉劉淑儀的參選,票源被分薄。有當選的泛民成員認為,部分建制派的票流到勞永樂身上。在九西方面,建制派因梁美芬及田北辰的參選,開拓了1萬多張新票源,曾鈺成上屆的6萬票亦被瓜分,李慧瓊只能取得4萬票當選。不過,泛民得票卻失去了3萬多張,泛民與建制派在九西七三比例,改為六成三與三成四之比。 在新東及新西,建制派票源所佔比例亦有所上升,新東得票由四成一微升至四成二,泛民亦有進帳,由五成三上升至五成六,即是在新增選民下,兩派得票均有上升。新西方面亦出現兩派陣營得票比例,均有上升情況。 港島區方面,泛民取得四席,民建聯與葉劉淑儀各取一席。民建聯名單與葉劉淑儀名單得票比率甚為接近,兩張名單只相差656票,約0.21%。葉劉淑儀名單更力壓民建聯名單,成為港島第二高得票名單。綜合港島四區的投票總數,葉劉淑儀名單便在其中三區包括中西區、灣仔區及南區,得票較民建聯佔優。在灣仔區,葉劉淑儀名單便取得6,744票,大比數拋離民建聯的4,988票,兩者相差1,756票,約6%。而中西區及南區,兩張名單的距離則比較接近,不足1%,但仍是葉劉淑儀佔優,在中西區二張名單只相差75票,約0.8%,南區則相差648票,約0.9%。而唯一民建聯得票高於葉劉淑儀名單的東區,兩者差距只是1.2%,共1,832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新報 A03| 喜出望外| 選舉花絮 |
2008-09-09 |
大夸劣勢當選失控狂呼 ▲新界西社民連的陳偉業(綽號大夸),今次的選情一直低迷,且在港大的票站調查中判定會落敗,可能由於壓力太大,所以當選舉主任宣佈他獲取三萬多票,成功當選連任之際,他即時在台上高呼納喊,振臂揮拳達15次之多,情緒相當激動,興奮得久久不願離席,要勞煩選舉處人員勸他下台。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1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新報 A03| 喜出望外 |
2008-09-09 |
民主黨得8席單仲偕稱幸運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民主黨在立法會合共取得八席,較上屆少一席,主席何俊仁認為,成績已可向黨內外交代。對泛民在低投票率下取得23議席,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認為,除了幸運成分,還因市民配票智慧,多於民主派的協調。另一個可能是成功摧毀票站配票的工具,使對手失去有效配票方式。民主黨直選取得七席,李柱銘棄選,楊森連任失敗,但加入了甘乃威及黃成智。功能組別張文光連任教育界別,資訊科技界泛民的莫乃光輸給譚偉豪。 指配票策略看似成功 民主黨昨午總結成績,副主席單仲偕稱泛民的成績是「以微小票數,取得更多議席」。張文光指從選舉結果看,配票策略看似成功,但他認為當中有很多偶然、驚險及幸運因素,將來有類似的情況,未必有相同結果,不應因配票效果好而高估其功效,當中還有很多變數。 單仲偕亦提到有民主黨區議員、樁腳及地區工作者的選區,民主黨得票率都較對手高。他指因為民主黨有紮實地區工作,所以投票率差民主黨的抗跌性仍比較強。單表示,「唔好再話民主黨地區工作唔紮實,民主黨係一個地區工作非常紮實政黨」。 對於有傳民主黨在選情危急時會有「棄保」政策,單仲偕指沒可能沒有「棄保」政策,但認為實際操作棄保政策亦不容易。他指投票當晚6時至7時,曾有想過「棄登(張賢登)保達(李永達)」或「棄登(張賢登)保仁(何俊仁)」,但發現不易做到,所以最後沒有實行。 來屆冀有女黨員接棒 對於今屆民主黨的選舉成績,何俊仁表示很高興有兩位40世代成員當選,有助民主黨工作向前走,並期望下屆立法會有更多年輕人及有女黨員接棒。雖然民主黨在直選選區取得七席,但得票率卻較上屆低,何認為民主黨有需要檢討,民主黨除了議會的政策研究,亦要強化地區工作及網絡。 何俊仁又認為,泛民在立法會取得23席,可保證泛民仍有議價能力,與政府在對等情況下討論政策。因此,何認為這23席能否團結,將是未來工作的關鍵。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1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新報 A03| 喜出望外 |
2008-09-09 |
選戰結束民建聯主攻通脹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各當選政黨重新調整其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作為大贏家的民建聯,在選戰硝煙過後,即將注意力重新放在民生事項。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在新一屆立法會開始之後,會致力打擊通脹及民生,改善市民的生計。他又透露,稍後會見特首曾蔭權時,該黨會就抗擊通脹、改善民生提出20項措施向特首反映。 公民黨加強地區工作 而公民黨的梁家傑表示上任後,要加強地區的工作,以減低選票流失,同屬公民黨的湯家驊就指出,民主應該要有多元化的選擇,他們會致力在這方面繼續加強工作,以爭取更多市民的支持。 民主黨的李永達指出,會做好立法會中的工作,為市民及有需要人士爭取權益,包括要求政府成立委員會去調查梁展文事件、檢討副局長制度和撒銷外傭稅等等 民協的馮檢基則認為泛民主派,在上任後是先要檢討如何鼓勵選民明白到投票的重要性,他又指應強化民主派間的團結工作,若彼此能通力合作,相信會有更好的效果。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1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新報 A04| 成功上位| 特稿 |
2008-09-09 |
點票中心內有喜有悲 隨著投票結束,各票站即場點票,開始進入扣人心弦的點票時段,直到清晨5時公佈首個選區結果之前,不斷更新的快速點票數字,令整個點票中心陷入高度緊張的氛圍。有候選人泰然自若,但有人卻是愁眉深鎖。分曉在即,時間卻顯得愈來愈漫長,未確定自己穩勝的候選人,只能夠乾著急,默默等待放鬆的一刻。九龍灣展貿中心,在投票日當晚作點票和選舉新聞中心之用,雖然附近地區被重重封路,接駁交通亦非常缺乏,但到臨的人潮持續不斷,傳媒、候選人及其助選人員,擠滿了本屬寬敞的會堂,無論是坐的,還是站的位置都擠滿人,有人乾脆坐在地上。工作人員更曾需作人流管制。 觀戰市民群情洶湧 凌晨2時,毓民笑臉盈盈地到場,說自己才剛睡醒,馬上又要接受直播訪問,好不忙碌,掛著笑臉匆匆離開。時間尚早,議席鹿死誰手未有分曉,社民連曾建成卻已經愁容滿面,預言對自己落敗感到非常失望。 凌晨3時,似乎已有心理準備直選將全軍覆沒的自由黨黨主席田北俊露面,並無心情回應提問,只是一言不發地走進升降機,但在那狹窄的空間裏,卻與同伴談笑風生,問展貿中心的食肆甚少,偏偏要通夜留守,他該如何是好。凌晨3時半,自知勝算渺茫的周梁淑怡也只肯對著攝影鏡頭微笑,似是希望無人打擾。 昨夜候選人甘苦自知,到展貿中心觀戰的市民則群情洶湧,每當候選人的最新得票數目上升,支持者便歡呼鼓掌,前呼後應,吶喊聲震驚全場。新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新報 C08| 觀點角度| 笑臥浮雲| By 劉銳紹 |
2008-09-09 |
投票率低的悲哀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剛剛結束。無論誰勝誰負,也得尊重選民的決定。不過,令人悲哀的是,整體投票率比上屆為低。這確不是值得恭喜的現象。如果把這個投票率與台灣的投票率比較,更為香港人的政治投入感默然無語。台灣的投票率經常保持在百分之七十或以上,雖然這個比例近年來也在下降,但畢竟比香港高得多。 其實,香港也出現過投票率過半的情況,上一屆就超過百分之五十。本來,隨著公民意識的提高,投票率應該不斷上升。但很可惜,香港的投票率總是像波浪一樣,起起跌跌,無法掌握。 更令人傷感的是,過去幾次投票率較高,正是香港民情不穩,民怨加深的時候,大家都要用選票來顯示對政府的不滿。那時候,不少人總結這是因為香港的政治制度不妥當,需要立法會代表市民加強監督,所以要用選票表達出來。可是,即使選出了自己喜歡的議員,但在目前的制度下,立法會也無法制衡以行政為主導的政府。久而久之,市民感到無奈,投了票又有甚麼用? 不過,我總覺得還是要鍥而不捨,繼續努力。我有一些殘疾朋友,他們行動不便,但前幾天還是請朋友協助,投票去了。其中一名殘疾朋友當天還在發病,但他仍然不辭勞苦,不單盡公民責任,也為自己的未來多播一粒種子。 後來,這位朋友來電話說:「無奈不應成為藉口。香港的空氣污染厲害,難道就不呼吸了嗎?政治制度有待改善,難道就要把自己的權利扼殺嗎?」他的確身殘心不殘。有時候,這些朋友的意志比正常人更堅定,因為他們更懂得逆境求生。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16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太陽報 A03| 要聞 |
2008-09-09 |
承擔落敗責任保持風度展幽默 田少瀟灑告別贏掌聲 【本報訊】多年來在政壇舉足輕重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一夜之間輸掉政治生涯,難得的是他倒灶後仍不忘保持風度,表現得有節有度,對自己及自由黨的落敗盡顯承擔,直言不需要找藉口,他的得體對答及風度為他贏回不少掌聲。 田北俊在昨日凌晨五時許,已在票站主動向傳媒預告敗陣消息,直截了當地稱,「輸咗就輸咗,唔使兜兜轉轉」,當正式公佈一刻,田在台上亦一直保持微笑,公佈結果後,率先握手恭賀在旁的劉慧卿,然後逐一與其他當選者握手祝賀。 他步出票站後,雖被傳媒重重包圍,仍處處表現出其體貼的一面,先等一眾傳媒準備就緒才接受訪問,避免有傳媒因爭相追訪他而受傷,期間又多次展示幽默一面,問電視台記者:「要唔要同你塤住個咪?」 尊重市民決定不搵藉口 田北俊回應問題時,更表現出不怨天、不尤人的大將之風,被追問是否因民建聯搶票過多令其輸掉,以及是否與梁展文事件有關等,他很有承擔地說:「尊重巿民的決定,不要搵藉口!」又指自己積極參與選舉後退出政壇,總較不作嘗試好。 他更透露說不參政也會繼續做生意,並表示日後會懷念與記者相聚的日子;在中午記者會尾聲,田更勸勉記者,為香港言論自由及公正性努力,對大家說:「我會fully miss all of you!」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3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太陽報 A03| 要聞 |
2008-09-09 |
笑稱「最想打電話同孫女傾偈」 周梁公職生涯謝幕 【本報訊】走向直選之路受挫,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昨即問責請辭黨副主席及行政會議成員,即將告別行政、立法議員生涯的「莎姐」,昨日表現落落大方,但不掩失望之情,她謙稱自己其實很幸運,有機會長時間做公職,人生亦變得豐富。 最開心應是家人 早在上週五,已有民調顯示周梁淑怡會出局,是以她一直對選情未有十足把握,在投票日出門口時,更顯得一臉的不開心,雖然經過了一整天的危情告急,亦心知不妙,但當選舉主任公佈新界西地方選舉結果時,她亦難掩失望之情,眼見同區多個泛民議員順利連任,而自己卻從此告別議員生涯,儘管多番嘗試強顏歡笑,亦未見成功,直至中午黨記者會上心情才見平復,還穿上桃紅色外套展露人前。 她說今次選舉落敗最開心應是她的家人,特別是其丈夫周明權:「我做了二十七年議會工作,二十七年來家人的犧牲好大,給我很大的空間,所以我應該要畀番啲時間佢地。」 她又指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熱愛香港,凡任何事對香港好而她又做得到的,都會義叉辭,而二十七年政治和公務生涯對她的人生來說很寶貴,可說是獲益良多,豐富了她的人生,特別是香港由殖民地委任制至現在港人治港,都經歷很大轉變,她覺得自己有幸經歷這個富有戲劇性的香港歷史一部分,並擔當一個重要角色。 她沒有交代要做甚麼,但從她臉帶笑容說出的一句話已說明一切:「我最想打電話同孫女傾?偈呀!」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3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太陽報 A03| 要聞 |
2008-09-09 |
行會班底勢改組 傳李業廣退出劉江華加入 【本報訊】行政會議今日開鑼,由於自由黨的周梁淑怡已辭去行政會議成員的職務,早已表明會考慮就行會人選作出改變的曾蔭權,勢將因應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結果改組行會班底,除了政團在行會的代表要換人,其中一直盛傳年逾七十歲的李業廣很大機會在今次改組中離去。 雖然曾蔭權昨日沒有即時接納周太的請辭,但既然她去意已決,離開行會只是遲早的問題。現時行會內有四名政團的代表,隨著周太的離去,曾蔭權在考慮改組行會時,便需要在該黨內另覓人選填補。至於民建聯在行會內的代表,亦因曾鈺成或會成為新一屆立法會主席而需要換人,其中副主席劉江華的機會較高。 陳智思料留任 現任行會成員陳智思雖沒有再參選立法會,但由於其年輕、健康的形象,且與社會多個界別有不俗的聯繫,所以很大機會獲留任,而鄭耀棠亦會繼續代表工聯會,在行會內提供意見。 另外,現時十五名非官守行會成員中,其中七人是曾蔭權在○五年時委任,當中包括夏佳理、張建東、范鴻齡等,他們被換走的機會亦不大,只是年逾七十歲的李業廣由於年齡問題,很大機會在改組時離去,而由董建華一手委任入行會的廖長城亦很大機會被換走。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4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太陽報 A06| 要聞 |
2008-09-09 |
立法會選舉功能組別點票結果 航運交通界 劉健儀 政治聯繫:自由黨 得 票:147 得票率:94.23%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譚志華無黨派95.77% 法律界 吳靄儀 政治聯繫:公民黨 得 票:2,468 得票率:65.74%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何君堯獨 立1,28634.26% 教育界 張文光 政治聯繫:民主黨 得 票:37,876 得票率:71.60%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何漢權—12,27223.20% 余綺華—2,7465.19% 社會福利界 張國柱 政治聯繫:社工總工會 得 票:5,334 得票率:66.04%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狄志遠民主黨2,74333.96%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 劉秀成 政治聯繫:獨 立 得 票:1,429 得票率:37.27%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陳耀輝獨 立3839.99% 陳贊輝—691.80% 吳永輝民主黨71218.57% 余錦雄—1,24132.37% 醫學界 梁家騮 政治聯繫:— 得 票:2,217 得票率:32.58%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何柏良—2,13831.42% 楊超發—5808.52% 郭家麒—1,86927.47% 會計界 陳茂波 政治聯繫:— 得 票:5,659 得票率:41.67%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龔耀輝獨 立3,11622.95% 譚香文公民黨4,11630.31% 嚴定偉—1120.82% 黃宏泰—5764.24% 商界(第一) 林健鋒 政治聯繫:自由黨 得 票:465 得票率:70.24%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邵在德獨 立19729.76% 紡織及製衣界 劉柔芬 政治聯繫:自由黨 得 票:1,255 得票率:63.84%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鍾國斌—71136.16% 批發及零售界 方 剛 政治聯繫:自由黨 得 票:1,907 得票率:64.73%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趙振國—1,03935.27% 旅遊界 謝偉俊 政治聯繫:— 得 票:324 得票率:36.69%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葉慶寧獨立人士16318.46% 司馬文公民黨819.17% 董耀中自由黨31535.67% 資訊科技界 譚偉豪 政治聯繫:— 得 票:2,017 得票率:50.44%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莫乃光獨 立1,98249.56% 區議會 葉國謙 政治聯繫:民建聯 得 票:259 得票率:65.40%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林偉強—13734.60% 工程界 何鍾泰 政治聯繫:— 得 票:2,715 得票率:50.03%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文錫昂—1903.50% 黎廣德公民黨2,52246.47% 保險界 陳健波 政治聯繫:無黨派 得 票:52(60) 得票率:45.61%(53.57%)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蔡中虎—42(52)36.84%(46.43%) 秦鈺池—2017.54% 註:保險界有兩輪點票,括號內為第二輪點票結果。 憲生服務界 李國麟 政治聯繫:獨 立 得 票:11,309 得票率:49.27% 落 選政治聯繫得 票得票率 溫德才獨 立5,57233.01% 功能組別自動當選議員 劉皇發 界別: 鄉議局 政治聯繫: 自由黨 潘佩璆 界別: 勞工界 政治聯繫: 工聯會 葉偉明 界別: 勞工界 政治聯繫: 工聯會 李鳳英 界別: 勞工界 政治聯繫: 勞聯 石禮謙 界別: 地產及建造界 政治聯繫: — 黃宜弘 界別: 商界(第二) 政治聯繫: — 梁君彥 界別: 工業界(第一) 政治聯繫: 自由黨 林大輝 界別: 工業界(第二) 政治聯繫: — 詹培忠 界別: 金融服務界 政治聯繫: — 霍震霆 界別: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 張宇人 界別: 飲食界 政治聯繫: 自由黨 黃容根 界別: 漁農界 政治聯繫: 民建聯 黃定光 界別: 進出口界 政治聯繫: 民建聯 李國寶 界別: 金融界 政治聯繫: —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4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太陽報 A02| 要聞 |
2008-09-09 |
葉劉搶票大講風涼話 蔡素玉落選:對唔住選民 【本報訊】民建聯蔡素玉在過去兩屆選舉均能化險為夷,成功進身立法會,但今屆再得不到幸運之神眷顧,遭同屬親建制派的葉劉淑儀攤薄票源,飲恨落選。據悉,截至前晚投票結束一刻,蔡素玉從陣營所得的訊息仍勝券在望,豈料午夜後各分區票站陸續失陷,數小時間心情由天堂直墮地獄,最終在錯愕中失去議席。 港島點票結果在昨日清晨六時許公佈,站在台上的蔡素玉一直強撐著微笑。蔡素玉沒有回應四年後會否捲土重來,只稱會繼續在環保等範疇服務社區。雖然她強忍淚水,但當下午到北角謝票時,再也按捺不住,三度落淚,說:「對唔住選民。」 在投票日,葉劉淑儀直搗蔡素玉老巢北角及小西灣「掘票」,全力催谷史泰祖入局,當時外界已估計二人互相拉扯厲害,只會陷入「雙失」局面,各只能取一席,令民主派漁人得利。最終,民建聯與葉劉淑儀名單「平均」瓜分親建制票源,各取約六萬一千票,一席有餘,兩席不足,民建聯更比○四年少逾一萬四千票,令蔡素玉飲恨。 民建聯及葉劉淑儀均否認配票失敗傳言。葉太對蔡素玉落選表示遺憾,承認吸走蔡部分選票,但強調就算她不參選,蔡也未必保得議席,葉太說:「啲票可能會留畀楊森。」 不過,民建聯內部則不滿葉劉淑儀,指「如果佢搶少兩萬票,民主派就唔會塤到四席」。 嫻姐無悔引退 除蔡素玉外,另有多顆政壇巨星殞落,包括職工盟劉千石、民主黨楊森及工聯會陳婉嫻等,共有十人連任失敗。已擔任議員十七年的劉千石,自○四年提出「大和解論」後,聲勢大不如前,縱使日前邀請李司祺等藝人站台,亦難以扭轉弱勢,在九龍西只取得一萬零五百餘票,較四年前大幅下跌三萬三千票。他昨日首次承認過往議會工作做得「唔好」。 八年前的「票後」陳婉嫻為確保新人黃國健在九龍東入局,今年退居名單第二位,她落敗後表示,已經為政界新舊交替作出示範,無悔結束十三年議會生涯。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5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太陽報 A04| 要聞 |
2008-09-09 |
薪高福利筍任滿酬金47萬 【本報訊】第四屆立法會組成,本屆議會湧現不少新面孔,改寫議會之最。新一屆議會年紀最長的議員是循鄉議局進入立法會,七十二歲的劉皇發,劉上屆亦是該項的保持者;至於今屆最年輕的議員則是三十二歲,新界東出線的陳克勤。 最「抵」議員只有52票 得票高低是每次選舉的焦點所在,新界東的劉江華名單以十萬二千多票成了今屆票數最多的票王,功能組別則由獲得近三萬八千張選票的教育界張文光稱王。至於最「抵」、即以最少票數進入議會的名單,直選方面是只以一萬九千多票便取下一席的九龍西梁美芬名單;保險界陳健波則以五十二票成了功能界別的最「抵」議員。 此外,今屆立法會亦是歷年人工最高、福利最「筍」的一次。近年香港經濟復甦,物價飛漲,立法會議員不單加人工,還新加入了醫療津貼及任滿酬金,為今屆議員帶來一個最好的新開始。 立法會主席及議員的人工加幅達百分之十四,議員月薪由上屆的五萬六千七百五十元增至六萬五千二百六十元;主席薪水亦由十一萬三千五百元增至十三萬五百二十元。雖然酬酢及交通等實報實銷的限額沒有增加,但新加入了每月二萬五千元的醫療津貼。此外,本屆議員可像大部分政府合約員工般享有相等於酬金總額百分之十五的任滿酬金。以議員六萬多元的月薪及四年任期計算,其任滿酬金達四十六萬九千八百七十二元。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5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1 ---------- |
太陽報 A04| 要聞 |
2008-09-09 |
陳茂波訓醒驚口水相外洩 立法會直選競爭激烈,功能組別也不輕鬆,會計界的陳茂波連日來四出拉票,投票日更直踩二十幾個鐘,結束後他到點票中心等結果,坐在椅上已經倦極入睡,陳太索性將老公膊頭當成人肉枕頭,兩人依偎而睡。陳茂波醒來知道睡姿攝入鏡頭,急忙問:「我有冇流到口水?」陳茂波透露,選戰之後足足瘦沖十五磅,腰圍瘦沖三吋,選舉大功告成後,佢會同太太一齊送阿囝去英國牛津大學讀法律,趁機享受家庭樂補數。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5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2 ---------- |
太陽報 A28| 社論及專欄| 李宗吾 厚黑| By 王十章 |
2008-09-09 |
王者從來不告急 看著競逐立法會議席的候選人個個說告急,看得厚黑教主我心花怒放。無他,實在太滑稽了,政客有政客十萬火急,急到腳軟彎腰屁股抽筋,選民有選民慢條斯理,慢到索性逛街看戲闊佬懶理。太監不急皇帝急,於是乎,投票率大跌一成,只有百分之四十五選民投票,以人數計少了二十六萬。 選民懶理政客告急,已是滑稽,人人告急把催票作用徹底中和,亦是好笑。你急我急個個急,結果就是也無風雨也無晴,打回原形。反而那些談笑自若的少數候選人,最終卻是輕輕鬆鬆高票當選。這令我想起金牌足球評述員黃興桂的其中一句名言:不要急,最緊要快! 其實嘛,亂打告急牌非但效用成疑,而且有機會自暴其短,示人以弱也。除非你存心欺詐,強者假扮弱者,像去年立法會補選之時,《蘋果日報》為形勢其實大好的陳方安生度身訂造「告急號外」,結果她的得票率大幅度遠勝其對手葉劉淑儀。 大家看看那些票王票後,從來沒有必要告急,選票自然滾滾而來。即如咱們的曾蔭權,當年參加小圈子特首選舉,何嘗需要故作選情告急之狀?從從容容壓倒對手梁家傑而當選了,當選之後民望告急是另一個故事。 王者從來不告急,讓我為大家再舉一個例子。非洲小國斯威士蘭是地球上數一數二的窮國,而該國卻有一個家肥屋潤的國王,名為姆斯瓦蒂三世(Mswati III),按《福布斯》排名榜,此君是全球第十五位富裕君主,淨資產大約十五億港元。這個民不聊生的赤貧小國,最近搞了一趟豪華盛宴,為的是慶祝國王四十歲生日,同時亦是建國四十週年,花費港幣幾千萬元,基本上酒池肉林。 大權在握懶理民間疾苦 好了,你也許會說,國民都沒飯可吃,國王不應該窮奢極侈為自己慶祝生日啊,應該急民之所急,呼籲全國告急,急急振興經濟利民紓困,讓飢民不必餓死才對。須知道,斯威士蘭窮到一個地步,失業率高達四成,近四成人口染上愛滋病,人均壽命不到三十一歲,每四名國民僅得一人可以活過四十大壽。 諸君,這就是我說的王者從來不告急,自己肚滿腸肥就是了嘛,為甚麼要理會蟻民死活呢?更何況,活著超越四十歲在該國而言是天大喜事嘛,身為國王怎可不慶祝。還有一點很重要,自肥國王宣稱:「我們要告訴充滿動盪的世界,儘管可能面對著挑戰,我們仍是一個快樂國邦。」國民沒有飯吃也可以很快樂,即使餓死同樣快樂,這就是不必告急的原因。 本地政客們,尤其是那些當選者,盡快學學真正的王者,反正大權在握以後照例不理民間疾苦。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6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3 ---------- |
太陽報 A18| 政情 |
2008-09-09 |
肥亨風騷喺遮打道量地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前日由加拿大返港後,凳都未坐暖,就四圍搵「飯腳」,尋日中午佢約埋前下屬、現任局長劉吳惠蘭食飯。問佢係咪私下過啲為官秘訣畀劉太,肥亨擰頭話:「點敢呀!」跟住仲自嘲係小市民,同高官劉太食飯時,要執靚啲著番套西裝至得。 肥亨雖然依家唔再係高官,但尋日佢係咁易喺中環行個圈,撞口撞面都係老友記,包括民政事務局前局長藍鴻震等,肥亨介紹自己近況時,仲好幽默咁話:「我依家行喺遮打道量地呀!」竟自比係「量地官」,認真抵死。 意猶未盡,佢再行埋過去舊日經常出入嘅立法會,迎面而嚟嘅係啱啱落選立法會選舉嘅前富貴黨主席田北俊,肥亨不忘安慰對方話:「田少,你好有大將風範。」肥亨咁識講野,唔做高官,亦大有條件轉做商界大公關?。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7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4 ---------- |
太陽報 A18| 政情 |
2008-09-09 |
煲呔曾開口夾著舌 煲呔曾尋日下晝去科大就《施政報告》向學生進行諮詢後,首度回應立法會選舉結果,竟然開口夾著舌,唔知點稱呼剛辭任行會成員嘅莎姐,口窒窒咁話:「我今日中午收到周梁……周梁議員副主席要求退出行政會議嘅信件,我會因應現時嘅政治形勢,作出審慎考慮。」周梁議員副主席?真係唔知佢想講乜! 講錯野之餘,佢又當場畀學生窒佢唔知民間疾苦。話說有學生發言時,向煲呔曾反映,面對高通脹,連溫飽都成問題,點知佢聽完後卸曬膊話:「通脹係全球問題,唔係特區政府可以完全解決,但我承諾唔會令學生捱餓。」連通脹都搞唔掂,仲夠膽開空頭支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7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5 ---------- |
太陽報 A18| 政情 |
2008-09-09 |
發叔政治能量左右大局 喺今次選舉,鄉事票具有莫大嘅影響力,而選舉結果亦顯示出有新界王之稱嘅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起咗關鍵作用。 富貴黨主席田北俊同副主席周梁淑怡黯然出局,都同流失大量鄉事票有關。回顧選戰之初,發叔同建仔喺區議會功能組別之爭搞到好唔愉快,眼見雙方決裂,對參選新界西嘅鄉議局副主席張學明嘅選情大受威脅,發叔不惜下鄉求票,然而莎姐又再同區參選,為咗保住鄉議局嘅席位,發叔根本唔幫得莎姐幾多。 雖然喺新界東出戰嘅田少搵衝前冠軍練馬師簡炳墀個仔簡永輝排第二,希望吸鄉事票,但建仔卻同時死纏爛打爭搶鄉事票。消息話,建仔喺新界東出選嘅劉江華喺投票前幾日打電話畀發叔,甚至去屯門登門造訪尋求支持,仲當發叔係明星,將發叔嘅聲帶喺新界東不停咁播,呼籲鄉民支持,就係咁搶番唔少鄉事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7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6 ---------- |
太陽報 A19| 太陽虹| 熱帶語林| By 林創成 |
2008-09-09 |
輸家的風度 立法會選舉,六十個贏家,滿街是輸家。論輸家中的輸家,非自由黨莫屬,三人直選,全軍盡墨,只靠小圈子功能組別食胡,名副其實「功能黨」。三人行必有我師?錯了,三人行必有我輸。 自由黨輸了議席,贏了台型。主席田北俊和副主席周梁淑怡齊齊辭職,以示負責,周梁連行政會議也一併辭掉,示範了輸家的風度,沒有學足高官口吻講出「留下比離開需要更大勇氣」的廢話。 議席減少的泛民主派也算輸得有風度,沒有賴天賴人賴地硬,落選的楊森事後拒見傳媒只因為「病了」。 號稱第一大黨的民建聯其實也輸得頗為轟烈,蔡素玉和陳婉嫻連任失敗,少了兩員女將,陰陽嚴重失調,日後罵街惟有靠潑夫。 最令人感到意外的輸家,大概是九唔搭八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本來是一位理應中立的學者,居然做出「疑似介入選戰」的怪異行為,誓要跟「假調查真通水」的冒牌民調機構累鬥累,企圖提前發佈票站數據,結果惹來各方杯葛。今屆港大的票站調查回應率是少得可憐的百分之五十,較上屆暴跌十七個百分點,當中尚未計及有回應卻老點的比率。 港大票站調查廢了武功,輸得十分難看。猶幸,鍾庭耀同樣輸得有風度,僅僅表示下次可能不再玩這個遊戲而已,完全沒有發爛渣。 嚴格而言,整個立法會都是輸家,因為今屆投票率極低,比上屆劇減一成。選民毫不熱心,令到那些大打告急牌的候選人急到雙腿交叉作忍尿狀也是徒然。為甚麼投票率如此低?為甚麼選民毫不著急?一個關鍵原因,選民根本不知道這一群亂叫亂嚷亂告急的茂裡所為何事,沒有政綱沒有願景沒有抱負,只有互相謾罵,投票實屬多餘。茂裡也有茂裡的風度,沒有掉過頭來謾罵一票也不肯施捨的選民。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8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7 ---------- |
信報財經新聞 P10| 時事評論| 林行止專欄| By 林行止 |
2008-09-09 |
英雌豪傑入立會黯然失色影藝界 一、 新一屆立法會議員選舉,因多名缺乏自信的政客提早「告急」,令選情顯得十分慘烈,可是,選民的回應極之冷淡,投票的選民只有一百五十二萬名左右,比二○○四年少了二十六萬四千多人;投票率百分之四十五點二,較上屆的百分之五十五點六四,降近十點五個百分點,下跌幅度高達百分之十八點七六─比上屆少了約五分之一選民投票,說明了選民對立法會的「有用性」存疑! 選民意興闌珊,不同政治屬性的選情專家各有說詞,有興趣者可選擇性閱讀;經濟學家自有說法。投票率低下的原因,根據今年八月以八十六高齡正式從佐治.梅遜大學法學院退休的公共選擇學派巨擘屠洛克(G. Tullock, 1922-)的理論,是大部分選民相信自己的一票不可能左右選情,等於缺乏對候選人政綱(通常是誇誇其談一旦貫徹必一塌糊塗)深入研究的誘因,經濟學家把這類選民歸類為「理性無知」(rational ignorance),即理性地選擇不理會候選人的「鴻圖大志」,顯而易見,他們認為瞭解候選人的「政綱」是浪費時間,因此而對投票的興趣缺缺。這種看法,也許可解釋投票率「不理想」的原因。 不過,「理性無知」的情況在香港並不普遍,以筆者的看法,香港選民提不起勁去投票,另有原因。香港因為空間小、媒介多,即使對政治冷感的合格選民,亦無法逃避「政治宣傳」的潛移默化,因此不能說他們「理性無知」;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所以選擇不投票,是深深地理解在北京這名「老大哥」無形的提點和有形的扯線下,立法會根本無可為!此次選舉結果顯示,親建制的自由黨遭受重創,正副黨主席均以極低票敗選(其副主席周梁淑儀與主席田北俊同時辭去黨職後再辭行政會議成員,是周太從政二十多年最明智〔看到終局並主動出擊〕的決定),令其議席驟減,然而,建制派在政府「派糖」及奧運金牌選手來港「贈慶」之下,收之桑榆,在立法會仍佔大多數。換句話說,立法會不能伸張香港民意的情況將持續……。順便一提,佐治梅遜大學經濟學教授蓋普蘭有《理性選民的迷思》(B. Caplan:《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二○○七年;平裝本去月發行)一書,認為無知(沒有正確經濟學觀念)選民(所謂unschooled voters),只著重眼前利益,因此贊成貿易保護主義、物價管制……。這即是說,不具備經濟學常識的選民必然會選出一個只會制訂短視(壞)公共政策的政府,對一國甚至世界人民長遠福祉有負面影響。這種現象,筆者認為香港亦不存在。此間媒介發達、言論自由,什麼價值觀的理論都有市場,選民肯定不會「無知」,這種特殊情況,意味投票的選民大都投下正確的一票─筆者不相信在香港這樣放任自由社會長期生活的選民,會為了一點點物質誘因而按照施予者的意願投票,他們投票給建制派,是相信其主張有利安定繁榮! 二、 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雖然比較上能夠反映民情而且多年來在民智開放國家行之有效,可是,有數學家在近三百年前已指出這是無法令最受歡迎者當選的選舉規則─假設選民以一人一票的方式從三個候選人選出一人為議員,投票結果甲得八票、乙得七票、丙得六票,顯而易見,甲以最高票當選,但事實上他並非由大多數人選出(見二○○七年六月十五日本欄「阿麗思闖進經濟學世界」系列)。香港目前的情況正是如此。這種現實,令議員與議員、議會與民間,經常會出現不調和的「噪音」。 「噪音」是熱烈討論、激烈辯論的貶義詞,而這正是在民主制度下不同觀點都能自由表達的體現。在大部分實行民選制地區,議會的討論和辯論,最終大都可以達致反映大部分民意的政策,但香港不在此列;香港受大多數人認同的《基本法》規宥,有規有矩,香港應可「自由民主」,然而,《基本法》的解釋權緊緊掌握在價值觀和香港人信奉的一套完全不同的北京手裏,立法會於是成為類似廣播電台以發言抒發不同政見、與建制想法相左的政見肯定不能落實的「口水會」!就此角度看,人選比上屆「多元」及「敢言」的新一屆立法會,將精采紛呈。這樣的立法會,有益有建設性當然談不上,但沒有建設性而有娛樂性,肯定可令電視觀眾大開眼界大飽耳福,而印刷媒體有取之不盡的寫作素材,讀者開懷倒絕,不在話下……。只要經濟特別是樓市股市迅速回穩,香港人不愁沒有可以調劑生活的娛樂性勝於影視圈的政治新聞。 |
|
文章編號: 20080909391004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8 ---------- |
信報財經新聞 P37| 副刊| 教育| By 鄭楚雄 |
2008-09-09 |
教師有話說 「教師有話說」,這個片語之後應是一個什麼標點符號?不妨設想,如果是冒號,接下去的應是教師想說而且有機會說的話。如果是問號,那是無疑而問,作用在加強語氣,即是說一切順暢,沒有多餘的話了。如果是感嘆號,那就不得了,是大家滿腔抑鬱,心裏充滿話語,卻無由申訴了。 剛結束的立法會選舉,教育界功能組別有三位候選人,其中一位由於姓名中有一個「權」字,因而順理成章,把宣傳口號稱為「權在你手」。不錯,9月7日你投誰,的確權在你手。可是,由選票掉進投票箱一刻開始,縱使大家還冀盼改良教育現況的意願有人代議,但最終權在誰手,卻又不免使人質疑。 從政制設計來說,一個教育界功能議席只佔全部議席的六十分之一,議席來源千頭萬緒,教育議題要引起議會關注,難乎其難。何況,當選者各有立場和背景,「政綱」可以講得天花龍鳳,未來日子,遇有爭議性議題,不同群體意見從來紛紜,投票意向如何附麗,權在他手。可以想像,想透過這麼一個「功能」代表來「說話」,話音絕不清晰。 事實上,教師很難「說話」,或被預設「說話」無關重要。比如說,在教學語言政策微調擾攘得最紛亂的時候,幾個中學校長議會代表和教育局商討,為中文中學撿回25%課時轉用英語施教的結局。這項「德政」拍板落實的時候,大多教師仍在教室之中營營役役。校長議會反對一刀切分班英語施教,旗幟鮮明,但不知有沒有經過民意搜集,能不能代表教師—教育界員工的最主要組織成分—表達看法。最近,某教育團體於8月初進行問卷調查,瞭解數十位中學校長對中一及中四派位的意見。結果公開,當然是認為很有代表性。 自教改開展以來,教師是被磨蝕擠壓的一群。過去因一些教育政策的推行,教師曾透過一些活動來「說話」。例如幾年前政府推行英語教師基準考試、實行縮班殺校政策等,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分別策劃了兩次遊行示威,參與者都表達了對政策的不滿。 2006年初因兩名教師承受不了工作壓力自殺,教協發動了超過萬人的遊行集會。遊行隊伍打出「一籮教改,一殼眼淚」標語,洶湧的群情,是對教育苦況的具體宣洩。 用自殺、遊行、集會、示威等方式來「說話」,是頗為偏激的做法,但事實又證明相當「有效」。基準考試,後來加入了一些豁免機制,達標日期也可延遲;縮班殺校提出明確的生員人數界線,政策也看似較寬鬆,容許辦學團體注資開科,學校可合辦課程等。而因教師自殺而成立的「教師工作壓力調查委員會」,也提出並由局方跟進了一些紓減壓力的措施,小班教學逐漸步入議程,連帶一百五十小時的進修指標也由「硬」變「軟」了。 沒有多少人期望這些「成效」的獲得,要用上些不尋常的手法。但2003年反縮班殺校的遊行集會,同一議題,同一訴求,據說又會在2008年9月13日重新上演一次了。這是不是說明了,時間流逝匆匆,但簡單到只是改換一個標點符號,也會是很困難的事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39101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9 ---------- |
都市日報 P02| 立法會選舉專輯 |
2008-09-09 |
新議會面對重大議題 爭議 議員在未來四年的任期內將面對多項難題,包括市民關心的通脹惡化及2012年特首和立法會選舉辦法等。 立法會下月重開後,第一項要面對的是由特首曾蔭權發表的施政報告,內裏有否良方解決民生經濟。隨之而來的是各政黨及勞工界關注的工資保障運動成效檢討及設立最低工資。另一項被政府視為燙手山芋的,相信是《基本法》23條立法。一般預料,03年曾引發連串政治危機的23條應於曾蔭權任期完結前解決,很可能在一兩年內展開討論。此外,競爭法的立法及設立公營廣播機構等料亦掀起各政黨激辯。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1000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0 ---------- |
都市日報 P04| 立法會選舉專輯 |
2008-09-09 |
余若薇 選舉結果屬僥倖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昨承認,泛民主派一直知悉今次選舉是一場硬仗,泛民共取得23個議席,結果已比預期好,是有很大僥倖成分。對於該黨是否與其他泛民爭奪票源,余否認「搶票」,強調在民主路上是盟友。至於由余若薇排第二,初步票站調查指余只屬「機會均等」,但最終有驚無險雙雙入局。陳淑莊如釋重負:「亦冒咗一個風險,我地真係好幸運,因為係險勝。」 (謝麗娟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100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1 ---------- |
都市日報 P04| 立法會選舉專輯 |
2008-09-09 |
蔡素玉 失議席曾鈺成飲泣 被認為「好命」的民建聯蔡素玉在多次選舉中都能險勝,但今次則要向選票低頭,未能在港島區成功連任。越區參選的曾鈺成當聽到只有自己名字出選,心情沉重,強忍眼淚感謝選民支持。蔡昨謝票時亦傷感向選民說:「好對唔住。」連任的曾鈺成直言,過往穩健選區的票有流失。葉劉淑儀直言吸納了部分民建聯選票,但不能說因她參選,而搶走了蔡的選票。 (謝麗娟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100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2 ---------- |
都市日報 P07| 立法會選舉專輯 |
2008-09-09 |
葉國謙重返議會 堅持出選區議會功能界別的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圖),終以259票對137票擊敗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一嘗心願重返立法會。不過,民建聯與鄉議局的緊張關係,或要一段時間才可復修。另外,經常列席立法會黨團例會的他,重返議會後或重掌黨團主席一職,處理議會事務。 未公佈選舉結果前,葉國謙已表示有信心能夠當選。他指,該界別的400多名選民中,有超過100人是民建聯成員,加上18區區議會亦有民建聯成員,可以商量和推展競選策略。葉國謙帶著輕鬆心情見傳媒時說,今次選舉拉票不太辛苦,他反笑說:「其實係好舒服,拉票都係喺冷氣房打電話。」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1001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3 ---------- |
英文虎報 P05|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By Bonnie Chen and Adele Wong |
2008-09-09 |
Radical revival promises a lively new Legco The success of the radical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in Sunday's election should set alarm bells ringing in the government, political experts said yesterday. ``The party managed to substantially increase its share of votes,'' commentator Ivan Choi Tze-keung noted, saying that this could indicate an increased radicalism taking shape in the community. The LSD won seats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New Territories West and Kowloon West. So Legco looks set for some lively times with ``Long Hair'' Leung Kwok-hung, party chairman Raymond Wong Yuk-man and Albert Chan Wai-yip occupying seats in the chamber. ``It should set alarm bells ringing for the government,'' Choi said. He suggested deteriorating economic conditions could have caused people to become more sympathetic towards the radical party. ``Wong Yuk-man and Long Hair both got as many votes as Andrew To Kwan-hang, who did not win a seat,'' Choi added.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lecturerHelena Wong Pik-wan was surprised by some of the results. ``One of the most unexpected results was the number of votes Long Hair got,'' she said. He had the largest number of votes for a single candidate in his constituency, she added, believing that Wong Yuk-man and his popularity had some impact on the results. Leung Kwok-hung secured 44,763 votes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second only to the Frontier Party's collective tally of 102,434. ``This probably means some people are very angry with the current pro-establishment policies,'' Wong said. But former security chief Regina Ip Lau Suk-yee did not think voters would go for more radical politicians in the future. ``In the political spectrum, there are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people who support extreme views,'' Ip said. ``The majority are in the middle with gentle views.'' League chairman Raymond Wong could not be farther from Ip's ``middle'' ground. He is popular locally, having hosted radio shows at Commercial Radio, and now works for online radio station MyRadio. A critic of the Hong Kong and mainland governments, Wong once admitted leaving his show Close Encounters of a Political Kind because of political pressure. Public and personal troubles wiped him from media attention after the incident but he was catapulted back into the spotlight after co-founding the LSD in 2006. [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8002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4 ---------- |
英文虎報 P04|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By Carol Chung |
2008-09-09 |
DAB goes one better to stay on top Setback on island tempers euphoria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captured an extra seat to continue as the biggest party in Legco despite suffering a big blow on Hong Kong Island. The pro-government party won 13 seats, nine of which were in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and four in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It won 12 seats in 2004. DAB chairman Tam Yiu-chung described the results as satisfactory. ``We've reached the expected number of seats and got one more in the district council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He said the party's success was partly attributabl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young newcomers Gary Chan Hai-kan, 31, and Starry Lee Wai-king, 34. The party was the top vote-getter on New Territories East ticket, with its list headed by Lau Kong-wah getting 102,434 votes. Its total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went up from 115,251 votes, or 24 percent, in 2004 to 128,028 votes, or 32 percent this year. But the party lost ground in its former stronghold, Hong Kong Island. ``We believe support in Hong Kong Island should be much higher than the figures showed,'' veteran Jasper Tsang Yok-sing said. He had teamed up with Choy So-yok for the DAB on the Island. The party will study whether the entry of former secretary for security Regina Ip Lau Suk-yee resulted in the loss of support. The list led by Tsang and Choy drew 60,417 votes, which wasn't enough to return Choy to the chamber. Choy's departure from Legco is a ``huge regret,'' Tsang said with tears in his eyes. ``She has worked very hard and contributed a lot in Legco, especially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He sidestepped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party was now regretting backing Ip in last year's by-election, which she lost to former chief secretary Anson Chan Fang On-sang. ``We can't say the voters blindly listened to our vote-allocation strategies. We believe their minds were clear and we respect their choice.'' DAB chief Tam said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votes was recognition of the party's focus o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lanning . The party's new lawmakers will meet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 kuen at 4pm tomorrow to present their suggestions for fighting inflation and improving livelihood for October's policy address.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8002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5 ---------- |
英文虎報 P04,P05|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By Diana Lee |
2008-09-09 |
Vanguard role up for grabs as Civic Party falters
The Civic Party's Tanya Chan, left, and Audrey Eu celebrate yesterday as the pan-democrats seek a new way ahead. AP The Civic Party's failure to break new electoral ground has cast a shadow over predictions that it could become the standard-bearer for the pan-democrats. Earlier this year Democratic Party grandee Martin Lee Chu-ming - who did not run in Sunday's election - said he expected the Civic Party to form the vanguard of the democracy camp and even suggested a merger with his own party. However, they failed to live up to the hype on Sunday, winning just five seats and losing one, compared with the eight seats secured by the Democratic Party. ``Hong Kong is an ever-changing city and you never know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Civic Party leader Audrey Eu Yuet-mee said yesterday when asked if a merger was in the offing. Chairman Kuan Hsin-chi said they had never suggested the party would become the biggest in the democratic camp. Democratic Party chairman Albert Ho Chun-yan was more diplomatic. ``The Civic Party is our good friend and good partner,'' he said. ``We will continue to work together for the people.'' Eu admitted the pan-democrats had done better than forecasts suggested, even though a low turnout rate normally favored the pro- government parties. ``Maybe the wisdom of voters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politicians. We could not have mobilized the voters to divide their support among pan-democrats any better than this,'' said Ronny Tong Ka-wah, who won a seat at New Territories East. Ho said the pan-democrats still faced challenges in the new term despite winning 23 seats and securing some bargaining power to press for democratic reforms. He said the party will conduct a review to find out the reason behind the low turnout. Democratic Party vice chairman Sin Chung-kai said apart from establishing deep-rooted district networks, party unity and some luck could allow the democrats to mobilize so-called ``iron votes'' normally taken by the pro-establishment camp in future. He said many voters had heeded the democrats' call and refused to respond to pollsters. Some voters deliberately gave false answers. Chinese University analyst Ivan Choy Chi-keung said the Civic Party had a disappointing result with fewer seats than in 2004.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8002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6 ---------- |
英文虎報 P01| Front Page |
2008-09-09 |
Beijing rejected Tien plea for help Bonnie Chen Beijing rejected a last-minute appeal for help from James Tien on Sunday, according to a source. Tien, the source said, sensed the party was faced with a crisis on polling day and tried to reac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or help. But Beijing said it could not interfere in Hong Kong's election. The pro-Beijing camp only secured two seats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which were both won by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while the other five went to the pan-democrats. Tien said the result could have been different if he had received support. The DAB got102,434 votes, the highest of all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for its list, led by vice chairman Lau Kong-wah, but it was not enough to get the third seat. It is believed if the DAB got 7,000 of its supporters to vote for Tien's list, he would have been reelected, because that and the 28,875 votes the party got on its own would have put it ahead of the 33,205 that Frontier convenor Emily Lau Wai-hing recei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8006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7 ---------- |
am730 M03| 要聞 |
2008-09-09 |
學者:自由黨定位脫離群眾 嶺南大學政治學及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認為,自由黨在直選大敗,是由於地區投入不足、政策定位脫離公眾都是致命傷,「例如最低工資問題,次次都反對……社民連都無地區工作啦,但勝在同選民同聲同氣。」他亦批評,田北俊對直選欠缺敏銳度,既未在去年區議會選舉失利中洞察危機,劉皇發為民建聯拉票時,亦未察覺重要的鄉事票源流走。本港2020年將取消功能界別選舉,他認為,自由黨能否重上直選之路,視乎新領導層有否足夠視野及新思維,為黨創造直選條件。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則擔心,自由黨在直選挫敗,支持取消功能界別的取向會大幅倒退,對民主進程不利。不過他認為,自由黨代表工商財團的地位無可取代,相信不會從此一蹶不振,不過有需要重新定位。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9200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8 ---------- |
am730 M08| 2008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兩工運老將出局 一代新人換舊人,今屆選舉有多人落馬,當中包括兩名同是工運出身的老將劉千石(圖)及陳婉嫻,曾幾何時,兩人更曾是「票王」與「票後」,不過,兩人均指已盡力,對失去議席亦不感失落。 現年61歲的陳婉嫻,已出任立法會議員13年,今屆則退居二線改排名單第二位,「襄助」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入局。她對選戰落敗不感失落,「早就預計退位讓賢」,故對成功交棒予黃國健感到高興,她又說,「就算喺議會外,我一樣係麻煩友。」同樣輸掉議席的職工盟劉千石,承認自己處理工作的作風低調,而且議會出席率偏低,但接受選民的決定。他重申今後不會再參選,但不會退出政壇,會繼續維護打工仔的權益。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92001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9 ---------- |
am730 M43| 小歇| 通識森林| By 馮振超 |
2008-09-09 |
評估與事實的落差 評估是根據經驗、計算及分析而得出的,但立法會選舉告訴我們,評估與事實往往都有落差。 在立法會投票結束後,曾有學者指結果會因為名單多而會出現出人意表的結果,但世事往往就是如此弔詭,結果正常到不得了,大體上泛民與建制派在地區直選的得票比例,大約還是走不出「六比四」這個黃金定律,只是在沒有甚麼「鑽石名單」之下,泛民沒有配票,不知選民如何能夠這麼天衣無縫的把選票平均地分予泛民候選人,在港島、新界東及新界西都出現了佔上優勢的結果,其中港島區葉劉淑儀與曾鈺成名單有超過12萬票,佔總投票率接近四成,可是卻只有兩席,那是否說明民建聯應該把蔡素玉與曾鈺成分開兩張票衝擊第六席呢? 另一個選前普遍叫人信服的睇法,就是今屆投票率低(只有約百分之四十五,比較2004年一屆少約百分之十),將對建制派選情有利,甚至有說法是建制派特登低調處理拉票活動,選舉日少有派出拉票隊伍在街上向市民「催票」,可是現在看來,事實就是另一回事,雖然少了逾二十萬人投票,但最受影響的只有自由黨(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兩位現任議員落馬),對於泛民卻根本沒有帶來負面影響。 如我般事後孔明,便嘗試尋找箇中種種蛛絲馬跡,我初步估計,這百分之十的「失蹤」選民,應該以中產居多,而且他們的政治訴求大概與經濟民生有著不可分割的互動關係,故此經濟環境尚可時,他們的政治訴求便會下降,投票意欲自然不大,而留下來仍然有興趣投票的,就是建制與泛民兩方的死硬派支持者(die hard fans)了,故此最後結果又回到了兩派的基本盤之上(即建制的四成與泛民的六成),從這個結果分析,值得留意的是,原來投票選民人數就算是大幅的下滑,對選情還是不會有太大影響。 現時最教我期待的,是誰會當上來屆立法會主席寶座,在政治實力分佈來看,主席來自建制派應該已是大定之局面,但有誰會有興趣、聲望、經驗及實力接棒才是癥結所在,由於要熟悉立法會的議事章程及領導會議進行,故一眾被指如「業餘水平」、或可說是「兼職性質」的議員,根本不能接這個燙手山芋,原本我估計自由黨的周梁淑怡與劉健儀都是熱門人選,但當下自由黨遇上多事之秋,周梁下馬後,劉健儀背負振興自由黨之責,究竟她會否出選立法會主席,真是只有天曉得了。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92008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0 ---------- |
頭條日報 P04| 港聞 |
2008-09-09 |
社區經驗淺聯繫太薄弱 公民黨再次在選舉中失利,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認為,公民黨主要問題,是「頭重腳輕」。他指公民黨在○六年創黨至今,並未重視地區工作,令該黨與社區的聯繫非常薄弱。
少「落區」接觸選民 他分析,雖然公民黨中「粒粒皆星」,但其實是一個「跛腳」黨,因該黨主要靠「大狀」在議會內的發言或在公開演說中,爭取選民支持,但卻很少「落區」接觸選民,就算出動陳太站台,也難以爭取太多的支持。他相信,公民黨經歷過今次的失利後,將會進行內部檢討。 他認為,黨內高層應該要改變策略,多落區與市民接觸,如每週至少有一至兩次在地區辦事處接見市民等。他表示,若公民黨再不改善其地區政策,就算四年後再捲土重來,結果還是一樣。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4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1 ---------- |
頭條日報 P06| 港聞 |
2008-09-09 |
建制派配票失調落馬多 今次選舉,泛民各候選人放棄配票機制,但綜合五個分區直選結果,泛民在新界西、新界東及港島區均成功以「低票」當選,以較少票數便取得多席,反觀建制派多名新人在配票後仍未能「入局」,配票成效稍遜。 在分區直選中,泛民的得票率不算太高,由五成三至六成三不等,但取得議席卻高逾六成,其中新界西戰績最為彪炳,泛民整體得票率為六成一,卻在八個議席中取得五席,每名當選人得票數目不高,但達到最高成效。泛民在新界東,同樣以「低票」取得五席。 據泛民多名候選人表示,選民自行配票情況普遍,加上基於上兩屆配票的經驗,據知有不少人以家庭為單位,投予泛民不同候選人。 相反,一直被指較易配票的親建制派,卻出現互相搶票,如新界東的田北俊與龐愛蘭,正因為票源接近,攤薄選票而雙雙「墮馬」;港島的蔡素玉亦因為被葉劉淑儀搶去選票而連任失敗。 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直言,泛民以「少票贏多議席」凸顯選民智慧,但承認當中包含運氣及偶然性,認為配票有利有弊,存在一定風險。新任港島區議員何秀蘭亦大讚選民配票聰明,令泛民在港島區成功保住四席。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4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2 ---------- |
頭條日報 P08| 港聞 |
2008-09-09 |
18候選人低票被沒收按金 今屆參選人數及名單成為歷屆之冠,但為免影響選舉質素,選管會規定,凡得票率不足百分之三,均要被沒收五萬元按金,地區組別共有十五組別或團隊,其中九龍西的柳玉成,只得二百九十票,得票最少。 除了九龍東,其餘四個地區組別有名單被沒收按金,包括港島區林翠蓮、蕭敏華、黎志強;九龍西莊永燦、龍緯汶、林依麗、柳玉成、譚凱邦;新界東蕭思江、李子榮;新界西蔣志偉、阮偉忠、鄒秉恬、張賢登、梁雪芳。功能組別則有三人被沒收按金,分別是保險界的秦鈺池、會計界的嚴定偉、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的陳耀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5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3 ---------- |
頭條日報 P12| 港聞 |
2008-09-09 |
社民連奪取三席議事堂罵聲四起 在地區直選中,戰績最出乎意料,必定是異軍突起的社民連。該黨派出五人參選,結果前電台名嘴黃毓民、長毛梁國雄和陳偉業三人當選,成功率高達百分之六十,成為新一屆立法會中的關鍵少數派系。由於三人表現激進,預計在新一屆立法會中,不僅見到長毛「招牌式」抗議場面,更會加插黃毓民青筋突現的怒罵鏡頭,勢必令議事堂上演「好戲連場」。 社民連派出五人出戰地區直選,其中陳偉業和梁國雄分別在新界西和新界東成功連任,而黨主席黃毓民更突圍而出,在九龍西強敵環繞下,奪取一席。 黃毓民認為,今次社民連選舉策略成功,立法會內不僅有一個「長毛」,若未來立法會主席要趕「長毛」離場,亦要同時趕他離開,再加上陳偉業組成三人關鍵黨,他預言立法會將會「好戲連場」。 梁國雄以新界東第二最高得票當選連任,當他知道自己勝出後,興奮得在台上「搶咪」即席演講,揶揄民建聯也不能趕走他,又數度回頭繼續發言,最後有勞工作人員帶他下台。
梁國雄搶咪演講 至於一度被視為有機會在新界西「落馬」的陳偉業,對於能勝出感喜出望外。 他表示,未來將聯同兩名黨友在議事堂內建立抗爭力量。對於將來與民主派之間的協調,他指任何黨派,只要違反巿民利益及民主原則,社民連都會堅決反對。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5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4 ---------- |
頭條日報 P14| 港聞 |
2008-09-09 |
葉劉港島成功搶灘關注經濟公僕議題 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去年參與立法會補選,不敵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但她決志做民意代表的心不變,出戰強敵林立的港島區,結果以第二高票數當選,取得港島一個寶貴的直選議席,她表示,上任後會關注經濟及公務員問題,並表明想多參選兩屆後,才考慮退出政治舞台。本報記者身兼匯賢智庫主席的葉劉淑儀,在去年立法會補選與陳方安生對壘,不敵落敗,但她未有氣餒,今屆立法會選席再接再厲,成功在港島區直選中取得六萬一千零七票,成為區內第二高票數名單,令她取得一席,但剩餘票數不足,未能令在競選名單中排第二位的史泰祖一同晉身立法會。
無意競選立會主席 她昨日出席謝票活動時表示,今屆選舉獲勝,除吸納部份民建聯選票,同時上次補選曾投給她的選民,今次再投票給她,但她不認同她取得的票源,導致民建聯的蔡素玉得票不足而連任失敗,因為即使她不參選,選票亦有可能投予楊森及其他候選人。 對於拍檔史泰祖未能取得議席,她感到些微失望,但認為匯賢智庫成立不久,能有此成績已相當不俗。她承諾在上任後,會專注關注經濟、民生、運輸及公務員問題,並計劃加入有關事務委員會,但無意競逐立法會主席。她又指,若健康許可,希望多做兩屆後才退休。 另外,她被問及政改看法時,她認同應該取消功能組別。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5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5 ---------- |
頭條日報 P20| 港聞| 幸福摩天輪| By 潘麗瓊 |
2008-09-09 |
你的一票改變了甚麼? 像一齣由政壇明星擔綱,由一百五十二萬人「導演」的戲劇,立法會選舉由氾濫的「告急牌」開始,以驚喜交雜的結局告終。 結局倒有不少神來之筆。被認為常常違規被趕出議事堂,有入局等於無入局的「長毛」梁國雄,竟然高票當選,反而信心十足的自由黨正副主席田北俊和周梁淑怡,卻在直選中慘敗。曾是香港女強人神話的周梁淑怡,在旅發局醜聞一役中,傷重未瘉,從此要辭去自由黨副主席和行政會的議席,黯然退出政壇。田大少何嘗想到除了胞弟入會無望外,連自己都會狠狽墮馬呢?田大少「冇癮」之下宣佈歸隱,自由黨變天,可見你的一票,的確革了他們的命。 其他大黨如民建聯、民主黨、公民黨一律慘勝,各損一至兩個席位。贏了議席的曾鈺成,面對輸了的拍擋「菜菜子」,哽咽地發言,反而新成立的社民連在黃毓民帶領下,五張名單中連取三席,後勁凌厲,可見巿民要求基層聲音直達議會,不要溫溫吞吞的花拳繡腿,要拳拳到肉的議會火花。 不過,選民也只算是慘勝,建制才是真正的大贏家。功能組別如一座移不動的大山,在廿八個界別中,其中十一個(即十三人)自動當選,反映這些餅仔一早已分配好,並不反映大部份巿民的聲音。一些無甚建樹的議員如霍震霆,安然當選,氣煞人也。 我們何時才可以以手中選票,把一座座壓制民意的大山移走呢?大家要繼續努力。
逢週二至週四見報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6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6 ---------- |
頭條日報 P31| 港聞 |
2008-09-09 |
自由黨與社會脫節完全走錯路飛哥促商界培育代言人 自由黨今屆立法會地區直選意外全軍盡墨,引起社會關注,在香港準備邁向特首及立法會普選前夕,商界精英會否因自由黨挫敗,難以邁向直選,而喪失在議事堂內的影響力。當年匯聚城中精英,創立該黨的創黨主席李鵬飛慨歎,自由黨當今核心的思維,多年來一直沒變化多少,「不如趁早跟民建聯合併吧!」有學者更稱,商界應趁此機會另外組織政黨,擁抱普選。 看著一手創立的自由黨,遭遇歷史性重創,如今「無黨一身輕」的「飛哥」語調一貫平和沉穩,字裏行間卻又不免激動:「他們(田北俊等人)一方面參加直選,一方面卻跟選民說要保護工商界,又堅持反對最低工資標準工時。在現在社會都關注官商勾結這些議題的時勢下,他們還是不理會這些立場,對他們參加直選的impact(影響)。這些他們的所謂核心價值觀,根本是跟社會與直選脫節,完全走錯路。」李鵬飛坦言,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四年首度放棄功能組別參加地區直選,大勝是很偶然的事:「當時支持他們的,多數都是一些中小企老闆。這類選民的投票意欲原本並不高,只是當時的社會氣氛令他們走出來投票。但之後呢?當選後他們又 在哪裏?」
「不如趁早加入民建聯」 他強調,自由黨今次失敗是核心的路線有問題,本港商界不應因噎廢食,更應重組力量,及早積極參與往後推動直選的進程,否則落後於中央及特區政府所想,對商界百害而無一利:「在任何資本主義的民主社會中,商界從來都是政黨政治的最大力量。只要有錢,便可物色專業人士及各界人才當代言人,既能吸納民意,又可增加對政府及市民的影響力。哪會有人像自由黨般,人人都要自己做議員?」他更直斥部份當年戰友:「若果有人根本無心要在香港搞政黨,關鍵時候又只懂聽他人指示行事,那他們不如趁早加入民建聯,或者跟民建聯合併吧!」 絕不回歸收 拾殘局 對自由黨雖如此「愛之深,恨之切」,但「飛哥」一口斷絕回歸該黨收拾殘局的可能:「不會了!我一定不會!他們以後要怎樣做,就由他們自己決定吧!」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亦坦言,田北俊等人今次在直選全數出局,在於他們十多年,從未真正有意識來適應政治氣候的轉變:「他們一味只眷戀著功能組別,參加地區直選從來都不是他們最優先的選擇,看準機會時又一定讓親近的人來選,就如今次寧願迫走第二梯隊,也要讓田北辰參選一樣。」「人家民建聯也懂找專業包裝選舉宣傳,但自由黨的宣傳策略,還像停留在十多年前一般。有錢,也該懂得用!」 馬嶽:商界應另組政黨 不過,馬嶽續稱,對自由黨新領導層不存厚望,呼籲香港商界要及早順應直選發展,「不如及早揀選另一批人,在自由黨外成立另一個政黨,叫保守黨也好,共和黨也好,在現在特首也快將直選,政治人物對選票考慮愈來愈大的時候,商界實在不應對立法會保留功能組別,再抱有甚麼幻想了。」馬嶽坦言,自由黨現核心掌權以來,不少政治人才如李鵬飛、行政會議成員夏佳理、立法會前議員張永森及前市政局議員黃英琦等相繼失望而去,但他們當年的參政經驗,可大大有助促成商界往後參與政黨政治的應有方向。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7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7 ---------- |
經濟通 (英文) |
2008-09-09 |
DAB's Tsang tipped to lead Legco - press (08:58) Tsang Yok-sing is being tipped as the frontrunner to succeed Rita Fan Hsu Lai-tai next month as Legislative Council president. A source close to the government said Beijing favoured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legislator because of his mandate in the direct election and because it trusts him. Beijing prefers a directly elected legislator ... and Mr Tsang is the top choice, the source said.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20967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大公報 A02| 要聞 |
2008-09-09 |
葉劉:以市民角度看問題 【本報訊】記者張麗鸝報道:在港島區以六萬餘票當選的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昨日在太古一帶進行謝票活動。葉劉淑儀表示,進入議會後會重點關注經濟、民生、運輸和教育等議題,並計劃加入相關事務委員會。 葉劉淑儀團隊昨日在街頭進行謝票活動時,被記者問及其參選是否搶去民建聯的票源,她說,相信是在去年的補選中投票給她的選民,今屆再次支持自己,因此吸納了部分民建聯的選票。但她認為,即使自己不參選,其部分選票也有可能流向其他候選人。葉劉淑儀表示,民主選舉的特點是公開公平的競爭,難以預測結果。她說,應不斷給予新人有機會加入立法會。她還表示,如果健康狀況允許,她將會繼續參與未來幾屆選舉,培養更多新人。 由高官身份轉換為議員,葉劉淑儀認為自己有更多機會走上街頭接觸巿民,以市民的角度看待問題。她表示,有多年參與群眾工作的經驗,面對不同議題時,相信與其他政黨和獨立議員溝通不會出現問題,面對政黨議題時,亦會有自己的主張。對於政府是否會就二十三條再次立法,葉太重申,這是政府的事情,她早前已經吸取經驗教訓,面對類此敏感議題,一切以民意為依歸。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0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大公報 A04| 要聞 |
2008-09-09 |
陳太變票房毒藥 【本報訊】「陳老太神話幻滅!」早在今屆立法會選舉前夕,公民黨和民主黨「打崩頭」要求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協助拉票,認為只要憑著陳太的人氣,便可以穩操勝券。豈料自陳老太擔任議員七個月以來,建樹欠奉,加上十成按揭事件含糊其辭的影響,令其人氣在今次選舉中大減,大部分找她助選的反對派候選人,均落敗而回。自詡的香港良心,一夜間竟變成票房毒藥。 臨近投票日,部分選情危急的反對派候選人,企圖借陳老太助選以谷高支持率。因此陳老太馬不停蹄,甚至出動直升機,由尖沙咀往將軍澳,為公民黨湯家驊打氣。另外,陳老太亦有高調為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梁家傑、張超雄、毛孟靜、曾國豐、民主黨楊森、黃成智等候選人助選;而八位參選功能組別反對派人士,也一律獲陳太提名支持和助選。 但從昨日發佈的結果看來,除了陳淑莊、余若薇和黃成智三人以高票當選外,湯家驊和梁家傑兩人則以低票數當選,十分「危危乎」,其餘張超雄、毛孟靜、曾國豐、楊森等人均落敗。至於獲陳太支持參選功能組別的反對派人士,除了教育界張文光和法律界吳靄儀憑藉其霸佔界別多年而得以順利連任外,其他參選界別均全軍覆沒。由此可見,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懂得選擇一些實事求是的候選人,而不是盲目崇信所謂「名人」效應。陳老太頭上的「民主光環」,將無可避免地隨著這次選舉結果而褪色。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1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大公報 A07| 港聞 |
2008-09-09 |
陳茂波大勝譚香文千票 【本報訊】四年前在會計界功能組別選舉以三十多票之差飲恨的陳茂波,昨日以一千五百四十三票之差,將角逐連任的公民黨譚香文遠遠甩在身後,順利當選立法會會計界議員。當選後,陳茂波表示,這是一場公平實力的比拚,沒有報仇殺敵的感覺。他承諾在未來盡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公民黨譚香文昨日只獲得四千一百一十六票,連任失敗,落後陳茂波一千五百多票。陳茂波則以五千六百五十九票輕鬆勝出。 前會計師公會主席陳茂波,被宣佈當選後表示,非常開心,而且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在未來的日子會努力地為業界人士服務。 至於被問到大勝譚香文後有否「報仇殺敵」的感覺,陳茂波說,對方並不是敵人,而各候選人在選業外都有努力工作,選舉事業只是其中一種服務社會的平台。他表示,大家在這次選舉上都非常努力,是一個公平實力的比拚。 陳茂波認為,現有很多因素在影響業界的發展,但目前最重要的都是要在經濟發展上努力。他表示,將來政府推行的各項政制發展都會向業界諮詢不同的意見後,看主流投票而決定。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1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大公報 A11| 港聞 |
2008-09-09 |
劉健儀林健鋒接棒機會大 【本報訊】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昨日正式辭職,並由副主席劉健儀出任暫代主席一職,直至選出新主席。政界人士最關心的,莫過於誰將接手這個燙手山芋。黨內人士估計,劉健儀和林健鋒均有機會問鼎主席一職。 田北俊昨日說,自由黨將會安排黨大會和中委會,選出新主席,目前由副主席劉健儀出任暫代主席一職。劉健儀表示,對於田北俊及周梁淑怡請辭感心痛,但會尊重他們的決定。她說,自由黨將會全面檢討未來的路向,包括與選民的溝通方式,以及謙虛汲取今次的經驗。 雖然自由黨的黨章沒有明文規定主席一職必須由立法會議員擔任,但黨內人士均認為由於主席一職要有相當的認受性,因此由立法會議員擔任比較合適。換言之,選舉前被傳有機會接棒做主席的九龍西支部主席田北辰,或不會參選。黨內人士估計,成功競逐連任立法會議員的劉健儀和林健鋒,均有機會問鼎主席一職。 田北辰料不參選 此外,自由黨在今次選舉中大受挫敗,令不少人擔心會觸發退黨潮。黨內人士說,目前自由黨有約一千名黨員,當中部分人士並不活躍於黨內活動,與黨關係較疏離。這批人士,有機會因今次自由黨的表現而退黨;不過,自由黨有大批資深的黨員,他們一向非常尊重田北俊和周梁淑怡,明白兩人已盡力做好本分,因此不會輕言退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3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大公報 A29| 大公評論| 議論風生| By 上官泰芙 |
2008-09-09 |
香港價值非一人說了算 為了在立法會選舉中有「共識」,有共同的綱領, 「香港核心價值」鼓吹者將某些毫無新意的、他們認為該拚死去捍衛的東西綱領化、宣言化,作為競選的「政治本錢」。 其實,仔細閱讀所謂的「香港核心價值」宣言,發現內容早已不新鮮,都是鼓吹者以前在多種場合中所不斷吶喊的東西。究竟什麼是香港的「精神」和「價值」呢?相信有些是七百萬香港人、各黨各派的共識,是相同的;有些是存有重大分歧的。例如,民主、普選、法治、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等,這些是大家的共識,並非反對派的專利或專有;香港發展至今仍是生活方式不變,正是因為這類「價值」仍被重視和堅持的結果,反對派想「據為己有」當然是癡心妄想。但還有更多東西為民主派所忌諱、害怕甚至反對的,只不過未敢公開言明而已。例如, 「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政府班子內的主要官員必須愛國愛港;再比如: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和諧等,也都是香港的重要價值。 事事反對破壞「價值」 陳某人在選舉前夕拋出「香港核心價值」的宣言,對選情起不到作用;而在選舉結果浮出水面之後,相信有人今後還是會肆意炒作「核心價值」,擾亂香港這一泓平靜的湖水。因此,應該徹底揭露! 香港的價值之一,是它的拚搏精神。正是七百萬香港人的努力,一百年來勤勞工作,流汗流血流淚,才打造成今天美麗的、現代的東方之珠──香港。這種價值,各派看法和立場均不同。在反對派看來,香港有今天,正是因為港英政府管治的結果,一切要歸功於「英大人」。像陳某人就是頗有代表性的人物,每日每夜每時每刻都在緬懷港英時期她風光的日子。她和李某人,都仇恨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她眼中的「香港價值」塗抹了很濃的港英色彩,因此才導致「逢中必反」,事緣骨子裡認「英是娘」。但在大多數同胞看來,香港是香港人打造出來的,香港人富於拚搏精神,才創下了那麼多奇蹟。老百姓沒有思想包袱,不像陳某人,對英國有太多太深的「感恩」情結。 香港的價值之二,是始終保持了其經濟型城市的特色。這是百年來香港被歷史老人的定位,不可能改變。從舊日到今天,處處都在證明著其在商業、金融方面的強勢和成功,而不可能像巴士變身成合金超人那樣變成文化城市或政治城市。倘若香港轉型為另類性質,多半是它的不幸,而不可能是它的成功。但恰恰正是陳某人和反對派,並不甘心於香港的經濟發展,日日爭拗,事事反對,逢中必反,逢特必反,反中亂港,企圖將香港變為一座政治城市。這,已經極大地破壞了香港的價值。反對二十三條立法,正是某些人心理極度陰暗的表現。 必須維護「一國兩制」 香港的價值之三,是自由。新聞自由、言論、出版自由、市民有遊行、罷工的權利和自由。甚至,由政府投資的香港電台,竟也變成了反對、謾罵政府的基地,變成了一度水難潑進的獨立王國;有些報紙,也成了反政府的急先鋒,仍日日照樣出版。這些「自由」,由於大氾濫,太多,太普及, 「宣言」就不敢再強調,反而是高喊港英時期從來沒有過的「民主」,左一個爭取,右一個捍衛,自扮英雄之狀令人作嘔而不敢恭維。○五年扼殺政改方案暴露了這般人的虛偽, 「沒有民主就沒有民生」卻又落得「政治幼稚」的滿城哄笑。香港的民主,自「九七」之後才比較真正回到老百姓手上! 香港的價值之四,是「一國兩制」之下,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九七」之後,大批在一九九七年之前移民他國的香港人又回港了,除了舊日的藝人,又紛紛亮相於香港各種舞台之外,因為政府的優才計劃而獲准進入香港,為香港增加精英人才的專業之士不斷增加,這些都說明雖然香港回歸了,但香港依然是資本主義制度,生活方式完全不改變。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工照做……只要有一顆良心,就會用眼睛看到香港生活方式, 「一國兩制」被維護,只有存心不良的人才會喊出「香港不能大陸化」的污衊,賊喊捉賊般地說什麼香港的生活方式受到破壞,必須「維護」云云。 政治脂粉沒有生命 所謂香港的核心價值是和「香港精神」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並非陳某人鼓吹的那幾樣。陳某人搬出七百萬香港人所堅持的民主、普選和法治、公務員中立等等口號,並加以「捍衛」。言外之意,這些東西都遭到了破壞,卻又舉不出什麼證據,令人費解和遺憾,只叫人看到她和同夥的偽善而已。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是有其重要價值的,但決不是陳某人別有用心地列舉出來的那幾樣。正像一個人有其不可否定的人生價值一樣,香港的核心價值具體內容並非可以讓一個人說了算。正如大公報九月三日《愛國愛港就是核心價值》一文所說的一樣,香港之所以能有今天的進步,因為有祖國作為強大的後盾;如果大家都成為「反中亂港」的分子,香港就變成了一個空殼,成為個別國家反中的地方,香港還有什麼價值呢?愛國、愛港之所以成為香港不可或缺的價值,因為這正是能令香港走向更美好明天的條件和保證。《香港核心價值宣言》不可能有這樣的內容和襟懷,因為它只是拼湊起來的,為競選而草就的文字,不會有任何生命力,只是一種政治脂粉。一紙扭曲香港的政治謊言!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14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星島日報 A09| 要聞 |
2008-09-09 |
工聯會擁四席成關鍵少數 在今屆立法會選舉,工聯會分別從地區直選及功能界別,各自取得二席成為其中一個大贏家。在新一屆立法會中座擁四席的工聯會,作為立法會第五大政治勢力,其投票取向絕對能夠左右,每一項法案的通過與否。工聯會候任新界西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工聯會四名候任議員會貫徹過往「煎釀三寶(上屆工聯會議員陳婉嫻、王國興、鄺志堅)」的處事作風,不會盲目與政府及民建聯「同一陣線」。 今屆立法會選舉中,工聯會及社民連分別成為建制派及泛民主派當中的關鍵少數,左右立法會各項的表決結果。王國興表示,自己在當選後會按照既定的十大政綱,爭取欠薪刑事化,同改善強積金機制,並會秉承工聯會六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以及嫻姐(小圖)(陳婉嫻)「為勞工打拼的精神」。 王國興不與政府「同一陣線」 對於,工聯會在新一屆立法會的立場及投票取向,王國興強調,工聯會作為一個工會,一定會堅持維護勞工階段的權益為先,沿襲過去工聯會「煎釀三寶」的處事作風,而一種「是其是、非其非」的立場監察政府。 他又指,他們四人會以一種「實事求是」、「理性務實」的態度,在議會中審議每一項議題,並會從議題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會刻意歸邊支持政府,亦不會盲目反對政府。至於,他們在立法會進行各項表決時,會否與戰友民建聯「共同進退」,他未有正面回應,只表示:「一切都按實際情況出發,只要係合情合理,我地就會支持」。他更強調,不會抗拒泛民主派向他們進行遊說,爭取他們支持:「我地唔會理會係乜野黨派,如果係合情合理,我地都會支持」。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2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星島日報 A09| 要聞| 特寫 |
2008-09-09 |
蔡素玉落馬曾鈺成哽咽 由九西轉戰港島,以力保兩個議席的曾鈺成任務失敗,蔡素玉黯然告別議會,民建聯在港島的得票更下跌,這對「戰友」獲悉戰果後會見記者,曾鈺成更難掩憂戚,一度哽咽兼眼泛淚光,要「蔡蔡子」反過來安慰。曾鈺成當選後,先是感謝港島區選民的支持,但隨即表示:「原本許多人都期望民建聯可以取得兩席,但……‧我們未能按大家的期望取得兩席……」說時語帶哽咽並眼泛淚光,在旁的蔡素玉,隨即伸出右手,緊緊伸向曾鈺成的肩膀,名單上其他成員亦互相扶持。 蔡:好對唔住同事朋友 曾鈺成續指,「在過往一段時間的拉票活動,進行的選舉工程,全部人都好落力,尤其是蔡素玉,都無鬆懈到。今次的結果,同我們的期望有段距離,民建聯會記住選民對我們的期望,並且反思。」 落敗的蔡素玉反而表現大方,「無一個選舉,係一定會贏到的!近幾日以來,我都同傳媒傾過,話有心理準備(落敗)。但係好對唔住同事,以及助選的朋友,令他們好失望。」一向講求環保的蔡素玉矢言,「會繼續做好地區工作,同埋環保工作,環保工作亦好需要大家關心。」 票王劉江華非常感動 另一邊廂,新界東的劉江華則在民主派狂掃五席下,以十萬票「票王」之勢,帶陳克勤入局。劉江華形容:「非常之感動,在投票率較上屆低下,得票仍有所增長,顯示過去四年的工作得到支持。陳克勤係好年輕的立法會議員,(戰果)是對我們的肯定!」 劉江華難掩成功帶「克勤仔」入局的興奮,「推新人出來,是我們最大的心願。今次係市民成就這件事,民建聯希望可以接班,今次亦有兩名新人可以入局。」記者:馬國揚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2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星島日報 A14| 要聞| 2008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煲呔伸橄欖枝研重組行會 立法會選舉結束後,特首曾蔭權及各司局長隨即分別向各當選議員致賀,表達要加強溝通和合作的訊息;曾蔭權今日更第一時間會見各黨派,就《施政報告》諮詢他們意見;他隨後並會改組行政會議,以反映立法會的新形勢。據悉港府內部亦擔心,以指罵政府的多名「惡人」能以高票入局,商界政黨自由黨全軍覆沒,反映民粹主義高漲,而立法會的組成亦更為「零碎」,政府拉票將更困難。 本報記者 曾蔭權昨天向新當選議員伸出橄欖枝,恭賀當選的議員,期望今年年輕和獨立的議員表達新思維,希望能每位議員合作,他又說:「議員固然要代表香港普羅大眾監察政府,但過分的政治爭拗,也未必一定受到市民大眾的歡迎,所以我們會致力加強行政機關和立法會的溝通,建構一個和諧和合作的工作關係,希望大家能夠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內耗。」 電賀何俊仁尋求合作 消息人士指出,曾蔭權昨親自致電祝賀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何俊仁稱,曾蔭權過去也有致電祝賀,今次希望能尋求更多合作和溝通。現時很多獨立議員對政府施政及政治取態並不清楚,但各司長和局長都按分工致電新的候任議員,並會採「人盯人」的策略,多與新的候任議員溝通和合作。 林健鋒或代周梁 立法會泛民與建制派雖然議席分佈改變不大,港府內部分析,「聲大夾惡」的候任議員在選舉取得一定支持,反映市民對施政不滿,民粹主義高漲,由於議席比例與過去相同,預計投票結果不會造成重大影響,但「惡人」和獨立的議員增加,將令政府拉票再添難度。消息人士指出,在立法會民粹主義抬頭下,預計民生議題不分泛民及建制派都會強攻政府,相信在立法會上演的鬧劇會多了,但不會如競選期間只獨沽一味地罵,而在未來三大政策,預料競爭法和最低工資可望通過,而不得民心的醫療融資料難望有進展。 行政會議在新一屆立法會產生後將會改組,周梁淑怡在新西落選,即時向曾蔭權請辭,曾蔭權說會因應政治形勢審慎考慮,在作出決定後會交代。綜合各方消息,民建聯、自由黨、工聯會和泛聯盟都會有代表在行會,當中林健鋒則可能取代周梁淑怡,工聯會鄭耀棠則預料會留任。消息透露,曾蔭權亦正考慮邀請民主派,但現時集體負責制和保密制泛民並不認同,加入政府也可能成為負資產。 曾蔭權 我們會致力加強行政機關和立法會的溝通,建構一 個和諧合作的工作關係。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2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星島日報 A14| 要聞 |
2008-09-09 |
現場叫囂官員側目 每次立法會選舉,皆出現兩大陣營的支持者「互罵」情況,今年的立法會選舉,拉票過程中助選人員尚算文明,但在昨天的九龍灣點票中心上,泛民主派支持者表現卻是不敢恭維,他們不斷叫囂(見圖),遇著敵對陣營當選者,更出口辱罵,在場官員亦為之側目。 在九龍灣展貿中心選管會設有中央點票中心,公佈勝出名單,每張名單的當選者需要穿過左、中、右派,以及傳媒之間的「紅色通道」,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甫一出場即被敵對陣營痛罵:「唔要廿三條!」,甚至高喊「打倒掃把頭」;他們就連嬌滴滴的民建聯李慧瓊也不放過,「行紅地氈」時,慘被泛民支持者破口大罵:「無恥」。未知一眾泛民領袖見到自己支持者的表現,有何感想呢?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2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星島日報 A18| 要聞| 2008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葉劉:無意競逐立會主席 匯賢智庫主席、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由高官轉變成為立法會議員,她表示對於身份的轉變感到相當高興:「以往坐在冷氣房,傾談對象是一眾官員,思考亦按照公務員的方式;但現在多了上街,學到不少新事物,現時亦會以市民角度思考。」她又感謝市民投了六萬一千多票給她,並承諾未來四年會全心全意為市民服務。而葉太昨午於港島區展開了謝票活動,不少市民主動上前握手以示鼓勵。 本報記者 今屆立會選舉,葉太得票較民建聯團隊更多,葉太相信自己吸納了部分民建聯的票,因去年曾經投票給她的選民,可能會選擇繼續支持她,而導致今次得票較多。她強調指自己並非導致蔡素玉「落馬」的原因,她說:「即使我不參選,亦不等於蔡素玉一定當選,因選票可能投給楊森或其他候選人。」被問到是否與民建聯配票失敗,導致雙方都保不住第二席,她則說:「配票好難,我唔識同人協調。」 廿三條立法會聽民意 匯賢智庫成立不久,成員中大部分是新人,能夠贏得一席,葉太對成績感到滿意,但對於拍檔史泰祖未能入立會,她則表示失望。葉太指她最關注的議題包括經濟、民生,運輸及公務員事務,並有計畫加入有關的事務委員會,但無意競逐立法會主席,並笑言:「我喜歡表達意見,不喜歡坐在主席位上維持秩序。」葉太又希望未來能與各黨派議員合作,即使是面對言論較激進的議員,亦可以作君子之爭。 被問及假如政府就廿三條立法,她的立場如何時,葉太回應說:「當年身為官員負責立法時已經吸取教訓,明白一些敏感條例必須獲得所有市民支持及瞭解,因此我會細心聆聽市民意見,再根據民意審閱條例。」而對於政改方案的意見,她強調功能組別應該廢除,未來四年會與議員商討。 而另一名立法會「新丁」梁美芬首次參加地區直選,以一萬九千多票在九龍西選區中勝出,她感激選民的支持,認為勝利證明選民是希望議會內有獨立專業的聲音,相信自己能為現時立法會內政治兩極化的局面帶來新氣象;她又希望一改以往立會文化,不再吵吵鬧鬧。 梁美芬:積極監察西九 她強調團隊一直在地區默默耕耘,對於選前被抹黑為「隱形左派」,她感到很不公道,認為在被抹黑下亦能勝選的原因是不少市民看到她不斷被抨擊、抹黑後,反而更關注她,而最終投票支持她;她承議加入立會後會積極監察西九文娛藝術區計畫。 葉劉淑儀 我喜歡表達意見,不喜歡坐在主席位上維持秩序。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3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星島日報 A18| 要聞 |
2008-09-09 |
譚偉豪多35票險勝莫乃光 有指資訊科技界議席一直是泛民主派的囊中物,然而今屆立法會選舉,前任民主黨議員單仲楷宣佈不再角逐,轉由獨立人士莫乃光及譚偉豪加入戰團,競爭此一議席,事前莫氏被看高一線。不過,昨日結果譚以三十五票之差,擊敗對手 在資訊科技界險勝當選的譚偉豪認為自己熟悉業界,且敢言的形象得到業界認同,成為他致勝的最主要原因。他又強調,資訊科技界的行業利益和社會利益一致 表明決不加入政黨 譚偉豪表示:「未來四年會更關注香港的電訊廣播、網上保安、個人資訊保安等相關法例檢討工作,均是我的工作重點。」他又指今年選舉氣氛熾熱,加上對手有泛民派支持,令他的宣傳工夫要堅持到最後一刻。 他指過往一段時間都打電話及發電子郵件予選民,希望得到支持。他認為身為業界的議員,不能只對政府起監督作用,而更要推動政府令其改變,他表明當選後不會考慮加入政黨。 根據選管局公佈,資訊教技界候選人莫乃光得票一千九百八十二票,而譚偉豪得二千零十一七票。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3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星島日報 A19| 每日雜誌| 維港會 |
2008-09-09 |
自由黨慰勞宴 廿四孝女陪周梁 自由黨在今屆立法會選舉失利,但為了多謝一眾參選人及其團隊的努力,自由黨設下慰勞宴,慰勞一眾為選舉出過力流過汗的成員。於區議會功能組別落敗的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亦有出席。 席間,只見剛辭任自由黨副主席的周梁淑怡面露歡顏,看來心情輕鬆不少,周太的大女智美就做廿四孝女兒,陪同媽咪出席。智美見到同媽咪一齊接受過直選洗禮的戰友田少,就來個擁抱,加以鼓勵。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4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明報 A04|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田北俊:自由黨輸地區工作指難掌握街坊脈搏受累低投票率 4 年前,自由黨頭戴著反對《基本法》23 條光環,支持度急升,黨內兩名知名度最高的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毅然決定接受直選「洗禮」,兩人最終輕鬆以五六萬高票勝出。4 年後的今日,二人再踏直選戰場,今回卻狠狠摔倒,被迫告別多年的議會生涯。而自由黨只能在保住功能組別的7 席,比上屆減少3 席。這標誌著選民開始忘記自由黨當年反對23 條的「政績」,取而代之也要求他們在民生事務上作出承諾。有傳統左派政團人士亦透露,自由黨為力推田北辰在九龍西出選,而開罪有份協調選舉的內地官員,亦埋下敗陣的伏線。 自由黨保7 席大減3 席多年來,以工商界為骨幹的自由黨,多談經濟政策,較少做地區服務,田北俊昨日也承認,地區工作做得不好,難以吸引支持者,是他們落敗的原因之一。自由黨沒有堅實的地區樁腳,在地區直選的拉票過程中,令他們感到很吃力,根本難以掌握地區街坊的脈搏及支持。 其實,過去自由黨也嘗試培訓人才參選區議會,以2007 年上屆為例,派出50 多人,最終只有12人勝出,正反映自由黨不擅長處理地區工作,多年來在社區服務上裹足不前。特別是這次選舉,社會沒有明顯的政治議題,因此政黨平日的地區工作變成為選民投票指標。 此外,今屆投票率低也反映自由黨部分票源沒有出來投票。周太分析,投票當日中午得知投票率普遍較上屆低,已料到支持者可能不會出來投票,因此她不斷呼籲支持者要站出來。被問到為何不打告急牌,她稱: 「『告急』已變得狼來了,不想輕易使用。」周太續說,自由黨的支持者屬溫和派,政治觸覺不太敏銳,不太熱中投票,「可能支持者對今屆選舉文化都有些意見,認為多張名單在選舉論壇上嗌交,搞到沒有興趣投票」。 除了不能動員支持者投票,自由黨今屆也明顯流失鄉事票源,直接影響他們在新界東西兩張名單的得票。以上屆為例,新界東內的鄉事票約1萬票,田北俊與民建聯瓜分,前者約取得3000 票,後者則有6000 多票。而新界西方面,上屆鄉事票約3 萬票,民建聯名單分得2 萬票,周太則有約1 萬票。 選前被指包庇「官商勾結」可惜今屆民建聯誓要在新界東西各取兩席,雖本身是自由黨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只好全力為民建聯拉票,甚少分票給自由黨。周太昨日被問及投票當日,也知道選情危急,為何不盡力爭取更多鄉事票救亡,她只說: 「發叔(劉皇發)忙於為(民建聯新界西)張學明拉票嘛!」周太事後也補充,相信自己已取得部分鄉事票。 自由黨參選名單在過去一個月都面對民主派就官商勾結的攻擊,梁展文事件激發市民對官商勾結的負面情緒,而在過去的選舉論壇中,田北俊和周太不斷被扣帽子,如無良僱主、包庇官商勾結等,在各大學術機構的民調結果也顯示,事件影響到自由黨參選名單的支持度持續下跌。
疑開罪中聯辦埋敗北伏線 有分析認為,而第二梯隊田北辰出選九龍西,自由黨沒有理會中聯辦的意見,硬要加入戰團,令建制派在該區選情緊張,因而開罪了中聯辦。 最終,自由黨除了九龍西,在其餘兩區的直選也得不到配票和協調,導致各張直選名單選情都不明朗。其實,在左派圈子中早有盛傳自由黨將會「自食其果」。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06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明報 A10| 2008 立法會選舉| SMART BOX |
2008-09-09 |
15 名單沒收按金 按照《立法會條例》,若得票率不及3%,候選人的選舉按金須沒收,而今年地區直選的53 張候選名單中,被沒收5 萬元按金的有15 張名單。而近年無論在區議會或立法會選舉都屢敗屢戰的柳玉成,繼上年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後,再次成為全港選區「包尾大幡」,只得290 票,得票率0.14%亦是各區最低。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13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明報 A06|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新界西九龍西策略成功 建制派配票獨輸蔡素玉 特區第四屆立法會的選舉結果充滿戲劇性。在45.2%的低投票率下,原估算將受重挫的泛民主派陣營,出人意料地在票數分配得宜下保住23 個議席;相反,在建制派中,上屆議會第一大黨自由黨在地區直選全軍盡墨,黨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更因嚴重流失選票而被迫提早結束議會生涯。民建聯則達保10 席的目標(撇除兩名以工聯會身份參選人士),成為來屆立法會第一大黨。【相關專頁刊A4 至A14】經過近9 小時通宵點票,新一屆立法會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員全部誕生。建制派總得票率微升1.32 個百分點,泛民主派得票率則微跌2.76 個百分點。民建聯共贏得10 席,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民主黨以8 席居次,自由黨則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創,得7 席跌落第三位,其次是公民黨5 席,泛聯盟及社民連各得3 席。 社民連工聯會佔7 席民生政策料「左傾」走激進傾向基層權益的社民連,以及著重勞工權益的工聯會,各有一個議席增長,分別得3 席及4 席。有學者預料,新一屆議會在民生政策上或更「左傾」。 公民黨在地區直選中取得4 席,其中在港島一度選情嚴峻的余若薇最終能夠入局,排在名單頭位的陳淑莊更憑得票82,600,成為票後,不過,功能組別只能憑吳靄儀保住法律界1 席,其餘會計界譚香文、工程界黎廣德、旅遊界司馬文均告失敗,成績不及去屆。 民主黨今次能保住地區直選的7 席,共贏得8 席,比上屆少了1席,其中新界東的黃成智以第三高票當選,重返議會。 自由黨可算是今次選舉的大輸家,4 年前首次接受直選「洗禮」的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分別在九龍東及新界西「墮馬」,田北俊宣佈引咎辭去黨魁一職,周梁淑怡也辭去副主席及行政會議職務;另一重量級人馬田北辰也在九龍西遇上滑鐵盧,令自由黨直選戰役全盤敗北。 另一名被視為「黑馬」的旅遊界候選人董耀中,也在律師謝偉俊出戰下敗北,令自由黨只能保住7 個功能議席。 劉江華領陳克勤入會何秀蘭踢走蔡素玉民建聯劉江華則以「票王」姿態,帶領新人陳克勤雙雙進入議會,港島曾鈺成的得票只能排第三,無法保住蔡素玉,席位由公民起動何秀蘭進佔。 標榜街頭抗爭的社民連則冒起成為「大贏家」取得3 席,包括首次參選即成為九龍西「泛民票王」的黃毓民、在新界西連任的陳偉業,以及在新界東連任的「長毛」梁國雄。有多年議會經驗的獨立候選人劉千石及工聯會陳婉嫻雙雙出局,從此告別議會生涯。 特首曾蔭權表示,今屆選舉在公平、公開、公正的情況下順利完成,雖然投票率較上屆低,但會尊重選民的民主決定。他會由明天起約見不同政治背景的議員,聽取意見,希望在下一份施政報告裏切實回應市民和議員最關心的事項。曾蔭權特別提及會致力加強行政機關和立法會的溝通,因為「過分的政治爭拗」,未必受到市民大眾的歡迎。他期望能在議會內表達更具活力、新思維的想法;又向離任的立法會議員致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18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明報 A02| 2008 立法會選舉| 頭條 |
2008-09-09 |
泛民保23席自由黨重傷民建聯奪10 席躍第一大黨 特區第四屆立法會的選舉結果充滿戲劇性。在45.2%的低投票率下,原估算將受重挫的泛民主派陣營,出人意料地在票數分配得宜下保住23 個議席;相反,在建制派中,上屆議會第一大黨自由黨在地區直選全軍盡墨,黨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更因嚴重流失選票而被迫提早結束議會生涯。民建聯則達保10 席的目標(撇除兩名以工聯會身份參選人士),成為來屆立法會第一大黨。【相關專頁刊A4 至A14】經過近9 小時通宵點票,新一屆立法會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員全部誕生。建制派總得票率微升1.32 個百分點,泛民主派得票率則微跌2.76 個百分點。民建聯共贏得10 席,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民主黨以8 席居次,自由黨則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創,得7 席跌落第三位,其次是公民黨5 席,泛聯盟及社民連各得3 席。 社民連工聯會佔7 席民生政策料「左傾」走激進傾向基層權益的社民連,以及著重勞工權益的工聯會,各有一個議席增長,分別得3 席及4 席。有學者預料,新一屆議會在民生政策上或更「左傾」。 公民黨在地區直選中取得4 席,其中在港島一度選情嚴峻的余若薇最終能夠入局,排在名單頭位的陳淑莊更憑得票82,600,成為票後,不過,功能組別只能憑吳靄儀保住法律界1 席,其餘會計界譚香文、工程界黎廣德、旅遊界司馬文均告失敗,成績不及去屆。 民主黨今次能保住地區直選的7 席,共贏得8 席,比上屆少了1席,其中新界東的黃成智以第三高票當選,重返議會。 自由黨可算是今次選舉的大輸家,4 年前首次接受直選「洗禮」的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分別在九龍東及新界西「墮馬」,田北俊宣佈引咎辭去黨魁一職,周梁淑怡也辭去副主席及行政會議職務;另一重量級人馬田北辰也在九龍西遇上滑鐵盧,令自由黨直選戰役全盤敗北。 另一名被視為「黑馬」的旅遊界候選人董耀中,也在律師謝偉俊出戰下敗北,令自由黨只能保住7 個功能議席。 劉江華領陳克勤入會何秀蘭踢走蔡素玉民建聯劉江華則以「票王」姿態,帶領新人陳克勤雙雙進入議會,港島曾鈺成的得票只能排第三,無法保住蔡素玉,席位由公民起動何秀蘭進佔。 標榜街頭抗爭的社民連則冒起成為「大贏家」取得3 席,包括首次參選即成為九龍西「泛民票王」的黃毓民、在新界西連任的陳偉業,以及在新界東連任的「長毛」梁國雄。有多年議會經驗的獨立候選人劉千石及工聯會陳婉嫻雙雙出局,從此告別議會生涯。 特首曾蔭權表示,今屆選舉在公平、公開、公正的情況下順利完成,雖然投票率較上屆低,但會尊重選民的民主決定。他會由明天起約見不同政治背景的議員,聽取意見,希望在下一份施政報告裏切實回應市民和議員最關心的事項。曾蔭權特別提及會致力加強行政機關和立法會的溝通,因為「過分的政治爭拗」,未必受到市民大眾的歡迎。他期望能在議會內表達更具活力、新思維的想法;又向離任的立法會議員致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26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明報 A08|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甘乃威入局 讚楊森無私精神 新一屆立法會將有不少新人入局,其中一員是民主黨甘乃威,他的名單得票39,808,在港島區當選,排名第二位的楊森則「墮馬」。相比起1998 年、2000 年2004年3 屆選舉李柱銘、楊森名單分別得票143,843、92,074、131,788,甘乃威名單的得票數目明顯大幅下滑。他表示,從政路崎嶇,曾有過放棄的念頭,幸好在民主黨大家庭支持下,做好選舉工程,才能得到市民支持。 民主黨曾擔心,由中西區區議員甘乃威率領民主黨一張名單出選港島,該黨隨時一席不保,如今甘乃威奪一席而回,他說沒有吐氣揚眉的感覺,反而覺得民主黨在創黨主席李柱銘的「吸票機器」退下火線後,市民依然支持,反映他們認同該黨過去在港島作出的貢獻。 跳海踢波暴曬拉票捱病備受壓力不動搖張文光表示, 「有些事甘乃威未必知」,楊森因排在名單第二位而備受朋友、輿論及社會的各方壓力,但他在關鍵時刻全沒動搖過,決心要讓40 世代紮根,這種堅持與貢獻值得記下來。甘乃威也稱讚楊森有無私精神,是好好的學習榜樣。 自知勝算不高的楊森,連月來一直全力為甘乃威助選,早前又跳海又踢足球,並以足球場上「沉默中場」來突顯他的「領軍」,結果一次在踢球時在烈日下暴曬了個多小時,身體一直有點不舒服,因此前晚沒有到點票中心,也沒有出席昨日的記者會。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3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文匯報 A03| 立選揭曉專版| 獨當一面 |
2008-09-09 |
重視參選磨練 培養新人上位 民建聯今屆取得13個議席的新突破,但最大的亮點卻屬於陳克勤及李慧地兩名剛當選的年輕人。民建聯主席譚耀宗總結選舉工程時,特別提到在此次選舉中實踐的培養新人的新經驗,稱通過李慧地和陳克勤的實踐,使民建聯在培養新人,給機會新人上位取得一些成績。 譚耀宗指出,民建聯在培養新人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包括在九龍西的李慧地和新界東的陳克勤。 李慧地獨當一面,排名單首名出選,與其他3名年輕人合組名單出選。她應付許多場面、辯論,都表現出色,也因此得到選民認同,在九龍西以最高票當選。 譚耀宗讚李慧地表現出色 他續說,新界東劉江華帶著陳克勤一起組成一隊,一個是資深的,一個是年輕的。這對拍檔雙雙成功進入議會,令民建聯在培養新人,給機會新人上位取得一些成績。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文匯報 A06|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葉太無意爭主席 只盼做多兩屆 【本報訊】在參與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後,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葉劉淑儀「第二次」參選,即在港島區取得6.1萬多票成功當選,是區內得票第二多的候選名單。身為特區前高官,曾多次參與立法會會議,今次將會是她首次以議員身份開會。葉太表示,自己上任後,會關注經濟、民生、運輸及公務員事務,並計劃加入相關事務委員會,但無意競逐立法會主席,因為自己較喜歡發表意見,「不喜歡維持秩序」。她又笑言若然健康許可,她打算多做兩屆議員。 不會加入保安事務委員會 葉劉淑儀.史泰祖團隊昨日下午即巡迴港島多區謝票。葉太向傳媒表示,很感謝選民支持,又笑言自己曾處理保安事務,故上任後絕不會加入保安事務委員會,反而對經濟、教育、運輸和與公務員相關的事務深感興趣。上任後她會盡量與反對派合作,期望與各派溝通。至於與被視為較激進的社會民主連線的議員,包括黃毓民、梁國雄及陳偉業的溝通合作,她說,自己向來「瞄準政治光譜中心」,而激進派是屬於政治光譜的邊緣。不過,她希望大家能君子之爭:「男子漢應該有風度才是。」 她又強調在政制問題上,自己的立場一直很清晰:「一人兩票」——選民在5個地方選區各一票,再將全港作為一個大選區讓市民多投一票,贊成最終要取消功能界別。被問及《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問題,葉太強調「這是政府的事」,她無意研究,而她自己在擔任保安局局長時已「汲取教訓」,若特區政府要推出這樣敏感的條例,必須充分諮詢市民,而她會審慎聆聽理解,並根據民意來審議。 承認吸納部分民建聯選票 有關民建聯蔡素玉未能成功在港島區連任,葉太感到惋惜,又承認在是次選舉中吸納了部分民建聯的選票,相信部分票源是上次補選中曾投票予她的選民,但否認因此導致民建聯名單第2的蔡素玉落敗,因為民主選舉很難預測,即使她不參選,選票也可能投予民主黨楊森或其他候選人,故相信不會影響她和民建聯以後的合作。 葉太坦言,很遺憾其競選拍檔史泰祖醫生未能當選,但強調民主政治很著重更生換代,勉勵他再接再厲。而史泰祖雖不能成功入局,但仍滿意團隊在短時間內努力換來的成績,感動難忘。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文匯報 A06| 立選揭曉專版| 重返議會 |
2008-09-09 |
黃成智獲黨友分票 何秀蘭趁亂「偷雞」 今屆選舉的其中一個特色,多名曾經「落馬」的立法會議員重返議會。除了民建聯的葉國謙外,還有在04年選舉中,在所謂反對派「鑽石名單」中排第四而受累落敗、民主黨的黃成智。他對自己能夠重返議會感覺很開心,認為選民沒有忘記他,又多謝同區參選的黨友鄭家富,把將軍澳部分選區「劃」給他拉票,令他們配票成功,甚至自己得票率高於鄭家富。 未來議會工作,黃成智表示,會繼續關注社會福利、婦女及家庭事務等,又希望政府不要每事都一意孤行,數夠票便不理會其他政黨的意見,希望政府能夠與各政黨加強溝通。公民起動的何秀蘭因04年民主黨的李柱銘「亂告急」而未能成功連任,今次趁著港島區「兵荒馬亂」終「偷雞」成功。她聲言,會視自己為議會新人,配合過去在社區的經歷,期望與包括反對派在內的不同組織與黨派合作。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2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文匯報 A06| 立選揭曉專版| 坦然面對 |
2008-09-09 |
龐愛蘭「雖敗猶榮」 下屆再參選 獨立人士龐愛蘭雖然闖過區議會一關,在去年首次參選區議會就擊敗反對派的蔡耀昌成功當選,但始終「同人唔同命」,未能像梁美芬般進入議事堂。龐愛蘭在得知選舉結果後坦言自己「雖敗猶榮」:「我身為獨立人士參選,資源不如有政黨背景的人士多;這場選舉,我們做得很好,我們並沒有打告急牌等選舉策略,堅持做我們自己的工作,用實力去比拚。」 她再三感謝選她的市民,並承諾會一如既往,繼續做好地區工作,並會考慮4年後再參選。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2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1 ---------- |
文匯報 A10|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路透社: 內鬥挫泛民選情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曲終人散,外國傳媒詳加報道。美聯社以「『長毛』重新勝出香港選舉」為題的報道指,梁國雄4年前當選立法會議員,讓人大感意外,本屆立法會選舉再下一城,顯示了他勝出並非僥倖。美聯社在文中還提到,今次有個別富有特色的當選人,包括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她稱支持者為她創作歌曲,有助為競選工作增添生氣。 路透社的報道則寫道:「香港的反對派政黨贏得足夠議席,保留否決權,影響未來的政改。」路透社引述分析指,投票率偏低,只得45%,加上派別內鬥和奧運後愛國情緒上升等因素,都影響了「泛民」的選情。分析指出,支持商界的自由黨選情慘淡,是因為民建聯的動員力較佳,搶奪了前者的票源。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2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2 ---------- |
文匯報 A10|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學者:民主黨欲止跌 須改大佬文化 【本報訊】民主黨在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只能取得8席,較上屆少一席。該黨主席何俊仁承認,民主黨整體得票率下降,需要檢討,未來要紮實地區工作,強化網絡;他指新當選立法會議員,會全力改善民生、推動民主。不過,有學者批評,民主黨的「大佬文化」,令新舊人無法交替,最終議席只會繼續萎縮。 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民主黨新界東的黃成智雖「翻閹」成功,但在「老巢」港島區只取得一席,現任議員楊森無法連任,加上資訊科技界的單仲偕棄選但擬轉戰港島區失敗,令該黨「不進則退」。 民主黨今年在各區的得票率亦大幅下跌,其中重災區為港島:今年他們共取得39,808票,較04年少91,980票,第二災區為新界西減少了32,242票,九龍西亦下跌了30,849票,而5區中以九龍東的「損失」則最輕微,「只」較04年減少了8,027票。 何俊仁不承認失敗,只稱表現尚可,但承認今屆該黨所得的選票較04年為少,需要檢討。 鄭家富認黨內有「競爭」 被問及坊間不時傳出民主黨「爭地盤」、「自己人打自己人」等消息,與黃成智雙雙當選的鄭家富稱,大家其實一直有良性競爭,只是民主黨的問題是「擺上檯」︰「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下……你估民建聯內部沒有問題,你估自由黨內部沒有問題,鄉事派與民建聯你估沒有問題咩,他們的問題只是蓋住,我們的問題就是擺上檯,好多時候有啲記者又亂咁認為要有啲競爭,要有啲野寫嚇。」 而在九龍西勝出的涂謹申承認,民調結果混亂,令候選人的部署陣腳大亂,「這一課不知道怎麼學」。他表示,他的名單在民調初期時,一度領先,由於支持他的選民均為「思想複雜的人」,以為他夠票,改投其他參選者,使得民調顯示支持度下降,還好他在適當時間告急拉票。 各區有大佬 新人上位難 香港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管李彭廣認為,每個政黨都面對新陳代謝的問題,但能否找到合適的人選交棒,並確保他成功接棒,殊不容易。政黨不能為了培養新人而不計輸贏:「對政黨而言,勝算考慮當然也挺重要。如果找到某種成數足以保險,交接便會順利些。」不過,民主黨目前面臨的是「交接不了」的問題:「民主黨走的是下坡路,沒有條件提拔新人。」他又指,民主黨在各區都有「大佬」,新人要上位確實較難,但民主黨既需要時機,更要有準備。.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2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3 ---------- |
蘋果日報 A01|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特稿 保議案否決權監察政府
泛民主派在立法會選舉一直以爭取不少於21席關鍵少數議席為目標,令日後特區政府提交不民主的政改方案時,泛民仍有討價還價能力。現在泛民取得23席,泛民政黨認為他們可保住政改方案的否決權,以及有效監察政府的力量。特區政府日後向立法會提交方案時,不能不考慮市民及泛民的意見。 《基本法》規定,任何涉及修改特首及立法會產生方式的政制改革建議,必須得到立法會不少於三分之二議員通過,2005年政府提交改改方案,正是由於沒有提出普選時間表、路線圖,遭25名泛民議員否決,所以泛民主派在今次選舉取得23個議席,總算保住了在政改方案討價還價的關鍵能力。 李柱銘信議員會「企硬」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指出,今次泛民保住23席,對日後繼續有效監察政府十分重要,因為只有保住立法會超過三分之一議席,泛民日後面對一些重大議案,例如政改方案,才可以擁有否決權,並能向政府有力反映民意,民主黨日後必須進一步加強與其他泛民議員合作,加強這23票的力量。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則稱,泛民能力保21席不失,更「意外」地得到23席,其實只是最低限度的要求,特別是面對政府提出政改方案,因為這項工作對香港民主發展非常重要,就算現在擁有23席,相信未來四年的議會工作仍然十分艱辛。不過有泛民主派議員擔心,泛民23名新任議員中,起碼有兩、三人未必是堅定民主派,遇上類似政改方案等關鍵議題時,可能會接受遊說支持政府。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則相信,若泛民的普選訴求得到民意支持,仍有不少過20名泛民議員為民意「企硬」。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4 ---------- |
蘋果日報 A02|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泛民流失17萬票響警號 重災區九龍東地區工作須加強 【本報訊】泛民主派在今次選舉中幸保不失,取得23個議席,未有如初時所料般跌至21席以下。不過,泛民主派的整體選票明顯流失逾17萬張,總體得票率更由04年的60.52%跌至今次的59.34%,減少逾一個百分點,情況令人憂慮。民主黨及公民黨均表明未來四年會做好地區工作,務求以紮實的地區政績,穩住選民支持。記者:許偉賢 在投票率低迷之下,泛民主派的得票數目也明顯下跌。由公民黨提供的分析數據顯示,泛民整體的得票數目,由04年的1,071,367張跌至今年的899,223張,減少逾17萬票;整體得票率下跌1.18個百分點至59.34%。 其中以九龍東選區為重災區,泛民整體得票只有132,453張,較04年的186,116票驟失達53,663票,得票率也大跌7.24個百分點。上屆為該區取得逾56,000票的公民黨梁家傑,今屆只能取得逾39,000票,失票情況嚴重。同區另一張民主黨李華明名單也同樣較上屆跌了8,338票。 新星未能吸更多選票 有分析指,九龍東選區被視為大局已定,因此未能動員選民、尤其是泛民支持者投票,令得票嚴重蒸發;而梁家傑得票大跌,或被其他泛民候選人分票所致。其他地區情況不遑多讓。例如新界西,泛民整體得票率較上屆增加了0.81個百分點,也較上屆多取一席,但整體得票減少36,178張。新增一個議席的九龍西在多位泛民新星參與下也未能吸納更多選票,整體得票較上屆少33,605票,只有逾13萬張。泛民在新界東與港島區得票流失較少,新界東跌了25,728票,港島區則只跌了22,970票。泛民主派認為整體得票數目驟減是一個警號,必須加以檢討,其中一個方向是加強地區工作。在九龍嚴重失票的梁家傑直指,強化地區工作是公民黨必須走的方向,指出:「如果地區(工作)扎根更加硬淨,俾人撬票嘅機會會少啲。」黨魁余若薇補充,該黨並非無心於地區工作,只是在資源上有極大限制,地區辦事處的支出非常龐大,未必有能力充份應付。 分散至其他泛民名單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也特別指出,該黨在今屆港島區選舉中,明顯出現票源四散及嚴重流失的情況,因為民主黨甘乃威名單只取得逾39,000票,較上屆由楊森夥拍創黨主席李柱銘的名單少了差不多近10萬票;估計不少選票分散至其他泛民名單,結果令公民黨陳淑莊贏到逾八萬票而成為票後,公民起動的何秀蘭也取得一席,並將民建聯蔡素玉拉下馬。何俊仁不諱言,不但該黨在具體得票數目及得票率方面都有下調情況,連泛民整體得票及得票率亦比04年有嚴重下調情況,情況令人憂慮,認為這是該黨需要檢討的地方。相信該黨未來四年必須再加強地區工作,並要與不同民間團體保持聯繫,力爭市民支持。 地區直選得票分析 《香港島》 選民人數2008年:627,6572004年:618,451 投票人數及有效票投票率 2008年:313,429(49.94%)2004年:354,095(57.26%) 泛民主派得票及得票率 2008年:187,975(59.97%)2004年:210,945(59.57%) 建制派得票及得票率 2008年:123,656(39.45%)2004年:140,320(39.63%) 《九龍西》 選民人數2008年:440,3352004年:420,259 投票人數及有效票投票率 2008年:206,583(46.91%)2004年:227,694(54.18%) 泛民主派得票及得票率 2008年:130,495(63.17%)2004年:164,100(72.07%) 建制派(包括獨立親建制)得票及得票率 2008年:53,390(25.84%)2004年:61,770(27.13%) 《九龍東》 選民人數2008年:540,6492004年:524,896 投票人數及有效票投票率 2008年:236,245(43.70%)2004年:293,986(56.01%) 泛民主派得票及得票率 2008年:132,453(56.07%)2004年:186,116(63.31%) 建制派得票及得票率 2008年:103,792(43.93%)2004年:107,870(36.69%) 《新界東》 選民人數2008年:820,2052004年:770,590 投票人數及有效票投票率 2008年:360,930(44%)2004年:431,007(55.93%) 泛民主派得票及得票率 2008年:204,030(56.53%)2004年:229,758(53.31%) 建制派得票及得票率 2008年:156,900(43.47%)2004年:178,168(41.34%) 《新界西》 選民人數2008年:943,1612004年:873,031 投票人數及有效票投票率 2008年:398,292(42.23%)2004年:463,408(53.08%) 泛民主派得票及得票率 2008年:244,270(61.33%)2004年:280,448(60.52%) 建制派得票及得票率 2008年:149,598(37.56%)2004年:170,199(36.73%)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0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5 ---------- |
蘋果日報 A03|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成功重返立會 何秀蘭感恩:「多謝市民集體智慧配票」
【本報訊】「好多謝市民用集體智慧成功配票,政黨想做但做唔到嘅事,市民做得到!」何秀蘭昨以30,887票重返立法會,對選民有無限的感激。沒有政黨支援、沒有雄厚財力,傳媒也甚少報道這位「落車議員」的競選消息。過去幾個月,何秀蘭只憑著十個易拉架、36支旗旛,和「蚊型」競選團隊,在港島穿梭拉票,終成功說服選民將她送返議會。 「參選唔係為搵份工」 何秀蘭昨凌晨時分抵達點票中心等待結果,中期結果顯示暫時得票第四、五位,按理應可當選,但她堅持要等正式結果才作回應,幾小時後點票主任終於宣佈她當選,才笑著與余若薇握手。何秀蘭表示,重返立法會後,會將重點放在關注市區重建策略檢討等問題上,並希望透過以往在灣仔等區域從事保育的經驗,推廣「保育市民生活質素」的概念。她坦言:「參選唔係為搵份工、拿個位。」希望能投入推動雙普選等工作。四年前的立法會選舉,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告急,吸走一批本來投給余若薇名單的選票,令排第二的何秀蘭落馬。選民吸取經驗,在今屆選舉發揮出比保皇黨分鐵票更見效的配票策略,最終將民主黨甘乃威、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和獨立的何秀蘭齊齊送入立法會,令泛民在港島區取得四席。民建聯、葉劉淑儀兩張保皇黨名單都失去第二席。 「靠市民集體智慧」 何秀蘭笑言,這也是比例代表制,加上各張名單產生化學作用。「好似勞永樂咁,本來同我支持度相若,但踢爆佢係扮民主派後先至跌票。」但她坦言,今屆港島區泛民參選人共取得約51%選票,較上屆近六成呈現跌勢,應要好好檢討。「泛民今次有四席有啲好彩,係靠市民嘅集體智慧贏返嚟。」54歲的她坦言,自己不再年輕,未來四年,要爭取時間努力實踐參選的政綱。 港島部份參選名單各區得票數 陳淑莊名單中西區點票處:15,156灣仔點票處:9,382東區點票處:41,587南區點票處:16,474 葉劉淑儀名單中西區點票處:10,460灣仔點票處:6,744東區點票處:30,381南區點票處:13,487 曾鈺成名單中西區點票處:10,385灣仔點票處:4,988東區點票處:32,204南區點票處:12,839 甘乃威名單中西區點票處:8,627灣仔點票處:2,966東區點票處:16,728南區點票處:11,487 何秀蘭名單中西區點票處:5,141灣仔點票處:3,041東區點票處:16,234南區點票處:6,471 勞永樂名單中西區點票處:3,102灣仔點票處:1,786東區點票處:10,818南區點票處:4,817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1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6 ---------- |
蘋果日報 A06|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地區直選自由黨全軍覆沒 田北俊周梁引咎辭黨職 【本報訊】自由黨在立法會地區直選全軍覆沒,黨正、副主席田北俊和周梁淑怡,昨日雙雙為選舉失利承擔責任,分別宣佈辭去黨職。周太更去信特首辦公室,辭去行政會議成員身份,並宣佈即時由該黨副主席、剛連任航運交通界議員的劉健儀出任代理主席,全面檢討選舉慘敗原因。田北俊憂慮,自由黨慘敗或令商界人士不願意再參與直選。 記者:蔡朗清鄧愷欣 自由黨四張參選地區直選的名單全數落敗,除了首次出選港島區的林翠蓮,以及九龍西候選人田北辰外,最令人意外的是擔任議員20年和27年的田北俊和周梁淑怡雙雙落選。代表自由黨出選旅遊界的董耀中亦以9票之差,敗給有「法律超人」之稱的謝偉俊,令該黨由上屆10個議席,大幅削減至只餘7個功能組別席位。 劉健儀出任代理主席 田、週二人昨日在黨友陪同下,在中環總部召開記者會交代敗選後安排。田表示,他作為黨主席,對選舉結果十分失望,「我對支持者致以衷心歉意」。他和周太為對選舉結果負責,昨日正式向黨提出辭去正、副主席職務,並決定由劉健儀暫當代理主席,稍後按黨章程召開中常委和黨大會選出新主席。劉健儀坦言,對田、周兩人決定感到心痛,但會對此表示尊重,又指該黨會吸取今次敗選經驗,「要全面檢討多方面嘅未來路向」。 周梁致函特首辭行會 周太表示,昨日上午已去信特首辦,辭去行會成員職務,因為她過去一直以民選立法會議員和黨代表身份出任行會成員,「為公眾向政府反映意見」。特首曾蔭權昨日出席一個公開活動時表示,已接獲周太的請辭函件。特首辦發言人表示,正處理有關申請,暫時未知特首是否接受周太的請辭,或提出挽留。自由黨四張直選名單盡墨,令人關注該黨會否改變循直選方向發展,田北俊回應說:「我當然希望唔會改變,但係如果我咁講,就會令將來嘅主席同其他新領導班子好難做。」他身旁的劉健儀則稱,該黨會繼續參加直選,「邁向直選嘅方向唔會改變」。 憂商界不再參與直選 至於會否憂慮商界人士因自由黨今次慘敗,日後不再參加直選,田坦言:「我亦都有啲擔心呢個問題。」但他亦希望商界能繼續在2012年參加直選。周太坦言,該黨前日看到投票率比上屆低,已知會對該黨選情不利,指投票率偏低跟有選民不滿現時選舉文化有關,「佢地覺得成日都喺度嗌到嘈到不得了,仲有咁多張名單,一啲論壇都唔係真係論壇,而係好似嗌交,好多野唔係好理性咁討論。」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1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7 ---------- |
蘋果日報 A06|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特稿 與鄉事派決裂致敗
「成也鄉事、敗也鄉事」。上屆立會選舉獲鄉事分票而攜手循直選之路走進議會的田北俊及周梁淑怡,今屆卻因鄉事派「閂上」分票之門,令得票流失,走上出局之路。據瞭解,身兼自由黨成員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圖),早前因為向民建聯讓出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而與田及周太鬧翻,最後關頭未有出動鄉事票打救兩人。雙方關係決裂,劉皇發或會退黨了結恩怨。 因選舉安排鬧不合 據瞭解,劉皇發答應中央在區議會功能組別退選前未有與田商討,田得悉後大怒,為此事與劉鬧翻。田北俊原屬意由沙田鄉事委員會主席莫錦貴替其新東團隊任樁腳,最終莫卻被民建聯「爭贏」,劉皇發又袖手旁觀,更令田怒不可遏;劉皇發自此未為田拉票,顯見關係現危端。循新界西參選的副主席周梁淑怡,也因選舉安排與劉皇發意見不合。有消息指,周太曾親自遊說元朗村代表,希望鄉紳投票支持該黨,而非有鄉議局副主席張學明在內的民建聯名單。結果有鄉事派認為周太挑撥離間,也令劉拒絕在選舉日為周太拉票。有鄉事派人士稱,周太在元朗區手握的鄉事派在選舉日沒有現身投票;如果周太親電劉要求箍票,相信仍有一線生機,可惜周太最終沒有向劉求救。周太昨被問及為何不找劉皇發動員鄉事支持時意有所指地稱:「發叔好忙丫嘛,佢喺度幫緊民建聯個張學明」,反映雙方嫌隙極深。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1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8 ---------- |
蘋果日報 A08|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中聯辦幕後操盤手執兩大撒手鐧
【本報訊】今屆立法會選舉,一直有指中聯辦在幕後為親北京陣營操盤,雖然選舉已經結束,但有關北京、中聯辦在幕後控制親北京候選人選票的傳聞,仍然不絕於耳。政圈就盛傳,新界東被踢出局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就是因為未獲中聯辦配票而落敗。 掌握大量地區鐵票 政界傳言,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早於投票日傍晚時分,已知悉自己未必夠票當選連任,所以主動向中聯辦求助,可是最終未獲中聯辦同意將部份屬鄉事派及民建聯的支持票轉移到他的身上,最終只得兩萬多票而落敗。但也有親北京人士指出,其實中聯辦是有嘗試保住田北俊,一度要求民建聯及鄉事派救田,但據知有人堅持要讓民建聯力保陳克勤當選,早已把區內鐵票一面倒投向劉江華身上,根本再沒有多餘選票保住田北俊,最終造就民建聯劉江華以10萬票當上票王,浪費了大量左派鐵票。有地區人士說,若果不是在地區有長期工作的立法會候選人,根本不可能單靠自己能力取得地區支持。這些沒有地區樁腳的候選人必須依靠中聯辦才可以當選,因為中聯辦掌握了大量地區鐵票。 隨時派人攤薄票源 加上中聯辦還有另一撒手鐧,就是隨時派出人選,攤薄不聽話的人的選票,例如中聯辦支持龐愛蘭、梁美芬分別在新東、九西出選,就是要牽制田北俊、田北辰兩兄弟,要他們聽命於中聯辦,否則就拉他們下馬,可見中聯辦操盤的角色。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9 ---------- |
蘋果日報 A10|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資訊科技界 譚偉豪35票之微贏莫乃光
【本報訊】資訊科技界兩名候選人叮噹馬頭,被分類為親建制派的譚偉豪以2,017票當選,以35票之微擊敗泛民主派候選人、獲電盈主席李澤楷支持的莫乃光。 關注電訊廣播發展 譚偉豪上屆敗給民主黨的單仲偕,泛民今年由莫乃光參選,二人選前分別受黑材料的攻擊,莫在投票日前夕,得到李澤楷透過發手機短訊助勢;譚偉豪則自言得到不少電盈員工、大型電訊公司如數碼通、電腦商會、工程師及學者等支持,又認為與財團關係過份密切,只會對今次選情有負面的影響。譚偉豪在當選後表示,自己熟悉業界是致勝的主因,他強調業界與社會利益一致,未來四年會關注香港的電訊廣播、網上保安、個人資訊保安等相關法例。他表示,會盡快成立以業界人士為主的委員會,研究本港資訊科技發展,又會向特首提意見,希望進一步在施政報告中落實。 氣氛冷淡影響戰果 在今次選舉中落敗的莫乃光認為,今年選舉氣氛淡,是影響他勝算的主因。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2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0 ---------- |
蘋果日報 A12|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中央關注建制陣營合作
【本報訊】今屆立法會選舉最令人意外的結果,莫過於自由黨兩大巨頭同時出局。據瞭解,中央都對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落敗有一絲意外,原本認為他尚可靠個人知名度在新界東以低票入圍,豈料最終只淪為第八席,令中央也大跌眼鏡,稍後一段時間會密切關切變為弱勢的自由黨,如何與民建聯保持合作關係,確保愛國愛港陣營不會鬧翻。 因對工商界有影響力 親北京人士指出,北京一直密切注視今次的選舉結果,因為結果對特區未來發展影響深遠,而自由黨全軍覆沒,則是中央意料之外的局面,因為中央一直希望議會內有更多愛國愛港陣營人士服務中央,自由黨雖然不是經常「聽話」,但對工商界也有一定影響力,因此身兼主席的田北俊若能保住議席,也是中央所想。可惜最終結果卻出乎意料之外。該親北京人士指,稍後要評估有關結果對工商界造成的影響,也要留意愛國愛港陣營有否為是次選舉而有心病,並且協助他們修補關係,希望保住愛國愛港的合作關係。特首曾蔭權昨日到科技大學,聽取300名學生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建議時回應稱,今屆投票率雖然偏低,但會尊重選民的意願。他也順道祝賀新一屆當選議員,表明希望新面孔及年輕的獨立人士加入議會後,能為議會引入新思維。 特首今起見新選議員 曾蔭權今天起開始接見新當選的議員,聽取他們對施政報告的意見,強調日後會與所有議員加強合作,讓代表市民的議員監察政府及改善民生。但他特別指出,過份的政治爭拗未必受市民歡迎,期望能夠與議員建立和諧合作關係,強調要「多一點包容,少一點內耗」。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2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1 ---------- |
蘋果日報 A12|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選管會放生疑冒名民調機構
【本報訊】選舉管理委員會以「證據不足」放生訛稱受政府委託的票站調查人員,被事件目擊者批評是縱容不良分子。杯葛票站調查風波,影響了調查的準確度,但有志願機構在投票日進行的小規模調查,卻出奇地取得甚高的選民回應率,準確度也很高。 彭鍵基指證據不足 元朗區議員黃偉賢前日投訴香港研究協會調查員冒認獲政府委託進行調查,選管會主席彭鍵基表示,投訴「證據不足」,個案不成立。黃偉賢質疑選管會如何調查,「向民政事務處反映問題後,至今並無任何政府部門或官僚接觸本人瞭解事件詳細情況,請問選管會點調查呢?」他批評選管會不正視問題,變相縱容不良行為。有政黨及網民在選舉前呼籲杯葛甚至瞞騙票站調查員,從事多年票站調查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說,今屆立法會選舉的票站調查回應率只有約五成,較對上兩屆的七成半及六成七為低,令數據出現系統性偏差。他指近年票站調查一直受到不專業干預,令回應率下降,若情況持續,將不再進行票站調查。不過由萬國宣道浸信會盛恩基督教社會服務中心進行的小規模票站調查,卻獲得意外驚喜。負責人王愛蓮說,中心的調查旨在訓練年輕人,他們當日只在葵盛村票站訪問129名選民,回應率高達八成,而且統計結果,跟實際點票結果差不多。她說:「可能選民知道我地冇政治背景,好願意接受訪問。我發現另一個機構嘅調查員,就唔係好多人願意回答。」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3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2 ---------- |
蘋果日報 A12| 專欄專論| 社評| By 李怡 |
2008-09-09 |
蘋論:泛民沒有贏,是建制派輸了
立法會選舉,泛民沒有贏,是建制派輸了。 在螢幕上看到當選的民建聯前主席、行政會議成員曾鈺成,一臉落寞、沮喪,完全不像是勝選的神色。那是因為排第二位的蔡素玉沒有選上。只是同樣排第二位的楊森、陳婉嫻也都沒有選上,但他們本人,和在那些名單中排第一位的當選者,卻沒有沮喪的神情。 港島區,尤其是北角,我們看到絕大部分的民建聯海報、傳單,都是打出蔡素玉來號召支持者投票。事實上,曾鈺成在港島的票源很少,支持者大多是民建聯鐵票和蔡素玉的福建幫。民建聯拒絕讓蔡素玉與曾鈺成分拆名單,而要他們合組名單,並以曾排頭位,就是要利用蔡素玉的票源去支持曾鈺成當選。許多選民投票給蔡素玉,結果當選的不是蔡而是另一人。想來不少選民有被出賣之感。當然,陳淑莊名單與甘乃威名單,也有借助排第二位知名度高的候選人去谷第一位當選的意向,但那是排第二位者心甘情願要較年輕者上位的,與曾鈺成要踩著蔡素玉去當選,性質不大一樣。 蔡素玉落選,意味著民建聯在道德上也輸了。曾鈺成大概感到自咎,所以臉色這麼難看。 民建聯原以為在選情低迷下,有鐵票在手,再以大量的左派資源投放在票站調查去進行配票,應可在直選中著著實實地大勝一仗。然而,左派藉票站調查配票被踢爆,儘管選管會表示不會限制民調資料供內部參考使用,但對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提早向傳媒發放票站調查結果就表示不能容許,於是左派就得以順利作票站調查並作配票用途了。只是票站調查風波鬧出以後,在票站前的左派調查員都行藏閃縮,而選民也往往不作回答甚至給予不真實的回答。如此一來,藉票站調查來配票的武功就幾乎盡廢矣。甚至還會出現配錯票。早知如此,也許選管會不偏幫那一邊,任由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提早向傳媒發放票站調查還好一些。 有人說,這次泛民獲十九席,是配票成功。開玩笑!誰都知道,泛民的選民都是分散而無組織的,怎麼配票?也有當選者說,是選民聰明,懂得把選票分投給不同的泛民名單。這說法也莫名其妙。分散的泛民選民何嘗知道那一個名單缺票,又那裏有辦法去動員其他選民去採取平均分配選票的辦法?說選民聰明的當選者,其實是他們自己夠蠢。 泛民在直選中,比04年還多一席(其實,除了劉千石和鄭經翰這兩位泛民的游移派,應是多三席),主要是所有候選人都因選情冷淡而產生危機意識,於是在最後一周出盡全力向選民催谷選票。他們的危機感與努力沒有白費,泛民的選民大都選定自己屬意的候選人投票。 其次是政府的連番失誤,使市民對監督政府的意識大大提高。對政府的任何倒行逆施都100%說Yes的建制派議員,開始被選民唾棄了。投票率低,實際上反映市民對立法會的失望,覺得立法會對政府監督無力。但如果兩廂比較,自然對完全放棄監督職能的議員更為反感。
至於在直選中全軍盡墨的自由黨,則是輸在他們太聰明,太精仔。這個黨在性格上很像曾蔭權。在港英時代親英,在回歸後就忽然愛國,頻頻表態親中。他們像是沒有原則的識時務的「俊傑」。但「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左派對他們「親疏有別」,不會配鐵票給他們;泛民選民對他們的搖擺立場不支持,頂多沒有像對左派那麼討厭而已。 泛民共保住23席,在選情低迷中多少有點運氣。他們必須記住,泛民這次沒有贏,只是建制派輸了。泛民的政治資源與經濟資源都遠遠不及建制派。政治行情下滑似乎不能免。但他們都是擇善固執的傻子,而我們也要靠這批傻子去制衡政府,特別是對2012年選舉方式的監察。幸運地,他們取得了超過三分一議席的否決權。 泛民像傻子,民建聯像奴才,自由黨是聰明人。在直選中,似乎只有傻子和奴才的位子,容不得聰明人。 週一至週六刊出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3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3 ---------- |
蘋果日報 B17| 財經要聞| 案內人隨筆| By 尹思哲 |
2008-09-09 |
案內人隨筆:選舉的市場評估
投票日當天,我和女兒一起去票站,途中見到不同規模的助選團,亦見過議員落區拉票,但不知何解,跟貴為新聞焦點的民調工作人員,總是緣慳一面似的。很多人說,民調不可信,的而且確,那天就有網民發起「我投了民建聯一票」的標準答案,以防止有人利用民調配票,我個人還是偏向喜歡誰就投誰的做法,既簡單一點,而且未到最後一刻,你總不能排除有奇跡發生。 缺民調仍可作預測 然而,若缺了民調,是否又完全無法預測結果?也不一定。一般商業決策為例,產品推出前,做做市場評估絕對少不免,計算市場對產品的反應,從而決定產品值得投資與否。舉個例,某互聯網創業家決定進軍內地市場,推出中文視頻網站,作出如此評估:中國13億人口,假若1%人對視頻網站有興趣,我們再搶下百分之十市場,每月僅賺10元ARPU,換算後,每年收入就是1.56億元!錢,彷彿很易賺似的。以上是常見的top-down評估模式,壞處是容易造成錯覺,令人低估搶佔1%市場的難度,例如百分之一的內地互聯網,就已是過百萬人的用戶群,並不是隨手可得的。 抽樣調查誤差大 評估選票的原理一樣,若採取top-down模式,往往很容易低估達標的難度,尤其是依據甚麼抽樣調查的數據,效果更差,除非你擁有像工聯會那種「人盯人」的CRM,否則進行top-down評估的風險很大。與此相反,bottom-up的評估,卻反而來得準確,例如說,我們有20位助選團,每人每天能接觸10位支持其他候選人的市民,現在距離選舉還有100日,若說服市民的成功率為10%,換算後,這也就是相對真實的2000票了。但無論是否錯估形勢,這次落選的人,惟有繼續努力,下屆捲土重來。尹思哲網誌:http://wanszezit.wordpress.com/電郵:[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23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4 ---------- |
南華早報 EDT4| EDT| By Eva Wu |
2008-09-09 |
Monitors get 50 complaints about exit polls
Of the 2,000-plus complaints to the election commission, 50 concerned exit polls.
There has been a row over the use of poll data and proposed early release of poll results but Mr Justice Pang Kin-kee, chairman of the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did not say whether the number of complaints involving exit polls was up from 2004. Critics have said election rules contain too few regulations governing exit pollsters. Mr Justice Pang said his office would submit a report to the chief executive within three months. On Sunday, a complaint was received about people impersonating government staff to conduct exit polls. Mr Justice Pang said there was 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bstantiate it. Of the 2,046 complaints, 500 related to advertising and 240 were about noise. The counting of the 1.52 million ballots from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and 127,000 from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was completed nine hours after the close of polling. The commission is satisfied with the overall electoral arrangements, Mr Justice Pang said.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5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5 ---------- |
南華早報 EDT6| EDT| By Ng Kang-chung and Fanny W. Y. Fung |
2008-09-09 |
Exit polls largely accurate despite fears about response rate The main exit polls appear to have gauged support for many of the candidates accurately despite pollsters' concerns that a poor response rate could compromise their reliability. Questions about exit polls caused some of the biggest controversies of a largely uneventful campaign. Pan-democrats complained that their Beijing loyalist rivals might set up groups to conduct exit polls and use the results to adjust election strategy. They reminded voters of their right to refuse exit pollsters information. Many voters seemed to heed the reminder, and some even said they had lied to pollsters.
The value of the exit polls, including the one b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 public opinion programme to help broadcasters shape their coverage on election night, was called into question.
Some candidates cited leaks of exit poll data when they issued situation critical calls to bring out more of their voters.
Initial results, released yesterday, from two exit polls - by the HKU programme and Hong Kong Research Association - indicated a response rate of about 50 per cent. The association said the 50 per cent level was barely acceptable to produce representative projections. While its projections were largely reliable, its results indicated Audrey Eu Yuet-mee, who was second on the Civic Party ticket contesting the Hong Kong Island constituency, stood an extremely slim chance of winning. However, Ms Eu won, with her ticket taking 26.4 per cent of the votes cast by the 313,429 electors in the constituency. In the New Territories West constituency, its poll gave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of the Liberal Party and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of the Civic Party a relatively bigger chance of winning. But Mrs Chow won only 5.4 per cent of the vote and Dr Cheung just 7 per cent. Both lost.
The association's data also gave James Tien Pei-chun, of the Liberal Party, a relatively bigger chance of winning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He also lost.
The HKU public opinion programme's exit poll gave five of the six eventual winners in Hong Kong Island a very high chance of victory.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it gave five of the seven eventual winners a very high chance and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correctly predicted five of the eight winners.
Independent pollster Li Pang-kwong, of Lingnan University, who did not conduct exit polling on Sunday, believed the discrepancies were partly attributable to interviewees giving false answers. Many candidates also made so-called 'situation critical' calls citing exit polls to encourage more voters to vote for them. They often resorted to emotional words rather than precise figures, said Dr Li. So the problem may be with the candidates, not the exit polls or those who conducted them. Ng Man-to, who was in charge of the Hong Kong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Centre's exit poll project, took a similar view. He urged tighter guidelines on the citing of exit poll data to avoid possible abuse.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6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6 ---------- |
南華早報 EDT6| EDT| By Gary Cheung |
2008-09-09 |
Radicals and unionists to make life tricky for government The administration could face a tougher battle in lobbying newly elected lawmakers to support government policies as the legislature becomes more fragmented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radical groups and the increased number of unionists. Parties from the pan-democratic and Beijing loyalist camps won a total of 38 seats in Sunday's election, compared with 45 before the polls. The drop stemmed from the weakening of the Liberal Party, the Democratic Party and The Alliance. The Liberal Party won seven seats this year, compared with 10 before. The Alliance saw its seats fall from five to three, while the number of seats the Democratic Party won also dropped, from nine to eight.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known for its radical stance on political and livelihood issues, won three seats, up from two last time.
The new legislature will also have more lawmakers with a unionist background. The number of seats won by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rose from three to four, while Peter Cheung Kwok-che (social welfare constituency) and Leung Ka-lau (medical) are leaders of key unions.
A government source agreed there were more lawmakers with radical views and it would be tougher to lobby a more fragmented Legco. We will also have to spend more time ascertaining the stances of the 20 new faces, the source said.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jection of new faces may bring more room to manoeuvre as they may not have entrenched positions on policy issues. Ivan Choy Chi-keung, a political scientist at Chinese University, said the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system, under which candidates in the top slots on a list stand a higher chance of being elected while like-minded candidates are more inclined to run on separate tickets, was not conducive to the emergence of a strong party in the legislature. The election of more non-affiliated candidates and those from small groups would herald more difficulties for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lobby support from lawmakers, he said. Political scientist Ma Ngok, also of Chinese University, expected the return of more grass-roots legislators to result in stronger appeals on welfare and livelihood issues.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6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7 ---------- |
南華早報 EDT6| EDT| Analysis| By Chris Yeung |
2008-09-09 |
A victory in name only for the government and its allies On the face of it, the government and its allies can claim they won the election. They succeeded in cutti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n-democratic opposition from 25 seats to 23 in the 60-seat legislature, and won back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including the accountancy and the medical sectors. But that is the sum total of their achievements.
Despite a lower-than-expected turnout, the pan-democrats have scooped 19 of the 30 directly elected seats. They won nearly 60 per cent of the vote while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nd its ally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took just over 39 per cent.
The results show pan-democrats can count on solid support to control a majority of directly elected seats even when turnout is low. Only if turnout fell as low as 40 per cent might they be in real trouble.
Though the DAB will be the biggest party in Legco, it lost a lot of support in Hong Kong Island and Kowloon West.
In Hong Kong Island, the party's failure to hold on to one of the two seats it won in 2004 raises questions about its ability to widen its voter base by luring middle-class electors.
The big change in mainland-Hong Kong relations, the wave of nationalist feeling fanned by the Beijing Olympics and the DAB's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 all factors working against the pan-democrats - were supposed to give the biggest pro-establishment party an advantage. That it failed to make a breakthrough both in terms of seats and vote share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shows the 60-40 vote split in favour of the pan-democrats still holds.
The humiliating defeat suffered by the other main body of government support in Legco, the Liberal Party, in the directly elected seats has cast a long shadow not only over the party's future but the political strength of the coalition.
Significantly, the body blow to the business-oriented party may stoke the fears of conservatives in Hong Kong and Beijing about the weakening of the business sector's voice if all legislators are returned by one person, one vote in 2020.
The pan-democrats' 23 seats not only give them a veto over constitutional reform proposals but will make it harder for the administration to govern in the next four years.
While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won only three seats, the re-election of Long Hair Leung Kwok-hung and the victory for Wong Yuk-man means the group, with its radical views on political and grass-roots issues, will be a vocal minority. Their rise, and the downfall of the Liberal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approach and stances on policy of other parties, and will only add to the uncertainty.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6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8 ---------- |
南華早報 EDT4| EDT |
2008-09-09 |
Election notebook Emily's close call rattles supporters New Territories East pan-democrats breathed a collective sigh of relief when the big sister of the Hong Kong democracy movement, Emily Lau Wai-hing, secured her Legco seat for another four years. With so many pan-democrats contesting the constituency and turnout low, many feared Ms Lau would suffer from too many candidates competing for a smaller pie. Exit polls exacerbated their discomfort, showing astonishing support for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ticket led by Lau Kong-wah. Pundits - only half jokingly - bet the party would win three seats. Then the returning officer announced that Liberal Party chairman James Tien Pei-chun had secured only 28,875 votes - his result was read out first because the Liberal list was numbered 1 in the constituency - and the hall erupted with chants for Ms Lau when it was announced she had 33,205 votes, with many believing she was safe. However, an eerie silence followed when the DAB's vote - 102,434 - was read out, and Ms Lau was visibly stunned. Unable to do the maths, the hall could only wait to hear confirmation of who would be elected before breathing a sigh of relief. It turned out that although the DAB secured two seats, that left its third candidate with only 10,744 votes, meaning Ms Lau was always comfortably ahead.
In a league of their own Those awaiting the results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could have been forgiven for thinking they were in a victory parade for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Despite being the newest electoral grouping of any significance, and one of the smallest, the league packed the hall with rowdy supporters and its candidates were given a heroes' welcome as they entered. Since the candidates had to walk down the aisle past the public gallery before entering the candidates' area, pro-establishment figures had to run the gauntlet of verbal abuse before reaching their safety zone. DAB candidates were greeted with chants of shameful, while Liberals had get lost, go home ringing in their ears. Little did they know that the chant would prove so prophetic. Liberal attitude to defeat Mr Tien and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could only put on bitter smiles when mobbed by journalists following their embarrassing defeats. Still, the Liberal Party chairman and his deputy appeared more relaxed about their inglorious political finales than former party chairman Allen Lee Peng-fei was when he was defeated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10 years ago. Mrs Chow joked that she would now have more time with her husband and daughter. Mr Tien apologised to reporters who often had to wait for a soundbite from him in the Legco corridor, and told them not to expect any more tea gatherings with him once he left the political limelight. Placing virtue above victory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n the Democratic Party was reminded of how difficult it is to give up power, and therefore how virtuous are those who do so. Education sector lawmaker Cheung Man-kwong, a long-time ally of veteran Yeung Sum - who failed to win re-election - said Dr Yeung should be remembered for his sacrifice in making way for Kam Nai-wai to lead the party's Hong Kong Island ticket. Apparently delivering Dr Yeung's political epitaph, Mr Cheung told a news conference: Remember steadfastly the contribution of Yeung Sum. Dr Yeung was probably too tired to join the press conference after canvassing for Mr Kam in a no-win battle.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6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9 ---------- |
南華早報 EDT3| EDT| By Joyce Ng |
2008-09-09 |
Wounded Alliance puts out feelers to bring in fresh blood Government-friendly The Alliance, down from a group of five to three after the election, is seeking new blood.
Potential targets include Chan Mo-po in the accountancy sector, Tam Wai-ho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wly elected insurance representative Chan Kin-por. With Bernard Chan and Lui Ming-wah deciding not to run, The Alliance now comprises only Patrick Lau Sau-shing in the architectural, surveying and planning constituency, Raymond Ho Chung-tai representing the engineering sector, and Abraham Razack of the real estate sector, who was unopposed. Despite its relatively small size and pro-establishment stance, The Alliance was able to affect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the council when members sided with the pan-democrats to form a majority. A source close to The Alliance named Paul Chan, Mr Tam and Chan Kin-por as likely targets. Paul Chan, in particular, had had breakfast meetings with the group, the source said.
Mr Lau is positive about the group's future. We look for independents. There are many, not just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but also in geographical. He said some co-operation with the Liberals and the Democrats might be possible. The architect lawmaker denied The Alliance was pro-establishment, and emphasised its independent and flexible nature. If we are a group of seven, we are strong enough to swing the voting results in the council, he said. What we do is a balancing act.
Mr Lau said his victory in Sunday's election had not been easy, adding that his priority was to speed the start of infrastructure work and to set up a conservation fund for heritage. The other Alliance member, Raymond Ho, defeated the Civic Party's Albert Lai Kwong-tak by just 193 votes after polling 2,715 ballots.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7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0 ---------- |
成報 A02| 要聞| 頭條 |
2008-09-09 |
民建聯13席保立會一哥好鬥毓民入局 特首籲多包容 2008年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民建聯奪得13席,繼續穩守議會「一哥」地位,民主黨成第二大黨,直選全軍覆沒的自由黨則淪為第三,公民黨排第四。在投票率低迷下,泛民「奇跡生還」,支持他們的選民充分發揮配票效應,使泛民力保23席,但多名言行激進的議員被送入議會,相信會增加政府「箍票」的難度。行政長官曾蔭權在議會重組後即時釋出善意,期望新一屆議會可「多包容,少內耗」,並於今天見新一屆議員。 記者馮志諾報道 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點票昨晨結束,議會勢力版圖再次改寫,建制派與泛民主派的議席對比是34:23,加上三位獨立議員,預計新一屆議會仍會由建制派主導,政府施政可能會更順暢。今屆有17名「新丁」議員加入立法會,是歷屆以來最多,三議員重返議會,分別是何秀蘭、黃成智及葉國謙。 四區得票率皆稱冠 民建聯連工聯會今屆勇奪13席,比去年的12席「添食」一席,繼續成為議會的大贏家。地區直選民建聯成績亦一枝獨秀,除港島區外,九龍東、九龍西、新界東及新界西,得票率都是全區之冠,共得票約34萬,但仍比上屆約45萬票,下跌10多萬票。其中新界東的劉江華及陳克勤名單,共吸10多萬票,是五大選區的「票王」。 今年的投票率只得約45%,較上屆少約10多個百分點,按過往慣例,投票率低迷,會對泛民選情不利,難以對抗建制派的鐵票,昨天凌晨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初步點票,也指泛民勢危。然而,泛民卻「奇跡生還」,支持者巧合地在多區,都發揮配票作用,如新界東及新界西的泛民候選人,大部分均以票數三萬至四萬勝出,令泛民最終贏得23席,已超出外間預測的21至22席。 自由黨九西增票源 其中民主黨奪得八席,即港島區直選比上屆少一席,但由第三大黨「升級」為第二大黨,不過得票數目比上屆急跌20多萬票。自由黨則慘敗,直選的田北俊、田北辰及周梁淑怡兵敗如山倒,加上連最有信心穩操勝券的旅遊界失利,議席大縮水,由10席急跌至七席,淪為第三大黨。 至於首次參選的公民黨,譚香文及張超雄連任失敗,由六席減至五席,排名第四;社民連獲三席,黃毓民循九龍西出線;而前線、民協、街工、職工盟等亦沿襲上屆各佔一席。 然而,泛民雖力保23席,但全港各區的實際得票數字,均比上屆下跌,九龍西及九龍東分別降三萬及五萬票,港島、新界東及新界西,亦比上屆少兩至三萬票,總得票比上屆跌173,087票。至於建制派,雖然票數同樣在四區下跌,但跌幅較泛民少,反而自由黨在九龍西擴展版圖,開拓一萬多票。 新一屆議會泛民雖然議席減少,但言論較激進的黃毓民及梁國雄等入局,政府消息人士向本報坦言,只要新一任主席控制得宜,不太擔心兩人會影響立法會運作:「梁國雄通常只是動作多,反而黃毓民一向以尖酸刻薄見稱,公務員同局長都有心理準備捱鬧。」政府反而憂慮新增多位獨立議員,較擔心未來的遊說及箍票工作。 加強行政立法溝通 行政長官曾蔭權恭賀新當選的議員,喜悅地見到多張新面孔,其中有不少年輕及獨立議員,期望他們能在今屆議會展現活力及新思維,今天開始會陸續與他們見面。曾蔭權在議會未開鑼,已釋出善意,他說:「過份的政治爭拗,未必受到市民大眾歡迎,我們會致力加強行政機關及立法會的溝通,建構一個和諧合作關係,希望大家能夠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內耗。」 對於政府會否擔憂有激進議員日後搞事,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說,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社會,明白議員的聲音是代表選民,他們歡迎各界選民能共同努力,以建設、包容的方式,共建香港。 立法會黨派議席分佈 政黨 本屆(08年) 今屆直選總得票 上屆(04年) 上屆直選總得票 總議席 議席 民建聯# 13 347373 12 454827 民主黨 8 312692 9 542411 自由黨 7 65622 10 118897 公民黨 5 207000 6 * 社民連 3 153390 2 97203 街工 1 42441 1 59033 職工盟 1 42366 1 45725 民協 1 35440 1 56912 前線 1 33205 1 * 註: #連同工聯會一併計算 *上次參選與其他黨派合組名單,故未能計算 資料來源:選舉事務處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6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1 ---------- |
成報 A03| 要聞 |
2008-09-09 |
自由黨直選全軍盡墨田北俊周太即辭正副主席 自由黨今屆地區直選出乎意料之外,全軍盡墨,功能組別再失一席只剩七席,備受重挫,連包括特首在內的政府高層亦嘖嘖稱奇。該黨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宣佈辭任,周梁淑怡請辭行政會議職務,副主席劉健儀臨危受命擔任代主席,將會按黨章重選主席,全面檢討自由黨的未來路向,但重申不會改變創黨主席李鵬飛開始,參加直選的理念。 記者鄭穎茵、實習記者李盼儂報道 隨著立法會將向普選邁進,開拓更多直選議席成為重要的一環,代表工商界的自由黨,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上屆由功能組別成功轉往新界東及新界西,今屆雙雙連任失敗,四張地區直選的名單全軍覆沒,標誌著自由黨在民選路上「一切歸零」。昨二人為對選舉失利作出道歉,田北俊更形容這是一次失敗的選舉,二人宣佈辭去黨內職務,臉上難掩落寞。周梁淑怡同時辭任行政會議成員,特首曾蔭權表示已收到請辭,正在考慮。 功能組別只剩七席 副主席劉健儀即時就任代主席,將會按黨章重選主席,全面分析落選的原因、檢討本身的定位,及研究未來路向,並必須討論把傳遞信息給選民的方式,並瞭解一些選民認同他們的理念卻未有投票的原因。她期望,外界給予時間及空間,讓他們認真檢討。 自由黨的議席再次限於功能組別,被問到自由黨對普選立法會的進程會否變得「保守」,田北俊一再重申,會堅持創黨主席李鵬飛參加直選的理念,支持2020年普選立法會,自由黨「一定向前望,希望2012年做得更好」,但希望把空間留給新任領導。劉健儀續稱,李鵬飛及田北俊都試過直選成敗,「失敗乃成功之母」,將會以此作為經驗教訓。不過,田北俊慨嘆,今次可能影響工商界參與直選的意欲,但亦希望其他商界人士,繼續參加直選。 影響工商界直選意欲 議席數目大減,被問到與政府討價還價能力會否隨之而下滑,田北俊認為,特首曾蔭權已答應與每一位立法會議員溝通,相信議會中每一票都重要。他又希望,與民建聯的關係不會改變,並期望新領導層與中央保持現在良好的關係,間接否認有接受配票的安排。 被問到假如發告急牌,會否挽救選情,田北俊認為如果市民看見他們的往績而支持,不會在告急時才投票,而周梁淑怡則批評,告急像「狼來了」一樣。她認為,投票率低對其黨不利,支持自由黨的選民較溫和及政治觸覺不強,對投票不熱熾,亦不滿選舉文化,「他們覺得好像整天都嘈得很厲害」,形成抗拒,不想參與。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2 ---------- |
成報 A04| 要聞 |
2008-09-09 |
何俊仁喜見第二梯隊上位 【實習記者李盼儂、記者程泰祖報道】立法會競選期間多張名單「告急」的民主黨,最終力保八席,雖然較上屆減少一席,但主席何俊仁認為對黨內、外已有所交代,且很高興看見第二梯隊成功上位。他又認為,自由黨部分選票流入民主黨,並稱讚自由黨輸得有風度。 力保八席足見抗跌實力 民主黨召開記者會總結今次立法會選舉的結果,何俊仁興奮地說,第二梯隊港島區甘乃威及重返議會的新界東黃成智,雙雙晉身立法會,是民主黨長期扎根地區的成果。他謂今次選舉民主黨整體得票較上屆低,但在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仍能力保八席,是黨內地區工作紮實,以致「抗跌能力」較高,加上自由黨部分選票流入民主黨所致,「整體民主黨的得票是比2004年下降了,但都總算有一個可以,向黨內外交代的成績。」但他謂仍會檢討得票率下跌的原因,將來會繼續鞏固地區工作。 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提到,直選的結果令人很意外,將會細看各票站結果,他相信,有區議員作樁腳在票站的成績明顯比對手高,因此力證民主黨「地區工作非常扎實!」至於功能組別連番失利,他認為是礙於「遊戲規則」所限,使對手可輕易種票。 單仲偕盛讚選民配票叻 今次各泛民名單得票相若,單仲偕歸功於選民,盛讚是他們有智慧地配票的成果,而僥倖及「好彩」成分,更勝配票能力。他又說,成功擾亂民調機制,使對手配票失效亦有一定影響。 談到民主黨今後的發展方向,何俊仁表示會整合泛民主派,減少分化,加強黨派之間的溝通。由於泛民在立法會取得23席,他謂有關鍵作用,因為基本法規定要有三分一議席投反對票,議會才可以否決重要的政策或草案,而未來就要看泛民如何協調,「泛民團結先有前景,若果分散,只會不堪一擊!」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7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3 ---------- |
成報 A05| 要聞 |
2008-09-09 |
新人承諾服務市民 【記者吉陽報道】此次立法會選舉可謂新人輩出,首次參選而當選的新人中有兩人為民建聯的新生代,包括首次為民建聯領軍的李慧瓊,她謂會繼續努力,用務實理性的作風幹實事。而另一新人是32歲的陳克勤,他表示會做到競選前向年輕人承諾的事,在地區為市民服務,在議會監督政府。 李慧瓊名單得39013票,在九龍西選區當選。她表示,選票給自己這個新人很大啟示,並且謂要繼續努力,因為選民的選票告訴他們,要更努力才能獲得市民的支持。 對於有人指民建聯候選人在選舉當日下午曾為梁美芬拉票,李慧瓊再次強調,民建聯未分票未配票給梁美芬。她又謂,大家在拉票時碰見,打招呼很正常,不代表甚麼,即使見到其他候選人亦會打招呼。 代表年輕人的聲音 而民建聯的另一名新人陳克勤,憑著名單取得超過10萬票而成功出線。有人指名單中排第二的陳克勤,是因為劉江華帶領才得以入局,陳對此則表示,很難分清楚票數,但每個人拉票真的非常努力,得票數的成功是助選團大家努力的結果,希望日後在議會內可以代表年輕人的聲音,做到競選前向年輕人承諾的事。在地區為市民服務,在議會監督政府,繼續在議會內提出好的政策,幫助市民改善生活,改善民生。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8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4 ---------- |
成報 A06| 要聞 |
2008-09-09 |
逾六萬票當選 不願再提23條葉太認吸民建聯選票 第二次參加立法會直選,終於以六萬多票當選的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相信,自己吸納了部分民建聯的選票。對於過去「硬銷」備受爭議的23條,她則表示現在是政府的事,自己對此沒有興趣,未來會關注經濟、民生、教育、運輸及公務員問題。她又謂,對拍檔史泰祖未能入立法會,表示失望。 記者吉陽報道 在立法會港島當選的葉劉淑儀,昨日展開謝票活動,團隊從灣仔出發,然後前往中西區、東區、灣仔及南區。她表示,過去均坐在空調房內商議,亦總以公務員的思考方式想問題,今次能上街與市民接觸,從市民的角度分析問題,所以對此次拉票活動的轉變感到高興。 對於此次成功當選,葉劉淑儀相信「吸」了部分民建聯的選票,「我相信我有分薄部分民建聯的選票,去年投過我的人,今年在感情上可能繼續支持我。但很難講,如果我不參選,蔡素玉就保住她的席位,可能她的議席投給楊森或其他候選人。如果有空缺,就一定有人出來爭這個位,民主的真諦就是要公開競爭。」 她重申沒有與民建聯配票,民主選舉的結果很難預測。她又謂,不少候選人,如田北俊、周梁淑怡等都落選,因為選民自己會選擇。但她謂對於拍檔史泰祖落選感到遺憾。 嘆史太祖未能上位 對於當年「硬銷」基本法第23條立法觸發市民上街,她謂那是特區政府的事,自己對此沒有興趣研究。自己做官員時已經汲取教訓,這麼敏感的條例,一定要市民瞭解才可通過。她表示,進入立法會後,關注的重點主要為經濟、民生、運輸及公務員事務。因為處理保安事務已有七年經驗,自己是個喜歡有挑戰,喜歡處理不同事務的人,所以將計劃加入經濟或科技委員會。但無意競選立法會主席,因為不喜歡維持秩序,而喜歡參與討論。 承諾不作口舌之爭 對政改的看法,葉劉淑儀認為,功能組別一定要廢除,又指自己沒興趣搞政黨,不少市民均喜歡獨立候選人,因為沒有政黨、政綱的包袱。自己亦承諾市民,進入立法會後,不要與其他議員吵架,而是專心搞經濟。即使黃毓民向自己挑戰,亦希望其表現出君子風度,自己則盡量控制脾氣,她形容自己的脾氣已經改善很多。 雖然,立法會的工作方式可能與當官時不同,葉劉淑儀表示自己有兩年的群眾工作經驗,所以不擔心進入立法會後會不適應,日後並會與不同政黨,不同的獨立議員合作,就不同議題達到共識,以及多培訓一些新人,「如果身體健康,想多選舉兩屆,然後退休。」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8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5 ---------- |
成報 A07| 要聞 |
2008-09-09 |
活躍旅遊界 贏九票險勝法律超人氣走董耀中 第四次參選立法會的「法律超人」謝偉俊終於「圓夢」,循旅遊界當選立法會議員,以九票之微氣走選前呼聲較高的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謝偉俊當選後說,希望憑著其法律專業知識,在旅遊業相關的法例改革上,提供更多意見,並改組目前過於臃腫的旅遊業監管機構。 記者陳嘯軒報道 在1991年起擔任前立法局議員、1998年起一直是立法會旅遊界功能界別的自由黨成員楊孝華,今年放棄連任。這屆旅遊界別選舉共有四名候選人,結果謝偉俊取得324票當選,在選前加入自由黨的董耀中取得315票,葉慶寧和司馬文則分別獲163票和81票。謝昨晨在「情人知己」白韻琴的陪同下,觀看點票過程。當選舉主任宣佈結果時,台上除謝外並無其他候選人。 白韻琴陪同看點票 謝偉俊在離開點票中心時說,過往曾經協助在菲律賓被判囚的港人區永祥成功返港,近年他也活躍於旅遊界,相信這是自己得到業界支持和認同的原因。 他謂不擔心自己的旅遊業經驗不足,相反他可以其法律專業,在旅遊業相關的法例改革上提供更多意見:「現在我們太多監管旅遊業的機構,為了節省資源,可以考慮改組。」 拍攝裸照遭罰停牌 在早前舉行的選舉論壇上,謝偉俊曾質疑旅遊業議會「阻手阻腳」,窒礙業界自由發展空間,又批評董耀中身在公職,大好機會,卻沒有乘勢推動業界利益,表現令人失望。他昨日說:「香港旅遊業表面風光,但其實很多行家很辛苦,希望當選可替業界改善營商環境。」他謂在過去數個月,曾親自接觸過每一位選民尋求支持;在選舉工程中,金融界議員詹培忠曾給他很多意見。一身盛裝陪同男友觀看點票的白韻琴說,一直在文書工作上協助謝偉俊競選,有信心他能勝任議員工作。 被認為言行出位的謝偉俊,1999年因拍攝近乎全裸的雜誌封面,遭律師會紀律聆訊,曾被停牌一年。他因為曾身穿超人衣服拍攝宣傳其律師行服務的廣告,因此有「法律超人」之稱。他曾先後三次競選立法會議員落敗,包括在2000年的立法會港島區直選及補選,以及在2004年參選旅遊界別,當年以54票僅敗於資深議員楊孝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8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6 ---------- |
香港經濟日報 A17| 2008立會選舉| By 王惠芳、羅善柱、周穎雯 |
2008-09-09 |
自由黨慘敗 正副主席辭職 泛民幸保23席 建制派穩守35席 新一屆立法會終告誕生,在投票率大跌下,泛民主派幸運地力保23席,建制派則維持35席;但代表商界的自由黨,在直選全軍覆沒,成為今屆選舉最大輸家,黨魁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黯然辭職,令黨陷入危機;民建聯則奪13席,穩守第一大黨。 學者:是時候更新領導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分析指,自由黨由10席減至7席,加上直選重挫下,政治實力大為萎縮,是時候作改朝換代,更新領導層。 他又指,泛民只取直選總票約57%,按比例應取17席,卻奪19席,是選民自發配票及建制派配票失利的結果。泛民主派則形容是驚險加好彩所致。 特首曾蔭權表示,昨午收到周梁淑怡辭退行政會議成員的信件,會因應政治因素而考慮,暫未有決定。他又說,明日起接見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希望行政機關與立法會互相包容,減少內耗。曾蔭權今日先見鄉議局,明日見民建聯,後日見自由黨和民主黨等。 60議員 新人多達17個 逾152萬選民週日的抉擇,明顯要求立法會要新人換舊人,結果60位議員中,高達17位是新人,接近三分一;3位重返議會,10位舊人爭取連任失敗。 政黨勢力亦重新劃分,民建聯結合工聯會共14票,穩保第一大黨;力保8個議席的民主黨,成為第二大黨,亦保住泛民領導地位;自由黨由10席減至7席,由第二位下挫至第三位。無黨派人士亦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人數多達16人。 04年挾著基本法23條效應,進軍直選戰場的田北俊及周梁淑怡,今次全軍盡墨;首次參選的黨內新星田北辰和資深區議員林翠蓮,分別在九西和港島失利。功能組別方面,雖保住7席,但旅遊界議席則失守,黨員董耀中僅以9票之差,敗給對手謝偉俊。 劉健儀代主席 研路向 田北俊坦言,在週日投票臨結束前才感受到危機,對選舉結果感到失望,又即時為選舉負責,與周太辭去所有黨內職務,並由劉健儀即時出任代理主席一職,周太並辭去行政會議職務。 劉健儀表示,稍後將研究自由黨的發展路向,「好好檢討今次的教訓」,特別是要瞭解他們的價值觀,為何不能傳達給選民認識。 民主黨單仲偕認為,自由黨失利,主因是配票失敗,令直選議席落入民主派手中。 對於泛民力保23席,超過21席的關鍵數目,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對23席泛民,是否立場一致有所保留,「未來4年更艱巨,21席是最低限度,並要是同樣陣線,未來4年,23個人會否在每個民主問題上,都是一定是,仍是未知之數。」被問到會否擔心有「疑似民主派」,余若薇重申,「要待合作先知」。 民主黨何俊仁就表示,對23人的民主立場「基本上信賴」,又強調「23人已經是少數,更應團結」。 兩黨均指,低投票率仍保23席,是僥倖加選民配票智慧,余若薇指,泛民能取23席,「僥倖成分好大;選民用智慧進行配票,是好彩,很容易很容易有意外。」單仲偕亦指,「今次與上屆相反,是贏少票數、多議席,是選民配票智慧,亦是我們成功摧毀票站調查,令對手失去有效的配票工具。」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07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7 ---------- |
香港經濟日報 A17| 2008立會選舉| By 羅善柱、王惠芳 |
2008-09-09 |
行會執位 劉健儀劉江華大熱 自由黨、民建聯、工聯會和泛聯盟,一直是曾班子的執政聯盟,但隨著新一屆立法會的新人換舊人,亦意味行政會議將進行大執位,官場消息流傳,自由黨代理主席劉健儀,以及民建聯劉江華,將是行政會議新貴的大熱人選。 現時4個團體在行政會議的代表,分別是直選慘敗的自由黨周梁淑怡、民建聯曾鈺成、工聯會鄭耀棠,以及泛聯盟的陳智思,但周太昨晨已正式向特首曾蔭權請辭,陳智思今屆未有爭取重返議會,預計兩人都會離開行會。 據悉,一直與政府合作無間的劉健儀,除臨危受命,要帶領自由黨走出困局外,亦成為行政會議大熱人選;消息稱,「要視乎自由黨最後推誰做領導,但以現時看,劉健儀比較鎮得住!」 考慮吸泛聯盟何鍾泰 至於民建聯代表,據悉,中方一早已屬意曾鈺成爭取立法會主席寶座,而行政會議的位子,最大機會由該黨副主席劉江華補上,有民建聯消息人士稱,「譚耀宗曾經出任過行政會議,無意重返行會,將推薦劉江華補上。」至於鄭耀棠,如無意外,將繼續留守行政會議,私下率領工聯會4子在立法會的工作。 有關泛聯盟代表,有消息指,陳智思獲委任行會,不純因泛聯盟的原因;亦有港府消息人士指,當局正考慮委任何鍾泰入行會,即想吸納無黨派專業人士聲音,加上政府日後主力推動十大工程,何鍾泰亦會扮演一定角色。 至於誰人會接替范徐麗泰,出任立法會主席,在選舉之前,一度傳出自由黨希望派出劉健儀,與民建聯曾鈺成一較高下;但隨著自由黨選舉失陷,劉健儀昨回應此事時,明顯有保留,「作為立法會主席,我認為比較適合是由直選議員來擔任,我暫時無打算去角逐這個職位。」言下之意,是拱手相讓給曾鈺成了。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07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8 ---------- |
香港經濟日報 A17| 2008立會選舉| 有政戲| By 傅流螢 |
2008-09-09 |
惡人無黨派入局 政府管治隱憂 新一屆立法會終於塵埃落定,港府和北京如何評估這次的戰果?據知,初步評價是總形勢較上屆好,但不算大贏,泛民雖然少了3個議席,卻多了惡人黃毓民,加上無黨派議員數目大增,政府管治不無隱憂。 初步評估 形勢稍勝上屆 昨晨8時許,選舉勝負全部揭盅,政府高層晨早也開會,檢討新一屆議會新形勢。 據政府高層自己計數,新一屆60位議員中,23人屬泛民陣營,與官方有偈傾的建制派共35人,還剩兩名新人:旅遊界謝偉俊及醫學界梁家騮,對政府而言,十分陌生。 一位高官笑言,「新一屆立法會,牌面對政府日後管治是好的,泛民與建制派是23對35票,但牌底則是添煩添亂,皆因激進派多了黃毓民,加上無黨派人數大增,對政府管治有隱憂。」 另一官員坦言,泛民由上屆的26人,減至新一屆的23人,意味反對派人數少了,但激進派的社民連由2人增至3人,長毛加上黃毓民,日後在議會內,「趕得一個,另一個又嘈!」 「趕得一個 另一個又嘈」 至於另兩位政府陌生的新星,有官場人士形容,此二人在政治議題上,料傾向建制派,但其他立場難掌握,關乎業界利益更可能與政府撐到底。 特首曾蔭權一向對自由黨又愛又恨,因為該黨主席田北俊,最愛與政府講數,在新形勢下,官場料該黨會與政府更友好,少了扭計。 但今次選舉也有些啟示,令中方和港府高度關注。 民建聯分票策略要改善 首先,民建聯的地區票很鞏固,總得票排首位,也成功令新人上位,但在分票策略上要改善,以免浪費選票。 其次,最激進的社民連共3人入局,包括最惡的主席黃毓民,其他落敗的如陶君行,阿牛曾健成票數也不低,下次若增加直選議席,必捲土重來。 再者,公民黨在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全力助選下,戰果遠遜預期,顯示明星效應褪色。 另外,在直選中,泛民與建制派的得票,一向有「六四的黃金比例」,07年的港島區補選,陳方安生對葉劉淑儀一役,葉太略打破了此比例,把建制派選票比例推高至44%,但若根據公民黨昨日提供的數字做粗略推算,今屆雙方的得票比例,基本上仍是六四比的格局。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07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9 ---------- |
香港經濟日報 A20| 2008立會選舉| By 張景恆 |
2008-09-09 |
社民連奪3席 預告「好戲上演」 打著抗爭旗號的社會民主連線,除了梁國雄及陳偉業成功連任外,主席黃毓民亦於九龍西擊退公民黨毛孟靜,得票僅次於民建聯李慧瓊,成為九龍西泛民票王。黃毓民昨日已預告:「日後將有『好戲連場上演』!」 黃毓民:長毛不再勢孤力弱 在一眾泛民政黨中,只有社民連議席數目有增長。黃毓民直言滿意選舉結果,該黨有3人當選,長毛將不再勢孤力弱,大大加強監察政府的聲音。 選舉初期被看淡的黃毓民,隨著選舉論壇的表現人氣急升,最終更以3.7萬多票成功當選,得票率達18.2%,與民建聯的李慧瓊只相差不足2,000票。 黃毓民的票數比於九龍西紮根多年的民協馮檢基,及民主黨涂謹申還要高,當中涂謹申的得票只有2.9萬多票,九龍西票王已被黃毓民所取代。 該黨另一成員陶君行,雖未能於九龍東當選,但得票率超過12%;另一於港島出選的曾健成,得票亦比上屆倍增,可見激進抗爭路線日漸得到市民認同。 黃毓民認為︰「一個健康的議會,一定需要有反對派,『為反對而反對』。」他更呼籲盡快廢除功能組別,又要求其他黨派都不要參選功能組別。 馬嶽:貧富懸殊造就激進派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以基層為本、走激進路線的社民連,今次高票當選,反映在民怨大、貧富懸殊問題嚴重的情況下,能吸引選民支持,政府必須正視社會問題。他又認為,在今次選舉中,代表基層的候選人,都能取得較多票數,包括醫學界、社福界等的當選者,都是代表工會,顯示基層力量的突出,政府必須著力解決基層問題。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08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0 ---------- |
香港經濟日報 A20| 2008立會選舉| By 周穎雯、王寶雲 |
2008-09-09 |
民主黨獲8席 新人接棒 民主黨今屆在立法會選舉,取得議席由上屆9席減至8席,整體得票率亦下降,但仍力保泛民一哥地位。民主黨何俊仁表示,對黨的總體成績滿意,又認為實現了政黨的新舊交替,對選民有所交代。 未來讓青年及女性接棒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民主黨在今次選舉中,能取得約兩成選票,包括新人如張賢登、胡志偉,都能取得不少選票,對民主黨來說起鼓舞作用。馬嶽又指,結果反映民主黨確立了民主派要做地區工作的路線;而靠形象、欠地區服務的公民黨,在短期內亦不能取代民主黨。 民主黨今屆共派出4張「40世代」名單參選,當中民主黨甘乃威以新人姿態進入議會,黃成智亦成功重返議會。何俊仁昨日表明,民主黨未來重點,是讓年輕人及女性接棒。 等了4年,黃成智在新界東取得4萬多票,比鄭家富多3,000票下,重返立法會,他表示感謝黨友的支持,「多謝鄭家富在最後都能顧全大局,在將軍澳內撥了一些重要的區域給我們的團隊去拉票。」首次晉身議會的甘乃威,則表示楊森是他學習的榜樣,「楊森是我的好好學習的榜樣,因為我想提出他無私的精神,為我們民主運動繼續向前走。」 在教育界成功連任的張文光則透露,楊森即使早前面對不同壓力,亦堅決要新人接棒,反映楊森對民主亦一直沒有動搖,讓新一代紮根,認為對方對民主黨的貢獻,值得大家謹記。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08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1 ---------- |
香港經濟日報 C13| 世事| 世事——關人馬事| By 活力先生 |
2008-09-09 |
自由黨切勿散檔 立法會選舉結果有齊,無乜爆冷成分,我阿活住九龍西,上周已指出「鼠後芬」有阿爺配票,必入圍,勝來無驚無險也。 咁,日後「鼠後芬」如何還盅,請大眾明察! 自由黨於直選中一敗塗地,亦無乜意外。據小弟長期觀察,「富貴黨」有以下問題: 一、從無真心真意支持直選,永遠機會主義; 二、甚少真正關心市民大眾,自由黨議員十之九九隻活在頂層社會; 三、從無真正落實建設一個政黨架構,地區工作求求其其、騎騎呢呢; 四、因長期無多層發展計劃,又無乜心培養接班人,以及組織義工擁躉(呢方面工聯會及民建聯做得最出色),一旦展開直選拉票戰,只得班柴娃娃臨時僱傭兵,形象及熱誠甚差; 五、大哥大姐多,二三四五哥及姐又或弟弟妹妹少,人人都係天王巨星,人人要有 say,結果變群龍無首; 六、歷任總幹事皆做唔長,個個唔係被炒就係自動拜拜,咪搞。於是,黨內行政長期無法上軌道,究竟歷任主席有無檢討原因? 七、自由黨所有議員,平均六十歲以上,愈來愈似富豪老人兵團,與社會大脫節。 我阿活提出以上七點,並非希望「富貴黨」散檔,反之,覺得香港作為國際一大經濟體系,無個代表工商界之政黨,係非常稀奇古怪。 田少及莎姐落選後,表現十分氣餒,喂,咁唔得㗎,選舉邊有長勝㗎?喺邊度仆低,就喺邊度站起來啦。 香港工商界,請爭氣,再戰直選江湖。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17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2 ---------- |
東方日報 A16| 港聞 |
2008-09-09 |
王國興當選萬骨枯? 立法會選舉落幕,好多上屆議員落車,幸保席位嘅連任議員就大都經歷咗過山車嘅刺激,好似由功能組別轉戰新界西直選嘅工聯會王國興,選前民調一直麻麻,尋日凌晨,興哥一直喺點票中心等結果,點票前段時間,佢嘅得票一直落後,好多人都喺度為佢捏一把汗;直到清晨七點,終於證實佢險中穩奪議席。揭盅一刻,興哥既興奮、又激動,衝口而出時竟然拋錯書包,佢話:「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我能夠當選,全靠工聯會嘅助選團隊!」在場採訪佢嘅記者,差點笑咗出嚟,連企喺佢身邊嘅競選拍檔麥美娟,都忍唔住咧嘴笑。 睇佢上文下理,興哥係想話好彩有助選團隊眾志成城、盡力拚搏,佢先有幸入到議會;只係佢將助選團隊嘅辛勞工作形容為「萬骨枯」,當咗大家壯烈犧牲,詞不達意不特止,認真係大吉利是,選舉嗜,不至於要犧牲啩。興哥寫過幾本書,又精於文史,今次竟然拋錯書包,真係老貓燒鬚,可能佢由前日最後拉票到凌晨等結果,直踩三十幾個鐘頭未休息過,先會開心到拋錯書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3 ---------- |
東方日報 A16| 港聞 |
2008-09-09 |
政情:田少發叔關係起變化 四年一次立法會選舉落幕,最令人震撼嘅,莫過於自由黨直選失利。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話,敗陣原因眾多,有待查究。不過,政圈中人都認為,大量流失鄉事票,係自由黨喺新界東、西嘅選情,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角色至為關鍵;依家自由黨直選受挫,發叔同田少嘅關係勢起變化。有政界人士話,發叔喺自由黨從來都係最「自由」嘅一個,關係若即若離,尋日無現身自由黨開記者會,反映佢離開自由黨已經係遲早嘅事。 自由黨新界東、西兩大戰將折翼,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黯然出局,鄉事票都起著關鍵作用。回顧整個選戰過程,自由黨同發叔嘅關係早已出現變化。首先,新界東田少搵咗簡炳墀個仔簡永輝排第二,諗住吸到鄉事票,不過,眾所周知,發叔同食力簡唔啱嘴形,呢樣野可以解釋到發叔點解咁少落新界東幫田少拉票。 其次,自由黨副主席「莎姐」周梁淑怡循新界西尋求連任,但係發叔嘅嫡系、鄉議局副主席張學明亦喺呢區出戰,喺親疏有別嘅指導原則下,發叔根本唔幫得莎姐幾多。莎姐對呢一點殘酷現實,其實心中有數,莎姐尋日被記者問起有冇搵發叔拉票時,就有咁嘅回應:「發叔好忙㗎,可能忙著幫張學明拉票啦,其實我地自己都有啲鄉事票嘅。」莎姐嘅弦外之音,應該唔使畫公仔畫出腸勒。 自由黨同發叔若即若離,相反,有候選人就死纏爛打爭搶鄉事票。消息話,好似喺新界東出選嘅劉江華好識做,投票前幾日打電話畀發叔,尋求支持,仲搵發叔錄音,喺新界東不停咁播。 發叔短期內退黨成焦點 聽聞田少前晚七點之後,知道選戰不利,於是打過電話畀發叔。不過,發叔就表示為時已晚,無能為力。今次選舉足以反映劉皇發在新界區嘅影響力,而睇嚟發叔同田少嘅關係都幾難修補,發叔會否退黨相信都係短期內嘅政圈焦點。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2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4 ---------- |
東方日報 A04| 港聞 |
2008-09-09 |
梁家騮險勝打破私醫壟斷 【本報訊】立法會醫學界功能組別選舉,由黑馬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長梁家騮跑出,歷史性打破私家醫生壟斷的局面。 四名候選人選情激烈,結果由敢以「老婆本」與醫院管理局對簿公堂的梁家騮,以七十九票之差,險勝大熱的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副會長何柏良,顯示前線公立醫生的隱形票源不可小覷。 今次選舉,初期被認定為何柏良與郭家麒的公私營之爭,而盛傳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參選,一心只想可將郭擯出局,企圖分薄郭的私醫票源,助何柏良出線。化殺出程咬金,梁家騮挾住為數千名醫管局醫生爭超時補水的唯一功績,選舉期間一直追住港大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何柏良來打,被認為志在搞局。想不到在四角混戰中,終由梁搶灘成功。 公立醫生票源成關鍵 選前分析,估計四人各有約千票鐵票,勝負關鍵是一向投票率低的公立前線醫生有幾多人出來投票。公立醫生的龐大票源在今屆醫學界功能組別選舉中起重大作用。結果由任職威爾斯親王醫院外科的梁家騮勝出,可見他得到不少公立醫生支持。 梁家騮昨向本報說,對獲選感高興,下一步將組織自己的班底,準備未來立法會的工作。 醫學會會長謝鴻興說,梁並非私家醫生,難免令人擔心他不熟悉私營醫療的情況,該會會章規定凡擔任立法會醫學界議員,無論公立或私醫,都獲邀成為會董,有助瞭解業界不同聲音。謝鴻興希望他日後能反映業界聲音及訴求,為他們謀福祉。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5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5 ---------- |
新報 A01| 要聞| By 頭條 |
2008-09-09 |
田北俊周梁雙雙出局自由黨最大輸家 作為工商界代表的政黨自由黨,在第四屆立法會選舉上,成為各大政黨中的大輸家,一場地方直選,輸掉了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之外; 立法會內,原本有望成為第一大黨美夢破碎,四張直選名單「全軍覆沒」,只保得住七個功能界別議席,參選旅遊界議席的董耀中,亦未能成功保住旅遊界議席。自由黨由十席縮減至七席。自由黨由十席縮減至七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政治生涯又幾近劃上句號,其中田更表明會徹底退出政壇,辭退自由黨主席職務,做回一個普通黨員,跟過去因直選落敗辭去主席一職的李鵬飛同出一轍。周太則即時去信特首,辭去行會成員一職。 對於周太的請辭,特首曾蔭權昨日指中午已收到有關要求,他稱會因應政治形勢審慎考慮,作出決定後會有交代。 或影響商界對普選討論 據瞭解,自由黨在四大選區中,首次參選的田北辰指沒有建制派鐵票,是落選原因之一。港島林翠連名單連5萬元按金也將遭充公。新東及新西方面,田北俊得票較上屆少了近4萬票,周太也少了2.8萬票。昨日有傳自由黨今次慘敗,是背後有人「發功」, 而同一時間,自由黨流失鄉事票,亦是致命原因。據悉,「新界王」劉皇發在投票日接近這幾天,只全力為民建聯團隊的張學明拉票。雖然,在投票日當天下午,有指民建聯新西團隊已夠票,但劉皇發則以不相信周太「告急」為由,沒有為周太「張羅」。周太在回應劉皇發是否沒有助選時稱,「發叔好忙,要幫張學明」,她強調自己都有鄉事票支持。 面對建制派中自由黨直選之路「此路不通」,田北俊稱不用向中央交代,如要交代,只是向市民交代。他其後承認選舉目標大,未意識選票落後這麼多。周太則指落選時投票率低令中間路線的候選人受影響。不過,據知,北京對自由黨直選覆沒的解讀,認為只循商界背景路線走直選路線,是存在困難。北京消息人士稱,今次結果可能會影響香港商界對普選的討論。 自由黨昨召開記者會,田稱自由黨暫時由航運交通界議員劉健儀出任代理主席。劉健儀對兩人的辭職感到失望,但也尊重兩人決定。 地區直選失利後,自由黨稱會檢討他們未來走向,但這會否影響自由黨對2012年政制改革及取消功能組別的看法。劉健儀表示,中央已作了2017及2020年全面普選的決定,但具體內容是甚麼,則要由自由黨的未來領導再商討。 田北俊亦認為工商界與直選未必然是對立,田北俊希望將來也會有多一些工商界人士參政。田北辰在點票完畢就表示,「呢條直選路幾難行」。作為參選立法會的新丁,田北辰認為現在的選舉文化就像一個龐大的區議會選舉,選民為何不看高一些,留意候選人的整體工作,而不只是地區工作。「我拿1.3萬,已經高過有地區政績的現任議員」,他稱從參選第一日,已預了沒有中聯辦的支持。他稱據報章所指,梁美芬扣除工聯會的1.6萬票支持,其實也只得到數千票。 地區工作差是墮馬原因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經過梁展文事件後,社會上有一股反商情緒,不利代表工商界的自由黨;自由黨阻止23條立法的光環亦不再;加上區議會選舉時已顯示,自由黨的地區工作做得不好,都是該黨兩位重量級人物下馬的原因。田、周兩人下馬,自由黨未來可能要思索過發展的路向,是應走向功能組別還是走去地區參與直選。新報記者綜合報道周梁淑怡簡歷年齡:63出生地點:香港職業:全職議員從政年資:27年 從政生涯: 1980年被委任為市政局議員,1981年委任為立法局議員,1982年出任旺角區議員,1991年出任行政局議員,2000年被委任為旅遊協會主席。自1981年起,周梁淑怡從來未離開過立法機關,是議會內最資深的議員。2004年轉戰直選前,循批發及零售界進入議會。 田北俊簡歷年齡:61出生地點:上海職業:公司主席從政年資:23年 從政生涯: 1985到1991年期間,被委任為葵青區議員,1988至1991年、1993到1997年均為立法局議員,1997年加入臨立會後未曾離任。2002到2003年出任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2004年參戰直選前,循商業(第一)界別進入立法會。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6 ---------- |
新報 A01| 要聞 |
2008-09-09 |
商界黨直選路崎嶇 屢次仆跌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自由黨創立於1993年,前身為啟聯資源中心。自由黨創立時,由歷任立法局議員、首席立法局議員、行政局議員的李鵬飛擔任主席,夏佳理任副主席,周梁淑怡為常務委員會主席。一直出任委任議員的李鵬飛,在1995年挾著自由黨主席之名出戰地區直選,並在新界東北選區,以15,216票,僅勝過民建聯張學明的12,256票及民主黨張永輝的11,507票,勝出過程艱辛。自由黨在是次選舉中,在功能組別獲得九席,但在地區直選卻僅奪一席。 去年區選成績差響警號 1998年,自由黨派出12人參選地區直選,但卻全數敗陣,連主席李鵬飛也在新界東敗給前立法局主席黃宏發,李鵬飛辭去黨主席並退出政壇 ,由田北俊接任黨主席。 2000年的立法會選舉,自由黨並沒有派員出戰地區選戰。到了2004年,黨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轉戰地區直選,一舉打低黃宏發,在新東新西各得一席,加上自由黨八名功能界別議員,讓自由黨成為第二大黨。 但到了2007年區議會選舉,自由黨派出56人參選,但最後僅得14人當選,當選率由2003年的48%大幅下跌到25%,為自由黨地區實力響起警號。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7 ---------- |
新報 A04| 成功上位 |
2008-09-09 |
陳婉嫻出局無怨無悔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多名議員角逐連任失敗,其中包括兩名著名工運領袖。擔任立會議員13年之久的工聯會陳婉嫻,為協助所屬政黨新舊輪替,決定將自己排在參選名單第二位,自言失敗也是意料中事。同時,服務立法會17年的勞工界資深議員劉千石,則因處事低調,被人質疑工作能力而黯然落馬,告別議事堂。 不作犧牲政治難以交替 61歲的立法會九龍東候選人、工聯會副會長陳婉嫻,擔任立法會議員達13年,上屆更成為立法會選舉的票後。陳婉嫻為協助黨內的接班交替,今屆夥拍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在九龍東角逐連任,並選擇排在黃之後,結果得票未夠兩席而告連任失敗,不過她事後直言無後悔過在名單排第二,她指若然沒有此過程,香港整個政治是難以交替的。 劉千石料低調招致下馬 同樣未能連任的劉千石,當了17年立法會議員,民調近期持續偏低,更有議員考核報告批評他是唯一一名全年沒有提出建議和修正案的議員,遭受譴責。其實他在2000年取得回鄉證,獲准回廣州探望其高齡患病母親後,他就變得低調,連選舉論壇也拒絕出席,間接導致今次落敗。此外,今次選舉中,共50名議員競逐連任,其中10人出局,除陳婉嫻和劉千石外,還包括田北俊、周梁淑怡、張超雄、楊森、蔡素玉、林偉強、郭家麒和譚香文。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8 ---------- |
新報 A04| 成功上位 |
2008-09-09 |
何秀蘭成也配票敗也配票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上屆立法會因配票失利而墮馬的民主黨黃成智和公民起動何秀蘭,今屆再出戰爭番啖氣,在各政黨互相搶票內訌的惡勢下,憑他們扎根地區多年的努力,結果雙雙入局,可謂成也配票,敗也配票。在港島區勝出的何秀蘭表示,感到非常高興,感謝支持她的選民。對於2004年立法會選舉因泛民配錯票,令她無法晉身立法會,而今屆能以三萬多票當選,何秀蘭沒有正面回應,只稱港島區的選民是有智慧的,四年的區議會工作,令她有很多體驗,日後會繼續與民主黨及公民黨在議會內合作。 此外,民建聯的葉國謙當年因「23條立法」在區議會選舉敗給何秀蘭,也無法在2004年連任立法會。今次葉國謙在區議會界別擊敗以獨立身份參選的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當選,重返立法會。 黃成智堅守新界北 同時,在上屆立法會選舉,因鑽石名單排第四位出選而「落莊」的民主黨黃成智,今屆以名單首名出選,結果在新界東直選中勝出。他指,汲取上次教訓,今次分拆名單,比上屆鑽石名單成功,加上黨友鄭家富配票成功,一些較重要的選區,鄭家富也有為他助選,令他贏面大增。 他又指,能夠成功重返議會亦與他在過去四年,未有離開過地區有關,他自1991年當上區議員來,至今扎根地區達25年,他堅守新界北工作,得到不少市民支持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2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9 ---------- |
新報 A05| 奇兵突出 |
2008-09-09 |
譚偉豪險勝謙稱靠人緣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上屆立法會選舉以些微票數落敗的權智國際有限公司主席譚偉豪終一雪前恥,以2117票的支持率、35票之差險勝得到電盈主席李澤楷公開支持的對手莫乃光,奪得立法會資訊科技功能界別議席。 暫無加入政黨念頭 譚偉豪當選後表示,在競選時,努力派發政綱,得到業界人士的支持和信任,是取勝的關鍵;另外,他平日經常幫業內朋友做事,亦為他帶來不少人緣,這次的勝利可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譚偉豪說能代表業界取得議席,希望可盡力地將業界對香港的發展期望,反映給政府。 譚偉豪又表示,自己是以獨立身份參選,亦暫時沒有加入政黨的念頭,希望能以其獨立性,客觀而且全面地監察政府,並推動政府去改善民生的問題。 他還說,未來四年會將工作重點擺在香港的電訊廣播、網上保安、個人資訊保安等相關法例。 另外,上屆選舉保持中立的香港電腦學會此次大力支持譚偉豪。副會長吳傑莊昨日在點票中心,現場支持譚偉豪。他表示,譚偉豪是少數在資訊科技界創業成功的例子,他的經驗和模式可以幫助更多業界人士,所以他以個人名義全力支持譚偉豪,並逐個動員會員投票給譚。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2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0 ---------- |
新報 A12| 2008立法會選戰| 銳眼觀微| By 劉銳紹 |
2008-09-09 |
版圖無大變政制發展堪虞 時事評論員 [email protected]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60個議席已經名花有主。總結這個形勢,可以用兩句話:政治版圖無大變,政制發展卻堪虞。先談眼前的形勢,在60個席位中,泛民取得23席,雖然比上屆少兩席,但仍然超過三分之一。換言之,他們日後在政制改革的問題上仍有舉足輕重的實力,可以否決政府的方案;建制派共取得34席,將繼續主導整個立法會的方向。雖然還有三席屬獨立議員,但對大局並無影響,而且過去經驗證明,他們的取向與建制派較接近,至少不是泛民主派會借助的力量。 以黨派而言,民建聯取得10席,繼續成為立法會的第一大黨。這次與過去不同的是,該黨沒有與其他友好人士配票(即使有,也是極少限度),相反還有頗為激烈的競爭。例如葉國謙在區議會界別,蔡素玉在港島與匯賢智庫,基於現實利益,任何參選者都不會禮讓。 在這種情況下,民建聯仍然取得10席,可見他們平時的基礎多強,動員能力多大。無論他們是用甚麼方法,資源多麼豐厚,只要不違法,那只有羨煞旁人。 民主黨這次取得八席,比上屆少了一席,而公民黨則由四席增至五席,反映這兩黨之間的力量,延續著已經逐漸形成的此消彼長之勢。民主黨人早已發現這種趨勢,但卻沒有辦法阻止。不過,就此而言,這種趨勢不會影響大局,因為這兩個泛民主派的大黨與上屆一樣共佔13席。 社民連鐵三角具衝擊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社會民主連線雖然只由兩席增至三席,但其上升態勢明顯,連任的梁國雄和陳偉業,加上新當選的黃毓民,將是一個少數但卻有衝擊力的鐵三角。平心而論,黃毓民雖然表達方法激烈,語言激進,但有內容,爭取到部分感性與理性並重的選民。 基於上述形勢,可見立法會內的政治版圖無大變化,但未來的政制發展則仍有不樂觀和不穩定因素,至少是不明朗的因素。由於泛民主派取得23席,可以影響未來的政制發展。中央和港府未來拿出甚麼政改方案?泛民主派與政府之間能否就這些方案取得妥協?將是關鍵所在。 政府如果繼續以只利管治而沒有適度彈性的方法,或者只懂得製造輿論指泛民主派阻礙政制發展,而沒有節奏地順應市民的要求,那就甚有可能無法取得進展;泛民主派如果仍然不懂得階段性的要求和策略,繼續實行他們的擇善固執,加上前衛力量的提升,又可能令政制改革舉步維艱。上述兩種態度加起來,結果將是政制原地踏步,對香港不是好事。 正因為這些現象,令不少選民感到政治無用,加上目前的政制頗多漏洞,民意代表難發揮作用,選民投票欲減少,這次投票率就由上屆的55.64%下降至45.2%。政府可能暗裏高興,但卻無助於香港在民主路上的探索。 撇開上述現實的角度,不妨嘗試宏觀地看看其他現象。例如,這次參選人數破歷屆紀錄,其中不乏年輕一代,反映不少年輕人也願意投身政治,並不覺得政治可怕。部分政黨「老將」基於各種原因,退守二線,出現新舊交接的苗頭。一些政黨的候選名單有七、八人之多,無非讓新人多曝光和鍛煉,為10年後可能出現的普選作準備。雖然普選仍然是個未知之數,但畢竟要未雨綢繆。 競爭激烈出現爭論磨擦 在這次選舉中,新人的表現機會不算多,除了政黨為了勝算而催谷的新人外,其他新人沒有多少能進入選民的腦海中。這是自然的過程,但可以想辦法加速,政府、政黨、傳媒和選民,都可以各自作出貢獻。 此外,由於競爭激烈,出現了一些爭論和磨擦。面對這種現象,要有兩種態度,一是毋須反應過敏,害怕情勢惡化,因而妄加限制,影響了正常的政治活動。有些人士刻意強調「衝突」的負面影響,其實是策略上醜化對手。事實上,香港的法律和法治精神,至今仍能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條件,保護香港的政治文化理性發展。二是候選人和從政人士必須認識,大部分選民不喜歡非理性的行動,即使因為爭取到部分選民的支持而得以入局,但只會是「拉車邊」,而不會成為主流領軍之列。香港的政治文化如何走?有待大家共同努力了。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4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1 ---------- |
太陽報 A06| 要聞 |
2008-09-09 |
公立醫生票源成關鍵 梁家騮踢走郭家麒 【本報訊】立法會醫學界功能組別選舉爆冷,由選前被視為冷門的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長梁家騮跑出,打破私家醫生壟斷議會代表的局面。四名候選人爭持激烈,結果由敢以「老婆本」與醫院管理局對簿公堂的梁家騮,以七十九票之差,險勝大熱的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副會長何柏良,顯示前線公立醫生的隱形票源不可小覷。 爭超時補水揚名 今次選舉,初期被認定為何柏良與郭家麒的公私營之爭,而盛傳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參選,一心想將郭擯出局,企圖分薄郭的票源,助何柏良出線。化殺出程咬金,梁家騮挾住為數千名醫管局醫生爭超時補水的唯一功績,選舉期間一直追住港大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何柏良來打,被認為志在攪局。想不到在四角混戰中,終由梁搶灘成功。 選前分析,估計四人各有約千張鐵票,勝負關鍵是一向投票率低的公立前線醫生有幾多人出來投票。公立醫生的龐大票源在今屆醫學界功能組別選舉中起重大作用,結果由任職威爾斯親王醫院外科的梁家騮勝出,可見他得到不少公立醫生支持。梁家騮昨向本報表示,對獲選感高興,下一步將組織自己的班底,準備未來立法會的工作。 醫學會會長謝鴻興表示,梁並非私家醫生,難免令人擔心他不熟悉私營醫療的情況,該會會章規定凡擔任立法會醫學界議員,無論公立或私醫,都獲邀成為會董,有助瞭解業界不同聲音。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4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2 ---------- |
太陽報 A06| 要聞 |
2008-09-09 |
狠批旅議會窒礙旅遊界發展 法律超人九票力壓董耀中 【本報訊】功能界別選舉中,旅遊界爭持激烈,曾以「法律超人」形象參選的謝偉俊今屆轉投旅遊界,昨以九票之微險勝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成功進身議會。業界分析稱,董耀中在旅議會工作的身份始終是競選負累,多次被對手攻擊其職務與參選存在利益衝突,而且議會近年推出不少規條、加強監管,反惹業界人士不滿,加上自由黨壟斷旅遊界議席多年,人心思變下,擁自由黨身份的董耀中最終落選。 義務擔任法律顧問 旅遊界今屆有一千二百六十一個合資格選民,主要為公司團體票,今次有八百八十三人投票,投票率約七成。四名候選人中,謝偉俊以三百二十四票當選,董耀中獲三百一十五票,葉慶寧有一百六十三票,司馬文有八十一票。 謝偉俊雖然是法律界出身,但近年為旅遊界擔任義務法律顧問,又開設超人旅遊顧問公司,開拓脈絡,更獲得資深旅遊界人士幕後支持,上屆立法會選舉「越界」挑戰旅遊界功能組別,僅以五十四票之微敗給自由黨的楊孝華。謝今次捲土重來,一直緊盯著同是自由黨的董耀中不放,狠批旅議會「阻手阻腳」,窒礙業界自由發展空間,又批評旅遊業界多年來被自由黨壟斷,在毫無監管下才致發生旅發局總幹事臧明華事件。謝偉俊勝出正好反映一股不滿旅遊業界現況勢力的崛起。 董耀中敗在游離票 雖然董耀中被自由黨拉攏入黨,有自由黨協助拉票,但業界暗地況亦批評自由黨主席、兼旅遊發展局主席田北俊不懂旅遊,輕視旅行社以外的其他旅遊界票源,錯失良機,今次董落敗原因之一,正是敗在游離票手中。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4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3 ---------- |
太陽報 A28| 社論及專欄| 毛澤東 看今朝| By 劉楚漢 |
2008-09-09 |
流水落花春去也 香港特區立法會選舉發生的最大事件,莫過於自由黨競逐直選議席全軍覆沒,主席田北俊宣佈辭職。這一幕,可以說是自由黨「流水落花春去也」。 自由黨為何未能在立法會選舉取得直選議席呢?一九四八年二月,我為中共中央起草黨內指示《關於工商業政策》,我當時指出:「政策是革命政黨一切實際行動的出發點,並且表現於行動的過程和歸宿。一個革命政黨的任何行動都是實行政策,不是實行正確的政策,就是實行錯誤的政策;不是自覺地,就是盲目地實行某種政策。所謂經驗,就是實行政策的過程和歸宿。政策必須在人民實踐中,也就是經驗中,才能證明其正確與否,才能確定其正確和錯誤的程度。但是,人們的實踐,特別是革命政黨和革命群眾的實踐,沒有不同這種或那種政策相聯繫的。因此,在每一行動之前,必須向黨員和群眾講明我們按情況規定的政策。否則,黨員和群眾就會脫離我們政策的領導而盲目行動,執行錯誤的政策。」 自由黨不是革命的政黨,它代表香港工商界,被市民稱為「富貴黨」,是資產階級政黨。但是,香港雖說是現代化城市,窮人卻總是佔大多數,自由黨甚少為貧苦大眾說話,甚至甘被曾蔭權等一幫港英餘孽利用,這當然會引起大眾反感甚至反對。 我們看看美國總統競選情況就知道,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的民望幾乎每次調查都高過共和黨的麥凱恩,就因為奧巴馬的形象和言論較能代表勞苦民眾、有色人種,而麥凱恩主要代表白人資本家。 自由黨又被市民稱為「保皇黨」、「建制派」,意思是自由黨和曾蔭權是一路貨色。它有功勞,曾蔭權也就想獨攬上身;它的過錯,往往又是曾蔭權搞出來的。 到了如今這種地步,自由黨真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其中央委員會不論如何改組,我看都很難重振昔日的雄風。 兩面政策對待反共分子 自由黨的情況,可以使中央大吃一驚。十一年來中央支持的政黨,往年民望也高如浮雲,為何這回未能取得直選議席?我看北京負責港澳政策的官員也應好好檢討一下。 反共勢力還是十分囂張,當中不少人當選議員。我在一九四○年作出指示:「即在漢奸親日派中間也有兩面分子,我們也應以革命的兩面政策對待之。即對其親日的方面,是加以打擊和孤立的政策,對其動搖的方面,是加以拉攏和爭取的政策。」將這類人都變成劉千石,那才解決問題。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6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4 ---------- |
太陽報 A18| 政情| 小氣候| By 風信子 |
2008-09-09 |
賊喊捉賊泛民蠱惑配票 新一屆立法會的選舉結果,並沒有改寫建制派與泛民兩大陣營未來四年的議會政治版圖。雖然清洗了一批舊面孔,但注入的新血,不少是各政黨世代交替、近親繁殖的產品,如果選民期望新立法會有脫胎換骨的表現,只會再次失望。 新鮮熱辣的美國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佩林說:「在政治上,有人利用改變的名義促進自己的事業……」用這番話來形容靠政治投機、為贏取議席而不擇手段的泛民政客,同樣十分貼切。泛民陣營中的民主黨和公民黨,選前大打告急牌,攻擊對手坐擁鐵票,利用票站調查結果配票,呼籲選民說謊誤導調查;看看昨日揭盅的選舉結果,真正發揮鐵票和配票效應的,正是泛民陣營的政黨,他們的勝選,是建築在欺騙選民的卑污手段之上。 以競爭最激烈、共有多達十四張名單的新界西為例,民主黨的何俊仁與李永達兩張名單,得票數分別是三萬六千多張與四萬五千多張,選區內同屬泛民的另一張參選名單職工盟李卓人,也獲得四萬二千多票,三張名單的得票數差距不大,正是配票的結果。能夠配票,正因有鐵票可供調動。同樣的選舉手段,泛民在選前不遺餘力攻擊對手,原來「賊喊捉賊」,只許自己放火,叉別人點燈。 同樣的情況放諸港島選區,如果建制派擁有的鐵票配票成功,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早已出局,事實是民建聯的曾鈺成名單與獨立的葉劉淑儀名單互搶票源,曾鈺成名單的得票無法保住排第二的蔡素玉,葉劉淑儀名單坐擁六萬一千多票,贏一席太多,卻不足保送排第二的史泰祖當選,浪費了寶貴的二萬票,擠掉蔡素玉,造就了余若薇死況逃生。 試想想,新一屆立法會選舉余若薇落選,這樣的選舉結果,將是阿爺樂見的局面,對公民黨、泛民,以至不遺餘力為公民黨助選的陳方安生,都是空前沉重的打擊。如果建制派的鐵票和配票的實力如泛民所說般神乎其技,在一票不多、一票不少之下,余若薇已經是一閃而過的政治彗星。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5 ---------- |
太陽報 A18| 政情 |
2008-09-09 |
大哥大姐引退軍心大亂 富貴黨急尋當家人 呢屆立法會選舉,富貴黨一心諗住可以搖身成為議事廳內第一大黨,誰不知直選議席衝唔出市區,反倒連新界兩個席位都輸埋。田北俊同周梁淑怡冇沖新界東、西兩個席位,話要為今次選舉失利負責,雙雙引咎辭任正、副主席。 突然冇沖兩個「大腦」,黨內軍心大亂,喺咁風雨飄搖嘅日子下,劉健儀呢個暫代主席都幾難捱。眾所周知,富貴黨不嬲地區樁腳薄弱,冇沖兩個大哥大姐喺度,睇怕都幾麻煩! 蘇菲內地官場人脈廣闊 究竟黨內邊個大哥大姐級人馬接手?仲記得○三年七一五十萬人上街後,傳聞喺三娘教子下,田少倒戈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成為英雄,而那三娘就係莎姐、劉健儀同埋司庫蘇菲梁劉柔芬。 既然莎姐唔再做副主席,剩低嘅就得劉健儀同蘇菲。牌面睇,田少一直想捧劉健儀做立法會主席,但係劉健儀一向訓身為運輸業界,點都放心唔落畀黨友代行,不過話主席人選有變咁就冇得講啦,若果由劉健儀代莎姐入行會,亦等如封沖佢把嘴,呢個未必係劉健儀心況那杯茶。 咁蘇菲又如何?咪睇蘇菲平日唔聲唔聲,其實背後喺度密密做野。有說富貴黨最欠缺嘅係內地官場人脈,而蘇菲做紡織漂染生意,一直同內地有生意來往,再加上佢係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同內地官員升打交道,對內地官場人脈較劉健儀廣闊,所以由蘇菲擔大旗被睇高一線。之不過,蘇菲年前心臟做過手術,呢個可能係佢肯唔肯楂旗嘅重要考慮因素。 田少愛將林健鋒或爆冷 除沖兩名娘子軍外,仲有一個男將或者係考慮之列。呢個係田少年前講過都係做主席合適人選嘅林健鋒,但係此一時、彼一時,喺富貴黨呢個「動盪」時期,林健鋒係咪真係夠硬淨擔得起?究竟林健鋒會唔會爆冷跑出,大家要拭目以待勒!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7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6 ----------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政策政情 |
2008-09-09 |
兩大領導同告落選自由黨鄉事派關係轉差 無論是立法會還是區議會選舉,過去輿論焦點都著眼於泛民主派和親政府陣營的對壘。今次自由黨在立法會直選全數落選,除反映自由黨在地區層面欠缺支持外,同時亦顯示與自由黨同一陣營並於同區競逐的民建聯名單,以及鄉事派的合作都亮起紅燈;本報並得悉,身兼鄉議局主席的自由黨立法會議員劉皇發一直都在協助民建聯拉票。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雖然劉皇發本身為自由黨黨員,但鄉事派其實並非自由黨的地區基礎。經此一役後,自由黨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必須「改朝換代」的改革,可是目前並未看到有這種人物的出現去帶領該黨。 根據昨晨公佈的最終的點票站果,分別出選新界東、西的正副主席田北俊和周梁淑怡,所得票數為接近二萬九千票及二萬一千多票。兩人分別額外取得數千票及萬餘票才足以擊敗同區最後一名當選的泛民主派候選人。而本報得悉,劉皇發選前卻一直認為,民建聯名單第二的張學明告急,連日來為對方拉票。 劉健儀暫任代主席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在選舉結果昨晨公佈前,已向新聞界公開承認,該黨各地方直選候選人均已告落選,他個人會辭去黨主席一職,而周梁淑怡則更會同時辭去黨副主席及行政會議成員。他們昨天中午在該黨的記者會上則指出,會盡快按照黨章,召開會議選出新的正副主席,並由另一副主席劉健儀暫代主席。 在記者會上,周梁淑怡指出,在選舉前的最後一星期,已加強呼籲所有支持者都要投票支持她及自由黨,並向選民指出每一票都具決定性。她認為,有關訊息已非常清楚,又承認沒有用上很多候選人都採用的「告急」字眼,原因是她認為「告急」一詞已用得好像「狼來了」一樣。 自由黨今次於四個選區合計的得票只有六萬五千多票,比四年前田北俊一人於新界東獨得的六萬八千多票還少。對於該黨在直選中慘敗的原因,田北俊在記者會上以得悉選舉結果只得數小時為由,還沒有機會去詳細分析去回應。他指出,自由黨必定會分析,並會向前望。 代主席劉健儀表示,去年區議會選舉的結果,自由黨已汲取教訓。她強調,自由黨很支持直選,失敗乃成功之母,他們會繼續向直選邁進。她又表示,早前曾指出個人認為由直選議員擔任立法會主席較為適合,她暫時亦無意在新一屆立法會參選立法會主席一職。 有熟悉鄉事派的消息人士向本報指出,劉皇發可能獲委加入行政會議的消息已流傳多月,身兼鄉議局副主席、被認定為鄉議局主席接班人物的張學明,則花了不少工夫要求劉皇發為他們拉票,包括由很有地位的原居民提出,要求劉皇發為張學明助選。而身兼自由黨成員的劉皇發,亦有心協助民建聯及鄉事派。 然而,該消息表示,劉皇發亦對張學明告急的消息信以為真,在選舉期間不時為張學明拉票。此外,民建聯亦到多個重要的拉票點,例如在天水圍,爭取自由黨的票倉,而同時泛民各候選人的助選團,亦派單張質疑周梁未有到地區服務,以及不支持立法訂定最低工資。 另一接近劉皇發方面的人士則表示,近年由張學明出任會長的新界社團聯會,在鄉事派中的勢力不斷擴大,很多人士都已加入。他擔心,劉皇發對張學明言聽計從,鄉議局另一副主席林偉強又已落選立法會,鄉議局最終會被與民建聯極親密的新界社團聯會「吃掉」。他稱,過去劉皇發的做法都是「勾著」多個政黨。 學者:地區黨員將被收編 馬嶽分析,自由黨缺乏地區組織基礎,而鄉事派其實也不是自由黨組織基礎,自由黨今次當然可以認為本身是被民建聯「夾死」,雖有說中聯辦親疏有別,但其實自由黨有其本身問題;經此一役,該黨只得七個功能界別議席,沒有直選,又缺乏政治領袖,議價能力已大不如前。 他並表示,自由黨目前的區議員可能會被其他親政府陣營的政團收編,該黨需要的是「改朝換代」的改革,但目前看不到有這種人物出現去帶領自由黨,而且成員年紀較長,完全看不到至二○二○年立法會可實行普選的時候,目前的七名立法會議員仍會繼續參選■ |
|
文章編號: 20080909391003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7 ---------- |
信報財經新聞 P10| 時事評論| 大陸與港| By 劉迺強 |
2008-09-09 |
中央治港箴言 人人都說今次立法會選舉沒有議題。香港問題這麼多,有急的、有猛的、有重的,怎會沒有議題?作為建制派,為何作建制派這一定位,起碼需要有自己的論述;對香港的現狀,需要有自己的分析;對香港的未來,需要有自己的願景。這是最基本的政治立場,竟然都欠奉。這次立法會選舉,建制派整體只會勝不會輸,為了不予反對派落井下石,作進一步打擊,我選擇了選後才作論述。 今天香港的建制和建制派,包括特首和特區政府,其實都有一條最清晰不過的政綱,那就是:「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 中央再四叮囑 這四句治港箴言,來自中央。最初是在二○○七年四月九月胡錦濤向曾蔭權頒發任命他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任行政長官的國務院令時對他的囑咐,原文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循序漸進地推進民主,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和社會和諧,是廣大香港市民的共同心願,也是香港各界人士的根本利益所在」【註一】。今年三月,表述發展為現在的「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並通過對香港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講話的方式,向全港再次發放【註二】。 這一改變,除了四句字數一樣,較工整易記之外,更重要的是內容方面,在目標之前,還加上了工作的重點,可見中央的思路正不斷深化。這次胡主席的講話,習近平在場。習近平今年七月來港檢查奧運馬術準備情況,在接見各界人士,以及歡迎晚宴時的講話中,都再次重複這四句箴言。【註三】 二○○三年「七一」大遊行驚動了多年堅決不干預香港事務的中央,十六屆四中全會把港澳問題表述為執政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嶄新課題」【註四】。調研了四年之後,於去年的十七大報告中,表述更新為「重大課題」,加大關注力度【註五】。這四句話,是自二○○三年以後,幾年來中央不同部門,以各種不同途徑,經過對香港各階層數以萬計的訪談,經過分析、討論等過程,千錘百煉的總結。因此,這也是完全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市民的意願的,今天更明顯是中央高層治港的共識和要求。主席和副主席不厭其煩的再四叮囑,這四句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類似的說話,近年不時出現於中央領導人的各種指示中。很明顯,這些主題也是我國最近推廣「和諧社會」的一個部分。雖云「一國兩制」,整個中國往東走,香港大不了可以走得快點、慢點,甚至可以朝東北偏東,但總不可以往西走。中國要搞和諧,下邊的特別行政區就絕不可能搞鬥爭。這是政治常識。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四句箴言是特首的上司對他的囑咐,並且告訴他「是廣大香港市民的共同心願,也是香港各界人士的根本利益所在。」特首是不能不貫徹落實的。 建制派「失職」 當今民智已開,作為市民,我們大可不把這作為「聖旨」看待。如有不同意的,大可提出意見及建議。但是這箴言出台一年多,連反對派都沒有提出過任何異議。未有異議不等於將來不能提,提了之後,經過辯論,加以豐富、修正,也是好事。問題只是建制派也竟然不當這是一回事,既沒有討論,沒有加以宣傳,也沒有把它作為自己的政綱的一部分。我覺得很奇怪,連中央建制這重要的論述和期許都視如不見、冷淡對待,那你憑什麼當建制派?你是哪門子建制派?你支持什麼?你只是糊塗派,你只是趨炎附勢派。 「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這四句話,是香港所有建制派的共同綱領。人家問你為什麼做「保皇黨」,你大可理直氣壯的宣佈:我支持這綱領。因此我會支持和協助特首和特區政府落實這綱領;同時我會監督特首和特區政府,不讓其偏離這綱領。這才是有積極意義,有志氣的建制派。這才是有利香港發展的建制派。這才是值得市民支持的建制派。 在新一屆立法會中,建制派佔了大多數。雖然未到三分之二這關鍵比份,但特首和特區政府的法案要獲得通過,會比以前更順利。需要三分之二通過的制改等重大法案,也較容易通過遊說而獲得通過。正正因為如此,建制派更加要清晰他們代表什麼,他們要達致什麼目標。 因此,建制派內部需要深入的研究這四句共同綱領,面向全港市民,宣傳、闡釋和公開支持這共同綱領,同時承諾他們會以這共同綱領,去檢討自己的工作,和與特首及特區政府建立夥伴關係。這是一個理念的夥伴關係,而不是一個利益的夥伴關係。根據這共同綱領,建制派一方面支持特首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同時也作出必要的監督和制衡。 再進一步,建制派和建制內部,要大力宣傳這共同綱領,並進一步與市民建立治港的共識,讓這共同綱領提升為全港的共同綱領。過去十年,香港就是缺乏一個共識,這才不斷吵吵鬧鬧,議而難決,決而難行,行而難果。香港社會建立了一個新共識之後,特首和特區政府便等於有了一個理性和理念的民意授權;只要符合這共識的,政府便可放膽去做,立法會便可放膽的過,而毋須為飄忽上落、真假難分的民意而左顧右盼。 另一方面,整個公民社會,包括媒體和非政府團體,都可以這個公認的共識去監督特首和特區政府,尋找差距:你有沒有「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有沒有集中精力?發展得怎麼樣?有沒有「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如何切實有效?改善得怎麼樣?有沒有「循序漸進推進民主」?是否循序漸進?推進得怎麼樣?有沒有「包容共濟促進和諧」?包容共濟得怎麼樣?促進得怎麼樣? 向共識邁進 無可諱言,以這共識為批判的標準,特首和特區政府的成績表並不怎樣好看。這沒有問題,首先,建制派,以至全港市民,都要求特首和特區政府朝這共識改進,完全是積極和善意的。更重要的是,市民要求的方向目標都十分清楚和共融,特首和特區政府反而易做人、好辦事。 眾所周知,找方向,定優先次序,從來都是香港政界,尤其是建制的弱項,所以才拖拉不前,蹉跎歲月。一旦政策方向定了,在執行方面,香港倒是十分有效率的。香港的強弱項,中央也已摸透,所以才以此深思熟慮的箴言贈港,送我們上路。尤其是建制派,更千萬不要辜負了中央建制的苦心,誤了香港的機遇。 註一 胡錦濤籲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香港政府新聞網,二○○七年四月九日 http://news.gov.hk/tc/category/administration/070409/html/070409tc01001.htm 註二 胡錦濤會見港澳代表委員發表重要講話,人民網,二○○八年三月七日。http://npc.people.com.cn/GB/28320/116286/116599/6971170.html 註三 習近平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歡迎晚宴上的致辭,新華網,二○○八年七月七日 http://news.xinhuanet.com/gangao/2008-07/07/content_8507400.htm 註四 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是黨面臨的嶄新課題,新華網,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2/27/content_2386480.htm 註五 劉迺強:十七大與香港政局,《信報》,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
|
文章編號: 20080909391004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8 ---------- |
信報財經新聞 P41| 副刊專欄| 琉璃火| By 徐詠璇 |
2008-09-09 |
敗「北」、失「玉」、馬騮 整體來說,戰果是公道的。 有批評這次選舉沒議題—唉,宣佈二○一七普選之後,再喊一人一票催谷選舉,有用嗎? 又或者說告急太濫—嗨,這次真的是大混戰,比例代表制再加上民主派建制派皆分拆對打,市民真的無所適從,不少人是最後一天才決定怎麼投,以求自己喜歡的牌面(注意,不是一位兩位)勝出。告急,真的要,告得遲會輸! 自由黨全軍覆沒,除了戰略失敗之外,平日功課也重要。「議會之母」周梁淑儀黯然退下,應是「旅發局大花筒」印象所累,連田北俊接管後追究臧明華也拿不到分數。田北辰,空降兼初嘗直選,其實戰績不俗,這趟九鐵風暴影子仍徘徊,如果有意再努力,四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市民恨「官商勾結」,商界要努力,改變市民印象,在政壇上培育誠懇公道的代言人,不然只會加深和社會嫌隙。 民建聯在港島不能為蔡素玉保得第二席,曾鈺成當場落淚。有說曾鈺成自私,自己排頭位,我卻同情,這是兵行險著不得不這樣做。民建聯會告訴你,鐵票也「鐵」不了那麼多。他們能捧個李慧瓊、陳克勤上位,已相當不錯。素玉擁抱安慰曾鈺成,有雅量,符合她傻大姐一片善心。 公民黨保住余若薇,贏了清新可喜的陳淑莊。相較之下,民主黨選擇推甘乃威而要犧牲楊森,這是他們的選擇。今天,「政黨效應」已不是萬應靈丹,市民會看個別候選人的實力,而民主派光譜那麼闊,白鴿黨和公民黨分庭抗禮已分薄了票源。 反而是社民連,很多人都認為議會應有「黃毓民」這樣一席,但連大舊、長毛兩隻馬騮也一併連任,大抵「強政勵治」之後,市民更覺得要有監察有制衡有反鬥。至於李卓人梁耀忠王國興等勞工代表順利入局,劉千石的歷史任務也告一段落。打工仔基層權益不容忽視,這也是民主基本。 陳婉嫻婉然退下,微笑交棒。掌聲淚水之間,寫下香港歷史。 |
|
文章編號: 20080909391013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9 ---------- |
都市日報 P02| 立法會選舉專輯 |
2008-09-09 |
毓民加長毛 官員難安枕 社民連在今次選舉中取得三個席位,出人意料之外成為泛民中最大贏家,以派出候選人的成功率計算,高達六成,亦是全港參選成功率最高的政黨。首次參選的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圖中)以相對較高票數當選,兩名現任議員梁國雄(長毛)及陳偉業亦連任。長毛再加上毓民,相信令官員難以安枕無憂。 新界東當選的梁國雄感謝選民支持,令社民連贏了一小仗。他首要任務是爭取最低工資及2012年雙普選。他說,社民連因人力財力有限,受到很多黨派攻擊及邊緣化,不能在5區都有社民連議員服務市民,他表示歉意。 在九龍西當選的黃毓民指,相信勝利是因選舉策略成功。社民連是唯一沒參與功能組別選舉的民主派,他呼籲其他泛民黨派唾棄功能組別選舉。「一個長毛作用有限,以後(在立法會議事廳內)要趕走長毛,要趕埋毓民,仲有大舊(陳偉業)也同一陣線。」 黃說 ,陶君行雖未能當選,陶是明日之星,社民連將調撥更多資源協助陶在九龍東工作。若他退任主席,很可能由陶接任。黃又說,九龍西選情激烈,相信除在論壇表現外,他到各區增加與選民親身接觸機會有關。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100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0 ---------- |
都市日報 P04| 立法會選舉專輯 |
2008-09-09 |
議會新星輩出 注入新動力 新一屆立法會共有17名是新任議員,是最多新面孔的一屆,當中除3人是重返議會的老將外,單是直選的便有8名新星,不乏年輕及專業的政黨第二梯隊,除為議會帶來新動力外,青年事務議題亦將更被重視。 以港島區為例,新議員最多,有3人,包括公民黨名單票後陳淑莊、民主黨甘乃威及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重返議會的有公民起動何秀蘭。 37歲的陳淑莊指,第一件事是與多日未見的媽媽見面,並在家內騰出部分空間以擺放立法會文件,又先令自己變成海綿來吸「好野」,並會定期與年輕人會面,瞭解他們的需要。 以黨派計,民建聯新人亦不少,包括九龍西曾鈺成的「愛將」李慧瓊,及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的「愛徒」、前特首辦特別助理陳克勤。34歲的李慧瓊說,感謝市民給機會予新一代為社區為香港做多點實事,所以開心之餘,也是一個很大責任。 將青年議題帶入議會 32歲的陳克勤說,會將青年議題帶入議會,落實青年人關注的政策。 九龍西的新人中亦有富經驗的人士,包括「名嘴」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及身兼城大法律學院副教授的梁美芬;九龍東新人有身兼工聯會理事長的黃國健;新界東則有重返議會的民主黨黃成智。 (都市) 立會選舉小統計 名單票王 民建聯劉江華(102,434) 名單票後 公民黨陳淑莊(82,600) 最年輕議員 民建聯陳克勤(32歲) 最年長議員 鄉議局界別劉皇發(72歲) 男議員人數 49人 女議員人數 11人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1000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1 ---------- |
都市日報 P32| 副刊| 兵器譜| By 邵家臻 |
2008-09-09 |
民調好醜 沙特(Jean-Paul Sartre)說過:民意乃是一種「黏刺刺的東西」。它很難抓得住,頂多只是一種參考,是一種對人民熱情的消費。說它沒有意義,當然說不過去,但視它為金石良言,又言過其實。 民調在香港,從量而言,它鋪天蓋地,任何可以調查的生活範圍,都已經「民調」過了,難怪會說它是花樣年華。不過,從質而言,民調總是一個樣,起承轉合都是如此這般的千篇一律,隱隱然又像是「有年華沒花樣」。只是,民調的花樣與年華的思索,始終屬於小眾玩意。太多時候,仍然是照問、照答如儀。 直至今年立法會選舉的票站調查爭議,才打開了這片沉默的大地。選舉管理委員會漠視有親北京政團利用票站調查進行選舉配票的問題,令泛民主派不得不還以顏色。八個泛民主派組織召開聯合記者會,呼籲全體選民「沉默是金」,拒絕向任何票站調查員說明投票意向,包括歷史最悠久、公信力最強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就連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都建議選民對票站調查不聽不答,防止票站調查數據淪為政團配票的有力武器。 原來向票站調查say no,不一定是因為「趕時間,唔得閒」,而是因為不想「淪為政團配票的有力武器」的攻略考慮。民意調查是攻略?在農業時代,誰擁有土地,誰便有權;在工業時代,誰擁有資本,誰就有權;到了後工業時代,誰擁有知識,誰便有權。今日要爭奪的,就是知識的生產、流通和消費的主導權。 民調能載舟,亦能覆舟。它可以好,亦可以醜,好醜緣於人的動機。好的民調,是溝通對話的管道,像天氣預測,一切都防範於未然,或是杜漸防微;然而,醜的民調,是操控迷惑的工具,當然可以是用作配票的有力武器。香港特區政府就曾經做過一個很醜的民意調查:「若有工作能力的人領取綜援,卻沒法解釋為何不找工作,政府是否應該繼續援助此類人士?」以引導性問題作為民調,是一種醜;以民調的結果,預早搬弄選民的意向,亦是一種醜。 社會學巨擘Max Weber在一百年前(1909)已就社會研究展開論戰,認為「研究」和「宣戰」兩種功能時常糾纏不清。查實「研究」是為了增進知識,而不是為倫理、宗教、政治而服務。簡言之,講堂的歸講堂,政治的歸政治。票站調查該如何走下去,大抵清楚不過了。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1009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2 ---------- |
中國日報香港版 HK4| Legco Election |
2008-09-09 |
2008 LEGCO ELECTION winnerS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30) hong kong island HO Sau-lan CydCivic Act-upVotes received: 30,887 KAM Nai-wai Democratic PartyVotes received: 39,808 TSANG Yok-sing JasperDABVotes received: 60,417 CHAN TanyaCivic PartyVotes received: 82,600 EU Yuet-mee Audrey Civic PartyVotes received: 82,600 EU Yuet-mee Audrey Civic PartyVotes received: 82,600 kowloon east CHAN Kam-lam DABVotes received: 53,472 LEONG Kah-kit Alan Civic PartyVotes received: 39,274 LI Wah-mingDemocratic PartyVotes received: 48,124 WONG Kwok-kinFTUVotes received: 50,320 kowloon west LEE Wai-king StarryDABVotes received: 39,013 TO Kun-sun JamesDemocratic PartyVotes received: 29,690 LEUNG Mei-funNon-affiliatedVotes received: 19,914 WONG Yuk-manLSDVotes received: 37,553 FUNG Kin-kee FrederickADPLVotes received: 35,440 new territories west LEE Cheuk-yan CTUVotes received: 42,366 TAM Yiu-chung DABVotes received: 92,037 CHEUNG Hok-mingDABVotes received: 92,037 HO Chun-yanDemocratic PartyVotes received: 36,764 CHAN Wai-yip AlbertLSDVotes received: 32,182 new territories west WONG Kwok-hingFTUVotes received: 35,991 LEUNG Yiu-chungNWSCVotes received: 42,441 LEE Wing-tatDemocratic PartyVotes received: 45,767 new territories east LAU Wai-hing EmilyThe FrontierVotes received: 33,205 WONG Sing-chiDemocratic PartyVotes received: 44,174 LEUNG Kwok-hungApril 5 Action / LSDVotes received: 44,763 CHENG Kar-foo AndrewDemocratic PartyVotes received: 41,931 TONG Ka-wah RonnyCivic PartyVotes received: 39,957 LAU Kong-wahDABVotes received: 102,434 CHAN Hak-kanDABVotes received: 102,434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30) HEUNG YEE KUK LAU Wong-fatLiberal PartyUncontested aGRICULTURE & FISHERIES WONG Yung-kanDABUncontested INSURANCE CHAN Kin-porNon-affiliatedVotes received: 60 TRANSPORT LAU Kin-yee MiriamLiberal PartyVotes received: 147 education CHEUNG Man-kwongFTU/ASPDMC/Democratic PartyVotes received: 37,876 legal NG Ngoi-yee MargaretCivic PartyVotes received: 2,468 accountancy Chan Mo-po PaulNon-affiliatedVotes received: 5,659 MEDICAL LEUNG Ka-lauNon-affiliatedVotes received: 2,217 health services LEE Kok-long JosephNon-affiliatedVotes received: 11,309 ENGINEERING HO Chung-tai RaymondNon-affiliatedVotes received: 2,715 architectural, surveying & planning LAU Sau-shing PatrickIndependentVotes received: 1,429 labour PAN Pey-chyouFTUUncontested labour IP Wai-mingFTUUncontested labour LI Fung-yingHKFLUUncontested socialwelfare CHEUNG Kwok-cheSWGUVotes received: 5,334 real estate & construction SHEK Lai-him AbrahamIndependentUncontested tourism TSE Wai-chun PaulNon-affiliatedVotes received: 324 commercial(1st) LAM Kin-fung JeffreyLiberal PartyVotes received: 465 commercial(2nd) WONG Yu-hong PhilipNon-affiliatedUncontested industrial(1st) LEUNG Kwan-yuen AndrewLiberal PartyUncontested industrial(2nd) LAM Tai-faiNon-affiliatedUncontested finance LI Kwok-po DavidIndependentUncontested financialservices CHIM Pui-chungNon-affiliatedUncontested sports, performing arts, culture & publication FOK Tsun-ting TimothyNon-affiliatedUncontested import & export WONG Ting-kwongDABUncontested textiles & garment LAU Yau-fun SophieLiberal PartyVotes received: 1,255 wholesale & retail FANG Kang VincentLiberal PartyVotes received: 1,907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M Wai-hoNon-affiliatedVotes received: 2,017 catering CHEUNG Yu-yan TommyLiberal PartyUncontested district council IP Kwok-himDABVotes received: 259 ?滖AB: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溱SD: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毷DPL: HK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溛TU: Hong Kong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 FTU: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溟KFLU: The Federation of HK and Kowloon Labour Unions ?滉WGU:Hong Kong Social Workers』 General Union ?滆WSC: Neighbourhood and Workers Service Centre ?溽TU: Hong Ko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Union ?? ASPDMC: Hong Kong Alliance in Support of Patriotic Democratic Movements of China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45002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3 ---------- |
am730 M03| 要聞| 頭條 |
2008-09-09 |
田北俊辭職退出政壇 新一屆立法會議員人選塵埃落定,共20張新面孔入局(其中3人重返議會)。不過上屆坐擁10個議席的第一大黨自由黨,不但暴露青黃不接問題,今屆的直選名單更全軍覆沒,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雙雙辭去黨內職務,田北俊更宣佈退出政壇。學者認為,自由黨在大換班下能否東山再起,取決於未來的公共政策定位能否對準選民所需。 經過近7小時的點票,九龍灣展貿的點票中心,清晨開始傳出的消息有人歡喜有人愁。泛民功能組別失利,但仍保住23個議席;建制派的民建聯,連同工聯會共取得13個議席,成為第一大黨;唯獨自由黨不斷傳出壞消息,主席田北俊較上屆少4萬多票,黯然出局,副主席周梁淑怡更只取得2萬多票,角逐連任失敗,自由黨派出的4張地區直選名單,全軍盡墨。功能界別方面,一直被看高一線的旅遊界候選人董耀中,亦以9票之差,敗陣於謝偉俊,自由黨議席數目由上屆10席大幅減至7席。
田北俊未到最後不知輸 田北俊承認,投票結束前並沒有想過自己會輸掉議席,「你可以批評我觀察力唔強」,但否認低估直選的難度。他對自由黨在自己帶領下選舉失敗,向支持者及黨友致歉,他昨早已辭任黨主席一職,並指會退出政壇,「我覺得我會做番一個普通黨員,但常委、執委我都唔會做喇,多謝咁多年來傳媒界朋友俾我嘅支持,將來我唔會再搵你地飲茶,亦都唔會同你地講任何野喇。」自由黨一直以工商界作定位,4年來在直選洗禮經歷成功與失敗,田北俊擔心,選舉結果會影響工商界參與直選的意欲。他表示,仍堅信香港需要直選,自由黨亦要檢討本身的定位,但強調不會評論太多,以免影響下任主席的發揮空間。 周梁淑怡除了辭去黨副主席職位,亦以自己不再是民選議員,不能將公眾意見帶入行政會議為由,向特首辭去行會成員職務。對於選舉失敗,她的看法有別於田北俊,她認為由於太多抹黑,早在上周已察覺自由黨在民調中的支持度有下跌之勢,不過最後亦未能力挽狂瀾。
曾蔭權考慮周梁辭職申請 目前自由黨由劉健儀出任暫代主席,之後會根據黨章,在10月黨大會改選新正、副主席。劉健儀表示,該黨將全面檢討包括未來路向,以及與選民的溝通方式等,亦會以謙虛的態度吸取這次失敗的教訓。她又重申,暫時無意競逐立法會主席一職,認為由直選議員出任會較適合。 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中午前已收到周梁淑怡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一職的申請,他會因應目前的政治形勢作出考慮,再交代有關決定。他又表示,今日起會接見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又重申希望行政機關與立法會互相包容,減少內耗。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9200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4 ---------- |
am730 M04| 2008立法會選舉| 新國富論| By 謝毅 |
2008-09-09 |
I have a dream 立法會選舉結束,投票率急挫,比上屆跌愈一成,有評論指,近年經濟暢旺,民怨稍息,又缺乏重大政治議題,適逢選舉前出現「票站風波」,凡此種種,皆影響選民的投票意欲。 但話又說回來,有那麼多不利因素,仍抽空到票站投票的選民,足見他們對立法會多少也有點期望吧。我也有投票,給誰不重要,反正選擇太少,不是保皇,就是泛民,要找一位能夠代表自己的議員,絕不容易。我堅持去投票,除了略盡公民責任外,還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說過了,我希望議會有自由派的聲音,不限於政治自由,還有經濟自由,以頂住民粹的壓力。而綜觀各大黨派,只有自由黨比較傾向市場,但該黨有商界背景,利字當頭,難免令人懷疑,他們的動機,是否只為商家利益。 真冤枉。市場跟商家,本來就是「水溝油」。前者強調競爭,主張有能者居之;後者抗拒競爭,最想做獨市生意。相比之下,保護主義更合商家的胃口。由於商家的影響力勝過其他壓力團體,能迫使政府就範,故從來只有官商勾結,沒有官民聯合,就是這個道理。唯一對策,是進一步開放市場,促進競爭,還市民一個選擇權。好可惜,觀乎今屆選舉結果,恐怕議會將由民粹主導,我這個夢想,短期內也不可能實現。 (此欄逢週二、三、五見報)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92000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5 ---------- |
am730 M04| 2008立法會選舉| 左右大局| By 李慧玲 |
2008-09-09 |
這就是鐵票 選舉過後,最值得關注的當然是選票數目。對比這兩屆立法會的選票,按一按計數機,我發現了兩組有趣的數字。 今年選舉的總投票人數為一百五十二萬,相比04年的一百七十八萬,少了二十六萬。以左派為例,工聯會得票比上屆多,民建聯卻較少,兩個組織加起有四十多萬票,比04年少了一萬七千票。不過,實際上左派的得票並沒有下跌。此話何解? 只要將民建聯及工聯會的得票,加上今年被視為隱形左派的候選人,即當選的葉劉淑儀、梁美芬及落選的龐愛蘭,整個左派的得票是五十三萬九千一百多。而上屆04年呢?照辦煮碗,將兩者的得票,加上同樣被認為是隱形左派的范徐麗泰、曹宏威、呂孝端。嘩!出奇地吻合,總得票亦是五十三萬九千二百多,只差那微不足道的零頭!這是否說明,地上地下,左派的鐵票總共有五十三萬九千多? 無論投票率怎麼下跌,都無損閣下的得票,這,就叫做鐵票。 (本文作者是商台黃昏節目「左右大局」主持人)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9200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6 ---------- |
am730 M10| 2008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功能界別多名新星入局 立法會功能界別的30席位,連同自動當選的,有20人成功連任。而在多名新人中,較矚目的是本身是律師、但首次循旅遊界參選的謝偉俊,最後他以9票之差,擊敗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成功進身議會。而會計界和醫學界兩名參選「新丁」,亦成功擊敗競逐連任的政壇前輩,突圍而出。 今屆立法會功能界別選舉中,部分界別競爭激烈,其中旅遊界便是其中一個,當選旅遊界議員的謝偉俊,獲324票,以9票之微險勝大熱對手董耀中。當宣佈當選的一刻,謝偉俊與一直在場支持的女友白韻琴激動地相擁。謝偉俊表示,近年活躍於旅遊界,相信是獲業界支持的原因。他表示,不擔心旅遊業的經驗不足,並強調會以律師的專業,為旅遊界提供更多意見,「我喺旅遊業議會做野,又為議會提供法律顧問,又有一間小型旅行社,瞭解旅遊界嘅運作。」謝偉俊又指,業界面對不少問題,都需要從更改法例或規例處著手,而他的旅遊背景和法律背景,正正可協助業界。 陳茂波大幅反勝譚香文入局會計界的陳茂波上屆以37票之差被公民黨的譚香文擊敗,今年再接再厲,參與選舉,並大幅反勝對手,獲5,659票奪得議席,較該界別第二得票多、尋求連任的譚香文多出1,543票。陳茂波表示,沒有視譚香文為敵人,「上屆(參選)之後,大家都見到我喺議會以外,好努力做野,其實服務香港、服務社會有好多個不同平台,我爭取進入立法會,希望有一個影響力大啲嘅平台,幫社會做野。」他又表示,「依家感覺到擔子很重,因為未來4年有很多東西要做,我會全力以赴。」參選醫學界的梁家騮,面對包括微生學副教授何柏良和競逐連任的郭家麒等勁敵,最後仍能突出重圍,以2,217票當選,較兩名對手分別僅多出79票和348票。梁家騮稱,未來4年會致力保障業界利益,不會加入任何政黨,以保持獨立的身份。 在資訊科技界,獲勝的譚偉豪,亦是以35票之微,僅勝對手莫乃光。譚偉豪表示,相信自己熟悉業界和敢言作風,是自己致勝之道,未來4年工作,會關注香港電訊廣播、網上保安和個人資訊保安等相關法例。 新一屆立法會功能界別中,民建聯的葉國謙擊敗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成功由區議會界別晉身立法會。公民黨的黎廣德,亦以近200票之差,未能成功挑戰連任工程界的何鍾泰。另外,法律界的吳靄儀及航運交通界的劉健儀等,則成功連任。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92001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7 ---------- |
am730 M14| 新聞| C觀點| By 施永青 |
2008-09-09 |
雖未大變已見苗頭 執筆時,今屆立法會的選舉結果還未全部公佈,但大局已相當清楚。以分區直選的情況來看,民主派得19席,建制派得11席,民主派仍明顯佔優。不過,民主派想力爭20席以上的目標未能達到,加上總得票率比上屆大幅下降,故民主派並未因這樣的戰果而感到高興。 民主派中,以社民連的表現最佳,共取得3席。這個數目看來不多,但這個黨上屆未成立,成員中原先只有兩個為立法會議員,因此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今次的增幅高達50%,不排除在下屆的選舉中,他們有機會得到更好的成績。有人對社民連的梁國雄今次能以高票連任感到詫異,我則早已估計得到。因為,在比例代表制下,候選人根本不用討所有人的歡心。以新界東為例,共有7個議席,每席只需14.3%的選民支持,已可「爆燈」──獲得滿票。所以社會上雖有很多人不值梁國雄所為,他一樣可以當選。如果行單議席單票制,效果將完全不一樣。 社民連的特色,是激進、鮮明,加上選舉策略成功,今後不難在每個選區都獲得一個議席。他們不會成為大黨,但會有機會發聲。比例代表制的優點,就是它有很高的包容性。 公民黨的表現比人們估計中失色,原因是他們的政治光譜有部分與社民連重疊,而社民連卻比他們的旗幟更為鮮明,故有一部分原先屬公民黨的支持者,最終被社民連吸走。劉慧卿的情況亦與此差不多,累到她差點要落選。 其實公民黨的成員主要是一些高收入的專業人士,某種程度上來說,亦屬於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他們的政治定位應比民主黨右才是,但他們在最低工資與競爭法方面的立場卻比民主黨還要激進。這才是導致他們成了社民連搶票的對象。 經此一役,公民黨的光譜可能會右移,以避免與社民連作直接交鋒。他們應有條件定位在民主黨的右面,因為他們沒有六四包袱,又願意與中方溝通,有一定的條件搶民主黨右翼的票。再者,公民黨的成員中有資深大律師與大學教授,在一般香港人的心目中,比民主黨的事務律師與中學教師高一檔次,搶起票來比民主黨更有優勢。 至於民主黨,一般香港人對他們的頭面人物已熟口熟面,長期已來見他們有姿勢欠實際,選民對他們早已不存厚望。所以今次民主黨的舊一批議員,得票反不及新上場的師弟。這種情況應會加速民主黨的換班行動,以便用新的面孔去重燃市民對民主黨的希望。可惜,民主黨似乎還未痛定思痛,他們不去檢討自己的失誤,卻去找理由來原諒自己。投票率低或許真的對他們不利,但他們不應假設,今次沒有出來投票的人,如果選擇出來投票的話,一定會投票給民主黨。這種想法會妨礙民主黨的進步。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92001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8 ---------- |
頭條日報 P06| 港聞 |
2008-09-09 |
民建聯高票奪十席蔡素玉黯然「出局」 民建聯成為今屆選舉大贏家!在六十個議席中,共取十席。該黨的名單在四個直選分區中均以最高得票取勝,其中新界東的劉江華名單,更以逾十萬票被封「票王」。但民建聯在港島卻失去一個議席,蔡素玉未能連任,而成功連任的曾鈺成悲傷地表示,結果與預期有距離。本報記者民建聯於四個直選分區表現出色,在新界東及新界西兩區各派出一張競選名單。劉江華名單在新界東取得十萬零二千四百三十四票,成為「票王」,票數之多足以令其名單排第二的陳克勤同時當選;新界西的譚耀宗名單,不遑多讓,共取得九萬二千零三十七票,足令名單排第二的張學明取得一席。黨主席譚耀宗認為今年較上屆多取一席,已達預期目標。
曾鈺成謝票欠歡顏 雖然成為選舉大贏家,但有喜亦有悲,民建聯在港島區大失預算,上屆兩席今年只餘下一席,保得住曾鈺成,卻痛失蔡素玉。曾鈺成傷心地擁著要「落馬」的蔡素玉,謝票時亦沒有一絲喜悅神色。 曾鈺成表示,選舉結果顯示,有選票流失的情況出現,但流失原因要再分析,他相信在港島區,民建聯的支持度多過數字所反映。蔡素玉說,早有落敗的心理準備,她未來會以更多時間投入環保工作。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4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9 ---------- |
頭條日報 P08| 港聞 |
2008-09-09 |
昔日票王票後落馬 一代新人換舊人!今屆立法會選舉出現不少新面孔,但曾是票王、獲得勞工界擁戴的資深議員劉千石(見圖)以及亦曾是勞工界票後的陳婉嫻,一同連任失敗,但兩人未感失落,直言尊重選民的決定。 多年為工人爭取權益,曾是票後的陳婉嫻,今屆特意在九龍東排名第二位參選,力捧同屬工聯會的黃國健,結果黃順利當選,陳未獲足夠剩餘票數,無法連任。 陳得悉落敗後,全程面露笑容,表現從容,自言為賽果感到開心。她稱:「有贏的機會亦有輸的機會,好開心我同事黃國健可以入到,今次交替非常好,我可以行後一點,以前是我前佢(黃國健)後,現在是佢前我後!」另一位曾是泛民選舉保證的職工盟資深議員劉千石,同樣在九龍西直選中宣告落敗。他表明今屆是最後一屆參選,對落敗未有介懷,表示尊重選民的決定。他分析,自己落敗主因,是過去四年低調處理問題,但這個方式未必為選民接受,重申勞工問題並非短時間能解決,應該以包容去取得共識。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5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0 ---------- |
香港商報 B01| 香港新聞| 點票目擊 |
2008-09-09 |
失數萬票田少周梁愕然 自由黨兩匹「頭馬」在昨日凌晨選舉點票尾聲,已知會輸。當得悉落敗後,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都面如死灰,失卻平日的寬容。田少對著傳媒「講不出聲」,只想設法離開點票中心現場。兩人都無奈地表示,會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田少比上屆少4 萬票 據點票結果,自由黨在立法會地區直選挫敗。周梁在新界西取得21570得票,較上屆少近3萬票,得票率由逾一成跌至約半成;黨魁田少在新界東取得28875得票,比上屆少了近4萬票,得票率由一成六跌至不足一成,以得票成績論,可謂輸得慘不忍睹。 田少在公佈結果後,失落的表情在臉上表露無遺,在台上只作強顏歡笑。他事後承認自由黨在地區做得不夠,又或該黨主張的政策得不到市民的支持和認同。他即時說會辭去主席一職,在10月的自由黨大會改選新主席時只會做一個普通黨員的身份。 他說:「雖然黨章程並沒有規定主席一定是立法會議員,但我覺得應該是,所以應由當選的黨員討論誰是新主席。我辭退後亦不會指指點點,在黨內只會是普通黨員的身份,連常委和執委也不做了。」 點票會場及新聞中心場內外的氣氛相當熱烈,特別在公佈結果後田少出沒時,新聞中心場外更出現失控情況。田少當時不知所措,只想盡快離開傷心地。他雖然被攝記重重包圍,但他的腦裏只有「出口」這個影像,沒有理會任何的提問。他走到西翼坐電梯到3樓,再走到該層東翼,坐電梯到地面離開,雖然一路「難關重重」,但最終成功離開。 周梁︰個腦一片空白 周梁反應也類同,雙眼無神,失望的心情令她腦海一片空白。她落台後毫無表情地說:「我個腦一片空白,有咩聽日見面先講。」與周梁同屬新界東的民建聯團隊譚耀宗,也坦言對她落選大感失望。實習記者陳佩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09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1 ---------- |
香港商報 B02| 香港新聞 |
2008-09-09 |
10人力圖連任失敗出局17新人晉身議會成功上位 【商報專訊】記者劉定安、黃燕 儀、實習記者陳佩 芝報道:九龍灣 國際展貿中心昨日成為立法會耀眼新星誕生之地,不少當選者都是新人,並且當選票數理想,例如票後陳淑莊、票王劉江華團隊的陳克勤、獨當一面的李慧瓊、激進的黃毓民、堅毅的葉劉淑儀等。總計在新一屆60名議員中,從未當過立法會議員的有17人,捲土重來再入議會的有3人,而連任失敗則有10人。 李慧瓊:務實理性服務市民 新星中,出戰九龍西的民建聯李慧瓊得39013票,首度代「師傅」曾鈺成出擊即成為區內最高票當選者,笑容燦爛的李慧瓊說很開心,表示會以務實理性的作風去為香港廣大市民做事,不負大家對她的期望和支持。 對於得到如此佳績,她說是民建聯長期在區內默默無言耕耘,另方面是地區人士肯給新人機會。「我好珍惜及多謝市民的每一票,開心之餘又是一種壓力,因為這是他們對我們年輕人的一個期望。」 陳克勤:關注年輕人所需 致力提攜新一代的民建聯,亦由「老將」劉江華帶領初生之犢陳克勤出選,一戰成功。劉江華表示,在如此低的投票率之下,他們仍獲逾10萬票的驕人成績,比上屆相比更稍為進步,證明他們所做的獲得市民肯定,而且器重新人的策略更為正確。而「克勤仔」就說,他當選,即代表將新思維、新面孔帶進立法會。他宣稱,會繼續做好地區工作之外,更會做好監察政府的角色,並關注年輕人所需及問題。 陳淑莊:公佈票數心情忐忑 公民黨的陳淑莊,取代余若薇排在港島區名單頭位,結果以82600票成為票後,更連同余若薇一同當選。當未知提攜她的余若薇是否當選時,她的心情非常忐忑,因為投票率低對泛民不利,他們亦無配票策略。最後當聽到余若薇與她都一同當選時,即興奮得高舉雙手歡呼。 黃毓民:對當選信心十足 社民連主席黃毓民以激進姿態,在九龍西以第二高位當選,他雖然是首次參選,但對自己當選信心十足。他更即興爆料:「長毛加埋毓民,大舊(陳偉業)與我們一起,就會好戲連場,有不對的我們也會出來『搞事』,這是必然的。」 梁美芬:提供獨立專業意見 於點票前不評論自己勝算,認為已盡力就不擔心落敗的城大學者梁美芬,終於得償所願,爭到九龍西其中一席。梁美芬稱,希望將獨立、理性及專業的聲音帶入立法會,令政治兩極化的局面帶來新氣象;她更希望進入議會後,能改變立法會「吵吵鬧鬧」的文化,並會積極監察西九文娛藝術區計劃。 在連任失敗者中,包括林偉強、郭家麒、譚香文、蔡素玉、楊森、陳婉嫻、田北俊、周梁淑怡、張超雄及劉千石。任議員多年的劉千石表示,尊重選民的決定,他強調過去當選的4年間,只是低調處理問題,惟這個方式未必為人接受。他又說,不少勞工問題並非在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 蔡素玉:繼續做好地區工作 另外,期望今年有2席的港島區民建聯,今年最終只獲1席,排在名單第二位的蔡素玉感到大失所望。她在新聞中心場外對傳媒記者講話時兩眼發紅,忍著哭泣,說話時聲線顫抖地說:「沒有一個選舉是一定會贏,公佈前已有心理準備。今次好對不起好多地區的朋友和同事,令他們失望。」她表示仍會繼續做地區工作。 排頭位的曾鈺成雖然成功連任,但他因為好拍檔蔡素玉未能當選感到失落,他在發言時都「眼紅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8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2 ---------- |
香港商報 B02| 香港新聞 |
2008-09-09 |
功能組別6新面孔入局 【商報專訊】記者黃燕儀、劉定安報道:立法會功能組別的16個議席中,有6人為政壇新星,分別是張國柱(社會福利界)、譚偉豪(資訊科技界)、梁家騮(醫學界)、陳茂波(會計界)、謝偉俊(旅遊界)、陳健波(保險界),他們大部分均是經過上屆競逐失敗,在今屆捲土重來成功入局;而民建聯葉國謙則在區議會界別成功爭取重返議會;而譚香文、郭家麒和林偉強則競逐連任失敗。 張國柱:爭取權益服務社群 社工總工會主席張國柱上屆在社會福利界別敗給張超雄,今屆則以5334票大比數擊敗獲得2743票的狄志遠,成功捲土重來。張國柱表示,過去一星期知道自己的勝出機會高,對今次結果不太意外,勝出的原因相信是他明白到社工界正處於水深火熱,能夠為他們尋求解決方法,「我們的見解得到前線員工的支持,特別是制度上的問題。」他表示未來4年為業界爭取健康的工作環境,希望政府正視業界的核心價值,他會繼續協助弱勢社群,改善貧富懸殊。 謝偉俊:法例改革提供意見 以9票之微擊敗旅遊業議會主席董耀中的謝偉俊表示,過往曾協助在菲律賓被判囚的區永祥成功返港,近年亦活躍於旅遊界,相信是得到業界支持的原因,他又說,自己雖然是律師,但亦有開辦旅行社,不擔心旅遊業經驗不足,而會以律師的專業,在旅遊業相關的法例改革上提供更多意見。 陳茂波:議會業界團結一致 今屆競爭激烈的會計界由陳茂波擊敗尋求連任的譚香文當選,陳茂波勝出後表示上任後的責任重大,以後會在議會和業界團結一致,為業界服務。他表示並無視譚香文為敵人,今次是一個有實力比拚。 譚偉豪:倡設資訊科技發展局 同樣首次當選資訊科技界的譚偉豪,亦僅以35票擊敗對手莫乃光,他希望今後可以與業界一同努力,「今次勝出反映業界有聲音,相信我可以監察政府,為業界發言。」他表示希望成立資訊科技發展局,重視科技,但就未有考慮會加入政黨。保險界由同樣是政黨新星的陳健波當選。 葉國謙冀與鄉議局衷誠合作 民建聯的葉國謙今屆轉戰區議會界別,擊敗鄉議會副主席林偉強成功重返議會。他表示,今次選舉與鄉議局之間出現裂痕,兩方面各有難處,當選後希望與鄉議局衷誠合作修補裂痕。 梁家騮:保障社會醫療質素 醫學界由威爾斯醫院外科醫生梁家騮擊敗尋求連任的郭家麒當選,得票2217,僅多出對手何柏良79票。他表示要感謝業界支持,未來4年會竭盡所能,保障社會醫療質素,他指自己是以獨立人士進入議會,暫不會考慮入黨。 其餘10個當選的功能組別均為成功連任,包括自由黨4人,分別是林健鋒(商界一)、劉健儀(航空交通界)、方剛(批發及零售界)、劉柔芬(紡織及製衣界)。泛聯盟的有劉秀成(建築、測量及都巿規劃界)和何鍾泰(工程界)。另外還有李國麟(衛生服務界)、民主黨張文光(教育界)、公民黨吳靄儀(法律界)。除了16個功能組別,另有8個功能組別共14個議席早前已自動當選。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8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3 ---------- |
香港商報 B02| 香港新聞 |
2008-09-09 |
陳婉嫻:繼續服務社區 【商報專訊】記者鄺偉成報道:立法會選舉九龍東選區完成後,黃國健團隊獲得50320票,票數雖足夠黃國健當選,但卻不足以令陳婉嫻連任。落選的陳婉嫻未有介懷,反而一面笑容,認為自己落選是完成了交替任務,日後會繼續服務社會。 能成功換班感開心 在點票中心,當知道連任失敗後,陳婉嫻沒有任何憂傷:她說:「是次目標是完成了交換,把黃國健帶到議會。特別對以50320票該區第2高票當選感到好開心,希望市民繼續支持他們……。」她又說,今屆工聯會在立法會內由3寶(陳婉嫻、王國興、鄺志堅)變成4寶(黃國健、王國興、葉偉明、潘佩璆),力量增強了,感到十分開心。 陳婉嫻稱,過往是黃國健在議會外不斷支持她;現在只是身份調轉了,自己今後會作黃國健的「彈藥」支持他。她又稱,現在有很多平台等著她,在社區會繼續努力服務。她又希望政府正視勞工基層問題,如果政府有何不當,自己會組織社會運動,表示抗議。 當選的黃國健表示,多謝各選民和助選團,特別要感謝嫻姐,能得到高票率,是嫻姐十幾年為社區工作的成果。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9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4 ---------- |
大公報 A03| 要聞 |
2008-09-09 |
活力團隊席捲新界東逾十萬票劉江華陳克勤膺直選票王 【本報訊】今屆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票王,原先多人估計很大機會是港島區的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團隊,但昨晚結果出來以後,卻令支持穩定香港的市民感到喜出望外,因新界東的民建聯劉江華、陳克勤團隊在事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以狂風掃落葉之態,席捲該區十萬多張選票,證明了民建聯打年輕牌的策略十分高明。 昨日公佈的選舉結果,引證了政治瞬息萬變的道理。 原先在多項民調中均顯示支持度只有百分之二十二左右的劉江華、陳克勤名單,若以昨日新界東的投票人數三十二萬來計算,該名單的得票只有約七萬多,但最終該名單的得票卻是十萬零二千四百三十四,支持率高達三成二。 支持率高達三成二 無獨有偶,該黨今屆得票比上一屆取得的九萬五千四百三十四票,恰巧整數多出七千票;而劉江華、陳克勤兩人亦憑藉這十萬多票,當選全港票王。而最多得票排第二位的亦是民建聯團隊,乃新界西的譚耀宗、張學明名單,共得票九萬二千多。至於全港以最少票數當選的候選人,則是九龍西獨立人士梁美芬,只有一萬九千多票;排第二最少票數當選的則是同區的民主黨涂謹申,有二萬九千多票。 市民支持培養新人 劉江華當選後回應傳媒時表示,感謝市民的支持,能夠在低投票率情況下,取得較上屆為高的票數,非常感動,亦反映市民對民建聯過去四年政績的認同,並支持該黨培養新人。他說,原先預計自己的名單可贏取兩席,並最終得到第三席,他承認要取三席有一定困難;對於現時的成績,他感到滿意。另一位當選人陳克勤表示,進入議會後將積極監察政府,改善施政及民生,搞好香港經濟及民生。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0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5 ---------- |
大公報 A03| 要聞 |
2008-09-09 |
功能界別轉戰直選殺出重圍王國興為工聯會贏第四席 【本報訊】在選舉期間高舉「打工仔,拍住上」口號的王國興,由功能界別轉戰新界西直選,結果以接近三萬六千票順利當選,令工聯會議席在新一屆立法會增加至四席。王國興得悉當選後心情激動,他說,工聯會全力爭取勞工權益,今次獲選反映「打工仔」不希望一把代表他們的聲音在立法會消失,下屆議會將以爭取最低工資及欠薪刑事化為首要工作。 在選前多番表示有信心,但存在危機的王國興,在選舉主任宣佈以三萬五千九百九十一票當選那一刻顯得有點激動,台下的助選團不斷高呼「打工仔,拍住上」口號。 隨著王國興成功轉戰新界西,工聯會在來屆立法會的議席,由三席增加至四席,包括九龍東的黃國健、勞工界的葉偉明和潘佩璆。 王國興表示,多一名代表勞工界候選人當選,反映政府過往的施政,未有照顧基層的聲音,社會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他說,在新一屆議會中,將會繼續爭取最低工資及標準工時立法、欠薪刑事化及改善長者福利。 對於陳婉嫻未能在九龍東連任,王國興對結果感到可惜,但對陳婉嫻名單中的黃國健能夠當選,亦相當高興。 他說, 「嫻姐」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6 ---------- |
大公報 A07| 港聞 |
2008-09-09 |
「法律超人」 踩過旅遊界 謝偉俊爆冷撼低董耀中 立法會旅遊界選舉跳出大黑馬! 以「法律超人」形 象廣為公眾認識的謝偉俊,出人意表地以九票之差擊敗勁敵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謝偉俊當選後表示,將運用律師的專業,推動旅遊界法例改革,為業界人士爭取權益。 本報記者程度實習記者鄧湄 立法會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名單昨晨六點左右出爐,謝偉俊得票三百二十四票,另一名候選人、大熱人選董耀中只獲三百一十五票;其餘兩位候選人,金怡假期董事長葉慶寧和公民黨司馬文分別得到一百六十三票與八十一票。謝偉俊最後險勝,董耀中似乎早已預見,在未聽選舉結果就先行離開,自由黨再丟失一個立法會議席 望帶來創新思維 律師出身的謝偉俊對選舉結果感到十分開心,指自己雖然一路都對選情很有信心,不過同時也意識到對手的強勁,比如董耀中就是很強的對手。謝偉俊認為,自己之所以當選,主要是過往曾經協助在菲律賓被判囚的區永祥成功返港,以及近年活躍於旅遊界,從而得到業界支持。他還說: 「由於我的背景比較多思維及多創新,相信業界接受我可以不單止在法律界帶出新天地,亦可為旅遊業帶來新思維,幫助大家爭取應有權益。」謝偉俊表示,自己雖然是律師,但有開辦旅行社,不擔心旅遊業經驗不足。他還說,由於近年香港經濟不好,旅遊界也不景氣,很多行家都很辛苦,進入立法會後將幫業界改善營商環境,讓大家都得益。 不考慮加入政黨 以獨立人士參選的謝偉俊又表示,暫時不考慮加入政黨,只想保持中立的身份加入議會,不希望被貼上任何政治標籤。他說,不一定要有政黨才有出頭天,最重要的是勤力, 「只要勤力都是有結果的,我都是經歷過很多次失敗,才能得到想要的理想,只要繼續努力,任何人都有機會。」謝偉俊的女友,有「白姐姐」之稱的白韻琴昨日一身白衣,笑盈盈地依偎在謝偉俊身邊。白韻琴昨日凌晨開始陪伴謝左右,一同觀看點票直至男友順利當選。對於謝偉俊的當選,她透露自己一直在文書工作上協助謝偉俊競選,有信心他能勝任議員工作。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1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7 ---------- |
大公報 A07| 港聞 |
2008-09-09 |
葉國謙奪區會界別議席 【本報訊】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以二百五十九票當選為區議會界別立法會議員,並為民建聯在功能組別再取一席。 葉國謙在當選後表示興奮,並會珍惜此次機會為港人服務。他說,自己一向在區議會工作,明白到這是一個地區代表的重要議會,因此希望未來的日子可在立法會中,為屬於自己的界別發聲,而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化解各黨派的怨氣。 他表示,身為區議會界別立法會議員的他在立法會議中不只是代表民建聯,而是代表著三百多位區議員,因此今後要仔細地想想如何能跟各地區議員有更緊密的合作。 今屆選舉的投票率被評為較往年低,葉國謙就此表示投票率的高低並不會影響選舉結果,他說: 「投票率有很多解讀的方法,投票率高不會對某候選人有利,若投票率低的話,亦不會對某候選人有特別失利的情況。」角逐區議會功能界別的還有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獲得一百三十七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1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8 ---------- |
大公報 A11| 港聞 |
2008-09-09 |
唐英年冀議員包容互諒 【本報訊】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昨日上午在沙田馬術賽場觀看殘奧馬術比賽,被記者問及對今屆立法會選舉的看法,唐英年表示,選民表達了他們的意願,相信六十位議員定會盡心服務市民。 唐英年說: 「選民表達了他們的意願,我祝賀每一位勝出的議員。我深信,六十位選民選出的議員一定會盡心盡力為香港市民,為香港特區的經濟、政治、社會、民生四個重要的議題共同努力。特區政府亦秉承一向增強與立法會合作的宗旨,就我們剛才說的四個重要課題大家共同努力。」對於會否擔心有些新的議員進入立法會後,會嘗試在議事規則內外都會「搞事」,從而影響行政立法關係,唐英年表示,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市民選立法會議員出來,他們的聲音是要代表選民的。「我們很歡迎各界選民能夠共同努力,以建設、包容的方式,共同努力建設香港。」由於今次的投票率比上屆低,唐英年亦被問及會否擔心投票率低將影響民主政制的發展。唐英年指出,民主政制的發展,在政改範疇方面,《基本法》寫得很清楚,是要得到(立法會)三分之二的通過,亦即四十票贊成才可通過。他表示,政府會秉承著一向以往的做法,以廣泛、包容、互諒互讓、互相尊重的方式,將政改進一步諮詢公眾。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3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9 ---------- |
大公報 A26| 教育 |
2008-09-09 |
九成參與學券計劃 幼園概覽網上版發佈 【本報訊】教育局「幼稚園概覽網上版」顯示,全港今年有九成幼稚園參加幼稚園學券資助計劃(簡稱學券制),較去年上升一成,四十六間幼稚園更由私立獨立轉為非牟利。 當一眾傳媒昨天忙於處理立法會選舉和小學概覽等教育新聞之際,教育局昨天傍晚出其不意地宣佈推出「幼稚園概覽網上版」,詳列全港約九百七十間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的資料,包括○八至○九學年參加學券計劃的非牟利幼稚園,和在餘下兩年過渡期參加學券計劃的私立獨立幼稚園的分區名單,以及各幼稚園的最新核准學費。概覽編印本將於十月十五日推出。 政府去年九月推行幼稚園學券制,規定學費二萬四千元的半日制幼稚園和四萬八千元全日制幼稚園就可參加,每名學生的家長可獲一萬元學費津貼,學校同時獲一萬元以補助幼師進修,結果千餘間幼稚園中,八成選擇政府資助,包括部分私立獨立幼稚園。本學年,每名學生資助額增至一萬一千元。 教育局昨天公佈的「幼稚園概覽網上版」顯示,參加學券制的幼稚園再創新高,計八百八十三間,包括四十六間私立獨立幼稚園,它們將在二○一○年正式轉為非牟利幼稚園。(見附表)教育局發言人說,概覽為家長提供全港幼稚園的基本資料,除了基本營運及課程資料外,所有參加學券計劃的幼稚園亦須同時公開主要開支範圍的支出比例。這項資料可以反映幼稚園如何把資源運用於教師及學生方面,是家長普遍關心的其中一個項目。所有參加學券計劃的幼稚園均須接受質素評核。教育局上學年對外評顯示,有一百八十二所幼稚園通過外評,管理及教學受好評。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13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0 ---------- |
星島日報 A04| 要聞| 特稿 |
2008-09-09 |
工商界心寒撤功能組別添障礙 自由黨直選全軍覆沒,令到工商界 大為心寒,認為選民無法接受有商界背景的參選人。有商界人士直言,今次選舉結果將嚇怕工商界有意從政人士,更遑論參加直選,相信日後討論普選方案時,工商界會更反對取消功能組別,以免失去立法會的代表。 反最低工資不得民心 對於自由黨直選敗陣,有黨內人士分析是「輕敵」,選舉部署不足,當意識危機出現已太遲。前自由黨主席李鵬飛認為,自由黨由一開始參選仍打著反對最低工資立法的口號,以及堅持以工商界的一貫手法參選,不得民心。 有商界人士分析,自由黨在地區直選失利肯定會嚇怕工商界內有意從政人士,影響他們參與直選的意欲,而自由黨亦會背負削弱工商界形象的惡名,預計工商界將反對取消工能組別,以免在直選後,工商界無法有任何代表。記者鄧柏想潘淑麗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1 ---------- |
星島日報 A04| 要聞 |
2008-09-09 |
一個時代終結「港英精英」絕跡立會 「我覺得我好彩,我可以經歷咁戲劇性香港歷史的一部分,亦都有角色在裏面。」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落敗的周梁淑怡和田北俊,回歸前分別是港英政府委任的立法局議 員,周太更從政二十七年,見證香港回歸歷程,兩人落敗之後,由港英政府一手栽培的精英亦絕跡立法會,可謂一個時代終結的象徵。 田少自嘲觀察力不強 昨晨在九龍灣展貿中心公佈投票結果一刻,台上的田北俊和周梁淑怡都難掩失望之情。一向同傳媒關係良好的田少接受完訪問之後,面上強帶微笑,向傳媒作別:「多謝這麼多年來,你們傳媒界的朋友給我的支持,將來我相信我不會再找你們飲茶,亦都唔會再講任何野。」周太離開會場期間,受到廿多名記者見狀蜂擁包圍,她表現不耐煩,不願回答記者提問。 田少其後在自由黨記者會上表現得神情輕鬆,周太則難掩落寞,自由黨其他成員亦神色凝重。田北俊坦承凌晨去到票站,點到上萬票時,他才知道自己落敗。他說,自己在拉票期間並不知道自己會落敗,「你可以批評我觀察力不強。」但強調自己已經盡力,沒有感到後悔。他又自言,對香港社會的參與,「絕對沒有遺憾」,「我四幾年來香港,香港是我永遠住下去的地方,仔女、孫都可以在香港成長。」對於弟弟田北辰初次出選落敗,田北俊加以肯定,「我好開心Michael(田北辰)咁積極參與。」 周太則形容自己心情「幾好」,又指投票當日上午已知自己選情不妙,她認為自己成功取得部分鄉事票,亦理解劉皇發忙於為鄉議局副主席張學明助選,難以分身為她拉票。回望廿多年的議會生涯,周太說:「今次最開心是我的家人,尤其是我先生,做了廿七年議會工作,這廿七年他們的犧牲好大,亦給我好大空間,我相信我都應該畀返啲時間他們。」見證著香港由殖民地委任制過渡到港人治港,周太說:「我覺得我好彩,我可以經歷咁戲劇性香港歷史的一部分,亦都有角色在裏面。」她慶幸,退下來能夠享受更多私人空間。 回望2 7 年生涯最感謝丈夫 周太早於一九八一年被委任為立法局議員,她在九一至九二年更獲委任為行政局議員,她其後於九五年經批發及零售界功能組別躋身立法局。田北俊自一九八八年兩度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二人在回歸後順利過渡,成為臨時立法會議員。田北俊和周太在九八年,分別通過立法會功能組別商界(第一)和批發及零售界,當選為首屆立法會議員,並在○四年雙雙參加立法會地區直選,在新界東和新界西當選。記者鄧柏想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2 ---------- |
星島日報 A06| 要聞| By 2008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癲狗」入局 社民連擁三席立法會「四大惡人」 以言行「出位」、立場偏激見稱的社會民主連線,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以五人參選、三人當選的成績,成為直選大贏家。除了經常不守議事規則,屢被趕出議事堂的「長毛」梁國雄,能夠在新界東成功連任,原本選情告急的陳偉業,以及有「癲狗」之稱的該黨主席黃毓民,均分別在新界西及九龍西當選,連同旅遊界的謝偉俊,勢成議會「四大惡人」。 記者:張建業 成立僅僅兩年時間的社民連,在今屆立法會地區直選中,合共派出五人參選,結果有三人高票當選,比上屆多一席,是當選比例最高的政黨,成為直選大贏家。當中,新界東的「長毛」梁國雄,以四萬四千七百六十三票成功連任,票數比起同區的公民黨湯家驊、民主黨黃成智、鄭家富以及前線劉慧卿還要多。 親自出選九龍西的社民連主席黃毓民,票數就僅次該區「票王」,民建聯的李慧瓊約二千票,比同屬泛民的民主黨涂謹申則多出逾七千八百票;至於一度告急的新界西陳偉業,最終亦以三萬二千多票力保議席。 揚言搞議會抗爭 曾經是電台政論節目主持人、因其罵人言論出位,而有「癲狗」之稱的黃毓民,昨日在九龍灣點票中心得知結果後表示,未來該黨會在議會內,繼續「長毛式」的抗爭路線。「我們是要加強監察政府,以往只須趕長毛一個,今屆就要趕埋我毓民!大夸(陳偉業)都會跟埋我們,咁就好戲連場啦,議事規則不合理,我們就搞議會抗爭。」 他又指,泛民主派不承認本身「反對派」角色,社民連則是以反對派作為政黨定位。「我們唔會好似其他人咁,唔敢叫自己做反對派,一個健康的議會,就要有反對派存在,如果不為反對而反對,難道是為贊成而反對呀?」 他續稱,會繼續呼籲其他泛民黨派,「唾棄」功能組別制度。「自由黨已經成為功能組別的小圈子政黨,泛民好僥倖拿到二十多席,應該好好珍惜,唔好再參加小圈子。」 促最低工資立法 「長毛」梁國雄表示,社民連的首要任務是最低工資立法,以及爭取全民投票公決權,未來的「議政」風格,將不會改變。「我們是代表基層,基層用選票給我們平台,我們就會努力打拼……民建聯以為自己有咩好慶幸呀,有功能組別先勉強控制到個議會,我們五個中三個呀。」 新界西的陳偉業亦表示,未來要聯同黃毓民以及長毛,在議會作長期抗爭。「我們不滿其他民主派,只坐著空講白話,社民連要做到內外抗爭,令政府接受市民意見,當然我們會同其他泛民合作,但首先要確立我們自己的立場,就是反小圈子,泛民有不合理,我們都會批評。」 黃毓民 最難選的,當然是由做主席的我去選,難度『郁』我們兄弟(黨友)?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1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3 ---------- |
星島日報 A06| 要聞 |
2008-09-09 |
「長毛」高票連任送飛吻 「長毛」梁國雄再度進入議會,並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在新界東以四萬四千多票,第二高票姿態連任成功,無怪在台上當選管會公佈其當選消息後,長毛向全港市民雙手送上「熱情飛吻」。經常被指在議事堂上「搞搞震」的梁國雄,與同黨的黃毓民、陳偉業組成「鐵三角」組合,「惡勢力」一時無兩! 連任立法會的新界東議員梁國雄昨日表現興奮,感謝選民支持,令社民連贏得一小仗,強調會盡力為基層服務,首要任務則是爭取最低工資,並堅持港人有權決定二○一二年是否有雙普選。不過,社民連由於人力及財力有限,受到不少黨派攻擊及邊緣化,導致未能在五個選區中服務市民,梁國雄表示歉意。 梁國雄昨日不忘炮轟各大政黨,並坦言對自由黨在直選中「全軍覆沒」感到意外:「估唔到自由黨衰得咁交關!」記者馬國揚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1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4 ---------- |
星島日報 A06| 要聞 |
2008-09-09 |
贏了九龍西毓民更豪氣 被稱為「癲狗」的黃毓民,昨日以第二高票贏得立法會九龍西直選後,勢必與社民連其餘兩名當選人「長毛」梁國雄及陳偉業,將立法會變成「惡人谷」 黃毓民昨日明言,會在議會內「撐長毛」。當談及社民連的選舉部署,當初為何將他放入最難選的九龍西,他更「豪氣」地說,「最難選的,當然是由做主席的我去選,難道『郁』我們兄弟(黨友)?大夸(陳偉業)、阿牛(曾健成)、陶君行都做了十多年地區工作,長毛又選開新界東,所以一定是我自己選。」 言論火爆的黃毓民的經歷可謂「大起大跌」,他七十年代畢業於親台色彩濃厚的珠海學院,曾經在多份報章任職記者;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二年期間,返回母校珠海學院新聞系及傳播系任教,離職前為該系系主任。其後他又與鄭經翰,陳耀南一同主持亞視政論節目《龍門陣》,因詞鋒銳利而成功出位,與鄭經翰成為「名嘴」行列。 一九九六年創辦《癲狗日報》(翌年停刊),黃毓民被稱為「癲狗」;二○○○年他創辦《Cyber日報》,成為上市公司主席,惟翌年科網股爆破,黃毓民欠下巨債,及後專心於電台與報章專欄工作。○五年商台與黃毓民提前解約,翌年與梁國雄、陳偉業等人成立了社會民主連線。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1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5 ---------- |
星島日報 A06| 要聞 |
2008-09-09 |
民調擾亂部署「大夸」打告急牌 頭頂光滑如鏡、身形魁梧,在議會上說話大聲聲,就連咪高峰也可免卻,是陳偉業(見圖)的鮮明形象。昨日點票前仍不感樂觀的陳偉業當選後表示,本來估計是輸或是贏都應在約三至五千票之間,想不到最後卻能贏得六千票成功連任,再次進入議事堂。他重申,會繼續與政府抗爭到底,是官員「頭痛」的議員之一。 對於自己贏得六千票,但選前仍大打告急牌,陳偉業指初時並不想告急,但受民調結果影響,就連在民調排在其前面的幾名候選人都宣佈告急,結果影響了選民的投票意向,令新界西的選情變得混亂。他認為,下次選舉前,在選前二至三星期前,不應進行民調,以免對選民和選情造成混亂。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1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6 ---------- |
星島日報 A08| 要聞| 2008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泛民得票驟減20萬存隱憂 泛民主派在地區直選中,勇奪十九個議席,較上屆略增一席;但功能組別卻有三個議席「失陷」,整個陣營共取得二十三席,較上屆減少二席。而民主黨更佔七席,保住泛民「一哥」地位。不過,泛民的整體得票率卻較上屆減少,而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亦指出選舉結果存在隱憂,「無論具體得票及得票率,民主黨候選人的得票都有下調情況,我們需要檢討。」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亦坦言今次直選勝利有「幸運成分」。 記者:郭鵬慶 泛民主派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得票較上屆減少約二十萬票,整體得票率亦少三個百分點(詳見A9版配表),但卻成為地區直選的大贏家,勇奪十九個議席,比上屆多一席。民主黨在港島區雖然無法保留兩席,卻在新界東憑黃成智奪回一席,跟上屆打成平手。何俊仁形容選舉結果對選民「有交代」,又喜見實現新舊交替:「我很開心兩位四十多歲的黨友(甘乃威與黃成智)成功當選,使民主黨有較年青黨員接棒。」 他承認,民主黨得票與得票率皆出現下調,對此需要作詳細檢討。他認為,民主黨除了研究議會議題外,也需要紮實地區工作,擴大社區網絡,以進一步鞏固基層的支持。副主席單仲偕坦言對於得票減少但仍能穩守議席,是有「幸運成分」,他形容泛民主派選民十分聰明,懂得自己配票,使泛民可以較低的票數,贏取多個議席。 何俊仁︰政制仍有力議價 不過,泛民在功能組別選舉的表現並不理想,原有的七個議席只能保留四個席位。會計界譚香文與醫學界郭家麒皆連任失敗,而取代單仲偕出戰資訊科技界的民主黨莫乃光則以三十多票之微落敗。民主黨只得張文光成功連任教育界議員,單仲偕特別指出,莫乃光與黎廣德只差很少票數便能當選,故感到十分可惜。 今屆立法會泛民主派共取得二十三個議席,何俊仁指議席有代表性:「泛民主派擁有廿三席,可以行使權力,幫助推動政制發展。」他補充,泛民要在議會擁有否決權,才能與政府議價。」 何俊仁 或許大家在民生議題上持不同意見,但政制改革須有大家都能堅守的原則。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1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7 ---------- |
星島日報 A16| 要聞 |
2008-09-09 |
陳克勤「師奶殺手」 早前毅然放棄特首辦特別助理的七萬元高薪,「訓身」參選的陳克勤,首度夥拍「師傅」劉江華參選,其名單即獲得全港最高的十萬票,凸顯他作為民建聯未來「接班人」的地位。 八年前陳克勤以二十三歲之齡參加沙田區議會選舉,最後更高票當選,正式開始服務新界東,有「師奶殺手」的美譽,政績早已廣獲認同。兩年前,陳克勤更獲政府聘任為特首辦特別助理,集政府行政經驗和八年地區服務經驗於一身。 陳克勤曾多次明言,參政是其畢生志願,絕對不會著眼於金錢上的得失,因此在今年六月辭去特首辦特別助理一職,回歸「娘家」,夥拍「師傅」劉江華團隊排在第二位參選,成為政治旋轉門的首個試驗品。劉江華難掩成功帶陳克勤入局的興奮,認為是對民建聯的一個肯定,並相信陳克勤會是一位很好的立法會議員,「推新人出來,是我們最大的心願。今次是市民的成就,民建聯希望可以接班,今次亦有兩名新人可以入局。」 陳克勤昨日亦答謝市民對團隊的支持,並稱會繼續履行承諾監督政府,做好建制工作,選舉結果反映地區工作獲得選民認同。他說:「我希望日後在議會的工作上,可以多些反映、表達到二、三十世代年青人的聲音,這是我們之前與年輕人的承諾,日後我是會做的。」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3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8 ---------- |
星島日報 A18| 要聞 |
2008-09-09 |
梁家騮入局不結黨結派 泛民在這次立法會選舉中,雖然在地區直選中取得勝利,但功能組別中,卻失去多個議席,包括會計界公民黨的譚香文,及醫療界的郭家麒,均尋求連任失敗。會計界獨立人士陳茂波以大熱姿態,擊敗公民黨的譚香文。對於一雪前恥,成功躋身立法會,陳茂波認勝利是因業界團結、上下齊心希望帶來改變。梁家騮則表明入局會仍會保持獨立身份,不會結黨結派。 陳茂波冀當「橋樑」 陳茂波說,不曾當譚香文是敵人,自從上屆競選失敗後,一直努力地為業界服務,覺得今日的比拚是公平及具實力,期望盡快為業界服務。對於本港政制發展取態,他指早前已與業界討論,並指政府將會提交文件,讓他們作出適當討論,他將當「橋樑」角色,協助意見諮詢工作。 競爭激烈的醫療界,首次參選的前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梁家騮,以獨立後選人身份參選,擊敗尋求連任的郭家麒,令泛民在功能組別又痛失一席,梁雖以二千二百一十七票當選,但其實僅以七十九票之微,打敗有政府官員支持及同有公立醫院背景的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 獲選的梁家騮,得知結果後未見特別興?,僅露出微笑,他事後向媒體表示,並不覺得特別吐氣揚眉,參選就會輸或會贏。他不忘多謝業界支持,並說會以理性態度處理日後立法會的工作,爭取保障社會的醫療質素,並會保持獨立身份,不會結黨結派。 現職威爾斯親王醫院外科醫生的梁家騮,一直積極參與為前線公立醫院的醫生爭取權益,並曾就為醫生爭取超時工作補薪及減工時等與政府對簿公堂,相對其他參選人,與政府的對立態度較強烈。投票當日,梁家騮仍出席醫學界的羽毛球賽,未見到處拉票,顯得氣定神閒。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3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9 ---------- |
星島日報 A19| 每日雜誌| 維港會 |
2008-09-09 |
元朗區議員向選管會投訴 元朗區議員黃偉賢向選舉管理委員 會投訴,香港研究協會朗屏社區會堂一名調查員於選舉日自稱受「政府委託」,進行民意調查,詢問投票人的意向。 他仲話,選管會主席彭鍵基回應時,表示事件沒有足夠證據去支持指控;香港研究協會聯絡人麥燕薇除指調查員否認指控外,更強調會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黃偉賢對事件表示極之不滿,話選管會現不正視問題,只會縱容情況繼續發生,而他又質疑協會調查的問題與學術研究的相關性。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4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0 ---------- |
星島日報 E06| 花樣| 小宇宙| By 查小欣 |
2008-09-09 |
Change立法會 美國仍未知會否change奧巴馬坐上總統寶座,香港選民已奧巴馬上身,在立法會選舉實踐change精神,換上一張張新面孔。 選戰預告勢危、告急、出局、收恐嚇信也枉然,選民心中已打定算盤,誰做旅發局主席失職、誰忘記申報利益、誰懶到出汁、誰面目可憎,風頭火勢不趕你下台,因為冇精力冇時間,四年一度算舊帳了,別旨意神聖一票會投給花了底的人。 退下火線的陳方成「拉票王」,頻撲得要坐直升機四出為泛民拉票,其實泛民勢危,正正就是今屆少了兩個「吸票王」董建華和葉劉,當年只須嘲罵他們兩句便能吸票,如今普選炒不熱,通脹又未爆煲,煲呔民望爛船三斤釘,令泛民失去一個handle借力,一場選戰更露了底,下屆要力保不失,再捧新人,痛定思痛,在這四年做好基建。 環顧立法會新班子,雖還有衣著具品味的余若薇,仍嫌星光黯淡,幸有一個鐵三角組合將會為立法會帶來豐富娛樂性,包括「騷怪」長毛,繼續搗亂檔,不守秩序抗議離席,有「勞氣袋」黃毓民,說話不留餘地癲狗般咬著掃把頭不放,掃把頭強悍不減,三人混戰多有苗頭。若果他們坐在一起,兩前一後,或一前兩後,傳媒可一鏡過拍得他們,且看抽座位時會否冤家路窄。 今屆做主席比起范太棘手得多,皆因新人多,未摸熟各人性格,適應磨合駕馭需時,祝新主席好運。題外話是選票比A4紙長,內附各候選人彩照,覺得很不環保,後來想想:文盲也有權投票,附上照片是個must吧。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26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1 ---------- |
星島日報 E06| 花樣| 我的遊樂場| By 文雋 |
2008-09-09 |
點票不眠夜 立法會選舉,當然盡了選民的義務。任何投票者,都希望看到自己所揀的候選人能「凍蒜」(台灣閩南話,即「當選」)。所以,徹夜不眠留意點票中心數票,就成為九月七日晚深夜的節目。今年參考了台灣選總統第一時間公佈票數的方法,使直播更添刺激和可看性。之前的甚麼告急、民調,到此刻見真章。 我家住港島,十張名單爭六席,老實說,完全只是三大Party之爭。我一度擔心甘乃威連一席都不保,還好,民主黨底厚,卻犧牲了楊森!何秀蘭能重返立法會,三萬多票中,有多少是「同情」票給予這位細細粒,可堪研究。至於阿牛和勞醫生,非戰之罪了! 我其實有興趣看那幾位明知毫無勝算,卻彷彿只為出風頭的「騎呢」候選人,像姓蕭的、姓柳的,頗有些愚弄選民之嫌。有人說,黃毓民的高票當選是靠在論壇上「罵」回來的!正如他自己說,如果罵得無理,大家會投他嗎?相信更多人是抱著湊熱鬧心態,期待毓民能在議事堂前,繼續發揮他的不爛之舌,那立法會開會,就好戲連場了!可惜的是,本來大有機會的毛孟靜,就給他「罵」走了!嫻姐、張超雄的落選都令人惋惜,所有候選政治團體,自由黨伊人獨憔悴,直選部分,全面敗北,分析者認為,與老百姓仇富和不信任商界有關,自由黨是到重新反思的時候了!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27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2 ---------- |
星島日報 F06| 師家版| 教育現場| By 曹啟樂 |
2008-09-09 |
教育前線的迴響 因為參與立法會教育界助選關係,在開學第一周陸續走訪數區中小學,得到大批教育同工的熱情接待,聆聽他們的心聲,瞭解他們的關注重點。 候選人政綱中提出的每天教節上限定為四節、每節四十分鐘計算這一點,得到眾多前線教師的支持。老實說,環顧不同國家的基礎教育制度,本港教師工作量算是超重負荷。排得緊密,極少空間的時間表,不利於備課、批改、與學生接觸,更遑論進行教研活動了。緊張的工作節奏令教師少了思考空間,教學水平的提升大打折扣。內地教師的教節約為我們的一半,即使一下子未能與之看齊,相信也有改善的餘地。 減少教節意味著增加每所學校教師的數目,這方面校長看法一致,即宜增加常額編製教師,而非只增撥資源,讓校方聘任合約教師,主因是後者工作性質欠穩定,頻頻找尋轉任常額機會,令致校內教師經常轉變。即使在臨近開學的八月份,也有不少突然呈辭,或已簽新約又不履行的情況,徒增行政壓力! 談到資源,校長們亦提出近期通脹厲害,開支劇增,但政府資助增幅有限,更難接受的是學校可向家長收取的「特定用途收費」,十多年來鎖定在三百元內,這項收費通常用於課室冷氣費,以一千名學生計,全年三十萬元,僅供六個月的冷氣開支(每月平均五萬元),餘款則須學校自行想辦法。這是否需要檢討,酌情把上限提高呢? 選舉過去後,願參選者能真心關心教育前線,進一步爭取教學環境的改善吧。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31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3 ---------- |
星島日報 A04| 要聞 |
2008-09-09 |
田北俊 對選舉結果非常失望,在我帶領之下,自由黨今次選舉唔成功。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4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4 ---------- |
明報 A04|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憂工商界對普選失信心 上屆自由黨參加立法會地區直選,無疑為工商界樹立了模範,但今屆卻在直選全軍盡墨,那會否影響工商界對立法會議席全面普選的信心?自由黨前主席田北俊坦言有這樣的擔憂,但他個人認為應繼續朝著2017 年普選特首及2020 年全面普選立法會這目標,不過,自由黨內可就這方面再作討論。 問及自由黨在下屆會否再接再厲派人參加直選,田北俊表示,當然希望自由黨下一代在2012 年繼續參加直選,不過他也為新任主席留有空間,表示最終決定會交由下任主席與黨友商討決定。 劉健儀:支持2017 年普選特首自由黨稍後會檢討是次立法會選舉落敗的原因,代主席劉健儀說,一直支持2017 年普選特首及2020 年全面普選立法會,但檢討範圍包括去年區議會選舉失敗的教訓,以及兩前主席李鵬飛和田北俊參與直選的成敗經驗。 新一屆自由黨在立法會的議席,由去屆的10 席減至7 席,會否削弱該黨與特首的討價還價能力,劉健儀表示,特首曾表示會跟每名議員接觸,並相信在議會內每一票都很重要。 至於該黨日後與民建聯的合作關係會否改變,以及會否出現民建聯一黨獨大情況,她強調,日後該黨的做事方式不會改變。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06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5 ---------- |
明報 A04| 2008 立法會選舉| SMART BOX |
2008-09-09 |
自由黨兩巨頭直選失逾6 萬票 憑藉2003 年挺身反對《基本法》23 條立法恢復二讀辯論一役的政治效應,04 年首次轉戰直選的田北俊與周梁淑怡,兩人合共取得近12 萬票當選,4 年後的選舉中,兩人手上共消失了逾6 萬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06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6 ---------- |
明報 A09|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建制派出場社民連粉絲喝倒彩 昨日凌晨開始,位處九龍灣展貿中心6 樓的立法會選舉新聞中心開始聚集人潮,除了大批記者在場等待選舉結果公佈,還有各黨派的支持者在場守候,若論最人強馬壯,非社民連莫屬,一班年輕「粉絲」不時在場內起哄,聲浪更一度影響旁邊的電視直播,蓋過錄影機前受訪者的聲音。
壯男包圍葉劉分隔反對者 不同電視台分別在新聞中心的不同角落設立直播站,邀請候選人及嘉賓進行直播訪問。社民連一班年輕「粉絲」長時間霸佔近直播站的最有利位置,每當看見電視屏幕上出現民建聯或建制派的候選人出鏡,即時報以噓聲,之後,篤定勝出的民建聯新界東候選人劉江華及陳克勤進入直播站接受訪問時, 「粉絲」又齊聲高呼:「邊個最無恥?」「民建聯最無恥!」的呼應口號,但直播站內的劉陳仍然面不改容,繼續接受訪問。 除了以聲浪攻擊對手,社民連的支持者每當看見建制派的候選人在前面走廊經過,都會即時報以喝倒彩聲及倒豎拇指,而港島候選人葉劉淑儀最聰明,索性找來一班高大男義工包圍自己,噓聲與倒豎拇指都被隔在人牆之外,避過與反對者一同被攝入鏡頭。 除了支持者情緒激動,社民連候選人亦不遑多讓。當選舉主任宣佈新界東的選舉結果後, 「長毛」梁國雄趁各候選人離開舞台後「奪咪」,向著台下建制派的支持者斥責: 「你地(民建聯)得票都唔及我地5 個嘅零頭,共產黨花幾百萬先拿到兩個位,早抖啦!」說完後大會才趕及關咪。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13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7 ---------- |
明報 A09|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泛聯盟擬招攬獨立議員 泛聯盟五子在今屆選舉中失去陳智思和呂明華兩名盟友,只剩下地產界的石禮謙、工程界的何鍾泰,以及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的劉秀成成功連任。何鍾泰和劉秀成均表示,會研究招攬一些志同道合的獨立議員加入泛聯盟,以壯大力量,在議會內發揮關鍵角色。 陳茂波陳健波譚偉豪料成目標今屆功能組別內,有6 張新面孔以獨立身份勝出。據悉,個別泛聯盟成員已開始部署招攬工作,但未正式接觸目標議員,但其中被視為前「早餐派」召集人李家祥的接棒人、會計界的陳茂波,加入泛聯盟機會最高;另勝出保險界的陳健波和資訊科技界的譚偉豪,由於兩人政治理念與泛聯盟有共同之處,預料會成為招攬目標,若3 人悉數加入,便可令泛聯盟議席增至6 席。 不過,譚偉豪昨接受查詢時已表示沒有興趣加入政黨,另外3 名獨立議員旅遊界謝偉俊、工業界(二)林大輝和醫學界梁家騮,其中謝偉俊和梁家騮回應,傾向在立法會內當自由人獨立工作,對加入政黨興趣不大。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13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8 ---------- |
明報 A06| 2008 立法會選舉| SMART BOX |
2008-09-09 |
4 區名列前茅劉江華名單成票王 上屆貴為立法會第一大黨的自由黨,成為今次選舉的「大輸家」,率領4 張名單參加地區直選候選人,包括該黨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全軍盡墨,連同黨員董耀中在自由黨傳統強項功能界別「旅遊界」失利,令自由黨面對創黨15 年以來最大重創。田氏及周太即時宣佈辭去正、副主席職務,交由另一副主席劉健儀出任代主席,暫時執掌大局。
周太兼辭行會職 周太更於昨日向特首曾蔭權提出請辭行政會議,特首指已收到周太有關信件,並指將因應政治局勢,作審慎考慮和決定,稍後會交代。現年61 歲的田北俊說會全面退出政壇,只會出任普通黨員。 自由黨今年派出4 張名單直選,除在新界東及新界西競選連任的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外,還有出戰九龍西的田北辰,以及在港島參選的林翠蓮名單。除田北辰和林翠蓮的勝算在後期被看低一線外,外界一般預期田氏及周太有實力成功連任。 周太早在週日投票期間,開始察覺自己有「落馬」危機,因此為落敗作了一些心理準備。相反,田北俊一直滿有信心,當日完全沒有想過會落敗,直至點票活動進行至昨日凌晨1 時多,開始發現票數不及對手, 「那時確是覺得震驚,(前一日完全感覺不到危機感?)我是在點票時才察覺,因此,你可批評我觀察能力不強」。 直至昨日清晨5 時許,田北俊在點票中心正式知道自己不能成功連任,他亦上台等待選舉主任宣佈結果。 候選人編號為1 號的田北俊恰巧被安排站在最邊緣位置,聽到其他候選人順利當選的消息,表現大方,握手祝賀當選者;周太在丈夫周明權陪同下一起聽取得票數目,坦然面對。 田北俊落敗的消息可說轟動整個點票中心,因此他亦成為傳媒追訪的目標,被大批記者包圍的他,主動替電視台記者拿著米高峰做訪問,他逗留至約6 時15 分,便自行駕車離開。 回家休息5 小時後,田氏出席自由黨召開的記者會,他說,今次帶領自由黨打了一場很艱難的仗,卻不成功,感到非常失望,因此衷心向黨友及支持者道歉。 從政27 年周太:退下最開心是家人坐在身旁的周太也談到自己從政27 年的感受: 「今次最開心的應該是我家人,尤其是我先生,在過去27 年,他們犧牲了很多,亦給了我不少空間。」周太稱,自己在香港土生土長,熱愛香港,在政治及公務生涯中,經歷過由委任組成的議會,至現時港人治港、香港人自行選出的議會,會好好珍惜。 記者會結束前,田北俊代表周太向記者道謝, 「感謝傳媒多年來對我們的關注,很多時候我們見面時,要你們等候,亦會好擠迫。」最後,他以一句「我與周太會truly miss you all(掛念你們),記得你們!」與記者話別,結束記者會。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對田氏和周太參與直選表示尊敬;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則感到可惜,認為他們是資深的立法會議員。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18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9 ---------- |
明報 A06|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田北辰:沒有鐵票取1.3 萬張感滿意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較上屆跌逾10 個百分點,泛民主派仍在地區直選中多贏一席至19 席,其中更在新界東7 席中取得5 席,各人不禁舉手歡呼。左起為民主黨張文光、前線劉慧卿、民主黨黃成智、公民黨湯家驊、民主黨鄭家富。(林振東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18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0 ---------- |
明報 A06|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保玉」失敗曾鈺成掉男兒淚 自由黨在立法會選舉中重創,率領4 直選名單的候選人新界東田北俊(後站立者)、新界西周梁淑怡(左)、九龍西田北辰及港島林翠蓮全軍盡墨。連任失敗的田北俊與周太引咎辭去該黨正、副主席職務,暫時由另一副主席劉健儀(右)出任代主席。(楊陽明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19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1 ---------- |
明報 A12,A13| 2008立法會選舉| 立會全名單 |
2008-09-09 |
建制穩據功能組別 泛民佔地區19 席 SMART
BOX 個別功能組別的結果,得票率差距比地區直選更緊湊。 其中旅遊界謝偉俊以9 票之微險勝自由黨董耀中,得票率差距僅有1%。資訊科技界譚偉豪與莫乃光的得票數目雖有35 票差距,但實際得票率分別不足1%。 功能組別選舉結果另一個看點是泛民於教育界及法律界的優勢,今年大為收窄。民主黨張文光上屆得票44,517,得票率逾八成,今屆只得37,876,得票率下跌一成。公民黨的吳靄儀上屆得票2597,今屆則下跌到2468。 泛民主派與建制派在今屆選舉的得票率,與過去分別不大,大抵是「六四之比」,不過可以見到九龍東和九龍西是泛民的重災區,得票比率跌幅較高。相反在新界東,建制派的得票比例明顯減少。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九龍西泛民的得票減少,應是因為自由黨田北辰、梁美芬等搶了不少中產票。至於九龍東,蔡子強認為過去泛民與建制派一直都是五五之比,只是上屆「大班」鄭經翰參選,令泛民比例拉高而已。以下為五個直選區的兩派得票比例圖。
數說立會
112.6萬
每名當選或取得5%選票 的候選人,均可獲政府每票11 元的財政資助。以今年地區直選「票王」民建聯新界東劉江華參選名單為例,若這張名單用盡政府規定最高250 萬競選開支,最多就可獲實際開支上限50%,即112.6 萬元。
54.6 今屆獲選的新面孔中,不少為年輕新人,最年輕的男女議員都來自民建聯:32 歲的陳克勤和34 歲的李慧瓊,而年紀最大的仍然是今屆循鄉議局出選的劉皇發(72 歲)。幾乎全部年輕新人都是循地區直選進入立法局,令地區直選議員的平均年齡,跟功能組別議員的平均年齡出現明顯差距,30 名直選議員平均年齡為51.7 歲,而功能組別議員則為57.5 歲,整體平均年齡則為54.6 歲。
11 上屆立法會共有12 名女性議員,到今屆微跌至11 人,雖然人數相若,但實質出現大換班。上屆議員包括主席範徐麗泰、陳方安生、周梁淑怡、陳婉嫻、蔡素玉和譚香文6 名女將,分別因引退或連任失敗而離開立法會,今年入局的女將則包括陳淑莊、葉劉淑儀、何秀蘭、李慧瓊和梁美芬,除何秀蘭外,其他都是立法會新丁。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19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2 ---------- |
明報 A26| 女記者日記| 選戰掠影| By 張景寧 |
2008-09-09 |
擠作一團 位於九龍灣的選舉新聞中心不算太寬敞,記者追訪候選人期間不時擠作一團。(張景寧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2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3 ---------- |
明報 A26| 女記者日記| 選戰掠影| By 余俊亮 |
2008-09-09 |
鞠躬致謝 公民黨今屆選舉成績不太理想,眾人在記者會上先鞠躬,向支持他們的選民致謝。
(余俊亮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2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4 ---------- |
明報 D05| 時代| 大夫小記| By 區聞海 |
2008-09-09 |
殺死票站調查 選舉前的一輪爭議,殺死了票站調查。今後相信不會有太多選民肯向陌生的問卷調查員透露自己投票給誰,和回答相關的問題。 我過去都不會回答這些問題的,覺得投給誰和為什麼投給誰是很私人的問題。今後更不需在票站門外停步了。 票站調查其實是有價值的,而且不只是學術研究的價值。瞭解選民基於什麼而投票,有助於認識我們自己的社會。 助人為快樂之本,但要我把個人的意向告訴一個陌生人,我就是不會。 其他選民可能不介意的,但經過這一輪複雜難明的爭論,一般人都會覺得太麻煩太糾纏太懨悶,以後咪搞我。 這就殺死了本來是有意義的一件事。 在這個城市,很多有價值的事物都是在麻煩糾纏懨悶中死去的,沒有人講清楚什麼是有價值,沒有空間講,人們沒有時間聽。有價值的事物消失了,沒有人注意,注意了也沒有心情多想。 票站調查反正也不是什麼太稀罕的事物,但我還是為它的死亡作了一瞬間的默哀。 在熙熙攘攘的熾熱社會,學術只宜退守象牙塔和圖書館內,學者沒有足夠的內功抵敵滾滾紅塵。
星期日至三見報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23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5 ---------- |
明報 D05| 時代| 政隨筆法| By 李柱銘 |
2008-09-09 |
變與不變 行文之時,立法會選舉尚未舉行,筆者固然希望立場堅定的民主派能有好成績,最少取得二十一席,從而擁有起碼的制衡能力,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及市民的權益。 談及香港核心價值,大家可能有留意到,上週二,筆者與一班關心香港前景人士,發表「守護香港精神,捍衛核心價值」宣言,要求候選人聯署,只因我們注意到,由於特區落實雙普選之期被一拖再拖,以致港人最重視的自由、人權和法治等核心價值,都出現倒退跡象。 就著香港回歸,鄧小平提出五十年不變。 可惜,回歸十一年來,應變的,如《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已說明的政制全面民主化,就還未改變,反而理應不變的核心價值,卻明顯有不少變化。相信許多港人都察覺到,香港似乎不如昔時般平等,政府偏袒大財團,被質疑官商勾結的事件一再發生,而特首更是擺明車馬的親疏有別,將政治利益輸送給保皇黨,人治色彩愈來愈濃厚。 事實上,鄧小平提出五十年不變的原意,不是叫香港一成不變,而是好的地方不變,讓內地以此為發展目標,用五十年追上香港。而國家所欠缺的,就是香港的人權、自由、法治等核心價值,所以為了十三億人民的福祉,特區一定要做好榜樣,堅持「不變」,維持核心價值的最高水平,讓內地追上,而非拉低香港的水平,來與內地接軌。 除了特區要致力捍衛原則,中央亦要停止一切干預操控,讓特區按一貫模式運作,並且盡快推行民主政制。這樣,香港的核心價值才可繼續維持在高水平不變,這對內地而言,獲益最大,而且亦是香港回歸的最大價值。
星期二見報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23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6 ---------- |
明報 A02|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田北俊政壇全退與周梁辭正副主席 上屆貴為立法會第一大黨的自由黨,成為今次選舉的「大輸家」,率領4 張名單參加地區直選候選人,包括該黨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全軍盡墨,連同黨員董耀中在自由黨傳統強項功能界別「旅遊界」失利,令自由黨面對創黨15 年以來最大重創。田氏及周太即時宣佈辭去正、副主席職務,交由另一副主席劉健儀出任代主席,暫時執掌大局。
周太兼辭行會職 周太更於昨日向特首曾蔭權提出請辭行政會議,特首指已收到周太有關信件,並指將因應政治局勢,作審慎考慮和決定,稍後會交代。現年61 歲的田北俊說會全面退出政壇,只會出任普通黨員。 自由黨今年派出4 張名單直選,除在新界東及新界西競選連任的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外,還有出戰九龍西的田北辰,以及在港島參選的林翠蓮名單。除田北辰和林翠蓮的勝算在後期被看低一線外,外界一般預期田氏及周太有實力成功連任。 周太早在週日投票期間,開始察覺自己有「落馬」危機,因此為落敗作了一些心理準備。相反,田北俊一直滿有信心,當日完全沒有想過會落敗,直至點票活動進行至昨日凌晨1 時多,開始發現票數不及對手, 「那時確是覺得震驚,(前一日完全感覺不到危機感?)我是在點票時才察覺,因此,你可批評我觀察能力不強」。 直至昨日清晨5 時許,田北俊在點票中心正式知道自己不能成功連任,他亦上台等待選舉主任宣佈結果。 候選人編號為1 號的田北俊恰巧被安排站在最邊緣位置,聽到其他候選人順利當選的消息,表現大方,握手祝賀當選者;周太在丈夫周明權陪同下一起聽取得票數目,坦然面對。 田北俊落敗的消息可說轟動整個點票中心,因此他亦成為傳媒追訪的目標,被大批記者包圍的他,主動替電視台記者拿著米高峰做訪問,他逗留至約6 時15 分,便自行駕車離開。 回家休息5 小時後,田氏出席自由黨召開的記者會,他說,今次帶領自由黨打了一場很艱難的仗,卻不成功,感到非常失望,因此衷心向黨友及支持者道歉。 從政27 年周太:退下最開心是家人坐在身旁的周太也談到自己從政27 年的感受: 「今次最開心的應該是我家人,尤其是我先生,在過去27 年,他們犧牲了很多,亦給了我不少空間。」周太稱,自己在香港土生土長,熱愛香港,在政治及公務生涯中,經歷過由委任組成的議會,至現時港人治港、香港人自行選出的議會,會好好珍惜。 記者會結束前,田北俊代表周太向記者道謝, 「感謝傳媒多年來對我們的關注,很多時候我們見面時,要你們等候,亦會好擠迫。」最後,他以一句「我與周太會truly miss you all(掛念你們),記得你們!」與記者話別,結束記者會。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對田氏和周太參與直選表示尊敬;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則感到可惜,認為他們是資深的立法會議員。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26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7 ---------- |
明報 A02|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泛民直選多1 席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較上屆跌逾10 個百分點,泛民主派仍在地區直選中多贏一席至19 席,其中更在新界東7 席中取得5 席,各人不禁舉手歡呼。左起為民主黨張文光、前線劉慧卿、民主黨黃成智、公民黨湯家驊、民主黨鄭家富。(林振東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26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8 ---------- |
明報 A02|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自由黨直選敗北 自由黨在立法會選舉中重創,率領4 直選名單的候選人新界東田北俊(後站立者)、新界西周梁淑怡(左)、九龍西田北辰及港島林翠蓮全軍盡墨。連任失敗的田北俊與周太引咎辭去該黨正、副主席職務,暫時由另一副主席劉健儀(右)出任代主席。(楊陽明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26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9 ---------- |
明報 A14| 2008 立法會選舉| 功能組別 |
2008-09-09 |
再戰旅遊界9 票之微擊敗董耀中 謝偉俊當選感覺:谷底反彈 立法會功能組別30 個議席中,不少由舊人成功連任,當中亦出現9 個新面孔,要數最大的冷門,則非旅遊界莫屬。一向以出位言行見稱、正被律師會停牌的謝偉俊,以9 票之微擊敗有30 年旅遊界經驗的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謝偉俊與女友白韻琴近年官司纏身,遇到不少挫折,今次當選令他一吐烏氣。他坦言: 「有點谷底反彈的感覺。」本身是自由黨成員的董耀中,出任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已超過10 年,在旅遊界服務亦逾30 年。在公佈結果前一兩個小時,自由黨主席田北俊仍對董耀中信心十足,認為他可在旅遊界勝出,但結果出人意表。最後董耀中奪得315 票,謝偉俊得324 票勝出,以9票之微成功進入立法會。謝偉俊在上屆以294 票輸給楊孝華,可見今屆謝氏的支持票有所增加。
謝偉俊:我並非外行人 謝偉俊是頻受爭議的人物,他與年紀比自己大的白韻琴拍拖,又曾為雜誌拍攝近乎全裸的照片,其「法律超人」形象亦深入民心,但一般市民甚少將他與旅遊業界聯上關係。謝偉俊昨日接受訪問時強調,他並非外行人,因他曾投資旅行社,近20 年亦為不少旅遊組織擔任法律顧問一職。他相信其法律知識可以在立法會上為業界爭取到更大權益。 對於終於可以進入立法會,謝偉俊笑言:「像做夢一樣,仍不敢相信。」但他認真地說: 「像吐了一口烏氣,亦有點在谷底反彈的感覺。」謝偉俊表示,與「白姐姐」在這10 年遇到不少挫折,如早前白韻琴入獄、他與鄭經翰的誹謗案敗訴,需賠償1600 萬元、最近更被停牌一年。他欣慰地說: 「今次不再是逢官司必輸,逢選舉必敗了。」進入立法會後,謝偉俊希望能推動重整旅遊發展局與旅遊業議會。他坦言今次勝出是得到業界中小型公司支持,但由於他會為業界爭取利益,相信大公司亦會支持他。
董耀中將向旅議會請辭 敗選的董耀中表示,會以平常心接受今次結果,而他選前已承諾,不論當選與否,他都會辭去旅遊業議會的職務,故將盡快向議會請辭。董耀中承認,旅遊業議會曾懲罰不少違規的中型旅行社,令這些旅行社不滿,成為他敗選的原因之一。他強調,自己只是公事公辦。 保險界陳健波8 票險勝蔡中虎 以60 票對52 票戰勝蔡 中虎的保險界當選人陳 健波(圖)表示,與上一 任界別代表陳智思不同 ,他今後會把精力集中在業內事務,希望提升 保險從業員的社會地位 ,改善業內斷層問題。 現年54 歲、本身為慕尼黑再保險公司行政總裁的陳健波表示,陳智思有很多公職,涉獵很廣,而他自己則希望集中處理保險業事宜,希望用議員身份動員業內高層配合,靠業內推動改革。他表示,曾請教陳智思,今後不想參加太多小組委員會,只會參加與本業有關的小組,如經濟小組,以及商界關注的環保小組等。 對於代表商界的自由黨大敗,陳健波認為自己不是作評論的適合人選,但覺得商界值得深究本身的存在意義,看看如何在照顧商界及僱員之間取得平衡。
謝偉俊小檔案
年齡:49 歲 學歷:聖芳濟各英文小學、九龍華仁書院、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法律學士、城大中國法與比較法碩士 服務旅遊界簡歷: 90-94 年,義務法律顧問,支援在菲律賓被拘捕的香港導遊區永 祥、黃銓明聯席委員會 91-96 年、03 年至今,國際華商觀光協會(ICTA)義務法律顧問05-08 年,香港旅遊業議會「旅遊業風險管理研究項目隊伍及督 導委員會」委員 07 年至今,香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ITOA)義務法律顧問 爭議事件: 99 年2 月,為《壹週刊》拍攝近乎全裸照片,被律師會判停牌21 個月和罰款5 萬元,其後謝偉俊上訴至終審法院,今年3 月最 終判決停牌12 個月 00 年7 月,謝偉俊穿上「法律超人」緊身衣,與女友白韻琴在銅鑼灣街頭舉行參選立法會誓師 儀式 01 年1 月,謝與鄭經翰歷時近5年的誹謗官司終審判決,謝敗訴 需付1600 萬元 01 年2 月,謝偉俊穿上泳褲在中環街頭抗議律師會聆訊安排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26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0 ---------- |
明報 A14|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會計界陳茂波贏譚香文 上屆參選意外敗於譚香文手上的會計師公會主席陳茂波,今屆以逾1500 票差距反勝譚香文,終於晉身議會,他強調「沒有當譚小姐是敵人」。對於被視為代表權貴的功能組別議員,陳茂波表示贊成部分低收入行業訂立最低工資,亦希望為弱勢社群發聲。而遇到公民黨挑戰的何鍾泰,則以不足200 票險勝。
何鍾泰險勝黎廣德 譚香文4 年前以37 票擊敗外界視為大熱的陳茂波;4 年後的今天,陳以5659 票當選,終一償所願;多年來會計師公會和譚香文有不少爭拗,甚至對簿公堂,陳茂波坦言彼此並非深仇大恨,亦毋須以選舉復仇, 「立法會只是一個服務市民的平台」。他表明對23 條立法、政改方案等極具爭議的議題,會以業界主流意見為投票依據,並強調自己不會參加政黨。 另一堅持會「繼續獨立」的工程界何鍾泰,在驚濤駭浪中成功連任。他指出,業界希望代表工程界的議員保持獨立身份。公民黨黎廣德則以193 票落敗。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27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1 ---------- |
明報 A08|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民主黨流失15萬票保住8席 大讚市民配票技巧淋漓盡致 民主黨在新一屆立法會擁有8 個議席,雖較上屆減少1 席,但已足以令該黨保持泛民「龍頭」地位。該黨主席何俊仁坦言,在新界東處處告急聲中能夠「(每席)得票少了,議席多了」,保住了地區直選的7 席,總算是一份可向黨內外交代的成績表。該黨力捧的「40 世代」黃成智,在新界東更以第三高票當選,重返議會,得票比角逐連任的鄭家富還要多。 曾經是「雙失議員」(失去區議會和立法會議席)的黃成智,今次得票44,174,比鄭家富的41,931 還要高出2243 票,他昨日在記者會上公開多謝鄭家富,稱讚鄭在危急關頭容許他到將軍澳地區拉票,大大增加他的票源。鄭家富表示,新界東選民把比例代表制要配票的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他們二人在分拆名單下也可得勝。 以北區為票倉、即將重返議會的黃成智,昨日特別到上水一帶謝票,他表示今次證明,只要做好地區工作,便會獲得選民認同。
單仲偕:有幸運成分 在投票率偏低下,民主黨在剛過去的選舉中流失逾15萬選票。撇除上屆泛民在新界東合組「鑽石名單」參選難作統計外,民主黨在資深議員李柱銘放棄連任下,在港島區的得票較04 年的逾13 萬票大減91980 票,只剩不足4 萬票;在新界西及九龍西,亦分別流失了逾3 萬票,唯獨在九東今屆增加8027 票。 副主席單仲偕和張文光異口同聲地說,今次民主黨的成績有幸運成分,不能自滿。張文光表示,選舉結果顯示泛民配票頗成功,但當中有很多偶然性甚至是幸運因素,將來未必有同一結果,內裏其實有很多變數,不可自我高估。單仲偕表示,今次他們「得票少了,議席多了」,是因選民的智慧多於配票成功,以及他們成功摧毀了票站調查這種配票工具,內裏也有幸運成分。 他又說,前日傍晚選情最緊張時,他們曾想過「棄(張賢)登保(李永)達」或「棄登保(何俊)仁」,但考慮過選民未必照做,最終放棄了行動。 他續說,凡民主黨有樁腳的票站,他們的得票明顯比對手為高,即使投票率多差,他們仍然「抗跌」力強,就是因為地區工作紮實。 何俊仁:泛民23 席有議價力民主黨和泛民候選人無論在得票數目及得票率方面,都較上屆下降,黨主席何俊仁說,他們會檢討成因何在。但他對泛民能取得23 席表示欣慰,認為對未來推動政制發展有積極意義,因為能保證有一定議價能力。但他同時指出,23 席在議會內畢竟是少數,而且泛民團結與否非常重要, 他們日後會協商如何攜手邁步向政改出發,也不排除與社民連合作。 何俊仁樂見黃成智和甘乃威兩名「40 世代」當選,相信有助做好年輕化及交棒的工作,更期望該黨來屆有女性當選人。他又期望11 日獲邀與特首曾蔭權會面商討施政報告時,能有具體方案對抗通脹。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3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2 ---------- |
文匯報 AA1| 立選揭曉專版| 學者之見 |
2008-09-09 |
李彭廣指基本格局不變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管李彭廣認為,雖然立法會組成較前複雜,但整體結構並沒有大變化,即基本格局不變,行政長官曾蔭權始終面對在立法會中「無票」的掣肘,故議案是否能夠通過,施政順暢與否,更重要的是事前的諮詢、適當妥協、遊說工作要做好,令議案在推出後不會引致震撼,減低被批評的機會。但他直言,官員在立法會面對質詢的壓力會增加:「有黃毓民的辭鋒,足夠令議會氣氛升溫,但亦不需要誇張此情況便是了。」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則表示,選舉結果對議會組成產生深遠影響,工商界的自由黨在直選全軍盡墨,反而代表基層的社民連及工聯會都有進帳,相信日後立法會內的政黨關係將更形弔詭。由選舉開始一直狙擊公民黨的社民連在議事堂中的矛頭必然仍放在公民黨身上,即兩黨的協調溝通較難進行。 施政順暢 關鍵在諮詢遊說 分析未來議會對於施政的影響,他認為,在經濟、民生議題上,尤其是制定最低工資等,將成為政府不能忽視的巨大壓力:「立法會經濟民生政策的取態更強,政府壓力更大,而社民連不斷『追殺公民黨』,也牽制溫和民主派政制議題的取態,相信日後妥協的難度增強,政改方案要得到通過,需要更多的遊說。」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3 ---------- |
文匯報 AA1|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唐英年: 期盡心盡力為港 【本報訊】特區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表示,祝賀今屆立法會選舉當選的60名民選議員,並相信他們一定會盡心盡力為香港市民;特區政府亦會秉承一向增強與立法會合作的宗旨,為香港特區的經濟、政治、社會、民生4個重要的議題共同努力。 被問及會否擔心部分被視為「激進派」的新議員進入議會後會嘗試於議事規則內外「搞事」,影響行政立法關係時,唐英年強調,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而市民投票選出這一批議員,他們的聲音便是代表選民:「我們很歡迎各界選民能夠共同努力,以建設、包容的方式,共同努力建設香港。」 他又指,今屆選舉的投票率較04年低,但特區政府不會擔心影響香港民主政制的發展,《基本法》寫得很清楚,政改必須得到立法會三分二的通過,亦即40票贊成才可通過,特區政府會秉承著一直以來的做法,以廣泛、包容、互諒互讓、互相尊重的方式,將政改進一步諮詢公眾,以取得共識。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0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4 ---------- |
文匯報 A03|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蔡素玉受挫不氣餒 續服務地區促環保 【本報訊】民建聯繼續以13個議席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但令不少人感到惋惜的是,民建聯港島區候選人蔡素玉未能延續上兩屆均能險勝對手的幸運。她的拍檔曾鈺成坦言:「不能在新一屆立法會與蔡素玉合作,我很遺憾。」蔡素玉則強調,自己離任後會繼續做好地區服務及推動環保工作。 曾鈺成惋惜深感遺憾 蔡素玉今屆惜敗港島區,她的拍檔曾鈺成昨晨於公佈結果後,在新聞中心會見傳媒時顯得神色凝重,更一度哽咽指,大家對蔡素玉未能當選均感到非常可惜、遺憾;因為蔡素玉在議會內及在港島的地區服務都是非常勤力的,但是次未能達到選民的期望,民建聯承諾會反省及檢討,團隊也會繼續服務好香港。 獲朋友支持感動落淚 蔡素玉昨午仍忍著傷感之情與拍檔曾鈺成落區,以福建話向街坊謝票,感謝他們的支持。她坦言,自己對結果有心理準備:「沒有一個選舉一定贏,這幾天也跟傳媒說一直有這個心理準備,但我覺得很對不起地區朋友、助選團及同事,他們日日夜夜幫我做助選工作,也希望我返回議會。」雙眼浮腫的她坦言哭過不少次,皆因接獲了很多朋友來電支持,深受感動,自己會繼續做好地區服務及投放更多時間推動環保工作。 譚耀宗讚蔡議會貢獻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顧問曾鈺成均對蔡素玉未能連任感到可惜,並讚揚她過去在議會的貢獻。曾鈺成承認,港島區有些屬民建聯擁有較紮實支持的選區中,有部分選票流失了,他們暫未有時間詳細研究投票的情況,不排除部分民建聯支持者的選票,轉投了給匯賢智庫的葉劉淑儀,亦估計該黨去年支持葉太補選是導致選票流失的其中一個原因。不過,他指失票原因仍待再進一步分析。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1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5 ---------- |
文匯報 A05|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食唔飽」理念失民心 訓身助選淪佈景板陳太撐公民黨 反失最後資本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為公民黨「訓身助選」,在投票日走遍港九新界,甚至要乘坐直升機「空降」新界東,可惜公民黨在地區直選方面,意圖開拓的九龍西、新界西均告落敗,而銳意進攻的功能界別亦全軍盡墨,顯然該黨迷信的「陳太效應」也不見得那麼奏效。 有學者批評,公民黨這批「政壇藍血人」,以為由陳太提出一些「食唔飽」的理念就可以勝出,完全不知道民間疾苦。有評論家更直言「陳太已失落最後一塊遮羞布」,令公民黨也同時「露底」。 陳方安生在今屆立法會選戰,力撐公民黨,輕視其他反對派陣營的小黨派,選舉結果可謂「搧了陳太一大巴掌」,直接令陳太效應惹人質疑,學者李彭廣及蔡子強都認為陳太在選戰中能夠發揮的「明星效應」有限。李彭廣直言,陳太在選戰中只是「襯托」,香港情況相當有趣:「你說香港人信明星也行,不信也行。」 被人捧得太高 摔得更狠 他認為,陳太有相當的弱點,只能為公民黨起箍票作用,卻未能開拓新的票源,更未能統一反對派,因此作用相當有限。蔡子強則指,公民黨得票率只得13%,差點讓社民連爬頭,可能公民黨實力不強,陳太的效應也不大。劉迺強又以「公民黨打殘、陳老太蒸發,全部露底」來形容,他指出,陳太只是被人「捧得太高」,自以為真的一呼百應,結果連她賴以掩飾的最後一塊遮羞布都沒了。 「陳太效應」 新界無人理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何國良則狠批,陳太自醞釀參加港島區補選,到擔任了8個月的立法會議員,期間毫無建樹,「只提過一些不知所謂的核心價值宣言,唔知佢講咩嘅建議」。他說:「就算你係神,落到凡間又做唔到野,就唔係神啦!」 他說,公民黨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苦無議題為自己打響頭炮,惟有拋出「陳太效應」這最後一張牌,誤以為陳在港島區補選時聲勢浩大,就可以「點石成金」。這證明這批「政治藍血人」,完全不明白民間疾苦:「港島區係一個中產區,選民對於政治、自由呢啲抽像議題有一定嘅嚮往,佢先有市場,但當一去到新界東西,市民只係關注到『你可唔可以幫我做到野,條橋起唔起』,而陳太只係識得提啲食唔飽嘅理念,梗係冇人理啦!」 他坦言,陳太在政治上「已沒有將來」。因為各反對派中人都前仆後繼去參選,唯有陳方安生「怕死」,拒絕參選。她已沒有政治前途,最多只能躲在公民黨背後「指指點點」,而公民黨的表現,對她定然是沉重的一擊。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1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6 ---------- |
文匯報 A06|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李慧地九西拔頭籌 「千年老二」甘乃威破「宿命」17新面孔 初登議事堂 【本報訊】新一屆立法會新任議員的特色,是年輕人特別多:最少有17張新面孔首次以立法會議員身份進入議事堂。其中有在社會默默耕耘多年、今日終走到台前的資深工會工作者,有剛贏得區議會議席再成功進軍立法會的獨立人士,亦有反對派的「千年老二」和知名度高的激進派人士。而當中最亮眼、踏入政壇時間相對較短卻迅速冒升的新星,都來自民建聯——在九龍西首次「擔正」參選名單首位的李慧地,以及新界東劉江華團隊排第二位的陳克勤。他們矢言進入立法會後,定會以改善經濟民生為焦點。 民建聯焦點新人李慧地,首次九龍西排頭牌即「無驚無險」地勝出,她感謝市民給予民建聯新一代機會,承諾繼續努力,用務實理性的作風幹實事。她形容作為新人知名度較低,加上區內有多張名單爭取相同票源,競選過程漫長艱辛,又謙稱團隊在區內以最高票數當選,與民建聯紮實的地區工作有關。 嫻姐退幕後 黃國健接棒 首次當選成為新一屆立法會最年輕議員的陳克勤承諾,自己會在議會內監察政府,改善政府施政及民生,搞好香港經濟及民生,尤其會關注年輕人置業等新生代問題,又會表達更多二三十世代的聲音,這是之前向年輕人承諾的,他會逐步去做。他相信,民建聯在過去4年得到市民認同,是每位助選人逐家逐戶去爭取回來的,他會落實他的選舉承諾。 俗語說「成功男士背後有個女人」,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在陳婉嫻的力撐下完成世代交替的使命。黃國健表明,「熱話題」最低工資立法將會是個人在議會中首先面對的議題。完成「交替任務」的嫻姐雖然再沒有議員名銜,但她表示工聯會是一個「有前有後」的團隊,個人日後的工作仍會在舞台上為大家打拚,「分別只是前同後」。 梁美芬盼改「政治兩極化」 西九動力的梁美芬首次參加立法會地區直選即以19,914票勝出,感到十分高興,證明選民認同她多年來的地區工作,並希望議會內有獨立、專業,不受政黨束縛的聲音去為他們反映事實。她強調,自己進入議會後絕不會加入任何政黨,並希望自己進入議會後能夠改變現時議會內「政治兩極化」式的文化,不同政黨、議員都應該為著香港好,平心靜氣地坐下來議事論事,日後的議事堂內不再吵吵鬧鬧。而她計劃提出的第一個動議辯論則有多個考慮,包括增加老人生果金及西九規劃等。 民主黨的「千年老二」甘乃威歷盡波折,終於一嘗擔任立法會議員的滋味。他說,自己的心情十分激動,因為這代表了「世世代代在地區紮根」的人士能夠進入立會,又強調會戰戰兢兢在立法會為市民發聲,不辜負市民的期望。 10未能連任議員 香港島 蔡素玉 (民建聯) 楊森 (民主黨) 九龍東 陳婉嫻 (工聯會) 九龍西 劉千石 (獨立) 新界東 田北俊 (自由黨) 新界西 周梁淑怡 (自由黨) 張超雄* (公民黨) 功能界別 譚香文 (公民黨) 郭家麒 (反對派) 林偉強 (獨立) *今屆由社會福利界轉戰新界西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2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7 ---------- |
文匯報 A10|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馮檢基嘆反對派內鬥嚴重 【本報訊】民協馮檢基在九龍西選區順利連任,但得票卻比過往少。他坦言,反對派在今次選戰團結不足,不僅未做到「君子之爭」,反而互相攻伐。身為該區「地膽」的他,在選戰期間更「腹背受敵」,因為民建聯地區服務擴展快,反對派又出現多團隊競爭,所以他的得票比以往低。他稱,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取得議席,自己已感滿意。 他又期望,反對派在選舉後重開「飯盒會」改善關係,以免彼此的分歧在議會持續。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2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8 ---------- |
文匯報 A11|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田擬全面退出政壇 周太請辭行會成員田少周梁意外落選辭黨職 【本報訊】(記者 明言)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分別在立法會新界東及新界西選區中意外落敗,加上在旅遊界失利,令該黨的議席由04年的10席減至今屆的7席。田北俊、周梁淑怡分別正式向自由黨中央請辭主席與副主席一職,周太同時一併向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請求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一職。目前暫由該黨副主席劉健儀出任代理主席,其後會重選正、副主席一職。 田北俊昨日凌晨在得知大概結果時,曾向在場傳媒表明除了辭任黨主席一職外,還「會」全面退出政壇,並「有打算不做」社會公職,只會恢復黨內普通黨員的身份︰「多謝咁多年來傳媒給我的支持,將來我相信唔會再搵你地飲茶,亦不會跟你地說任何話。」「你地傳媒界唔會再見到我。」 記者會上向選民致歉 在昨午自由黨的記者會上,兩名副主席周梁淑怡及劉健儀雖同穿上紅衣,但在場各參選者均神色凝重。田北俊在會上承認,自由黨在今次選舉中不成功,並向支持者致歉。當被問及會否因而全面退出政壇時,田北俊則稱:「睇你點叫作退出政壇啦!」因為他認為,這需要平衡「兩個角度」︰「我地仲好關心自由黨,但就唔可以關心到好似做主席同副主席咁作出咁多決定,咁我地覺得我地扮演嘅角度係協助自由黨發展,繼續關心自由黨嘅前程。」 被問及會否繼續擔任公職,他就以「其他公職沒有機會去諗」作為回應,又希望是次失利不會影響工商界人士日後參選地區直選,以及該黨支持2017與2020年特首與立法會普選的立場。 劉健儀暫任代理主席 周梁淑怡亦即場宣佈,自己已於記者會前向行政長官辭任行政會議成員,因為她過去是代表選民進入行會的,但現在在直選中落敗,故應當由其他人擔任行會成員職位。 成為代理主席的劉健儀,對田北俊及周梁淑怡請辭感到心痛,但她仍尊重他們的決定。劉健儀表示,該黨會全面檢討未來的路向,包括與選民的溝通方式,並會謙虛汲取今次的經驗,其後又會重選正、副主席。她又提及,個人認為立法會主席比較適合由直選議員擔任,故暫時沒有打算參與競逐。 自由黨自回歸後歷屆立法會議席數目 地區直選 功能界別 議席總數 1998年 0 10 10 2000年 0 8 8 2004年 2 8 10 2008年 0 7 7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3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9 ---------- |
文匯報 A11| 立選揭曉專版| 臨別感言 |
2008-09-09 |
退政壇守家庭 周太海闊天空 「我覺得我好彩,我可以經歷一個咁戲劇性的香港歷史一部分,我亦有一個角色在其中,現在是時候給予我一個機會退一步,靜思下來,也給予一些私人空間,這方面來說是慶幸的。」歷任立法局、立法會議員長達27年的周梁淑怡,面對「突然落選」,依然坦蕩蕩,更打趣說是次選舉有這樣的結果,最開心是自己的家人與丈夫,因為她會有較多時間去陪伴大家。 臨別勵記者 為香港努力 田北俊對自由黨的「成長」有著關鍵性的影響,被問及10多年來在香港從政或參與其他事務有沒有遺憾時,田少先是笑言︰「這個好易答,就係絕對無啦!」隨後,他才娓娓道來個人對香港的熱愛與承擔︰「我在香港幾十年,睇住香港由四十幾年前嘅香港,到今日的香港,我覺得香港係我永遠想住落去嘅地方,希望我啲仔女與孫,都可以喺香港成長。」 在記者會結束前,田少以個人名義,並代表周太一併向記者說出「臨別宣言」,勉勵在場記者繼續為香港而努力︰「truly miss all of you,你們要繼續為香港努力,言論自由,言論公正,香港將來靠曬你地!」 ■本報記者 明言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3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0 ---------- |
文匯報 C02| 副刊 采風| 思旋天地| By 思 旋 |
2008-09-09 |
穩定壓倒一切 「穩定壓倒一切」此話很有警世意義。 美國次按問題未有解決,全球股市受波動不穩定。各類市場起伏跌宕,投機味道甚濃。通脹問題壓力日增,全球經濟不穩定,民怨四起,社會穩定談何容易。 日本首相辭職當有其隱密的原因,兩任首相都在任期內請辭,執政黨難免施政不順而生壓力,經濟與社會發展又怎能有厚望?投資者亦遠他而去。 泰國近年來政局同樣不穩定。本來泰國是歐洲及香港旅客的熱門地點,可惜多次見反對派發起反政府示威,甚至連機場也要封閉,可想而知社會確是如何不安定,當然影響商業活動經濟發展甚至貨幣波動。 美國大選在即,號稱民主大阿哥的美國,兩黨競選最後衝刺,難免各有被抹黑之嫌,社會充斥嘈音,一定程度影響民心無心消費。大選後無論哪個政黨勝出,老實說,以兩黨總統候選人的質素而言,能否真正把美國疲弱經濟翻身抑或是更向下推低,大多數人都無底。不明朗因素,不明朗前景,可真教人無心投資。心情難免忐忑,所聽所看的事物必然壞處多多不順眼,自生怨言。政府和官員首當其衝成為民怨的對象。若然處理不好必生事端,矛盾日增,穩定無從說起。 執筆之時,香港立法會選舉新議員已告誕生,六十個議員各自有其理念和抱負。當今經濟下滑的劣勢之下,市民對六十名新貴必有期待和憧憬。無論政治立場如何,市民的希望聚焦在「促進經濟,改善民生」目標上。十月份特首施政報告同樣教市民有所期待,還有壓抑通脹政策出台。市民生活舒適質素提高,社會必然穩定,畢竟香港是福地。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26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1 ---------- |
蘋果日報 A02|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特稿 吸引中產和專業人士陳太成功「過票」泛民
「香港良心」陳方安生今次沒有出選,但在選舉前線仍為泛民落力拉票。有分析認為,她成功吸引中產和專業人士投票給泛民候選人,如公民黨港島區候選名單取得兩席,可能是陳太成功「過票」所致;不過,她所支持的多名功能界別候選人,卻以高票落選。有左派人士認為,陳太明顯偏向公民黨,在泛民候選人之間引起風波。 較眷顧公民黨 陳太由立法會提名期開始,即為泛民候選人站台拉票,可謂大部份人均有份。分析指出,陳太效應最明顯出現在港島選區,公民黨候選人陳淑莊和余若薇成功獲選,相信是陳太成功吸引到一些去年支持她的選民,將票投給公民黨候選人。余若薇表示,陳太對港島選情十分關注,在選舉日一直陪著她。不過這次選舉結果顯示,陳太效應在九龍西和新界西未見效,她力撐的公民黨九龍西候選人毛孟靜和新界西候選人張超雄均落選。有左派人士指出,陳太明顯較眷顧公民黨,結果在泛民間引起風波,導致選民反感,令她支持的部份候選人失票。 功能界別失利 陳太支持的多名功能界別泛民候選人也未能當選,包括資訊科技界的莫乃光、會計界的譚香文和工程界的黎廣德,他們都是以高票落敗,顯示陳太效應也不是處處通行。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0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2 ---------- |
蘋果日報 A03|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民主女神相助奪82,600票 陳淑莊首戰立會成票後 【本報訊】昨日凌晨的點票中心,「Audrey,Audrey…」緊張的一刻終於來臨,台下的公民黨助選團高呼黨魁余若薇的洋名,當選舉主任正式宣佈各張名單的得票,「民主女神」余若薇終於放下心頭大石,再次展露笑容。身邊的陳淑莊比余更緊張,雖然凌晨時分已得知自己當選,但一直為余若薇能否連任而忐忑不安。記者:林俊謙 現年36歲的陳淑莊首次參選即取得82,600票,成為港島區票後。她當選後表示會像一塊海綿盡量吸收前輩的經驗,並會在議會內反映年輕人的聲音。余若薇昨在記者會表示,今次選舉是一場硬仗,雖然結果比預期好,但只屬僥倖。她認為未來四年的立法會工作會更為艱巨,會繼續與其他政黨合作爭取民主。 一度擔心余若薇落馬 港島區選情緊張,十張名單角逐六個議席。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名單不斷動員告急,揚言要取十萬票,力保排第二位的余若薇連任。余若薇前晚拉票時更一度眼泛淚光,擔心議席不保。昨凌晨點票時,陳、余兩人一直忐忑不安,雖然排首位的陳淑莊已取得一席,但她一直未見喜顏,擔心一旦得票不足,會令余若薇「落馬」。余若薇到場後,因形勢未明朗,緊張得不知可說些甚麼,一度沒現身見記者。接近清晨5時,港島區的選情才漸見明朗。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更新快速報票結果,分析余若薇應取得足夠票數入圍,公民黨的團隊才安心一點。 助選團高呼:Audrey 這時候,陳淑莊開始放下心頭大石,比證實自己當選一刻還要開心,一度落淚。清晨6時許,選舉主任正式公佈各候選人的得票。台下的助選團隊一邊拍手一邊高呼「Audrey,Audrey」為余若薇打氣。當選舉主任宣佈公民黨陳淑莊名單取得82,600票,成功取得兩席時,大家更熱烈地拍手祝賀。泛民在港島區更意外地取得四席的佳績,民主黨甘乃威、獨立人士何秀蘭也順利當選。相反建制派兩張名單配票失利,只得排頭位的民建聯曾鈺成和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當選,未能帶領排第二位的蔡素玉和史泰祖入圍。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3 ---------- |
蘋果日報 A06|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身心疲憊 「畀自己多啲空間」周梁:會多些陪家人
經歷27年議會生涯的周梁淑怡,昨日終於可以停一停,給自己多一點空間,留給丈夫及家人多一點時間,重過平靜的生活。因為昨日公佈她競逐連任新界西直選議席失敗,經過失望、疲憊的交煎,她決定退下來,與家人好好過活。 周梁與主席田北俊處境幾乎一樣,接受選舉落敗的結局。競選期間,周太的支時率一直落後同區對手,昨晨現身九龍灣點票中心時,心情明顯欠佳,對傳媒提問頗不耐煩。當她與其他候選人上台等待公佈結果,一直木無表情的緊扼雙手、咬著嘴唇,最後結果表明她落敗,只禮貌地與身邊的當選者輕輕握手便離開。其後記者追問她是否對結果感到詫異,及會否請辭行會,她都不願作答,推說稍後在記者會上交代便離開會場。 未因落敗感遺憾 約三小時後,周太再現身自由黨總部舉行的記者會,神情輕鬆了不少,相反,她身邊的黨友臉容卻顯得哀傷。周太說,她從事議會生涯有27年,對丈夫及家人犧牲好大,今次落敗,正好給自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當有記者問及今次落敗會否覺得遺憾,她表示未有遺憾,並說:「退一步,靜下來可以畀自己多啲空間。」輸掉議席非世界末日,退一步更加可以海闊天空。本報記者 周梁淑怡簡歷 年齡:63歲 學歷:香港大學文學士(榮譽)、英國羅斯布魯佛朗誦及戲劇學院研究院士、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戲劇院院士(教師及演員) 職業:全職議員 公職:立法議員(81-08年)、行政會議成員、旅遊發展局主席(00-07年)、全國政協委員、自由黨副主席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4 ---------- |
蘋果日報 A06|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政治影響力勢大減
【本報訊】自由黨作為香港首個有地區直選議員的工商界政黨,今次在地區直選全敗,連帶黨主席田北俊、副主席周梁淑怡也下馬,不少政界中人也關注缺了兩頭馬車的自由黨,未來會如何發展? 普選態度料改變 雖然代理主席劉健儀表明,自由黨日後仍然不會放棄參加直選,但有泛民立法會議員指出,沒有了田北俊之後的自由黨,對參加普選態度肯定大不如前,與政府討價還價的能力,相信會大打折扣,政治影響力勢必減弱。有泛民立法會議員指出,當年創黨主席李鵬飛在地區直選落敗,曾一度令自由黨對普選態度轉趨保守,到田北俊在地區直選中勝出,自由黨一度對參加直選相當積極,更一度考慮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派出另一名副主席劉健儀參加港島地區直選。現在田北俊落敗,自由黨更加不會投入地區直選,甚至不會接受全面普選,「好似梁劉柔芬等傳統保守商界中人,根本一直支持保留功能組別,?家連田少都輸直選,自由黨日後好難再派人去選直選。」 只會越來越順從 另外,現時自由黨內,再找不到第二個人,可以有像田北俊政治手腕及商界背景,成功周旋於北京、政府及商界之間,「佢可以同特首講數,又可以直接同中央一些官員、商界領袖溝通,不論劉健儀、林健鋒、梁劉柔芬,暫時都做唔到。」隨著田北俊退出,自由黨與政府討價還價的能力將大不如前,「以前有乜野田少可以話事,佢都有力頂住,?家田少輸埋,自由黨冇人有咁樣背景同能力頂得住。」所以,他相信自由黨會越來越順從中央及特區政府,自由黨政治影響力勢必減弱。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1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5 ---------- |
蘋果日報 A08|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特稿 曾鈺成落淚蔡素玉擁抱安慰
男兒有淚不輕彈,一向表現強悍的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昨天為競選拍檔蔡素玉流下男兒淚。今屆由九西轉戰港島的曾鈺成,雖然排在名單首位,但一直以力保蔡素玉入會為主要目標,因此拉票時也落力為蔡素玉告急,沒有因為自己必定佔據一席而鬆懈。 一早已預知結果 可惜個多月來的美夢,隨著昨天10時半投票結束而破滅,因為曾鈺成已經預見,與他在過去個多月來積極拉票的拍檔,極有可能在今次選舉中告別議會。曾鈺成在晚上開始心情鬱結,當傳媒問及蔡素玉選情,而蔡素玉輕鬆的回應有輸的準備時,曾鈺成一直愁眉不展。深夜時分到達點票中心的曾鈺成全程未露笑容,與蔡素玉一起到台上聽取點票結果時,曾鈺成一直緊皺眉頭,反之在他身旁的蔡素玉卻保持微笑。至宣佈結果的一刻,宣判蔡素玉未能連任時,站在台上的曾鈺成開始眼泛淚光,落敗的蔡素玉倒過來與曾相擁,用行動示意曾鈺成毋須內疚。至下台會見記者時,曾鈺成一開腔分析結果便哽咽,眼淚也隨著他的一字一言緩緩掉下,在旁的蔡素玉也紅了雙眼,但她一直保持冷靜,拍拍曾的肩膀,以笑容結束自己的議會生涯。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6 ---------- |
蘋果日報 A10|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醫學界 梁家騮當選促醫療保險免稅
【本報訊】醫學界選舉大混戰,以79票壓倒對手的外科醫生梁家騮,以搞公立醫院醫生工會背景下進入議會,除前線醫生外,還得到私家醫生支持,令他險勝同是首次出擊並獲重量級教授撐腰的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何柏良,入會後會「度橋」改善公私營醫療失衡及醫生標準工時問題。 醫學界四名候選人中三人是新丁,挑戰郭家麒,點票後一直由梁家騮及何柏良領先,梁最後得2,217票險勝得2,138票的何柏良。曾帶領前線醫生向醫管局追討超時及休息日補償的梁家騮估計,同時獲得前線醫生及私家醫生支持才可獲勝。 改善公私營醫療失衡 進入議會後他會盡快落實爭取公院醫生合理工時,以及改善公私營醫療嚴重失衡問題。雖然上述問題多年來「得個講字」,無法改善,但曾「玩殘」醫管局的他表示「要度啲橋去搞」,例如除醫療保險外,連醫療開支也應免稅,以優惠方法讓負擔得起的公院病人轉到私營等。至於一些如普選等重大議題,他會先諮詢業界。他不會因投身政治而放棄22年的杏林生涯,並遵從父親忠告不會放棄外科醫生工作,「阿爸叫我千祈唔好唔做醫生」,故希望能先與醫管局及同事協調,若無法協調,下一步才考慮是否轉為私人執業。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2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7 ---------- |
蘋果日報 A12|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大熱
【本報訊】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棄選,其主席一職原本由自由黨副主席劉健儀為大熱門,民建聯曾鈺成則為「黑馬」。不過,自從劉健儀放棄循港島區參與直選後,曾鈺成頓成接棒大熱,因為在新一屆議會以其經驗最豐富,兼且曾任議事規則委員會主席,熟悉會議流程;除非有其他變數,否則由他接棒的行情看漲。 有泛民中人認為,雖然曾鈺成具備出任主持的相關要求,例如熟悉議會運作,但其鮮明的政治立場令泛民擔憂,擔心他不能像范太般做到「一視同仁」,因此未必會支持他出任主席。 葉劉淑儀無意角逐 另一方面,由於新一屆議會內,出現了比較難控制的議員,包括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及旅遊界的謝偉俊等,預料擔任主席者的難度大增。有左派中人稱曾鈺成未必有意擔任,但如果沒有其他合適人選,則要捱義氣上場。劉健儀昨日表明,由報名參選航運交通界選舉那一刻開始,已決定不角逐立法會主席一職,因為主席應該由直選議員出任。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昨日則沒有直接回應曾鈺成是否競選立會主席。港島區直選當選者葉劉淑儀也表明,無意角逐主席一職。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3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8 ---------- |
蘋果日報 A14|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新當選立法會議員 地方選區選舉 -香港島(6議席,10份名單)- 編號:1候選人:林翠蓮、王錦泉、顏才績政治聯繫:自由黨 得票:2,166得票率:0.69% 編號:2候選人:「何秀蘭」政治聯繫:公民起動 得票:30,887得票率:9.85% 編號:3候選人:「甘乃威」、楊森、徐遠華政治聯繫:民主黨 得票:39,808得票率:12.70% 編號:4候選人:曾健成政治聯繫:社民連 得票:10,202得票率:3.25% 編號:5候選人:「曾鈺成」、蔡素玉、鍾樹根、張國鈞、陳學鋒、郭偉強 政治聯繫:民建聯 得票:60,417得票率:19.28% 編號:6候選人:蕭敏華政治聯繫:- 得票:1,798得票率:0.57% 編號:7候選人:勞永樂政治聯繫:獨立 得票:20,523得票率:6.55% 編號:8候選人:「陳淑莊」、「余若薇」、容詠嫦政治聯繫:公民黨 得票:82,600得票率:26.35% 編號:9候選人:「葉劉淑儀」 、史泰祖、黃健興 、陳岳鵬政治聯繫:獨立 得票:61,073得票率:19.49% 編號:10候選人:黎志強政治聯繫:獨立民主派 得票:3,955得票率:1.26%
-九龍東(4議席,6份名單)-編號:1候選人:胡志偉政治聯繫:民主黨得票:16,365得票率:6.93% 編號:2候選人:陶君行政治聯繫:社民連得票:28,690得票率:12.14% 編號:3候選人:「陳鑑林」、黎榮浩、陳曼琪、洪錦鉉政治聯繫:民建聯得票:53,472得票率:22.63% 編號:4候選人:「梁家傑」、余冠威、黃鶴鳴政治聯繫:公民黨得票:39,274得票率:16.62% 編號:5候選人:「李華明」、計明華、黃啟明、黃偉達政治聯繫:民主黨得票:48,124得票率:20.37% 編號:6候選人:「黃國健」、陳婉嫻 、王吉顯、簡銘東政治聯繫:工聯會得票:50,320得票率:21.30%
-九龍西(5議席,13份名單)-編號:1候選人:莊永燦政治聯繫:無黨派得票:1,076得票率:0.52% 編號:2候選人:「李慧瓊」、鍾港武、陳偉明、鄭泳舜政治聯繫:民建聯得票:39,013得票率:18.88% 編號:3候選人:龍緯汶、韋世民政治聯繫:南方民主同盟得票:591得票率:0.29% 編號:4候選人:「涂謹申」、林浩揚政治聯繫:民主黨得票:29,690得票率:14.37% 編號:5候選人:毛孟靜、伍月蘭、鄧志盈政治聯繫:公民黨得票:17,259得票率:8.35% 編號:6候選人:林依麗政治聯繫:-得票:590得票率:0.29% 編號:7候選人:「梁美芬」、梁偉權 、林家輝政治聯繫:-得票:19,914得票率:9.64% 編號:8候選人:「黃毓民」、李偉儀政治聯繫:社民連得票:37,553得票率:18.18% 編號:9候選人:田北辰、何顯明政治聯繫:自由黨得票:13,011得票率:6.30% 編號:10候選人:「馮檢基」、莫嘉嫻、秦寶山、黃志勇、楊振宇政治聯繫:民協得票:35,440得票率:17.16% 編號:11候選人:劉千石政治聯繫:-得票:10,553得票率:5.11% 編號:12候選人:柳玉成、蔣潔鳳、徐達偉政治聯繫:-得票:290得票率:0.14% 編號:13候選人:譚凱邦政治聯繫:-得票:1,603得票率:0.78%
-新界東(7議席,10份名單)-編號:1候選人:田北俊、簡永輝、方國珊政治聯繫:自由黨得票:28,875得票率:8.00% 編號:2候選人:蕭思江、容超榮政治聯繫:港人民權民生黨得票:1,129得票率:0.31% 編號:3候選人:「劉慧卿」、柯耀林政治聯繫:前線得票:33,205得票率:9.20% 編號:4候選人:「黃成智」、莫兆麟政治聯繫:民主黨得票:44,174得票率:12.24% 編號:5候選人:「梁國雄」政治聯繫:四五行動/社民連得票:44,763得票率:12.40% 編號:6候選人:李子榮政治聯繫:-得票:4,007得票率:1.11% 編號:7候選人:「鄭家富」、任啟邦、何淑萍、梁裡、關永業、容溟舟、林少忠政治聯繫:民主黨得票:41,931得票率:11.62% 編號:8候選人:「湯家驊」、曾國豐、曾健超政治聯繫:公民黨得票:39,957得票率:11.07% 編號:9候選人:龐愛蘭政治聯繫:獨立得票:20,455得票率:5.67% 編號:10候選人:「劉江華」、「陳克勤」、莫錦貴、黃碧嬌、陳國旗、劉國勳、連楚強政治聯繫:民建聯(莫沒申報聯繫)得票:102,434得票率:28.38%
-新界西(8議席,14份名單)-編號:1候選人:張超雄、陳琬琛 、黃家華政治聯繫:公民黨得票:27,910得票率:7.01% 編號:2候選人:「李卓人」、譚駿賢政治聯繫:職工盟得票:42,366得票率:10.64% 編號:3候選人:「譚耀宗」、「張學明」、梁志祥、陳恆鑌、龍瑞卿、梁嘉銘、老廣成、呂堅政治聯繫:民建聯得票:92,037得票率:23.11% 編號:4候選人:「何俊仁」、許智峰、盧民漢政治聯繫:民主黨得票:36,764得票率:9.23% 編號:5候選人:蔣志偉、楊智恆政治聯繫:民協得票:6,771得票率:1.70% 編號:6候選人:阮偉忠政治聯繫:-得票:1,338得票率:0.34% 編號:7候選人:「陳偉業」政治聯繫:社民連得票:32,182得票率:8.08% 編號:8候選人:鄒秉恬政治聯繫:獨立得票:1,720得票率:0.43% 編號:9候選人:「王國興」、麥美娟、曾梓筠、徐帆、梁子穎 、鄧家彪、姚國威、陳文偉政治聯繫:工聯會(麥及曾為獨立)得票:35,991得票率:9.04% 編號:10候選人:張賢登、鄺俊宇政治聯繫:民主黨得票:10,069得票率:2.53% 編號:11候選人:梁雪芳、THAPA KOMAL政治聯繫:前者為藍英同盟, 後者為獨立得票:1,366得票率:0.34% 編號:12候選人:周梁淑怡、周永勤政治聯繫:自由黨得票:21,570得票率:5.42% 編號:13候選人:「梁耀忠」、黃潤達政治聯繫:街工得票:42,441得票率:10.66% 編號:14候選人:「李永達」、王雪盈、林紹輝、張慧媚、林立志政治聯繫:民主黨得票:45,767得票率:11.49% 功能組別選舉 -保險界-編號:IN A候選人:蔡中虎政治聯繫:-得票:52編號:IN B候選人:「陳健波」政治聯繫:-得票:60編號:IN C候選人:秦鈺池政治聯繫:-得票:0 -航運交通界-編號:TR A候選人:譚志華政治聯繫:-得票:9編號:TR B候選人:「劉健儀」政治聯繫:自由黨得票:147 -教育界-編號:A1候選人:何漢權政治聯繫:-得票:12,272編號:A2候選人:「張文光」政治聯繫:教協/民主黨得票:37,876編號:A3候選人:余綺華政治聯繫:-得票:2,746 -法律界-編號:B1候選人:「吳靄儀」政治聯繫:公民黨得票:2,468編號:B2候選人:何君堯政治聯繫:獨立得票:1,286 -會計界-編號:C1候選人:龔耀輝政治聯繫:獨立得票:3,116編號:C2候選人:譚香文政治聯繫:公民黨得票:4,116 編號:C3候選人:嚴定偉政治聯繫:-得票:112 編號:C4候選人:「陳茂波」政治聯繫:-得票:5,659 編號:C5候選人:黃宏泰政治聯繫:-得票:576 -醫學界-編號:D1候選人:「梁家騮」政治聯繫:-得票:2,217編號:D2候選人:何柏良政治聯繫:-得票:2,138編號:D3候選人:楊超發政治聯繫:-得票:580 編號:D4候選人:郭家麒政治聯繫:-得票:1,869 -衛生服務界-編號:E1候選人:溫德才政治聯繫:獨立得票:5,572 編號:E2候選人:「李國麟」政治聯繫:獨立得票:11,309
-工程界-編號:F1候選人:文錫昂政治聯繫:-得票:190編號:F2候選人:黎廣德政治聯繫:公民黨得票:2,522 編號:F3候選人:「何鍾泰」政治聯繫:-得票:2,715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編號:G1候選人:余錦雄政治聯繫:-得票:1,241編號:G2候選人:陳耀輝政治聯繫:獨立得票:383編號:G3候選人:「劉秀成」政治聯繫:獨立得票:1,429 編號:G4候選人:陳贊輝政治聯繫:-得票:69編號:G5候選人:吳永輝政治聯繫:民主黨得票:712 -社會福利界-編號:K1候選人:「張國柱」政治聯繫:社工總工會得票:5,334編號:K2候選人:狄志遠政治聯繫:民主黨得票:2,743 -旅遊界-編號:M1候選人:「謝偉俊」政治聯繫:-得票:324 編號:M2候選人:葉慶寧政治聯繫:獨立得票:163 編號:M3候選人:司馬文政治聯繫:公民黨得票:81 編號:M4候選人:董耀中政治聯繫:自由黨得票:315 -商界(第一)-編號:N1候選人:邵在德政治聯繫:獨立得票:197 編號:N2候選人:「林健鋒」政治聯繫:自由黨得票:465 -紡織及製衣界-編號:X1候選人:「劉柔芬」政治聯繫:自由黨得票:1,255編號:X2候選人:鍾國斌政治聯繫:-得票:711 -批發及零售界-編號:Y1候選人:趙振國政治聯繫:-得票:1,039 編號:Y2候選人:「方剛」政治聯繫:自由黨得票:1,907 -資訊科技界-編號:Z1候選人:莫乃光政治聯繫:獨立得票:1,982 編號:Z2候選人:「譚偉豪」政治聯繫:-得票:2,017 -區議會-編號:DC1候選人:林偉強政治聯繫:-得票:137 編號:DC2候選人:「葉國謙」政治聯繫:民建聯得票:259 「」為當選人士資料來源:選舉事務處
-自動當選-鄉議局:劉皇發政治聯繫:自由黨漁農界:黃容根政治聯繫:民建聯地產及建造界:石禮謙政治聯繫:獨立商界(第二):黃宜弘政治聯繫:-工業界(第一):梁君彥政治聯繫:自由黨工業界(第二):林大輝政治聯繫:-金融界:李國寶政治聯繫:獨立金融服務界:詹培忠政治聯繫:-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霍震霆政治聯繫:-進出口界:黃定光政治聯繫:民建聯飲食界:張宇人政治聯繫:自由黨勞工界:潘佩璆政治聯繫:工聯會葉偉明政治聯繫:工聯會李鳳英政治聯繫:勞聯 地方選區當選名單
功能組別當選名單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3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9 ---------- |
蘋果日報 A25| 專欄專論| 隔牆有耳| By 李八方 |
2008-09-09 |
隔牆有耳:彭官死撐調查數據準
選舉管理委員會對有人利用票站調查茅招配票視而不見,選民要自保,維持選舉公平、公正,自發杯葛或者亂答票站調查,投票結束後惡果浮現,票站調查數據同選舉結果有好大出入,彭鍵基前晚被問到是否辦事不力,令有學術價值嘅調查變質,日後會否加強監管票站調查時,竟然話唔覺得票站調查數據同點票結果有好大分別,唔通佢認為數據好準?投票結束後即時發放嘅數據指港島區余若薇好危,新界西民建聯梁志祥排第三都有機會當選,前者引起唔少人恐慌,後者卻令人O嘴,如果彭官認為咁都算準,八方真係無話可說,但事實擺在眼前,票站調查已經變質,選管會仲係蹺埋雙手懶理,試問公信力何存?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0 ---------- |
蘋果日報 A25| 專欄專論 |
2008-09-09 |
你的回應 今日〈你想知想講想問?〉問題見刊各版,請即上《蘋果》網頁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3711 2411手機短訊:6383 6568本欄會選登部份讀者的回應。 ●前日立法會選舉日,有姓歐年長癌症病人因不滿曾蔭權施政,拚死去投下神聖的一票,藉此聲討港府。你看後有何感受?「曾蔭權似裙腳仔,乜都聽曬大陸話。」一矢中的!祝福歐伯可以繼續投票。──亦明拚死也要投票,精神令人欽佩,沒有投票的選民能無愧乎?──重於泰山歐伯,頂住呀!我地支持你,祝福你!每個選民都如你一樣關心社會,香港便得救了。奈何……──tee……曾蔭權,豎起你的耳朵聽清楚啦!──敬重歐伯歐伯,你講得好!佢(曾蔭權)淨係識擦大陸鞋,根本就冇為人民著想過。低下階層嘅人過得幾慘,佢根本就唔知。──吳廣德好的香港人都越來越唔清醒……竟然病危亞伯仲清醒過好多無病的人……哎!──大家姐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7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1 ---------- |
蘋果日報 E09| 名采論壇| 礦泉水| By 李碧華 |
2008-09-09 |
盡力而為吧
本屆立法會選舉,候選人戰況混亂激烈,但選民比較冷淡。所以都「勢危」、「告急」、「嚴峻」、「不穩」、「一票也不能少」……不必理會,因為有「心」投票者自然有「心水」,並非一時三刻便改變主意。助人配票?服從性高的傀儡,加上涉及貪飲食貪利益常見報,見到一些「被支配被指使的人頭」,大家心知肚明。很多票站外堆塞拉票團,落力又熱情。但人家已到現場,一定有所決定,「拉」什麼?反而站車慢駛的告急宣傳有點作用,本來不打算投票的市民,見到真人騷,才無心變心動,心動化行動。投票除了行使公民權利之外,也為了一個不知算不算遙遠的自由夢。雖然過去泛民議員在立法會總是作用有限,但多一把聲音比少一把聲音好。保皇媚主之流的嘴臉,已經很討厭──當然,世無完人,「非黑即白」是不存在的,我們只能把手中一票投給心目中正直正派有往績的候選人。某候選人道:「事已至此,該做的都做了,把一切交給上帝吧。」明明風和日麗艷陽高照,誰知竟下了場大雨,堅持到票站的人,是不受天氣影響的人,或者因為這一批,改寫了部份數字。可惜投票率比去屆低。雖然感冒頭痛,但仍支撐至公佈結果。此日過去。天又亮了。盡力而為吧。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32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2 ---------- |
蘋果日報 E09| 名采論壇| 處境| By 李純恩 |
2008-09-09 |
候選人的笑臉
寫這篇稿的時候,是立法會選舉那天傍晚,電視台不斷報道選情,還製作了一段「最後拉票」,讓那些候選人對著鏡頭說幾句「現在形勢緊急」之類的話。不知是不是草率行事,還是有心整蠱,那些候選人在鏡頭前出現的形象都具某程度的驚嚇效果。有些女人,蓬頭垢面,好像不是在選「議員」,而是煮飯煮到一半發現少了根蔥,撲去街市途中被人攝入鏡頭。有個女人頭上綁了條標語,頸上戴了條珠鏈,肥腫難分,像個瘋婦,有些男人說自己代表中產,要改變這個要改變那個,說時目光呆滯,你看了都替他健康著急,希望他先改變一下自己的精神狀況。今年十個候選人十個說自己情況危急,其中大概兩成是真的,其餘不過鸚鵡學舌或趁機博亂。亂糟糟中,你真正體會到「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句話的道理。反之,有求於人,「品」就輕了。有些候選人,平時趾高氣揚,一開口,噴出來的都是「少爺氣」。有的是有點聲望的專業人士,或是律師或是醫生,平時客人病人相約要排隊,一走進他們的辦公室或診所,似乎他能定你生死。但現在怎麼樣?披著那條令人看起來其蠢無比的綵帶,站在街頭,點頭哈腰,甚至載歌載舞,三唔識七,只要經過身邊的,好像都是失散多年的親人。如果這些都是真心實意的轉變,但也無話好說,但人性會不會有這麼大的落差?正常的人格尊嚴,一下子就可以如此放下?所以越看,越覺得這些「平易近人」的可怕,簡直就是臥薪嘗膽,這媚笑的臉,豈是白看的?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33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3 ---------- |
南華早報 EDT5| EDT| By Dennis Eng and Olga Wong |
2008-09-09 |
Maverick lawyer Paul Tse wins tourism seat Paul Tse Wai-chun edged out rival Joseph Tung Yao-chung of the Liberal Party by nine votes to clinch the tourism sector's Legislative Council seat. It was a surprise victory by the maverick lawyer. Many observers had assumed Mr Tung, the Travel Industry Council's executive director, would win the closely fought race for the seat vacated by Howard Young. There is a perception within the industry that Mr Tung was working more for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than those of the travel trade, which may have tipped the scales in favour of Mr Tse given that most of the voters are travel agencies. Mr Tse is best known for incurring the wrath of the Law Society after appearing almost nude on the cover of Next Magazine in 1999. The following year, accompanied by his partner, agony aunt Pamela Pak Wan-kam, he donned a hot-pink superhero costume in his bid to win a Legco seat. Four years ago, Mr Tse failed to unseat Mr Young, who won by 54 votes. Despite his relative lack of connections to the industry, Mr Tse said he was suitable to represent the travel trade since amending regulations was necessary to tackle many problems facing the tourism sector. He said reforms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ourism Board and suggested consolidating the many organisations that oversee the industry to save resources. I hope Mr Tse will do something to benefit the city's tourism, Mr Tung said. Mr Tung said he would honour an earlier pledge to step down from the council after more than 11 years regardless of the election outcome. The council's chairman, Ronnie Ho Pak-ting, expressed disappointment at Mr Tung's loss. He would not comment on Mr Tse but said the council worked for the benefit of the travel trade and does not dabble in politics. Relations between Mr Tse and the council have been testy since the lawyer accused Mr Ho in June of abusing his position and authority to canvass for votes for Mr Tung. Meanwhile, Chan Kin-por, chief executive of an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company, will succeed incumbent Bernard Chan as legislator representing the insurance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after he defeated Choy Chung-foo by 60 votes to 52. Liberal incumbents Vincent Fang Kang, representing the wholesale and retail sector. Jeffrey Lam Kin-fung in the commercial sector and Sophie Leung Lau Yau-fun, in the textiles and garment sector, all fended off challenges.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5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4 ---------- |
南華早報 EDT6| EDT| By Paggie Leung and Gary Cheung |
2008-09-09 |
Ageing legislature defies efforts by some parties to inject young blood The new legislature will be older, despite efforts by some political parties to inject new blood. The average age of the newly elected lawmakers has risen by almost a year to 54.57, up from 53.68 in 2004 and 51.28 in 2000. Including three veteran politicians making an electoral comeback, a third of the 60 seats have gone to new faces, with 10 from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and 10 from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They include two young rising stars from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Gary Chan Hak-kan, 32, who ran second on the DAB's list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and Starry Lee Wai-king, 34, from Kowloon West. They are the youngest new lawmakers, followed by Tanya Chan, 36, of the Civic Party, which deliberately let Ms Chan lead a ticket on Hong Kong Island, followed by party leader Audrey Eu Yuet-mee. Ms Eu once defended the decision by saying: One of the targets of the party is to make way for new blood, and this election sets a good example. These three newcomers are the only new members under the age of 40 in the new legislature. The youngest winner in 2004 was Bernard Chan, from the insurance sector, who was 39 at the time. The Heung Yee Kuk's Lau Wong-fat, 72, who ran uncontested, will again be the oldest legislator.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have more older legislators, with David Li Kwok-po from the finance sector, Raymond Ho Chung-tai representing the engineers, and Philip Wong Yu-hong of the commercial (second) sector all being 69.
The male-to-female ratio remains similar to the previous two legislatures, with 11 female legislators, one fewer than in 2004 but one more than in 2000. More than 80 per cent, or 49, of the newly elected legislators have a bachelor's degree or higher qualification, similar to the previous two groups elected in 2000 and 2004. Eight have doctoral degrees, 18 are master's graduates, and 23 hold bachelor's degrees. Seven received post-secondary training and four have only a secondary education.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6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5 ---------- |
南華早報 EDT3| EDT| By Fanny W. Y. Fung |
2008-09-09 |
Unionists strengthen hand with extra seat Unionists will have a stronger voice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after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gained an additional seat. Having fielded a record 15 candidates, the Beijing-friendly labour group won four seats in the poll, compared with three in 2004. Wong Kwok-hing, who switched from the labour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to New Territories West, secured the seventh seat in the most hotly contested direct election battleground after a close fight with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Albert Chan Wai-yip and the Civic Party's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Mr Chan won the eighth seat, while Dr Cheung was defeated. I feel very emotional. We originally expected to fight for the marginal seat as our campaign was in crisis, Mr Wong said. FTU chairman Wong Kwok-kin will be a new face in Legco after winning in Kowloon East, after veteran lawmaker Chan Yuen-han took a back seat and ran as the second candidate after him. I think our result is related to sister Han's service in Kowloon East for more than 10 years, he said. Two other federation members, Pan Pey-chyou and Ip Wai-ming, were elected uncontested in the three-seat labour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The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and the Federation of Hong Kong and Kowloon Labour Unions each retained one seat, with Lee Cheuk-yan and Li Fung-ying being re-elected. Political scientist Ma Ngok, of Chinese University, predicted that the government would face more pressure on controversial livelihood issues such as legislation on a minimum wage and a competition law, as the FTU and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both representing grass-roots voices, had a bigger say in the legislature.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8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6 ---------- |
南華早報 EDT7| EDT |
2008-09-09 |
What they said The communists use millions of dollars to get just two seats. They had better get lost. "Long Hair" Leung Kwok-hung on the DAB's results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We cannot ask voters to allocate votes blindly. The DAB's Tsang Yok-sing on the failure to share votes with Regina Ip Lau Suk-yee on Hong Kong Island Even if I were not running, Choy So-yuk might not win the election. Regina Ip in her reply Voters are all smart. They know how to split their votes. Cyd Ho Sau-lan reflects on her victory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Heung Yee Kuk for their support. DAB chairman Tam Yiu-chung. The party won two seats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with the kuk's support, with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of the Liberal Party, losing as a direct result I am blanked now. I am going to talk about that tomorrow. Selina Chow reflects on her defeat
I have to admit that my attendance record [in Legco] was not so good. Lau Chin-shek reflects on his defeat Most of all, I feel relieved. Ronny Tong Ka-wah, of the Civic Party, after his victory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13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7 ---------- |
南華早報 BIZ14| BIZ| Lai See| By Ben Kwok |
2008-09-09 |
Lai See Universal suffrage would iron out a few Legco wrinkles Welcome to the 20 new faces o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who are expected to reinvigorate the local political scene and help keep the administration honest. Three of the 30-something new faces from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have brought the average age of the 60 Legco members down to 54.7 from 57.7. They are Tanya Chan, 37, who won on Hong Kong Island; Starry Lee Wai-king, 34, Kowloon West, and Gary Chan Hak-kan, 32, New Territories East. As all the past Legco members were four years younger in the last election, it could be argued that the average age has actually risen a year. It all comes down to there being too many senior citizens on the lawmaking body. Five of the Legco members are 65 or over and they are all from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They are led by 72-year-old Lau Wong-fat who represents the Heung Yee Kuk; banker David Li Kwok-po, 69, from the finance constituency; Philip Wong Yu-hong, 69, who represents commercial interests; Raymond Ho Chung-tai, also 69,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ituency, and Vincent Fang Kang, 65, of wholesale and retail. By contrast, Tsang Yok-sing, 61, is the oldest elected member from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So, if we want a younger Legco, there is no better way than to go for universal suffrage. And the sooner the better! Keeping abreast of things Video of the day: pro-Beijing candidate Gary Chan Hak-kan, who won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for the DAB, also made it to the top of the list on YouTube for an interview yesterday morning in which he was asked how he felt about becoming a legislator. "Er {hellip}Er {hellip} I'll try my breast," he kept saying. http://hk.youtube.com/watch?v=BQIhW4b5zSM Crass insular thinking The award for the most insensitive ad of the year must go to this from the Lamma Business Owners' Group in an attempt to drum up attendance at its meeting this Thursday morning. Er, wake up and smell the coffee. Entering a new Life quietly Not everyone thinks that getting to list on the main board of the stock exchange is such a big deal. CK Life Sciences, the biotechnology arm of Li Ka-shing's empire, requested not to have a listing ceremony to mark its switch to the main board after six years in the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The reason is unknown, but it could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fact that CK Life's shares are down 80 per cent from its initial public offer price of HK$2. Yesterday, it fell a further 3.66 per cent to 39.5 HK cents, against a 4.32 per cent gain in the Hang Seng Index. Lai See can recall Mr Li, who owns 45 per cent of CK Life Sciences, showing up for five minutes to blow the trumpet for his biotechnology venture at the pre-listing ceremony in 2002. How things have changed. The correction gets worse Harbin Power Equipment came up with a classic example of: when you're in a hole, stop digging. Yesterday, the listed company felt compelled to put out a correction for issuing some incorrect data in its interim report at the end of last month. The correction read: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in the part of 'STAFF' of the orignal interim report which is issued in Hkex website and the Company website for the check. The correction is as following: "Original report: 'As at 30th June, 2008, the employees of the Group totalled 16,880.' "Corrected report: 'As at 30th June, 2008, the employees of the Group totalled 17,880.' "The Copmany apologize to all the investors for the inconvenience. "Hereby to be corrected." We await the correction to the correction.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14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8 ---------- |
成報 A03| 要聞 |
2008-09-09 |
單仲偕望勿因失敗棄直選 【記者鄭穎茵、王智、實習記者李盼儂報道】有泛民人士及學者認為,自由黨一直都脫離不到「保皇」的背景,加上缺乏區議會的基礎,造成今次在直選中全數出局的情況落敗,估計黨員日後或會因此視直選為「畏途」,而走上全打功能組別的回頭路。 對於自由黨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二人出局,民主黨單仲偕認為,是配票的失敗,使自由黨於選舉中遭到重創,加上忽視地區工作,將議席拱手送到泛民主派手中。但他昨日亦讚揚二人是「雖敗猶榮」,而且輸得「有風度」,希望自由黨不要因一次成敗,而放棄直選。公民黨的湯家驊就表示,田北俊的出局,是泛民名單得票平均所致。 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葉健民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自由黨直選的「死因」,與現時的社會大氣候有關︰「普通市民現在都會留意政商關係,不能容忍官商勾結。自由黨脫離唔到「保皇」嘅背景,又缺乏像民建聯一樣的區議會加量作為基礎,所以才有今次結果。」他表示,今屆背景相似的候選名單多,選民難以分別各人,因此亦沒有候選人能夠真正跑出。 會否直選成關鍵問題 葉健民認為,下屆會否再參與直選,將會成為自由黨日後發展最大的問題,「因為市民認識面孔都『落馬』,市民對剩下議員的認知度較低,自由黨日後要贏就更難,黨員或因此視直選為「畏途」,有機會令自由黨走上回頭路,加強悍衛功能組別的議席。他認為︰「工商界需要重新檢視自由黨的功能,亦需要明白現時的政治環境,如果沒有民選成分或民意代表,不論在甚麼制度下,將來政途都會難走。」 他續謂,過往周梁淑怡可作為民意代表,曾蔭權「正在考慮」周梁請辭,是要審視與自由黨的關係,以及如何安撫工商界的情緒,估計或可能邀請自由黨元老人物,如梁劉柔芬加入行會,或按計劃重組行會。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7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9 ---------- |
成報 A03| 要聞 |
2008-09-09 |
結束議員生涯周太享天倫樂 【實習記者李盼儂、鄭穎茵報道】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選舉失利,結束27年議員生涯,她說家人最高興,但暫未習慣多了時間。而主席田北俊則說,對議會工作沒有遺憾。 會多花時間與家人相處 光陰荏苒,擔任議員已經27年周梁淑怡說,人生寶貴,作為地道香港人、土生土長,她熱愛香港,任何事只要對香港有利,就會本著義不容辭的心態去做,而政治及公務的工作亦豐富了她的人生,讓她見證香港戲劇性的變化,港人治港、選出自己的議會。她形容,經歷香港歷史的一部分,是時候退一步,靜下來,讓自己有更多私人空間。 她說,議會工作犧牲很大,過去27年家人給她很大的空間,讓她縱橫政壇,她相信今後會多花時間與家人相處,共享天倫之樂。她說,大局已定,周梁淑怡語調從容地指點票當晚,已預料到自己勝算不大,亦難掩面上的一點哀愁。但當周梁淑怡提到剛與牙牙學語的孫兒通電話時,便立即笑逐顏開。 田北俊議會工作無遺憾 同樣離別在即,田北俊雖然不再是一黨之主,但仍心繫自由黨的前程,他表示今後仍是黨員,雖不會參與黨內事務,但如有需要,他仍會給予協助及意見。擔任議員20年,被問到議會工作中有沒有遺憾,田北俊淡然說否,並表示從政讓他見證香港日漸繁榮。他以堅定的語氣說:「今日香港,係我願意落地生根、住落去嘅地方!」 勝敗乃兵家常事,面對輸贏,田北俊安然接受,暫時仍未想過要擔任甚麼公職。臨別前,他感謝傳媒多年對他的關注,叮囑傳媒堅守言論自由,表示會掛念傳媒各界。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7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0 ---------- |
成報 A04| 要聞 |
2008-09-09 |
分散參選奏效 合共奪23議席泛民仍有力左右政改 泛民主派今年在立法會地區直選中奪得19個席位,相比04年時多出一席,應比預期為佳。今年泛民採取分散名單的戰術,內部亦沒有作出全面協調,但最後各張名單的得票出奇地平均,令泛民在得票減少的情況下,仍取得較多的議席。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就表示,選民自行配票的效果甚佳,她能當選亦屬「好彩」,她又表示,泛民能否團結,仍有待考驗。泛民今年在功能組別失掉三席,但仍然剩下四席,取得23個議席的泛民主派,足以左右日後香港的政改路向。 記者王智報道 今年泛民在港島區一口氣拿下四席,加上九龍東得兩席,九龍西佔三席,以及在新界東、新界西分別取得五席,令泛民一共在直選上得到19個立法會議席。 余若薇直認靠運氣勝出 04年泛民氣勢最盛的時候,也只能在地區直選取得18席,後來民建聯前主席馬力去世,陳方安生在港島區補選勝出,泛民才拿下第19席。今年泛民的支持度明顯不及當年,但在分拆名單,以及得票率平均的情況下,卻可以取得19席,不少泛民人士都始料不及。 公民黨的一眾參選黨員,昨日透過電視向市民鞠躬謝票。余若薇在記者會上表示︰「今次公民黨得到五個議席,已經係盡沖最大嘅努力。」她直認自己的勝出有運氣成分,「今次係好彩,如果對方有配票,我地會輸。在新界東,泛民亦大有收穫,在七席中取得五席,出戰該區的湯家驊認為︰「今次新界東冇配票,但就比上次贏多沖一席。我直頭覺得喜出望外,睇嚟選民比政客更加有智慧。」 能否團結有待時間驗證 其實,今年泛民在各區的實際得票都有所下滑,有人認為原因與泛民依靠政治明星,以及地區工作不足有關,余若薇就回應,指其他黨派的地區工作的確較佳,公民黨在未來會盡力追趕︰「我們會加強地區工作,但係我地冇『大水喉』照住,開辦事處唔容易,亦好難學人去搞海鮮宴、抽獎等等。」 連同社會福利界、法律界、教育界及憲生服務界等四個泛民成功守住的功能組別議席,泛民現在於立法會手握23個議席。將來政改推行之際,政府要取得最少三分二議員的支持,才能過關。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認為,泛民掌握了關鍵的否決權,將來會更有議價能力。 不過,民主黨、公民黨及社民連的立場並非時時一致,雖然泛民各派都表示,未有因為今次選舉而傷了和氣,但余若薇就認為,日後泛民議員能否在重要時刻團結一致,有待時間去驗證。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7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1 ---------- |
成報 A04| 要聞 |
2008-09-09 |
張超雄:中產投票率低致敗 【記者王智報道】今年公民黨在立法會取得五席,較去屆減少一席,轉戰地區直選失利的張超雄就表示,中產的投票率低是原因之一。爭取連任會計界失敗的譚香文不點名地批評對手是「民主A貨」,並相信因票源被分薄而落選;參選工程界的黎廣德認為,功能組別的戰果易受策略影響。 譚香文斥對手「民主A貨」 公民黨今年派出張超雄及毛孟靜,分別出戰新界西及九龍西兩個選區,結果兩人都與立法會議席擦身而過。兩人帶領的名單,分別成為新界西及九龍西的落敗名單中,得票率最高的一張。張超雄認為︰「今年中產人士與知識分子投票意欲較低,對於我們來說有很大的影響。」 公民黨今年亦有積極參加功能組別的選舉,但就失利而回。競逐會計界議席的譚香文被陳茂波擊倒,她認為自已是被人用策略擊敗︰「對手是『民主A貨』,而且今年對方派出不少人來分薄票源,所以才會落選。」 至於今年出戰工程界的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就以些微的票數敗在尋求連任的何鍾泰手上。 黎廣德認為︰「在小圈子選舉中,戰果較易受到策略的影響。」他表示,公民黨將來仍會積極爭取功能組別議席,但參選是要得到足夠的功能組別議席,以爭取把功能別組取消。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7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2 ---------- |
成報 A07| 要聞 |
2008-09-09 |
九議員無對手下連任 【記者陳嘯軒報道】這屆立法會選舉需要舉行投票的16個功能界別議席,其中九個由現任議員連任,當中四人是自由黨成員。在競爭激烈的資訊科技界,身兼廣東省政協委員的資訊科技企業家譚偉豪,以35票險勝泛民主派支持的香港互聯網協會會長莫乃光,當選資訊科技界議員。 資科界譚偉豪僅勝 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在1998年起擔任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但本年放棄連任,並同時向業界選民推薦「公共專業聯盟」副主席莫乃光參選。投票日前夕,電盈主席李澤楷曾向200多名好友發短訊,說「為了香港的民主,希望你與我一樣,投票給莫乃光」。 與內地官方關係密切、盛傳獲中聯辦支持的權智(國際)有限公司主席譚偉豪,結果獲得2,017票險勝得1,982票的莫乃光當選,得票率50.4%。 他在當選後說,相信自己當選主要是因為他熟悉業界、敢言和得到業界認同,又強調業界利益應與社會利益一致。他謂未來四年的工作重點,是關注香港的電訊廣播、網上保安、個人資訊保安等相關法例。 葉國謙四年後重返立會 在工程界,69歲的泛聯盟議員何鍾泰,以2,715票擊敗獲2,522票的公民黨成員黎廣德,自1998年起連續第四次當選工程界代表議員,另一名候選人文錫昂則獲190票。 2000年循區議會界別當選立法會議員的民建聯葉國謙,在「下車」四年後再次循區議會間選重返立法會。上屆循鄉議局晉身立法會議員的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在自由黨議員劉皇發「重返」鄉議局界別並得以自動當選後,本屆只能「被迫」到區議會界別參選。在民建聯及其友好穩佔全體區議員多數下,葉取得259票擊敗僅取得137票的林當選。 連同12個自動當選的功能界別共14個議席,新一屆立法會的30個功能界別議席,自由黨佔七席,民建聯和工聯會分別各得三席和兩席,民主黨、公民黨和勞聯各佔一席,其餘無黨派人士15人。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8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3 ---------- |
成報 A07| 要聞 |
2008-09-09 |
梁家騮重申不加入政黨 【記者程泰祖報道】循醫學界功能組別勝出的威爾斯醫院外科醫生梁家騮承諾,會為業界爭取利益,但不會加入任何政黨,以保持獨立和理性。 立法會選舉醫學界功能界別由威院外科醫生梁家騮,擊敗尋求連任的郭家麒,當選成為新一屆的議員。雖然面對多名強勁的對手,但梁家騮終得2217票,而其餘的候選人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何柏良得2138票,而郭家麒得1869票,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得580票。 斥資打官司獲支持 突破重圍的梁家騮表示,將致力保障業界利益,不會加入任何政黨,以保持獨立性,「未來四年,我會竭盡所能,履行競選時的承諾,保障社會的醫療質素,改善同業的行醫環境。同時,我會以理性的態度,代表業界監察政府施政。」 因為自掏腰包與醫院管理局打官司,而得到不少「粉絲」支持的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長梁家騮,勝出後有人形容他:「坐喺度都贏!」另外,憲生服務界功能組別護協的獨立候選人李國麟,以1萬1309票連任,較另一獨立候選人溫德才的5572票,高出近倍票數。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9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4 ---------- |
成報 A07| 要聞 |
2008-09-09 |
陳茂波高票挫敗譚香文 【記者程泰祖報道】立法會功能組別會計界選舉,由陳茂波以5659票,擊敗尋求連任的公民黨譚香文。而保險界功能界別需經過兩輪點票之後,終由陳健波當選。 立法會會計界功能組別點票結果,陳茂波得5629票;尋求連任的譚香文得4116票,無法連任;龔耀輝得3116票;黃宏泰得576票;嚴定偉得112票。 陳茂波擊敗尋求連任的譚香文:「感覺到擔子很重(為何這樣說?)因為未來四年有很多東西要做,我會全力以赴。」 保險業點票 陳健波險勝 至於保險界方面,由於沒有候選人在第一輪點票中取得絕對多數票,點票需要進入第二輪。得票最少的候選人的得票須按照選票上的第二選擇轉移予其他兩位候選人。結果陳健波共取得60票,擊敗蔡中虎的52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9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5 ---------- |
香港經濟日報 A14| 採訪手記| 政情動向| By 吳爾文 |
2008-09-09 |
煲呔不講浮雲 改用鞭策論 煲呔曾昨日走去與大學生對談,有大學生當面問煲呔曾,有否擔心會步前任特首董建華的後塵,在任期未完成之時便要下台。煲呔曾回應時,不敢再講浮雲論,改為鞭策論來形容民調。 立法會選舉終於塵埃落定,下個月特首曾蔭權公佈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時,相信議事堂內將會好戲連場, 煲呔曾為了制定施政報告,近期頻頻出動,昨日更跑入西貢,與一眾科技大學的學生交流意見。有大學生問煲呔曾,會否學董建華,即提早下台? 強調會做到任期結束 對於下台之說,煲呔曾就強調會努力做好工作,「till the end of the term」(直至任期結束為止)。他又笑言,自己共有兩個老闆,一個是中央政府,另一個就是香港市民;若果中央接受他,市民又支持他的話,隨時願意再到科大與一眾大學生會面及討論施政報告。 當然,在憲制地位上,施政報告最重要是得到立法會支持,煲呔今日開始陸續會見當選者,恭賀他們之餘也聽聽他們對施政報告的意見。 在安排見面的次序上,今日首先獲邀見面的是鄉議局,明日則為民建聯,後日就到自由黨和民主黨,最後才到公民黨。 email:[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06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6 ---------- |
香港經濟日報 A18| 2008立會選舉| By 林彥邦、何曉勤 |
2008-09-09 |
葉劉獲6萬票 壓過民建聯 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部分與建制派關係良好,同時大打專業獨立形象的候選人,成功上位。其中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繼去年立法會補選後,再次出戰港島選區,獲得逾6萬票勝出,得票壓過民建聯。 盼多選兩屆 暫無打算組黨 葉太估計,民建聯流失的選票,部分被自己的名單吸納了,亦有去年曾經投票給她的選民,基於感情分,繼續支持自己。 她又坦言,若身體許可的話,會多選兩屆立法會,並致力培育政壇新秀。 對於會否乘自由黨弱勢組黨,葉太表示沒有這打算,因獨立旗號也能有效吸引選民。「有很多港島選民表示,不喜歡有政黨的候選人,較喜歡獨立背景,因不會被黨的政綱捆綁。」 展望入局後的工作,葉太稱會關注經濟民生、教育、運輸和公務員事務,但無意競逐立會主席之位,期望能夠跟不同黨派,甚至是泛民,進行溝通。她並承諾,在議會內會避免謾罵,即使對手主動挑戰,亦會希望保持風度,作君子之爭。 標榜獨立 梁美芬九西當選 另一位主打獨立的當選者、九龍西的梁美芬,以約1.9萬票贏得該區最後一個議席。她強調,選票是由多位獨立區議員及地區人士,一票一票耕耘所得的支持,對成績相當滿意,又強調今次的選舉結果,最能證明自己並非如傳聞所指,獲得中聯辦的幫助。 梁美芬希望在立法會內爭取空間,提高地區服務的平台,並希望將來議員都能重視地區工作,與區議員都有更好的合作。 她稱,當選後的首要工作,是要學做立會議員,熟習議會規則,以及與助選團研究,在議會內提出甚麼議案等。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08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7 ---------- |
香港經濟日報 A29| Executive & Market| By 吳曉怡、程安怡 |
2008-09-09 |
新媒體廣告 攻社群網絡 惟滲透難 暫無礙傳統廣告地位 立法會選舉剛落幕,有候選人為打動年輕選民,出動Facebook在網上大事宣傳。這邊煙消才散,以互聯網及手機為首的新媒體廣告才剛拉開戰幔,本地整體廣告支出至上月達349億元,其中新媒體市場佔約10億元。 全球商家亦將狂攻社群網絡,估計至2011年,內地單是網絡廣告就達270億元人民幣;但有業界人士提醒,新媒體不易滲透,而且廣告最忌犯眾憎。 傳統廣告媒體如電視、電台、報章雜誌等渠道,近年雖受新媒體衝擊,仍無礙其江湖地位及受歡迎程度。根據廣告調查公司admanGo數據顯示,電視廣告於06年佔整體廣告市場開支30%,達147億元,07及08年均下降至27%,今年截至7月錄得94億元開支。 金帆獎傳媒大獎委員陳家穎接受本報專訪時分析,傳統媒體受眾層面廣,縱使收費較昂貴,卻仍最受廣告商歡迎。「傳統媒體滲透率快,出一個廣告有300萬、400萬人看,全港有一半人知道已很厲害。」 廣告商在傳統媒體上少花的錢,就落在新媒體應用上,尤其針對互聯網和手機廣告,陳家穎指業界面對的挑戰,是「互聯網與手機均是較私人應用的層面,如何融入這些社群,讓他們接觸品牌信息,而不要令人憎你。」 網上廣告 最忌犯眾憎 以近年大行其道的Facebook、Blog、MySpace為例,此類Social Community Site勢力龐大,Facebook在6月有效上網人次便突破1.239億。以為肥豬肉就在嘴邊?也不一定。此類網站本意為網友間互相分享經驗、識朋友的地帶,陳家穎指,受眾不會接受品牌「突然衝入來賣東西」,若太硬銷,容易惹起社群不滿及圍攻。去年年尾,Facebook創辦人薩格堡(Mark Zuckerberg)宣佈Facebook廣告系統Beacon,經幾星期試用後,一個名為MoveOn.org的自由組織發起抗議行動,隨即獲得7萬人聲援,原因是Beacon侵犯個人私隱,迫得薩格堡要發出道歉聲明。事件說明,年輕消費者同樣介意個人的消費習慣被侵犯。 自由度大 發揮平台廣 在網站賣廣告,要在接觸率與廣告次數之間拿捏準確,「網站那些banner ad要多久彈出一次?目的是不要趕客,否則網民會憎那個品牌,更憎這個網站。」陳家穎承認,新媒體花費相對並不高,但風險較高,現階段並非所有廣告商願意採用。「在互聯網賣廣告,計算click rate,效用是可量度的,做得不好,好易現形。」她謂,新媒體沒有一套最佳標準,廣告人只好不斷嘗試,緊貼市場,見勢色不對就即刻變,故造就新媒體有很廣闊的發揮平台。 她舉例,Levi's曾與Second Life合作,舉辦虛擬Levi's community,網友在站內聊天,同時可體驗產品,引發他們回到現實裏認識或購買該產品。最近Pacific Coffee便與Mercedes Benz搞互動,消費者只要拿著一張特製卡放在電腦螢幕前轉動,螢幕便可看到汽車的3D畫面,若覺得意猶未盡,可到車行看實物及選購。 手機金融旅遊 最常用 陳家穎強調,現時消費者專心程度相當低,故廣告商要以不同層面去傳達同一個信息。線上線下必須同時互相補給,不能分割。「我們常說ROI(Return on Investment),新媒體的定位是令受眾留意到品牌,參與其活動,從而喜歡上它。未必是即時的消費,但絕對是長期的品牌建立運動。」新媒體最高使用率的產品類別,現時以運動產品、手機、銀行金融及旅遊為主。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17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8 ---------- |
東方日報 A16| 港聞 |
2008-09-09 |
肥亨自嘲量地小市民 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雖然因病離開官場,不過百足咁多爪嘅佢依然不愁寂寞,尋日就約埋前下屬、現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去香港會開餐,順便惡補嚇離港養病後,漏聽咗嘅官場秘聞。 肥亨前日由加國返港投票後,凳都未坐暖,就四圍搵「飯腳」,尋日中午佢約埋升咗官嘅劉太食飯。我地問肥亨係咪私下過啲為官秘訣畀劉太?佢擰頭話:「點敢呀!」仲自嘲自己係小市民,同高官劉太食飯時,要執靚啲著番套西裝至得喎,搞鬼作風不改。 梗係喇,肥亨都係有頭有面,雖然依家唔再係高官,不過尋日佢係咁意喺中環行個圈,撞口撞面都有老友記上前打招呼,好似前民政事務局局長藍鴻震、九鐵行政總裁詹伯樂等,肥亨介紹自己近況時,不忘發揮幽默本色話:「我依家行喺遮打道量地呀!」將自己比做「量地官」,認真抵死。 肥亨意猶未盡再行埋去舊日經常出入嘅立法會,迎面而來係啱啱落選立法會選舉嘅前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肥亨不忘安慰對方話:「田少,你好有大將風範!」肥亨咁識講野,就算唔做高官,轉戰商界都大把世界。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9 ---------- |
東方日報 A16| 港聞 |
2008-09-09 |
煲呔曾鹽灑莎姐傷口 原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和副主席周梁淑怡(莎姐)雙雙失去立會議席,尋日不約而同辭去黨內職務,莎姐更去信煲呔曾,辭埋行政會議成員一職,乾手淨腳離開官場,返去享受人生,湊孫為樂。 煲呔曾唔知係太突然定太興奮,尋日下午四點幾去科大就施政報告向學生進行諮詢後,首度回應立法會選舉嘅結果,竟然開口夾著舌,唔知點稱呼莎姐,口窒窒話:「我今日中午收到周梁……周梁議員副主席要求退出行政會議嘅信件,我會因應現時嘅政治形勢,作出審慎考慮。」甚麼「周梁議員副主席」,真唔知煲呔曾想講乜? 煲呔曾講錯野之餘,尋日又當場被學生窒佢不知民間疾苦。話說有學生發言時,向煲呔曾反映,面對高通脹,連溫飽都成問題,點知佢聽完後卸曬膊:「通脹係全球問題,唔係特區政府可以完全解決,但我承諾唔會令學生捱餓。」呃細路哥咩!連通脹都搞唔掂,仲夠膽開空頭支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2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0 ---------- |
東方日報 A16| 港聞| 政治解碼 |
2008-09-09 |
政治解碼:新的感受新的謊言 在投票率大跌,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剛產生的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基本上都是衝著施政錯亂的煲呔曾政府而來的,因此,未來的日子,煲呔曾本人和特區政府在立法會內,相信將會舉步維艱,寸步難行矣。 面對充滿火藥味的新議會,煲呔曾昨天提出了三點「良好意願」。第一,他說:「新一屆議會出現一批新面孔,其中有不少年輕的、獨立的議員,我期望他們在今屆議會內能夠表達更具活力、新思維的想法,幫助特區政府共同改善香港人的生活。我與我同事均期望與每位議員衷誠合作,為香港創出一個新面貌、新局面。」 第二,他強調:「在選舉期間,政府很清楚聽到市民各方面的訴求,市民對我們在經濟、民生,甚至管治水平等範疇,都希望能作出改善,這些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我們一定要細心思量如何回應這些訴求。」 第三,他如此盤算:「議員固然要代表香港普羅大眾監察政府,但過分的政治爭拗,亦未必一定受到市民大眾的歡迎,所以我們會致力加強行政機關和立法會的溝通,建構一個和諧合作的工作關係,希望大家能夠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內耗。」 煲呔曾上述三點「新的感受」,大家認為怎麼樣?首先,第一點講的所謂新議會、新面孔、新思維、新面貌、新局面,他似乎希望能夠重新來過,不過嘛,這個面貌一新的新議會,恐怕要為他和特區政府帶來新的噩夢。因為那些為民請命大膽敢言的新面孔議員,必定炮聲隆隆,令他和特區政府坐立不安,無地自容也。 至於第二點,所謂「一定」細心思量市民各方面的訴求嘛,則我們聽得太多了,永遠重複講而不做,永遠停留在「細心思量」階段的美麗謊言,市民早已聽到厭煩,不再相信矣。 第三點所說不要政治爭拗,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內耗,更是令人失笑。副局長引發的政治爭拗,政府不理通脹民生問題,因此演變成的政治爭拗,根本就是煲呔曾政府低能施政造成。要減少爭拗減少內耗不是不可以,但大前提是順應民情,一切施政以民為本。可惜浮躁自私,視民意如浮雲的煲呔曾做不到。 史進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2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1 ---------- |
東方日報 A05| 港聞 |
2008-09-09 |
72歲劉皇發連任最年長 今屆立法會競爭激烈,但在緊張的選情下,也有不少有趣的議會之最。今屆年紀最大的議員是循鄉議局進入立法會,七十二歲的劉皇發,劉上屆亦是該項的保持者;至於今屆最年輕的議員則是三十二歲,新界東出線的陳克勤。 得票高低是每次選舉的焦點所在,新界東的劉江華名單以十萬二千多票成了今屆票數最多的票王,功能組別則由獲得近三萬八千張選票的教育界張文光稱王。 至於最「抵」、即以最少票數進入議會的名單,直選方面是只以一萬九千多票便取下一席的九龍西梁美芬名單;保險界陳健波則以五十二票成了功能界別的最「抵」議員。 此外,今屆立法會亦是歷年人工最高、福利最「筍」的一次。近年香港經濟復甦,物價飛漲,立法會議員不但加人工,還新加入了醫療津貼及任滿酬金,為今屆議員帶來一個最好的新開始。 享有15% 任滿酬金 立法會主席及議員的人工加幅達百分之十四,議員月薪由上屆的五萬六千七百五十元增至六萬五千二百六十元;主席薪水亦由十一萬三千五百元增至十三萬五百二十元。雖然酬酢及交通等實報實銷的限額沒有增加,但新加入了每月二萬五千元的醫療津貼。此外,本屆議員可像大部分政府合約員工般享有相等於酬金總額百分之十五的任滿酬金。以議員六萬多元的月薪及四年任期計算,其任滿酬金達四十六萬九千八百七十二元。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5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明報 F08| 通通識校園升學| Editorial |
2008-09-09 |
Low turnout TT HE poll of the 4th Legislative Council (Legco)election closed last night. The final outcomeof it will be announced today. As of 2130hours last evening, the turnout was more than tenpercentage points lower than that of 2004. Generallyspeaking, a low turnout works against pan pan--democrats. In the run run--up to the poll, many thought the relativestrength of the pan pan--democratic camp and theestablishmentarian camp would remain largely thesame in the legislative chamber. However, the turnoutwas so poor that it is now a concern that things maywork even more in the establishmentarians' favour. As of 2130 hours last evening, only 40.43% of theeligible voters turned out. The rate was 10.51percentage points lower than that of 2004 (50.94% ). This year the number of eligible voters is larger thanever, about 3.37 million. However, as of 2130 hourslast evening, 270,000 fewer voters went to the pollsyesterday than 2004. Therefore, the atmosphere thatpervaded the polling stations yesterday may well bedescribed as cold. If the pan pan--democratic camp fails tokeep at least 21 seats, it will lose the power to blockgovernment bills (especially bills about arrangementsfor the 2012 election). In that event, Hong Kong'spolitical ecology will radically change. Why were voters not interested in the election? That apparently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followingfactors. First, there are few crucial issues. The twolegislative elections that attracted record turnout tookplace when major political issues were hotly debate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ving set a timetable for theelection by universal suffrage of the Chief Executiveand of all the Legco members, there are few issuespoliticians could capitalise upon upon.. Second, though there is a downturn in the globaleconomy, it takes time for its effects to reach HongKong. In other words, the worst has yet to come. Citizens have yet to experience their harm. Furthermore, since 2003, Hong Kong's economy hasrecovere recovered thanks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generousd support. Citizens are not so resentful as they were. The 4th Legco election attracted a low turnoutprobably also because citizens are unhappy withlegislators'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a poll conductedby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 Asia--Pacific Studies of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the run run--up tothe poll, in the month preceding polling day, thepercentage of voters unhappy with incumbentlegislators obviously tended to rise. Of the voters itsurveyed, 63.6% said they were "very unhappy" orwere "not very happy" with their performance. Controversy arose over exit polls in the weekpreceding the poll. As it turned out, many votersrefused to by surveyed by exit pollsters yesterday. Citizens were wary of exit polls. Therefore, it isdoubtful that the exit poll data collected yesterday arereliable. The poll being over, all political groups will reviewtheir electioneering efforts. Election victories anddefeats are common fare for politicians. However,when they review their successes or failures, theyought to face the fact that the 2008 Legco electionattracted a much smaller turnout, for it would in no wayconduc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inHong Kong for citizens to be so indifferent to electionsas to refrain from taking part in picking the good andthe capable.
明
報 2008.9.08 社評:投票率大跌政壇格局添變數第44 屆立法會選舉投票結束,雖然選舉結果到今日才全部揭曉,但是投票率與2004 年比較,截至昨晚99 時半,出乎意料地大跌逾10 個百分點。一般來說, 投票率偏低,對於泛民陣營較為不利。因此投票之前,原本大多數認為這次選舉結束之後,建制陣營和泛民陣營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但是投票率如此之低,大格局會否進一步向建制陣營傾斜,增加了懸念。 這次選舉,截至昨晚99 時半,投票率只有40.43% 40.43%,與,2004 年的50.94% 比較,大跌10.51 個百分點;今次選舉合資格選民是歷來最多,約有337 萬名,但是截至昨晚99時半,投票人數較2004 年少了27 萬多人。因此,昨日整體投票氣氛可以冷淡來形容。如果泛民陣營最終未能守住最少21 個議席,泛民將會失去否決政府議案(特別是有關2012 年的選舉安排)的最低票數要求,則本港的政治生態,會有根本性變化。 為什麼選民冷對這次選舉?初步看來,與下列情況有關。 首先是這次選舉,缺乏主軸議題。過去投票率較高的兩次立法會選舉,都與政治議題熱熾有關。今次隨著中央訂出雙普選時間表,政治議題炒作空間有限。 另外,全球經濟低迷,但是對本港所構成影響,相對滯後,也就是說經濟最壞的情況尚未出現,很多市民還未感到身受其害,加上03 年之後,本港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經濟復甦,市民怨氣減少。 這次選舉投票率大跌,可能還與市民不滿立法會議員的表現有關。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選前的民調結果顯示,不滿意現任立法會議員表現的百分比在選舉開始的11 個月期間,有明顯上升趨勢,有63.6% 受訪選民「非常唔滿意」及「唔係幾滿意」現任立法會議員的表現。 至於選前鬧得熙熙攘攘的票站調查風波,事實證明,昨日許多人都拒絕接受票站調查,由於市民對於票站調查產生了戒心,因此昨日做的票站調查,所得資料是否可信,已經存在疑問。 這次選舉之後,各個陣營和黨派都會驗收成果或檢討得失,選舉有輸有贏,他們在各自檢討得失的同時,應該正視這次投票率大跌的事實。因為如果市民冷待選舉,激發不起市民參與選賢與能的熱情,則絕對不會有利於香港民主的健康發展。
Glossary turnout /'t ?:na :ʊt/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vote in aparticula particular election. r go to th the pollse vote in an election.
bloc blockk prev prevent (a bill etc) from going through. ent capi capitalise upontalise use (a situation etc) to your advantage.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24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星島日報 FE01| 星島教育| 讀社論學英文 |
2008-09-09 |
議員要重新瞭解市民Councilors must take a fresh lookat the citizens 今屆立法會選民人數創下三百三十七萬的歷史新高,但投票人數和投票率都遠低於上一屆,政府民望下跌和政黨紛紛告急,都無法把投票率扯高至與上屆看齊,選民熱情冷卻,是很值得政黨和議員反省。 與四年前相比,今屆立法會分區直選,不但投票率遠遠落後,實際投票人數也比上一屆為少,形成選民人數多了,投票人數反而少了的逆向現象。 今屆議員選舉投票率偏低,總體而言削弱了立法會的認受性,削弱了議員的民意授權。早前民意調查已經顯示議員民望總的趨勢是下跌,今次投票率進一步要議員檢討自己是否盡好民意代言人的責任。 投票率低削議會認受性 民主選舉以票數多寡來決定選民對候選人的認同和接受程度。二○○四年立法會選舉投票人數有一百七十八萬多,投票率高達五成半,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包括二○○三年「七‧一效應」和普選議題的兩陣對決。不過,這是否足以解釋今年選舉投票率低了逾十個百分點,而投票人數更減少二十幾萬的心淡現象呢? 今屆參選人數和名單都破紀錄,競爭情況空前激烈,又有大量候選人在選舉過程中告急。一般而言,這應該有助刺激選民的投票意欲。但是,投票人數不升反跌,原因既要看候選人的選舉工程,也要看他們平日的工作表現。 在選舉工程方面,今屆不但缺乏明顯議題,告急牌又愈打愈濫,候選人在選舉論壇上互相攻訐,淪為「鬥惡鬥大聲」的市井爭吵而非理性辯論,不但無助市民瞭解他們有甚麼為香港解決問題和帶領香港前進的方案,反而深化部分市民對他們「吵吵鬧鬧」的負面印象。投票率低,很大部分是候選人咎由自取。 事實上,市民現在關心的民生問題不勝枚舉,當中通脹肆虐,已經出現負利率,實質工資會否因為追不上通脹而出現負增長,更是大家所關注的焦點。但是,候選人除了只懂向政府爭取「派糖」,稍為「止痛」,提不出甚麼方案去解決根本問題,連「頭痛醫頭」都說不上。 批評要能說出市民心聲 就這些市民特別關注的問題,候選人不但在選舉過程中不能給予令選民滿意的答案,當中不少現任議員,在其幾年來的議員生涯中亦未能給予市民滿意的答案。整體而言,立法會的表現在市民心目中差強人意,這可從多次民意調查中,市民對議員和政黨的評分反映出來。 在選舉前,議員進一步以批評政府來突出自己為民請命的形象,政府民望下滑,但議員得益卻非常有限。議員是否真正說出了市民的心聲,抓緊了社會的脈搏,在與行政機關的制衡和合作關係上是否符合市民心中的平衡點,今次選民投票率和人數雙降,顯示部分選民正收回授權,是最明顯的反映。經歷選民對議會支持率急跌的震盪,有作為的議員或政黨,應該痛定思痛,而不是再找諸多理由推搪。 刊於九月八日《星島日報》 The number of people eligible to vote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reached a record high of 3.37 million, yet the actual number of votes cast and the turnout rate were both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previous election. Given the plummeting popularity of the administration, last minute appeals from political parties to citizens did not make a difference. So it's time for political parties and councilors to take a hard look at why electors are losing interest in elections. The low voter turnout at the direct elections for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has eroded the 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of Legislative Council members. The low turnout in the wake of earlier survey results pointing to the general decline in popular support for councilors should be a wake-up call. They should do an honest review on whether they have discharged their duty as the people's representatives. Low turnout erode legitimacy of Legco In democratic elections, the extent of candidates' legitimacy i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votes. The high turnout in the 2004 election - 55 percent with more than 1.78 million votes cast - was the result of the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at prevailed at the time when the opposing camps locked horns over the issue of direct election and the lingering "July 1 effect" from 2003. But this time, was it the absence of such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only reason for the 10 percent slide in the turnout rate, a slide which translated into more than 200,000 votes? With record numbers of candidates and tickets, the competition was intense during this election. On voting day, a large number of candidates made feverish appeals for support and to cast their votes. But that didn't motivate electors. So we must look at candidates' campaigning and past performance to explain the declining voter turnout. On campaigning, there was a conspicuous absence of significant election issues and the "urgent appeal" tactic was overused.Candidates' performance in election forums was also poor; they turned out to be mostly shouting matches, not rational debates. Such noisy antics failed to tell people how the candidates planned to solve Hong Kong's problems or their thoughts on taking the territory forward. They only succeeded in reinforcing the bad impression that all our politicians are good at is noisy bickering. To a large extent, the candidates have only themselves to blame for the low turnout. In fact, there is no lack of pressing issues facing Hong Kong citizens. These include spiraling inflation, which has driven interest rates into negative territory. People are also anxious that inflation may lead to negative growth of real wages. However, the solutions offered by our candidates were all "band-aids" that can't even deal with the symptoms, much less the root causes.Criticisms must be relevant to the people's concerns The failure to offer effective solutions to pressing issues was a shortcoming of not just candidates but also of many previously elected councilor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leaves much to be desired. This has been confirmed time and again in opinion polls on councilors and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run-up to the election, councilors stepped up their attack on the government to boost their image as the people's crusaders. That tactic damaged the administration's popularity, but was of no real help to aspiring councilors. The plummeting number of votes and voter turnout rate clearly show that the people are withholding their mandate. The double decline also reflect what the people think about the relevance of the councilor's work or their ability to strike the right balance between checking the power of the executive arm and working with it. Instead of trying to find lame excuses, councilors and their parties must reflect seriously on the shocking decline in popular support for Hong Kong's governing body.Published in the SingTaoDaily on September 8 Vocabularypopularity (n) ———民望elector (n) ———選民legitimacy (n) ———認受性authority (n) ———權力discharge (v) ———履行circumstance (n) ———情況intense (adj) ———激烈的campaigning (n) ———選舉工程rational (adj) ———講道理的bickering (n) ———爭吵 Useful TermsLegislative Council ———立法會turnout rate ———投票率political party ———政黨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地區選區opinion poll ———民意調查 Q&A1. People who are eligible to vote in an election are called _____.2. The percentage of eligible voters who actually voted is the _____ rate.3. A noisy argument is also called b________.4. Pre-election attacks on the government has caused a decline in its p_________.5. People often offer l____ e______ for their mistakes. Answers 1. electors (or voters)2. turnout3. bickering4. popularity5. lame excuses 翻譯:朗昕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4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信報財經新聞 P09| 政策政情 |
2008-09-09 |
張超雄田北辰指立會選舉區會化 香港在立法會選舉方面一直注重所謂「明星效應」,如果政黨有一兩位具知名度的候選人,就有望在選舉中佔優。不過,以中產、專業人士組成的公民黨和標榜代表工商界的自由黨,多位「明星候選人」都在今次選舉中失利,包括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副主席周梁淑怡、前九鐵主席田北辰【左圖】、公民黨張超雄【右圖】以及公民黨執委兼資深傳媒人毛孟靜。 忽略政策理念議政能力 張超雄在得知自己連任失敗後表示失望,直指今次選舉顯示「立法會選舉直接與地區工作接上,有點似區議會選舉」,市民似乎忽視了一位立法會議員在政策理念、議政能力等方面的表現;自稱是從政「新丁」的田北辰也表示,香港選舉文化有很大的轉變,令他感到詫異,今次選舉給他「只不過是一個比較龐大一點的區議會選舉」的印象。田北辰認為,香港市民在選舉立法會議員時應該從高層次去考慮。 不少學者都指出今年立法會選舉欠缺重大的政治議題,變成一場地區工作的實力比拚。論地區工作,公民黨和自由黨都自認成績相對較差。 一直為弱勢爭取權益的張超雄前晚留守點票中心,他指出,公民黨在今次選舉中一直是採取君子之爭的策略,希望教育市民以理性的態度來論政,因此,公民黨不會攻擊同陣營的候選人,但「毛孟靜和我都分別在論壇上,被社民連的候選人攻擊」。 張超雄又指出,公民黨只成立短短兩年多,今次立法會選舉猶如一場區議會選舉,比拚地區實力,很講究過往在地區有沒有鋪好網絡,在這方面,公民黨確實難與有歷史的政黨相比。他表示,民意傾向將立法會選舉視為區議會選舉,忽略了立法會議員應更講求政策的理念以及議政能力。 銳意開拓商人參與直選之路的田北辰,對其胞兄田北俊和周梁淑怡的落敗感到詫異,認為本港立法會的選舉文化發生改變,「香港人選立法會是否應該看高一點……地區工作是重要,但始終立法會並非區議會,市民是否也要平衡下候選人在整體社會的貢獻呢?」田北辰:捲土重來言之尚早 在田北辰眼中,田北俊和周梁淑怡均放了很多時間在立法會中,是從一個好高層次的角度去幫助市民,他期望市民在立法會選舉時,多從候選人整體為香港做過的成績考慮,而非只著重「候選人到底在區內幫市民做了多少細眉細眼的事情」。首次經過直選洗禮的田北辰,直言今次選舉給他的印象是「只不過是一個比較龐大一點的區議會選舉」。 至於自己落敗,田北辰強調,由於身負建制派的包袱,卻沒有建制派的鐵票,能夠取得一萬三千票已經是很難得,這萬三票都是其團隊努力爭取回來的。相比當選的梁美芬,她雖然取得萬九票,但扣除當中工聯會配給的萬六票,田北辰認為自己成績不錯。至於未來會否再捲土重來,他說,仍言之尚早■ |
|
文章編號: 20080909391003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香港商報 B01| 香港新聞| 08年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田少周梁辭正副黨主席自由黨直選全軍覆沒 【商報專訊】記者黃存新報道:新一屆立法會 議員已塵埃落定!自由黨在地區直選中全軍覆 沒,黨核心人物主席田北俊與副主席周梁淑怡競選連任失敗。在新一屆的立法會議席由10席降為只得7席(詳見附表)。田北俊在昨日的記者會上坦言對自由黨的選舉感到十分失望,為向選舉失敗負責,已與副主席周梁淑怡請辭正副黨主席,周梁亦一併辭去行會職務。田北俊更明言不會再參選下屆立法會選舉,似有意退出政壇,但稱自由黨會繼續循直選道路進發。 新屆立會僅佔7議席 自由黨昨早在總部召開立法會選舉總結大會上,連任失敗的田北俊表示,是次立法會選舉中,作為黨主席的他與副主席周梁淑怡均未能連任地區直選議席,角逐功能組別旅遊業界的董耀中僅以數票之差落選,新一屆的立法會議席由上屆10席下降至今屆7席,作為黨主席感到十分失望及向支持者致歉,並為選舉失敗負責。他說:「今天我與副主席周梁淑怡已向黨中央提出請辭,為選舉失敗負責,並由現任副主席劉健儀代理主席一職,之後會根據黨章,再挑選正、副主席。」 劉健儀:會全面進 行檢討 代理主席劉健儀表示,對田北俊及周梁淑怡請辭感到痛心,但會尊重他倆請辭的決定,並會盡快召開中常委及黨大會,商討選出新主席的事宜。她坦言對是次選舉結果感到非常失望,自由黨會進行詳細全面檢討,包括研究黨未來的路向、與選民溝通的方式、區議會與立法會選舉之間關係、告急方式及會謙虛汲取是次的經驗 對於被問及自由黨失利是否與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未盡全力協助,令自由黨爭取不了鄉事票,田北俊稱,自由黨並不是單看某個界別選票,並不能歸咎某個地區爭取不了票源,但認同梁展文事件或許是其中一個對自由黨衝擊因素之一。 周梁:投票率低不 利自由黨 周梁淑怡補充,劉皇發一直幫民建聯的張學明拉票,但強調自己都得到一些鄉事票支持,更稱自由黨的票源一向是以溫和及政治觸覺不強的選民,本身對投票意欲不熱熾,加上投票率低,對自由黨不利,而自由黨早於投票前一星期,向選民呼籲積極投票,但自由黨無意採用「告急」方式,因「告急」令選民有「狼來了」感覺。 議席減少不減議 價能力 對於自由黨是次選舉失利,田北俊表示,立法會選舉是全港關注,與中央沒有直接關係,與民建聯同樣沒有配票,自由黨會繼續與中央及民建聯保持過往良好關係;至於與特首曾蔭權,他強調曾蔭權每週均會與每位立法會議員溝通,相信只有7個議席,並不會減少與政府討價還價的機會。田北俊坦言,擔心自由黨地區直選全軍覆沒,對工商界人士參選下屆立法會選舉有阻礙,但認為社會在關注民生時,同樣需要關注經濟,強調自由黨會循直選道路進發,他希望新主席及年輕的黨員能夠參選下屆區議會及立法會直選,繼續服務市民。 周梁 請辭行會 此外,周梁淑怡稱,已向行政長官曾蔭權正式提出辭去行政會議成員職務,因原意是擔任立法會議員後將市民聲音帶進議會,無奈現時不能成功連任,她感慨說,從事議會工作27年犧牲甚大,但開心有機會參與港府從殖民地委任制轉為港人選舉議會,現在可以退一步給予私人空間及用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更坦言最開心的是她的丈夫。 田北俊則表示,雖到點票時才知道連任失敗,但不感到震驚,因選舉一定會有輸贏,他亦不正面回應是否退出政壇,他說:「我好關心自由黨,將會協助自由黨發展」,亦不回應會否考慮擔任行政會議成員;劉健儀則認為,直選立法會議員較適合擔任立法會主席,自己從沒考慮角逐立法會主席。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09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新報 A12| 2008立法會選戰| 譚笑天下| By 譚天媚 |
2008-09-09 |
總希望有人挑戰權貴 立法會選舉投票前一天,幾乎各主要黨派候選人都不約而同在報章上打出「告急」廣告。一場票站調查風波,更似乎把選舉的原意給扭曲了,彷彿由誰做票站調查比選舉本身更重要。如今選舉終於塵埃落定,回望一切,這次選舉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許多的反思。 亂打告急牌玩弄選民 反思一,這次選舉投票率比上一屆低了超過10%,只有45%。不少專家學者們的分析是,因為政治議題如普選等已被淡化,選民投票的意欲因而減少。言下之意是,香港的選民只有在對社會不滿之感強烈時,才傾向走出來投票。然而,當人們普遍相信低投票率不利民主派時,泛民卻在直選的30議席中取得19個議席,而且當中有不少新人加入。選民的心態究竟是怎樣的?又或起碼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在挑選議會代表時,究竟是怎樣想的?是否有意或在潛意識中,總希望有能挑戰權貴,挑戰政府的人在議會中?這種情形的傾向值得政府中人留意。 反思二,「告急」牌的被亂打,甚至被濫用,似乎已成這次選舉的特色。選舉當然可以有策略,但一味的「告急」,不單是「狼來了」,更讓選民產生被玩弄的感覺。難怪有評論指出,選舉不應淪為「扶貧」,「騎劫」民意。而事實上,選舉就是選舉,雖然配票可以解釋為選舉策略之一,但候選人胡亂要求選民愛屋及烏,未必有效。 自由黨失敗後果嚴重 反思三,面對選舉結果,各政黨大概都應該閉關撫心自問:為何會出現如斯結局這樣?首先,似乎是大贏家的民建聯,在中產最多的港島區,卻優勢不再,既無法奪回前黨主席馬力的一席,連蔡素玉的第二席也失掉,雖說葉劉淑儀同屬親建制派,但民建聯從以往的兩席減到如今的一席,卻是鐵一般的事實,這又說明了甚麼?在五個直選區中,其他四區均取得高票,卻唯獨在這最具指標性的港島區雖贏實輸,背後原因何在?對民建聯的未來發展又有何啟示?連串問題,民建聯找到答案嗎?至於自由黨,上屆主席田北俊挾反基本法23條立法的「人民英雄」之勢,風頭一時無兩。然而,只四年間,此情不再,這次在直選中自由黨可說是遭遇滑鐵盧,證明政治老本吃不了多久,也證明若不腳踏實地做好地區工作,後果實在嚴重。但更發人深省的是,代表香港工商界利益的自由黨,今天的失敗,是明天成功之母呢?還是將成為香港工商界參加直選的絆腳石?我們的社會對所謂「官商勾結」有著怎樣的理解?這種種理解又怎樣影響著選民、政治力量,乃至政府政策的制定? 概括而言,此次選舉,民建聯似贏未贏;泛民似輸未輸;自由黨則可說是全軍覆沒。此究竟為何?值得各方反思。 亞洲週刊撰稿人 [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5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東方日報 A23| 正論| 社評 |
2008-09-09 |
人心早已如止水此時無聲勝有聲 哀莫大於心死!剛剛結束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雖然選前普遍預期投票率會下跌,但誰也沒有料到會下跌得如此厲害。與上一屆立法會選舉相比,今屆地區直選投票率僅百分之四十五,比上屆大幅減少十個百分點,為回歸以來第二低,地區選民流失了二十六萬。很明顯,大部分已登記選民拒絕投票,既是心死的表現,也是無聲的抗議。 民主是時髦的,選票是神聖的,為甚麼香港市民對立法會選舉如此冷淡?為甚麼候選人聲嘶力竭的告急也無法燃起他們投票的熱情?對此,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分析,有的歸咎於今屆選舉缺乏政治議題,有的指港大票站調查風波添煩添亂,有的認為各黨派的候選人窩裏鬥,讓選民難以選擇。不錯,上述因素的確一定程度上影響選民投票意欲,但都屬枝節問題,選民對選舉冷淡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滿立法會議員長期以來無所作為,不能發揮監督政府施政的作用,選民不相信政府能夠「福為民開」,同樣不相信議員能夠成為他們的代言人,所以只好無奈地選擇放棄投票。 選民棄權無聲抗議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市民對立法會議員的印象愈來愈負面,愈來愈不信任,並不是沒有原因。回歸十一年來,政府管治混亂不堪,將香港搞得烏煙瘴氣,民怨沸騰,但何時見過立法會替市民伸冤出氣?何時又見過他們替市民謀取利益?最簡單的例子是,社會上對增加長者生果金早有共識,立法會雖然也曾通過一項動議,要求將生果金增加到一千元,但所謂動議根本不具法律效力,而且動議通過後就再無下文,立法會淪為無牙老虎,讓無數老人家空歡喜一場,對此,不少老人家在今次選舉中作出了無聲的抗議。又例如,通脹高企,民不聊生,政府固然束手無策,可是市民也從來不見立法會提過任何有建設性的措施或建議。 更令人遺憾的是,立法會無法替市民爭取利益,但給政府開放綠燈卻優而為之。公務員連年大幅加薪、政府斥資五十多億元興建豪華總部、曾蔭權慷納稅人之慨聘請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等,這些殘民自肥的所作所為,全部獲得立法會輕易通過。還有,空氣污染持續惡化,環境及食物衛生每況愈下,公立醫院醫療事故頻仍,這類亂象無日無之,數不勝數,可是立法會從來沒有嚴厲督促政府改善。 再如壹傳媒反中亂港,宣淫販賤,荼毒社會,至今被判罪成的案例已累積過百宗,每次都獲法庭輕輕放過,可是議事堂裏最多只是個別議員譴責幾句,然後便不了了之。立法會從來沒有要求執法及司法當局必須從嚴懲處,更沒有履行本身的責任盡快修改法例,堵塞漏洞。 事實上,香港人並不是對政治天生冷感,選民對選舉也不是一開始就沒有興趣,他們也曾滿懷希望地將心目中的理想人選送進立法會。然而,絕大部分候選人競選時說得天花亂墜,一旦當選就將所有承諾拋到九霄雲外,近年來的立法會已淪為部分政客做騷的場所,根本不是甚麼神聖的議事殿堂,讓選民們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難怪最新民調顯示,總共有近六成七受訪市民「非常唔滿意」或「唔係幾滿意」立法會議員的表現,立法會議員在市民心目中到底是一種甚麼形象,不問可知。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被公認為漢奸的民主黨李柱銘,霸佔議事堂十幾年,不但從來沒有為港人做過一件好事,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當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李柱銘公然在立法會為美國辯護,《東方日報》「功夫茶」出於民族義憤,怒斥其漢奸行為,李柱銘竟然勾結律政司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企圖迫害東方。去年底,李柱銘又在外國報章撰文,呼籲美國總統藉北京奧運對中國施壓,遭到包括東方報業集團在內大部分傳媒的猛烈抨擊,然而不久警方便無厘頭調查《太陽報》一篇刊於一年多前的專欄文章,事情來得如此巧合,不能不令人質疑他們背後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正義傳媒監督施政 李柱銘掛羊頭賣狗肉,他做議員不是為民喉舌,更不是為了推動民主,而是利用議員的身份和地位充當漢奸,一方面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一方面勾結執法及司法當局打壓正義傳媒,踐踏新聞自由。當他被撕破民主外衣、露出漢奸真面目後,被選民唾棄也就理所當然,這正是他知難而退、不敢參選今屆立法會的真正原因。不過,雖然他不再參選,但民主黨在其漢奸行為的拖累下,正不斷受到選民唾棄,導致該黨在今次選舉中流失大量選票,連資深黨員楊森亦告落敗。很明顯,民主黨日薄西山,正走向末日。 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政客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誰是真正為市民做事,誰是掛羊頭賣狗肉,大家看得清清楚楚。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今次選舉雖然受到市民冷待,但一些新面孔的當選,卻帶給人們不少期待。其中在競爭激烈的九龍西選區,社民連主席黃毓民首次參選就以高票當選,而社民連另一位成員梁國雄亦在新界東成功連任,這顯示候選人只要敢言,敢批評政府,敢為弱勢社群發聲,真正為市民爭取利益,就能夠得到選民支持。 立法會選舉是四年一度的考驗,特區政府及立法會的表現固然不合格,中央政府受到池魚之殃,在港的民望也正不斷下滑。事實上,香港十一年來亂象不已,一國兩制已淪為國際笑話,可惜中央政府仍堅守「五十年不管」的原則,坐視不理,任由港英餘孽和洋奴漢奸胡作非為,倒行逆施。早前的民調顯示,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信任度急跌十七個百分點,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度亦大跌九個百分點,這顯然是受到港府拖累。令人擔心的是,如果中央政府繼續採取這種袖手旁觀的態度,終有一天會被港府徹底拖進泥沼,無法自拔。 古人說,禮失求諸野。政府不可信,作為第三權的立法會亦淪為政治花瓶,起不到應有的監督作用,那麼,今後唯一能監督政府施政的,便是作為第四權的傳媒了。實際上,近年來也只有正義傳媒才能充當市民的喉舌,揭露腐敗,揭露施政亂象,為民出頭,為民出氣。正因如此,正義傳媒已成為當局的眼中釘、肉中刺,不斷受到各種無理的迫害和打擊。不過,「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無數市民已將他們手中的「神聖一票」投給正義傳媒,這告訴當局,邪不能勝正,正義傳媒是壓不垮的。市民冷待立法會選舉,但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香港好在還有正義傳媒!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61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太陽報 A10| 社論及專欄| 社評 |
2008-09-09 |
人心早已如止水此時無聲勝有聲 哀莫大於心死!剛剛結束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雖然選前普遍預期投票率會下跌,但誰也沒有料到會下跌得如此厲害。與上一屆立法會選舉相比,今屆地區直選投票率僅百分之四十五,比上屆大幅減少十個百分點,為回歸以來第二低,地區選民流失了二十六萬。很明顯,大部分已登記選民拒絕投票,既是心死的表現,也是無聲的抗議。 民主是時髦的,選票是神聖的,為甚麼香港市民對立法會選舉如此冷淡?為甚麼候選人聲嘶力竭的告急也無法燃起他們投票的熱情?對此,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分析,有的歸咎於今屆選舉缺乏政治議題,有的指港大票站調查風波添煩添亂,有的認為各黨派的候選人窩況鬥,讓選民難以選擇。不錯,上述因素的確一定程度上影響選民投票意欲,但都屬枝節問題,選民對選舉冷淡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滿立法會議員長期以來無所作為,不能發揮監督政府施政的作用,選民不相信政府能夠「福為民開」,同樣不相信議員能夠成為他們的代言人,所以只好無奈地選擇放棄投票。 選民棄權無聲抗議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市民對立法會議員的印象愈來愈負面,愈來愈不信任,並不是沒有原因。回歸十一年來,政府管治混亂不堪,將香港搞得烏煙瘴氣,民怨沸騰,但何時見過立法會替市民伸冤出氣?何時又見過他們替市民謀取利益?最簡單的例子是,社會上對增加長者生果金早有共識,立法會雖然也曾通過一項動議,要求將生果金增加到一千元,但所謂動議根本不具法律效力,而且動議通過後就再無下文,立法會淪為無牙老虎,讓無數老人家空歡喜一場,對此,不少老人家在今次選舉中作出了無聲的抗議。又例如,通脹高企,民不聊生,政府固然束手無策,可是市民也從來不見立法會提過任何有建設性的措施或建議。 更令人遺憾的是,立法會無法替市民爭取利益,但給政府開放綠燈卻優而為之。公務員連年大幅加薪、政府斥資五十多億元興建豪華總部、曾蔭權慷納稅人之慨聘請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等,這些殘民自肥的所作所為,全部獲得立法會輕易通過。還有,空氣污染持續惡化,環境及食物憲生每況愈下,公立醫院醫療事故頻仍,這類亂象無日無之,數不勝數,可是立法會從來沒有嚴厲督促政府改善。 再如壹傳媒反中亂港,宣淫販賤,荼毒社會,至今被判罪成的案例已累積過百宗,每次都獲法庭輕輕放過,可是議事堂況最多只是個別議員譴責幾句,然後便不了了之。立法會從來沒有要求執法及司法當局必須從嚴懲處,更沒有履行本身的責任盡快修改法例,堵塞漏洞。 事實上,香港人並不是對政治天生冷感,選民對選舉也不是一開始就沒有興趣,他們也曾滿懷希望地將心目中的理想人選送進立法會。然而,絕大部分候選人競選時說得天花亂墜,一旦當選就將所有承諾拋到九霄雲外,近年來的立法會已淪為部分政客做騷的場所,根本不是甚麼神聖的議事殿堂,讓選民們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難怪最新民調顯示,總共有近六成七受訪市民「非常唔滿意」或「唔係幾滿意」立法會議員的表現,立法會議員在市民心目中到底是一種甚麼形象,不問可知。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被公認為漢奸的民主黨李柱銘,霸佔議事堂十幾年,不但從來沒有為港人做過一件好事,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當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李柱銘公然在立法會為美國辯護,《東方日報》「功夫茶」出於民族義憤,怒斥其漢奸行為,李柱銘竟然勾結律政司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企圖迫害東方。去年底,李柱銘又在外國報章撰文,呼籲美國總統藉北京奧運對中國施壓,遭到包括東方報業集團在內大部分傳媒的猛烈抨擊,然而不久警方便無厘頭調查《太陽報》一篇刊於一年多前的專欄文章,事情來得如此巧合,不能不令人質疑他們背後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正義傳媒監督施政 李柱銘掛羊頭賣狗肉,他做議員不是為民喉舌,更不是為了推動民主,而是利用議員的身份和地位充當漢奸,一方面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一方面勾結執法及司法當局打壓正義傳媒,踐踏新聞自由。當他被撕破民主外衣、露出漢奸真面目後,被選民唾棄也就理所當然,這正是他知難而退、不敢參選今屆立法會的真正原因。不過,雖然他不再參選,但民主黨在其漢奸行為的拖累下,正不斷受到選民唾棄,導致該黨在今次選舉中流失大量選票,連資深黨員楊森亦告落敗。很明顯,民主黨日薄西山,正走向末日。 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政客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誰是真正為市民做事,誰是掛羊頭賣狗肉,大家看得清清楚楚。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今次選舉雖然受到市民冷待,但一些新面孔的當選,卻帶給人們不少期待。其中在競爭激烈的九龍西選區,社民連主席黃毓民首次參選就以高票當選,而社民連另一位成員梁國雄亦在新界東成功連任,這顯示候選人只要敢言,敢批評政府,敢為弱勢社群發聲,真正為市民爭取利益,就能夠得到選民支持。 立法會選舉是四年一度的考驗,特區政府及立法會的表現固然不合格,中央政府受到池魚之殃,在港的民望也正不斷下滑。事實上,香港十一年來亂象不已,一國兩制已淪為國際笑話,可惜中央政府仍堅守「五十年不管」的原則,坐視不理,任由港英餘孽和洋奴漢奸胡作非為,倒行逆施。早前的民調顯示,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信任度急跌十七個百分點,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度亦大跌九個百分點,這顯然是受到港府拖累。令人擔心的是,如果中央政府繼續採取這種袖手旁觀的態度,終有一天會被港府徹底拖進泥沼,無法自拔。 古人說,禮失求諸野。政府不可信,作為第三權的立法會亦淪為政治花瓶,起不到應有的監督作用,那麼,今後唯一能監督政府施政的,便是作為第四權的傳媒了。實際上,近年來也只有正義傳媒才能充當市民的喉舌,揭露腐敗,揭露施政亂象,為民出頭,為民出氣。正因如此,正義傳媒已成為當局的眼中釘、肉中刺,不斷受到各種無理的迫害和打擊。不過,「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無數市民已將他們手中的「神聖一票」投給正義傳媒,這告訴當局,邪不能勝正,正義傳媒是壓不垮的。市民冷待立法會選舉,但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香港好在還有正義傳媒!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7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SCMP-young post Y4| Young Post |
2008-09-09 |
Few election surprises as DAB holds on The pro-Beijing party took the majority of Legco seats on Sunday, writes Sara Yin Hong Kong's politicians did battle over the weekend with the 60 Legco seats up for grabs in the city's fourth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DAB) remained the biggest party in Legco with 10 seats in the election this year. Pan-democrats took 23 seats while the Liberal Party lost all its seats for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The Liberals could only hold on to seven functional seats, making it the biggest loser in the election, with its chairman James Tien Pei-chun losing his seat for New Territories and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losing for New Territories West. This led to the immediate resignation of both members. Mr Tien and Ms Chow held a joint press conference yesterday to discuss the result. The pro-democracy camp did manage to retain the crucial power to veto after securing more than a third of the available seats. For the most part, there were few unexpected results. Pro-democracy heavyweights Audrey Eu Yuet-mee, Emily Lau Wai-hing and Leung Kwok-hung, better known as "Long Hair", each retained seats in the new Legco. Pro-Beijing candidate Regina Ip Lau Suk-yee also won a seat. The politicians who scored the most votes were Lau Kong-wah and Gary Chan Hak-kan from the DAB who won 102,434 votes for New Territories East. But there were some surprises. The anti-government party founded by Long Hair,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won three seats in its first election. Another big winner was Cyd Ho Sau-lan,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leftist democratic Frontier Party, who regained a seat she lost in 2004. Ms Ho was chosen over her pro-Beijing rival Choy So-yuk from the DAB. Altogether, 10 serving legislators lost their seats, including the Liberals' Mr Tien and Mrs Chow and the DAB's Ms Choy. Others on the losers' bench includ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Chan Yuen-han, the Civic Party's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and Mandy Tam Heung-man, independent Lau Chin-shek, Kwok Ka-ki from the medical sector, Heung Yee Kuk's Daniel Lam Wai-keung and the Democratic Party's Yeung Sum. The DAB won 12 seats in the last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but only managed to secure 10 seats this year, including the seven directly-elected seats for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The three functional seats kept by DAB include Import and Export,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and District Council. The new Legco will also introduce some fresh faces who campaigned heavily to win the youth vote. These include Nelson Wong Sing-Chi, a social worker returning for the Democratic Party, and the DAB's Starry Lee Wai-king and Gary Chan.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among the different parties was "more or less the same" as the previous council, said Dr Lam Wai-Man, a political science professor at Hong Kong University. Legco, now in its fourth term, advises the government on policies ranging from environmental affairs to IT. The council comprises 60 seats, only 30 of which are directly elected by the public. The other 30 are elected by business and trade groups. Last year, pan-democrats held 25 seats. This year's elections were particularly tough for them without the presence of two star figures, Martin Lee Chu-ming and Anson Chan Fang On-san. Voter turnout was also especially low this year. Only 45 per cent of voters (about 1.52 million people) went to the polls on Sunday, 260,000 people less than in 2004. Experts said the lower voter turnout could be attributed to better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e lack of clear election issues. "Despite their internal strife, the pan-democrats are still quite consolidated in their influence among the public," Dr Lam added. "The results are not surprising at all." Regarding their success in the election, DAB's chairman Tam Yiu-chung said their nurturing of new blood had contributed to their succesful performance. Amid the cut-throat competition, the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received around 2,000 complaints which mostly involved rule-breaking canvassing activities. In the heat of election, contenders often leave no stone unturned in their quest to get the last-ditch votes and rule-breaking canvassing happens every year. Asked about the fact that certain parties arranged cars to transport voters to polling stations,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chairman Justice Pang Kin-kee said problems would not arise as long as people did not canvass and affect the voting decision of voters in the cars. Additional reporting by Elaine Yau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20146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香港商報 A01| 重要新聞| 社評| By 青峰 |
2008-09-09 |
選舉塵埃落定攜手共創未來 經過激烈選戰,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終於塵埃落定。各界是時候從競選的激情中冷靜下來,總結反思選舉得失,全力投入新的工作,為香港創造更美好的將來。 有人將本港議員劃分為親政府的「建制派」和反政府的「泛民主派」。如從這個「約定俗成」的簡單劃分,這次選舉的60個議席中,「泛民主派」取得23席,較上屆少3席,「建制派」則取得34席,其他為獨立人士。可以發現,新一屆立法會的政治版圖與上屆比較,並沒有出現重大變動,這也大略反映了香港政治的現實。 在選舉過程中,民意得到凸顯。各種民調顯示選民最關注的是經濟民生議題,政治反為次要,這也在選舉結果中有所反映。對此,各方都應反思,自己的主張是否符合民意,投入立法會工作,更應反覆思考:「我是否急市民之所急,想市民之所想?」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之處,這次選舉有多達17名新當選議員,成為首次進入立會的「初哥」或「初姐」。這反映選民的銳意求新,願意給予新人上場的機會,也證明各政團大力提拔新人的做法是走對了路。希望這批「初哥」、「初姐」真正帶來新風,做到「一代新人勝舊人」。至於其他成功取得連任或重返立法會的議員,當然要為這批「新丁」樹立好榜樣,起碼準時出席會議、勤於議政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要記住,選民是會用手上「神聖一票」來問責的,故兌現選舉承諾,不負選民期望,切實為社會服務,是從政的不二法門。 今次選舉,代表工商界的自由黨最為失意,除了保有功能組別7席外,分區直選全軍覆沒。這是否顯示了香港的「商民對立」、「商民隔膜」呢?這種現象對香港的未來發展或是一個隱憂。商界的政治參與問題,始終需要全社會和商界共同思考。選舉勝負本平常,香港是商業社會,政制和社會發展不能沒有商界參與,希望商界中人不會因一時挫折,而動搖從政之心。 作為選舉的「話事人」,選民亦應反思。這次選舉分區直選的投票率差強人意,比上屆少逾十個百分點,只有45.2%。其中固然有候選人質素參差,缺乏誘人議題,選舉論壇沉悶等原因,但也與「選民話事」的權利義務觀不足有關。要知道,香港的未來,每一票都是重要的,豈可輕易放棄? 新一屆立法會即將投入運作,行政長官曾蔭權從今天開始將與新當選議員分別見面,共商港事。而香港正面臨諸多挑戰:如何更好地發展經濟,提升競爭力?如何進一步改善民生,紓解民困,應對通脹壓力?如何理性討論,找出一條走向普選的方案?這些問題都攸關香港前途,希望新當選的議員胸懷大局,不負選民所託,認真履行職責,為香港創出新局作出應有貢獻。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香港商報 A08| 商報論壇| 熱門話題| By 郁然 |
2008-09-09 |
從立會選舉看民意走向 立法會選舉揭曉,建制派 小勝,民建聯共得十三個議 席,繼續成為立法會的第一大 黨,「泛民」共得廿三 席,比上屆少三席。 本次的選舉結果,既反映了現今香港社會的客觀現實和市民的政治取向,又顯示了兩大政治派別力量對比的變化。 建制派民 望上升 「泛民」曾在1991年立法局議會選舉大勝,當時他們得意洋洋,列隊操向港督府示威。其後又在2003年的議會選舉中取得較多議席。不過這幾年香港形勢好轉,「泛民」舉出賴以撈取選票的「反」字旗不那麼奏效,繼去年的區議會選舉大敗,他們又在這次立法會選舉喪失議席,足見其走勢並非上升,而是開始下降。 被視為建制派的愛國愛港參政者在上世紀90年代立法局選舉中曾處於下風,他們的「親中」立場竟被當作「票房毒藥」。然而時移勢易,近年的議會選舉,他們節節取勝。「親中」不再是「泛民」攻擊的「耙」,反而獲得廣泛的認同,足見其走勢並非下降,而是逐漸上升。 正是基於愛國愛港的政治立場,建制派獲得中央的讚許,又能與特區政府保持較為密切的聯繫,這種聯繫使建制派能夠堅持和貫徹對政府採取「是其是,非其非」的正確原則,這恰恰是廣大市民所認同和支持的取態。反對派認為建制派是保皇黨並不符合事實,香港並沒有保皇黨。建制派對特區政府施政的缺點和失誤均有所批評,近月對副局長和政治助理事件以及梁展文事件就向政府指出其處理上的不足之處。 建制派還將工作重點放在民生和經濟方面,這正符合廣大市民的願望,因而獲得社會廣泛的支持。他們密切聯繫群眾,深入基層傾聽意見,並進行調查研究,及時提出種種切實的建議,為政府所採納,這就不但對政府起監督作用,還協助特區改善施政。近年政府就推行十二年免費教育、加速沙中線的工作進度,舊啟德機場的改建規劃、香港與中國內地經貿關係的新舉措,紓解民困的系列手法,均吸納了民建聯的意見,建制派的這些舉動實可促進社會和諧和穩定繁榮。這是正確的參政路線,堅持下去,必有更大的成就,必能獲得市民更多的支持。 市民 投票意欲還 不強 這次選舉的投票只有四成多,比上屆少了十個百分點,顯示市民的投票意欲還不強,有人認為近年政府施政有所改善,市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因此社會缺乏刺激市民投票選舉的動力。但是主要的原因是香港向來是個商業城市,市民對政治不大感到興趣,此非短期內所能改善。《基本法》規定政制發展要循序漸進的原則是符合香港社會實情的。 反對派至今仍然推銷「2012年的普選」,既違反中央和特區政府的決策,又脫離社會現實,肯定沒有市場。他們現在只有虛幌一槍,自欺欺人,殊為可笑。投票率不高的另一個原因是立法會議員的表現欠佳,特別是反對派議員,老是挑起無謂的爭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立法會形象因而受損,這就打擊了市民的投票意欲 加上這次選舉過程中,不少候選人相互攻訐,在競選論壇上吵吵鬧鬧,選民委實感到厭惡,有的乾脆不去投票。 這次選舉的理性成分有所增加,許多選民對候選人作出較為認真的審度,以務實的態度作出選擇,不過,仍有不少選民僅憑表象投票,誤以為那些「敢作敢為」者都可取,連一向鬧事的「長毛」也能取得四萬多票而當選。今後政府應加強公民教育,提高市民的政治識別能力,對年輕一代,尤其要狠下功夫,培育德才兼備、具有較強分析能力的良才。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8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星島日報 FE02| 星島教育| 華洋書莊| By 林仕功 |
2008-09-09 |
提早向傳媒提供exit polls結果的爭議 港大民意研究計畫於投票日提早向贊助傳媒提供票站調查結果的做法,引起極大爭議,成為了立法會選舉倒數前最熱的新聞,蓋過了選舉本身和候選人之間的競逐。 這場爭議中談論的票站調查,英語名詞是exit polls,是指調查人員在選民投票後離開票站時(即exit的意思)進行的調查,問題圍繞選民投票支持哪位候選人,以及投票決定的原因。 監察選舉待商榷 Exit polls在香港主要是用於正式結果公佈前作預測,以及日後作進一步學術研究。在某些國家,exit polls還有監察選舉是否有舞弊的作用。要發揮這作用,調查當然要相當可信(credible)及具備權威(authoritative)。例如在美國,調查研究相當成熟,準確程度很高。但在2004年總統選舉中,票站調查結果和正式結果剛好相反,本來布殊總統(George W. Bush)落後民主黨候選人克裡(John Kerry)百分之48對51,但到點票完畢,結果是布殊以百分之51對48打敗克裡。 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戲劇性變化,令人意外之餘,也有人懷疑是有選舉舞弊的因素。就此,美國學者Steven Freeman和記者Joel Bleifuss聯合出版了Wasthe2004PresidentialElectionStolen?:ExitPolls,ElectionFraud,andtheOfficialCount(《2004年的總統選舉是否被偷換了?———票站調查、選舉舞弊和正式點票結果》)一書。Steven Freeman和Joel Bleifuss研究過票站調查方法,認為結果具備相當程度的可信性,而最後點票與票站調查結果相差如此遠,確實有理由相信是投票出現了問題。民主黨聲稱,當年在關鍵的俄亥俄州(Ohio),有多達四分一的選民提及有關投票安排的種種問題。勝者為王,2004年總統選舉的爭論,最後不了了之,但無論如何,從當年的爭議可以看出,票站調查如果可信,的確可以發揮一定的監察作用,起碼可以有助提出疑問。 至於在香港,過去選舉基本上做到廉潔公正,而票站調查也還沒有得到足夠的權威以發揮監察作用。發生了民意研究計畫提早向傳媒提供票站調查結果的爭論後,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公民黨及民主黨都呼籲選民不聽、不理及不答所有票站調查。話音未落,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就表示,鍾庭耀提早發放調查結果給媒體引起的爭議已經即時帶來負面影響,中大進行電話訪問時的拒訪率急升了十個百分點。經此一役,香港的票站調查可信性受到懷疑,以後要發揮監察作用將會更為困難。 淪為配票工具?票站調查的爭議始於去年底區議會選舉,民主派批評建制派組織票站調查,充分掌握投票數據用以配票。隨後民主派和鍾庭耀都要求當局規管,提議只容許學術機構進行票站調查,不要讓票站調查成為影響選舉結果的工具。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並沒有接受民主派的建議,本來民主派無可奈何,也沒有作出特別行動,但鍾庭耀突然提出極具爭論性的建議,又把問題重提議事日程。但這一趟鍾庭耀自己反而成為了矛頭所指的對象,其做法被認為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一拍兩散的作為。 公民黨的余若薇最先用「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形容鍾庭耀。她認為雖然彭鍵基不規管建制派組織票站調查,但鍾庭耀不應「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有趣的是,大眾的印象,向來都是認為鍾庭耀主持的港大民意研究計畫是學術研究,但這次「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作為,卻令人覺得鍾庭耀的舉措帶有行動的成分,是嘗試透過施加壓力影響選舉管理委員會的決定。 另外,鍾庭耀曾指現時不少先進國家沒有限制負責票站調查的機構或傳媒要在投票結束後才能發放資料。但這並不完全正確,其實也有不少國家都不容許在投票結束前發放票站調查結果,例如加拿大、英國和意大利,法國更不容許exit polls。美國、瑞典和澳洲等沒有禁止,但瑞典和澳洲的媒體絕少預先報道票站調查結果。(有興趣詳細瞭解各國做法的讀者,可以參考國際組織Article 19的報告,在網上也可以找到。)如果持平一點,應該說不能確定哪種才是主流做法,但從這次爭議看,香港公眾不接受在投票結束前發放票站調查結果。 從事新聞與傳訊工作多年,先後於香港及國際傳媒機構任職,現為公共事務顧問。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41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時事評論| By 鄭赤琰 |
2008-09-09 |
立會選舉評勝敗 這裏要評析的是立法會「九.七選舉」,就政黨的表現來著墨,其中也會談到以獨立名義參選的團隊的表現。首先最值得注意的是自由黨的表現。 為什麼說最值得關注這個黨呢?有幾點理由不得不留意或不能忽視這個黨,因為在所有政黨起步前,以英國殖民地統治的習慣,總愛首先抬舉工商界的勢力出來組黨,然後讓後殖民地的自由市場有人加以鞏固。因此自由黨得天獨厚,一開步便有功能組別的選舉讓其佔優勢,甚至在行政會或其他重要的公共機構,也都有他們的黨要員出任主導位置。如此一路參政,以一個號稱代表工商界以及市場經濟意識形態的政黨,理應有充裕的資源及人才可以進而統領香港政商兩界,才是順理成章的事。 迷信「個人知名度」 可是事實卻相反,不是「事後孔明」,而是早在二○○三年,筆者在該黨座談時指出:自由黨在直選領域可說完全沒有起步,單靠功能組別選舉,最終會跟著功能選舉一道被送進歷史博物館。接著還指出:要在直選發功要好好啟動工商界的豐厚資源,把總體社會全方位的水平提升,如果成功,社會階級對立,或所謂「官商勾結」也就無法被有心人炒作,勞資融洽也可得到體現。但自由黨必須全力栽培政治精英,深入社區服務,並作出一些具體建議,可是筆者這番話顯然沒被當作一回事。 自由黨領導人仍迷信「個人知名度」愈高便愈有選票的「定律」,社區工作不重要,寧願臨急把大筆錢去做個人宣傳廣告。現在選舉結果出來了,所有四位候選人在四區參選都落敗,以田氏兄弟與周梁淑怡在工商與政界的知名度不可謂不高,但這次失敗正好證明了不做選舉工程的實務工作,單憑媒體與廣告催谷出來的「知名度」是不濟事的。 在選前幾個月,筆者已在《信報》撰文指出:自由黨是直選的弱勢政黨。這個判斷除了有見於其欠缺基層選舉工作外,更加上在選前與其戰略盟友民建聯的矛盾;在另一篇文中,筆者也指出這事件將有損該黨的直選行情,結果正如所料,田氏兄弟與周梁不再得到鄉事與民建聯的配票協作下,全軍覆沒。 選後田北俊宣佈辭去黨主席,對該黨來說,輸去這場直選與失去了黨主席,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只要該黨照足民主普選的遊戲行事,香港的工商社會不會讓自由黨沉痾不起的,如果它真的信守自由主義的話。 民建聯不懂拆招 其次,值得留意的是另一親建制政黨民建聯的表現。表面看來,該黨直選贏得七席,似乎不俗,但如果考慮到這次低投票率的大環境下對泛民不利,民建聯理應有更好表現,可是除了其他四區議席不變外,港島上屆有兩席,今屆只得一席,而蔡素玉在福建同鄉票不俗的情況下而落敗,可見其得票倒退。 儘管蔡素玉的落敗與葉劉淑儀與史泰祖團隊的扯票有關,但同是以親建制的兩隊未能在選舉中作出協調,例如未能洞察形勢,及早在蔡或史其中一人臨危「棄保」,終於導致兩人一同落敗,讓泛民得益。以一個資深政黨而無法見招拆招,最後讓對手拳拳到肉,自上次馬力留下的補選議席之爭,也早見到民建聯與自由黨一樣,在港島不該是抬不起頭的地方反而抬不起頭。這是兩黨都該檢討的。 同樣的情況在其他選區也發生在民建聯身上;在新界東,龐愛蘭這個屬於親建制的獨立候選人,民建聯已視其為戰略盟友,但因缺乏協調而導致龐選不上,同樣也發生在田北俊身上,讓兩位親建制盟友落敗。如果民建聯顧全大局,完全有可能以陳克勤換得龐、田兩席上位,以一換二,親建制派不是多贏一席? 這個情況也幾乎發生在九龍西區,民建聯的李慧瓊名單扯高了票而又明知未能帶起鍾港武的情況下,與其浪費數以萬計的票,不如早作協調,未嘗不可能讓田北辰有機會上位,結果卻險叫梁美芬落選。如果不是黃毓民扯低了毛孟靜的票,梁是否選得上也大成問題,而這個險象,民建聯難有托辭! 至於新界西周梁的敗選,民建聯應心裏有數,只要吸票輕一點,周梁也可分一杯羹,正如上屆立會選舉時一樣。雖然工聯會的王國興當選也算是建制派之得,但打擊自由黨所造成的得失孰輕孰重,作為需要有戰略同盟在立會合作的民建聯,不能不知道箇中得失。 最後說到泛民黨派,總體表現可說不錯,而民主黨在選前頻傳告急,結果除港島外,其他四區的表現不比預期差,而新界東黃成智以名單排二位也當選,算是有得;新界西也能守住江山,很不錯。那裏有不少新屋村,在公民黨高調競爭下,可說在港島輸給公民黨後在此保住一城,而叫公民黨的張超雄無機可乘。 社民連取代前線 比起前線,社民連這次高調參選而把黃毓民推進立法會,與挑戰當權者著稱的長毛雙雙入局,劉慧卿以造反著稱而抬起前線的時代,恐怕從此要讓位給社民連了。至於公民黨雖在港島由余若薇造就了新人陳淑莊,但是九東的梁家傑這個所謂「票王」卻已光環不再;九西的毛孟靜也被黃毓民的「名嘴」比了下去。而新界東的湯家驊名單雖然選前傳出曾國豐會被帶起,結果是湯家驊吸票效應也大不如前。 其他值得一提的是以獨立人士參選而被視為建制派的葉劉淑儀、梁美芬與王國興都當選,龐愛蘭在區議會選舉時被視為紅星,但今次卻以二萬多票飲恨新界東,但就整體表現來說,四人有三人當選,如果這是補政黨票的不足,獨立參選人的趨勢也值得關注。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
|
文章編號: 20080909391004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大公報 A02| 要聞| 頭條 |
2008-09-09 |
理念重經濟民生與市民訴求吻合 民建聯13 席續做第一大黨 第四屆立法會選舉已塵埃落定,民建聯成為全港贏取最多議席的政黨,議席數目達到十三個,較去屆增加一席,在未來四年將繼續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說,民建聯的政綱和理念主要著重發展經濟和民生,正好與市民所關注的訴求相吻合,相信是民建聯在選舉中取得佳績的主因。 本報記者羅秉昆 經過一整晚和凌晨時分的「馬拉松式」點票後,所有選舉結果已知道花落誰家。結果民建聯在地區直選取得九個議席,功能界別取得四席,合共十三席,成為今屆立法會選舉中,贏得最多議席的政黨。在所有點票結束後不夠兩個小時,成功連任的譚耀宗便率領九位成功當選的成員與傳媒見面,就今次選舉作出總結。譚耀宗說,起初訂下「力保十二席」的目標,結果他們不但能夠達標,而且還新增了一個議席。 四選區得票率趨升 雖然今屆立法會選舉的投票人數及投票率均較去屆選舉大幅減少,但是民建聯在地區直選的表現卻予人驚喜。除了港島區外,民建聯的參選團隊在其餘四個地區的得票率均較去屆為高,其中他們在新界西及九龍東的得票率更較去屆上升超過百分之七。 功能界別選舉方面,民建聯的黃容根、黃定光和潘佩璆均於不同的界別中在無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而參選區議會界的葉國謙則以超過六成得票率當選。 譚耀宗表示,雖然暫時仍未分析選舉的詳細數據,但初步看來,民建聯在新界西和新界東均開拓了不少新票源,得票較去屆為多。他相信,最近的社會氣氛,是他們取得佳績的主要原因:「大氣氛和環境都與我們的理念接近,如關心民生、經濟,也是市民大眾希望得到的東西。」另外,譚耀宗特別指出,李慧瓊和陳克勤的當選,反映了民建聯在培育新人方面取得成績,在日後是十分值得參考的經驗。 談到對新一屆立法會的期望,譚耀宗說,今屆有很多新人加入議會,民建聯十分願意與他們溝通和合作,並期望行政立法關係能夠更好。他承諾會繼續向特區政府發表改善施政的建議,包括將於明日向行政長官曾蔭權反映對施政報告的意見。對於會否派員競逐來屆立法會主席一職,譚耀宗表示,由於昨日才剛剛知道選舉結果,一切仍言之尚早,稍後當他們召開黨團會議時,會盡快討論有關的問題。 對於蔡素玉角逐連任失敗,譚耀宗感到十分可惜: 「很不安樂,很不開心,因為她在議會內有很大貢獻,特別是在環保方面。」對於自由黨在地區直選中全數落敗,譚耀宗也感到很可惜,因為其正副主席田北俊和周梁淑怡均擁有豐富的議會經驗。譚耀宗續道,他們不會受民調影響,只會努力做好選舉工程。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明報 A08| 2008 立法會選舉| By 劉進圖 莊慧良 |
2008-09-09 |
內地學者料香港朝兩黨政治發展 中國選舉問題專家、世界與中國研究所研究員李凡評論香港立法會選舉說,從建制派取得成長、泛民主派力保不失,只有自由黨等中間派大幅萎縮的結果來看,香港從現在到2017 年普選特首,有可能朝兩黨政治的方向發展。
建制泛民總體勢力不變 李凡長期關注中國基層民主發展,有多部專著,2004年曾到香港觀看選舉,今年3 月成為極少數成功前赴台灣觀察總統選舉的內地研究員之一。他評論今屆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說,投票率低,反映近年香港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較穩定,沒有特別事故促使大批選民出來投票,這說明中央政府採取一系列幫助香港的政策,取得一定的成功。 從各派得票和議席分佈看,建制派與泛民主派的總體勢力沒有變化,只是建制派內的自由黨減少了,而民建聯增加了;泛民總得票率近六成,直選議席維持19 個,跟過去相若,這顯示香港市民的基本政治取態和民意訴求並沒有改變,這對未來香港政治改革有重要意義,中央政府為了維持香港穩定,必須堅定不移地推動香港政改,使之更合民意,2017 年普選特首的目標不應有任何變化。
李凡:未來兩股勢力對決 李凡認為,泛民主派在民主黨老化後繼乏人下,仍能維持局面,已經算是成功,而民建聯在新老交替上較順利,選舉部署準確,支持率穩步上升,反映他們已完全適應香港的政治環境,過去4 年的發展也是成功的,隨著特首普選臨近,未來將會是這兩股勢力的對決,第三方勢力較難插足,香港可能出現兩黨政治的形態。 陸委會港澳處長:泛民發展前景不錯另外,台灣的大陸委員會港澳處長羅木昆評論香港立法會選舉時說,因投票率偏低,脫穎而出實屬不易。他認為,選舉氛圍對泛民主派不太有利,但泛民主派仍能拿下23 席,顯示泛民主派發展前景不錯,而且,當選者中有很多人常往來於台港之間,對台灣的現況有所瞭解,相信有助增進未來的港台關係。
明報駐京記者劉進圖
明報駐台記者莊慧良
中國選舉問題專
家李凡評論今次
香港立法會選舉 ,認為建制派取 得成長、泛民主 派力保不失,只 有自由黨等中間 派大幅萎縮,可 預見香港從現在
到2017 年普選特 首,有可能朝兩 黨政治的方向發 展。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3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文匯報 A04|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16候選名單 遭沒收5萬按金 【本報訊】據統計,今屆共有16名地區選舉候選名單,被沒收5萬元的選舉按金,以九龍西及新界東最多,各有5人被沒收選舉按金,其中在新界西,曾聲稱因「經濟問題」而一度考慮棄選的民主黨「第二梯隊」成員張賢登因票數太低而慘遭沒收。而九龍東則無一人「荷包受傷」。 九龍東無人「荷包受傷」 根據選舉法例,候選人遞交提名表格時,必須同時以現金、銀行本票或支票繳付選舉按金,地方選區候選人名單提名的候選人為50,000元,每名功能界別候選人25,000元,一旦在選舉中未能取得5%選票,其按金會被沒收。 在新界西,張賢登,民協的蔣志偉,報稱獨立的阮偉忠、鄒秉恬、梁雪芳均「難逃劫數」。而在九龍西,報稱獨立的柳玉成、林依麗、莊永燦,南方民主同盟的龍緯汶及環保觸角的譚凱邦,亦因得票太低而被沒收按金。 阿牛得萬票 亦無法倖免 在港島區,並沒收按金的門檻約為15,670票,其中社民連曾健成只得10,202票,前民主黨成員黎志強3,955票,自由黨的林翠蓮2,166票,獨立的蕭敏華更只有1,798票,故4人的選舉按金均被沒收。 在新界東,只有蕭思江及李子榮兩人被沒收選舉按金,而九龍東則沒有人被沒收選舉按金。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文匯報 B20| 文匯論壇| By 曾淵滄 |
2008-09-09 |
投票率下降對選情的影響 2008年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本屆選舉,直選方面選民的投票率比上一屆大幅減少。在過去,反對派總是認為投票率越高對自己越有利,反之則反。但是,本屆立法會選舉,反對派在直選議席上卻比上一屆多了一個席位,投票日的晚上,不少反對派領袖愁客滿面,甚至提早宣佈選舉失利,但最後卻喜出望外。 投票率下降影響自由黨 本屆立法會選舉直選部分,最大的衝擊肯定是自由黨。兩位尋求蟬聯的直選議員,自由黨的正副主席田北俊與周梁淑怡雙雙落選。 看來,投票率下降的最大受害者就是自由黨。 自由黨的票源是一批事業有成的商人、專業人士、中產者,這些人在2004年踴躍投票,才使得自由黨在直選中獲得兩個議席,再對上一次的選舉,自由黨也是在直選中全軍皆墨,當時的主席李鵬飛因此而辭職。現在,田北俊也宣佈辭職。 公民黨支持率下降 2004年的投票率是比較高的,那時候香港經濟嚴重衰退,房地產價格大幅下滑,不少中產階層的人從過往的舒適、不問政治的生活中變成憤怒的負資產者,於是這些人出來投票,把自由黨的田北俊與周梁淑怡送入立法會,也把余若薇、梁家傑、湯家驊等反對派中代表中產及上層社會的候選人送入立法會,形成公民黨。本屆立法會選舉,選前不少政治評論家還說公民黨會一舉取代民主黨在反對派中的領導地位,理由是民主黨黨內派系重重,經常內鬥,而且民主黨及其他反對派都比較傾向基層,中產者缺乏反對派的代表。 哪裡知道,這一屆立法會選舉,被一致看好的公民黨並沒有突破超前民主黨的成績,公民黨派到新界西、九龍西的候選人張超雄與毛孟靜雙雙落選,毛孟靜落選有一點不幸運,因為在競選論壇中,她很明顯地被社民聯的黃毓民追打,完全無還手之力,但共有8個議席之多的新界西,張超雄都擠不進去,很肯定是中產票的流失,同樣的道理,自由黨的周梁淑怡也一樣在多達8個議席中落選,可見出來投票的選民以基層為主。 社民連領先其他反對派 民建聯、民主黨,再加上民協、職工盟、街工、社民連都走基層路線,其中社民連更是以基層中的基層自居,在本屆的選舉中,黃毓民與梁國雄的得票率竟然領先其他反對派候選人,是香港的仇商仇富的情緒增加?還是不少選民都認為立法會議員實際上做不了什麼大事,因此倒樂於看到名嘴及以行動激端成名的黃毓民與梁國雄在立法會上表演。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17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南華早報 EDT15| EDT| Other Voices| By Frank Ching |
2008-09-09 |
The voters' message A lack of political issues to mobilise the electorate, combined with Beijing's success in defusing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pace of democratisation, led to the much reduced voter turnout rate in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 10 percentage points below that of the 2004 election. This probably reflects a return to normality, since the 2004 election was held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massive July 1 protest of 2003, where voters expressed a pent-up frustration that led ultimately to the resignation of Tung Chee-wah as chief executive. The election this year produced a few surprises. The pan-democratic camp, which was expected to suffer major setbacks, emerged relatively unscathed. It captured 23 seats - two fewer than in 2004 - but, because it holds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60 seats, it will continue to be able to veto proposals for constitutional changes. In fact, the pan-democrats won 19 directly elected seats, one better than in 2004. O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side, however, they captured only four seats rather than the six they were hoping for. The pro-Beijing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with 10 seats, remains the biggest party in the legislature. Its lists in both New Territories East and New Territories West displayed great strength, with two candidates elected in each district.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the list headed by its chairman, Tam Yiu-chung, received 92,037 votes, enough for colleague Cheung Hok-ming to also win a seat. And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Lau Kong-wah's list received a staggering 102,434 votes - the most of any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list - so Gary Chan Hak-kan was also elected. The only pan-democratic ticket to win two seats was that of the Civic Party on Hong Kong Island, where Tanya Chan and Audrey Eu Yuet-mee were both victorious. The DAB and Democratic Party were the only ones to win seats in all fiv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Thus, the Democratic Party remains the leader of the pan-democratic camp in the legislature, despite predictions that it might lose this position to the Civic Party.
The pro-business Liberal Party suffered major setbacks, with all of its candidates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defeated, including chairman James Tien Pei-chun, vice-chairman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and Michael Tien Puk-sun, the chairman's brother. This puts the future of the party, now represented in Legco only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under a cloud. James Tien has announced his intention to resign as chairman and to retire from politics, while Mrs Chow said she would give up her seat on the Executive Council. The Liberals, and some pan-democrats, such as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 who gave up his social welfare functional seat to run in the direct elections - attributed their defeat to the lower turnout, in particular on the part of middle-class voters. This election also saw the emergence of new faces, as several old-timers, such as Martin Lee Chu-ming, decided not to run. In fact, on Hong Kong Island, the Democratic Party's list was headed by newcomer Kam Nai-wai, with former party chairman Yeung Sum in second place. As expected, Mr Kam won a seat and Dr Yeung did not. Another newcomer is Starry Lee Wai-king of the DAB; she is likely to be a rising star. Significantly,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making its first appearance in a Legco election, won three seats. The rise in popular support for political radicals and the decline of the pro-government Liberal Party is a warning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 Politicians will have received the voters' message loud and clear: stand up for the public and do not be afraid of criticising the government if you want to be re-elected. Frank Ching is a Hong Kong-based writer and commentator. [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14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新報 A07| 港聞| 社評| By 楊星 |
2008-09-09 |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結果的啟示 第四屆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結果有人歡喜有人愁。此次選舉自由黨成最大輸家,而代表基層的議員有所增加,本港今後會否向民粹主義、福利社會傾斜值得關注。建制派和泛民在新一屆立法會中的力量對比並無根本改變,建制派整體席次略有增加,但未能成功在港島區奪回重要的一席,反映出本港市民仍然希望維持香港固有的多元政治格局,不願見到立法會出現一邊倒、喪失制衡政府的功能。自由黨在本屆立會地區直選全軍覆沒,正副黨魁田北俊、周梁淑怡雙雙落敗,另外兩張直選名單亦無功而還,田、週二人已分別請辭黨內職務,周梁更向行政長官曾蔭權提出辭任行政會議成員一職。田北俊和周梁淑怡黯然落馬,不可避免對自由黨造成衝擊,令該黨發展前景亦蒙上陰影。 自由黨代表商界利益,被喻為是「富貴黨」。但是,本港社會對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最為忌諱,再加上本港貧富差距日益擴大、高通脹重臨,以及受近期梁展文事件影響,普羅大眾對商界巨賈抱負面看法,自由黨的選情受拖累是意料中事。當然,就此判斷直選不再是自由黨「那杯茶」則言之過早。 其實,田北俊、周梁淑怡的個人表現,相信是落敗的另一個原因。四年來,田、週二人在地區中接見過幾多選民?甚至到了踏入選舉階段亦鮮見他們如其他候選人般,在地區作出積極部署,或許他們認為單憑個人知名度已可穩操勝券。另一方面,周梁淑怡出任旅發局主席期間發生臧明華事件,暴露出旅發局管理一塌糊塗,備受市民詬病。事件對周梁淑怡,乃至其後接任旅發局主席的田北俊,均帶來負面影響。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過,兩位資深議員多年來對立法會事務貢獻良多,如此告別,畢竟令人覺得可惜。 另一大政黨民建聯,在地區直選和功能界別共獲得10席,較上屆多一席,成為立法會最大黨派,又成功推出李慧瓊、陳克勤兩位政治新星,表面上看來是選舉的贏家,但實質上卻頂多只是不過不失。民建聯作為建制派的旗艦,可以動用的選舉資源其他黨派難望項背,加上本港經濟持續向好、人心思定;北京奧運空前成功,港人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創出新高。可惜,即使挾這些重大利好因素,民建聯卻未能進一步擴大戰果,尤其是在最具指標意義的港島區,民建聯更由二變一,蔡素玉擁有雄厚的社團支持亦不能連任,「鐵票效應」似乎不大可靠,民建聯應該對選舉工程進行反思檢討。 相反,泛民在票源重疊、欠缺有效協調機制下,仍穩守港島區四席,除了幸運之外,是否亦流露出本港社會的政治情意結:因為特首選舉普通市民無緣置喙,要保持香港多元化的特色,維護民主、自由、法治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市民唯有透過選票,保持立法會力量均衡多元,避免出現親建制派獨大的局面。本屆選舉湧現不少新面孔,相信會為立法會議事風格引入新風,特別是帶有鮮明個性的名嘴黃毓民成功晉身,日後議事堂可能激辯連場、火花四濺。 立法會議員的更替,對香港的長遠發展有何利弊,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2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太陽報 A19| 太陽虹| 豪言雋語| By 陸智豪 |
2008-09-09 |
選舉雜感 立法會選舉終於結束,今屆選舉最有趣的地方之一,乃是地方直選吸引最多名單競逐,但投票率卻比上屆急跌一成。就像演員們在電影裏傾力演出,又在特技、電蜊果甚麼的大灑金錢,豈料到頭來票房慘淡收場,叫一眾演員們情何以堪! 事後回想,市民對立法會選舉興趣缺缺,實理所當然。試想想,今次已是回歸後第四屆立法會選舉了,再好看的電影拍到第四集,再忠實的擁躉也早看到膩了。 其次當然是演員陣容不吸引啦,有些演員四集都有份,演技又沒甚麼大進展,來來去去也是那麼兩三道板斧,未上台前基本上已知道其表演內容,有些「甘草演員」擁有實力派的外形、偶像派的實力,平時又冇花時間練台詞,還要爭取繼續在第四集擔綱演出,幸好最終被觀眾「叮走」。 也不是說沒有新演員粉墨登場,但其中不少連完整句子也說不來,更遑論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不過這樣也好,起碼讓大家發現,原來花幾萬元保證金參選就可在選舉期間在媒體大賣免費廣告,老實說,若筆者經營小生意,也可能參選過一把癮,「你好,我是豪記士多候選人,致力為街坊提供價廉物美服務……」 演員陣容差勁,不一定表示這是一場爛騷,精彩的劇情和對白也能令人印象深刻。但請告訴我,今屆選舉除了毓民大罵某政黨「最無恥」的片段在網絡上熱播,到底還有甚麼「正bite」? 當然,今次選舉也有可取之處,起碼沒有甚麼嚴重的抹黑,沒有了候選人包二奶、以權謀私等醜聞。抹黑不是不可以,而是必須是高手所為,務必一箭中的,令對手不得翻身。不然的話,你看看人家馬來西亞反對派領袖安華,多次被當局指控雞姦,饒是如此,在最近的國會議席補選中,安華仍高票當選。執政黨輸給一個雞姦疑犯,也太不像話了吧?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8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中國日報香港版 HK1| Legco Election| By Louise Ho |
2008-09-09 |
New blood gives DAB big boost Party chair attributes success to focus on environment, economy By Louise Ho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DAB) has made noticeable progress in nurturing its newcomers, as four first-time DAB candidates were appointed in the 2008 Legislative Council (LegCo) election. The DAB won 13 seats in the election, including nine in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and four in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Four candidates — Wong Kwok-kin, Starry Lee Wai-king, Chan Hak-kan and Pan Pey-chyou — were among those selected as first-time legislators. Summing up their election campaign yesterday, DAB Chairman Tam Yiu-chung said the party won one more seat in this year』s election than it expected. He noted that the party succeeded in preparing newcomers for the election. All four candidates in Kowloon West are young, and they won the highest votes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That shows our young talents are recognized by the voters,」 Tam said. Lee, who was at the top of the list, did particularly well, Tam said.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Chan Hak-kan won the second seat, making him the youngest LegCo legislator, Tam said. Tam was also happy that the party gained more votes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and West this year than in the 2004 election. He said the rise in vote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party』s focu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livelihood. He said their priority work in the LegCo is to fight inflation and make people』s lives better. They planned to meet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this afternoon to discuss measures to curb inflation. While they found the election results satisfactory, the DAB conceded that they will have to review the results as they lost a seat in Hong Kong Island. Jasper Tsang Yok-sing said he believed they weren』t able to get two seats in Hong Kong Island as targeted because some supporters did not vote or voted for another candidate. 「Voters are not blind,」 he said. 「They may not follow a political parties』 proposal on how to distribute votes.」 Nonetheless, he said they respect the voters』 choices. The party will analyze the election results in the constituency and think of how to gain wider support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side from just traditional strongholds such as in North Point. The party was also disappointed that Choi So-yuk was unable to retain her seat in Hong Kong Island. Tam felt it was a pity that both James Tien and Selina Chow from the Liberal Party could not keep their seats, but he said the DAB will continu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Liberal Party.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4500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中國日報香港版 HK1| Legco Election| By Teddy Ng |
2008-09-09 |
Election losses trigger Liberal Party shakeup By Teddy Ng Liberal Party Deputy Chairwoman Selina Chow has resigned from her position on the Executive Council after joining party Chairman James Tien in resigning from their party positions. Their resignations came after the poor performance by the Liberal Party in the LegCo election Sunday. The two candidates lost the LegCo seats that they had held for at least 25 years. The campaigning for Chow in the New Territories』 West constituency had long been critical, with Chow saying she was in trouble when canvassing for votes, but Tien was unaware of his precarious situation until the vote counting started at midnight. The chief of the party dominated by businessmen looked disappointed when he realized that he wouldn』t be able to maintain his seat in the New Territories East constituency with 28,875 votes, much fewer than the 68,560 votes he obtained in 2004. The voting results for the remaining constituencies were also bad news for the party. Not only had Chow lost her seat with 21,570 votes, but James Tien』s brother, Michael Tien, failed to secure a seat in Kowloon West with only 13,011 votes. And party member Lam Chui-lin, contesting in Hong Kong Island, got only 2,166 votes. The total number of votes obtained by all of the party』s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candidates was fewer than those obtained by James Tien alone four years ago. Party member Joseph Tung,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Travel Industry Council, was defeated by Paul Tse by only nine votes in the tourism constituency. The number of Liberal Party seats in the LegCo will be reduced to seven from the existing 10. 「I am extremely disappointed,」 James Tien said. 「I have decided to resign as the party chairman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ailure in this election.」 In resigning as the party』s deputy chairwoman and as a member of the Executive Council, Chow said: 「I have given the Chief Executive my resignation letter. I entered the ExCo as a directly elected legislator and representative of the Liberal Party. I have to reflect public opinion to the government. I am defeated now, and someone should replace me」.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said he received Chow』s resignation and plans to make a replacement decision based on the existing political situation. Party chief Tien said he will not join the party』s central committee, but he may take an advisory position. The party』s other deputy chairwoman, Miriam Lau, who was able to retain her seat in the transport constituency, will be take over as the party chairwoman until a new party head is elected in October. Tien feared that businessmen might be discouraged to take part in direct elections with the party』s defeat. But he added that the party will continue to support businessmen joining in the direct election. Lau said the party will review the reasons for losing the election and how the party can get more support. The drop in the voter-turnout rate, from 55.64 percent in 2004 to about 45 percent Sunday, did take a toll on the party, Chow said. 「Our supporters are usually moderate and not politically sensitive,」 she said. 「They don』t have a high incentive to cast votes. And some of them are disappointed with Hong Kong』s election culture after seeing the candidates arguing without rationale in election forums.」 Chow had been a legislator since 1981, two years before James Tien took up his position. 「I am glad to have been a legislator over the past 27 years,」 Chow said. 「I have witnessed and been involved in the dramatic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s history. It is now time for me to take a step back and enjoy the private life with my family.」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45000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1 ---------- |
am730 M04| 2008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得票跌泛民保關鍵23席 新一屆立法會經重新洗牌後,兩大陣營分佈並無出現大格局變動,其中建制派小勝,議席微增兩席。至於泛民主派雖然在多個功能界別失守,在地方選區的整體得票數目亦大減,但泛民輸了票數卻在地區直選中進帳1席,在此消彼長下,泛民仍力保23席關鍵少數。有學者指出,兩大陣營的變化不大,但走抗爭路線的社民連急速冒起,對泛民內今後合作及處理政制問題上,將起很大的牽制作用。 另外,特首曾蔭權昨日祝賀新當選的立法會議員,並會在今日起與新一屆議員見面,聽取他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意見。 今屆立法會選舉的地方選區中,有逾152萬人投票,投票率為45.2%,較4年前下降10.44個百分點:至於功能界別的投票率為60.3%,較上屆下降9.8個百分點。 泛民主派在今屆直選中取得近90萬票,較上屆流失逾13萬票,其中以九龍東的跌幅最大,減少逾5萬票,九龍西亦流失超過3萬票。至於建制派整體選票的跌幅較少,流失的選票集中在今屆選舉中受重創的自由黨。 民主黨︰選民自行成功配票雖然今屆選舉投票率下跌,但泛民仍能合共取得23席,力保議會內佔逾三分一的關鍵票數不失。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認為,是選民自行配票成功,具有幸運成份,亦可能因為泛民擾亂票站調查,摧毀對手的配票工具。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則形容「今次真係好好彩」,因不少選民不明白選舉規則,在資訊流通不足的情況下配票十分危險。 對於泛民未來推動民主的成敗,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表示,取決於能否團結一致。上屆公民黨大熱冒起,曾有提議當時聲望下滑的民主黨與其合併,何俊仁稱,民主黨和公民黨是好拍檔,「無話邊個食邊個」,他認為今次選舉雖然民主黨取得席位較多,但不應一次選舉論成敗,他又指公民黨仍是很有實力的黨派。至於與社民連的合作,何俊仁指兩黨一直有良好溝通,即使兩黨在民生議題上有分歧,但在推動政制發展上,希望有最低限度的合作。 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則說,希望泛民珍惜直選議席,不要再參加功能界別選舉,他並以主攻功能界別的自由黨為例,「參加功能界別選舉嘅後果係咩?就係自由黨成個直選全部崩潰。」學者︰社民連冒起具牽制力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經過選舉後,兩大陣營在議席數目方面變化不大,但值得一提的是,社民連在今屆選舉中冒起,不但議席數目增添1席,更在5區取得逾一成選票,與公民黨的整體得票率約13.5%相差不大,這將對泛民今後在議會的取態有很大影響,特別是處理有關政改議題時,社民連對泛民將起極大牽制作用。他又說,隨著社民連及工聯會等分別增加1席,相信議會內將有更多基層的聲音。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9200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2 ---------- |
香港商報 B01| 香港新聞| 民主黨總結 |
2008-09-09 |
民主黨直選保7議席 【商報專訊】記者鄺偉成報道:民主黨在剛結束的立法會選舉,在驚濤駭浪中保得7個直選議席。黨主席何俊仁坦言會作詳細檢討,改善未來的工作;期望下次選舉會有更多年輕人和女黨員參與。 今屆立法會選舉,民主黨共獲得7個地區直選議席,包括:港島區的甘乃威、九龍東的李華明、九龍西的涂謹申、新界東的鄭家富和黃成智、新界西的何俊仁和李永達。連同教育功能界別的張文光,該黨在本屆選舉共獲8個議席。 何俊仁表示,已收到特首邀請在9月11日會面,屆時該黨除重申政綱內容外,還會提出一些關於民生和抗擊通脹措施的問題。 何又稱,該黨有2名四十世代的黨友當選,是有幫該黨發展;期望下次選舉會有更多年輕人和女黨員參與。對在選舉中得票率低,他表示可能是投票率低的緣故,但仍需要作出檢討,改善工作,除在議會內研究政策和監察政府,還會加強紮實地區工作、強化網絡,並表示新一屆議員會全力以赴,為改善民生努力。 甘乃威感謝楊森讓位 在民主黨浮沉多年,終於在今年「上位」的甘乃威表示,特別感謝楊森讓他排頭位出戰,在選舉工程中又全心全力拉票,為該黨在港島內能保1席;張文光則補充,楊森是在各種壓力下堅持交替的,民主黨應謹記他的貢獻。甘乃威又稱,過去因從政面對生活壓力和影響到家庭,曾萌放棄之念,在黨友和家人的支持下才堅持下去。 另一名四十世代的黃成智表示,能和甘乃威同入議會是典型的民主黨成功例子,皆因其長期紮根地區,用心服務市民和對選情危急時應變有策;他又感謝各黨友的支持,特別是在危急時,鄭家富容許他在其地區拉票。 單仲偕指有幸運成分 單仲偕表示,今次選舉出現票數少,但議席多,是有幸運成分,加上他揣測是成功摧毀票站調查的配票工具所致。對於在危急時為何不棄保其中一名單,他表示,是無可能令選民投另一人,所以沒有做這一步。 對於自由黨在直選的失敗,何俊仁表示,他們應該從中檢討,希望該黨不要對直選失去信心;他又欣賞田北俊知道落選後,仍上台和當選人道賀,表現了風度。在未來能否和其他泛民合作,他表示,民主派要團結,才能推動政改方案,否則是沒有前途的;又表示會和23席的泛民主派維持溝通,依靠配合,但不一定是合併,是在大體上有共識。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3 ---------- |
明報 A10| 2008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資訊界譚偉豪險勝單仲偕擬呈請阻當選 資訊科技界選情激烈,科薈研究中心主席譚偉豪最終以35 票之微,擊敗民主派的候選人莫乃光。不過,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正研究是否為莫乃光提出選舉呈請,阻止譚偉豪當選,因譚偉豪的「IT 達人TALK」廣告應否列入選舉經費值得商榷,該黨會徵詢法律意見,暫未知提出呈請的機會有多大。 對於民主黨可能提出呈請,譚偉豪表示不擔心,強調上月27 日已收到選管會通知,指該系列廣告已被裁定非選舉廣告,早前亦已刪除網誌與YouTube 影片的連結。 譚偉豪獲2017 票,與莫乃光的得票率僅差0.8 個百分點。譚認為今次勝出,主要由於自己無政治背景,到最後關頭仍努力打電話和發電郵拉票,他又聲言絕對無種票, 「今次結果這麼接近,證明我根本沒有鐵票」。 他說,當選後首項工作是為施政報告組織業界意見。 落敗的莫乃光表示,選舉前一直都覺得雙方得票會「咬得緊」,僅以數十票之差落敗已算勝利。他認為敗陣是因為對方的鐵票動員力強,且投票率遠低於上屆, 「上屆投票率逾八成,(單仲偕)贏幾百票,今次不足七成,(自己)輸幾十票,可見投票率影響都頗厲害」。 根據《選舉活動指引》第6 章,質疑選舉的選舉呈請書, 須在選舉結果刊憲後兩個月內提交。原訟法庭必須在選舉呈請的審訊完結時,視乎個案性質,決定候選人能否當選。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13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4 ---------- |
文匯報 A02| 立選揭曉專版| 新舊交替 |
2008-09-09 |
巾幗老將退席 新秀靚麗登場 新一屆立法會將會「陽盛陰更衰」?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連同自動當選的立法會議員在內,60人中女性只有11人,較上屆減少了1個,可謂「不進反退」,其中地區直選的女性當選者維持7席,惟整個組成卻反映了今屆選舉的一個特色——「新舊交替」,港島繼續是最多女性當選的地區,九龍東及新界西各失去一席,九龍西卻「好事成雙」。 范太陳太換葉劉陳淑莊 根據本報統計,雖然今屆立法會選舉有最多女性參選者,但勝出連同自動當選者共60人中,女性只有11人,其中7人來自直選,4人來自功能界別﹔而上一屆立法會結束前,12名女性議員中,同樣有7人來自地區直選,來自功能界別的則有5人。 「新舊交替」是今屆選舉的特色。港島區仍然是5大地方選區中最多女性當選的地區,兩屆選舉中均有4人當選,但當選者卻來了個「大執位」:上屆選舉在港島區勝出的,包括原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民建聯的蔡素玉,公民黨的余若薇及於後期經補選加入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今屆,范太與陳太不再參選,蔡素玉落選,不過,「江山代有人才」出,餘下3個空缺立刻由兩個「新丁」——第一次在公民黨名單中排首位的陳淑莊、曾參與補選的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以及「重返議會」的何秀蘭頂上。新界東的劉慧卿,則維持不變,維持新界東「唯一女性議員」的地位。 嫻姐周梁變慧地梁美芬 不過,在2004年立法會選舉中唯一一個在九龍東勝出的工聯會議員陳婉嫻,以及新界西的自由黨原副主席周梁淑怡,均於是次選舉中落敗,不單令立法會少了兩名「猛將」,亦令兩個地區變成「女性真空」——沒有一名當選者為女性,幸好九龍西不但實現了女性當選者「零的突破」,還「好事成雙」,民建聯首次排頭位出選的李慧地,及西九動力的梁美芬雙雙晉身立法會,令地區直選當選的女性與上屆「看齊」。至於令今屆女性當選者減少的「禍首」,則是今屆循會計界競逐連任失敗的公民黨譚香文。 ■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0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5 ---------- |
文匯報 A10|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毛孟靜張超雄鎩羽 功能界別僅獲一席公民黨跌票 未圓「君臨」夢 【本報訊】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公民黨抱「君臨天下」之心,首次5區均派員參選,並進攻多個功能界別。雖然該黨在「出身地」港島區取得2個議席,但在銳意開拓的九龍西及新界西區,參選的毛孟靜及張超雄均告落選,而功能界別的譚香文以及多名功能界別挑戰者亦告敗北,令該黨議席由上屆6席減少1席,而該黨成員的得票率,例如九龍東梁家傑名單的得票率顯著減少,令該部分黨員承認未來要多做地區工作。不過,該黨黨魁余若薇卻聲稱,不應過於強調地區工作,因為「區議員和立法會議員的工作有很大分別」。 公民黨於今屆選舉中,在港島區仍有令人滿意的結果:由「新秀」陳淑莊排頭位、黨魁兼現任議員余若薇「抬轎」的港島區參選團隊,在是次選舉中取得8.2萬多票,是港島區得票最多的名單,亦令陳淑莊及余若薇雙雙進入立法會。 梁家傑雖贏 得票跌近3點 不過,在九龍東的梁家傑,雖仍取得1席,但得票率由04年立法會選舉的19.11%,跌2.91%至今屆的16.2%,得票數目在區內6張名單中排第4,低於該區「票王」、民建聯的陳鑑林,工聯會的黃國健及民主黨的李華明。新界東的湯家驊因04年參與反對派的「鑽石名單」而無法估計他們於上屆取得多少票,但他今屆在新界西僅取得11.07%的選票,在該區10張參選名單排名第5,低於「全港票王」、民建聯的劉江華,社民連的梁國雄,民主黨的黃成智及鄭家富。 當然,形勢最「難看」的,是該黨企圖攻佔的九龍西及新界西區。出戰九龍西的毛孟靜僅得1.7萬票,得票在13張名單中排第六;由社會福利界轉戰新界西的張超雄更「慘不忍睹」,得票在14張名單中排第8,是競逐連任議員的最差成績。 譚香文黎廣德司馬文皆敗 在功能界別,除了法律界的吳靄儀連任外,會計界的譚香文落馬,進軍工程界的黎廣德與旅遊界的司馬文均告落敗。 余若薇在記者會中辯稱,公民黨在5個選區的得票率「並非各政黨之末」,而港島區成績更「有目共睹」。不過,她又承認今屆選舉是一場「硬仗」,最終結果已比預期好,是一次僥倖,全靠「選民自行配票的智慧」。 余若薇:非缺地區服務之過 她又否認公民黨缺乏地區樁腳,及缺乏地區服務是該黨未能實現其「雄心」的原因,稱立法會的工作性質,與區議會有很大分別,包括審議法例、通過財政預算案等,而他們在這方面「成績令人滿意」。 不過,余若薇承認,該黨未來會加強地區事務,惜要投入大量資源,實在很吃力,並預計未來4年在立法會的工作會更艱巨。 在是次選舉中大量流失選票的九龍東梁家傑稱,公民黨未來要強化地區工作、扎根社區,這目標不會改變,這樣才能減低選票流失。新界東勝出的湯家驊則說,民主應有多元化的選擇;又稱反對派在新界東沒有配票,更沒有鐵票,公民黨仍要爭取更多選民支持。 公民黨立會選舉得票率 選 區 08年 04年 港島區 26.35% 20.85% 九龍西 8.35% 未派人參選 九龍東 16.62% 19.11% 新界東 11.07% (*) 新界西 7.01% 未派人參選 (*)與其他反對派合組名單參選,未能比較。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2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6 ---------- |
蘋果日報 A01| 要聞| 頭條 |
2008-09-09 |
左風高吹政局低迷泛民奪23席 香港選民好野 【本報訊】2008年立法會選舉曲終人散,不過每名投票支持泛民主派的選民、每名參選的泛民候選人,都不會忘記9月7日這個星期天,因為在投票率低迷、北京強力干預選舉的局面下,泛民仍能憑不足六成的選票,一舉取下19個直選議席,另憑四個功能組別席位,保住立法會關鍵少數地位。泛民主派異口同聲地說,這次選舉除了帶幸運成份外,還要多謝近90萬名泛民主派支持者智慧地為候選人配票,共同創造今次選舉奇跡。記者:莫劍弦 立法會選舉結果揭盅的過程,令一眾泛民政黨候選人的心情如坐過山車。當前晚投票結束後,泛民得悉投票率只有45%,加上香港大學票站調查結果顯示,泛民多名重量級候選人可能落選,逗留在九龍灣展貿中心中央點票中心等待結果的泛民中人,無不心情沉重,因為按以往選舉經驗,投票率越低,泛民選情越嚴峻,泛民或將失去部份直選議席。 拒答民調擾亂左派配票 然而,隨著各票站點票結果陸續公佈,選情開始出現大逆轉。雖然泛民在五大選區得票數目均下跌,可是由於各參選團隊的得票率平均,終於創下「以小博大」的佳績。以港島區為例,泛民得票率不足六成,卻取得六個議席中的四個席位,令民建聯曾鈺成及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名單排第二位的蔡素玉及史泰祖分別落敗。有泛民中人形容,他們在04年立法會選舉獲7.1效應幫助也做不到的選舉結果,今次竟然在低投票率下做到!新界東泛民得票率只有五成六,可是由於選民自行配票得宜,加上民建聯劉江華名單吸票太多,泛民一舉攻下五席,取得七成議席,議席較上屆進賬一席;親北京陣營只得民建聯贏得兩席,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更被擊敗,宣佈退出政壇,隱形左派龐愛蘭也被擊退,泛民成功踢走多位保皇黨成員。其餘的九龍東、新界西,泛民也在劣勢中保住現有席位。總括而言,泛民共取下地區直選19席,表現更勝04年的18席;加上四名泛民候選人保住現有功能組別議席,包括教育、法律、社福及衛生服務界別,令泛民合共取得23席,表現超過他們參選時訂下爭取21席的目標。面對逆轉勝局面,有泛民主派成員相信,泛民選民拒絕回答左派機構的票站民調,摧毀左派過去一直採用的配票機制,令配票工作失控,引致有左派候選人吸票太多,泛民支持者又自行配票,未有出現上屆將選票過份集中在某些候選名單身上的「浪費選票」現象,令今次泛民候選名單的得票數目較以往平均,泛民終於達到以點數壓倒保皇派候選人的局面。 湯家驊:選民智慧高 民主黨及公民黨均認為,今次選舉結果除了帶相當幸運的成份外,還要感謝選民。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出席選後記者會時,以港島區選舉結果為例指出,「即使係候選人自己配票,亦配唔到呢個結果」,指今次無論是陰差陽錯抑或對方配票失誤也好,相信選民會自行選擇不同候選人,但她承認今次結果相當「僥倖」。 成功連任新界東議員的湯家驊也說,泛民在新東沒有進行協調,最終卻取得五席,較上屆多取一席,反映「選民嘅智慧或者比大家更高」,認為協調未必是泛民主派唯一保住議席的方法,否則也未必能踢走保皇黨。 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在記者會更坦言,今屆立法會選舉結果最終比他預期理想,當中無疑存在「幸運成份」,他認為除涉及不少民主派支持者發揮自行配票智慧外,亦有不少人自發性地誤導票站調查員,結果嚴重破壞左派配票機制,最終導致保皇派配票失敗,令民主派能在港島區力取四席,「算係摧毀咗保皇派嘅配票機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7 ---------- |
蘋果日報 A02|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兩黨整合絕非容易
【本報訊】泛民主派兩大主要政黨民主黨和公民黨,經過前日立法會選舉洗禮後,各自議席數量均有所下跌,引起外界關注兩黨會否正式合併,團結力量監察政府施政,抗衡保皇派勢力。民主黨在今屆選舉所得席位由九席減至八席,該黨主席何俊仁表示,每次大型選舉後,均會令不同政黨檢視實力,認為民主派目前新產生的議員進行整合十分重要,「合併成為一個組織,係一件唔容易嘅事,但可以有唔同程度嘅整合。」 何俊仁:要坐低傾嚇 有民主黨成員認為,目前民主黨和公民黨進行合併的難度極高,相信就算決定馬上合併,也主要由公民黨方面人士提出;因民主黨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雖然議席數量略減,但地區力量仍然相當穩固。該成員更指,今次地區直選的結果,反映民主黨並不需要倚靠公民黨的明星效應,也有實力取得或守住議席,所以要黨內成員同意合併絕非容易。民主黨昨日在黨總部總結立法會選舉成績,被問到今次選舉對泛民日後發展的重要性時,該黨主席何俊仁表示,每次大型選舉都會令各政治組織重新檢視各自的實力,當中除要考慮各自組織的發展外,也應考慮整體政局發展,「我地喺新嘅議員產生後,亦要知道各黨派、新佈局會點,大家真係要坐低傾嚇。」何俊仁強調,泛民主派是否作出整合,「團結同整合係非常重要,當然呢個整合,唔一定係要合併成為一個組織,因為呢件唔係一件容易嘅事,但可以有唔同程度嘅整合。」何俊仁認為,泛民主派應該就一些對政改和民生問題的重要基本原則上「取得最大公因數」,再團結力量迫使政府回應訴求。 余若薇:有合作空間 被問到是否贊成公民黨與民主黨進行合併時,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昨日總結該黨立法會選舉的成績後,未有作正面回應,但強調:「同各個民主派都會有合作空間。」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8 ---------- |
蘋果日報 A04|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選民的抉擇一代新人換舊人 泛民明星走過燦爛光輝 【本報訊】浪花淘盡英雄。是來自建制派狙擊的滔天惡浪也好,一代新人換舊人的歷史巨浪也好,有起總有跌。民主派幾位競逐連任的候選人,敵不住險阻重重的選舉洪流,黯然下馬。他們有些是熱情選民曾經愛戴甚至崇拜的政壇明星,有些是7.1效應下嶄露頭角的立法會新星。選民有選民的抉擇,選舉有選舉的殘殺。到了這天,一切光輝燦爛都成如煙往事。記者:雷子樂、張嘉雯劉千石 不會從此退出政壇 有數十年老工友作後盾,有二十名工運領袖站台,無阻歷史淘汰劉千石。於九龍西競逐連任的他,僅獲萬餘票。這位事前已不被看好的多任立法會議員,結果宣佈前後,都是那副有點笑容、有點無奈的表情。 維護勞工權益作動力 他沒有站上台等候點票結果,選舉主任正式把殘酷現實宣佈出來之後,阿石在記者包圍下,慢慢回應:「我覺得唔係選舉輸贏就要退出政壇,呢個唔係兒戲嘅事,推動我喺政治入面,係因為維護打工仔權益作為動力,動力本身唔會因為輸而放棄。」阿石在結果宣佈前已揚言,即使落敗,也不會輸掉維護打工仔的動力,亦不會從此退出政壇。對於選民而言,他的勝負分別不大;自從阿石取得回鄉證探望母親之後,曾經是反建制悍將的他,已收斂得如同議事堂上一張不會說話的空椅。 郭家麒慨嘆業界太重利益 醫學界郭家麒議席不保,選票由上屆三千多票急跌至不足二千票,他認為功能界別選民太著重界別利益,今屆大部份功能界別當選議員均有工會或商會背景,能給予業界「著數」。他奉勸欠缺工會或商會背景的泛民人士,不要參加功能界別選舉。 只睇你畀唔畀到利益 郭家麒任議員一屆便要下馬。他昨日表示「冇癮」,認為四年來盡力做好醫療界及民主發展等工作,「但係冇人會理呢啲理想,功能界別始終會睇你究竟畀唔畀到利益業界。」並指今次當選的梁家騮,可能是因他成功向醫管局追討六億元醫生超時補薪賠償,選民才投他一票,除醫學界,教育界、社福界及工程界等當選者都有工會或商會背景。對於無法為泛民穩守醫學界這一席,他表示失望,打算在2012年捲土重來,「到時政改方案已經塵埃落定!」 張超雄續為弱勢社群打拼 一直為殘障人士爭取福利的張超雄,對轉戰直選後落敗的結果感到非常失望,尤其令支持他的人士傷心。親力親為爭取改善弱勢社群福利的他擔心,日後有關弱勢的議題被帶進議會討論將會減少。 揚言下屆會繼續參選 由福利界別轉投新界西直選的張超雄,選情一直不樂觀,結果以些微票數落選。他昨日無奈表示,由於不少殘障人士、受虐婦女及病人組織大力支持,故落敗令他感到「對佢地唔住,尤其係好多坐輪椅嘅殘障人士,佢地連一舉手一投足都好困難,但係都出嚟支持我」。他承諾會繼續對弱勢社群的承諾,不會因為無法進入議會而終止,「我係因為關心而去參選,唔係因為選舉而去關心,我唔會忽然中產、忽然環保」,雖然今屆落敗了,他下屆仍會繼續參選,但暫時未有具體安排。 楊森為民主貢獻受歌頌 「民主黨嘅新一代,唔可以忘記楊森嘅貢獻。」黨友張文光語重心長歌頌選戰失利的民主黨老大哥,語氣沉重得哀思瀰漫,可能過頭了一點。但楊森整日失蹤不回覆傳媒查訪,則可以想像曾是立法會鐵膽的老牌議員,失落議席的確不好受。 民主黨不得不蛻變 楊森與甘乃威同一名單出戰港島,民主黨未能重演去屆奪得兩席的把戲。甘乃威意圖把恩師的敗仗描繪得好好睇睇:「佢係一個沉默嘅中場,參選以來,為咗拉票,佢又跳海,又喺大熱天時踢波,噚日(選舉當天)已經病咗,所以今日出唔到來。」現職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的楊森,年屆61歲,是香港有民主選舉立法機關議席以來,最早期參選的民主派議員之一。隨著他與李柱銘先後步出立法會,民主黨已不得不蛻變重生。 譚香文得票勝上屆覺欣慰 又是一個心裏有數等待死刑宣判的落馬人辦。憑藉7.1效應04年爆冷闖入立法會的譚香文,以千多票敗給陳茂波,失去會計界議席。她昨日出席公民黨記者會時形容,是受建制派與A貨泛民候選人夾擊而落敗。 輸掉區會後再輸立會 記者會上,譚香文表現得輕鬆自然,她自言輸得欣慰,理由是票數與得票率都比上屆優勝,只是進步程度不及陳茂波。她昨日凌晨一度現身點票中心,受訪時說相信選民眼睛雪亮,能選出一位能代表業界的議員。但至結果宣佈時,她已芳蹤杳然。51歲的譚香文是雙失議員,去年11月,她以二百多票失掉黃大仙區議會議席,是唯一在區選落敗的立法會議員。譚香文其後投訴對手助選團包圍糾纏,阻礙選民投票,影響選舉結果。四年後會否捲土重來,譚香文未作決定。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1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9 ---------- |
蘋果日報 A08|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造就曾鈺成犧牲蔡素玉 民建聯配票失利飲恨港島 【本報訊】民建聯在今屆立法會選舉大豐收,除了議席較上屆有多一席進賬,以13席蟬聯立法會第一大黨外,同時將年僅32歲的陳克勤拉入議會,成為本屆最年輕議員。可惜港島區選舉卻因配票失利,失掉了向來有「福將」之稱的蔡素玉,保不住建制派續在該區摘下三席的原意,成為該黨今屆選舉一大遺憾。 記者:蔡元貴 雖然選舉前相繼被指涉及賄選事件,但民建聯最終不但力保原有12席不失,更較上屆多了一席進賬,因為副主席葉國謙成功循區議會功能界別選舉重返議會。加上工聯會三名成員黃國健、王國興及潘佩璆同時為民建聯成員,令他們議席數目有望增加。 過去兩屆奇跡當選 可惜一向「福大命大」的蔡素玉意外落馬。00年蔡素玉與程介南搭檔,奇跡地沒有被程介南以權謀私案影響,以餘額晉身議會。04年她與已故主席馬力以一張名單參選,在民主黨及公民黨各自以李柱銘及余若薇強攻下,又再次神奇地入圍。不過,幸運之神今屆未有降臨蔡素玉身上,配票失策令她未能與曾鈺成雙雙晉身議會,也令民建聯只僅僅新增一個議席。曾鈺成昨對未能保住蔡素玉的議席深表遺憾,初步分析投票結果後發現,一些過往民建聯支持度紮實的選區,「今次有一部份選票係流失咗」。曾鈺成拒評選票是否因為去年支持前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參加立法會補選而流失,只稱「唔能夠將選民當做盲目咁會聽你點分票」,並指「冇話過係票倉就永遠係票倉、冇乜所謂鐵票」。曾鈺成又表示不相信原來投票支持葉太的選民,會隨便響應分票呼籲而投票給民建聯,但稱會就分票問題進行研究。 曾與葉劉「打招呼」 據瞭解,民建聯選舉前曾向吸取他們部份選票的葉太「打招呼」,希望對方留意到力保蔡素玉的重要性,冀望雙雙保住建制派原有三席。可惜葉太最終未有留力,民建聯也沒有加大力度發功,令兩張選舉名單「唔上唔落」,最終只能各取一席,令余若薇成功以餘額入圍,成為民建聯今屆選舉最大敗筆。至於其他地區,民建聯的配票策略一如以往地成功。例如該黨在新界西選區首度與工聯會分開名單參選,譚耀宗力守原有擁躉及鄉事派全力支持,王國興則主打勞工及工聯會票,結果成功令三位候選人入圍。 資源讓給欽點新丁 連非民建聯黨員的建制派友好,民建聯也落力「助選」。其中最明顯是在九龍西與新界東同時有配票行動,分別將票源及有關助選人員割讓至「阿爺」有意力保的建制派新丁,最終在九西成全了聲稱獨立的梁美芬、在新東為隱藏新論壇成員身份的龐愛蘭「擦亮招牌」,可算是功德圓滿。劉江華則在新界東成為票王,成為民建聯今屆選舉亮點。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1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0 ---------- |
蘋果日報 A08|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覺得我幾好,咪再投我囉」 葉劉承認搶民建聯選票
【本報訊】去年底立法會港島區補選落敗的葉劉淑儀,今屆選舉取得61,073票,終能一償所願以議員身份晉身議事堂。她昨日展開謝票活動,承認選舉中吸納了部份民建聯的選票,但認為與蔡素玉連任失敗無關。葉太又自稱已吸取當年硬銷23條引起不滿的教訓,若政府重提23條立法,會聽取巿民意見後小心審閱條例。 去年補選吸納支持 葉太昨午帶領其參選團隊到太古康怡廣場外謝票,又跟巿民握手致謝。她向傳媒表示,今次選舉沒有與其他政黨或候選人協調配票,因為運作上很困難,而且難以預測結果,她舉例指04年立會選舉泛民在港島區正因配票失敗而使何秀蘭出局。她續說,今次選舉吸納了部份民建聯支持者的選票,因為去年補選部份投給她的民建聯支持者,「可能佢地覺得我幾好,咪再投我囉。」不過,葉太否認今次選舉吸票太多是導致蔡素玉落馬的原因,她認為即使本身支持民建聯的選民不投票給她,「啲票或者會落咗去楊森那度都唔定呢。」又指選舉是一個民主機制,各候選人都在公平公開的情況下競爭,並對競選拍檔史泰祖未能當選感到失望。身為匯賢智庫主席的葉太又說,至今仍無意組織政黨,但願意與各黨派合作。當提到23條立法,她就指立法是政府的事,她個人並無興趣,並提及當年她以保安局局長身份硬銷23條立法,「我做官員嘅時候已經吸取教訓,呢啲問題要所有市民都理解清楚,先至去小心審視條文內容。」 聲稱不在議會鬧交 葉劉淑儀續稱,沒有興趣擔任立法會主席,反而會關注經濟、民生、教育、運輸及公務員等問題,因為這都是巿民非常關注的,期望能加入立法會的相關事務委員會,更指自己支持廢除功能組別。她更指自己曾向一名中產選民承諾,不會在議會內鬧交,希望與一些較激進人士作君子之爭,與包括泛民主派在內的各個政黨合作。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2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1 ---------- |
蘋果日報 A12|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選舉投訴較上屆多三成
【本報訊】選管會主席彭鍵基表示,今次選舉收到2,046宗投訴,主要涉及選舉廣告和拉票噪音;另有50多宗與票站調查有關。本報陸續接獲選舉投訴,包括有九龍東區議員冒認候選人誤導選民,又有少數族裔選民在投票日方發現自己被剔出選民名單之外。 選舉事務處今年立法會選舉接獲的投訴,涉及選舉廣告佔最多,約500宗;其次涉及拉票噪音,約200宗。發言人昨日未能提供詳盡的投訴分類。今年投訴數字比四年前的大約1,600宗,增加近三成。 不過,今年投訴涉及的問題,嚴重性相對較上屆輕微,2004選舉票站大混亂,當局處理能力被學者譏為第三世界級數。 彭鍵基表示,今屆投票和點票運作暢順,以公開公平和誠實的原則進行,選管會感到滿意。不過,本報昨日仍接獲選舉投訴,九龍東選區選民黃先生指,投票日當晚發現一名區議員派單張,把自己的名字印在單張上,替真正的候選人拉票,造成自己是候選人的錯覺,被指誤導選民,黃先生已向選管會投訴。 少數族裔選民被除名 九龍西落敗候選人龍緯汶則接獲少數族裔選民投訴,表示不少人在投票當天入到票站,找不到自己選民登記名字,才被告知因為搬遷而喪失選民資格。龍緯汶批評選舉事務處輕率剔除選民資格,反映政府並不鼓勵選民投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3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2 ---------- |
南華早報 EDT7| EDT| By Gary Cheung |
2008-09-09 |
Turnout fails to seriously dent pan-democrats The share of the popular vote secured by the pan-democratic camp in Sunday's Legco election decreased by almost four percentage points, but political analysts say the drop is less than expected despite a low turnout rate and a calmer political climate. The votes clinched by the candidates fielded by the Democratic Party, the Civic Party, the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he Frontier, the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and non-affiliated pan-democrats accounted for 58.1 per cen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valid votes. It compared with the 61.9 per cent won by candidates from the pan-democratic camp in the 2004 Legco election and 60.5 per cent in 2000. In absolute terms, the pan-democratic camp netted 881,184 votes in fiv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this year, 215,088 less than in 2004. The pan-democrats saw the biggest drop in their share of votes in Kowloon West where they won 64.4 per cent of valid votes, 8.4 percentage points lower than last time. The proportion of votes they netted in Kowloon East was 7.2 percentage points lower. The Beijing loyalist camp made a little headway in the direct election battlefields. Candidates from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the Liberal Party and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and other government-friendly politicians collected about 39 per cent of valid votes, compared with 37.2 per cent in 2004 and 34.4 per cent in 2000. Ivan Choy Chi-keung, a political scientist at Chinese University, said the rule of thumb that pan-democrats receive 60 per cent of the popular vote and the pro-government camp 40 per cent remained largely unchanged despite the slight drop in the pan-democratic share.
It's a surprise that the pan-democrats can manage to have close to a 60 per cent share of votes although ... turnout is 10 percentage points lower than that in 2004, he said. Ma Ngok,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University's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aid the drop in the share of votes for the pan-democratic camp was lower than he expected. Some pan-democratic leaders had feared their share of the vote in the direct election would fall considerably following the Beijing Olympics and the visit by China's gold medallists a week before the poll. The election results show the political cleavages in the community are still entrenched even after Beijing set the timetable for universal suffrage and improvement in Hong Kong's economy, Dr Ma said. For the pan-democratic camp, winning 19 out of 30 seats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with a lower share of the popular vote was a pleasant surprise. In 2004, it won only 18 seats with a 61.9 per cent share. The camp won four seats in the Hong Kong Island constituency with 53.4 per cent vote share. In 2004 it won three with 59.5 per cent of the votes.
Dr Ma believed that the better-than-expected performance of the pan-democrats in the direct election stemmed from spontaneous splitting of votes by its supporters.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6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3 ---------- |
成報 A06| 要聞 |
2008-09-09 |
社民連取三席 毓民籲泯恩仇 【記者陳嘯軒報道】香港首個打正「左翼」(激進)旗幟的政黨社會民主連線,在立法會選舉「初試啼聲」便表現驚人,一舉拿下三個地區直選議席,其中梁國雄和陳偉業兩人成功連任,而「空降」九龍西的黨主席黃毓民則以37,553票高票當選。昔日是電台名嘴的「毓民」希望改變香港目前沉悶的政治文化,並在議會內監察政府及在必要時作出抗爭。 挾論壇聲威得高票 一向予人「火爆」印象的黃毓民,在過去一個月出席多個選舉論壇時,多次狠批公民黨派人參選功能界別的「小圈子」選舉。他昨日凌晨得知很大機會當選時說:「希望可以在選完後,大家(泛民主派各政團)相逢一笑泯恩仇,不要再記住選舉期間的互相攻擊。如果還記住這些,就叫他不要搞政治,返屋企啦!」對於被指在選舉論壇上針對公民黨攻擊,他說這只是選舉工程和手段:「選舉就是要贏,這很簡單,但這不代表要不擇手段。」 黃毓民認為,社民連這次選舉成績不俗,反映社會政策即使是比較左(激進)的政團,也可是在香港這個自由巿場主導的資本主義社會生存,「其實政治光譜是可以很闊,選戰結果證明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他謂社民連在籌款應付選舉時很困難,資源很短缺,整個選舉工程全職職員不足三人,現在能有此成績得來不易。 長毛得票僅次票王 另外,「長毛」梁國雄這次不但在新界東成功連任,兼且取得了44,763票,在該區得票僅次於全港「票王」的民建聯劉江華名單,「爆冷」成為泛民在該區的「票王」。黃毓民說,早前有民調指梁國雄在該區的支持度低迷,選情嚴峻,他「打死也不信」,現在結果證明他沒看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8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4 ---------- |
東方日報 A32| 龍門陣| 冷眼旁觀| By 黃英琦 |
2008-09-09 |
冷眼旁觀:立法會選舉三問 四年前立法會選舉投票率創新高,達百分之五十六;今年卻大幅下滑逾十個百分點。一問:為何少了選民投票? 有說是因為選舉太悶,政府宣傳不足,電視不許落廣告,而許多選區的「基本盤」已形成,即六成泛民和四成建制派的「黃金定律」,對選民來說,似乎選與不選的結果都沒有大分別。這是分析員的說法。一般人會說:這些立法會議員除了「鬧人」,還有怎樣的貢獻?多一把立法會議員的聲音就能監察政府?香港有議員多年了,還不是有官商勾結? 從今次選舉的投票結果可見,支持泛民的選民已深明「比例代表制」這遊戲。花多眼亂?不會。既然有多張名單,那就不如一家人分散「落注」,父投一號,母投三號,子投八號等等。 二問:為何市民有如此智慧,走在政黨前面,投票深思熟慮,並有能力配票? 在爭取議席的關頭,候選人要保住自己一席,擔心配票的風險。不過,比例代表制其實是分票、容許小眾的制度,如配票成功,就可用最少的力量爭取最多的議席,就如今次的港島區和新界東選舉。不少港島區選民在民主黨、公民黨和何秀蘭名單中成功配票,讓泛民只以總票數約百分之五十二取得四席,令評論界大跌眼鏡。 選舉四年一次,每次政府總會做不少宣傳,例如在隧道口賣大型廣告,請我們「選賢與能」。有朋友說,這不對,香港選民不是「選賢」,只是希望「選走」一些較劣的議員。這是相當有趣的邏輯,你同意嗎?你有否思考為何投票?還是大家愈來愈冷漠,而政府也沒有相關的教育和宣傳?三問:行政主導的政府不喜歡監察他們的立法會,也希望沒有難纏的議員阻慢工作。然而,這政府卻要負責每四年一次的選舉,試問,他們有教育市民、辦好選舉的動機嗎?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62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5 ---------- |
中國日報香港版 P01| Front Page| headline| By Max Kong |
2008-09-09 |
DAB emerges as the biggest winner Liberal Party meets its Waterloo in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By Max Kong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DAB) emerged as the biggest winner in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LegCo) election in Hong Kong. Winning 10 out of the 60 seats up for grabs, the group remains the biggest political party in the legislature. The Democratic Party is the second largest, having won eight seats. Liberal Party Chairman James Tien and Deputy Chairwoman Selina Chow resigned after their party』s total failure in the direct election, though their party still retained seven seats in the law-making body. Overall, the pro-government camp secured 34 seats, 11 more than the opposition camp』s 23, while the remaining three were taken up by non-affiliated candidates. The DAB won 10 seats including seven in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and three in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If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arty members contesting under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FTU), the party won 13 total seats, of which nine ar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The DAB』s Lau Kong-wah team, contesting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got the highest number of votes — more than 100,000, enabling Chan Hak-kan — former special assistant to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 to enter the LegCo from his second position on the candidate list. Party Chairman Tam Yiu-chung and member Cheung Hok-ming won two seats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with 92,037 votes, the highest in the constituency, thanks to the support of the New Territories』 advisory body, Heung Yee Kuk. FTU』s Wong Kwok-hing won the election in the constituency with 35,991 votes. DAB』s Chan Kam-lam got 53,472 votes in Kowloon East, entering the LegCo with FTU』s Wong Kwok-kin, who got 50,320 votes. In Kowloon West, Lee Wai-king』s team got 39,013 votes — also highest in the constituency. DAB Vice Chairman Ip Kwok-him staged a comeback, representing the District Council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Wong Yung-kan and Wong Ting-kwong were returned uncontested in the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and import and export constituencies. But despite grabbing the largest number of seats among all parties, the DAB was sad to see Choy So-yuk – named after Tsang Yok-sing on the candidate list for Hong Kong Island – has to bow out as the list got just 60,417 votes, about 600 fewer votes than former Secretary for Security Regina Ip. Tsang, appeared emotional, said some of the party』s votes were lost and it needs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Ip believed that some DAB supporters had chosen to vote for her, but she added that it was not the reason for Choy being defeated. 「The voters may choose to support other candidates even if I am not running,」 she said. The Liberal Party suffered a serious blow, even though it is still the third-largest party in the LegCo. All of the party』s four candidates failed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Party Chairman James Tien and Deputy Chairwoman Selina Chow, both incumbent legislators, resigned from the party after failing in the New Territories East and New Territories West election. She also resigned from her position as an executive councillor. These four candidates secured only 65,622 total votes, even fewer than the 68,560 obtained by James Tien in the 2004 election. Other legislators who failed to secure enough votes to get re-elected were the FTU』s Chan Yuen-han, the Democratic Party』s Yeung Sum, the Civic Party』s Fernando Cheung, the Hong Kong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Lau Chin-shek, Heung Yee Kuk』s Lam Wai-keung, accounting sector legislator Mandy Tam and medical constituency representative Kwok Ka-ki.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45002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6 ---------- |
香港商報 A01| 重要新聞 |
2008-09-09 |
譚耀宗:選舉達預期目標 【商報專訊】記者葉紹堅報道: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昨日總結選舉時指出,選舉成績達到預期目標,最大收穫是從培訓新人方面取得經驗,但對於蔡素玉在港島未能成功連任感到可惜。在港島排頭位當選的曾鈺成則否認有和葉劉淑儀配票而令蔡素玉落敗:「選民唔係盲目指示去投指定候選人,我們叫佢投邊個就投邊!」至於民建聯未來4年的立法會工作重點,將會是致力打擊通脹和改善民生。 民建聯今屆立法會選舉取得10席成為第一大黨,5個直選選區除港島外,名單均以最高票當選,取得7個直選議席,連帶早前自動成功連任的漁農界黃容根及進出口界黃定光,副主席葉國謙亦成功循區議會界別選舉重返議會。 培訓新人經驗獲益良多 譚耀宗昨日早上率全體新當選議員會見記者,並總結選舉時表示,成績達到預期目標,最大收穫是從培訓新人方面取得經驗,當中九龍西有新人李慧瓊獨擔大旗、新界東排名單第二的另一新人陳克勤亦順利當選。他透露,民建聯未來4年的立法會工作重點,是致力打擊通脹和改善民生,而明日更將與特首會面討論抗擊通脹,改善民生等問題。 譚耀宗亦提到,對蔡素玉未能在港島區連任感到非常可惜,讚揚她過去對環境保護有很多研究,並提供很多真知灼見。在港島排頭位當選的曾鈺成亦說,蔡素玉一直落力服務市民,對不能和她在區內合作感遺憾。 否認配票令蔡素玉落敗 民建聯今屆港島區只取得約6萬票,相比上屆少約1.4萬票,大量的選票流失,被指是去年港島區補選時,民建聯全力支持葉太參選,被葉太分薄選票有關。 曾鈺成稱,港島區支持他們的選民數目,比數字所反映更高,但承認該黨以往在港島較紮實的選票,今次明顯有部分流失,原因要進一步分析。 不過,他否認是配票而令蔡素玉落敗:「選民唔係盲目指示去投指定候選人,不是我們叫佢投邊個就投邊!」即使政黨提出分票的建議,選民亦未必跟從,他們會接受市民的選擇,亦會研究如何擴大票源。 新界區得票率明顯上升 連同工聯會王國興的選票,民建聯今屆在新界西取得128000票,較上屆多20000票,得票率由24%升至32%;新界東得票率亦由上屆的22%,升至28%。 在新界西直選成功高票連任的張學明指,今次的選舉反映鄉議局和民建聯的關係依舊:「我拉票跑足二百幾條村,發叔(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就陪我去幾多條村。 對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和副主席周梁淑怡在今屆立法會分區直選落敗,譚耀宗表示感到可惜,而日後亦會保持和自由黨溝通和接觸。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7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7 ---------- |
明報 A04| 2008 立法會選舉| 社評 |
2008-09-09 |
新立會基本格局未變新組合政經磨合易變 這次立法會選舉之後,新一屆立法會的組成,初步看來「有所不變,也有所變」。新一屆立會會期,將在經濟走下坡而通脹則高企的情勢下開始,而且這樣的經濟格局會持續一段不短的時間,因此議會如何運作和議員與政府的互動關係,會是怎樣一種形態,值得注意。
政治民生兩大課題
泛民建制有分有合 這次選舉地區直選部分,投票率雖然大跌10 個百分點,但是選舉結果打破傳統智慧,泛民陣營並未因為少了約26 萬名選民投票而少了議席,反而因為分票得宜,加上自由黨不濟,泛民陣營較之2004 年選舉,還多贏了一席,連同功能組別4 席,泛民力保23 席,雖然比上一屆少了2 席,但保持了在立法會有足夠監察和制衡政府的態勢。另外新一屆立法會建制陣營有34席,餘下3 席是獨立人士身份,所構成的「朝野」格局,並無改變。事實上,雖然投票率大跌,但是泛民陣營得票率有59%,與2004 年的60%相比,只是輕微下跌,而建制陣營和獨立人士得票,則佔餘下的約40%。雙方挾多少民意到議事堂,也是基本不變。 特別是這一屆立法會,將要通過2012 年選舉安排,現在泛民議席所擁有否決權,不但可以堵絕政府一意孤行,還可以與政府討價還價,以爭取一個更多民主成分的選舉安排。另外,政壇盛傳在曾蔭權2012 年卸任行政長官之前,要就曾經鬧出軒然大波的基本法23條立法,完成立法工作,以泛民陣營現在的能量,在保障香港市民的基本權利避免遭到不適當侵損,應該可以發揮作用。 本港的政治現實,是一些涉及與中央有關的重大事務,例如雙普選安排和基本法23 條立法等,建制陣營和泛民陣營才會顯出根本性分歧,除此以外,有關本港內部事務的社會、民生政策,兩方陣營並無太大不同。而為了爭取選票,總的來說,一些社會民生政策要求政府向基層市民、弱勢社群傾斜,兩方陣營更是同一鼻孔出氣,向政府施壓。例如選舉之前,各方都要求政府增加長者生果金,只是程度、做法有不同而已。已經成為立會第一大黨的民建聯,其主席譚耀宗透露明日與特首曾蔭權會晤時,將提出20 項有關抗擊通脹、改善民生的建議。一葉知秋,相信其他黨派與曾蔭權會晤時,要求政府紓解民困,也將會是重點。 政府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這次選舉之後,立法會組成的大格局基本不變,建制陣營與泛民陣營在政治議題互別苗頭、社會民生訴求卻趨同,甚至聯手向政府施壓的格局,相信不會改變。不過,由於兩方陣營的成分有變化,因此在實際運作和與政府的互動關係會否有所調整,值得留意。
自由黨尋新路向
社民連取態激進 建制陣營的自由黨,雖然不至於完全罔顧基層市民福祉,但是一貫較傾向維護商界利益,是事實。這次選舉,自由黨的4 張地區直選名單,包括主席田北俊(在新界東)和副主席周梁淑怡(在新界西),全部敗北,兩人已經即時辭去黨內職務,以示負責,周梁淑怡還一併辭任行政會議成員。兩人一副要自政壇隱退的失落,盡顯失望之情,實際上他們在直選失利,對於自由黨也是沉重打擊。 代主席劉健儀表示會檢討自由黨日後路向和地區工作,在邁向2020 年雙普選目標之際,自由黨除非認為功能組別選舉會維持不變,否則必須開始深耕基層,才有望維持黨的生命和謀求發展。因此自由黨在社會民生政策方面,採取更保守或逐步向基層傾斜,都有可能,這樣的話,有可能牽動建制陣營的取態。 另外,在政治光譜被認為極右的社民連,是今次選舉的贏家,取得3 個議席。雖然他們的激進手法,惹來不少非議,但是他們得到一定支持,卻也是事實。 就日後在立法會,他們的主席黃毓民表明「要為反對而反對,走入議會抗爭」,這樣的問政、議政態度,會對議事運作帶來怎樣的衝擊,值得注意。而在經濟不景,基層市民感受到工作和生活遭到衝擊的時候,社民連的激進取態,會否在立會內外掀起波濤,也值得觀察。 新一屆立會,有17 張新臉孔,以總數60 名議員,多達四分之一是新人,他們的政治屬性雖然大致上都有所歸屬,相信仍然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磨合,才可以與政府建立起互動工作關係。就時勢而言,新一屆立法會,將以遇上經濟不景開局,議員和政府的蜜月期不會太久。如果在經濟民生事務方面,立法會主要政黨聯手施壓, 「激進」當道,政府沒有執政黨支持,又能否頂得住要求增加社會福利開支的壓力?至於接踵而來的,議員肯定要處理2012 年選舉安排,如果加上基本法23 條立法,則未來4 年,立法會的火藥味會比剛落幕的一屆濃烈,行政立法關係會更加緊張,在這樣的政治困局下煎熬,對香港的發展有害無益。 【相關專頁刊A2 至A14】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06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8 ---------- |
南華早報 EDT14| EDT| editorial |
2008-09-09 |
Lessons to be learned from election results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managed to provide much last-minute drama and a few surprises, despite the lacklustre campaign leading up to Sunday's poll. The major parties all lost some seats, but the Liberal Party was dealt a crushing blow. The biggest winners are the independent mavericks and veteran provocateurs. Instead of party blocs, the new Legco will have a wider variety of critical voices. Despite her defeat in a December by-election, Regina Ip Lau Suk-yee, the former security chief, won a Hong Kong Island seat with the second-highest number of votes. She will be joined in the new legislature by outspoken former radio host Wong Yuk-man, serial disturber of Legco meetings "Long Hair" Leung Kwok-hung, and Paul Tse Wai-chun, who has in the past dressed as Superman and posed almost-naked to promote various causes. These men will make for a rather more rambunctious legislature. Having more independents and splinter groups will help Legco perform checks and balances better. But the fragmented composition will also make it more difficult for the government to bargain and push forward major initiatives such as constitutional and health-care reform.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on can expect a tough fight over whatever proposals it puts forward for the election of the chief executive and legislature in 2012, the interim constitutional package that will pave the way for universal suffrage promised by Beijing towards the end of the next decade. In general, candidates who tackled livelihood issues and appealed to the working class did well; those perceived to favour business interests did not. The balance of power between the pan-democrats and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has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Both camps now have two fewer seats than after the 2004 election. The democrats, no doubt, breathed a deep sigh of relief. They managed to hold on to 23 seats, enough to have veto power over any constitutional reform package. This was despite widespread belief - even among democrats - that the camp would be hit hard by the calm political climate. The DAB, however, had expected better results. With 10 seats, it remains the party with the highest number of lawmakers. Conventional wisdom had it that a low voter turnout - which at 45 per cent was 10 percentage points lower than that in 2004 - would hurt the pan-democrats most. This can no longer hold true. Worrying implications flow from the rout of the Liberal Party. High inflation has turned poor and working-class voters against the avowedly pro-business party. All its candidates - including chairman James Tien Pei-chun and vice-chairwoman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 were defeated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The two political heavyweights' electoral victory in 2004 had given hope that their party and the community it represents would develop greater confidence in supporting direct elections. Now, there is a danger that the business community will resort to relying on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This would be a mistake. These so-called "small-circle" constituencies should be phased out as Hong Kong moves towards universal suffrage. The Liberal Party should take its defeats as an opportunity to revamp its mission and reshape its message. Hong Kong's prosperity is built on free trade and free enterprise. All over the world, these assets are seen as conducive to democratic development. Sadly, this is not universally accepted here. The democrats need to show they are not anti-business, and the business community should realise the city's future lies with full democracy.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14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9 ---------- |
成報 A02| 要聞 |
2008-09-09 |
學者:泛民意見仍要聽 【記者馮志諾報道】內地官方媒體新華社昨日亦有報道本屆立法會選舉,但沒有提及當選名單,並指本屆立會選舉「不實行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辦法」。此外,有學者預測,雖然新一屆議會泛民議席減少,但政府在推出重大政策,尤其政改方案時,仍要倚重泛民意見,以免激起民意反彈,重蹈《基本法》23條立法時的覆轍。 新華社沒提當選名單 新華社以題為《香港特區第四屆立法會選舉結束60個議席全部產生》文章,報道立法會選舉,文中提到本屆選舉,不實行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辦法,功能團體和分區直選產生的議員各佔半數的比例維持不變,立法會對法案、議案的表決程序維持不變。文中特別點出:「《基本法》規定,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根據特區政府的實際情況,及循序漸進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 新組成的立法會10月開鑼後,政府將於第四季就2012年的政改方案諮詢公眾,隨著建制派大勝,有推測將來選舉辦法會偏向高門檻。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葉健民認為,由於泛民仍擁超過20席,對政改方案持有否決權,因此仍要「忌泛三分」。他解釋,一方面泛民會顧慮到上次否決政改後,惹來民意不滿,相信今屆未必敢再貿然否決;另一面政府會顧忌多年前硬推《基本法》23條立法,激起民意反彈,估計日後仍會尊重泛民意見。 至於最低工資立法、醫療融資及競爭法等亦將陸續出台。葉健民稱,政府日後遊說泛民時,會否放軟手腳,仍言之尚早:「泛民以前25票,現在23票,政府要箍票表面上輕鬆咗,但點都會有人唔願意妥協,所以易咗或難咗都好難講。」不過,今屆不少泛民元老級如李柱銘、楊森等人退下火線,由年輕一代的新血接棒,相信這批新人會用新思維,與政府展開衷誠合作。 解構新一屆立法會 票王(直選得票最多) 民建聯劉江華名單,獲102434票 票後(直選得票最多) 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名單,獲82600票 再次獲選加入立法會議員 公民起動何秀蘭,民主黨黃成智、區議會葉國謙 新丁議員(地區直選) 民主黨甘乃威、公民黨陳淑莊、獨立的葉劉淑儀、民建聯李慧瓊、獨立的梁美芬、社民連黃毓民、工聯會黃國健、工聯會王國興、民建聯陳克勤 新丁議員(功能組別) 保險界陳健波、會計界陳茂波、醫學界梁家騮、社福界張國柱、旅遊界謝偉俊、資訊科技界譚偉豪、勞工界潘佩璆和葉偉明、工業界(第二)林大輝 曾任政府高官 葉劉淑儀(前保安局局長) 年紀最輕的議員 陳克勤(32歲)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7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0 ---------- |
香港經濟日報 A18| 2008立會選舉| By 羅善柱、何曉勤 |
2008-09-09 |
揭自由黨參選4大敗因 自由黨是今次選舉的大輸家,直選全軍盡墨之餘,功能組別也失手,輸掉一向佔據的旅遊界議席,主席田北俊和副主席周梁淑怡,雙雙辭去黨內所有職務,究竟該黨為何會大敗? 臨危受命 劉健儀代理主席 副主席劉健儀在該黨當選議員中,資歷最深,昨日,她臨危受命,出任代理主席,直至選出新一屆領導層為止。 據知,該黨事後評估今次大敗的死因,共有4個。 首先,梁展文風波後,作為親商界政黨,自由黨遭抹黑,未能動員支持者出來投票。周太昨日也坦言,選舉中該黨被亂扣帽子。 其二、中產今次投票率偏低,令依賴中產票源的自由黨和公民黨同樣中招。 周太昨日也表示,其支持者大部分政治觸覺不太敏銳,投票意慾不強,故變成抗拒參與今次選舉。 三、未能及時察覺選情嚴峻,當各方都在投票當日告急時,田北俊一直沒有告急,周梁淑怡則是早上開始告急,但傍晚方知情況十分嚴峻。 昨日凌晨,當公佈選舉結果後,田北俊仍一臉輕鬆,強調一直有信心勝出,結果卻是意料之外。 四、友好未有全力助選?有自由黨中人指,今次選舉,尤其九龍西田北辰對梁美芬一役,令該黨與中聯辦的關係,一直十分緊張;有親中人士也透露,中聯辦不滿自由黨在選舉中太惡、經常玩小動作。 記者會上,被問及是否因與中方關係一般,拖累選情?田北俊表示,自由黨與中央關係良好,而在選舉中,也要盡量爭取不同選民的支持。 旅發局一職 田北俊研去向 又有指同屬自由黨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在選舉當日,全程替該局副主席、民建聯張學明拉票,反而沒有協助田北俊和周太。 對此,周太說:「『發叔』都好忙,他又要幫張學明拉票,其實我都取得部分鄉事票。」 另外,田北俊對於是否辭去其他公職,包括旅遊發展局主席等職位,他表示要再作研究。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08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1 ---------- |
都市日報 P07| 立法會選舉專輯 |
2008-09-09 |
立會選舉過程 彭鍵基表滿意 選管會主席彭鍵基說,今屆立法會選舉的投票及點票運作暢順,選管會將檢討今次選舉,並會在3個月內向特首提交報告,報告包括就選舉流程、設施等提出改善建議。 選管會共收到2,046宗投訴,主要涉及選舉廣告和拉票噪音,和50多宗與票站調查有關。對於前日收到涉及票站調查員,冒充受政府委派的投訴,彭稱,經調查後認為沒足夠證據,故投訴不成立。 不過,當日是朗屏票站的監察代理人兼民主黨黃偉賢批評,選委會未有向他瞭解事件詳情,何來已完成調查。另外,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指,今屆選舉票站調查回應率只有約50%,較對上兩屆的75%及67%為低,可能令數據出現系統性偏差。 至於若有選民故意胡亂回答,鍾指,這將影響數據分析及預測,但目前難以評論實質的影響。鍾又指,近年票站調查一直受到不專業干預,令回應率下降。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100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2 ---------- |
頭條日報 P08| 港聞 |
2008-09-09 |
何秀蘭「公主復仇」讚港島選民有智慧 上屆立法會選舉中以些微票數敗給蔡素玉的泛民派議員何秀蘭,今屆成功上演「公主復仇記」,擊敗排名民建聯團隊第二的蔡素玉,終趕上港島直選最後一席尾班車,她獲選後感謝選民支持,並讚港島選民有智慧而令她當選。有學者認為她有優良的地區網絡,加上較其他對手更早進行選舉工程,故順利當選。本報記 者 何 秀蘭在上屆參選立法會選舉,因民主黨大哥李柱銘胡亂告急,分薄何秀蘭票源,最終以些微票數,敗給蔡素玉。她在落選後,雖然氣勢不及以往夥拍公民黨時強大,但憑住她在港島地區戳力工作,成功取得區內街坊的支持。 今屆矢志在立法會選舉中捲土重來的何秀蘭,全力在港島立法會選舉拉票,結果她取得三萬零八百八十七票,成功擊敗民建聯排第二位的蔡素玉,及排名現任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之後的史泰祖,成功上演一幕「公主復仇記」,取得最後港島直選兩位的其中一席,報卻上屆輸給蔡素玉之仇。
選舉前做足準備 她得悉當選後表示極為高興,盛讚選民有智慧,令她成功當選,又認為四年的區議會工作,令她獲得豐富經驗,承諾未來會繼續與民主黨及公民黨在議會內合作無間。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認為,何秀蘭在落敗後未有放鬆手腳,一直在港島地區落力工作,灣仔及中西區成為她的主要票倉,加上她在去屆港島補選時已宣佈參選,後因陳方安生參選而讓路,之後她便積極在港島區進行選舉工程,較其他對手更早入局,最終成功奪港島區直選一席。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4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3 ---------- |
香港商報 A08| 商報論壇| 長話短說| By 千里雪 |
2008-09-09 |
結合時政推公民教育 學友社於本月初在18間中學,訪問超過一萬名中四至中七學生,發現有六成四學生表示,若符合選民資格,會在立法會選舉中投票。這個比率較現時實際的選民投票率為高,顯示青少年對於選舉的熱衷。然而,學生對政黨的認識並不高,只以形象作為選擇候選人的因素。如何讓青少年認識政治人物,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事實上,不只青少年,許多市民也都對候選人認識不深,並且因而「揀不落手」,不願投票。雖說這是政治冷感的反映,但也是審慎認真的表現。如果人們對候選人認識不深,而投票率超高,那才更令人憂心。為此,當局實應多方設法,增加市民認識政治人物的機會,加強市民對政治的敏感度。 學友社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受訪學生認識民建聯、民主黨及自由黨,他們主要是透過電視節目認識政黨。看來,選舉期間,電視播映各選區論壇節目,候選人唇槍舌劍,確可吸引觀眾,這類節目值得推廣。至於平時的論政節目,都值得保留,並予以增加。 投票選舉是公民的義務,學校的公民教育對於這方面又做得足不足夠呢?其實,課程裏當包括香港的政治發展史,對於各政黨的歷史、代表人物都應加以介紹,可讓學生做些資料搜集的功課,認識政治人物和政黨,並且可以乘選舉之機,做一些模擬選舉,讓學生選出本區的立法會議員,也讓學生熟習計票方式。如能邀請政黨人物到學校演講,介紹政黨的理念,與學生共同評議時事,相信政黨必然樂意,學生也能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些人物,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各所中學不妨借鑑台灣的經驗,只要在網上查閱,不難發現台灣引導學生認識政黨的教案。其中有些教學活動很有意思,比如「請在書面紙上,用一種動物、植物、或器物,以形容該政黨之目標或特質,並簡述設計之原因。」這是參考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以驢和大象為其政黨標誌,來引發學生的想像力。學生必須對政黨有足夠的認識,聯想豐富,才能激發無窮創意。完成這項活動後,學生必定對政黨加深印象。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8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4 ---------- |
大公報 A04| 要聞| 社評 |
2008-09-09 |
立會選舉結果隱藏兩大疑問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已經塵埃落定,六十位新當選議員將會在未來四年坐進議事堂內,執掌特區的立法機關。整個選舉過程依法順利進行,部分未能連任的議員在過去四年中為市民、為香港做了不少工作,也應該得到感謝。 本次選舉,從議席數目所反映的政治、社會力量基本格局變化不大,但有兩方面的新情況值得關注。 一是反對派的表現。過去四年,立法會內,議事效率不高,凡事「政治化」,爭拗時有所聞,建樹寥寥可數,行政、立法關係處於「拉鋸」狀態,市民利益被犧牲;然而,隨著反對派在選舉中成功「換馬」,此種久已為市民所詬病的現象非但不會得到改善,而且大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就在昨日凌晨的「九展」點票中心會場內,新界東選區的投票結果甫一公佈,「長毛」梁國雄竟奪過咪高峰在台上大聲吼叫: 「民建聯『擁躉』不要高興得太早,泛民在新界東贏了五席,你們的得票連我們的零頭都不夠!」其態度之囂張,令人吃驚,猶幸被挑釁的民建聯成員顧全大局,沒有與他計較。 更有甚者,連日在選舉論壇以及街頭拉票活動中,反對派一再以政治叫囂對愛國愛港及中間力量候選人作出挑釁,什麼「投票給某某就是投給共產黨」、「某某是隱形共產黨」,如果當時置身其中,實難以相信這是一個已經回歸了的、文明法治的香港。而此種劣質「街頭政治」未來將會隨著反對派的一些「悍將」而被帶入議會,新當選的黃毓民昨日就公然鼓吹要推翻立法會的議事規則,凡重大議題都要「全民公決」……。 未來立法會的議事水平會否進一步下降和走向「街頭化」,未來的行政、立法關係會否進一步惡化,政府施政更受掣肘、寸步難行,此一問題,在選舉過程中已露出端倪。市民如果不能更好支持立法會內的愛國愛港和中間力量、更好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最終社會和市民將會付出代價。 「自由黨」包括正、副主席在內的候選人在地區直選中「全軍盡墨」,是本次選舉另一令人驚愕和值得深思的問題。 經此一役,自由黨在立法會內只剩下功能組別七個議席。 對自由黨直選之敗,有一點事實已十分清楚擺在全港市民面前,那就是工商界政黨在直接選舉中將無法取得優勢,甚至如今次般無容身之地。潛藏的危機在於:香港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經濟城市,如果工商界、專業界、上層人士在政治建制中、在立法會內毫無發言權、無一席容身之地,試問特區經濟如何發展?社會如何保持和諧?基本法所規定的各階層均衡參與又如何體現? 特區正面臨政制發展的重要時刻,反對派一再鼓吹立法會要全面直選,取消功能組別;昨日在田北俊落敗後, 「長毛」衝上前指著田北俊的鼻子說: 「我終於將你趕走了!」如果未來立法會不能保留功能組別,如果所有的工商界議員都被「趕走」,試問這樣的香港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香港?工商界、投資者還會有什麼長遠打算?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0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5 ---------- |
星島日報 A14| 要聞 |
2008-09-09 |
32歲陳克勤成最年輕議員 立法會選舉結束,六十名議員誕生,新東民建聯議員劉江華成為票王,並帶領排第二的三十二歲陳克勤入局,令陳成為新一屆立法會最年輕的議員,而另一位公民黨新晉陳淑莊,在黨魁余若薇排第二下,成為新一屆票後。十八名直選和功能界別候選人得票率不足百分三,分別被沒收五萬元和二萬五千元的選舉按金。 票王票後昨日產生,劉江華以逾十萬票成為票王,票後陳淑莊有八萬二千多票,比劉江華少約二萬票;功能組別的票王則是教育界民主黨的張文光,得票三萬七千多張。能以最少票當選的,是有「鼠王芬」稱號的九西獨立議員梁美芬,取得近兩萬票;但最少票的則莫過於保險界功能組別陳健波,僅以六十票成為候任立法會議員。 民建聯取得第二個之最是最年輕的陳克勤,克勤仔只有三十二歲,當選便表明要把年輕人聲音帶入議會。最多人投票是新西,近四十萬人,而投票率最高則是港島區,幾近一半,但仍較去年整體投票率五成五低。 1 8 人被沒收選舉按金 根據《立法會條例》,直選候選人和功能組別候選人,要分別繳交五萬元和二萬五千元選舉按金,但當他們的得票率不足百分之三,所有按金便被沒收,今次選舉有十五名直選議員,包括港島、九西、新東和新西的候選人被沒收選舉按金,九東是唯一一個區沒有候選人被沒收按金;功能組別則只有保險界、會計界和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候選人被沒收。 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2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6 ---------- |
星島日報 A20| 每日雜誌 |
2008-09-09 |
不再信精英主義、星級議員 民心轉向 基層+「惡」勢力 二○○八年立法會選舉結果塵埃落定,自由黨在直選中全軍覆沒,公民黨亦一度選情告急,要出動陳太坐直升機空中拉票,兩個政黨表現均遜上屆,但基層力量強勢冒起,不僅擅長大聲疾呼的社民連成功搶得高票,其他基層取向的候選人,以及擁有工會背景的政黨亦穩奪民心。多名學者均指,選舉結果顯示,近期通脹、貧富懸殊加劇及梁展文事件,令選民對商人、中上階層抗拒情緒大,選舉結果對政府有警惕作用,顯示在職貧窮、通脹等民生問題急待解決。本報記者 立法會選舉,社民連多名「聲大夾惡」的候選人均高票當選,代表基層的工會亦行情看漲;相反素來認受度高的精英派,如大狀梁家傑及湯家驊等,卻一直「危危乎」,選民寧願投票給「以罵起家」的候選人,都不願再信「精英主義」,連資深星級議員如田北俊、周梁淑怡都無面畀,實行以選票反映不滿,另找發聲人。 張超雄地區工作太遲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首席講師宋立功認為,今次選民作出了一個選擇,落選的都是未必得到當區選民認同的,有些是因為地區工作經驗較淺,例如公民黨候選人張超雄,「如果他早些開展地區工作會好得多,周梁淑怡、田北俊則是對地區工作較疏懶,今次選民都覺得要選有工作能力的人,否則寧願換人。」 他又指,基層怨氣重,在職貧窮、工時過長、工資過低等問題急待解決,所以左、中、右派的工會,均獲得很不錯的成績,「這是工商界一個很大的危機,對政府亦有警惕作用,讓他們知道最低工資的問題要處理。」 黃毓民吸板間房選票 選民對自由黨在直選中給了個「零」分,宋立功說,相信與近期的社會事件有關,梁展文事件凸顯官商勾結是個大議題,政府沒有處理,但公眾十分關注。自由黨對事件的態度曖昧,有時更站在商界立場,失分不少。同時,現時貧富懸殊嚴重,政府只懂派糖,沒有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於是弱勢社群、勞工很團結,希望打破困局,「例如社民連的黃毓民便吸了不少板間房的票,相反自由黨對通脹等問題,一向欠缺有效措施,但社民連便很積極去做,選民對兩個政黨的支持度便一升一跌。」 貧富懸殊令自由黨挫敗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亦表示,「選舉結果反映選民對商人、中上階層的抗拒情緒很大,過去的通脹、貧富懸殊加劇,加上梁展文事件等,令民間反商人的情緒較大,導致以商人或中產為主的自由黨挫敗,公民黨其實也危危乎;相反社民連和同樣以基層選民為主的工聯會,議席數目均有增加。」 馬嶽也認為,今次自由黨落敗,未必與坊間所講與中產人士投票率低有關,「功能組別的投票率雖然低過○四年,但高過直選,故未必是中產沒有投票,而且自由黨上屆也只有約一成多的中產票。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亦指,投票率對整體泛民的支持度影響不大,他指出,九八及○四年投票率均超過五成,而○○年及今年的投票率則偏低,但泛民在這四屆選舉中,得票率均接近六成,基本上無太大差距。「今次社民連在全港取得約一成選票,顯示泛民陣營出現了一股另類及較激進的新力量,在傳統的民主派中有不同取態,投票給社民連的人,可能是對現時膠著的政治氣候不滿,希望通過這班敢言的政治人物為他們發聲。」 激進聲音抬頭 社民連在今屆直選中冒起,蔡子強指這意味激進基層聲音抬頭,將會打擊自由黨及其他泛民的勢力。他認為,選民選擇社民連與其鮮明形象和選舉工程有關,「社民連擺明走激進路線,吸引不少年輕選民,他們在互聯網上反應相當之好。」他預期,社民連在立法會勢力的擴大,對泛民會有一定牽制能力,並將會在政改方案及基層民生議題上有一定影響力。 以二十八歲參選九龍西的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也說,原以為他提出的環保政綱和年輕形象,能吸納年輕選票,豈料在投票當日發覺,不少年輕選票都流向同區的社民連黃毓民,「年輕人似乎都鍾意官能刺激,多於實際政策討論,無太多耐性去聽政綱、瞭解理念,但黃毓民和長毛在選舉前的幾個論壇,都成功鬧鬧鬧,好多網民都上網點擊他們鬧人的片段,大部分網民都是年輕人,所以社民連今次是吸引到好多年輕人去投票。」 怨氣重工會激進有市場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說,社會怨氣較重,一些年輕人對社會不滿,令言論較激的候選人更有市場,獲得較高支持度。他又指,官商勾結、通脹等問題,都令市民不滿,故令基層取向的候選人較能抓住票源,例如有工會背景的政黨,如工聯會都多了議席。至於公民黨今次選舉臨陣「腳軟」,他認為是由於公民黨缺乏樁腳,難以拉票,反之民協、民主黨等,有較高的動員能力,可以動員更多支持自己的選民出來投票。 至於同樣反對官商勾結的公民黨,未能大舉贏取選民歡心,馬嶽認為是由於他們有結構性弱點,即地區樁腳不夠,社區網絡不足。他直言大狀黨較少「洗樓」、訪貧問苦,幫助街坊做「細眉細眼」的事,所以與地區關係不緊密,「今次選情告急,連想拉票也不知從何入手,只可叫陳太坐直升機出來『嗌』,完全是從上而下。未來四年他們應積極加強地區工作,區議會選舉做好些,打好地區根基,甚至可考慮向獨立區議員『挖角』。」宋立功說。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4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7 ---------- |
星島日報 A20| 每日雜誌| 城市脈搏 |
2008-09-09 |
落敗六人組龍緯紋想做經理人 今屆立法會選舉曲終人散,泛民和建制派鬥得你死我活,立會版圖重新分配。除了政治明星 或立會新丁,在一輪熾熱的選舉工程後,選民還記得一班「旗幟鮮明」的獨立候選人,他們甘冒選舉保 證金被沒收,也出來參選,他們有關注環保、退休金、包二奶、少數族裔,甚至自稱為台灣藍營代表、 為參選辭工的法援律師等,即使各人花數十萬元經費,只贏得數百票,也堅持要表達獨特的理念。 本報記者 在九龍西選區,有獨特政綱的獨立候選名單尤其多。打著環保和「綠色香港」旗號的譚凱邦,取得一千六百零三票落敗,他說,得票比預期少,以為可取得百分之三選票,拿回五萬元選舉保證金,最後失敗,「但以我付出的競選經費,拿回這個票數,我算贏了很多候選人,也成功提升社會對環保的關注,我發覺好多區候選人的環保政綱都抄我,如光污染、屏風樓……我會繼續監察當選人有無落實推行。」 反對包二奶林依麗有粉絲 多次參選、屢戰屢敗的柳玉成,今次出戰西九,不幸成為「最低票王」,其團隊只取得二百九十票。柳玉成坦言,早知不會贏,故只注重過程,但強調因目標未達,繼續參選,「我要否決不合理的強積金製度,香港老無所養,要以退休金和養老金取而代之。但我知好多人聽不懂我講甚麼,有語言障礙,所以想贏,先要說出流利的白話來。」 打正旗號「反對男人包二奶」、在論壇上咄咄進逼惹起九龍西街坊注意的林依麗,取得五百九十票,但她坦言,已覺很幸運,「好似柳玉成,之前都參加過立會選舉,但我的得票都贏佢,選後還有二十名支持者打電話來,說會繼續支持我,我考慮下屆再選。其實我輸在部署不好,自己又唔識講野,但我對於政策的睇法是好好,政府會上網睇我的政綱,跟著去做,香港就會好㗎啦!」 同樣在九西,以關注南亞裔問題參選的龍緯紋坦言:「不用包尾已經好好」,「香港有不少得票百分之零點三的候選人,我今次得到五百九十一票,已較去年區議會選舉的一百五十票好得多。」他指,今次南亞裔人士的投票率高,「未來四年要多鼓勵南亞裔朋友登記做選民。」他稱,今次贏得了與選民的互動,「我們寄出宣傳單張,收到二百個回覆,做人最驚被人忽略,無論對政綱贊成或反對,至少有回應。」他期望四年後,選舉論壇有即時傳譯,「南亞裔可以自己出來選,我會改做經理人。」 梁雪芳遺憾沒拉倒「大夸」 出選新界西,舉起「藍英同盟」旗幟的梁雪芳,自稱是國民黨港澳地區的黨代表,參選時打正旗號要為少數族裔發聲,以及趁機重新整合身處香港的藍營人士,但最終只獲一千三百多票,與她預計的三千票相距甚遠,她說:「落選不算失望,最失望是沒有把陳偉業拉下來!我們以前支持他做地區工作,但他的言行愈來愈似台獨人士,好明顯將台獨抗爭模式帶入香港,這種激烈方式,港人未必受落。」 在港島區,特意辭去法援律師去參選、關注「跨境婚姻」的蕭敏華,對落敗不感失望,原預計有一萬票的她,最終只獲約一千八百票,她說:「好多選民無去投票,加上泛民打告急牌,有些支持我的人轉投何秀蘭,但肯定投票給我的都是高質素知識分子。」她指,選民趨向投票給政治明星,知名度低的候選人較輸蝕,但她認為,個人宣傳及政綱遠勝其他人,「很多政綱十分空泛,只得口號式爭取普選、最低工資等,我的政綱最踏實和詳盡,可惜細心睇的人不多,我還印了二萬條手巾做宣傳,派發時大受歡迎,還有街坊叫我在手巾上簽名留念!」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4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8 ---------- |
明報 A08| 2008 立法會選舉| 聞風筆動| By 李先知 |
2008-09-09 |
議會激進基層力量抬頭煲呔四大政策要調整 曾班子中人十分關注立法會選舉,而且每人都有特定的分工,負責全程跟蹤,這已是官場的公開秘密。 但特區政府不准搞政黨政治,所以高官的「關注」要變成「地下活動」,令人既感慨又無奈。官場耳語透風謂,當立法會選舉結果在昨日清晨陸續揭盅後,不少當選者已第一時間收到了曾特首來電祝賀,實行要盡快向議會新貴伸出友誼之手。然而,看罷名單後,不少高官昨日都私下在說,往後的日子恐怕會較前艱難,因為選民選出了更多的「激進」基層代議士,四項醞釀多時的政府政策,包括強制醫療融資計劃,恐怕要相繼作出重大調整! 在官場打滾了30 多年的曾特首,比誰都清楚立法會對政府的重要性,特別是下月中他便要到立法會發表施政報告。昨日,他便明言, 「期望與每位議員衷誠合作,為香港創出一個新面貌、新局面」,並且即場透露了, 「由今天起,我會與不同政治背景的議員見面,聽取他們的意見……我們會致力加強行政機關和立法會的溝通,建構一個和諧和合作的工作關係,希望大家能夠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內耗。」。 煲呔的良好意願能否落實,還有待時間驗證,但官場中人多不看好,最多人提及的理據是,靠「搞激(進)」上位的5 名社民連候選人合共取得了逾15 萬票,比上屆還要多。由於上屆立會選舉正值香港經濟從SARS 低谷走出來,若論整體社會的經濟發展,如今的情況肯定較上屆好,但激進者的得票更多,或多或少說明了社會的怨氣確實不少。 正因為票數多了,社民連在議會的議席亦由原來的2席增加至3 席。再加上主打基層福利權益的工聯會議席也有進帳,由「三子」變成「四子」。單是社民連與工聯會便有7 席了。若再加上同樣主打基層事項、兼且要去到盡的職工盟李卓人及街工梁耀忠,議會裏的勞工基層代議士便有9 人之多。 對政府而言,更要命的是,在勞工社福事務上,其實民建聯、前線、民主黨與來自社會福利界和衛生服務界的兩名代表都同屬「伸手要野派」,與社民連、工聯會等,沒有多大分別。換言之,合指一算,新一屆議會裏以捍衛勞工基層權益為使命的代表已多達30人,亦即佔去議會半數議席。 難怪有政府官員預計,曾特首原訂在餘下任期推出至少4 項關乎香港長遠發展的政策,恐怕路途艱巨矣。他們所指的「四難」,是指曾特首已承諾要就最低工資立法、訂立競爭法、訂定2012 年的特首及立法會政制方案,以及觸及每個基層市民的強制醫療融資安排。官場耳語更預告,強制醫療融資安排已不再可能按原來週一嶽局長的設想上馬。 古有名句,新官三把火。在當前的香港政體裏,更教人擔憂的是,議會新貴也有三把火,何況在今次選舉,愈激者愈多票。新貴一登龍門之後,勢必力求表現,再加上鎂光燈的魔力,他們又怎會不向政府伸手呢!反證要付鈔的,多是沒有在今次選舉中投票的中產納稅人。 按照上述形勢推斷,最低工資的立法已無法再拖,否則議事堂裏定必「炮聲隆隆」。同樣,雖然政府高層早已放風,指下月的施政報告再沒有「糖」可派,因暑假休會前已派了110 億,但在上述議事堂的新形勢下,生果金怎能不加。中產不踴躍投票的惡果恐怕很快顯現。如今只能靠沒有連任包袱的曾特首力抗「伸手要野派」了。
歡迎回應 網誌:blog.mingpao.com/LSZ.htm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30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9 ---------- |
文匯報 B20| 文匯論壇| By 文滿林 |
2008-09-09 |
民建聯實幹贏得選民支持 民建聯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可用八個字來形容,就是少了議席,贏了選票(選民),真是得到廣大選民的支持和認同。雖然今次整體的投票比例比上屆下跌了十個百分點,但投票支持民建聯的票數(人數)卻比上一屆多。支持反對派的票數則全面下跌。 第四屆立法會選舉終於塵埃落定。三十個分區直選議席和三十個功能組別議席都有結果。縱觀今屆立法會選舉,尤其是分區直選的選情是空前激烈,錯綜複雜,內訌搶票,告急凸顯。但從產生出來的三十位分區直選議席來看,第四屆立法會的政治生態與上屆基本變化不大。 本港政治生態未有大變化 反對派爭得了十九個分區議席,比上一屆多了一席。但在功能組別卻失了三席,合共只有二十三席,比上一屆少了兩席。民建聯爭得了七個分區議席,比上一屆少了一席,但在功能組別多了一席,合共贏得十個議席。工聯會也贏得了四個議席,是勞工界贏得最多的一個勞工團體。 值得一談的是,民建聯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可用八個大字來形容,就是少了議席,贏了選票(選民)。真是得到廣大選民的支持和認同。雖然今次整體的投票比例比上屆下跌了十個百分點,但投票支持民建聯的票數(人數)卻比上一屆多。支持反對派的票數則全面下跌。 投票率低 仍贏更多票 在五個大分區的直選地區,民建聯就有四個分區直選成了票王,得票佔了第一位。新界西選區民建聯譚耀宗、張學明合組得票九萬多。新界東選區民建聯劉江華、陳克勤一組得票達十萬多,是最多支持票的一組,遠遠拋離在那個地區經營十多二十年的老反對派地頭派。在九龍東選區民建聯陳鑑林組也得到五萬三千多票,成了該選區的票王。 對於香港選區,民建聯的曾鈺成、蔡素玉一組所得的選票也達六萬多選票,僅次於公民黨,但比民主黨這個老牌大佬地頭黨為多。總的來說,民建聯在五大分區直選,贏了四個第一,一個第二。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欣喜的事。說明了民建聯在全港的五大選區的工作表現是有目共睹的,是務實的,不是講一套做就另一套的。故能得到廣大市民的熱誠支持和認同。這是民建聯在今次選舉中得到的最大最寶貴的收穫和安慰。 可惜在港島選區,民建聯的蔡素玉因些少票數而未能連任,總覺得令人感到有點遺憾。據一些心水清的學者和時評家推論,假若民建聯與葉劉一組協調得好,將支持選票「歸邊」,配票得法,蔡素玉是可以當選的。因為民建聯和葉劉兩組的得票數共有十二萬多。以港島區的當選得票比例,約有四萬票就有機會當選。計一計,這兩組共得十二萬多票,只要歸邊配票,一組有八萬多票,一組有四萬多票,建制派就可贏得三個議席。 這情況的出現,究竟是兩組沒有協調或取得合作呢,還是對當日選情的掌握資料不夠,沒能在最後關鍵時候進行調配調整。如此益了反對派多取一席。 在今次立法會選舉過程中,在新界西、新界東和香港島三個選區,反對派的配票工作做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魚生粥」,不免令人感到生疑。他們對掌握當日的投票選情非常準確,從而到最後兩個小時起到「翻盤」轉變。有論者指出,若不是有某大學調查研究暗中輸送資料,有幾個泛民派參選人就絕不會贏得這麼「好彩」。他們也自說「夠運」。 新界東新界西和九龍西選區不必說。就說港島選區,在晚上八點時,何秀蘭的選情並不看好,在十一時投票結束後,一間電子傳媒也說何的當選機會均等。但不到半個小時後又改口,何秀蘭的當選行情卻成了排第一的極高機會。問題顯然出在投票的最後兩個小時之內起了變化。在新界東選區,幾組泛民派名單都是在「魚生粥」僅僅夠票的情況下當選的。真有這麼好彩夠運嗎?!有人推論,他們顯然得到某大學調查研究的高人「指點」。得到資料就透過手機和短訊進行谷票催票,就產生如此「效應」。是耶非耶?有待日後印證。俗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17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0 ---------- |
南華早報 EDT4| EDT| By Staff Reporters |
2008-09-09 |
Labour veterans bow out, but vow to keep up the fight Prominent unionists Lau Chin-shek and Chan Yuen-han vowed that their voices would still be heard on labour issues despite being ousted from the legislature. Mr Lau, chairman of the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and a directly elected lawmaker since 1991, polled only 10,533 votes, the sixth lowest of the 13 tickets in Kowloon West. Ms Chan was defeated in Kowloon East after her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ticket mustered 50,320 votes, only enough for chairman Wong Kwok-kin to be elected. Mr Lau said he would not stand for election again but would continue to be active on labour issues such as legislation for a statutory minimum wage. He would also continue to promote dialogue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pan-democratic camp. He rejected suggestions that his call for reconciliation between Beijing and the pan-democrats had cost him votes. Perhaps I used to work in a low-profile manner and members of the public were not aware of what I was doing, he said. Mr Lau said he was worried that the polaris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friendly camp and the pan-democrats, evident in the election campaign, would intensify when Hong Kong moved forwards to universal suffrage.
Ms Chan, speaking after the count, said government officials would be happy to see her go. But my dissenting voice won't disappear simply because I am no longer in Legco, she said, pledging to continue her fight for labour rights. Although I have lost the battle, I feel happy. I have succeeded in passing the seat to Wong Kwok-kin. We still have four FTU seats in the coming Legislative Council. Former welfare constituency legislator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failed in his first attempt at direct election. The Civic Party member finished ninth with 27,910 votes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where eight seats were contested. I am less well-known and our party has just two years of history, said Dr Cheung. I think a major factor in my defeat was a low voting rate among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educated. He said the Legco election had become increasingly like the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s. We thought it was about ideologies on policies and governance values. But it turned out that voters were more concerned with district issues and personal relations. We'll have to consider whether we should follow voters.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4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1 ---------- |
南華早報 EDT3| EDT| Analysis| By Joseph Wong |
2008-09-09 |
Voters' message is loud and clear The low turnout in this year's election had led the democrats to admit defeat, and most of Monday's headlines predicted the pro-establishment camp would win big. It was too late to rewrite them.
As it turned out, the pan-democrats won an unexpected 19 seats in the direct election, and the voters drove the Liberal Party back to its safe have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iberal Party losing its two directly elected seats is much greater than the party losing its chairman and vice-chairwoman, who both resigned after the defeat. To its credit, the Liberal Party, despite its pro-business stance, had been taking part in direct elections for years, starting with Allen Lee Peng-fei, the chairman before James Tien Pei-chun. Its dramatic last-minute withdrawal of support for the Article 23 legislation and Mr Tien's resignation from the Executive Council in 2003 made Mr Tien an accidental hero and helped him and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win directly elected seats a year later.
But the recent allegation of government-business collusion in the Leung Chin-man case did not bode well for the party. Also, the excessive spending of the Tourism Board that Mrs Chow chaired had tarnished her reputation. The voters, it seems, deserted them for good reason. Either as a reaction against its defeat or to better protect the vested interests of its functional constituents, the Liberal Party will be less co-operative and more critical of government policies in such areas as a minimum wage and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t will also probably rescind its pledge to support the abolition of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as the ultimate goal of universal suffrag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vernment will likely deteriorate in the next four years.
If the government needs more enemies, it can find them in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Wong Yuk-man, Long Hair Leung Kwok-hung and Albert Chan Wai-yip. Long Hair's anti-Tung Chee-hwa platform of 2004 was replaced by the LSD's slogans against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 Mr Wong's sharp tongue won him his seat, and he will not miss any opportunity to ridicule Mr Tsang and his principal officials.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did not rely on its pro-government stance to maintain its support in the election. Rather, its backing was more the result of its year-round district liaison work, and during the campaign its candidates pledged to tell the government in no uncertain terms when it was right and when it was wrong.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which won two seats in the direct election and retained its three seats in the labour constituency, is not known for its unconditional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especially on labour issues.
The message from this election is clear. Most of the voters who took the trouble to turn out chose candidates likely to be critical of the government (at least, they have pledged to be).
They also preferred new faces to tired incumbents. The DAB's second generation, like Starry Lee Wai-king, and independents like Regina Ip Lau Suk-yee, who was highly critical of the chief executive during the campaign, and Priscilla Leung Mei-fun, who swore she owed nobody any favours, will certainly not give the government an easy time.
So if the government wants to have a co-operative Legislative Council in the new session, it will have to do more talking and listening, and be more sincere and humble than it has been.
Joseph Wong Wing-ping, formerly secretary for the civil service, is an adjunct professor at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6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2 ---------- |
東方日報 A03| 港聞 |
2008-09-09 |
點票場地混亂趕絕候選人 【本報訊】經過約九小時的通宵點票,選舉事務處於昨日早上八時二十分完成新一屆立法會的點票工作,過程較上屆順利,但點票中心的場地安排卻相當混亂,功能界別點票中心的公眾席地方淺窄,僅放置十多張凳,發佈選舉結果的新聞中心所在的公眾席面積亦較小,令部分政團領袖也一度被拒諸門外,有候選人直斥政府的做法倒退,直言「未見過咁不歡迎公眾的選舉」。 公眾席閃電逼爆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星期日晚結束後,所有功能界別的選票運往位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三樓的點票中心進行點算,多名候選人在投票結束後陸續抵達點票中心,但選舉事務處劃定的公眾及記者席的地方有限,令不少候選人被迫在點票中心門外徘徊,甚至要流連在附近的餐廳。 回歸前已參與立法會選舉的法律界候任議員吳靄儀直言,從未見過這樣的安排。她說:「得十六張凳,係咪一個界別得一張先,我參加過五屆選舉,未見過咁唔公平、咁唔歡迎公眾嚟參與嘅選舉,愈做愈差!」經過她多次向選舉事務處職員投訴,有關方面才勉強多放數張椅子,但根本不足以解決問題。 點票中心對上三層的新聞中心安排亦相當混亂,大會將該處劃分成公眾席、候選人區及傳媒區,但當中公眾席的面積竟是三者中最細的一個,當午夜過去,助選團陸續到場時,爻一句鐘已將公眾席逼爆,不少人包括新論壇召集人馬逢國也被迫拒諸門外,經多番理論,大會才開放候選人區域予助選團。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6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3 ---------- |
東方日報 A32| 龍門陣| 自由天地| By 田北俊 周梁淑怡 |
2008-09-09 |
自由天地:自由黨會總結得失 第四屆立法會選舉選情激烈,為歷屆之冠,有超過二百人參選,地區直選更有五十三張名單、共一百四十二人參選,但投票率及投票總數均較上屆顯著下跌,令選戰十分艱苦。自由黨雖在今次直選落敗,但我仍想多謝各位投票給自由黨的支持者,並希望下屆在新領導層帶領下,做得更好。 自由黨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只贏得七個議席,較上屆少了三席,我實在感到失望,並認為自己要對今次選舉失利負責,故我昨日已正式辭任自由黨的主席職務,並由副主席劉健儀擔任代理主席,直至黨內選出新主席。 我相信,自由黨新的領導層在集齊今次選舉的有關詳細數據後會全面檢討,以吸取我們今次在地區直選方面失利的經驗,包括檢討自由黨與選民的溝通方式,研究為何我們的價值觀及理念,均未能有效地傳遞給廣大的地區選民。 至於自由黨的未來路向,將會由新的領導層決定,但是我個人希望,自由黨不會改變積極參與地區直選這條路向。當然,自由黨今次直選受挫,我有少許擔心會對商界參與直選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只希望實際不會有此後果。事實上,香港是奉行自由經濟的,搞好經濟、創造就業是十分重要的,這是自由黨一向的理念,從商與參政應是沒有矛盾的。我仍希望日後會有更多工商界人士出來參選,在二○一二年或以後的立法會選舉,亦會同樣積極參與地區直選,做出更佳成績。 今次選舉我已盡力而為,亦尊重選民的選擇,絕對沒有遺憾。倒是想到我父親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由上海舉家來香港扎根,白手興家,我個人接著亦在香港發展事業;今日的香港是我想永遠生活下去的地方,亦希望我的子孫能長遠在這裏健康成長。但願自由黨都會為香港的明天繼續做得更好! 田北俊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6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4 ---------- |
太陽報 A19| 太陽虹| 毓民特區| By 黃毓民 |
2008-09-09 |
選民冷待立法會選舉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只有百分之四十五,比上屆少十個百分點,原因不外是選民不滿政府施政,也對立法會的一池死水感到討厭。 本來這是在一個民主開放的社會才有的現象,即政府與議會都由選舉產生,政府表現差,顯示議會監督弱,於是影響選民的投票意欲,但香港是「行政主導」的擅專政治,政府不是民選,議會也只有一半議席普選;選舉與政府表現好壞,應該沒有必然的關係,然而,正因為政府表現差,而立法會親政府的力量佔多數,政府不會遭遇強大的制衡力量,更加肆無忌憚,在這樣的一個困局下,民眾又怎會積極參與立法會選舉呢? 立法會本來具備四種權力:立法權、預算權、同意權、質詢權。立法權是假的,因為立法會議員的私人棚受《基本法》限制,不能提及政制及政府財政的法案,而所提議案要以分組投票方式表決。立法會議員只能就政府提出的法案進行多數表決;嚴格而言,沒有立法權,只有「舉手權」。 至於預算權,那是審核及通過政府財政預算,這是立法會最大的權力,所以對政府而言,立法會絕對不能讓反對派過半數。同意權即對官員任免行使同意權,香港立法會並不具備這樣的權力。立法會議員的表現是靠質詢權,即質詢政府施政,質詢分口頭及書面,前者可充分表現議員的辯才。 立法會議員在上述四方面的表現,顯然無法令民眾滿意,立法會選舉投票率低,也反映民眾對立法會的期待不高。這是值得新一屆立法會議員省思再三的!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8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5 ----------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政策政情 |
2008-09-09 |
學者:公民黨靠大狀光芒難持久 今屆立法會選舉的地區直選投票率大跌一成至四成五,輿論普遍看淡泛民主派的選情,結果卻是不跌反增一席至十九席,公民黨和民主黨均不諱言當中有許多僥倖和偶然成分。政治學者分析,泛民的得票總數下跌至五成七,有兩個議席可謂是送的,新增一席或受惠於建制派在港島區配票失利和泛民支持者自行配票,但寄語公民黨單靠大狀的光芒不會持久,必須尋找新出路。 今屆立法會選舉比上屆大幅下滑至四成五,泛民主派卻出人意表新增一席。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分析指出,泛民除了得票率下跌,其實得票總數也下跌,扣除獨立參選人勞永樂和劉千石的得票後,得票率只得百分之五十七,以三十個直選議席計算,應該只得十七席,即有兩席可算是送的,顯示當中或多或少有「好彩」的成分,同時亦受惠於建制派策略失利,以及泛民支持者自發配票促成。 他續稱,建制派最主要在港島區失利,民建聯曾鈺成與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合計有十二萬票,佔四成得票率,如以二比一的方式配票,應可奪取三席,相信民建聯的配票失利或受民調誤導而希望全取四席,結果反而讓泛民奪得四席。 問及議席數目是否影響公民黨成為泛民「老大哥」時,馬嶽稱,這次選舉顯示尚有很遠距離。他指出,民主黨在這次選舉總得票達三十萬,公民黨只得二十萬,例如由公民黨梁家傑出選的九東,在沒有強大對手下也少了兩萬票,反而社民連的總得票也有十五萬,並且更在三個選區得票多於公民黨。 他直言,單靠大狀的光芒不會持久,地區工作也是原因之一,公民黨必須尋找新的出路,今次選舉除了形象方面,亦令人感覺沒什麼特別理由要投給公民黨,政黨效應不夠大。 公民黨和民主黨昨天召開記者會感謝選民支持的同時,亦承認泛民在港島區取得四席僥倖成分很大,在其他選區名單之間配票亦存在很多偶然和驚險。公民黨在是次選舉減少一席至五席,成功連任港島區的黨魁余若薇表示,已盡最大努力,投票率低對泛民而言是一個壞訊息,但選民亦希望盡用手上一票,讓民主派在港島區爭取四席,她不諱言僥倖成分很大。 余若薇又稱,公民黨議員一直關注地區工作,參與直選的議員,亦有詳細政綱,並非單靠明星效應,問及日後如何與多次狙擊他們的社民連合作時,她強調,民主應該包容,公民黨沒有與別人吵架,亦毋須擺「和頭酒」。主席關信基亦稱,公民黨從沒有想過做大黨,只是希望做有水準的政黨,未來會做更多有質素的地區工作,而非蛇宴,公民黨最後以鞠躬感謝市民支持作結。 地區直選保持七席的民主黨,其主席、連任新界西的何俊仁強調,會繼續堅持民主原則,同時會與其他民主派政治團體團結;民主黨亦會就今次選舉結果作出檢討。教育界張文光亦坦言,民主黨名單之間配票的結果很成功,但其實有很多偶然和驚險。 未有參選的副主席單仲偕則直言,今次結果反映的是選民智慧多於政黨配票,但他們亦成功催毀票站調查被對手用於配票。他又形容,民主黨的「抗跌」能力較高,是因為紮實的地區工作,在該黨有區議員或有派員開拓的地方,民主黨名單在有關票站均獲較佳支持。 另外,新界東黃成智在會上公開感謝同區另一民主黨名單的鄭家富,開放責任區予他拉票,使他得以高票當選。張文光則公開讚揚抱恙未有出席記者會的楊森,在社會、輿論等多方壓力下堅持在港島區讓該黨的四十世代紮根■ |
|
文章編號: 20080909391003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6 ---------- |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時事評論| 香島論叢| By 練乙錚 |
2008-09-09 |
立會選舉結果的三個為什麼 香港特區第四屆立法會選舉結束,塵埃落定卻帶出不少有趣問題、很多思考空間,筆者選擇幾點和大家討論。 (一)為什麼這次選舉投票率偏低,但無論是當權派還是在野派在直選中的總得票率,和零四年那次相比,沒有很大差別?傳統智慧認為,當權派中的左派「鐵票」多,在野派的游離票比率高,故若總投票率偏低,吃虧的是在野派。結果出來之後,大家卻發覺,當權派除了在九龍東錄得七個百分點的得票率增幅之外,在其他幾區都沒有明顯進賬。在港島區,「六四黃金分割」(六成投在野、四成投當權)這個規律依然守恆,兩派在五個選區的總得票比亦接近六四;比起零四年那屆,在野派的總得票率只減少了不到兩個百分點。最近四年,來自祖國利好消息和事物特多,前有太空人訪港,後有胡溫及解放軍英勇救災場面,近有京奧金牌熱,香港市民愛國熱情日高一日,認同「中國人」身份者急增,但當權派就是未能把這些利好中國因素轉化成更高支持度。 對此,我們可從多方面分析。首先,當權派的「鐵票論」,只是在九龍東才成立。九龍東是第四大選區,人口不算多,但勞工人口比率過去和現在都較高,左派工會長期做基層工作,很有根基。這個選區投票人數今年驟減五萬八,投泛民的票少了五萬三,投當權派的只減四千,影響微乎其微,這不是「鐵票效應」是什麼?反觀其他各選區,投票人數亦大幅下跌,但兩派得票跌幅都差不多,當權派並無明顯抗跌能力,即「鐵票效應」基本上不存在。其次,當權派可資利用的那些愛國利好因素,與本地良好管治其實無大關係。太空人和奧運金牌讓香港的中國人吐氣揚眉,CEPA或其他內地對港經濟優惠更讓香港人多賺錢,但這和一個立法會議員能否立好法律、能否管好政府,一點關係也沒有;反而是一些北大人如習近平、吳邦國等,作出對香港管治體制不利的發言或決議時,當權派不僅不予以恰如其分的批判,還習慣性地刻意奉承,香港人特別是中間派選民看在眼裏,明白這些當權派當中國人的資格有餘,當議員的質素則還是欠缺。這種中間選民理性綿密深厚,當是在愛國熱潮中令兩大政治板塊大體上不動搖的最重要因素。可以這麼說,如果連史無前例的北京奧運熱也不能掩蓋這種理性的話,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將之淹沒。 (二)為什麼自由黨在直選中全軍覆沒?香港是商貿社會,香港人本性不反商,上屆立會就有田少和周梁二位自由黨議員通過直選進入議會。但今次選舉,這個代表香港商界的政黨卻在廣大市民心目中無一席容身之地,實在奇怪;反觀成立不久的公民黨,在這次直選中得四席,多了一個陳淑莊(零四年立會選舉時,還未有公民黨,但余、湯、梁三大狀都勝選)。對此,最好的解釋還是選民理性。上次直選,田少良知一現,成為反「廿三條」最大功臣,受市民擁戴,光澤整個自由黨;但是,在最近的梁展文事件中,自由黨恢復保皇角色,看不過眼的支持者立即見棄,不是棄票不投,就是琵琶別抱,擁泛民去了。可以說,自由黨幾時和大多數市民的管治利益一致,這些市民就會把自由黨的人送進立法會;它一旦背棄市民,馬上就與直選無緣,而必須走功能組別的小圈子道路,永遠倚賴「阿爺」。這就是自由黨的宿命,不是找個參選人當當「師奶殺手」便能改變。 (三)社民連不斷壯大,是何原因?以前只有陳偉業,零四年起,多了「長毛」,今年又由黃毓民放一異采。這個小黨資源匱乏,但得票率奇高,尤其是「長毛」,在新界東單打獨鬥,一個人拿下的票,幾乎是第一大黨民建聯在該區得票的一半,實在驚人。只要特區政治大形勢不變,按「動量理論」作政治投資的話,把更多注押在社民連上,以後當還有上佳回報!社民連是泛民左翼,它的成功,反映其他民主黨派未能有效開發政治光譜上有激進民主意識的大批選民;這部分選民如果找不到自己的政治代表,很多會逐漸放棄議會道路,待到社會矛盾爆發才在街上見。社民連三君子今番進了議會,若受政府輕視、建制排斥而一事無成的話,或令他們最終重返街頭,或是有比他們更激進的政治代表出現,當權者便更麻煩,故由現在起,政府應盡量吸納這三顆「高能粒子」的一些政見而不處處封殺。 有謂政治非理性,其實是十分片面的看法。無論是選民還是代表他們的政客,都有十分理性一面,而且是更基本的一面。這應是人們對民主選舉有信心的最大理由。 |
|
文章編號: 20080909391004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7 ---------- |
中國日報香港版 HK1| Legco Election| By Joseph Li |
2008-09-09 |
Cheers and tears for newest batch of lawmakers By Joseph Li This year』s Legislative Council (LegCo) election saw the emergence of many new faces, as well as a number of incumbent lawmakers fail to retain their seats.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DAB)』s Starry Lee Wai-king, who won a seat in the Kowloon West constituency with the highest number of votes, and Gary Chan Hak-kan, who teamed up with incumbent lawmaker Lau Kong-wah to win two seats in the New Territories East constituency with 102,434 votes, are rising stars in the party. Thanking voters for giving newcomers a shot, Lee said that as part of the DAB』s next generation, she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and do things in a rational and practical manner. Owing to the keen competition and candidates having similar voter sources, her team managed to win only 39,013 votes — a far cry from the 61,170 votes the Kowloon West ticket won four years ago. Chan had taken part in previous LegCo elections. To prepare for the election, he gave up his post of special assistant of the Chief Executive』s Office in July. Besides thanking the efforts of his teammates and supporters throughout the campaign, he said the campaign has brushed up his political experience and made him more mature. As Chan』s mentor for many years, Lau was most satisfied with the higher number of votes over those in 2004, despite a lower turnout rate. 「Gary (Chan) played a big part in the increase in votes, because he is a newcomer of high caliber,」 Lau said. Having served as a labor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lawmaker last term, Wong Kwok-hing, from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switched to direct election in the New Territories West constituency and said he felt excited about winning a seat with almost 36,000 votes. He will continue to fight for the benefits of the working class by focusing on the minimum wage legislation, the proposal to make wage defaulting a criminal offense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old-age allowance to HK$1,000. DAB former Chairman Tsang Yok-shing, despite having won a seat in the Island constituency, could not hide his frustration that his running mate, Choy So-yuk, had lost her seat. 「The number of votes we gained was below what we expected, as we were losing votes in the smaller constituencies in which we had solid support. Maybe some of our supporters voted for the Regina Ip ticket,」 he said with tears in his eyes. Having mentally prepared for the defeat, Choy regretted that she let down her supporters and friend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Samson Tam said he won because he is familiar with industry, is outspoken and had gained the support of the sector.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4500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8 ---------- |
am730 M10| 2008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調查員冒認政府委託彭:無證據投訴不成立 今屆立法會選舉順利完成,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圖中)稱,地區選舉的投票率為45.2%,有152.4萬人投票,而功能界別的投票率為60.3%,有12萬7千多人投票,兩者均較上屆減少一成。此外,選管會今次共收到2,046宗投訴,當中500多宗為關於選舉廣告、240多宗涉及選舉拉票及噪音滋擾,而有關票站調查的則有50多宗。 對於在投票當日,有票站調查員冒充政府委託在票站外做民調,彭鍵基續稱,當局已立即跟進,調查報告認為沒有足夠證據,故投訴不成立。選管會會透過既定程序盡快處理所有投訴,而且每次選舉後亦會就選舉流程、運作及設施作詳細檢討,研究改善措施,而檢討報告並會在3個月內提交予特首。 他認為,今次的投票及點票運作暢順,可以在公開公平和誠實的原則進行,選管會感到滿意。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92001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9 ---------- |
香港商報 B01| 香港新聞 |
2008-09-09 |
商界:自由黨失利有其因 【商報專訊】記者兆華、巧玲報道:對於被視為代表商界的自由黨是次在立法會地區直選中全軍覆沒,本港多位商界名人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出中肯意見,認為自由黨地區工作做得不足,對基層市民需求瞭解不多,是導致其失利的主要原因。 馬介璋對失利感 意外 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主席馬介璋坦言,對自由黨是次失利頗感意外,覺得很失望。他認為,自由黨地區直選落敗,反映該黨地區部署未盡完善,相信該黨會總結不足,汲取今次的經驗教訓,深入研究未來路向,為今後的發展重新鋪路。他指,今次立法會選舉新人輩出,競爭激烈,票源被分薄,也是失利的原因之一。 相對而言,馬介璋對民建聯候選人是次在多個選區高票勝出大表讚賞。他認為,民建聯是次成為大贏家,與他們在地區事務投放資源,關注基層需要不無關係。他說,作為一個政黨,應該照顧到方方面面,基層等於基礎,基層是需要扶助的,一個和諧的社會、繁榮的社會,才是生意人樂見的。 臨急才燒香落 敗不足奇 身兼多個商會及慈善團體首長的德強地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強認為,自由黨近幾年在地區的耕耘不多,臨近選舉才求佛燒香,落敗不足為奇。他說,只有真心實意為市民服務,平時多到基層瞭解市民需求,市民才會把你視作「扶手棍」,選舉時才會投下信任的一票。倘若只是在拉票時凡事承諾,選舉後卻忘得一乾二淨,市民下次就不會買你的帳。 陳強表示,其他愛國愛港團體在這次選舉中做得很好,很團結,很細緻。他以自己作例說,平日他在九龍西、新界西做了大量善事、好事,為愛國愛港候選人拉票自然得心應手,當日透過所屬社區團體組織打出逾萬個電話,公公婆婆、街坊大眾都有很好的反應。相反,自由黨平時做得不夠,臨時抱佛腳,成效必然欠佳。 四大教訓須總結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商界社團領袖表示,自由黨脫離群眾,脫離基層,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認為,自由黨有四大教訓要總結:一是缺乏地區基層服務;二是身份角色得不到大眾認同;三是作風傲慢形象不佳;四是競選鬆散欠組織力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09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0 ---------- |
香港商報 B01| 香港新聞| 公民黨總結 |
2008-09-09 |
余若薇︰成功連任屬僥倖 【商報專訊】記者趙婉嫻報道:公民黨在是次選舉中取得5個議席,在港島直選排第二位當選的黨魁余若薇承認,能夠成功連任純屬僥倖;在新界東當選的湯家驊也認為結果是「強差人意」。兩人都重申,該黨未來會加強地區工作。 公民黨分別在4個直選地區及1個功能界別贏得議席,包括有新界東湯家驊、九龍東梁家傑、港島區的陳淑莊及余若薇;法律界功能組別的吳靄儀。為感謝支持,公民黨一眾參選人昨午在總結會前,在總部透過傳媒向市民三鞠躬致謝。 余若薇表示,今屆立法會選舉公民黨只取得5個議席,較上屆少了1席。但以公民黨成立至今只有短短兩年,不論是人力、資源、經驗,或是地區工作網絡都難以與歷史悠久的大黨比較,能夠取得如此成績,坦言已盡最大努力。 她又指,為立法會增加新面孔乃公民黨一貫路線,故是次選舉策略是推薦新人陳淑莊入會,未來選舉也會循此路線進發。她認為能夠成功連任純屬僥倖,若非投票率偏低,使大黨民建聯選票流失,加上選民自行配票,他們未必能夠以最少票數取得4個地區議席。 湯家驊入選喜出望外 當選新界東的湯家驊表示,很多人認為結果強差人意,而他卻覺得喜出望外,因是次選舉踢走某黨出局。他認為民主應該多元化選擇,為爭取更多人支持,必要在地區上紮根。在九龍東勝出的梁家傑強調,公民黨未來會強化地區工作,這是必走的方向,惟在資源有限下會循序漸進。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0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1 ---------- |
大公報 A04| 要聞 |
2008-09-09 |
反對派自相殘殺 社民連異軍突起 【本報訊】記者宋佩瑜報道:反對派整體議席下降,今屆選舉共奪得二十三席,較上屆少兩席,不過,社民連憑藉出位形象,選舉期間處處追擊公民黨,爆冷奪得三席,成為議會新勢力。公民黨在今屆選舉取得五席,比上屆少一席,黨魁余若薇昨日在記者會上否認支持度單靠明星效應,但承認作為一個新政黨,資源和經驗不及其他黨派,地區工作做得不足。 在九東連任的梁家傑,今屆較上屆流失了一萬六千多票,他稱,日後公民黨仍要強化地區工作,減少選票流失的機會。在新界東勝出的湯家驊今屆自組名單參選,不但未能帶領新人曾國豐入局,還要打出告急牌,他承認,今次選舉上了寶貴的一課。「我擅長打官司,但推新人都要選民接受,可能(曾國豐)未係時候……但我沒有高估民調,民調和選舉是兩回事。」港島區的余若薇說: 「泛民在港島區取得四席,僥倖成分很大,因為建制派陰陽差錯配票失敗,才令自己險勝。」今屆反對派內訌嚴重,出現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情況,余若薇否認要打擊任何人,亦沒必要跟社民連擺「和頭酒」。 另一邊廂,民主黨由上屆九席減至八席,整體得票率亦下降,但民主黨對總體成績滿意,認為實現了政黨的新舊交替,對選民已有所交代。不過,在港島區下馬的楊森昨日並沒有現身支持戰友甘乃威。 社民連主席黃毓民首次參選九西區,以第二高票數當選。 在新界東成功連任的梁國雄在議會內外言行出位,昨日宣佈結果後,在台上拿著咪高峰不放,諷刺票王劉江華團隊獲得兩席,現場有大批「紅軍」支持者起哄,風度盡失。 在功能組別上,民主黨和公民黨各自只取得一席,民主黨方面,教育界的張文光成功連任,角逐社福界的狄志遠和建築界的吳永輝就未能當選;公民黨只能靠法律界的吳靄儀連任。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1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2 ---------- |
大公報 A11| 港聞 |
2008-09-09 |
自由黨直選大敗正副主席求去 田少黯然離政壇 周太無奈辭行會 【本報訊】在立法會地區直選中全軍盡墨的自由黨,無疑成為今次選舉的「大輸家」。田北俊昨日黯然辭去黨主席職務,為選舉失利負責;周梁淑怡除辭去副主席一職外,昨早亦向特首曾蔭權辭去行政會議成員的職務。曾蔭權表示,會因應目前的政治形勢作出考慮,將交代有關決定。 自由黨昨午舉行記者會,總結今次立法會選舉的結果。田北俊首先感謝選民和助選團的支持,形容今次「打了一場艱苦的仗」。他表示,作為黨主席,對今次的選舉結果非常失望。「在我帶領下,自由黨並不成功,除了我落選外,周太(周梁淑怡),以及另一名功能界別的參選人董耀中(旅遊界),亦僅以數票之差落選,令自由黨的議席由十席減到七席,我在此向黨友及支持者衷心道歉。」 劉健儀暫代主席 田北俊表示,會為今次選舉失利負責,昨日已正式辭去黨主席職務,並由副主席劉健儀出任暫代主席一職,日後會安排黨大會和中委會,選出新主席。周梁淑怡亦表示,對選舉結果感到非常失望,除會辭去自由黨副主席職務外,昨早已向行政長官曾蔭權辭去行政會議成員的職務。 周梁淑怡說,當初出任行政會議成員,主要是因為她屬民選立法會議員,也是自由黨代表,相信公眾希望透過她把市民聲音帶進行會;既然自己在今次選舉中落敗,這職務應由其他人擔當。對於周梁淑怡的請辭,曾蔭權回應說,會因應目前的政治形勢作出考慮,並交代有關決定。 原本被認為有機會問鼎立法會第一大黨的自由黨,在地區直選全軍盡墨,功能組別亦未能達到全取八席的目標,只取得七個議席,令政界人士大跌眼鏡。對於落敗的因由,田北俊昨日說,要深入檢討,但暫時不願多作評論: 「由知道結果到現在,只有幾個小時。這個階段,我不想講太多,希望大家給我們一點時間去檢討。」 參與直選路線正確 被問到今次選舉結果是否反映市民不接受商人參加直選時,田北俊說,的確有此憂慮,至於日後自由黨應否繼續向角逐直選的路向發展,要由將來選出的新主席決定;而他個人認為自由黨積極參加直選能為香港普選作準備,方向沒有走錯。他認為,備受市民關注的梁展文事件,是造成今次自由黨直選失利的原因之一。田北俊亦提到,辭任黨主席後只會做回普通黨員,連常委與執委也不會出任,亦不會對黨內事務「指指點點」。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3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3 ---------- |
大公報 A12| 港聞 |
2008-09-09 |
自由黨滑鐵盧 議會格局未變 選舉落幕,格局不變。一百五十二萬選民投票選出新一屆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共獲十席,仍能保持第一大黨優勢;但自由黨卻慘遭滑鐵盧,包括黨主席田北俊在內的四張直選名單無一勝出,議席跌至七席,政黨面臨何去何從的憂慮。而選前大打告急牌的反對派,席位則進一步下跌,只剩二十三席。經此一役,各黨席位互有增減,但立法會基本格局仍未能打破。 本報記者潘江鯤 全港三百三十七萬選民,只有四成半於前日投票,創出歷來第二低的投票率,投票人數更較零四年下跌二十六萬人。投票人數少,連累大部分政黨得票率下跌,部分選區更出現罕有的低票當選情況。 民建聯選情有喜有憂 立法會第一大黨民建聯,選情可謂喜憂參半。雖然席位優勢得以延續,總共十三人當選(當中三人同為工聯會成員),成績與零四年相同。但關鍵的港島區,得票大幅下跌,更因與葉劉淑儀名單競爭,以致僅曾鈺成當選,兩屆議員蔡素玉不幸落敗,反令公民黨余若薇「漁人得利」。 縱然如此,但民建聯藉此次選舉,初步完成「新老交替」的部署,年輕的李慧瓊、陳克勤均成功當選,成為此次選舉的唯一「亮點」。該黨主席譚耀宗表示,選舉任務完成,滿意結果。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曾一度雄心勃勃、有意問鼎立法會第一大黨的自由黨,卻遭遇建黨以來的最大敗績。有望進賬的旅遊界席位敗予謝偉俊;四張直選名單,包括主席田北俊、副主席周梁淑怡,以及九龍西的田北辰等全遭滑鐵盧;正副主席得票率大跌近半,總席位數由上屆的十席大減至七席。 自由黨保功能組席位 田北俊為負上責任,選後宣佈辭去黨主席之職,將來只做普通黨員,並「從此退出政壇」;周梁淑怡則表示,由於已無民意授權,已致信特首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亦將逐步淡出政壇。 創黨十五年的自由黨,未能逃過兩任黨主席均直選落敗的「魔咒」。而隨著直選全面失敗、正副主席的退出政壇,只剩功能界別席位的自由黨,面臨何去何去的憂慮。 反對派方面,選前大打告急牌的民主黨、公民黨席位雙雙下跌,分別只獲八席和五席。但民主黨卻能以成功的配票策略,令新界東的黃成智重返議會,其餘直選議員亦均能成功連任。 一直借此次選舉拓增席位的公民黨,同樣遭到挫折。 雖然贏得具標誌性意義的港島區兩個席位、黨主席余若薇順利連任,但九龍西的毛孟靜不敵獨立的梁美芬,黯然出局;新界西張超雄大比數失敗;兩名功能組別候選人會計界的譚香文、工程界的黎廣德亦雙雙出局等等,令該黨整體席位由六席減至五席,而成為反對派第一大黨的意圖也隨之幻滅。 兩個小型政黨社民連及民協亦有議席增加。社民連主席黃毓民成功當選,加上梁國雄及陳偉業,席位增至三席;民協前主席馮檢基連任,社福界的張國柱成功當選,席位增至兩個。 民協席位增加至兩個 經此一役,建制派與反對派立法會席位之比,由過去的三十四比二十六,變為三十七比二十三。雖然席位互有增減,但各政黨在立法會內的政治格局仍未打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建制派的三十七席中,所增加的席位多屬功能界別,直選席位沒有增加;相反,反對派均在各大選區中佔絕對優勢,而新晉的直選議員多走極端路線,或將影響未來四年的議會工作乃至政府的施政。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3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4 ---------- |
大公報 A29| 大公評論| 指點香江| By 李幼岐 |
2008-09-09 |
選舉結果的變與不變 這次選舉結果所產生的最大的變化,是有多名新科議員是年輕人,而本港政治生態的格局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建制派比反對派仍略為佔優勢,但在必須有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的重大問題上,仍無絕對把握,依然面對風險。 立法會九月七日的選舉競爭非常激烈。除個別票站因停電等原因稍有延遲外,絕大部分票站都準時在十點半結束。點票公佈,當選者自然興高采烈;落選者則黯然神傷,此亦情理中事。 新添多名新科議員 這次選舉結果所產生的新政治生態,與上屆立法會的局面比較,有變有不變。最大的變化,就是立法會內將出現二十張新面孔,而且,有多名新科議員是年輕人,說明立法會在「年輕化」方面跨出了一大步,可喜可賀。 立法會政治生態不變或基本不變的部分,有三大要點必須一提:第一,在地區直選部分,反對派議員仍然佔有十九席,即大約三分之二,可見直選部分基本上仍是反對派勢力佔優;第二,新一屆立法會內,份屬反對派的議員,共有二十三名,較上屆的二十六名少了三名,但對大局並無太大影響,可視之為基本不變;第三,最關鍵的一點是,反對派議員仍然保持並超過了二十一名。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要通過政改方案等重大議案,必須有三分之二的多數票才行。 現時反對派議員有二十三名,勢將成為政府不得不面對的大難題。行政長官曾蔭權在點票中心表示,將致力創導行政、立法和諧,這一大方向完全正確。新一屆立法會將辯論及通過二○一二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兩個選舉辦法,是否會如○五年般歷史重演,反對派議員又再「綑綁」在一起予以否決,成為一大關鍵。 從立法會黨派的角度說,各主要黨派均有一些變化。其一,民建聯由九席變十席,略有增加,再加上立場近同,時常聯手的工聯會三席,共十三席,已穩佔立法會「第一大黨」的地位;其二,自由黨由十席變七席,少了三席,佔近三分之一,此一失敗,不容小覷,自由黨在立法會的排名已降為「老三」,令人唏噓;其三,民主黨由十席降為八席,與自由黨類似,無論怎麼說也是失敗,在立法會內的地位,因自由黨失三席,民主黨反而上升為「老二」;其四,公民黨由六席變為五席,其地位也略為下降了;其五,社民連由兩席變三席,亦是小勝,社民連一向「戰鬥格」,打的旗號又一向是「為民請命」,可見這一招在直選部分還是管用的。對此不可不加注意。在選舉時刻,選民(市民)就是「上帝」也。 自由黨落敗需檢討 這次的地區直選部分,自由黨參選四個選區,包括港島區林翠蓮、九龍西田北辰、新界西周梁淑怡、新界東田北俊,其中後面三人即田氏昆仲及周太知名度均非常高,結果同樣是「全軍盡墨」。自由黨在直選大敗,引起政壇和評論界的高度關注,自由黨本身更要深入探討及檢討,那是更不用說了。有論者認為,○四年田大少和周太在直選勝出, 「得益」於自由黨在「二十三條」的立法上「轉軑」和「倒戈」,這次沒有這一特殊因素支持了。淺見以為,自由黨在地區直選的「滑鐵盧」,主要原因是自由黨代表商界利益時過於「旗幟鮮明」,不懂得「政治化妝」一下。 商人要賺錢,有時更牟暴利,與市民的矛盾是客觀存在,這是現實,避無可避。代表商界利益的政黨,其方針應是緩和矛盾,而非激化矛盾。自由黨這些年的行狀,在「親民」及緩和商民矛盾方面相信有不少缺失之處,例如反對最低工資、最高工時立法等。這些都是大失民心之舉,終於造成在地區直選全線失利。 自由黨經此一役,相信定會「痛定思痛」,四年後當向市民展示新面目和新風格,屆時或許能開創另一番局面。 這次立法會選舉,在反對派陣營還有一個引人注意的現象,簡單說可以用一個「亂」字形容。反對派原本山頭林立,互相爭權奪利,反對派之間的攻訐和內鬥,甚至公開指罵對方,例如社民連罵公民黨、黃毓民罵陳方安生,根本不是什麼秘密,而是公開且高調的行為。 政治格局基本不變 由於反對派之間談不上團結及組織工夫,在九月七日投票日,反對派陣營是一片「告急」之聲,而且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對派陣勢又紛紛不斷放出「失利」的消息,例如投票翌日(九月八日)某報頭版的特大字標題就是《泛民承認失利》。這一手段,其實也是「告急」方式之一,或者說是博同情的拉票方式之一。看直選五個選區的選舉結果,反對派雖未佔到什麼便宜,卻也沒有「失利」或吃虧。其一,港島區李柱銘、陳方安生不參選,楊森落選,但增加了何秀蘭、甘乃威、陳淑莊,又有餘若薇連任成功,仍能保持四席;其二,九龍東李華明、梁家傑雙雙連任,鄭經翰不參選,少了一席;其三,九龍西涂謹申、馮檢基連任,劉千石敗選,但多了一個黃毓民,還是共佔三席;其四,新界東鄭家富、湯家驊、劉慧卿、梁國雄四人全部成功連任,更增加了黃成智,由四席變五席。新界西五席全部不變,包括李永達、何俊仁、李卓人、梁耀忠、陳偉業全部連任。綜上所述,五個直選選區反對派議員的總額不變,仍是十九人, 「失利」云云,文宣或口頭「賣口乖」的方法而已,結果證明卻是「車大炮」。 新一屆立法會已經由選舉產生,本港政治生態的格局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可以說,建制派比反對派仍略為佔優勢,但在必須有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的重大問題上,仍無絕對把握,依然不得不面對充滿變數的風險。立法會的新局面就是如此,政府、政黨、政壇、以至評論界見到的新形勢,基本如此,這便是今後四年本港政治和民主發展的基礎了。 作者為資深評論員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14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5 ---------- |
星島日報 A04| 要聞 |
2008-09-09 |
自由黨直選全軍覆沒 田少周梁請辭 二○○八年立法會選舉結果塵埃落定,在六十個議席中,親建制陣營及泛民主派各取三十五和二十三席,比例與上一屆立法會相若,民建聯取得十席保住第一大黨地位。不過,自由黨僅在功能組別取得七席,直選卻全軍覆沒,成最大輸家,連主席田北俊和副主席周梁淑怡也連任失敗。昨兩人已辭去正副主席,周太亦向特首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一職,至於田北俊在得悉落敗後表示會退出政壇,但未考慮辭去公職。據悉,在選舉日黃昏,田北俊曾致電中聯辦,以選情緊急尋求支持,但中聯辦最終未有介入。 記者:鄧柏想 自由黨田北俊、周梁淑怡和田北辰在新界東、新界西及九龍西競逐議席均告失敗,被視為穩勝的旅遊界董耀中亦以九票之微輸給謝偉俊。田北俊直言對選舉結果「非常失望,在我帶領之下,自由黨今次選舉唔成功」,為選舉結果向「黨友和支持者致以衷心的道歉」。他透露,為對選舉結果負責,他和周太昨日已正式向黨提出請辭,暫由副主席劉健儀擔任代理主席。劉健儀表示,對田北俊和周太請辭感到非常心痛,但會尊重他們的決定。 田報選情中聯辦不介入 周太表示,她昨日已經向特首曾蔭權請辭行政會議成員職務。她認為,她之所以成為行會成員,是因為她是民選議員和自由黨的代表,公眾通過她將聲音帶入行會。她落敗後,應由其他人擔當。 對於今次選舉落敗的原因,田北俊承認,梁展文事件是原因之一。周太表示,自由黨票源主要來自溫和或政治觸覺不敏銳、中間路線的選民,他們對選舉不太熱熾,投票率低,對自由黨不利。她表示自由黨不選擇 「告急」,而是因為認為其他政黨常常「告急」,令選民有「狼來了」的感覺 消息指,田北俊曾向中聯辦表示選情緊急,但此舉未有令中聯辦介入。 田北俊在清晨得悉投票結果後,曾表示「絕對會退出政壇……我覺得我會留做一個普通黨員,但是常委、執委,我全部不會做」。但在記者會上再被問及同樣問題時,田北俊說,要視乎如何界定,他和周太會繼續關心協助自由黨的發展。周太就謂:「依家係時候畀我退一步,靜止落來,畀番一點私人空間畀我。」她又說,如果自由黨的新領導層認為需要她提出意見,她會樂意去做。至於會否辭任其他公職,田北俊就謂,「未有機會去諗。」 一度稱「絕對退出政壇」 田北俊希望,今次直選失利不會改變自由黨直選的方向。被問到若日後全面取消功能組別,會否令自由黨在議會上消失,劉健儀說:「飛哥(前主席李鵬飛)成功了再失敗,田主席成功了再失敗,但我好希望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們希望在往後的日子,我地將失敗作為經驗教訓,向直選方面邁進。」劉健儀說,自由黨會全面檢討未來的路向。 恐令商界對直選卻步 不過,田北俊擔心,他落敗,令有志直選的商界人士卻步。他希望自由黨內外的商界人士,繼續在二○一二參加直選,「其中之一個要做得比我好的,就是將我們(商界)的訊息,真係解釋到畀市民聽……香港作為自由經濟體系,經濟好重要,平衡民生亦要創造經濟繁榮和就業。」 田北俊 對選舉結果非常失望,在我帶領之下,自由黨今次選舉唔成功。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6 ---------- |
星島日報 A08| 要聞| 特寫 |
2008-09-09 |
「最後勝利」解愁容 「泛民在今次立法會選舉得票初步不許樂觀」,由於今次立法會投票率創新低,泛民選舉過程中一直以為形勢危急,眾人面上掛著「擔憂」二字,但隨著點票結果一一公佈,結果卻是大獲全勝,尤以新界東西兩選區成功配票,更令民主黨的黃成智重返議會,黃成智興奮得與助選團相擁、點票前不斷批評傳媒的劉慧卿咧嘴而笑,甚至陳偉業也為能奪新界西最後一席振臂高呼。 選前告急憂心忡忡 立法會選舉前晚完成投票後,一眾候選人稍作休息便轉往點票中心靜候結果,可是票站調查顯示湯家驊、劉慧卿、何俊仁、陳偉業及余若薇等皆有機下馬。民主黨副主席單仲楷更指,泛民在是次立法會選舉得票初步不許樂觀,或喪失在立法會的否決權。被指徘徊出局邊緣的劉慧卿得知結果前面上沒一點笑容,不斷批評傳媒把她邊緣化、甚至指傳媒集中報道奧運、金牌選手匯演等,卻不理會選舉等嚴肅事情,間接令投票率偏低、對泛民不利等等;向來穩打穩紮的湯家驊更歎說若選民認為他不應再當議員,會尊重選民決定。 但隨著點票結果一一公佈,劉慧卿笑了,輕舉勝利手勢的她放下繃緊面容,頻向支持者揮手;重返議會的黃成智更歡喜若狂高呼、與助選團相擁,亦感謝同黨的鄭家富讓出將軍澳部分選票給他才可重返議會。泛民於戰線激烈的港島區最後亦獲想見結局,「Audrey(余若薇洋名),Audrey……」,於名單排行第二的余若薇僅以些微票數連任,大律師高興得雙手合十答謝;看著戰友成功入局,排於名單首位的陳淑莊終掃走憂愁、再展歡顏,與支持者同高呼「Audrey」。昨站在余若薇側、上屆排於余後成泛民配票犧牲品的何秀蘭得知成功當選更九十度鞠躬數秒答謝支持,余若薇見狀鼓掌支持。記者黃穎妍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2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7 ---------- |
星島日報 A12| 要聞| By 2008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千石沉寂 楊森嫻姐光榮引退 四年一度的選舉後,立法會又經歷一次「大換血」,當中多達三分之一的議席,將由新臉孔取而代之。其中包括劉千石、陳婉嫻、楊森三位政壇元老級人馬,均未能成功連會,完成歷史任務,可算輕鬆告別議會。在八十年代開拓本港獨立工運的領袖,當年有「香港華里沙」之稱的劉千石,自七二年加入基督教工業委員會,便與工運結下不解之緣。到八十年代,更成為本港獨立工運領袖,後來因未獲委任入《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令他反建制形象更為鮮明,在政壇聲名「響噹噹」。不過,他近年作風轉趨低調,最終敵不過同區新人輩出,於九西選區中落敗,離開工作近十七年的議會,並宣告不再參選。另一見證香港工運發展的工聯會陳婉嫻,多年來一直都是直選「票後」,更將工聯會「招牌」深入群眾。為協助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建晉身立法會,今年刻意排於名單第二的「嫻姐」,終於都要退下來,坦言會以「坦蕩蕩」心情面對選舉結果的「嫻姐」,強調即使離開議會,也會繼續批評政府。同樣是為捧新人進入立法會而甘於退居「二線」的民主黨前主席楊森,亦與陳婉嫻一樣「光榮引退」。見證本港民主發展的楊森,先後是港同盟和民主黨的創黨核心成員,雖然光芒不及李柱銘耀目,但「實幹型」的他,是奠定本港民主發展基礎的要員。黨友張文光認為,楊森對民主黨的貢獻值得緊記,他對民主一直沒有動搖,讓新一代札根。 劉千石(九龍西獨立)「不因輸選戰而放棄」 「不是選舉輸贏便退出政壇,這不是兒戲的事,維護打工仔權益的動力,不會因輸而放棄。」近年作風漸趨低調的劉千石,被指是一個不發聲的勞工界立法會議員,「做到事與臉上貼金比較,會選做到事。」○五年成唯一一名於政改方案投棄權票的劉千石表示,於鎂光燈後批評行政長官,對方會更受落,並強調輸了席位也絕不退出政壇。 去屆從九龍西直選打入立法會的劉千石,今屆敗給社民連黃毓民、梁美芬等多名空降人士、連任失敗,所得的約萬張選票甚至較另一空降的田北辰更少。 林偉強(區議會)盡力而為問心無愧 本身為離島區議會主席及新界鄉議局副主席的林偉強,去屆循區議會功能組別躋身立法會,不過今年隨著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放棄在區議會界別角逐連任,間接「讓路」予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林偉強這副主席以獨立身份參選,結果競逐連任失敗,以近乎一倍票數之差,敗給民建聯的葉國謙,林偉強及後坦言已盡力已為。 自八十年代已參選立法會的林偉強,八八年獲港英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及立法局議員,九八年曾參與新界西直選落敗。 譚香文(會計界公民黨)「民主A貨搶我選票」 爭取連任會計界的公民黨譚香文選情向來被看淡,最終得票雖然較去年增加七百二十多票,多達四千一百一十票,但仍以千多票之差,敗於獨立人士陳茂波。未能成功連任的譚香文,在記者會開始之初的表現平靜,但當她說起落選原因時仍非常激動,不點名指有冒牌的「民主A貨」(即龔耀輝)搶去她的選票,而「建制派B貨」(即陳茂波)則暗地遊說上屆其他建制派候選人不要參選,而吸納了大量選票。而今屆投票率偏低,進一步打散她的選票。 陳婉嫻(九龍東工聯會)票後成功交棒拍檔 於九龍東選區排行名單第二的工聯會陳婉嫻,八年前是選舉「票後」,今屆卻無法成功連任,但她對能把立法會「交棒」給名單排名第一的黃國健表示高興,更無悔排行第二,「好多人反對我排第二,最後也同意,政治生態需交替過程。」 至點票揭盅一刻也面帶笑容的「嫻姐」坦言沒失望,更表示會繼續關注基層聲音,揚言「即使不在議會也會是麻煩友。」他表示交棒予黃國健可謂如願以償,並望將來續以黃國健在前、她在後的團隊出戰。 楊森(港島民主黨)薪火相傳求仁得仁 民主黨元老級黨員楊森,為捧在地區工作多年的甘乃威成立法會議員,甘於在港島區名單中排行第二,最終結果亦可謂「求仁得仁」。甘乃威成功當選,但民主黨是次所得的三萬九千多張選票較上屆的「楊森、李柱銘」名單少約十萬,未能「保送」楊森連任。 楊森昨因病,點票及記者會時皆不見其蹤影,成功初嘗立法會議員滋味的甘乃威感謝楊森願排在名單第二位,令民主黨日後發展更好,更坦言心情戰戰兢兢及有壓力。 張超雄(新界西公民黨)捨易取難不惜代價 去屆從功能組別社會福利界成功晉身立法會的公民黨副主席張超雄,今屆轉戰新界西地區直選,在該區以約五千票之微落敗,未能成功連任。由功能組別轉戰地區直選,張超雄直言是「捨易取難」,但認為是爭取民主必經之路。 新界西的投票率低為全港最低,張超雄認為中產及知識分子不投票為他帶來重大打擊,坦言有少許失望,暫未決定四年後會否再參選,出身社福界的他表示不少弱勢社群支持他,會繼續關注弱勢社群。 黃成智 (新界東民主黨) 心情激動 在北區札根多年的黃成智,經歷數年的「雙失」議員生涯後,繼去年在北區石湖墟選區贏得區議會議席後,昨日以四萬四千多票成功重返議會,一吐烏氣。黃成智昨日與鄭家富會見記者時,難掩重返立會的興奮。他感謝選民之餘,更不忘向黨友鄭家富道謝:「好感謝鄭家富,在將軍澳撥出一些區同票給我們,此舉顯示民主黨的團結。」黃成智形容,重返立法會議事堂:「心情激動」,並強調是民主黨扎根工作的成績。 葉國謙(區議會民建聯) 捲土重臨 身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葉國謙,早於○○年透過立法會功能組別中的區議會晉身立法會,但○三年在「七一」效應造成的政治低壓潮中,僅以六十四票之差敗於泛民的何秀蘭,他上屆更沒有參選立法會。他於去年「再戰觀龍」,結果大勝而回,今年捲土重來,再循區議會界別晉身立法會。 本身是民建聯副主席的葉國謙,稱一直有信心能夠當選,因界別的四百多名選民中,有超過一百名人士是民建聯成員。 何秀蘭 (港島公民起動) 苦盡甘來 以逾三萬票在港島區勝出的何秀蘭,對於重返議會感到非常高興,感謝支持她的選民。她○四年立法會選舉因李柱銘「告錯急」而落敗,今屆終以三萬多票當選,何秀蘭昨日並無正面回應當年配票失誤事件,只說港島區的選民是有智慧的,四年的區議會工作,令她有很多體驗,日後會繼續與民主黨及公民黨在議會內合作。不過,在上屆立法會選舉中,她夥同余若薇組成參選名單再度參戰港島區時,因民主黨候選人楊森和李柱銘過早宣佈告急,以致配票失利而落敗。 張國柱 (社福界民協) 社福新星 四年前參選社福界落敗的張國柱,今屆再接再厲,以大比數擊敗對手當選。張國柱認為,自己能於今屆勝出,主要是明白社工界正處於水深火熱當中,並且為他們尋求解決方法。 張國柱表示,希望未來為社工業界,爭取健康的工作環境,亦期望政府正視業界的核心價值,並會於未來四年繼續協助弱勢社群,改善貧富懸殊。張國柱是民協成員,但已向民協申請在一旦當選後不用按黨的取向投票,也不以民協名義參選。 林大輝 (工業界自由黨) 業界信任 獨立人士林大輝在立法會功能組別的工業界(第二),自動當選取得議席。林大輝在現任立法會議員呂明華放棄角逐連任下,加上得到現任廠商會會長尹德勝、廠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陳永棋等重量級人士提名及支持,自動當選。他表示,獲得歷任廠商會會長支持是意料之外,比自動當選更開心,更可印證會長們對他的信任。在唐英年家族的半島針織集團工作逾廿年的林大輝指出,加入立法會只會依道理做事,不會盲目支持政府。 黃國健 (九龍東工聯會) 棄車保帥 工聯會黃國健名單在九龍東直選取得五萬多票,票數僅次於民建聯陳鑑林名單,取得這區的第二席,成功晉身立法會。接陳婉嫻棒、成為新一屆立法會新星的他說:「我們能夠取得這樣成績,相信與嫻姐以往十多年來在九龍東的服務功績有很大關係。」海員出身的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自小家境清貧,初中畢業便加入航海工作,一做便是二十多年,九一年「離岸」後加入船公司工作,九七年加入海員工會當秘書長,其後分別於○○年和○三年當選為工聯會理事長和全國人大代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2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8 ---------- |
星島日報 A19| 每日雜誌| 架勢堂| By 齊秀峰 |
2008-09-09 |
禮賓府坐看雲起時 今屆立法會選舉是一場困獸鬥,議席無增加,但新人輩出,說穿了就是一個新人和舊人血拼的遊戲,有人入局,就有人離場。 蓋棺定論,反對派雖然在直選增一席得十九席,但加上功能組別的四席只得二十三席,未能言勝;建制派雖在直選失利,有加有減之後失去一席,整體大數比上屆還多兩席,算有進帳。 田少敗選有人還神 在上亞厘畢道禮賓府內,看待這件事的角度更為微妙,可能他們最開心的事情,是看到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和副主席周梁淑怡雙雙落敗,以及田少系人馬全軍覆沒。不要以為原本擁有十個議席的自由黨是建制派主要一員,就以為田少和特首「煲呔曾」是老友,田少以喜歡講數見稱,投一票支持政府,都有諸多要求交換,「煲呔曾」早已講數講到不耐煩了。 以這次選舉為例,田北俊本來滿肚密圈要食大茶飯,派出弟弟田北辰出戰九龍西,本來已經和與建制派關係良好的梁美芬打對台,這還不止,他更要派林翠蓮出戰港島,林翠蓮擺明不能當選,但偏偏要出來和民建聯曾鈺成及葉劉淑儀爭票,各方人等遊說田少不要這樣做,但田少睬你都傻,這態度就是:「你若不在九西讓我細佬,我就在港島阻住你地球轉」。田少有大圖謀,想自己在新界東高票當選,然後安排在九西當選的細佬田二少,接替自己出任自由黨主席。 田少之於特區政府及阿爺的關係微妙,結果特首昨天早上起床聽到田大少、田二少、周梁在直選全軍盡墨的消息,第一個反應會不會是想殺雞還神呢?事後看來,劉江華拿十萬票「凸曬飛」,田少最後階段求救無人理,一切都係有因有由,有上帝擺佈。 四萬效應消耗殆盡 禮賓府中人關心的第二件事,就係陳四萬支持的公民黨人直選結局如何。公民黨今次選舉也想食大茶飯,除了派黎廣德搶佔工程界功能組別新地盤外,還在五個直選選區都派人參選,意圖在所有選區都插旗。陳四萬在最後階段決定不參選,但全力為公民黨候選人輔選,不遺餘力為他們企街拉票,結果公民黨直選的成績差強人意,毛孟靜在九西以輕微比數敗於梁美芬,張超雄也在新西出局,其餘當選者也不是無風無浪,湯家驊在新東得票只是排第五,梁家傑在九東只是排第四,以最後一位身份入圍,黨魁余若薇出戰港島在名單排第二,雖然當選,也搞到一額汗,公民黨顯然被社民連拉走大量選票。 從禮賓府的角度看,陳四萬全力支持的公民黨,在今次選舉搞到這樣左支右絀,顯示陳四萬光環褪色,其效應已消耗殆盡。 毓民入局嘈聲更大 不過,特首亦並非可以安枕無憂,雖然自己友民建聯取得十席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支持力度穩定;但社民連的冒起是一大隱患,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在九龍西以第二高票當選,又保住長毛在新東和陳偉業在新西的議席,直選席位直逼有四席的公民黨,毓民以聲大夾惡見稱,「煲呔曾」諗起都有排煩。 選舉充滿著不可測,若果說建制派在直選中不夠好運,讓反對派以五成多的選票,可以拿到六成多議席,那麼建制派在功能組別就倒過來以好運搭夠,在會計、資訊科技、工程幾個關鍵界別以微弱多數打敗反對派的候選人,或因對手有人分票而勝選。總的來說,禮賓府中人都算執番身彩了。齊秀峰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3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9 ---------- |
星島日報 F01| 星島教育| 教育點評| By 程尚達 |
2008-09-09 |
何漢權高票落敗張文謀合作 立法會選舉昨日塵埃落定,地區組別選情激烈,爆冷頻生;至於功能組別,雖然教育界議席仍然由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張文光(張文)連任,但與以往有別,今屆首度挑戰張文的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獲得一萬二千多票,得票率亦高達兩成三,是歷屆挑戰張文的候選人中,得票和支持度最高,今次何漢權的高票落敗,亦顯示擁有八萬會員的教協,當中不少教師亦想求變,對教協及張文持不同意見。 得票超標完成 程尚達翻查過去三屆的選舉資料,發現二千年時,教育界功能組別的登記選民有七萬一千多人,當年的投票人數有四萬二千多人,投票率是百分之五十九點四五,張文獲得三萬五千多票,而挑戰張文的李傑江則只獲五千六百多票;到了○四年,登記選民有七萬七千多人,投票人數有五萬六千多人,投票率是百分之七十二點四三,張文獲四萬四千多票,而挑戰張文的余啟津則獲九千一百多票。 至於今屆,選民登記人數有九萬多人,雖然投票人數截稿前仍未點算,但由於已公佈張文得票三萬七千八百七十六票、何漢權得票一萬二千二百七十二票,而余綺華則獲二千七百四十六票,連同約一千多張廢票計算,估計投票率亦高達六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廢票只有一千多張,較去屆的二千多張大幅減少一半,教育中人對程尚達坦言,去年以廢票表達不滿的選民,顯然今年已經「搵到心水候選人」,而張文今年的得票率只有七成,與過去兩屆的七成九及八成四比較,亦創下新低。 程尚達昨日跟何漢權講開今次選舉,他坦言取得一萬二千二百多票,較預期的一萬票為多,是「超標完成」,對選舉結果無失望、對成績感到滿意:「今日收到很多SMS,都是一些朋友、教師的安慰和支持,部分更建議我下屆捲土重來。」何漢權坦言,參選不單為了贏輸,而希望教育界藉他的參選反思,他更向程尚達坦言,希望張文看到今次的選舉結果,明白自己脫離教育前線太久,建議他要考取教育文憑,瞭解前線教師的實際工作;他又指張文本身是民主黨,該黨一向支持盡快雙普選,但張文卻戀棧功能組別議席長達十六年。 首遇逾萬票對手 張文則對程尚達表示,選舉令人變得謙虛和反省,而今次他首次遇上獲過萬票的對手挑戰,故對選舉結果亦會進行檢討。他坦言,何漢權是一個努力和用心的對手,而在選舉過程中,他留意到教評會提供的教育觀點亦值得參考,例如關注教育專業發展等,教協日後亦會研究如何做得更好,以及和教評會尋求合作的空間。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29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0 ---------- |
明報 A32| 觀點| 精裝君王論| By 蔡子強 |
2008-09-09 |
選舉要靠上帝擲骰子? 週日晚,當大家得悉地區直選投票率只有45.2%,遠遠低於上屆的55.6%,只與2000 年的43.6%相若時,沒有那些人(包括泛民自己)對泛民的選情感到樂觀,因為傳統智慧告訴我們:高投票率對泛民有利,反之,則情況堪虞。事實上,2000 年投票率只有43.6%,當時泛民的得票率只有57%,為回歸以來最低(表一)。 再加上票站調查傳來余若薇、何俊仁、湯家驊等告急的消息,泛民一時間愁雲慘霧。 但是隨著選舉結果一個一個揭盅,泛民發現自己在直選中竟然拿到19 席,還要較上屆多拿一席,泛民不禁大喜過望,究竟是何原因呢? 如果再進一步統計得票率,大家會發現,泛民的得票率原來沒有如何大跌,沒有因低投票率而被大舉拖低,竟然還有59%!與上屆的60%相若,只是稍微低開(表一)。投票當晚我被記者問及時,我還估計結果會對泛民不利,如今我必須承認我的估計錯誤了。 再統計親中派得票率,今屆有29%,高於上屆的26%,當然,如果考慮到親中派有將部分選票配票給梁美芬和龐愛蘭,那麼親中派票源將超過三成。 黃金定律6:3:1 未有變2004 年立法會選舉後,於9 月15 日我在《明報》撰寫過一篇選後分析,當中的兩大結論,到今天仍然發覺管用。 首先,總結回歸後四次的立法會選舉,雖然經歷多次重大政治事故(例如「建華八年」、「七一」、以至「董去曾來」等),民主vs 親中vs 中間的票源,原來大致上都十分穩定,大概上是6:3:1,隨著投票率的高低起伏,也只是有輕微的上落,例如投票率最高的2004 年,與投票率低的今年及2000 年比較,上落根本不大。這可說是港式選情的「基本盤」,一個十分穩定的結構。 第二,從這個穩定的選票結構出發,一般的選舉工程,其實成效十分有限,不會令你在短短兩個月內多了很多選票,在比例代表制最大餘額法下,泛民、親中兩大陣營未來最重要的決勝關鍵,可能就是如何在不同名單下進行「配票」,以在既有的固定票源下,獲取最多的議席。 泛民得票率今屆要較上屆低,但卻反而多得一個議席,原因就是選票在幾個選區都「僥倖」分佈得十分「靚」,十分平均,沒有怎樣浪費。 相反,建制派卻在幾區出現了選票「錯配」。最明顯當然是港島區,選前形勢已經十分明顯,建制派得票只夠拿3 席,兩張名單只能夠2:1 分配,但偏偏曾鈺成與葉劉淑儀兩張名單旗鼓相當,又各不相讓,最後僵持不下、難以棄保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兩張名單均只能取得1 席,並且浪費了大量的餘額票,讓泛民對手漁人得利。 同樣,在新界東,劉江華的得票率高達28%(十萬票),不錯是造就了一個票王,但如果當中只要五千票去了田北俊那裏,劉慧卿就會被壓倒。 所以雖然據悉親中陣營在投票日,扣起了一堆「死忠票」到黃昏才落指令押注、棄保,但從結果中看到所起的作用並不大。他們的主觀配票能力似乎被高估了。
泛民勝算靠望天打卦 問題是泛民今次「分票」分得漂亮,卻也不是出於自己什麼的神機妙算,又或者策略部署,大家見到的只是,選前一個星期泛民各張名單爭相告急,章法大亂,互相踐踏。但結果卻如「上帝擲骰子」般,神奇的令他們大部分名單剛剛夠票勝出。所以他們選後實在應該「還神」。 儘管泛民╱親中的選票對比沒有大變,但值得一提的卻是陣營內的變化。社民連這股激進基層路線今次選舉在泛民中異軍突起,不單由兩席增至三席,加進了一個重炮手黃毓民,而且其全港得票率有10%,竟然直迫當時得令的公民黨之13.7%,實在令人刮目相看。議會中多了這股新勢力,不單會令政府與泛民在政改中達成妥協的難度大增;再加上工聯會添加一席,自由黨在直選戰線中遭受重挫,全軍覆沒,都會令議會在民生、勞工議題上的取態更加強硬,曾蔭權將大為頭痛。 比例代表制最大餘額法原本是北京設計來限制民主派大黨(即民主黨)的發展,現時卻反而成了激進政治勢力抬頭的溫床,令他們反過來更頭痛,不能說不是一個反諷。 (筆者在統計時,把勞永樂歸入泛民;只把民建聯和工聯會歸入親中;葉劉淑儀、梁美芬、龐愛蘭和自由黨歸入中間。讀者對此或許未必同意,在參考本文數據時,請自行調整。)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2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1 ---------- |
文匯報 AA1| 立選揭曉專版| 頭條 |
2008-09-09 |
建制派大勝 取立會37席 政黨勢力消長 激進勢力抬頭 自由黨失直選議席 【本報訊】第4屆立法會選舉順利完成,60個議席的歸屬塵埃落定。綜觀新一屆立法會組成:政黨勢力此消彼長,愛國愛港陣營和獨立人士取得37席,反對派得23席,建制派大勝;而激進議員(社民連三子)的增加,工會勢力的抬頭,「關鍵少數」形成;自由黨在直選未能取得議席;功能界別明顯更重業界實際需要等元素,勾勒出一幅新的、更加多元多變的政治光譜。學者分析,這個議會格局,令政府在政制等大的政治議題上爭取2/3支持的難度有所減少,但在如何確實改善民生、縮窄貧富差距及推動經濟發展等問題上的複雜性仍然極高,行政、立法關係的改善仍然任重道遠。 學者綜合分析選舉結果指出,愛國愛港陣營和獨立人士在地區直選中取得11席,應該是意料之內的合理結果。但他們在功能界別則取得絕大多數的26個議席,收復包括會計界失地,並在反對派力搶的情況下,力保工程界和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席。雖然建制派陣營內的自由黨黨魁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在新界東、西遭受挫敗,但工聯會在地區直選卻增加一席,民建聯也力保10席,繼續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這個結果,可以說建制派取得很大勝利。 反對派洗牌 協調更難 反對派在今屆選舉僅取得23個議席,並失落功能界別多個傳統佔優的議席,包括醫學界及資訊科技界等。反對派內部,社民連異軍突起直逼公民黨,而民主黨在公民黨的壓迫下卻力保不失,取得8席﹔反而來勢洶洶的公民黨在直選和功能組別中僅得5席,計得票率只有13%,勢頭受挫。立法會政治光譜的轉變,及反對派陣營內部勢力的消長,令反對派在新一屆議會中關係更錯綜複雜,協調勢必更難。 香港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指出,愛國愛港陣營取得37席,及反對派政黨實力的「再分配」,顯示民生、經濟議題確實是主流民意:「你看毛孟靜的政綱像篇散文,而無實質內容,正顯示公民黨的虛弱。」沒有重大的政治議題,反對派未能撈得政治爭拗的油水,便顯示出地區工作的欠缺及政策研究的表面,這些都成為公民黨受挫的主因,相對社民連形象鮮明,反而在選舉中顯得突出。 劉迺強:選舉顯經濟民生主流 他坦言,功能界別的選舉結果則更可說明打政黨牌是「自己捉蟲」,選民經過4年的經歷,有些錯誤便不可能再犯:「市民是理性的,一點也不愚蠢,反而是那些政客不斷吃政治的老本,忽略業界的利益及意見,結果便被選票懲罰。」他解釋,譚香文、郭家麒只得「政治」一招,前者屬公民黨,後者屬反對派,都成為政治表態的工具,表現令人失望;同樣公民黨黎廣德、民主黨吳永輝都從政黨利益出發,想「自動轉讓」議席,也惹來選民質疑,結果在選舉中落敗。 立法會議員政治隸屬 民建聯/工聯會 譚耀宗、曾鈺成、劉江華、葉國謙、陳鑑林、張學明、黃定光、黃容根 李慧地、陳克勤、黃國健、王國興、潘佩璆、葉偉明 自由黨 劉健儀、張宇人、劉皇發、林健鋒、梁劉柔芬、方剛、梁君彥 民主黨 何俊仁、涂謹申、李華明、甘乃威、李永達、黃成智、鄭家富、張文光 公民黨 余若薇、湯家驊、梁家傑、吳靄儀、陳淑莊 其他反對派人士 梁耀忠、李卓人、何秀蘭、馮檢基、黃毓民、陳偉業、梁國雄、劉慧卿 李國麟、張國柱 獨立人士 葉劉淑儀、梁美芬、霍震霆、李國寶、黃宜弘、石禮謙、何鍾泰、劉秀成 詹培忠、李鳳英、林大輝、陳健波、陳茂波、梁家騮、譚偉豪、謝偉俊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2 ---------- |
文匯報 A03|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譚耀宗稱成績達標 明晤特首提20建議民建聯13席 續成第一大黨 【本報訊】民建聯在新一屆立法會選舉中成績理想,一舉取得13個議席,繼續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在總結時滿意今屆選舉成績,他表示,民建聯已達到預期的目標,還有了「小小的進展」,既保住了上屆的12個議席數目,亦增加了區議會功能界別的議席,新人亦得以進入立法會。民建聯一眾新當選議員們隨後已馬不停蹄地展開工作,除了謝票工作外,亦會於明日與特首曾蔭權會面,反映他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意見,屆時民建聯會提出「抗擊通脹,改善民生」的20項建議,這些訴求都是集合了各方意見而成的。 民建聯今屆於地區直選取得7個議席,功能界別則有3個議席,另再加上王國興、黃國健、潘佩璆3名以工聯會名義參選而當選的民建聯成員,合共取得13個議席,較上屆的12個議席增加1席。 感謝發叔陪訪200村拉票 在昨日民建聯的記者會上,譚耀宗總結時稱,今年選舉開始前,自己說過希望取回2004年所取得的議席數目,此次的結果已達到預期的目標,還有所增加;同時,多個選區的選票亦有所增長,如新界西上屆拿到11萬5千票,是次他的名單與工聯會王國興名單一共取得12萬8千票,令民建聯成功在新界西取得3席。 他坦言,要跟張學明雙雙連任的難度相當高,如今以工聯會身份出戰的民建聯王國興也循直選進入議會,更令人興奮。他感謝選民、助選團,尤其是鄉議局主席劉皇發的支持,承諾未來會繼續努力服務新界西。張學明也透露,發叔在選舉期間陪伴他到訪200多條村拉票,足證鄉議局與民建聯的合作不變。而在新界東,民建聯的票數亦增加至10萬2千多票。 政績獲認同 票數大增 被問及票數增加的原因,譚耀宗認為,這是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大的社會氣氛環境與民建聯的工作比較切合,如民建聯一向支持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支持特區政府關心的民生等。成為全港「票王」的劉江華則補充,這顯示了市民對民建聯過去4年政績的認同,亦鼓勵該黨未來培養更多新血加入立法會。 他續說,在整個選舉過程中,各方面的支持對民建聯有很大的鼓勵,包括助選團的義工不辭勞苦地在地區做工作,以及去年新當選的民建聯區議員在地區中幫手拉票,動員選民支持民建聯的團隊,配合得非常好。同時,各界的人士和團隊為民建聯提供了支持鼓勵,亦非常重要。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3 ---------- |
蘋果日報 A24| 論壇| 蘋果批new| By 楊卓華 |
2008-09-09 |
蘋果批:08選舉破除政治謬誤 《蘋果批Online》逢星期一、三、五晚上九時開騷Click入http://pie.appledaily.com收看歡迎透過web-cam即時發表意見或致電2990 8648安排親身上場電郵:[email protected]網誌:http://pieatapple.wordpress.com 今次立法會選舉,有唔少出人意表結果,當中泛民在投票率偏低之下力保不失,自由黨喺地區直選全軍覆沒等等,就破除咗過去唔少本地政壇嘅謬誤同神話……撰文:楊卓華 謬誤一:投票率低不利民主派 香港政壇一向有個「傳統智慧」,就係投票率越高,對泛民越有利,所以當數據顯示,今屆投票率比04年低成十個百分點,好多泛民支持者都對選情打定輸數。但之後出嚟嘅選舉結果就戳破咗呢個迷信:泛民直選當選比上屆仲多一席,五個選區基本上都超額完成目標;例如港島區,原先諗住保三席都有困難,結果就拿咗四席;新界西本來擔心四席不保,結果就拿咗五席。
事實上數據顯示,泛民基本票源其實幾穩定,正如「長毛」梁國雄喺選舉前講:「唔好以為投票率高就對我地有著數」,今次投票率偏低,泛民整體反而增加一席,反映「長毛」嘅政治智慧比「傳統智慧」更加準確。今屆大敗嘅自由黨,之後都歸咎「投票率低」,可見「投票率低不利選情」好多時只係落敗嘅藉口。 謬誤二:建制派配票隨心所欲 一直以來,好多分析都神化咗建制陣營嘅配票能力,認為建制派可以將支持者嘅選票,隨心所欲咁移來移去,但今次選舉就顯示呢個其實只係一個神話。首先,建制派嘅所謂「鐵票」,其實並非想像中咁「鐵」,例如港島區,去年補選一個葉劉淑儀已得137,550票,但今次地區直選,葉劉加埋民建聯,都只係得121,490票。
講到配票能力,今次建制派表現之差,直逼04年嘅泛民。好似新界東民建聯「票王」劉江華拿成十萬票咁多,所浪費嘅餘額票理論上就足以令田北俊和龐愛蘭同時當選。可見就算「鐵票」都唔係話配就配,而比例代表制亦非一面倒只對泛民不利。事實上,今次選舉,泛民反而成為咗比例代表制下最大嘅得益者。 謬誤三:靠自由黨可以保守核心價值 6月16日《蘋果批》曾表示為咗守護香港嘅保守價值,理應「一注獨沽自由黨」,點知真係一語成讖。喺今次地區直選,選民真係一鋪沽清佢地。事實上,曾幾何時,唔少人,好似已經退黨嘅黃以謙,對定位好似「保守」嘅自由黨有憧憬。但今次選舉結果就清楚顯示,選民對該黨實際上已經完全失望。
正如之前《蘋果批》所言,自由黨就恍如一班楂住紅酒議政嘅有錢人,身嬌肉貴,毫無政治理念同原則,喺政策上,往往只係顧住自己友利益,完全代表唔到社會上沉默大多數嘅保守價值。譬如一刀切禁煙惡法,所牽涉嘅明明係個人自由同社會包容等核心價值,但自由黨偏偏就只係擔心「影響飲食業界」;營養標籤立法,對外籍家傭等少數族裔同小商店影響都好大,但自由黨就只係關心「影響外國領事」。靠佢保守住核心價值?難怪選民將之棄如敝屣!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6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4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中文版) 新聞公報 |
2008-09-09 |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回應傳媒提問(只有中文) 以下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日(九月九日)傍晚出席香港文匯報創刊六十週年誌慶酒會後,回應記者提問時的談話全文(只有中文): 記者:自由黨失去立法會三個議席,會否擔心商界對保留功能界別議席的看法會更加保守?另外,社民連有三位成員成為立法會議員,特別是主席,對政府來說是否會有更大的壓力?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關於普選,自從去年十二月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後,我們已有清楚的普選時間表──二○一七年將會普選行政長官,二○二○年將會普選立法會。既然普選時間表已經清楚,在未來的九年至十二年,政府將會分階段處理落實普選。由現時二○○八年至二○一二年,最重要的是共同努力,就二○一二年的立法會選舉和行政長官選舉,在香港社會內、立法會內外達成共識,以進一步落實香港民主化,由現在至落實普選行政長官和普選立法會,是可以將香港的政制帶到一個中轉站的。既然普選時間表已經清楚明確地訂定及具有憲制的基礎,我相信不論商界或其他界別,不同的政黨以及香港市民,大家都是會支持的。我們在未來十多年是有充足的時間商討並達成共識。 至於你問有關社民連有三位成員當選為議員,其實不論是社民連、新的黨派或舊的黨派,因為直選制度是比例代表制,根據這設計,大、小黨派以及獨立候選人,均有機會當選。因為在比例代表制之下,就算可能得票較少,但依然可以在議會中佔有席位。不論任何黨派背景的議員,特區政府也希望在來屆的四年與他們合作,充分溝通,為香港解決社會、經濟及民生的問題。 記者:你們今早有否向一些議員,例如泛民議員致賀?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我們一向有與不同派別的議員聯絡。在過去幾星期及這幾天,我們都在做選舉的實務安排。 記者:你怎樣看周太(周梁淑怡)和田生(田北俊)兩位自由黨的資深議員,在今次選舉中雙雙「落馬」?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周梁淑怡議員亦已表明會辭去行政會議的議席,對政府同事來說,我們對她的離開都感到可惜,因為大家已跟她合作多年。但是在政壇中,選舉的勝負是兵家常事。不論是甚麼情況,特區政府都會與不同黨派的議員充分合作,不論是自由黨或是其他黨派,不論他們的議席是增加或是減少,我們都倚重大家反映社會各界別及社區的意見。 記者:沒有了田少,政府「箍票」的難度會否增加?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對於不同的黨派以至獨立議員,我們都倚賴與大家長期溝通和合作,所以不論是哪位議員出任哪個黨派的主席、副主席,我們都需要長期建立工作關係,不論是有黨派背景或是獨立的議員,我們都著重他們的意見。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14000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5 ---------- |
南華早報 EDT5| EDT| By Phyllis Tsang |
2008-09-09 |
IT win may be challenged over expenses Newly elec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 legislator Samson Tam Wai-ho's victory may be challenged over a television show he hosted and put on his website during the campaign period.
Dr Tam hosted a series of IT promotional programmes broadcast on Cable TV in June. He then carried the shows on his website. Question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whether the show's production and website costs, which should be declared as election expenses, would send Dr Tam's expenses over the allowed limit. Former IT sector lawmaker Sin Chung-kai has urged the loser in the election battle, Charles Mok, to lodge a petition with the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An elected candidate found to have exceeded the expenses cap could lose their seat.
Cable TV said the programme was a paid advertisement, but it would not comment on the cost, as this was private information. The station said it had not received any inquiry from the EAC about the programme.
Dr Tam said he knew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the web licensing fee for the programme had to be declared as an election expense, and he was confident that he would not exceed the limit.
Mr Mok said he would decide whether to lodge a petition after Dr Tam declared his election expenses. The election expenses budget limit on the IT sector is HK$336,000. Dr Tam received 2,017 votes against Mr Mok's 1,982. Mr Mok said that as he lost by just 35 votes, he would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in IT sector issues.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5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6 ---------- |
南華早報 EDT2| EDT| By Peter So |
2008-09-09 |
Weakened Civic Party grateful for luck and support Civic Party leader Audrey Eu Yuet-mee said luck and voters' wisdom helped her win re-election on Hong Kong Island, despite earlier fears that she could struggle. But she said that with only five seats, one fewer than in the previous legislature, the party would need to improve its community networks and aim for more seats in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universal suffrage. Contesting its first Legco election as a formally constituted party, the Civic Party fielded 19 candidates in all fiv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and in four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Tanya Chan and Ms Eu won two seats on Hong Kong Island with 82,600 votes, a 26.35 per cent share. Ronny Tong Ka-wah won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with 39,957 votes, or 11.07 per cent, and Alan Leong Kah-kit secured a seat in Kowloon East with 39,274 votes, or 16.62 per cent. But Claudia Mo Man-ching missed out on the last seat in Kowloon West by 2,655 votes, while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the former welfare sector legislator making his first attempt in a direct election, lost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only Margaret Ng Ngoi-yee managed to retain her seat in the legal sector, while Mandy Tam Heung-man lost her accountancy-sector seat. Vice-chairman Albert Lai Kwong-tak lost in the engineering sector to incumbent Raymond Ho Chung-tai by 193 votes. However, party chairman Kuan Hsin-chi said he was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s, as the party was still young and lacked resources to build up community networks. He said: As long as the party has a solid community network, I think it will leave little chance for opponents to steal our vote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election, Mr Leong's ticket lost nearly 17,000 votes. Ms Eu said it was luck and voters' wisdom, rather than any strategy on vote allocation, that brought success for pan-democrats on Hong Kong Island and in the New Territories, where the camp won four and 10 seats respectively. She said it could have been different if the establishment-friendly camp had not made campaign errors. Mr Tong said: The pan-democrats did not co-ordinate on vote allocation but still won five seats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which has proved that co-ordination might not be the only way to gain the most seats. Ms Ng hit back at criticism that the party fielded candidates in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while calling for their abolition. She said the party would continue to field candidates to push for changes to the system.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8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7 ---------- |
南華早報 EDT2| EDT| By Dennis Chong |
2008-09-09 |
Pan-democrats must unite, says 'Mad Dog' Maverick commentator turned politician Wong Yuk-man yesterday called on pan-democrats to unite after his radical group,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won three seats by surprisingly high margins. He also warned of more walkouts by group members if their causes were not entertained. If 'Long Hair' [Leung Kwok-hung] walks out, I will be with him. There will be good shows, he said. I am happy that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got three seats. I hope the pan-democratic camp will forget the rows we had during the election and co-operate well in the coming Legislative Council, said Mr Wong - dubbed Mad Dog for his provocative style - after the election results were announced. We are here to oppose for reasons. We are going to fight in the coming Legco and not work together with the government. Despite a low turnout, the group - competing in direct elections for the first time - achieved a 60 per cent success rate, winning three seats with five election tickets. Fellow members Albert Chan Wai-yip and Mr Leung, both incumbents, were re-elected. Mr Leung ranked second in the number of votes with 44,763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while Mr Chan narrowly secured New Territories West's eighth seat in a hard-fought battle with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of the Liberal Party and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of the Civic Party, who both lost. Mr Wong, a first-timer competing in Kowloon West, won 37,553 votes, behind only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s Starry Lee Wai-king. During the campaign, Mr Wong attacked the Civic Party and other pan-democrats, accusing them of being hypocrites for taking part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election, while advocating abolition of such seats. Mr Leung, who had promised to continue with his firebrand style if re-elected, said the group's mission, which includes universal suffrage and redistributing government resources to the poorest, was far from accomplished. We have already won a battle, but we want to win the war.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8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8 ---------- |
南華早報 EDT1| EDT| headline| By Ambrose Leung |
2008-09-09 |
'Lucky' democrats keep their veto Missteps cost Beijing loyalists three seats; Liberals' rout may spur democracy rethink Tsang seeks co-operation but unionist and grass-roots lawmakers complicate task The pan-democratic camp narrowly avoided heavy losses in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because Beijing loyalists got their strategy wrong. The outcome, with the pan-democrats holding 23 of the 60 seats, gives the camp the veto over constitutional reforms they had feared they might lose - fears stoked by the low turnout on Sunday of 45.2 per cent. The biggest loser was the pro-business Liberal Party, all of whose candidates for direct election lost - including its chairman, James Tien Pei-chun, and vice-chairwoman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who both quit their posts. Mrs Chow also resigned from the Executive Council. All the party's wins came in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The rout prompted questions about its strategy, including its support for scrapping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One politician in the pro-government camp feared the setback for businessmen in direct elections, and the underperformance by Beijing loyalists, might mak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more wary of democratisation in the city. Democratic Party vice-chairman Sin Chung-kai said good luck and the voters' maturity had saved the day. "The voters have splendidly demonstrated their wisdom in how to allocate votes to different parties," he said. "The results were much better than our expectations." The camp won 19 directly elected seats, one more than four years ago, but lost three of seven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seats they held. The makeup of the legislature may present problems for the government, with more unionist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the grass roots.
After a series of policy blunders and with inflation high, most parties have campaigned on platforms of improving livelihoods and raising government efficiency.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 who had appealed to voters to elect legislators who could work with the government, congratulated the winners. He hoped the legislature would co-operate more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Although legislators monitor the government on behalf of the public, too much political conflict might not be welcomed by the people," Mr Tsang said. Beijing loyalists and government-friendly independents still have the majority of seats. But observers said they could have won more. The camp had 39.6 per cent of the vote. Under the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system, it could have gained at least three more seats in the fiv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but for strategic errors on election day.
A Liberal Party source said: "Beijing's ambition to get a seat for Scarlett Pong as well as for Mr Tien was unrealistic, and why did the DAB list need so many votes?" The DAB polled more than 102,000 votes, over 10,000 more than it needed to get two seats.
A similar situation happened on Hong Kong Island, where the strategy of trying to win seats for both Louis Shih Tai-cho and the DAB's Choy So-yuk,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one of them, let in two pan-democrats.
Chinese University academic Ivan Choy Chi-keung said pan-democrat supporters' success in splitting votes had helped them avoid a major defeat. The fact that many voters snubbed exit pollsters after pan-democrats said their data might be used by Beijing loyalists had also affected parties' strategy, he said. The big losers James Tien Pei-chun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Choy So-yuk Lau Chin-shek Yeung Sum Chan Yuen-han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Kwok Ka-ki Daniel Lam Wai-keung Mandy Tam Heung-man Fallen favourites Michael Tien Puk-sun Claudia Mo Man-ching Joseph Tung Yao-chung Yu Kam-hung Ho Pak-leung Charles Mok The comebacks Cyd Ho Sau-lan Ip Kwok-him Wong Sing-chi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1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9 ---------- |
南華早報 EDT2| EDT| By Fanny W. Y. Fung |
2008-09-09 |
DAB increases number of seats, but party stalwart loses out Despite remaining the largest political party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was in a sorrowful mood yesterday in light of party veteran Choy So-yuk's failure to keep her Hong Kong Island seat. Thirteen members of the Beijing-loyal party were elected, one more than in the previous election, with the additional seat resulting from labour sector lawmaker-elect Pan Pey-chyou's joining the party after being elected unopposed. And vice-chairman Ip Kwok-him made a comeback by recapturing the district council-sector seat, which he held from 2000 to 2004. The DAB succeeded in retaining its number of seats in all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but Hong Kong Island, with new stars Gary Chan Hak-kan and Starry Lee Wai-king winning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and Kowloon West respectively. Even after excluding three of the DAB winners who ran under the banner of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its 10 newly elected legislators still outnumber the second largest party - the Democratic Party - by two seats. The most remarkable result was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where the party won 102,434 votes, the highest number secured by a single ticket in the election. "Our goal was to get more than 100,000 votes. Despite the low turnout rate we have managed to accomplish it," winner and party vice-chairman Lau Kong-wah said. But the defeat of Ms Choy, the second candidate on the list led by former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Betterment of Hong Kong chairman Tsang Yok-sing, shook the party. While the government-friendly camp's share of votes on Hong Kong Island remained about the same this year (39.5 per cent) compared with the 2004 poll (39.6 per cent), it won one fewer seat than last time. Mr Tsang, who moved from Kowloon West to lead the Hong Kong Island ticket, wept and gave Ms Choy an emotional hug as the result was announced. Sobbing in front of the cameras, the party's founder said: "We've failed to achieve our goal. I feel very honoured to have carried out this campaign with my running mates during this period." But Ms Choy appeared calm. She told reporters with a smile: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n election in which one's victory is certain. I have had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for this in recent days." Later in the afternoon she joined Mr Tsang to visit various districts on Hong Kong Island to thank supporters. The DAB ticket won 60,417 votes on the island, about the same as another pro-establishment team led by Regina Ip Lau Suk-yee and Louis Shih Tai-cho, with 61,073. Asked whether Ms Choy's failure was a result of a miscalculated vote allocation within the camp, Mr Tsang said it was voters' discretion whom to vote for. "We are confident that the DAB should enjoy a wider support from the general public throughout the territory, including Hong Kong Island, than ever before," he said. "So if we could get everybody who supported the DAB to go and vote for us, then we would be able to make it. Unfortunately, either our supporters did not all go to the voting stations or some of them voted for other lists." As to whether the party regretted backing Mrs Ip in last year's Legco by-election, which she lost, Mr Tsang said: "The DAB decided to support Mrs Ip in the by-election only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as we confirmed that we did not have a contender of our own."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54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0 ---------- |
成報 A05| 要聞 |
2008-09-09 |
港島鐵票流失 蔡素玉離議會民建聯保兩新人入局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結果,民建聯成為最大黨,共有13位成員晉身議會。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對結果感到滿意,並稱最大收穫為培養新人的經驗,但對蔡素玉於港島選區失利感到遺憾。至於在港島選區勝出的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承認,以往在該區較紮實的選票明顯出現流失,稍後會研究原因。 記者吉陽、程泰祖報道 民建聯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包括三名以工聯會身份參選的王國興、黃國建、潘佩璆三張名單,共13位成員晉身立法會。地區直選有九席,四名屬功能界別,成績較上屆的12席理想。 主席譚耀宗指滿意 民建聯昨日召開記者會,主席譚耀宗與10位新一屆當選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的議員會見傳媒。譚耀宗以「達到預期目標,有小小進展」總結此次選舉成績,並指此次選舉中最大的收穫,是提升了培養新人的經驗。如九龍西的李慧瓊,她的競選團隊四人都是年輕人,且在九龍西最高票數當選;而新界東的劉江華與陳克勤組成一對,雙雙進入立法會,均收穫了幫助青年人上台的經驗。 對於在港島競逐的蔡素玉未能連任,譚耀宗感到遺憾,並稱讚她貢獻良多。在港島選區勝出的曾鈺成亦指,該黨以往在港區較紮實的選票,今次明顯有部分流失,然而是否涉及分票問題,曾認為要再研究,但相信選民不會盲目聽指示去投指定候選人的票,亦會研究如何擴大票源。 曾鈺成又謂,在港島區得到的支持,比現在數字反映的更高。他解釋,所謂葉劉淑儀團隊分薄了他們的選票問題,需要再分析,雖然從表面數字看,民建聯的選票大概為六萬票,葉太亦大概六萬票,但不能當選民為盲目的。 與鄉議局合作無間 談到在立法會後的首要工作,譚耀宗表示特首已經相約明日吃飯,到時會再與特首談論,但仍會堅持之前所提出的20項措施,主要議題仍是抗擊通脹,關注民生。譚耀宗亦稱,未做過票站調查,覺得整個選舉工程中,成員全力以赴最為重要。日後於議會內仍會與各黨派合作、溝通,亦會同其他成員接觸。 民建聯的得票數在新界東、新界西均有增長,猶如「吸票機器」,但在部分過往有紮實票源的選區卻有選票流失。譚耀宗說:「我亦想借這個機會,特別多謝鄉議局主席劉皇發,他這次特別在鄉郊票方面支持,不遺餘力,我們很多謝他。」另外,新界西當選人張學明指,鄉議局與民建聯合作無間,今次鄉間的票源與上屆分別不大。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8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1 ---------- |
東方日報 A16| 港聞| 中環出更 |
2008-09-09 |
中環出更:通宵睇點票名人眾生相 今屆立法會選舉喺一片大廝殺中完結,當中有十名舊人黯然出局,亦有新人殺出血路入局。卓妮尋日凌晨時分通宵喺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睇點票,目睹「成績表」派發一刻,各候選人緊張如睇六合彩派彩,灑淚、握拳、瞌眼訓以至忐忑不安,喜怒哀樂表露無遺。 卓妮尋日通宵喺「九展」點票中心打躉,撞見一眾自由黨黨友凌晨時分已現身陪伴前主席田北俊睇點票,穩拿席位嘅林健鋒、張宇人、梁君彥、方剛等,全程陪住田少坐喺點票中心旁邊嘅餐廳,一邊飲咖啡和啤酒,一邊望住餐廳對出嘅大電視,睇實最新公佈嘅點票結果。可惜田少及周梁淑怡嘅得票如江河日下,眾黨友即時變得鴉雀無聲,只好呆望電視,跟平日簡直係判若兩人。 卓妮轉頭行去三樓功能組別點票中心? 嚇,發現一眾候選人企多過坐,原來點票房內太少位唔夠坐,候選人被迫喺房間來回踱步,當中競逐立法會商界(一)界別嘅邵逸夫姪孫邵在德,亦要像小學生被罰企一樣,企喺門外走廊等結果,認真陰功。 陳茂波:我有冇流口水 不過亦有部分候選人把握時間充充電。競逐會計界嘅陳茂波就累到坐低都訓著,陳太索性將老公膊頭當成人肉枕頭,兩人依偎而睡,陳茂波一覺醒來知道睡姿畀傳媒攝入鏡頭,急忙問:「我有冇流到口水?」其實波哥呢仗贏到筋疲力盡,佢競選期間瘦咗十五磅,腰圍瘦咗三吋,選舉大功告成後,佢會同太太一齊送阿囝去英國牛津大學讀法律,趁機享受家庭樂補數。 立法會選舉雖然鬥到拳拳到血,但唔少候選人都帶埋另一半坐鎮睇點票,好似有「大舊」之稱嘅陳偉業,當選一刻就獲太太上前獻花祝賀,自由黨梁劉柔芬亦帶埋足總主席老公梁孔德,梁生全程幫老婆拉票,做埋司機護花,認真唔話得。 自由黨慶功宴食而無味 自由黨本來一早訂咗尋晚喺灣仔君悅酒店設慶功宴,殊不知喺選舉成為大輸家,黨友全部冇曬心機,真係食乜都冇味。不過,已辭去黨內領導職務嘅田北俊同周梁淑怡依然好有風度出席晚宴,但就拒絕接受訪問。在選舉中落敗嘅自由黨友好、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亦有出席撐場,仲主動上前安慰田少。佢對落敗睇得好開:「冇辦法,我接受結果,嚟緊會用另一途徑服務社會。」 卓妮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2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2 ---------- |
東方日報 A03| 港聞 |
2008-09-09 |
毓民:彭鍵基搞出民調風波 【本報訊】立法會議席終在週日塵埃落定,但是選舉結果與票站調查出現了頗大誤差,候任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昨晚以嘉賓主持身份,出席《ontv 》評論節目《可大可小》指出,票站調查是幫政黨做的,主要用來給政黨動員選舉、配票,基本上是一個輔選工具,認為誤差要「歸咎於選管會主席彭鍵基」。 「選舉指引一塌糊塗」 黃毓民稱,票站調查原是學術機構做的,目的是為研究不同區內的各個政黨支持比例,政黨政治的發展等,他認為「學術機構是中立的、超然的」,但是次選民反彈,造成票站調查之誤差,「令學術研究蒙上陰影」。 他指,上屆立法會選舉已亦有多個政黨,曾向彭鍵基反映有多個非學術性機構做票站調查,並建議規定他們發放資料的時間、如何使用資料等,否則只淪為配票之用,對其他沒做票站調查的政黨不公,惟彭不接受提議。 他批評彭鍵基「是一個相當沒有智慧的人」,指摘他將「選舉指引訂得一塌糊塗」,令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甚至考慮下屆不再作票站調查,選舉結果亦令人始料不及。他認為政府應考慮如何檢討選舉制度及指引,令選舉政治可更成熟。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6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3 ---------- |
東方日報 A02| 港聞 |
2008-09-09 |
田北俊周梁淑怡齊辭職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自由黨在直選方面全軍覆沒。競逐連任的新界東的黨主席田北俊及新界西的副主席周梁淑怡雙雙倒灶,而一直為該黨囊中物的旅遊界功能界別又告失守,令該黨議席數目由十席大幅跌至僅得七席,由原是立法會內第二大黨退居至第三大黨,田、周梁宣佈引咎辭去正、副主席,田更聲言全面退出政壇。 田北俊與周梁淑怡昨日在公佈選舉結果後隨即向黨中央提出請辭,主席職務由副主席劉健儀暫代,她表示稍後會與其餘六位議員商討處理主席人選問題,再交由中常委及黨大會通過選出新主席。周梁淑怡昨日早上亦向特首辭去行政會議成員職務,她指當初是以民選身份代表自由黨加入行會,希望反映公眾意見,故落敗後應改由其他人出任。曾蔭權昨日出席一個公開活動後表示會因應新的政治形勢,對周太的請辭作出慎重考慮。 得票率暴跌四成 自由黨直選全軍覆沒,田、周梁不僅雙雙落敗,田的得票更暴跌四成,而田北俊的胞弟田北辰首次參選九龍西直選亦慘敗,只獲一萬三千多票,而旅遊界功能界別更以九票之差落入律師謝偉俊手中,目前只剩下航運交通界劉健儀、飲食界張宇人、商界(第一)林健鋒、紡織及製衣界劉柔芬、批發及零售界方剛、鄉議局劉皇發及工業界(一)梁君彥。 田北俊直言對今次選舉成績非常失望,他明確表示不會再參加立法會選舉。對於由他帶領下招致選舉落敗,他向黨友及支持者表示衷心歉意。對於選舉失利會否涉及近期發生的「梁展文事件」,田北俊承認是其中一個原因。不過,田北俊否認有低估直選難度,過去四年已在新界東設立四個議員辦事處服務市民,但市民有好多抉擇,任何參選人都有機會落敗。 自由黨痛失兩個直選議席,田北俊擔心會影響商界將來抗拒參加直選,但他希望其他商界人士繼續參加二○一二年直選。 劉健儀熱情鼓勵 劉健儀表示,對田、周梁的辭職決定感到非常心痛,但會尊重他們的決定,她又主動鼓勵田北俊,指由李鵬飛年代開始,參與直選成功後又失敗,如今田重蹈覆轍,她希望是「失敗乃成功之母」,謙虛吸取今次教訓,稍後會全面檢討黨的未來路向及與選民的溝通方式,包括支持者為何沒有出來投票。 至於劉健儀會否角逐新一屆立法會主席一職,她認為,主席一職應由直選議員擔任,故她無打算角逐。本身是人大的梁劉柔芬亦被視為黨主席的熱門人選。 地產及建造界議員石禮謙對自由黨兩大將請辭感到可惜,他指兩人具備豐富議會經驗,多年來擔當商界與市民之間溝通的橋樑。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6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4 ---------- |
東方日報 A32| 龍門陣| 大道之行| By 宋立功 |
2008-09-09 |
大道之行:解讀投票率大跌 立法會選舉結束,首先令輿論關注的,是投票率與上屆比較,大幅下跌逾十個百分點,僅為百分之四十五,反映選民冷淡看待選舉,很多人未有出來投票。 為甚麼投票率是歷史上的次低,與二○○○年時的約百分之四十四相近?一般的解讀,是儘管社會有不滿的聲音,對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狀況看不順眼,但未有如二○○三年沙士後衰退局面般差,令人不得不以選票作為抗議票。 有些深層因素亦值得注意。自有分區直選以來,市民一直盼望以普選來推動政制民主化的努力,持續不斷,令普選議題多年以來均成為歷次選舉的主題。去年末人大的《決定》釋出善意,以二○一七年及二○二○年的時間表大大減低了市民爭民主的衝力。事實上,今次選舉過程中,即使是激進民主派也未有以爭取二○一二年普選為主打。在民主無危機卻有了明天的情況下,投票率低應該不難理解,估計為數不少的泛民主派支持者沒有出來投票。 當然,選前的氣氛沉悶。中產及專業人士本來想通過各類選舉論壇來物色投票對象,卻大吃一驚,被低質素兼無議題且充滿互揭陰私及攻訐式的所謂議事論政消減了投票意欲。參選名單多、陌生面孔多,教人難以選取合適人選。 泛民主派不搞協調,就算搞亦難有成效,可視為選舉工程的最大缺陷。結果各區的參選名單太多,如新界西,僅民主黨就推出三張,且各候選人在最後階段均大打告急牌,可說得上是亂上加亂,實在嚇怕支持者。加上學者發出預警,建議泛民支持者莫自行配票,以免捉錯用神,效果適得其反。 投票率低還有很多原因值得探討,不過其令議會的認受性受到影響,卻是可以預期的事。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6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5 ---------- |
新報 A03| 喜出望外 |
2008-09-09 |
毓民空降九西強勢入局社民連成泛民三哥 立法會選舉完結,泛民今屆共取得23個席位,未能保住26席,立法會泛民陣營亦重新洗牌。首次打正旗號參選的公民黨及社民連,均分兵五區參選,結果社民連平地一聲雷冒起,六名成員有三人當選,成為立法會第三大泛民政黨,其中首次參選的黃毓民及競逐連任的梁國雄更成區內泛民票王。公民黨派29人參選只取得五席,較上屆少一席,現任議員張超雄及譚香文雙雙落馬。民主黨今屆取得八席,雖較上屆少一席,仍是泛民主派第一大黨。泛民議席經「重新洗牌」後,分別有擁有八席的民主黨、公民黨坐擁五席、社民連擁有三席、民協二席、街工及職工盟各一席、前線一席、公民起動何秀蘭1席及李國麟。在選舉前不時「攻擊」公民黨的社民連,料與公民黨成為議會內「泛民冤家」。黨魁余若薇由於港島名單只取得8.2萬票,不足10萬,最後一席成余與勞永樂之爭,余最後以30,361張餘額票壓倒得票20,523票的勞永樂而驚險當選。對泛民取得23席保住對政改方案否決權之說,有當選的泛民成員稱,其實遇上政府的政改方案時,泛民可能只保住19席。 黃毓民:成績表見得人 黃毓民當選後表示,社民連成立不足兩年已出戰五區直選,又沒參與功能界別,「我地呢張成績表係咪見得人先?」成績表包括黃毓民空降九龍西,打敗老將馮檢基、涂謹申及劉千石,成為九龍西泛民票王。而梁國雄從上屆以最後一席入局,一躍成為新界東泛民票王。陳偉業順利當選,陶君行得2.8萬多,港島區曾健成得票亦增長近倍。 黃毓民表示,自己得票是泛民之冠,拉闊了泛民的政治光譜。他指選舉成功是社民連團隊的努力,相信也因選民求變心理。他表示,會在立法會內監察政府,在議事規則內抗爭,如規則不合理亦會抗爭。他又希望其他泛民唾棄功能組別,不要爭位,並指「爭來都無用」,「希望大家爭取雙普選,要堅定 」。 順利連任的陳偉業對社民連取得三席「喜出望外」,他指該黨是唯一在選舉中有正增長的政黨,值得自豪。他指社民連是新政黨,沒有大財團支持,「赤手空拳」增加50%議席,「證明社民連路線正確」。 新界東泛民票王梁國雄當選後不忘揶揄民建聯。當選舉主任公佈當選名單後,各候選人開始走下台,唯獨梁走到咪高峰說:「各位民建聯 朋友唔使開心,我地贏左五席,你加埋都未夠我地零頭呀,用200幾萬買兩個位,早抖啦。」 公民黨鞠躬謝市民支持 公民黨選舉後會見傳媒,第一時間鞠躬感謝市民支持。公民黨在五大選區中,只能在港島、九東及新東連任成功,在港島多取一席,但在九西及新西,毛孟靜及張超雄「搶灘」失敗。在功能界別,該黨只保住法律界席位,會計界譚香文連任失敗,其餘工程界、旅遊界「搶灘」亦失敗。她指不單是選民自行配票問題,如果曾鈺成與葉劉淑儀兩條名單「一條長一條短」,公民黨便會輸掉她的議席。 問及余若薇是否公民黨的明星效應失效及欠缺地區工作,她表示公民黨從不靠明星效應。余認為議會工作重要性雖不高於地區工作,但應平排。她呼籲市民多留意公民黨的議會工作,「公民黨交足功課,同埋唔遜色」,非靠明星效應。 余若薇特別重申公民黨日後會繼續在功能組別爭議席,因對香港整體民主發展和實現普選非常重要。吳靄儀表示,功能界別非單為業界爭取利益,亦堅持要全面取消。吳稱雖在功能界別當選,但以服務公眾為先。她又說,爭取廢除功能界別要在議會得到足夠票數。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6 ---------- |
太陽報 A03| 要聞 |
2008-09-09 |
直選倒灶辭黨正副主席周梁棄任行會 田北俊全面退出政壇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部分直選結果令人瞠目結舌,自由黨在地區直選方面全軍覆沒,在新界東競逐連任的黨主席田北俊及新界西的副主席周梁淑怡雙雙倒灶,一直為該黨囊中物的旅遊界功能界別議席亦告失守,令該黨議席數目由十席大幅跌至僅得七席,原為立法會第二大黨亦黯然退居第三大黨,田、周梁宣佈引咎辭去正、副主席,田更聲言不再參選,全面退出政壇。 田北俊與周梁淑怡昨日在公佈選舉結果後隨即向黨中央提出請辭,主席職務由副主席劉健儀暫代,她表示稍後會與其餘六位議員商討處理主席人選問題,再交由中常委及黨大會通過選出新主席。周梁淑怡昨日早上亦向特首辭去行政會議成員職務,她指當初是以民選身份代表自由黨加入行會,希望反映公眾意見,故落敗後應改由其他人出任。曾蔭權昨日出席一個公開活動後表示會因應新的政治形勢,對周太的請辭作出慎重考慮。 得票率暴跌四成 自由黨直選全軍覆沒,田、周不僅雙雙落敗,田的得票更暴跌四成,而田北俊的胞弟田北辰首次參選九龍西直選亦慘敗,只獲一萬三千多票,而旅遊界功能界別更以九票之差落入律師謝偉俊手中,目前只剩下航運交通界劉健儀、飲食界張宇人、商界(第一)林健鋒、紡織及製衣界劉柔芬、批發及零售界方剛、鄉議局劉皇發及工業界(一)梁君彥。 田北俊直言對今次選舉成績非常失望,對於由他帶領之下招致選舉落敗,因此向黨友及支持者表示衷心歉意。對於選舉失利會否涉及近期發生的「梁展文事件」,田北俊承認是其中一個原因。 不過,田北俊否認有低估直選難度,過去四年已在新界東設立四個議員辦事處服務市民,但市民有好多抉擇,任何參選人都有機會落敗。 憂商界抗拒直選 自由黨痛失兩個直選議席,田北俊擔心會影響商界將來抗拒參加直選,但他希望其他商界人士繼續參加二○一二年直選。 劉健儀表示,對田、周梁的辭職決定感到非常心痛,但會尊重他們的決定,她又主動鼓勵田北俊,指由李鵬飛年代開始,參與直選成功後又失敗,如今田重蹈覆轍,她希望是「失敗乃成功之母」,謙虛吸取今次教訓,稍後會全面檢討黨的未來路向及與選民的溝通方式,包括支持者為何沒有出來投票。 至於劉健儀會否角逐新一屆立法會主席一職,她認為,主席一職應由直選議員擔任,故她無打算角逐。 地產及建造界議員石禮謙對自由黨兩大將請辭感到可惜,他指兩人具備豐富議會經驗,多年來擔當商界與市民之間溝通的橋樑。 田北俊(61歲)簡歷 獲美國聖荷西大學化學工程碩士 獲美國伊利諾州大學化學工程學士 畢業於拔萃男書院 2007-至今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 2004-08新界西立法會議員 2002-03行政會議成員 2001獲頒金紫荊星章 2000-03中西區區議會議員 1998-08自由黨主席 1998-04立法會議員(商界一) 1997-98臨時立法會議員 1997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推選委員 1996-98香港總商會主席 1993-97立法局議員 1989-93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 1988-91立法局議員 1988獲委任為太平紳士 1985-90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 周梁淑怡(63歲)簡歷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戲劇院院士(教師及演員) 英國羅斯布魯佛朗誦及戲劇學院研究院院士 香港大學文學士(榮譽)(英文) 畢業於聖保羅男女中學 2005-至今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 2004-08新界西立法會議員 2003-至今行政會議成員 2002獲頒金紫荊星章 2000-07旅遊發展局主席 1998-至今自由黨副主席 1998-04立法會議員(功能界別-批發及零售界) 1991-92行政局議員 1982-84旺角區議員 1981獲委任為太平紳士 1981立法局委任議員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3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7 ---------- |
太陽報 A01| 要聞 |
2008-09-09 |
「中立學術研究淪為配票工具」 毓民:彭鍵基搞出民調風波 【本報訊】立法會議席終在週日塵埃落定,但是選舉結果與票站調查出現了頗大誤差,候任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昨晚以嘉賓主持身份,出席《ontv》評論節目《可大可小》指出,票站調查是幫政黨做的,主要用來給政黨動員選舉、配票,基本上是一個輔選工具,認為誤差要「歸咎於選管會主席彭鍵基」。 「選舉指引一塌糊塗」 黃毓民稱,票站調查原是學術機構做的,目的是為研究不同區內的各個政黨支持比例、政黨政治的發展等,他認為「學術機構是中立的、超然的」,但是次選民反彈,造成票站調查之誤差,「令學術研究蒙上陰影」。 他指,上屆立法會選舉亦有多個政黨曾向彭鍵基反映有多個非學術性機構做票站調查,並建議規定他們發放資料的時間、如何使用資料等,否則只淪為配票之用,對其他沒做票站調查的政黨不公,惟彭不接受提議。 他批評彭鍵基「是一個相當沒有智慧的人」,指摘他將「選舉指引訂得一塌糊塗」,令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甚至考慮下屆不再作票站調查,選舉結果亦令人始料不及。他認為政府應考慮如何檢討選舉制度及指引,令選舉政治可更成熟。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第一手消息請瀏覽on.cc《即時新聞》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4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8 ---------- |
信報財經新聞 P02| 要聞社評| 社評 |
2008-09-09 |
功能組別成建制派大靠山 本屆立法會投票率偏低,在選舉結果未公佈前,不少評論員都指泛民主派將會大敗,因為投票率低通常對泛民不利,這種想當然的推測,最終證明與事實不符。 泛民陣營現在得二十三席,較上屆少兩席,後來港島區補選,陳方安生勝出,相比今屆席位,泛民也只是少三席,足以穩住關鍵少數,否決政府提交的重要議案。比例代表制在回歸後施行,在各黨派經營之下,各有自己的基本盤,即使投票率偏低,但按比例分配的席位都不會出現大變;可以說,泛民陣營在目前的議會結構下,得到二十至二十五席是常態,今屆也不例外。但是,正如我們在昨天指出,泛民內部各派今屆因為爭票,頻頻告急,不理對方死活,只求選票盡投自己的參選名單,以致在競選過程中經常出現衝突,在選舉過後,泛民各派是否可以盡釋前嫌衷誠合作,將會直接影響泛民對政府施政的監察能力。如果不能合作,二十三席各有思量,關鍵少數不一定能夠發揮應有作用。 對建制派來說,本屆它們得三十五席,足以為政府的各項政策護航,但聲稱代表工商界的自由黨正副主席田北俊和周梁淑怡均告落敗,黨友田北辰亦無法選上,令自由黨在直選議席上成為「三零部隊」,聲勢大不如前。自由黨之敗,被演繹成為工商界在直選失利,可能影響工商界對推行普選的信心。如此結論,我們認為有欠周延。 工商界對一人一票的直選深懷戒心,絕不是什麼秘密,八十年代初《基本法》草擬期間,工商界代表曾提出「要選票還是要飯票」的質疑,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場激辯,期後經過多番討價還價,北京終於在《基本法》內寫明各種限制,避免特區政府亂派免費午餐,或不顧財政狀況大搞福利。可是,法律條文是死的,特區政府在施政過程如果遇上民意對民生福利有強烈訴求,難道政府可以置諸不理?近幾年政府在限制公用事業加價、規限地產發展商、訂立競爭法、準備推行最低工資,都是過去工商界認為「萬萬不可」但現在政府「堅決推行」的政策;可見,單靠《基本法》條文並不足以保障工商界利益,在議會內有代表工商界的政黨,才是長遠之計。 但眾所周知,工商界對於在議會內培植代表自身利益的政治勢力向來並不熱衷,原因是他們可以透過其他「更有效率」的渠道達到目的,這些渠道包括透過中央政府向特區施加影響力;在特區政府內建立人脈網絡;借功能團體議席反映工商界的聲音。上述三大渠道,令工商界可以繼續維持他們的既得利益,毋須透過組織政黨參加選舉爭取議席。自由黨雖然有工商黨的影子,但其代表性僅及於一小撮商界人士,香港的大資本家仍然是利用上述三個渠道,特別是第一和第二類,循幕後方法爭取他們的利益。隨著二○一七年落實普選,行政長官要爭取普羅市民支持,功能組別也可能取消,工商界是否仍然可以按老一套辦法在政府決策過程中發揮影響力?在政治體制仍未出現大變之前,縱使自由黨在直選全軍覆沒,也不會令工商界在議會內失去影響力,但工商界如何找出既可以代表他們利益、又能夠贏得選票上台的代言人,是他們未來十年的逼切任務。 建制派在今年幾個功能界別的選舉成功捲土重來,令功能組別成為建制派的大靠山,特區政府難以輕言取消;事實上,今屆選舉雖然泛民主派的議席略為下降,但得票仍然接近六成,換言之,如果開放普選,泛民能夠奪取行政長官和議會大多數席位的把握甚大,在能夠扭轉這個比例(泛民主派佔選票六成,建制派佔四成)之前,建制派唯一能做的,是力爭保留功能團體選舉A |
|
文章編號: 2008090939100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9 ---------- |
信報財經新聞 P10| 時事評論| 新思維網絡| By 葉健民 |
2008-09-09 |
立法會選舉與政改前景 特區立法會選舉的特色,是大家都知道出現「政治變天」局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比例代表制的投票機制下,議會分割多黨林立的格局早已定調。而在行政主導的原則下,立法會始終受制於行政部門,根本難以督導政府行事,而創議能力也是近乎零。 根據新力量網絡新近發展的研究報告,在過去一屆立法會中,政府成功通過了所有提交議會審議的法案與修訂案;反之四年中只有九條議員私人條例獲得通過,故此所謂行政主導受威脅,絕對是誇大其詞。在這種種先天局限下,要動員民眾不投票,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故此今屆投票率雖然較諸上屆下跌了十個百分點,但百分之四十五的登記選民仍然願意支持這個有責無權、難有建樹的議會,實質已相當難能可貴。 今次的選舉結果,除了自由黨外,難以說清誰是大贏家,誰是大輸家,但對泛民來說可以算是完成任務,成功保持關鍵少數的地位。但這「成功」背後,卻暴露出泛民的不少隱憂。泛民向來予人不懂經濟只講政治的感覺,這種觀點,不一定正確,因為實際上在去屆立法會中泛民向政府提出質詢中以民主議題最多。但今次選舉,泛民在經濟議題以至民主議題近乎交白卷的競選策略,只會進一步強化這種偏見。 泛民搶攻功能組失利 可以預期,隨著美國信貸危機進一步惡化,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經濟議題將是立法是未來四年的最關心議題,而假如泛民只懂口號式地重複最低工資、公平競爭法的主張,不單將問題過度簡化,也只會與民眾期望愈走愈遠。 另一個泛民要反覆思量的問題是功能組別的發展策略。今次選舉,泛民的搶灘攻勢全面失利,黎廣德、莫乃光、吳永煇全數敗陣,而譚香文與郭家麒也無法連任。當然有人可以簡單化去總結這些小圈子的選舉實非泛民所長,非戰之罪。但上述界別,都是由專業人士組別,而這些由中產具專業背景的選民,理應與泛民的基本理念更為接近,更何況親中力量也未見得在這些專業團體中有主導性的滲透程度。所以,今次全面失利,實在是泛民的一個嚴重警號。 譚香文的失利,也說明了不少問題—除了個人質素與選舉論壇上的不濟表現外,更在於她任內與本身專業團體關係惡劣。這當中自然可能有政敵刁難的成份,但作為業界代表,如何與所屬界別保持一種合理的協作關係,始終是循功能組別入局的泛民要處理的關鍵課題。獨沽一味靠泛民標記、民主議題,沒有對相關專業發展的關注,恐怕是難以持久地維持的。 當然,今次選舉結果最為人關注的意義,是對於未來政改方案的進程。特首早已明言將於任內解決政改問題,而按先前承諾的日程表中,具體方案亦快將出台。今次泛民成功保住超過三分之一的議席,意味著仍然擁有對政府方案行使否決權,依然具有左右大局的能力,故此大局沒有出現很大的改變。 對政府而言,從政改一方面來看;社民連等泛民左翼的議席增加,為政府在推銷方案過程中更添難度;黃毓民的聲浪攻勢,大抵會為政改辯論增添火花。陳方安生的離去,對政府是喜是憂也是一個問號。陳太被視為民主女神,對雙普選立場理應十分堅定;但陳太同樣希望作為中港橋樑,這中間實在存在各種可能性。但陳太議員生涯迅速結束,各種相關的政治活動空間也隨之而消散。 政府方案須寬鬆包容 總體來看,泛民議員數目的減少,對負責推動政改方案的官員,仍是一個好消息。更重要的是隨個別泛民元老的離去,新一代議員在缺乏上一代的歷史包袱的情況下,可能會存在更多互動空間。當然,這當中的關鍵仍然是方案本身的合理性。無論政府怎樣強調循序漸進、原則的重要性,市民也只會以一個簡單原則去決定新的政改方案是否可以接受。就是說,究竟將來的方案較目前的安排,是使泛民代表能更容易或更難去「參選」,對很多人來說,就決定了有關方案是好是壞。假如政改方案處處以排斥泛民代表為目的,那麼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妥協餘地。 方案的設計當然最終取決於中央。假如我們從北京治港策略是建基於阻止泛民力量的方針的假設上,善於鬥爭謀略的京官大抵樂於看到今次的選舉結果。去年底人大釋法,承諾雙普選時間表,確實大大抵銷了泛民以民主發展為主調的政治動員能力,而反對派又無力以其他主張去爭取支持。換言之,以寬鬆的態度去處理特區的政制安排,而非以打壓手段去處理民主訴求,實質是北京要發展愛國力量、抵銷反對聲音的最佳辦法。 在今屆立法會內徹底解決雙普選爭論,以合乎本地民主訴求建立的合理的特區政治制度,將會是確立特區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的最佳辦法。政改的成敗,還是要看曾特首能否為中央成功推銷這個道理。新力量網絡研究總監 |
|
文章編號: 20080909391004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0 ---------- |
中國日報香港版 HK1| Legco Election |
2008-09-09 |
Time to live up to voters』 expectations More than 1.5 million voters used their ballots on Sunday to send into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60 representatives who are expected to carry out their duties as law-makers. Every term of legislators has a special mission, and is thus marked with special stamp of history. Those who are about to assume office are destined to play an extremely significant role in Hong Kong』s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t is explicitly stipulated in the Basic Law that the SAR』s chief executives and all legislators will ultimately be elected through universal suffrage. The time for this to happen has already been fixed by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for 2017 and 2020, respectively. The fourth-term Legislative Council, and the one to be elected four years later, will engage in a legislative project revolving around the format of universal suffrage, laying the legal foundation for an iconic shift in the city』s political landscape. Past experience in democratic development has taught us that universal suffrage cannot be realized overnight. Chief executive and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in 2012 are nothing but midway stations on the path to universal suffrage, a path that should be paved in a gradual and orderly manner, as stipulated in the Basic Law. To that end, the forth-term Legislative Council is obliged to complete the task of amending the election methods for the two elections in 2012, as well as come up with a transitional formula that is not universal suffrage itself, but which leads the way toward it. How well this step is taken is most crucial, as it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whether double universal suffrage can materialize in Hong Kong as scheduled and without obstacles. The outgoing legislators were given the chance during their term to make contributions on this front. Unfortunately, more than 20 lawmakers who claimed to be defending democracy vetoed through block voting a constitutional-reform package that had won popular support. As a result, there was absolutely no democratization progress in the election systems that generated a new chief executive last year or the 60 legislators this year. We will certainly feel regret and disappointment when we look back at the third-term Legislative Council in the coming years. History favors those who do not mess with it. The new legislature faces a momentous mission. The legislators who happen to be entrusted with it must not fall short of the people』s expectations. They must find the right direction for Hong Kong』s democratic development. And, if successful, they will see their names go down in history.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4500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1 ---------- |
頭條日報 P04| 港聞 |
2008-09-09 |
公民黨僅港島大捷他區保送力證不足 成立僅兩年的公民黨,今次首次正式接受立法會選舉的洗禮,原本一心希望通過本次選舉成為泛民主派的「龍頭」,但除了黨魁余若薇成功保住港島區議席,與同名單內的陳淑莊殺入立法會,在九龍東和新界東分別僅由排名單頭位的梁家傑和湯家驊當選,顯示該黨保送排第二位候選人入局能力低,加上張超雄、譚香文連任失敗,今屆只取五席,較上屆反少了一席。本報記者公民黨在五個地區直選中,均有派人出戰,雖然港島區的陳淑莊和余若薇成功連取兩席,但其他區別只有九龍東的梁家傑、新界東的湯家驊出線。除了新界西的張超雄連任失敗,九龍西的毛孟靜也以輕微的票數輸給梁美芬,無緣入局。
當選率不足兩成 在功能組別方面,也只得法律界的吳靄儀成功連任,該黨其他候選人,包括在會計界爭取連任的譚香文、工程界的黎廣德和旅遊界的司馬文均鎩羽而歸。公民黨在選舉中失利已非首次,去年公民黨首次出戰區議會選舉,一共派出四十二人出戰,但只有八人當選,當選率不足兩成。當時已有評論認為公民黨的地區工作不足,但該黨明顯無吸取去年的教訓。 從昨日的立法會選舉結果顯示,該黨的保送能力差,光靠余若薇做「吸票機器」,當余若薇自己的選情出現險情,未能跨區幫黨友拉票,其他人便不能出線。
否認靠明星效應 余若薇在總結選情時強調,該黨已盡最大努力。她認為,公民黨只是一個剛成立的政黨,資源和經驗均不及其他黨派,取得這成績已盡最大努力。但她否認該是靠明星效應,她強調每名參與直選的議員,都有詳細政綱。她並解釋,公民黨不是無心發展地區工作,但該黨在資源上有很多限制,她希望能循序漸進地發展地區工作。而梁家傑則認為,公民黨未來要強化地區工作,減低選票流失。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4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2 ---------- |
明報即時新聞 港聞 |
2008-09-09 |
今日報章頭條摘要(07:25) 立法會選舉結果公佈,幾乎成為所有主要報章的頭條,《明報》說,泛民在票數分配得宜下保住23個議席。《明報》說,在45.2%的低投票率下,原估算將受重挫的泛民主派陣營,出人意料地在票數分配得宜下保住23個議席;但建制派的上屆議會第一大黨自由黨在地區直選全軍盡墨,黨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更因嚴重流失選票而被迫提早結束議會生涯。民建聯則達保10席的目標,成為來屆立法會第一大黨。《蘋果日報》說,在投票率低迷、北京強力干預選舉的局面下,泛民仍能憑不足六成的選票,一舉取下19個直選議席,另憑四個功能組別席位,保住立法會關鍵少數地位。泛民主派異口同聲地說,這次選舉除了帶幸運成份外,還要多謝近90萬名泛民主派支持者智慧地為候選人配票,共同創造今次選舉奇跡。《太陽報》報道,僅成立一年多的社會民主連線一舉奪下三席,主席黃毓民首次參選,便在九龍西高票當選,同樣打正「倒曾」旗號的黨友「長毛」梁國雄和「大舊」陳偉業,亦成功在新界東和新界西保住議席,三大重炮手一同進身立法會。同系的《東方日報》也說,黃毓民首次參選立法會,即以高票當選,由名嘴變身議員,在議事堂怒斥不平事,顯露其「夠薑」本色,他更自言日後「好戲連場」。《成報》說,多名言行激進的議員被送入議會,相信會增加政府「箍票」的難度。行政長官曾蔭權在議會重組後即時釋出善意,期望新一屆議會可「多包容,少內耗」,並於今天見新一屆議員。《新報》說,自由黨由十席縮減至七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政治生涯又幾近劃上句號,其中田更表明會徹底退出政壇,辭退自由黨主席職務,做回一個普通黨員,跟過去因直選落敗辭去主席一職的李鵬飛同出一轍。周太則即時去信特首,辭去行會成員一職。而新中報章就一律以民建聯奪13席,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為頭條,《大公報》引述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說,民建聯的政綱和理念主要著重發展經濟和民生,正好與市民所關注的訴求相吻合,相信是民建聯在選舉中取得佳績的主因。《香港商報》說,民建聯成為大贏家,在全體60個議席中奪得10席,繼續成為本港第一大黨,在4個直選選區的所得選票更名列第一。《文匯報》說,政黨勢力此消彼長,愛國愛港陣營和獨立人士取得37席,反對派得23席,建制派大勝;而激進議員(社民連三子)的增加,工會勢力的抬頭,「關鍵少數」形成;自由黨在直選未能取得議席;功能界別明顯更重業界實際需要等元素,勾勒出一幅新的、更加多元多變的政治光譜。報章另一個焦點是港股昨日昇逾800點,《星島日報》說,美國政府終於接管房利美及房貸美,成為環球股市早前捱沽後借勢反彈的最佳藉口。除了內地股市「斯人獨憔悴」外,亞洲主要股市以至歐洲股市昨晚初段,均起碼升超過百分之三,恆生指數收報二○七九四點,彈八百六十點,創五個多月來最大單日昇幅。《香港經濟日報》和《信報財經新聞》亦以此作為頭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20555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3 ---------- |
香港商報 B01| 香港新聞 |
2008-09-09 |
特首冀與議員加強合作 【商報專訊】記者周偉立報道: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已知花落誰家。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高興有新面孔和年輕議員入局,期望他們會帶來更有活力及新的新思維,協助政府一同改善港人生活,為港創出新面貌,亦承諾與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加強合作,改善行政立法關係。 盼新人帶來活力及新思維 曾蔭權昨日下午到科技大學,聽取學生就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建議,其後會見傳媒時表示,恭賀新當選的立法會議員,高興有新面孔和年輕獨立的議員加入新一屆議會,期望他們會帶來活力及新的思維,助政府一同改善港人生活,為港創出新面貌,同時又感謝離任的議員在不同層面繼續服務市民。 對於今屆立法會選舉投票率約為45%,比上屆低約一成,他稱,在公平、公開、公正下完成了立法會選舉,雖然投票率比起上屆低,但選舉在和平及有秩序的情況下進行,結果是民主的集體決定,社會各界定會尊重,並稱在選舉期間已聽到市民的訴求,政府會細心思量,作出改善。 曾蔭權由今起會分批與議員見面,聽取他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意見,他承諾會與新一屆立法會加強合作,改善行政立法關係,期望新一屆立法會議員能在施政報告中作出回應:「議員固然要代表香港普羅大眾監察政府,但過分的政治爭拗亦未必一定受到市民大眾歡迎,所以我們會致力加強行政機關及立法會的溝通,建構一個和諧及合作的工作關係,希望大家能夠多一點包容,少一點內耗。」 唐英年︰互相包容合作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祝賀當選的立法會議員,他期望議員在來屆為特區在政治、經濟、民生等範疇作出貢獻,他又稱,香港為多元化社會,議員要代表市民發聲,希望議員及行政機關互相包容及合作,建設香港。另外,曾蔭權於昨日中午已收到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有關辭任行政會議成員職務的信件,他會因應現時的政治形勢作出考慮,審慎考慮再作決定。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4 ---------- |
香港商報 B07| 維港穿梭| 蓮筆生花| By 蓮芬 |
2008-09-09 |
稱職議員要實幹多做少講 擾攘多時,累及全球金融市場的美國次按問題終無可避免,要靠政府出手拯救「兩房」,注資天文數字之巨。美國政府此舉有助避過全球可能引發的金融危機,美股可止跌回升,而歐亞地區股市和商品價格亦回升。大眾對經濟可能回穩而有所憧憬。其實,注資「兩房」對美經濟復甦未必可起立竿見影之效。不過,投資市場純粹是信心問題。回復信心,至少「空軍」出手有所顧忌,而好友亦會伺低購入股票。上周向中總副會長林廣兆請教對股市後市的看法。從事金融數十年的中銀證券主管林廣兆,素來是慎重小心之人,惟當今卻很認真地表示,港股跌至2萬點之下,倒是入市的好時機。他認為可分段買入優質高息的股票作中長線投資。前提是不要做孖展炒賣,必須是有實力減風險,我同意,事關風高浪急的投機市場,一次錯誤便會致命,翻身不易。 昨天港股單日勁升近900點,重返2萬點以上,投資者信心稍增,然而,驚魂甫定,切忌重拳出擊,還是步步為營小心為要。 雖然投資市場稍見活躍,但一眾中環金融人士另一半興趣話題卻在立法會選舉結果上,眾說紛紜,好不熱鬧。影響著2012年立法會民主進程結果的今屆選舉,確是令人特別關注。雖然,五個地區選舉部分人選勝出有點意外,甚至有市民笑謔當下決策高官今後可要「磨利張嘴」應付立法會眾「名嘴」的挑戰。有人提醒,別擔心局長應付不來,事關已有一眾政治任命副局長可肩負講解政策的任務。另有人聲言對立法會今後一場場富娛樂戲劇性的「秀」有所期待。不過,絕大部分市民尤其是升斗市民則希望曾特首十月施政報告能在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方面有良策並能得到新一屆立法會議員的祝福支持,從而造福市民。 事實上,這次選舉投票率下降一成,原因複雜,但不排除選民對部分候選人質素失望,對他們在過往的立法會工作失望,索性一於好少理。其實,此想法是錯的。選民應該有所行動,督促議員自我提升議政能力,以大局為重,全方位為促進經濟發展、改善民生而做實事,而非大吵大嚷為反對而反對,浪費寶貴時光和精力。 民建聯取得60個議席中的10席,成為立法會最大政黨。從質方面來講,毋庸置疑是「年輕化、專業化」,最難得的是接班有人,成功帶出新一代,包括李慧瓊會計師和曾任特首助理的陳克勤晉入議會,被稱之為政壇明日之星是也。從曾鈺成耿耿於懷失落的表情,看來曾SIR並不滿足愛徒李慧瓊、陳克勤的勝利,曾SIR遺憾的是未能把排第二位的蔡素玉送入議會林莊。顯然政治領袖也有內柔情義的一面。難得素玉表現瀟灑大方,曾蔡拍檔皆屬君子是也。民建聯的戰果值得表揚,總結經驗是過去紮根社區面對市民,為促進經濟改善民生獻謀獻策,務實勇於承擔的理念獲得選民擁護。別以為高高在上、自以為有知名度便能輕易勝出,選民心中有把秤,會量度其工作表現而非空有虛名。 當一名稱職議員,可真要實幹多做事少講話呀!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3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5 ---------- |
香港商報 A01| 重要新聞| 頭條 |
2008-09-09 |
立會選舉格局未大變 民建聯保持第一大黨 【商報專訊】記者戴合聲報道:立法會選舉昨日早上揭盅,民建聯成為大贏家,在全體60個議席中奪得10席,繼續成為本港第一大黨,在4個直選選區的所得選票更名列第一。自由黨則在分區直選中全軍覆沒,僅從功能組別中取得7席。至於被視為可取代民主黨領導反對派的公民黨,亦有兩名現任議員連任失敗,僅能退守5席。(另有相關新聞及選舉結果一覽表刊B1-3版) 民建聯 名單四區列第一 本屆選民有337萬餘人,投票率約為45%,低於上屆10個百分點。根據議席分佈,民建聯成為最大黨,取得10席,其次是民主黨取得8席、自由黨取得7席、公民黨取得5席、工聯會4席、泛聯盟3席、社民連3席、職工盟、街工、前線及民協各佔1席,其餘為獨立及沒有背景人士。反對派在選舉中取得23席,較上屆少取3席。 立法會政治版圖沒有很大變化,但在60位新一屆議員中,有17位是新面孔,當中最年輕的是只有32歲的民建聯陳克勤,還有同樣30出頭的民建聯李慧瓊及公民黨陳淑莊,以及年近五旬的民主黨甘乃威等。 劉江華10 萬票成「 票王」 民建聯今屆各分區直選共取得308360票,在30個議席中取得7席,包括港島區、九龍東及九龍西各1席,新界西及新界東更各取2席,其中新界東劉江華和陳克勤團體,更以102434票成為全港選區的「票王」,拋離第二位達60000票;除了港島區未能保住蔡素玉成功連任,民建聯在各選區的名單得票都居首位。在功能界別方面,民建聯亦取得3席。 田少周太連任失敗 而工聯會的九龍東黃國健、新界西王國興均當選,連同勞工界自動當選的2席,合共取得4席。 自由黨於直選全部敗北,僅從功能組別中取得7席,當中有4席為自動當選。黨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分別在新界東及新界西連任失敗,兩人已表示辭去黨內職務,周太昨日更向特首辭去行政會議成員,自由黨在旅遊界派出董耀中出選,但以9票之差輸給「法律超人」謝偉俊。 劉慧卿陳偉業「 掹車邊」 反對派之中,民主黨在直選中取得7席,功能組別取得1席,總數比上屆少一席;被視為可取代民主黨領導反對派的公民黨,2名尋求連任的議員會計界譚香文,及轉戰新西直選的張超雄均告落選,僅能勉強退守5席。一度以為落敗的前線劉慧卿及社民連陳偉業,最終都有驚無險,分別在新界東及新界西「包尾」連任。 蔡子強:自由黨敗選衝擊大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自由黨今屆缺乏具號召力的政綱,加上梁展文事件及通脹,市民的反商界情緒高漲,區內亦有相類似背景名單分薄票源。 他表示,自由黨面臨的衝擊最大,日後有可能出現挖角潮,失去向心力。 他又認為,民主黨的議席雖然減少,但已相當幸運,相信公民黨的打擊比民主黨更大,因為公民黨未能在全港的五大區紮根,要成為大黨仍有距離。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7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6 ---------- |
香港商報 B02| 香港新聞 |
2008-09-09 |
16人票數太少沒收選舉按金 【商報專訊】記者戴合聲報道:立法會選舉曲終人散,有人歡喜有人愁,最開心的莫過於當選票王及票後的民建聯劉江華及公民黨陳淑莊,以及險勝對手9票的旅遊界當選者謝偉俊。最愁的除了是大輸家自由黨外,相信是一眾得票率低於3%的候選人,將會被沒收選舉按金5萬元或2.5萬元。 柳玉成包尾僅 290票 劉江華團隊在新界東取得逾10萬票,得票率28.38%,無論票數或得票率都冠絕全港,並且帶挈新秀陳克勤進身立會,令陳成為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年僅32歲。至於票後是港島陳淑莊,得8萬多票,得票率26.35%。 今年的地區直選並沒有出現如蔡素玉險勝何秀蘭800多票的局面,「險情」卻在功能組別。曾參選旅遊界別的謝偉俊,以9票(得票324)之微,險勝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得票率只多1個百分點。 按選舉法例規定,若候選人在有效票數中所得票數低於3%,地區直選會被沒收按金5萬元,功能組別選舉被沒收2.5萬元。按統計,14名地區直選候選人會被沒收按金,功能組別則有2人(見表)。以得票率及得票計算,地區直選表現最差者為柳玉成團隊,新界西只有290人支持他們,佔有效票的0.01%,成績比去年他參加港島區補選還要差,當時他得344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9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7 ---------- |
大公報 A02| 要聞 |
2008-09-09 |
李慧瓊陳克勤 為議會注年輕聲音 【本報訊】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在選舉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曾經說過,民建聯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有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希望力保十二個議席,第二個目標就是希望能將年輕候選人帶入議會,結果兩個目標達到了。民建聯九龍西李慧瓊和新界東陳克勤,分別在年輕人領軍和「以老帶新」的情況下順利當選,成為來屆立法會中最年輕的兩位議員,相信他們會將香港二十至三十世代的聲音帶入議會。 選舉前夕,李慧瓊成為反對派的主要攻擊目標,有報章更接二連三地刊登「抹黑」她的新聞,但最終她仍憑著地區服務的實際政績,贏得市民的認同。昨日,有傳媒仍鍥而不捨地向她發問未經證實的傳聞,指她的助選團為梁美芬拉票。她再次強調,民建聯在九龍西沒有和其他候選人配票。至於助選團有沒有為其他候選人助選,她說,會詳細瞭解,但不可將「打個招呼」都當作是幫他人拉票。 陳克勤則被問到,今屆民建聯在新界東取得佳績,他個人佔了多少功勞?他回答說,很難去劃分誰對團隊的貢獻較大,因為整支團隊每個人都盡了全力去拉票,團隊如今取得佳績,是整支團隊的共同成果。對於未來四年的立法會工作,陳克勤表示,希望能將二十至三十世代的年輕人聲音帶入議會,反映他們的訴求。他將會履行政綱列出的承諾,要求政府為年輕人推出首置計劃,協助年輕人成家和置業。 陳克勤和李慧瓊今年分別為三十二及三十四歲,為今屆立法會選舉中成功當選的兩名最年輕的候選人。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8 ---------- |
大公報 A07| 港聞 |
2008-09-09 |
工程界何鍾泰連任 【本報訊】競逐連任立法會工程界議席的何鍾泰,以一百九十三票之差,輕鬆拋離對手公民黨黎廣德,第四次成功出任工程界議員。 工程界別由何鍾泰以二千七百一十五票力壓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取得席位。何鍾泰表示,自己一向對選舉事宜都懷著平常心,從過往在業界內所得到的認同亦令這次選舉充滿信心。他說,取勝之道在於身為功能界別的立法會議員要長時間地向同行提供支援,這是業界人士可感受到的。 黎廣德此次參選來勢洶洶,一度與何鍾泰難分高下。對於這個強勁的對手,何鍾泰表示, 工程界的選舉內一向都有對手 ,這是業界健康的發展, 「有競爭才有進步」。 何鍾泰此次參選以「實幹不空談,實話可信賴」為競選口號, 他曾表示, 倘若連任成功,將力促十大基建盡快上馬推動香港整體經濟,提高市民生活水準,以及強化工程師角色,擴闊工程界選民基礎達三至四萬,並完善公營部門聘用制度。 黎廣德在選舉中得到二千五百二十二票,另一位候選人任職工程顧問的文錫昂只獲得一百九十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9 ---------- |
大公報 A12| 港聞 |
2008-09-09 |
特首冀新議員為港創新面貌 【本報訊】今屆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行政長官曾蔭權恭賀當選的議員,並於今天與不同政治背景的新議員會晤,聽取他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意見。他對離任的議員致以衷心謝意,感謝他們長期為港人作出貢獻。 曾蔭權說,很高興看到今屆立法會選舉順利完成。雖然選舉的投票率偏低,但是在有秩序及和平的情況下進行,而結果正是民主的集體決定,社會各界定會尊重。他恭賀新當選的議員,當中更有不少年輕獨立的議員入局,期望這些新面孔帶來活力及新思維,與政府一同合力改善港人生活,為港創出新面貌。 曾蔭權說,將於今天與不同政治背景的議員見面,聽取意見,希望能在施政報告中作出回應。他表示,在立法會選舉期間,政府已聽到市民有關民生的訴求,而這些訴求都是合情合理,政府在制訂新一份施政報告時會仔細考慮。 對於以往立法會經常出現爭吵場面,曾蔭權承諾,將會加強行政機關與立法會的溝通;他表示,過分的政治爭拗未必受到市民歡迎,希望大家能夠多些包容,減少內耗。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3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0 ---------- |
星島日報 A06| 要聞| 社評 |
2008-09-09 |
商界要變招迎普選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六十個議員換了二十張新面孔。在遭受選票無情淘汰的議員中,不乏在局內見證本港回歸歷史變遷的資深議員,尤其是自由黨正副主席雙雙在地區直選中墮馬,成為今屆選舉政治生態最大的變化。 標榜代表富有階層的政黨,往往在直選中吃虧,原因是社會上窮人永遠比富人多,無論貧富一人一票,大部分選票就會投給令人相信會為窮人請命的政客。由於富有階層有財力和生活圈子等渠道發揮影響力,普選讓基層市民憑選票表達對建制的訴求,這種制度理論上有利資本主義社會均衡貧富利益。 本港在英治時代奉行工商和專業精英管治,在推行代議政制改革時,推出了功能組別的安排,避免在民主化過程中出現翻天覆地的震盪,透過對精英階層的利益保障,讓工商界和專業精英逐步適應選舉文化和遊戲規則。 政制改革要迎難而上 由於《基本法》已經規定立法會要步向全面普選,中央亦提出了時間表,功能組別應該屬於過渡安排。界別利益味道甚重的自由黨,亦明白不能夠永遠靠功能組別選舉作為利益保護傘,嘗試加入直選角逐。當年黨主席李鵬飛初試啼聲,鎩羽而歸後,由田北俊繼任,結果在上一屆立法會直選中與副主席周梁淑怡一起成功當選,為這個轉型打下強心針,可惜藥力只維持到一屆。 自由黨打回只有循功能組別當選議員的原形,令人關注的是工商界對直選的疑慮會否加重,政府改革選舉議席構成需要立法會三分二票數通過,在新一屆立法會要得到民主派和工商利益議員的支持,困難比上屆更加大。 自由黨在上屆直選中成功上位,其中一個原因是田北俊在「廿三條立法」中反戈一擊,與公民黨前身同時成為民間「英雄」。兩者精英氣息都甚為濃厚,今次公民黨在直選中能夠保住議席,主要在於突出專業和中產形象,而自由黨雖然力拓中產票源,但當「七一效應」退卻,不少中產選民又厭倦立法會的吵鬧鼓不起勁投票,自由黨的地區工作又不怎麼出色,選票就大量流失。 社會與商界非水火不容 經過今次自由黨直選慘敗,不但是自由黨,工商界本身也要檢討在政制進一步民主化中,自己要擔當怎樣的角色。歐美不少國家早已全面普選,工商界利益仍然受到照顧,並非靠單一政黨為其說項,而是透過政治捐獻、遊說活動等方式,發揮對施政決策的影響力。以美國為例,無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基本上都是跨階層的政黨,在黨內已經設法平衡不同階層利益。無論哪一黨執政,富有階層都有代言人。英國經歷過代表工人利益工黨執政幾令國家癱瘓的歲月,後來工黨亦改走中間路線。 在西方民主社會,富有階層並非靠單一政黨來維護利益,而是靠融入制度,尋求社會與商界利益的共同點。香港作為一個商業發達的社會,商界不應自視背負原罪,自由黨在直選中受挫,不應視作商界與民主政治有根本性的對立。香港政制只會向前走,商界要做的,是從這次選舉中總結經驗,積極參與公民社會的發展和成長。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1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1 ---------- |
星島日報 A08| 要聞 |
2008-09-09 |
公民黨「龍頭」夢滅 儘管公民黨在港島區一役贏得漂亮,歷數月「戰火」洗禮後總議席卻少了一席,又未能開拓九西及新西這兩個選區,成績強差人意,不足以成為泛民龍頭。黨魁余若薇承認地區工作不足,未來要加緊強化地區工作,將來的選舉策略亦以培育新人為主。黨主席關信基則表示,公民黨發展目標不是要成為第一大黨,而是要成為有質素的黨派,未來亦會繼續與其他泛民黨派合作。 僅港島區順利取兩席 今次立法會選舉被認為是奠定公民黨在民主派中領導地位的一戰,結果公民黨在港島區雖能順利奪取兩席,但新東湯家驊及九東梁家傑的得票均比預期低,新西張超雄及九西毛孟靜更落敗,加上會計界的譚香文未能連任,四個功能組別候選人中僅法律界吳靄儀勝出,本來在立法會六席變為五席。余若薇承認地區工作不足是落選原因:「作為一個新的政黨,資源、人力、經驗、地區工作比其他歷史更悠久的政黨來說是不足的……。」在九東出選流失近一萬七千票的梁家傑,不認同被其他泛民候選人「撬票」:「如果我們地區紮根是更『硬淨』的話,那被『撬票』的機會亦少許多。」 余若薇不認同外間指公民黨參與地區直選只靠「明星效應」,未來強化地區工作之餘,選舉策略會以培育新人為重點,又強調在功能組別未取消前仍會派人參選 選舉成績未如理想,黨主席關信基表示該黨發展目標不是要成為第一大黨,而要成為一個有質素的黨派:「發展政黨最重要的心態不是要做大黨,而是要做一個有水準的黨。我們一點失望都沒有,在短時間內做出這樣的成績,我是滿意的。」記者潘淑麗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2 ---------- |
星島日報 A09| 要聞| 2008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民建聯蟬聯立會第一大黨 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民建聯港島區議員蔡素玉雖然「墮馬」,但整體成績卻不俗,無論得票率及議席皆有進帳,除蟬聯立法會第一大黨地位外,更成功保送兩位新人李慧瓊、陳克勤入局。主席譚耀宗認為,民建聯連同以工聯會名義參選的成員,共取得十三個議席,經已「達標」,甚至「超額」完成。但港島區大旗手曾鈺成承認,港島根據地出現票源流失的情況,民建聯需要進一步加強地區工作爭取支持。 記者:蕭浩林 立法會選舉「曲終人散」,民建聯昨日召開記者會總結今屆立法會選舉成果,譚耀宗指,民建聯今屆共有十位來自地區直選及功能界別的議員,此外,尚有三位民建聯成員,在今屆選舉中以工聯會名義出選,如九龍東黃國健、新界西王國興、勞工界潘佩璆,合共十三名議員,當中包括九位地區直選議員,以及四名功能界別議員。 滿意兩新人入局 譚耀宗表示,雖然蔡素玉連任失敗,但民建聯成功達到選前提出維持十二席的目標,並且成功額外取得區議會一席,一共十三席。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亦形容,民建聯今屆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譚又指,民建聯今屆在新界東及新界西的得票數字及得票率,均較上屆有明顯的升幅,新界東的得票增加七千張、得票率增加六個百分點,得票率為二成八;新界西的得票上升一萬二千七百七十七張,得票率上升四個百分點,得票率為三成二。 譚耀宗又認為,民建聯除了議席及得票有所增長外,成功讓李慧瓊、陳克勤這些「新面孔」進軍議會,這是一種難得的收穫,為民建聯日後培養新人提供寶貴的經驗。而劉江華更表示,今次成功讓二位新人當選,日後民建聯將會有更多「新面孔」參選,為立法會提供更多「新面孔」。 曾鈺成認港島票流失 對於港島區未能保兩個議席,曾鈺成承認,選舉結果顯示,民建聯在港島過去有紮實票源的選區,出現支持票流失情況,現階段需要作進一步的分析,但他信相,民建聯在港島的實際支持度,會較今次得票數字高。他又分析,民建聯在傳統根據地的支持度,依然相當理想,但他強調「無話呢個票倉,永遠都係你的票倉,你去做工夫,人地都可以做工夫……無乜所謂鐵票」,因此,民建聯會進一步加強傳統根據地,如東區的地區服務外,更會在一些支持度不足的選區,進一步加強地區服務爭取支持,擴大民建聯的支持基礎。 曾鈺成又被問及,是否因葉劉淑儀分薄民建聯選票,導致蔡素玉墮馬,他回應指:「我地唔能夠覺得選民會盲目地聽你分配……唔係話叫佢投邊個,佢地就會投邊個」,並強調要尊重選民的選擇。 譚耀宗 成功讓李慧瓊、陳克勤這些「新面孔」進軍議會,這是一種難得的收穫。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3 ---------- |
星島日報 A16| 要聞| 2008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四「新人王」添立會新氣象 政壇元老紛紛退位讓賢,造就多位新人上位,料為議會添上一番新氣象。民建聯、民主黨、公民黨、工聯會今屆都「以老帶新」,成功將「新丁」帶入議會,唯獨自由黨的「新人」田北辰未能入局。年僅三十二歲的民建聯「新人王」陳克勤,更是今屆立法會最年輕議員。民建聯及民主黨均喜見有年輕黨員入局,但在地區直選慘遭滑鐵盧的自由黨,以及選舉結果遠遜預期的公民黨,均稱日後要致力培養新人參政。 記者:歐志軍 近年被民建聯重點栽培的「新人王」陳克勤,成功與副主席劉江華在新界東選區晉身立法會。年僅三十二歲的他將是今屆立法會最年輕議員,但仍未能打破涂謹申當年以二十八歲之齡「入局」的紀錄。同是民建聯第二梯隊,更是曾鈺成「徒弟」的李慧瓊,在曾鈺成由九西轉戰港島後,仍能「獨當一面」晉身立法會。同屬「三十出頭」的議員新貴,還有公民黨的陳淑莊,繼去年在中西區區議會選舉勝出後,在余若薇悉心栽培下「再下一城」。以四十七歲之齡循港島區直選晉身立法會的甘乃威,則在李柱銘淡出後,再由楊森排名單次席來「保送」入局,成為今屆立會「高齡新秀」。 「以老帶新」策略成功 在新一屆立法會成為最大黨的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在總結成果時亦認為培養新人方面取得經驗。他指出,李慧瓊參選時對答十分得體,劉江華亦成功示範如何「以老帶新」,希望是次選舉能吸引更多年輕一輩加入民建聯,日後能派出更多新人參選。首次在立法會港島區直選當選的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認為,民主的真諦是公開競爭,應讓新人加入立會。她說,新人輩出是必然,但對拍檔史泰祖未能入立法會表示失望。名單排第二的工聯會陳婉嫻,在成功護送「新人」黃國健入局後,自己雖然告別議會,但亦感觸地說:「對於這個交替示範,我覺得非常好。」辭去自由黨主席的田北俊對於直選全輸非常失望,希望新主席及年輕黨員參選下屆區議會及立法會直選。問到是次選舉派出「新人」田北辰未能勝出,是否代表自由黨後繼無人,代主席劉健儀未正面回應,只稱稍後會詳細研究。 培養第二梯隊成趨勢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認為,今次成績可以向黨內外交代,直選有兩名新面孔加入。不過對於黨友胡志偉未能晉身立法會,在九龍東選區勝出的民主黨李華明在選舉後形容,民主黨分兩張名單在九龍東角逐是正確的策略,亦是培養新人及第二梯隊的必要措施,選舉結果顯示民主黨兩張名單合共取得的票數較以往多,反映他們成功擴大了支持基礎。公民黨黨魁余若薇亦承認,公民黨成立的時間短,作為一個新政黨有不足之處,日後會致力培養新人參政。 陳婉嫻 對於這個交替示範,我覺得非常好。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2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4 ---------- |
星島日報 FE01| 星島教育| 今日新聞通識 |
2008-09-09 |
立會直選全軍覆沒田北俊辭任自由黨主席 自由黨在新一屆立法會地區直選全軍覆沒,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雙雙落敗。田北俊將辭任黨主席,周梁淑怡則表示會離開行政會議。剛辭去自由黨副主席的周梁淑怡分析,自由黨的票源主要來自溫和或政治觸覺不強的選民,他們對是次選舉不太熱熾,以致投票率低,對自由黨不利。詳見A4-A18版 列出各政黨於不同地區取得立法會議席數目。 答: 分析自由黨跟其他政黨在爭取選票上,有何優勢及困難? 答: 進行小組討論,建議政府可如何鼓勵更多選民投票。分組討論 James Tien resigns as Liberal Party chairmanafter total defeat in Legco direct election The Liberal Party was totally defeated in the new Legco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direct election. Both party chairman James Tien and vice-chairman Selina Chow lost their seats. Tien will resign as party chairman while Chow said she would be leaving the Executive Council. Just having resigned as vice-chairman of the Liberal Party, Chow said the main source of votes for the party comes from moderate voters or voters without a strong political sense. They are not too familiar with the election, resulting in a low voter turnout that hampered the Liberal Party. More details on Page A4-A18 List the number of Legco seats each political party had won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Ans: Study the advantages and difficulties the Liberal Party has against other parties in its attempt to win votes. Ans: Discuss in small groups to propose to the government how to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vote. Group discussion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40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5 ---------- |
明報 A20| 教育| 時事通識教材 |
2008-09-09 |
自由黨選立會受重創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結果公佈,泛民主派於新一屆立法會保23 席,民建聯成為第一大黨共有10 席,民主黨8 席,自由黨7 席,公民黨5 席,社民連得3 席。綜合選情,自由黨可謂受重創,民建聯和社民連成贏家,民主黨則力保不失。【詳刊A2 至A14】 學習範圍 社會與文化(單元二)今日香港法治和社會 政治參與
相關概念
民主選舉政黨
基礎知識 1. 何謂功能組別選舉及地方直選。 2. 香港各大政黨主要代表什麼階層及政見。
思考問題 1. 功能組別選舉應否取消? 2. 其他地區或國家的選舉制度,有何值得參考之處?
參考資料 立法會選舉2008: www.elections.gov. hk/legco2008/chi/index.html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07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6 ---------- |
明報 A16| 港聞| 筆陣| By 馬家輝 |
2008-09-09 |
田北俊跨出的第一步 馬家輝
資深傳媒人 對於政治選戰的參選者,哪個時刻最具挑戰性? 可能是在決定參選的剎那。是去馬抑或迴避,是進取抑或龜縮,是逆流而上抑或順流而下,是單槍匹馬抑或合縱連橫,每個思考,都在決定下一步的成敗。 也可能是在鋪陳政綱的一刻。選舉許多時候等同於一場「說故事」的敘述遊戲,如何把虛幻的想像刻劃成具體的政見,怎樣把政見的差異素描成明暗的對立,如何遮掩短處,怎樣突出強項,每句對白都像小說書寫的每個句子,選擇最精彩的修辭作出最具說服力的陳述,足以反映一位參選者的敏感與本事。 亦可能是在拉票的那段光景。站在辯論講台上,跟對手進行語言肉搏,以口水為子彈,以表情為盾牌,以手勢為利劍,候選人如同沙場上的戰士,每個疏失都有致命的危險。進而走在街頭,笑臉迎人,熱情握手,拜託拜託再拜託,向生張熟魏求取最直接的同情,一票不能少,猶如在巷戰中搜查每個可供敵人藏匿的可疑據點,繃緊全身每根神經,把自己化身為雷達,箇中之累之疲,非親身體會沒法想像。 當然到了選票開出而塵埃落定的時候,有些幸運者可以暫忘挑戰,在喝彩和歡呼裏向選民鞠躬致謝,感激支持,無以為報,我一定盡力把政見落實。另一些參選人則要挽起精神打完最後一場硬仗,這場仗名為「承認落敗」,對參選人的氣度與胸襟構成了嚴重挑戰,處理得宜,這便是一個美好的句號;回應失當,則像寫書法時不慎畫歪的一筆,不管前頭字體如何墨氣淋漓,這一敗筆,足令整幅書紙被扔進選舉歷史的垃圾桶。 自由黨在直選裏全軍覆沒,但令人稍感意外的是,黨魁田北俊通過了「最後一仗」的挑戰考驗,他於得知落敗後得體回應替對這個平日經常令人不敢恭維的政黨挽回了不少尊嚴;若不以成敗論英雄,身為領戰將軍,田北俊有理由獲得尊重的掌聲。 田北俊的得體表現並非展示於選舉翌日的記者會上,那是經過設計的集體演出,不算數。他的真正動人,在於開票當夜,來到九龍灣選舉中心,被記者圍問與追究,仍能態度從容地以黨魁之身對於政黨敗選承擔全盤責任,而且,他誠實地說「選輸了就是選輸了,冇得賴其他政黨」;而且,他誠實地說「目前仍不知道原因何在,就算是以後也不一定知道原因何在」。然後,他上台聽票,直望台下,姿勢優雅,不亢不卑,充分顯露了一位成熟政治人物所該擁有的民主質素。 這是理所當然之事,沒什麼值得鼓掌?也許是吧,但如果考慮到人稱「田少」的田北俊之往常表現,今昔相比,與人為善,我們終究有給他加分的理由。別忘了田先生自執掌自由黨以來,無論是對政府官員或其他政治對手皆曾屢有令人瞪目乍舌的走樣演出,在廿三條立法之際,是氣急敗壞地臨門背叛;在港島區選之役,是狠蠻霸道地恐嚇朋友;在諸多民生法案以及民主進程的討論上,是漠視民意地劃地自限……從政以來,在田先生的政治字典裏,似乎從沒讓人見過「承擔」二字,以此慣習而能夠於敗選的剎那承擔一切已知和未知責任,難免令人產生「喜出望外」的欣喜,至少,我們應該因為這場回應記者的即興之作給他頒發一個「最佳政治進步獎」。 自由黨前身叫做「啟聯資源中心」,是屬於大商人和渴望親近大商人的小商家的聯誼組織,15 年前的6月26 日趕潮流而成政黨,取名「自由」,黨徽圖案是藍底黃字加上一個小白球,據該黨自道,藍底「象徵海闊天空,任我翱翔」;白球象徵東方明珠,閃爍生輝;黃字是英文L 的大寫,意喻自由,英文字母由多個小三角併成,代表市民齊心。儘管自由黨在黨綱中表明認同「香港的政治制度,應該能讓社會各界別的利益,都能得到公平的代表、謹慎的平衡與公正的維繫」,但它的背景與組成、政策與取向,無論民生或民主皆以資本建制利益為核心主軸,甚至不惜為此修改黨綱,大開時代倒車。例如它於創黨之初明明主張「在2007 年落實普選」,但在5 年前的7 月卻忽然將黨綱刪改為,堅信「本港的政治制度有需要作出改變時,應該以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這樣的政黨,顯然未能對信念與遠見有所擔當。
自由黨落敗的原因 自由黨這回於分區直選全盤失利,田北俊第一時間表示「死因未明」,雖屬其誠可嘉的坦直之言,畢竟有幾分昧於形勢。 自由黨的「死因」,其實可分兩個層次予以理解。 第一個層次是政黨之間的分票失利,如傳媒所屢報道,自由黨於昔日選戰中確獲其他建制陣營分票支持,這屆因建制陣營內競爭者眾,有打正名號的建制政黨強敵,有遮藏身份的隱形建制對手,僧多粥少,分無可分,自由黨的善男子善女子便吃了大虧,故連周梁淑怡於投票當日,一時情急,亦忍不住開聲要求鄉事派出手支持,可見其狀之慘之烈之不利。 第二個層次是自由黨內部的困限與缺失。香港是高度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按道理像自由黨這類商家政黨應該財大勢壯,只可惜,該黨多年以來無能於打造議題、連結民心,甚至出現了「三失局面」,成為「三失政黨」,最終沒法不輸個灰頭土臉。所謂「三失」,是在政治上「進退失據」(論忠心,比不上民建聯,論民主,比不上泛民派,面目模糊,立場閃躲,兩頭不討好)、在行政上「人才失效」(看看周梁淑怡在旅發局和田北辰在語常會的表現,便足說明一切了吧?)、在民生上「政策失語」(完全無能回應變化急劇的社會和勞工議題,即使在食品標籤法上亦保護不了商人利益);若再加上前述的分票失利,「三失」便成「四失」,憑此缺失,其敗也明。 輸掉直選的自由黨,總算在功能組別內撿回7 席。 劉健儀在記者會上聲稱該黨「日後不會放棄參加直選」,希望是真的,更希望自由黨在繼續努力直選之餘,千萬別因眷戀功能組別的既有利益而加大力度阻撓功能組別之取消。田北俊有了「政治進步」,於辭任黨魁之際成功踏出一位政治人物的成熟步伐,唯望繼任者也能承繼他的氣度,繼續進步,繼續精進,化失為得,不僅為自己的黨,也為所有香港市民爭取該有的民主尊嚴。 第一步,最難走;田北俊跨步了,劉健儀,看你的了。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30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7 ---------- |
文匯報 A02|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團隊膺「三最」 得票數超長毛逾倍劉江華成「票王」陳克勤最年輕「12最」 直選大贏家 每屆立法會誕生,總有些出人意表的結果,其中不少「之最」最有看頭。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獲得最多「之最」的,非出戰新東勇奪兩席的民建聯劉江華.陳克勤團隊莫屬。劉江華既以逾10萬票榮登票王寶座,僅32歲的前特首辦特別助理陳克勤亦成為最年輕當選人;同時,團隊的得票比例成為拋離對手「之最」,比第2位的長毛高出1倍有多,莫怪長毛會因妒而生怒,更作無理辱罵啦! 民建聯今年鞏固票源,在兩個直選地區以高票連取兩席,除劉江華團隊榮膺票王外,新西譚耀宗.張學明團隊同樣以逾9萬票再下一城,成為得票第2多的名單。至於港島公民黨陳淑莊團隊,成為票後。 最年輕民建聯3居2 最年輕方面,今年有3位30世代的年輕候選人成功躋身立會,民建聯佔三分二,即32歲的陳克勤及34歲的李慧地,陳淑莊30有7居年輕排行榜第3。而最年長的當選人則是經驗豐富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此屆他由區議會轉到鄉議局,也成功連任。 論「最傷」及最意料之外的選舉結果,非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雙雙墮馬莫屬,選前兩人皆被看好可以連任成功,卻以高票落選,跌碎一地眼鏡玻璃,亦令自由黨共損失3個議席,由立法會第2大黨,跌至第3。而最出奇不意的賽果則是社民連取得3席,黃毓民更和長毛一起取得區內第2高票當選。 界別爭奪戰最驚險 至於最驚險一幕,不是來自直選,而是功能界別的爭奪,尤其是旅遊界謝偉俊以些微的9票擊敗自由黨的董耀中,既出乎意料,也製造了令人差點屏息的時刻。 每逢選舉,有人歡喜有人愁。要做票王不容易,但要「包尾」似乎就不太困難。今屆得票最少的地區參選名單首推去年也有參選港島補選、今年再回九西參選的柳玉成名單,只得290票;與他「同病相憐」的還有同屬九西的林依麗(590票)及龍緯紋(591票),此區競爭最為激烈,但多個名單只屬「陪跑」。 立會選舉 得票最多地區參選名單 1. 新界東劉江華團隊 得102,434票,劉被冠為「票王」 2. 新界西譚耀宗團隊 得92,037票 3. 港島區陳淑莊團隊 得82,600票,團隊排第二的余若薇成為「票後」 最年輕當選者 新界東 民建聯陳克勤(32歲) 九龍西 民建聯李慧地(34歲) 港島區 公民黨陳淑莊(37歲) 最年長當選者 鄉議局 自由黨劉皇發(71歲) 最多女性當選者地區 港島區 7名女性當選者中佔4人 最少女性當選者地區 九龍東、新界西 今屆無女性當選 「女權覺醒」最明顯選區 九龍西 李慧地、梁美芬雙雙當選 得票最意料之外多的直選當選者 九龍西黃毓民、新界東梁國雄 兩人俱以區內第2高票當選 最意料之外的直選落選者 新界東田北俊、新界西周梁淑怡 在選前一直未有預兆會雙雙落敗 最「損失慘重」的落選者 新界東田北俊、新界西周梁淑怡 兩人辭任自由黨正副主席,周太並辭去行會成員一職 得票拋離第2位最遠的地區參選名單 新界東劉江華團隊 較得票第2的梁國雄多逾1倍 得票最少地區參選名單 1.九龍西柳玉成名單 得290票 2.九龍西林依麗名單 得590票 3.九龍西龍緯汶名單 得591票 贏得「最險」的候選人 旅遊界謝偉俊 以324票,較得票排第2的董耀中多9票當選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0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8 ---------- |
文匯報 A02| 立選揭曉專版| 無亂不歡 |
2008-09-09 |
點票站聚眾鼓譟 長毛顯搗亂本色 立法會選舉是最考驗候選人與助選團耐力的選舉,經過漫長的競選過程,到最後一天,還要經過最漫長而最期待的一刻—開箱點票,等待結果揭盅。這一刻,疲勞已經麻痺,等待結果的緊張讓很多人處於亢奮狀態。因此,從點票結束後直到凌晨5時許有第一個結果公佈,助選團乃至觀戰者,看著不時公佈的臨時快速報票數字,都不時發出歡呼、鼓譟。 社民連叫罵建制派 眾所周知,點票時間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因此,一般候選人都會等待至凌晨3時許才現身新聞中心。因此,3時過後,每當他們一走進候選人的通路,電視台和報刊記者馬上就會像發現獵物一樣,將他們團團圍起,就最新選情向他們發問。 其中,未知是否聽從社民連主席黃毓民的號召,社民連的大批「觀眾」前往點票中心,霸佔較近通路的有利位置,每當港大民調顯示,「建制派」的候選人已夠有足夠的票數當選,社民連的支持者就會大喊「無恥」,反之社民連或反對派進入點票現場,又或是宣佈有足夠的票數當選,反對派支持者「自我陶醉」的歡呼聲就會響徹雲霄。 長毛霸咪導演鬧劇 貴為候選人的「長毛」與其支持者的行為亦「大同小異」,當選舉中心主任宣佈「長毛」成功連任後,不知他是否不忿民建聯劉江華.陳克勤團隊成為「選舉票王」,竟在公佈結果後,霸住台上的咪高峰,大叫:「我地有5席,你得2席,嗌乜鬼?」台下社民連成員見狀即時配合高叫口號,選舉事務處的工作人員唯有多次勸說,才把「長毛」勸下台去,結束這宗由長毛主導的「鬧劇」。 ■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9 ---------- |
文匯報 A04|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學者:業界反感受政黨牽制 【本報訊】在這次功能界別選舉中,有政黨背景、試圖以政黨為賣點的候選人,除了個別擔任多年業界議員者外,大部分「新秀」成績並不理想,例如公民黨的譚香文、反對派的郭家麒及初涉業界選舉的莫乃光等。 對此,香港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管李彭廣認為,功能界別選舉受界別需要牽制,遠遠大於地區直選,「學得公民黨吳靄儀高呼不重業界訴求的,能有幾個?」 他認為,專業人士對政黨的負面觀感仍然存在,尤其是政黨主張與界別主張有衝突時,更凸顯出兩者的矛盾,而功能界別既存在政治壁壘,也有具體的利益,能否兼顧成為爭取支持的關鍵。 策發會成員劉迺強亦指出,功能界別候選人,尤其是專業功能界別,更不希望議員受政黨理念牽制,同時也不傾向支持有政黨背景的人士,如會計界譚香文,4年前她「幸運」當選時,公民黨還未成立,到今屆選舉,選民明顯不希望太多政黨關係牽涉入界別之中,便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故標榜獨立的陳茂波得到業界支持,終迫使譚香文「墮馬」。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1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0 ---------- |
文匯報 A10|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黃毓民搶完票促和解 【本報訊】被視為反對派中「激進派」的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初次參選,在選舉初期民意調查顯示,一直落後於公民黨的毛孟靜,其後黃轉攻公民黨及支持該黨參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結果支持度飆升,擠走毛孟靜,並以九龍西選區內第二高票當選。黃毓民在當選之後,即向公民黨伸出「友誼之手」,稱希望公民黨弄清何謂選舉,否則這群「精英貴族」難做執政黨。 毛孟靜怨黃挫其支持度 他又說,選舉結束後,反對派應團結一致,重新出發,選舉中任何恩恩怨怨應一筆勾銷,否則難以和衷合作,不如「返屋企訓覺」。他又說,自己過去在議會外批評政府,入到議會後,會加強監察,平衡強勢的政府:「我地會喺議事規則範圍內抗爭,如果規則唔合理,我地亦會搞議會抗爭,呢個係必然嘅。」他又認為,一個健康的議會「必須有反對派」:「對政府無對不反,為反對而反對是一種監察方式,是以否定為肯定。」 而落敗的毛孟靜表示,自己「心情輕鬆」,「視勝負得失如浮雲」。不過,她指黃毓民在過往多次的電視選舉論壇中,針對公民黨作出扭曲事實的攻擊,難免會影響她的支持度。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2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1 ---------- |
蘋果日報 A24| 論壇| 探針| By 陳光輝 |
2008-09-09 |
探針:選舉就是為了變
今年立法會選舉的氣氛比較遜色,投票率比上屆低,除了因為沒有重大政治議題外,亦因為今年比過去提早了數個星期至九月初,奧運熱潮仍未冷卻,市民未有足夠情緒去瞭解選情,而各候選人也缺乏時間宣傳,令選舉急就章地進行。其實今年選舉的戲碼一點也不薄弱,建制派和泛民主派各自派出多支隊伍參選,可謂山頭林立,比起以往雙方皆由黨內老將出戰,並集中票源來對壘的情況,以戲論戲,今年更為可觀。今年多了兩個新政黨,分別是主要由專業人士組成,以精英掛帥的公民黨;和旗幟鮮明的反對派,傾向福利主義的社民連。兩者雖同屬泛民主派,但政治光譜大有不同,主要支持者也大有分別,前者吸引部份中產和迷信專業的選民支持;後者的支持者多為基層人士,信奉福利主義的左派,激進分子,甚至無政府主義者。論選前聲勢,公民黨一直遙遙領先。在一個政治冷感的城市,專業人士冠以精美的包裝,就像一件件放在櫥窗內的名牌華麗商品,閃爍著耀目的專業光環。 年輕人認同激進路線 社民連主要是由一群政壇失意者組成。他們不容於主流政黨,部份成員曾退黨或多番轉黨,主席黃毓民曾在廣播界威風一時,但後來卻不容於主流媒體。社民連走社會民主路線,傾向福利主義,並以旗幟鮮明的反對派自居。在資本主義掛帥的香港,太平盛世時相信沒有多大市場。但今日,政府施政連番失誤,官商勾結之聲不絕,政制上又被中共箝制,他們的激進路線就越來越多人認同,尤其是一群分享不到社會發展成果的年輕人。可是選舉結果卻是另一回事,公民黨毛孟靜落選,連實幹派的張超雄轉戰直選也失敗。反而社民連主席黃毓民高票當選,「長毛」梁國雄更成為新界東泛民票王,連落選的陶君行的得票也緊咬梁家傑。不過,在自由主義掛帥的香港社會,投票給社民連的選民當中,有多少人完全認同其左派理念頗有疑問。 內外夾擊對抗不公義 可是,選民心裏自有盤算,雖然社民連是走左派路線,但不會擔心他們的一套成為主流,因為議會內他們永遠屬於少數;另一方面,《基本法 》早已言明特區政府理財大方向是量入為出,加上行政主導,香港很難會成為福利主義。選民的選擇就是為了改變。在香港的不公平的政治制度下,議員所提的草案不得牽涉政制和財務,如同吹水;加上在分組點票的緊箍咒下,議會內多一席和少一席泛民議員又有甚麼分別?繼續投票給傳統的泛民候選人,又有甚麼作為?泛民主派自港英時代已為香港爭取民主,但搞了那麼多年,又有甚麼成果?如果繼續讓他們在建制內不斷落敗和不斷受辱,只會加強建制的認受性。市民選擇社民連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敢於顛覆議會文化,在議會外搞抗爭時不怕犧牲個人榮辱,甚至不怕坐牢,內外夾擊以對抗不公義的政制。大概要到全面普選之日,市民感到整個選舉制度是公平的時候,廣大市民才會離棄激進民主派,但距今仍遙遙無期;未來一段日子議會內外仍無寧日,天翻地覆。陳光輝自由撰稿人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6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2 ---------- |
蘋果日報 A25| 專欄專論| 政壇八達通| By 單仁 |
2008-09-09 |
政壇八達通︰民主黨兄弟恩怨難擺平
立法會選舉終於結束,泛民主派可在劣勢下取得出乎意料之外的議席,過程中難免有時為了選票互相攻擊、互相搶票。打完一輪選戰後,日後大家怎樣合作固然令人煩惱,就算同一政黨的黨友因選舉出現爭拗,要化解也有一定難度。民主黨新界東的候選人黃成智與鄭家富分拆名單參選,原本黨中央早已將新東劃分不同選區,讓他們各自拉票,防止他們發生爭拗。不過單仁聽到一則漏網消息,原來投票當日,黃成智團隊中曾一度有人不守規則跨區拉票,跑到屬鄭家富拉票區的將軍澳拉票。 粉絲自發拉票變爭票 據悉,阿富團隊得悉事件後十分不滿,事關那時新東已是風聲鶴唳,泛民候選人形勢不妙,阿富當時開始大叫告急,可是黃成智仍跑到將軍澳拉票,只會拉散阿富支持票,於是有人向中央投訴,結果要由負責選舉統籌的羅致光親自致電黃成智,要他立即撤退,才擺平事件。有民主黨核心人士對單仁說,幸好兩人最終順利當選,若兩人中任何一人落選,肯定有「手尾跟」,並且嚴重傷害黨內兄弟感情。不過有民主黨中人為成智說好話,指為成智拉票的並非民主黨黨員,而是居住在將軍澳一班老右派的成智粉絲,他們自發為成智拉票,就算他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云云。這個答案,阿富支持者會否收貨,仍是未知之數,事關成智得到狄志遠等主流派支持,阿富背後的卻是少壯派,現在成智當選,新東兩大陣營各有一名立法會議員,這又會否再挑起新東內部派系之爭呢?據知不少人希望他們以和為貴,不要再搞出紛爭,所以成智昨日出席民主黨總結選舉記者會,就對著鏡頭公開感謝阿富讓出地盤給他拉票,兩人又攬頭攬頸影相,無非想顯示兩人「冇野」,希望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過也有新東黨員不是如此樂觀,成智、阿富兩人背後的支持者,過去有這麼多恩恩怨怨,又怎能這麼容易化解呢?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7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3 ---------- |
南華早報 EDT4| EDT| By Paggie Leung |
2008-09-09 |
Deposit forfeitures nearly double The number of candidates or lists of candidates forfeiting their election deposits almost doubled from the 2004 election. A total of 17 individual candidates or teams - 15 from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and two from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 lost their election deposits this year because they won less than 3 per cent of the valid votes cast in their constituencies. Twelve of them won less than 1 per cent of the votes cast. In 2004, nine candidates or lists of candidates lost their deposits.
Lau Yuk-shing's list in Kowloon West won the smallest share of votes cast this year, with just 0.14 per cent. His team got 290 of the 206,583 valid votes cast in the district. Although it was the third time Mr Lau had lost his deposit, he said he would still run in the next election. I expected that. Enjoying the process is more important, he said in Putonghua. I'm not disappointed. New Territories West candidate Chow Ping-tim, who netted the lowest percentage of votes of all candidates in 2004, lost his deposit again this year when he got just 1,720 votes, or 0.43 per cent of those cast. The deposit was HK$50,000 for candidates in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and HK$25,000 for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candidates. The two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candidates to forfeit their deposits were accountancy candidate Francis Yim Ting-wai and architectural, surveying and planning candidate David Chan Tsan-fai. Apart from the candidates in uncontested races, Miriam Lau Kin-yee had the highest vote share, with 94.23 per cent. Ms Lau received 147 valid votes in the transport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to defeat her only rival, Tam Chi-wah, who had nine supporters.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5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4 ---------- |
南華早報 EDT5| EDT| By Eva Wu and Ella Lee |
2008-09-09 |
Democrats lose ground in trade seats Pan-democrats failed to hold on to three of the seven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seats they won four years ago.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at previously dominated by the Democratic Party was won by pro-government candidate Samson Tam Wai-ho. Mandy Tam Heung-man and Kwok Ka-ki lost their bids for re-election in the accountancy and medical sectors. And the camp's candidates in the tourism,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al, surveying and planning sectors all lost.
Dr Kwok came third in the medical seat won by Leung Ka-lau.
Dr Kwok said: A trade-sector seat can be grabbed by the pro-democracy camp. But I think it is hard to change in the long term, particularly as such small-circle elections involves privileges.
The winner represents privileges. As you can see from his platform, he has promised to bring more privileges for voters. Dr Leung, a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Public Doctors' Association and a Prince of Wales Hospital surgeon, is well known for winning a lawsuit two years ago against the Hospital Authority over doctors' working hours. He said his priorities were to improve doctors'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monitor health policy. Despite being backed by Sin Chung-kai, the outgoing Democratic Party legislator fo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at, Charles Mok, a first-time candidate, lost his fight for the seat by 35 votes.
The low turnout contributed to the marginal loss. I believe the overall atmosphere of the Legco election this year has not been helpful to the democratic camp, he said. Turnout in the constituency dropped from 82 per cent in 2004 to just over 70 per cent this year. Dr Tam, who won the seat, said: I think being hard-working and having the trust of the profession were the factors in my victory.
In the accountancy seat, the most hotly contested of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Ms Tam was unseated by Paul Chan Mo-po, who won 5,659 votes to her 4,116. My votes were diverted to a candidate who calls himself a democrat, Ms Tam, of the Civic Party, said.
In 2004, Ms Tam defeated Mr Chan by 37 votes. Asked if he had got his revenge, he said: I have never regarded Ms Tam as an enemy. The Civic Party's Margaret Ng Ngoi-yee and Joseph Lee Kok-long defended their seats in the legal and health services constituencies respectively. Democrat Cheung Man-kwong kept the education seat. But fellow Democrat Tik Chi-yuen, a party vice-chairman, suffered a heavy defeat to civil service unionist Peter Cheung Kwok-che in the social welfare constituency.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5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5 ---------- |
成報 A06| 要聞 |
2008-09-09 |
何秀蘭黃成智「翻叮」入局 【記者程泰祖報道】立法會選舉中有議員競逐連任失敗,但亦有候選人得以「翻叮」入局。港島區選舉中贏得席位的公民起動何秀蘭認為,選民配票有智慧,並承諾日後會與民主黨及公民黨合作無間。而在新界東勝出的黃成智,就感謝黨友鄭家富配票成功。 與蔡素玉角色互換 因上屆泛民配票失敗而落選的何秀蘭,今次得到30887票得以重返議會,她對此並無正面回應,只謂可再進入立法會感到非常高興,亦感謝選民的支持,並形容自己與蔡素玉4年後角色互換,認為今次港島區的選民配票有智慧。她又謂4年的區議會工作,令她有很多體驗,日後會繼續與民主黨及公民黨在議會內合作。 至於亦在4年前立法會選舉中落敗的民主黨黃成智,名單得44174票,而在新界東直選中勝出,可以重返議會。他表示,能夠成功重返議會,是因為過去4年,沒有離開地區,一直留守在新界北工作,他又表示,汲取上次教訓,今次分拆名單,比上次成功。 黨友配票策略成功 黃成智感謝市民支持,又多謝黨友鄭家富配票成功,運用選舉策略將部分選票讓給他,「很多謝鄭家富在最後都能顧全大義,在將軍澳內撥了一些重要的區域給我們的團隊去拉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8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6 ---------- |
成報 A07| 要聞 |
2008-09-09 |
昔日票王票後同出局 【實習記者何偉儀報道】過去曾一度分別是「票王」、「票後」,亦同樣是勞工界資深議員的劉千石和陳婉嫻,兩人於今次立法會選舉中一併出局。於九龍西選舉中敗北的劉千石,正式告別17年的議員生涯,他表示尊重選民的決定,並強調過去四年只是低調處理問題,但這方式未必為人接受。至於九龍東的陳婉嫻坦言,對於將黃國健放在名單的第一位的決定,沒有感到後悔。 劉千石尊重選民決定 前天最後拉票階段時,雖然不少人打告急牌,但民調顯示有出局危機的劉千石,只是默默落區接觸選民,前日甚至不用大聲公,僅與市民打招呼及握手。 劉千石落選後,被問到是否採取選舉工程而導致今次落敗,他回應時指出,選舉論壇沒有政策上辯論,只是意氣爭拗,自己不出席選舉論壇是對現時選舉文化的一種意見表達,他不同意選舉議員是處理社會問題的方法,他認為應該以包容去取得共識。「我喺議會嘅出席率唔理想,所以唔會再參選。」他又謂,不少勞工問題,並非短時間內可以解決。 陳婉嫻對交替感開心 另外,因落選而告別議會的陳婉嫻則表示,「我冇後悔,呢個係最開心嘅決定,呢次結果我覺得好開心。我同事黃國健入到(立法會),對於我地嘅交替係非常之好,至於我就可以移後啲,我同黃國健,以前我前佢後,依家就佢前我後,我覺得呢個係我地原來嘅思考。」另外,她又表示以後會著重關注勞工薪酬偏低的問題,又謂自減少批評政府後,也流失了部分選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8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7 ---------- |
香港經濟日報 A20| 2008立會選舉| By 周穎雯 |
2008-09-09 |
公民黨得5席 擴版圖失利 馬嶽:名人站台過時 民主黨保一哥 首次挑戰立法會選舉的公民黨,上屆以45條關注組名義參選共奪6席,但今屆在地區直選上失利,除港島增多1席外,九龍西及新界西均未能創造零的突破,未能擴充直選版圖,總議席5個;反而民主黨仍力保8席,保泛民領導地位。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相比民主黨,公民黨的打擊較大,因為公民黨未能在全港5大區紮根,反映公民黨要成為大黨,仍有距離。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亦指,公民黨未能開拓新選區,反映地區服務、樁腳在選舉中的重要性,令主要靠形象的公民黨在選舉中未能大勝。而前高官陳太站台拉票,未能有效吸票,反映靠名人站台已經過時。 何俊仁:可整合 未必要合併 就民主黨與公民黨的合併問題,兩黨均指雙方是好拍檔,不一定要合併。民主黨何俊仁指,與公民黨是好拍檔,民主黨亦會與其他黨派保持溝通,「團結是非常重要,可以靠整合,但不一定是合併,最重要是堅守原則。 公民黨余若薇指,未來會與不同民主派人士合作,又指與民主黨的合作,「在未來4年,可能更好。」對於社民連在選舉中,以攻擊公民黨爭取選票,黨魁余若薇指,公民黨從未與其他泛民吵架,又笑言「毋須擺和頭酒」。 對於公民黨難成泛民大黨,主席關信基在記者會上回應時指,公民黨只想做「有質素的政黨」,從未渴望成為最大黨,又指「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成績,已是滿意。」 余若薇就指,公民黨未來4年會著重發展地區工作,但指在缺乏資源及「大水喉照住」,公民黨難全面拓展地區工作。 將強化地區工作 防他人搶票 被問到公民黨支持度偏低,是否意味明星效應失效,余若薇強調,公民黨是講理念,從來都不是靠明星效應,又指議會工作不應只著重地區工作,「議會工作絕對與地區工作比,就算不是重要過地區工作,都是平排……睇考勤報告、政綱,不單是交足功課,比其他政黨絕不遜色。」 支持度一直在民調中高企,但最終得票只取得3萬票、奪取九東最後一席的梁家傑指,公民黨未來要強化地區工作,減少別人挖票。 湯家驊就未能令名單第二的曾國豐,雙雙進入議會表示,新人需要選民認受,但認為市民接受曾國豐的時間好快到。 余若薇又形容泛民在港島取4席,是「僥倖成分好大」,她以港島為例,指民建聯與獨立候選人葉劉淑儀名單,同得6萬多票,若配票成功,足以令建制派多取一席,「加埋有12萬票,若不是浪費票,得票一條長、一條短,就會多一席。」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08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8 ---------- |
香港經濟日報 A21| 2008立會選舉| By 辛佩蘭 |
2008-09-09 |
功能組激戰 勝負僅差數十票 9新丁入局 議會投票添變數 功能組別今屆選情激烈,多名候選人勝敗只差數十票。其中爭持最激烈的為旅遊界,本身為律師的謝偉俊以9票之微險勝自由黨董耀中;譚偉豪在資訊科技界以35票,擊退獲盈科李澤楷支持的莫乃光;本身為公立醫院醫生的梁家騮,得票只較醫學界明星何柏良多79票,戰況同樣驚險。 失3席 泛民僅保4席 總結來說,今屆有9名立法會功能組別新丁入局,最少4人屬於無黨派游離分子,為議會投票增添變數。 功能組別選舉昨清晨7時許,陸續有點票結果。在30個議席中泛民主派僅能保住4席,包括教育界張文光、法律界吳靄儀、社會福利界張國柱及衛生福利界李國麟。 同一時間,泛民失掉會計界、醫學界及資訊科技界共3席,削弱泛民在功能組別的勢力,包括公民黨譚香文輸給宿敵陳茂波,郭家麒敗給梁家騮,以及莫乃光輸給譚偉豪。 會計界陳茂波挫譚香文 泛民今年試圖攻堅其他功能組別,也未見順利。公民黨黎廣德在工程界,挑戰角逐第四屆連任的何鍾泰失敗,但雖敗猶榮,因兩人得票只相差193票。公民黨司馬文出選旅遊界成績欠佳,得票是4名候選人最少。民主黨吳永輝出選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未能成功挑戰泛聯盟的劉秀成。 社會福利界則屬泛民自己人之爭,本身是民協成員但以社總主席身份參選的張國柱,以2,591票絕對優勢,擊敗民主黨副主席狄志遠。 與莫乃光份屬友好,前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單仲偕坦言,對選舉結果感到十分痛心,因兩者的得票差距實在太少。他又透露,莫乃光可能提出選舉呈請,因其對手譚偉豪的IT達人廣告,由電視台拍攝卻放上選舉網站,莫乃光會研究應否計入及超出選舉經費。 4人無黨派 立場難捉摸 成功入局的立法會新丁當中,包括保險界陳健波、會計界陳茂波、醫學界梁家騮和旅遊界謝偉俊,4人均聲稱是獨立人士,沒有黨派背景,估計這4張游離票,將成為政府和泛民的靠壟目標,為未來議會投票添上變數。 政府消息人士分析,今年不少功能組別新丁,其立場難以捉摸,心裏寧願已合作4年的舊議員成功連任,即使對方是泛民議員,「你都唔知班新人打甚麼牌!」 ﹏﹏﹏﹏﹏﹏﹏﹏﹏﹏﹏﹏﹏﹏﹏﹏﹏﹏ 出局現任議員 職工盟劉千石︰低調工作 「我比較低調處理工作,我亦承認(於立法會)出席率不夠好,但若因落敗而退出政壇,就顯得很兒戲。」 ---------------------------------- 公民黨張超雄︰不變隱士 「可能中產認為我關注的議題,與他們關係不大,但我絕不會變成隱士,從來我都是一名『搞搞震』的人。」 ---------------------------------- 自由黨田北俊︰意料之外 「起初我有信心勝出,結果出乎意料之外,但於積極參與情況下退出政壇,感到很快樂。」 ---------------------------------- 自由黨周梁淑怡︰告急失敗 「昨日(前日)上午我已知選情告急,盡量勸支持者投票,但他們政治觸覺不太敏銳,投票意慾亦不很強。」 ---------------------------------- 民建聯蔡素玉︰繼續地區 「很對不起地區朋友、同事及助選團,最終令他們失望,但我會繼續地區,尤其是環保的工作。」 ---------------------------------- 公民黨譚香文︰冒牌搶票 「今屆選舉有冒牌民主派、建制派B貨,搶走了民主派的票,令建制派A貨當選。」 ---------------------------------- 工聯會陳婉嫻︰會外批評 「我於議會外,仍會是一名批評政府的麻煩友。」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08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9 ---------- |
香港經濟日報 A06| 要聞| 社評 |
2008-09-09 |
議會添吵罵 難助香港渡難關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由於中間選民投票人數大減,造成泛民未輸、建制未贏、自由黨大敗、社民連大勝之局。 選民支持議會內激進聲音增加,可預期議會內爭吵將更激烈、更民粹,此恐非正面對政經嚴峻挑戰的香港之福。 泛民未輸 建制未贏 泛民在直選及功能組別合共取得的議席,由上屆○四年的二十五席減至今屆二十三席,有認為泛民落敗,建制取勝,但此看法恐未覷全局。 不要說泛民的直選議席由上屆十八席,增至今屆十九席,更重要的是○四年立法會選舉,深受○三年七一大遊行影響,大量中間選民湧出投票,並非常態。更具參考價值的指標是○○年的選舉,當時直選投票率與今屆相若,那次泛民在直選及功能組別共贏得二十一席,今屆尚有增加。 換言之,今屆選舉泛民未輸、建制未贏。 大局如此,細分卻別是一番天地。建制派的自由黨在直選全敗,主席田北俊、副主席周梁淑怡亦墮馬,此既因其地區工作不力、受梁展文事件等拖累,更因中間選民少了逾三十萬人投票,當中包括不少不喜左派與民主派而選自由黨的選民,故令自由黨大敗。 另一重要現象是,相信因不少選民對政府施政不滿,或覺立法會有責無權,反正難成大事,故力撐泛民激進的社民連三人入局,包括近日以大聲責罵對手而成功出位的黃毓民,期望他們在議會內力批港府,為市民出氣。 以基層為號召的激進者獲選民支持,高票入局,未來議會肯定較過去四年更多爭吵與責罵;且由於代表商界的自由黨僅餘功能組別議席,親商界聲音減少,民粹聲音相對上揚,如要求政府派錢的壓力可能更增。 問題更甚的是,香港經濟勢將繼續放緩,已路人皆見,但明年經濟可能較今年下半年更差;放眼未來,香港在區域激烈競爭中,仍未找到經濟新引擎,長期競爭力恐將下跌,損害市民生活水平。 內耗加劇 市民受累 要解決上述問題,除需港府正面面對問題,不畏難地積極與各界共尋出路,制定方案,亦需建設性的立法會,發揮監察、督促、協助的角色,而非一個只為反對而反對、充斥吵罵的議會,那只會變本加厲地虛耗社會資源、精力與時間。 要突破上述困局,今次選舉結果難令人樂觀,公眾更有迫切提醒政府與議員,香港經濟與民生的前景艱難,要多做實事。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18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0 ---------- |
新報 A02| 有得有失 |
2008-09-09 |
蔡素玉落敗曾鈺成哽泣民建聯坐穩第一大黨 第四屆立法會60位新任議員已完全誕生,在立法會內泛民佔23席,建制派則佔去37席。在地區直選上,30個直選議席中,泛民在港島及新東均有意外收穫,「舊去新來」下由18席增至19席,建制派則只取得11席。功能界別方面,泛民原有七個功能界別議席中,只守得住四個議席,其他26個議席全歸無黨派人士及建制派。泛民雖在直選上是贏家,但議席卻輸掉三個。而建制派方面,亦有重新執位情況,民建聯雖然仍以13席,成為立法會內第一大黨,擁七席的自由黨成為第三大黨,但新建制派力量亦不可小覷,新一代建制力量葉劉淑儀及獲扶植的梁美芬等,均安然入局。過去兩屆選舉,一直在港島保持兩席的民建聯名單,得票一直與葉劉淑儀名單叮噹馬頭,兩隊名單分票不均,讓福將蔡素玉神話不再,史泰祖亦不能憑餘額入局。曾鈺成坦言,民建聯在港島的選票確有流失,去年補選輔助葉劉淑儀,是令其選票流失原因之一。 曾鈺成落淚葉太沉默 建制派在港島區得票比2004年選舉時少收了萬多票,共得12多萬票。選票流失,加上葉劉淑儀及曾鈺成名單分配不勻,令建制派不能重演以不足四成支持度就奪得一半席位的舊夢。葉劉淑儀名單比曾鈺成名單多出600多票。有分析指,葉劉淑儀名單除了吸收了上屆范太的票源外,還額外吸走了原本支持民建聯的票源,拉薄了民建聯的得票。蔡素玉未能連任,有望問鼎新一屆立會主席的曾鈺成在得知結果後,亦忍不住落淚。站在遠遠並當選的葉劉淑儀,亦沒有半點笑容。 民建聯在新東、新西及九東得票比例,均高於上屆,在港島則保不住7.4萬票,只有60,000票;葉劉淑儀也只得6.1萬票,應驗了建制派一直擔心的「雙輸局面」,即葉太也未能把史泰祖拉入局,建制派在港島只取兩席,四席則是泛民所佔有。建制派的「四二之比(建制取四席)」夢幻組合沒有出現。有建制派消息稱民建聯上屆取得兩席,只因對方陣營配票失誤,今次輸了,不能過於把責任放在葉太身上。消息稱民建聯輸掉兩席,是基於有「博一博」心態,原因是民建聯沒有與葉太配票,亦不去搶回上屆轉給葉太的票源,希望藉自己實力得回兩席,最終民建聯輸掉了蔡素玉。 曾鈺成在民建聯的記者會上表示,民建聯的票數的確有流失,但流失的原因還要進一步分析。他相信民建聯在港島的實質支持應比得票數字更高。曾表示,「係咪分票問題,仲要再睇」,明白選民不會盲目聽人分配。蔡素玉得知連任失敗後一直保持鎮定,惟隔日到街上謝票時終忍不住淚水,並謂「好對唔住選民」。除了葉劉淑儀分薄了原本民建聯的支持外,九龍西的梁美芬及田北辰出選,亦令民建聯名單支持度跌了近20,000票。獨立的葉劉淑儀與梁美芬,加上功能組別的陳茂波、譚偉豪,將會是民建聯架構以外的新興建制勢力。 陳克勤成最年輕議員 民建聯雖在港島出現閃失,但它實質的席數比上屆還多出一席,增至13席,力保立會第一大黨地位。除了區議會的葉國謙能重返議會外,王國興(以工聯會名義參選)亦成功透過新界西進入議會,送走同是建制派的自由黨周梁淑怡。以最近兩屆民建聯在新界西的得票比較,今屆民建聯成功開拓多近20,000票。自由黨的原有選票,特別是鄉事票被民建聯吸去。 新界東情況亦與新界西近似,今屆選舉票王劉江華在新東勇奪逾10萬票,還把排在名單第二位的陳克勤帶入立會。劉江華奪一席後,還剩下50,873餘額,比新東末席的劉慧卿名單多出17,668的剩餘票。譚耀宗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屆選舉民建聯「已達到預期目標,仲有少少進展」,而他們特點,就是在培養新人上有些經驗。因九西的李慧瓊及新東的陳克勤也是年輕議員,而陳克勤更是立法會內最年輕的議員,只有32歲。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1 ---------- |
新報 A06| 互相包容 |
2008-09-09 |
彭鍵基:投票點票暢順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立法會選舉結束,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表示,投票及點票整體運作暢順,體現了公平公正原則,選管會感到滿意。他會於三個月內向特首提交檢討報告。對於有關有人冒認政府代表進行票站調查的投訴,他表示調查後無足夠證據證明投訴屬實。 體現公平公正原則 彭鍵基說,投票結束後用了約九小時點算1,524,249張地方選區選票,和127,973張功能界別選票。他認為點票過程有效率,各項選舉安排充份體現公開、誠實、公平的原則,選管會整體上感滿意。選管會將詳細檢討各項選舉安排,研究進一步改善的辦法,三個月內向行政長官提交報告。 對於有投訴指有人冒認政府代表在票站做民調,彭鍵基指調查後無足夠證據證明投訴屬實。對於鰂魚湧和柴灣其中兩個票站停電,須分別順延投票時間25分鐘和7分鐘。他認為不會對選民造成太大不便或不公平,亦沒有影響點票時間。 另外,選管會前日一共收到2,046宗投訴,其中500多宗關於選舉廣告,240多宗關於選舉拉票噪音,50多宗關於票站調查,選管會將盡快處理。彭鍵基稱,選舉投訴限期至10月22日截止。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2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2 ---------- |
新報 A12| 2008立法會選戰| 天南海北| By 程介南 |
2008-09-09 |
投票率低氣象報告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低投票率,票站調查鬧出風波,自由黨地區選舉全軍盡墨,泛民減少至23席,民建聯10席成議會最大黨,未來議會年輕化,加入很多新面孔。這些都在傳媒報道中為人們所熟悉,然而這些結果應該怎樣解讀呢?今天先說低投票率。說到選舉,彷彿人們都認為投票率是愈高愈好,是耶非耶?然則,通常只是在社會出現重大危機動盪和抉擇之時,才會有超高的投票率,那麼怎樣才叫合理的投票率呢?至於說投票率高低對誰有利,那是完全另一回事。 太平盛世削弱投票意欲 與2004年相比,今次投票率下降10%,實際上少了20幾萬人投票,但是這個投票率百分比和投票人數,卻與2000年的相若。某個角度來看,2004年有特定的「議程」和氣氛背景,具有非常性,才會有高投票率。相反,太平盛世下,人們相對沒有投票的強烈意欲,說是政治冷感也未必是負面之辭。 今次選舉的周邊大氣候,是中國向好,正面的認同感前所未有,這包括震撼人心的四川抗震救災與激動自豪的北京奧運,2008年,中國多事但也多感動,但卻不會是感動香港人去投票。 大氣候之下有中氣候,年來香港內部確實也沒有轟動的政治話題,充其量是前有副局長的出台,再有梁展文事件而已。政客們私下竊竊偷笑說:「總算讓我們遇上了一個競選論壇的好話題,一個譴責官商勾結的好藉口。」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雖然還有人人都受害的通脹肆虐問題,但政客們嘴裏罵政府罵得夠狠,心裏卻是一樣的明白,哪個資本主義社會沒有通貨膨脹? 多條參選名單造成亂局 當然直接影響投票率的,還有中氣候中的小氣候, 那就是泛民陣營中,也包括建制陣營中的「各自參選名單」,以及因此造成的混亂局面。 假如我一向支持民主黨的,現在這個區出現了兩條民主黨參選名單,我真不知道該怎樣投票,不如就不去投票還省事一點。同樣道理,去年補選我投了葉劉一票,今年是繼續投葉劉還是轉投曾鈺成?尤其是當最後時份「全人類打告急牌」,再加上連番論壇亂過《亂世佳人》,得個嘈字,真會叫選民不知所措,並因而卻步, 去投票簡直有自我侮辱降格之感。 如此大中小氣候,有正面有負面,合成了投票率低的原因。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5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3 ---------- |
太陽報 A01| 要聞| 頭條 |
2008-09-09 |
齊齊殺入議會勢好戲連場 激男三重炮曾蔭權噩夢成真 第四屆立法會選舉落幕,僅成立一年多的社會民主連線一舉奪下三席,主席黃毓民首次參選,便在九龍西高票當選,同樣打正「倒曾」旗號的黨友「長毛」梁國雄和「大舊」陳偉業,亦成功在新界東和新界西保住議席,三大重炮手一同進身立法會。黃毓民直言,社民連獲勝與市民不滿曾蔭權政府施政及民主派問政「和稀泥」有關,三重炮手入局後,立法會勢必「好戲連場」,社民連更不排除會對曾蔭權提出不信任動議,實現他們參選時「令曾蔭權噩夢成真」的口號。 前日結束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地方直選共有一百五十二萬四千二百四十九人投票,投票率為百分之四十五點二,較上屆下跌十點四四個百分點,功能組別投票人數則有十二萬七千九百七十三人,投票率為百分之六十點三,較上屆下跌九點八個百分點。 「泛民生派」奪三分二議席 以政黨區分,民建聯以十席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其次為民主黨八席、自由黨七席、公民黨五席,四大黨都在競選期間承諾支持徹查梁展文事件和檢討副局長薪酬。若以經濟民生立場區分,多次「倒戈」反對政府的工聯會由三席增至四席,勞聯李鳳英、街工梁耀忠和職工盟李卓人成功連任,令工會勢力進一步坐大,加上主打草根基層的社民連、民協和民建聯亦有議席進帳,代表工商界的自由黨失利,令今屆的「泛民生派」議員數目增至接近全體議席的三分之二。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指出,泛民議席今屆僅輕微減少,工會和民生派勢力坐大,令行政立法關係有進一步惡化的危機;加上曾蔭權最近民望急跌,外圍又有全球經濟放緩、通脹持續高企和次按危機惡化等問題,政府施政勢必更加舉步維艱。 成立只有一年多、定位為激進反對派的社民連,在今屆選舉表現突出,五大地方選區有三區勝出,其中黃毓民以三萬七千五百五十三票在九龍西當選,高於扎根該區十多年的民協馮檢基和民主黨涂謹申,比同樣是首次參選但最終慘敗的公民黨毛孟靜,得票更高出超過一倍,成為泛民在該區的票王。選舉主任昨日在票站中心宣佈他當選時,其支持者在台下大喊:「邊個最夠薑?毓民最夠薑!」聲勢浩大。 即使是該黨落選的「阿陶」陶君行和「阿牛」曾健成,得票亦絕不失禮。陶君行在被指大局已定的九龍東取得二萬八千六百九十票,一度對公民黨梁家傑和民主黨李華明構成威脅。「阿牛」在有多張泛民名單的香港島亦取得一萬零二百零二票,差不多是他上屆以無黨派身份參選時得票的兩倍。 選民睇穿民主黨公民黨 黃毓民指出,他與其他社民連成員均有好表現,顯示有很多市民不滿曾蔭權施政,認為政府未能解決高通脹、貧富懸殊和利益輸送等問題,並且不認同民主黨及公民黨一方面口講爭取普選,另一方面則派人參加小圈子的功能組別選舉,市民希望激進反對派進身議會,為小市民發聲。 問及他與梁國雄及陳偉業一同入局,是否代表「曾蔭權有難」,他笑說這純屬選舉言論,三人的首要任務是加強監督政府和改善基層生活,包括落實最低工資立法、爭取增加生果金和檢討綜援制度等,若政府繼續倒行逆施,不排除會對曾蔭權提出不信任動議。 問他會否將台灣的議會文化帶入香港,黃毓民強調會盡量遵守議事規則,但遇上不合理的對待,亦不排除在規則範圍外抗爭,並透過街頭行動況應外合,總之就是「好戲連場」。三人會盡快開會商討在新一屆立法會的詳細分工和工作大計。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第一手消息請瀏覽on.cc《即時新聞》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4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4 ---------- |
太陽報 A02| 要聞 |
2008-09-09 |
17低票參選人沒收按金 【本報訊】本屆立法會錄得最多人報名參選紀錄,但是投票率偏低,不少參選人所得的票數極低,根據選管條例規定,當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取票低於百分之三,將被沒收選舉按金,按今年選舉結果,共有十七名單參選人「被罰」,合共為庫房進帳八十萬金額,其中十五名單參選人為地區直選,包括自由黨林翠蓮、民主黨張賢登及民協蔣志偉。 根據選舉條例,立法會候選人須繳付按金,地區直選每張名單需五萬元,功能組別每張名單需兩萬五千元。若兩部分的候選人,無法取得百分之三或以上的選票,按金便會被沒收。 功能組兩人受罰 按今年選舉結果,共有十七名單參選人被沒收選舉按金,多來自參選人較多、各張名單票源被大幅攤薄的新界西及九龍西,各有五名單參選人被沒收。當中亦不乏政壇熟悉面孔,包括港島的林翠蓮、民主黨的黎志強,以及新界西的張賢登和蔣志偉。 功能組別方面,由於參選名單較少,票源較集中,故只有二人被沒收按金,他們是會計界的嚴定偉,以及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陳贊輝。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5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5 ---------- |
太陽報 A28| 社論及專欄| 紀曉嵐 鐵筆| By 柳太極 |
2008-09-09 |
誰願與曾小子一起努力 香江四年一度的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反對派大致保住原有席位,建制派的進帳也差不多。反對派雖然保住了原有席位,但人事構成發生了變化,出現所謂以新代老之局面,建制派的情況也差不多。新一屆立法會是香江回歸以來新面孔最多的一屆。 然而,今屆投票率卻大跌一成,市民對選舉反應冷淡。雖然今屆選舉是參選名單最多的一次,是各路英雄全然不理「協調」、各自為戰、「七國咁亂」的一次選舉,但老百姓的投票意欲卻撩撥不起來。儘管各路參選人在投票前幾天就胡亂大打「告急牌」,呼天搶地,大喊救命,但多數選民冷眼旁觀,一副「由得佢死」的樣子,就是不出來投票。 曾小子在投票當日,也大聲呼籲選民踴躍投票,還假惺惺地說甚麼「為我們將來四年——現時世界上經濟將會面臨嚴峻考驗的四年,選出我們屬意最理想的立法會議員,與香港市民和特區政府,一起努力,創建一個經濟蓬勃、社會和諧的香港」。曾小子的呼籲,多數選民根本當成耳邊風,因為他們知道這小子又在口是心非。甚麼經濟將會「面臨嚴峻考驗」,他不是吹噓香港經濟二十年來最好嗎?不是吹噓他正在給香港經濟「創造黃金十年」嗎?面對早已出現的通脹如虎,他不是視而不見嗎?面對早已怨聲載道的民生疾苦,他不是冷漠麻木嗎? 甚麼「一起努力,創建一個經濟蓬勃、社會和諧的香港」,他不是對經濟發展除了高大空就是空大高嗎?他找出了香港經濟轉型的辦法了嗎?他能不能不依靠朝廷「送大禮」就能重振香港經濟? 甚麼「社會和諧」?曾小子私慾膨脹、野心勃勃,為建「曾家軍」和「曾家天下」無所不用其極,又是大鑽《基本法》的空子,又是「政治愚蠢」,試圖「八國聯軍」、「外籍兵團」治港,又是「黑箱作業招納子弟兵」,又是大灑公帑,用納稅人之血汗錢「猛益」自己友,引起物議沸騰、輿情抨擊,社會怎能「和諧」?曾小子在逆行倒施之時,心中只有他自己和他那個黨羽小圈子,何嘗會有整個「社會」?何嘗顧及到社會和諧不和諧? 民望大插水品格缺誠信 曾小子施政三年,凡此種種,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謀私攬權,已在香江子民心中失去了為政者起碼的誠信。一個沒有誠信的執政者對社會和民眾的任何呼籲喊話,難道還會有作用嗎?還會有人聽之信之嗎? 目前的曾小子已經是一個民望大插水、品格缺誠信的「跛腳」特首,這樣的特首,無論甚麼樣的參選人被選進立法會,他有資格和人家「一起努力」嗎?又有誰願意和這麼一個民心喪盡的特首「一起努力」呢?他已經佗衰朝廷了,還要佗衰議員嗎?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6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6 ---------- |
太陽報 A19| 太陽虹| 正本清源| By 林思源 |
2008-09-09 |
單說不行要緊是做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終於結束了,令人如釋重負,倍感輕鬆!連日來高噪音的宣傳車穿梭不絕,競選論壇的潑婦罵街聲震耳欲聾,各式各樣的拉票阻街令人深感厭倦,連串疲勞轟炸確實使人喘不過氣。其實,投不投票、投給誰人,選民心中有數,候選人過分造作、強行拉票,未必有效。 更何況,有些議員講一套做一套,過了海就是神仙,一旦上位,便忘乎所以,既不履行職責,連出席會議都欠奉,導致經常流會,令選民深惡痛絕。議員將要大加人工,是否物有所值?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立法會選舉,可說閱盡人生百態。幸運當選者意氣風發,振臂歡呼;被選民唾棄者黯然離場,面現淚光,百般滋味在心頭。儘管競選之路崎嶇難行,但依然有人樂此不疲,前仆後繼。 古羅馬散文家小普林尼曾經說過:「人人都騙人,也都在受騙,但沒有一個人能騙過所有的人,也從未有所有人都在騙一個人。」巿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新貴議員的參選政綱、競選承諾,若不能在議會兌現,或不能真正為民請命,有所作為,遭選民唾棄乃正常現象! 今屆立法會選民創下三百三十七萬的歷史新高,參選人數和名單都破紀錄,但投票人數和投票率卻遠遜上屆,即使政府民望下跌和各黨派紛紛告急,亦無法把投票率谷至與上屆看齊。看來選民對選舉熱情冷卻,很值得政府、政黨和議員深刻反省。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偏低,變相淪為小圈子遊戲,嚴重削弱立法會的認受性,議員的代表性亦深受質疑。看來,尊貴的議員們若要改變負面形象,便要好好學習魯迅先生的名言:「單是說不行,要緊的是做。」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8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7 ---------- |
太陽報 A19| 太陽虹| 大舊在此| By 陳偉業 |
2008-09-09 |
社民連創新天 二○○八年立法會選舉終於塵埃落定,整體而言,民主派及保皇黨所取得的議席與上一屆相差不大。功能組別方面,泛民喪失了醫學界及會計界功能組別的議席,但在地區直選中,仍然能夠保持十九席。 然而,在今屆立法會中,以抗爭路線為基調的社民連迅速冒起,卻引人注目。在今次選舉中,民主黨及公民黨,其議席數目基本上沒有增加,但社民連卻有一席進帳,其中梁國雄及黃毓民,更在參選地區以高票當選,社民連因而成為民主派第三大政黨。 社民連在今次的立法會選舉中,獲得選民的擁戴,顯示不少香港市民均對抗爭路線表示支持。事實上,社民連獲得市民認同早已有跡可尋。社民連創立至今短短兩年,曾進行不少社會抗爭,不少行動如遊行集會等,均有不少市民參與,當中更有不少是被視為對政治冷感的年輕人。社民連成員的行動,更成為網民的焦點,黃毓民、陶君行及梁國雄的發言,在YouTube的點擊數經常超過一萬以上,而在不少討論區,亦有不少支持社民連主張的論壇,並激起熱烈的討論。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創辦的MYRADIO,更是香港收聽率最高的網上電台,不少年輕網民,亦被黃毓民的社會民主主義主張吸引,成為社民連的忠實擁躉。 由此可見,社民連爭取社會公義、全面普選,反對官商勾結等主張,以及透過抗爭改變社會的路線,是獲得眾多普羅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支持。 社民連在立法會選舉上的成功,顯示主流民主派及保皇黨並不能完全代表市民的訴求。故此,雖然社民連只有三位議員,但港府及北京政府不應以排擠及漠視的態度對待社民連,否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民連所代表的憤怒及不滿的情緒終會爆發,對特區的管治會構成重大威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8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8 ---------- |
信報財經新聞 P09| 政策政情 |
2008-09-09 |
曾鈺成不排除部分選票轉投葉劉 民建聯是今屆立法會選舉的大贏家,除了港島區現任議員蔡素玉【圖右】落馬之外,民建聯總共奪得十三個議席,包括九席來自地區直選以及功能組別的四席,繼續穩坐議會第一大黨寶座,前主席曾鈺成【圖右二】更成為新一屆立法會主席的熱門人選。 不過,空降港島區參選的曾鈺成號召力較預期遜色,未能成功帶領蔡素玉連任。曾鈺成也指出,民建聯在港島區部分票倉失守,出現選票流失的現象,不排除有相當部分民建聯的支持者,轉投匯賢智庫的葉劉淑儀,至於選票流失的原因有待進一步分析。 民建聯已故主席馬力與蔡素玉去屆憑七萬四千票奪得港島區兩個議席,曾鈺成今次空降港島繼續夥拍蔡素玉出戰,結果,只是奪得僅僅超過六萬票,較去屆流失了約一萬四千票。難怪曾鈺成前晚到達點票中心時神色凝重,在得知黨友蔡素玉連任失敗後,忍不住擁抱著對方痛哭,反而,蔡素玉顯得較堅強,一直面露笑容。她其後表示,已經有心理準備,未來會繼續做好環保工作。 曾鈺成事後承認,部分民建聯有紮實地區工作的選區出現選票流失的現象,他不排除有相當部分的支持者轉投葉劉淑儀,真正原因需進一步分析,但相信民建聯在港島區的支持度,應該高於選票數字的反映。 曾鈺成又指出,民建聯在東區的支持度理想,但明白票倉不是永恆的,每個政黨都可以為市民做地區工作爭選票,並無「鐵票」之說,日後會在這些區域加強工作;同時希望可以兼顧到傳統的弱區例如山頂和半山等,未來方向將爭取各階層支持。 問及未來會否因競逐立法會主席一職而忽略地區工作,曾鈺成強調,未有考慮這個問題。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則指出,由於選舉剛完成,尚未召開黨團會議,但該黨會盡快就立法會主席一職作出研究。譚耀宗又在民建聯昨天召開選舉總結會上表示,該黨今屆取得十三個議席,較四年前多一席,惟對蔡素玉未能連任感到可惜,但強調今次選舉已經達到預期的成績■ |
|
文章編號: 20080909391004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9 ---------- |
都市日報 P01| 要聞| 頭條 |
2008-09-09 |
自由黨直選慘敗 田北俊退出政壇 原本在立法會坐擁10個議席的自由黨,在地區直選中全軍覆沒,新一屆只能保住7個功能組別席位。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對選舉結果感失望,隨即辭去黨主席職務,並退出政壇。而副主席周梁淑怡除辭去副主席之職外,昨早亦向特首辭去行政會議的職務。有學者認為,自由黨若不再進行大改革,只會逐步萎縮。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出選新界東,只取得約2萬8千票,較上屆得近7萬票,流失近4萬多票;副主席周梁淑怡出選新界西亦只取得2萬1千多票,較上屆少了近3萬票。連同首次出選九龍西的田北辰及出選港島的林翠蓮雙雙敗北,令自由黨在地區直選全軍盡墨。在公佈結果的一刻,田北俊及周梁淑怡亦難掩失落之情。 田北俊坦言感到失望,並對選舉失利負責,辭去黨主席一職,只出任普通黨員,還退出政壇。周梁淑怡除宣佈辭去副主席職位外,昨日還向特首辭去行政會議的職務。 她解釋,能作為行會成員,主要是因為直選議員,今次落選,便失去了代表性,是時候退下來。不過,二人均表示,未來會繼續協助自由黨發展。 自由黨代理主席劉健儀表示,對田北俊及周梁淑怡請辭感心痛,但會尊重他們的決定。劉健儀又說,自由黨會全面檢討未來的路向,包括與選民的溝通方式,及會謙虛汲取今次的經驗。 周梁辭行會職位 對於直選落敗原因,周梁淑怡認為,主因相信是投票率低,「我們的支持者較為溫和,政治觸覺不敏銳,候選人在選舉論壇有很多不理性的討論,令他們感到抗拒,甚至不去投票,影響結果。」她又表示,「告急」已被其他候選人濫用,演變成「狼來了」,所以她拒絕告急。 憂礙商界參選意欲 田北俊亦承認,梁展文事件對選情有一定影響,不過,他認為,該黨成員劉皇發協助民建聯拉鄉事票對選情影響不大,因該黨在各小區得票都有下跌。 自由黨選舉失利,田北俊坦言,擔心影響工商界參選直選的意欲,但他仍希望自由黨與其他工商界人士繼續參加下屆直選。他並重申,自由黨原則上仍支持2017年行政長官及2020立法會普選,但當中細節,要留待下屆領導層討論。 自由黨在功能組別中,派出8名黨員參選,當中7人當選,包括商界第一組別的林健鋒、紡織及製衣界的劉柔芬、批發及零售界的方剛、及航運交通界的劉健儀。至於另外3名當選人士為自動當選,包括鄉議局的劉皇發、工業界第一組別的梁君彥和飲食界的張宇人。至於被視為大熱的旅遊界功能組別候選人董耀中,則以9票之差敗於獨立候選人謝偉俊。 自由黨或失向心力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自由黨其中一個敗因是過去十多年未有投放資源培訓人才,但未來功能組別的空間將愈來愈小,若自由黨不銳意改革,培訓新人,爭取直選議席,恐怕影響力愈來愈細,亦難以吸引人才加入,走向逐步萎縮。 馬嶽並指出,自由黨選舉失利,不能代表工商界對直選卻步,因根據很多外國的經驗,不少工商界人士願意出資培育專業人士參政。而本港工商界亦不一定要加入自由黨,可另起爐灶,倡議自由市場經濟,相信會有一定吸引力。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今次選舉對自由黨的衝擊最大,日後有可能出現挖角潮,失去向心力。 (相關新聞見第2、4、 6、 7、20、21頁)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100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0 ---------- |
都市日報 P04| 立法會選舉專輯 |
2008-09-09 |
政壇老將紛紛落馬 今次選舉戰情激烈,有十名現任議員席位不保,其中包括六位直選議員及四位功能組別議員。除自由黨的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下馬外,從政多年的民主派人士楊森及劉千石,以及民建聯蔡素玉及工聯會陳婉嫻等亦無法連任。 在九龍西落敗的劉千石表示,尊重選民的決定,強調過去四年,只是低調處理問題, 但這方式未必為人接受。他又說,不少勞工問題,並非短時間內可以解決。 從政17年的他表示,不會退出政壇,會繼續維護打工仔權益。 被問到是否選舉工程導致今次落敗,劉千石回應,選舉論壇沒政策上辯 論,只是意氣爭拗,自己不出席論壇是對現時選舉文化的一種意見表達,他不同意選舉議員是處理社會問題的方法,應以包容去取得共識。 由於需要讓新人入局,前民主黨主席楊森及工聯會陳婉嫻需排在名單中的第二位,兩人都在選舉中落敗。雖未能連任,陳婉嫻未見傷感,她對早前部署的接班計劃成功落實感開心。 民建聯蔡素玉亦難逃敗選的命運,蔡素玉在4年前以些微選票,「戲走」泛民主派候選人何秀蘭,今次蔡則不敵排在公民黨名單第二位的余若薇。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1001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1 ---------- |
英文虎報 P01| Front Page| headline| By Bonnie Chen and Nickkita Lau |
2008-09-09 |
Final farewell Liberal Party leader James Tien Pei-chun and his deputy Selina Chow Liang Shuk- yee resigned yesterday,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arty's shock loss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The pro-business Liberals - reduced to seven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seats - had once hoped to become the largest party in the legislature, but now find themselves trailing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which, with ally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holds 14 seats and the Democratic Party with eight. Tien, the party chairman, lost his seat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and vice chairwoman Chow failed to hold on to her New Territories West seat. Chow also resigned from the Executive Council, saying she could no longer act as a bridge between the legislature, public,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he Liberals had four tickets contesting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but failed to secure any seats - and to add insult to injury lost the tourism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The Liberals' defeat could have other repercussions, with a pro-Beijing businessman suggesting that another party to represent business interests may emerge. A government source said the loss of three Liberal legislators could also result in less opposition to government "giveaways." Vice chairwoman Miriam Lau Kin- yee, who was reelected to the transport constituency, will take over as acting party chief. Lau, who had been tipped to be Legco president, said she would not take up the post. Chow blamed the party's failure on the low turnout, saying their supporters tended to be moderate and less conscious about politics. Lau said the party had failed to convey its principles to the public and that it will now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to find out what went wrong.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 who will start meeting legislators today, said he had received Chow's resignation and would take the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A source said Tsang may reshuffle his Cabinet as a result of the election. The source said while the Liberals sometimes give the government a hard time, as was the case with the Article 23 anti-subversion legislation, they were generally pro-government. However, as representatives of the business community, the Liberals often opposed government giveaways when the economy was poor. Tien said the many reasons leading to the party's failure may include the scandal surrounding former housing chief Leung Chin-man. Chow said she knew her situation was bad during the day, but had refused to make urgent appeals because everyone was crying wolf at the time. A pro-Beijing businessman told The Standard he was surprised by the Liberals' election washout. He believed this would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political scene and the business sector in particular. He said the party had influence on the Hong Kong General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the Federation of Hong Kong Industries, of which most local companies and manufacturers are members. He said it was now possible some business leaders may become interested in running another party to represent business interests and he believed Beijing would also approve the formation of such a party.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8006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2 ---------- |
am730 M06| 2008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選票流向葉太 蔡素玉落馬 被喻為「選舉機器」的民建聯,在今次選舉充份發揮其吸票威力,取得立法會10個議席,成為第一大黨。其中尤其在新界東、西兩個地區直選,分別以逾10萬票及9萬票的王者姿態,各取兩個議席,劉江華、陳克勤亦成為新一屆票王。不過民建聯承認,部分選票流向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的葉劉淑儀,黨內會認真檢討。 民建聯在新界東、西兩選區都傳出喜訊,劉江華以102,434票成為全港票王,並成功帶領第二梯隊的陳克勤入立法會,為民建聯注入新力量。將以32歲之齡,成為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的陳克勤表示,會將年輕一代的聲音帶入議會。 新界西譚耀宗和張學明,亦同樣以多出第二名對手一倍的票數92,037票,雙雙入局。譚耀宗多謝盟友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在鄉郊票方面支持,不遺餘力,很多謝他。 除了陳克勤,首次領軍出選九龍西的李慧瓊亦報捷,民聯建主席譚耀宗表示,這顯示今次立法會選舉中,民建聯在培養新人方面取得經驗和成績。 不過,港島區的曾鈺成,雖然以逾6萬票成功連任,卻絲毫沒半點喜悅,因為名單得票並不足令拍檔蔡素玉齊齊連任。曾鈺成得悉結果在點票中心的台上顯得十分失望,哽咽地說自己未能按支持者的期望,取得兩席,「我……我同我幾位拍檔一齊,喺過去呢段時間做呢個選舉工程,我自己覺得係非常榮幸。」港島向來是民建聯的龐大票倉,但議席由4年前的3席減至只剩一席,曾鈺成不排除有部分選票流向理念近似的葉劉淑儀,他指,地區工作各有各做,明白即使自己票倉亦不是十拿九穩,會視今次結果為一次鞭策,今後會反思地區工作有何不足之處。 民建聯共13名黨員當選,包括10名民建聯名義出選,及3名工聯會名義出選的候選人,總數較上屆多1席。民聯建主席譚耀宗透露,本週三將會見特首,針對抗擊通脹、改善民生等問題,提出20項改善措施。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92000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3 ---------- |
am730 M08| 2008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10舊人落馬20新面孔登場 今屆立法會選舉戰況激烈,10名尋求連任的舊人被擯出局,取而代之有20張新面孔,其中3人重返議會。一眾議會新丁包括前高官及多名政黨新生代,「名咀」黃毓民更挾高票當選,成為最矚目新人王之一,他指加入議會後會加強監察政府的力度,並會繼續抗爭,並形容日後會「好戲連場」。 首次參選的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在九龍西以3萬7千多票晉身議會,得票更勝在地區紮根多年的民協馮檢基及民主黨涂謹申。一向走抗爭路線的社民連,在今屆選舉共取得3席,他承認過去憑梁國雄一人在議會的作用有限,他形容自己入會後將會「好戲連場」,社民連除了會加強監察政府的力度,亦會在「議事規則」範圍內繼續抗爭,並繼續直斥權貴。 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亦成功當選,她指自己轉換身份成為議員,需要時間學習。當年因23條立法下台的葉太說,她已吸取教訓,明白一些敏感的條例須獲巿民支持,她會以民意為依歸。她又說,自己喜歡發表意見,故無興趣出任立法會主席。 被指是「隱形左派」的梁美芬,以獨立名義首次參選勝出,她指自己「經歷被抹黑、抹紅同扣帽子仍得到咁好成績」,證明選民希望議會內有獨立專業聲音,她希望進入議會後改變文化,期望立法會日後不再吵吵鬧鬧。 新一屆立法會亦有多名具政黨背景的新生代,包括公民黨矚目新人陳淑莊,她繼去年首次出戰區議會當選後,今番再下一城,與公民黨黨魁余若薇雙雙當選。另一名是新界東民建聯的陳克勤,由劉江華帶入議會。 葉國謙 黃成智 何秀蘭重返議會另外,今屆選舉有3人重返議會,包括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民主黨黃成智、以及上屆在港島區因泛民配票失敗而出局的何秀蘭,她昨日凌晨得悉結果後淚灑當場。她拒絕以「吐氣揚眉」來形容自己重返議會,形容今次是港島區選民的勝利,並會視自己為新人參與議會的工作。 有人歡喜有人愁,今屆選舉有10名現任議員連任失敗,包括由社福界轉戰新界西的公民黨張超雄,他對落敗感到失望,今後會在大學全職教書,但強調「一定唔會退出變成隱士。」另外,挾知名度參選九龍西的自由黨田北辰,取得1萬3千多票落敗,他自言「有建制派包袱,無建制派本錢」,既無鐵票,地區工作亦只剛起步,但仍獲逾萬票已非常難得,故對敗選不感失望,但目前未決定將來會否再次參選。 |
|
文章編號: 20080909892001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4 ---------- |
頭條日報 P02| 港聞| 頭條 |
2008-09-09 |
自由黨潰敗直選「盡墨」 田少辭黨魁 周梁退行會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自由黨遇上回歸以來最大挫敗。除直選「捧蛋」外,連「十拿九穩」的旅遊界功能組別亦意外失落,今屆僅得七個功能組別議席,比上屆總數的十席銳減三席。連任失敗的正、副主席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同為選舉失利而請辭。田指將淡出政壇;周梁淑怡昨辭去行會職務。事件令本港政治光譜中,頓失工商界色素。 田北俊和周梁淑怡四年前分別在新東和新西出征直選雙雙勝出,令自由黨氣勢如虹,連同上屆的八個功能議席,該黨共奪十席,成為立法會第二大黨,僅在民建聯之後。
痛失旅遊界議席 然而,田北俊、周梁淑怡昨天尋求連任,被其他建制派分薄票源,田只得二萬八千八百七十五票,周太得票更低至二萬一千五百七十票,同告連任失敗。該黨港島區參選人林翠蓮成績更為不堪,只得寥寥二千一百多票,成為港島十張名單中,得票第二低,而首次出戰九龍西的田北辰亦敗陣,令該黨在直選「捧蛋」。 自由黨在功能組別亦失去一席。旅遊界的楊孝華今屆未有參與角逐連任,一心交棒予黨友董耀中,但身為旅遊業議會總幹事的他卻不敵「空降」的謝偉俊,輸掉旅遊界議席,令自由黨只在航運交通界、商界(一)、工業界、紡織及製衣界功能界等七個功能組別議席。
田北俊:淡 出政壇 田、週二人對選舉失利,失望之情盡現,不時搖頭歎息,但仍然有風度地向其他當選人道賀。兩人昨午宣佈,承擔負責,辭任黨的正、副主席職位。田向支持者道歉,承認拉票不力及得不到市民支持,認為有必要檢討政治定位。雖然直選失利,但他表示,希望商界不會改變對普選的支持。從政二十三年的他決定淡出政壇,他說:「我會留任做一個普通會員,但不會再做常委、執委……日後我唔會搵你們(記者)飲茶。」代理主席劉健儀表示,自由黨會檢討向選民傳遞訊息的方式。 周太表示,自由黨票源主要來自溫和、政治觸覺不強的選民,但支持者對今屆選舉不太熱衷,影響自由黨選情。她已向特首曾蔭權辭任行政會議成員。曾蔭權回應,會因應政治形勢,審慎考慮後再作決定。有學者分析指出,自由黨失去地區支持,非一日之寒,出於該黨長期缺乏地區工作,在公共事務論述及主張上,又向商界利益傾斜,偏離民意。
乏地區工作偏離民意 嶺大公共管理研究部主任李彭廣指出,自由黨未能吸取去年區議會選區落敗的經驗,未有投放資源擴展地區工作及網絡,導致地區支持度不足,加上自由黨在多項公共政策偏離民意,尤其在最低工資問題上態度強硬,較政府保守,「自由黨在選舉論壇的論述太差,被人標籤為富貴黨,成為失分原因之一。」相關新聞詳刊P4 -P16及P31版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3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5 ---------- |
頭條日報 P30| 港聞| 中環HighTea| By 黃麗君 |
2008-09-09 |
商界不能害怕直選 選舉過後,傳媒焦點都不離誰是大輸家,誰是大贏家。自由黨因為爭取連任的主席田北俊和副主席周梁淑怡雙雙在地區直選中下馬,加上新丁田北辰和林翠蓮分別在九龍西和港島參與直選亦落敗,在直選戰場上全軍盡墨,成為最大輸家。而以黃毓民為首的社民連在五個地區直選選區中,高票贏得三席,氣勢如虹,成為今屆選舉的大贏家。 自由黨定位是代表商界利益,社民連是不折不扣的基層黨,自由黨敗,社民連勝,便立刻有人聯想到是很多選民仇視商界,重視捍衛基層利益的一個反照,但事實是否如此,從其他政黨的得票情況,實可作旁證。
自由黨得票 銳減 連任失敗的田北俊在今屆選舉中只取得接近二萬九千票,較上屆選舉少三萬二千多票,周梁淑怡取得二萬一千多票,也較上屆少二萬八千多票。在兩人參選的兩個選區中,以高票取得議席包括民建聯和民主黨兩大陣營的候選人。在田北俊參選的新界東選區,由劉江華率領的民建聯名單成為本屆票王,取得超過十萬票,其他高票當選的有取得超過四萬票的民主黨鄭家富名單,黃成智名單和社民連的梁國雄。 在周梁淑怡參選的新界西選區,由譚耀宗率領的民建聯名單贏得超過九萬票,贏得超過四萬票的有職工盟的李卓人,民主黨的李永達名單和街工的梁耀忠,在這批高票當選的名單中都有好些共通點,包括民建聯、民主黨、職工盟和街工都有長期在地區工作的往績,民建聯的龐大地區網絡和高票當選的泛民團隊的深厚地區聯繫,是他們致勝之道,他們所得的每一票,是多年來的工作累積所得成果,他們的成功說明了地區工作才是致勝的根基。 賽後檢討,民主黨表示選舉結果反映了他們的地區工作紮實,以黃成智為例,他在上屆落敗而今屆得票超越鄭家富,除了是鄭家富配票予他之外,過去四年他並沒有因落選而離開地區工作,相信也是原因之一。民主黨在今屆贏得並不輕鬆,展望未來,他們更加要緊記要做好地區深化工作,否則老本遲早會吃光! 地區工作不能被明星效應取代,香港很多選民比我們的政黨更加精明,對如何實踐政治比部份政黨更加成熟。選民需要的是從候選人中看得到、體會得的政治和社會承擔。自由黨在過去四年的地區工作有幾深入,他們應當最為清楚,沒有實質的地區工作支持,議席只會是一堆堆的政治泡沫,遲早爆破。
阿田鬥志可
嘉 在幾位落選的自由黨人中,最令人覺得有希望的還是田北辰。在知道自己落敗後,他是唯一一位稱在未來要思考如何做地區工作,一次失敗並未令他對直選退縮,或許是基於他過去幾個月艱苦的競選工程所磨練出來的意志。 香港在邁向全面直選,商界要不怕直選才可避免出現一個扭曲的政局,今後商界不要以田、周兩人的失敗為不選的藉口,而應以之為推動商界積極參與的珍貴一課!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7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6 ---------- |
大公報 A04| 要聞| 井水集| By 關昭 |
2008-09-09 |
劉慧卿竟惡罵傳媒 立法會選戰已告一段落,不過,反對派在競選過程中的一些醜惡嘴臉,卻叫人「難忘」! 就在昨日凌晨的「九展」點票中心內,「訓街卿」起初以為大勢已去、當選不成,竟然老羞成怒,在記者面前厲聲怒罵起來。 她首先罵選舉投票率回落,是因為中央和特區政府使出「毒招」,又是京奧、又是金牌選手訪港,如此把市民的注意力都搶過去了,投票率還能不低嗎? 「訓街卿」大概真是怕輸怕急了,京奧舉行、金牌選手,與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有什麼關係?前者是國際體壇盛會、後者是國民人人自豪,如果要說有「影響」,只能是市民心情更愉快、對社會更關心,又何來「拖低」投票率? 為了自己的私利,劉慧卿不惜把奧運會、把金牌選手、把市民的熱情都說成是對香港不利的、負面的東西,這種誣衊,也未免太狂妄和太低能了吧? 更有甚者,劉慧卿在痛罵京奧、痛罵金牌之後意猶未盡,竟矛頭一轉,又指向傳媒頭上來。她在眾多的採訪記者包圍中說,你們傳媒都是受人利用的,我的選舉消息你們都不報道,我的普選議題這麼重要,你們一隻字也不報道,你們是要將我「邊緣化」,你們這樣做是香港的羞恥……! 好個「訓街卿」,傳媒沒有大版篇幅刊登她的參選消息、報道她的「一人一票雙普選」,就是被利用、就是將她「邊緣化」、就是「香港之恥」,她大小姐真有那麼重要、影響真有那麼大嗎?事實是,部分傳媒報道她的參選消息篇幅並不少,如今當選了,是她自己本事,如當選不成,就是傳媒「靠害」,如此諉過於人,當選了也不光彩。 更可笑的是, 「訓街卿」在大罵本地傳媒的同時,卻對外國傳媒大大捧場,她趾高氣揚的對「港記」說: 「你們不採訪我無所謂,去年一年,就有七、八家外國報紙派人來港訪問我!」看,劉慧卿就是與外國傳媒如此密切,不過,她沒有說,她在那些訪問中,罵香港罵了多少遍?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7 ---------- |
大公報 A04| 要聞 |
2008-09-09 |
新一屆立法會「大洗牌」 10 議員 「落馬」 17 新貴接班 【本報訊】新一屆立法會議員昨晨順利產生,有「新丁」晉身議事堂,自然有現任議員「下馬」。經過一輪「大洗牌」後,新一屆六十位立法會議員中共有十七位「新面孔」上場,成為歷次選舉之冠;同時,十位現任議員未能連任,包括較資深的議員陳婉嫻、劉千石和周梁淑怡等;另外,三人在今屆選舉後重返議會 十七名新丁議員中,地區直選佔八人、功能界別佔九人,當中不乏政黨的第二梯隊。香港島及九龍西各自有三名新人當選,包括葉劉淑儀、公民黨陳淑莊及民主黨甘乃威,九龍西三名新丁議員是民建聯李慧瓊、獨立人士梁美芬和社民連的黃毓民。首次代表民建聯在九西領軍出選的李慧瓊以最高票當選,她表示,加入議會後責任重大,今次選舉亦顯示選民願意給機會予新人。 新界東票王劉江華以超過十萬票當選,順利帶「徒弟」陳克勤晉身立法會。他表示,當選後會把年輕人聲音帶入立法會,並致力協助年輕一代置業的問題。在只得四席的九龍東,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在陳婉嫻「保送」下,以五萬零三百多票取得一席,當選為新一屆立法會議員。 嫻姐放心交棒予黃國健 此外,十名現任議員未能順利連任,地區直選方面是:工會出身的陳婉嫻及劉千石、自由黨田北俊、周梁淑怡、民建聯蔡素玉、民主黨楊森、公民黨張超雄,而功能界別為譚香文,以及郭家麒和林偉強。年屆六十一歲的陳婉嫻今屆退位讓黃國健排頭位,宣佈結果後她表現得態度從容。她說,很高興順利交棒予新人,日後將與黃國健交換角色,由幕前轉到幕後。過去經常就勞工問題批評政府, 「嫻姐」笑言,在議會外一樣是「麻煩友」。 新一屆立法會中有三名人士順利重返議會,上屆失落區議會界別議席的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成功以一百二十二票擊敗對手林偉強順利當選,香港島何秀蘭和新界東黃成智亦能重返立法會。 至於九名功能界別新丁中,工業界林大輝、勞工界的葉偉明和潘佩璆已自動當選。其餘六名首次當選人士為:旅遊界謝偉俊、資訊科技界譚偉豪、會計界陳茂波、社會福利界張國柱、保險界陳健波和醫學界梁家騮。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8 ---------- |
大公報 A11| 港聞 |
2008-09-09 |
候選人得票全面下跌 何俊仁:民主黨要檢討 【本報訊】反對派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戰情混亂,不同黨派各自派出名單參戰。為了催谷選民投票支持,反對派及其傳媒在投票前不斷放風稱反對派無法保留具「關鍵性」的二十一席,呼籲市民踴躍投票支持。但昨日結果顯示,反對派在地區直選取得十九席,而功能組別則取得四席,合共取得二十三席。預期新一屆的立法會上,反對派將可繼續阻撓或拖延一些對本港有利的法案通過。 民主黨昨日下午召開選舉後記者會,交代選舉情況。主席何俊仁稱,今屆民主黨在地區直選方面取得七席,加上功能組別勝出的一席,來屆議會內共有八席,比上屆少一席。他形容這是一個可向支持者交代的成績。若由整個反對派來看,該陣營下屆共有二十三席,比今屆少了三席。但他說,今屆無論在具體得票及得票率,該黨候選人得票都有下調情況,令人憂慮,日後需要作出檢討。而未來四年該黨將紮實地區工作,並與反對派各政團維持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何俊仁表示,該黨後天會準備未來工作,其中於九月十一日將與特首曾蔭權商討對新一屆施政報告的期望,表達該黨就抗擊通脹、改善民生的策略。 此外,經常批評民建聯配票的民主黨,其參選新界東勝出的黃成智,昨日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感謝該黨同區另一團隊鄭家富在他告急時,容許他到自己的地盤拉票,令他的票數急升而勝出。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3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9 ---------- |
大公報 A29| 大公評論| By 海雲 |
2008-09-09 |
陳方安生胡說「核心價值」 立法會議員選舉前夕,陳方安生為反對派助選拉票,發表一份「守護香港精神、捍衛核心價值」宣言,提出「全面取消扭曲政治平衡的立法會功能組別及區議會委任制度,是真正體現港人治港承諾的核心」。 陳太上述之言,可以說是胡說八道,理據 是: (一)香港回歸祖國已十一年多,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香港市民已明白香港特區的選舉問題,既要考慮香港的民主,又要從香港長期以來沒有實行選舉制這一實際出發,因此香港民主的發展應該循序漸進,並有利於維護香港的繁榮和穩定 (二)香港經濟能否保持繁榮發展,始終是衡量「一國兩制」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誌。香港回歸後,接連遭受亞洲金融風暴、禽流感及各界經濟放緩,二○○三年又遭受非典的嚴重衝擊,使香港經濟陷入極度困境,後經特區政府及香港各階層的共同努力,特別是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經濟情況才迅速好轉。 一步到位不利穩定 (三)香港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工商界的努力,離開工商界的努力經營,就很難有今日香港的經濟繁榮;香港的廣大工人和其他各階層也同樣將香港的繁榮和安定作出了貢獻,沒有他們的貢獻,香港的經濟也難得到發展。香港今後仍然需要各階層的共同努力。正因為這樣,在政治上、經濟上需要兼顧各階層的利益,政制發展也必須兼顧各階層的利益,以達到合理地分享所有創造的財富和經濟利益。 (四)香港現在的選舉制度是從一九八五年才開始邁出一小步,還需要有一個發展過程,這既符合選舉制度的發展規律,又可以協調本港各界人士在選舉制度上所存在的分歧,從各國選舉制度的歷史發展也證明選舉本身有一個發展過程,英國的選舉制度經過三百年的發展過程,美國選舉制度經過二百年的發展過程。香港的選舉制度發展不需要經過那麼長時間,但也不能脫離實際,一步到位。 (五)循序漸進逐步發展民主是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基本法明確規定,香港特區的政制發展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最終達致行政長官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和立法會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 「綑綁反對」不容再現 (六)香港政制的發展,既是香港的事情,也是國家的事情,既要考慮到香港本地的需要,又要考慮到國家的整體利益,不能損害國家的主權和統一,民主發展不能以犧牲「一國」為代價。回歸十一年來,香港市民進一步明確「一國」與「兩制」的關係,是十分重要的,要尊重中央政府在香港政制發展上擁有最終決定權。「一國兩制」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 (七)香港是一個法治之區,法治的一項基本原則,就是嚴格依法辦事,首先是依基本法辦事,因為基本法是香港的小憲法,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談論政制發展,理所當然依照基本法有關原則辦理,基本法第十二條規定: 「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香港二○一七年可以普選特首,二○二○年可以普選立法會議員。要順利進行上述兩個普選,還要特區政府制訂普選產生的辦法細節進行修改,並在第四屆立法會充分討論和作出決定,然後由特首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才能實施。 二○○四年,立法會反對派議員曾經「綑綁反對」特區政府提出的修改方案,造成政制發展原地踏步。如果第四屆立法會反對派議員故伎重施的話,香港特區政制民主發展的步伐就會再次受阻,這是香港市民都不願見到的。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14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0 ---------- |
大公報 A07| 港聞 |
2008-09-09 |
譚偉豪險勝奪IT界議席 【大公報訊】上屆立法會選舉,以些微票數落敗的權智國際有限公司主席譚偉豪昨日一雪前恥,以二千一十七票險勝對手莫乃光所得的一千九百八十二票,奪得立法會資訊科技功能界別議席。 ○四年立法會選舉,譚偉豪獲得超過一千五百票,落後民主黨單仲偕三百多票。此次重戰立會,遇上以獨立身份參選的互聯網協會主席莫乃光,最終以三十五票之差險勝。 譚偉豪當選後表示,在競選時,努力派發政綱,得到業界人士的支持和信任,是取勝的關鍵;另外,他平日經常幫業內朋友做事,亦為他帶來不少人緣,這次的勝利可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譚偉豪說,能代表業界取得議席,希望可盡力地將業界對香港的發展期望,反映給政府。他表示,目前最擔心的是港府缺乏一套經濟發展的政策,而且政府又常常忽略資訊業的發展,因此希望將科技經濟的意念帶入議會,並憑自己的專業,向政府反映意見,為業界謀福利。 譚偉豪又表示,自己是以獨立身份參選,亦暫時沒有加入政黨的念頭,希望能以其獨立性,客觀而且全面地監察政府,並推動政府去改善民生的問題。他還說,未來四年會將工作重點擺在香港的電訊廣播、網上保安、個人資訊保安等相關法例。 另外,上屆選舉保持中立的香港電腦學會此次大力支持譚偉豪。副會長吳傑莊昨日在點票中心,現場支持譚偉豪。他表示,譚偉豪是少數在資訊科技界創業成功的例子,他的經驗和模式可以幫助更多業界人士,所以他以個人名義全力支持譚偉豪,並逐個動員會員投票給譚。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31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1 ---------- |
星島日報 A09| 要聞| 特稿 |
2008-09-09 |
建制派若配票可多取三席? 儘管今屆選舉泛民主派在直選獲得不俗成績,但值得留意的是,泛民主派在五區的總得票近九十萬,比上屆近一百一十萬跌了二十萬票,跌幅逾一成,得票率亦跌三個百分點。不過,泛民在各區大致保得上屆的議席數目,在競爭特別劇烈的新界東,更加多取一席。雖然建制派的總得票為六十萬,比上屆六十六萬下跌六萬,跌幅未及一成。既然泛民跌票比建制派多,何以泛民仍能取得佳績? 新界有餘力救自由黨 若仔細計算民建聯、工聯會及自由黨的得票,可發現一點端倪。民建聯加工聯會得票為四十三萬多,比上屆微跌二萬票,但自由黨在今屆只得六萬多票,比上屆近十二萬票大幅下跌約五萬票。反映建制派內,民建聯大致保住上屆的選民,但自由黨卻遭到大量支持者離棄,兩者得票出現嚴重「大細邊」。尤其在新東,民建聯排第二的陳克勤餘額亦有五萬票,高出民主派該區的任何一張名單;至於新西,排第二的張學明亦有四萬二千票,較當選的陳偉業高出一萬票;相反,泛民名單的得票卻出奇地接近,出現相當好的配票效果,令泛民可攆走新西及新東的自由黨名單 至於港島區泛民仍能力保四席,則由於民建聯名單和葉劉淑儀名單「勢均力敵」,各取六萬多票,導致一拍兩散。據悉,民建聯港島區上屆能奪七萬多票,本以為再奪取數千票,即能穩奪兩席,結果連「基本盤」亦無法保住;若任何一張名單能向友方過兩萬票,即可奪取三席,但正如曾鈺成所言,兩張名單都無法指揮選民,認為只能相信和尊重選民明智的選擇。 民建聯譚耀宗被問及是否過度「搶票」導致自由黨正副主席都「墮馬」,表示民建聯只能力保自己的議席不失,「責任唔係係我地個度」。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亦認為,自由黨支持者既有不少中產,亦有小部分基層市民,但更多是游離支持者,結果反映該黨過去的游離支持者沒有出來投票。而泛民結果不俗,選民自行配票是原因之一,但亦有幸運成分。他以新界東為例,泛民五張名單得票介乎百分之九至十二的窄幅,分票相當平均,令五人一同入局。 港島得票少於補選 過往泛民主派一直認為投票率低對泛民不利,馬嶽認為這理論在今次選舉中並不明顯,建制派同樣受投票率低響,以港島為例,民建聯與葉劉淑儀名單共獲十二萬票,比去年補選中葉太獲十三萬票有所減少。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地區工作及網絡做有較好的政黨,得票與上屆相若,例如民主黨在新界西的總得票,今屆及上屆均約十二萬,反觀地區工作及網絡較弱的自由黨及公民黨,得票比上屆相對較差。馬嶽相信,結果與民生問題主導今次選舉議題有關,亦反映市民對立法會議員的要求,看重地區工作和民生議題。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2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2 ---------- |
星島日報 A16| 要聞 |
2008-09-09 |
甘乃威「守得雲開」 自言「等了七年、然後又七年」的甘乃威,昨日終於等到了。排於民主黨港島區名單首位的甘乃威,終償二十年從政心願,晉身立法會。「楊森是學習的榜樣,對方以無私精神讓民主黨繼續向前走,全黨都會尊敬他。」在楊森決定「退位」之下,名單中排頭位的甘乃威獲民主黨力保「入局」,難怪他昨日在選舉過後不忘答謝楊森。 現時四十七歲的甘乃威多年來是中西區區議員,卻是「永遠的後備」。在八年前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民主黨為顧全大局,全力支持當時毫無政黨背景、只屬政壇新丁的余若薇出戰,甘乃威作為民主黨的第二梯隊,當時為著要保留民主派的優勢,靜靜地接受黨的決定。 上屆立法會選舉,他在民主黨名單排第三位,結果只有李柱銘和楊森當選。去年的立法會補選,由於被泛民主定性為一場「民主聖戰」,甘乃威亦要以大局為重,決定退下戰線,而且公開表態全力支持陳方安生。 他坦言從政生涯中曾有放棄的念頭,「生活上有壓力,因為我也要搵食,恐怕會影響到家庭,在民主黨與家庭的支持下,最終我都堅持服務香港市民。」他承認,在選舉期間,泛民之間有比拚,失去了一些市民的支持,日後整個團隊須作檢討。「民主路雖然畸嶇,有放棄過的念頭,但在黨內兄弟姊妹的支持下,我們最終團結一致。」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3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3 ---------- |
星島日報 A19| 每日雜誌| 一家之言| By 黃世澤 |
2008-09-09 |
自由黨慘敗對商界的啟示 大概這次自由黨想不到,今年立法會選舉遇到竟是全軍覆沒的挫敗,在九西、新西和新東直選中都全面受挫,連田北俊和周梁淑怡都低票被踢出立法會,而這挫敗表面上是沒有徵兆。 不過,自由黨這次在直選上全軍覆沒,查實是香港工商界人士的一記警鐘,如果香港商界不改一貫政治不自力更生的思維,恐怕這次自由黨大敗,只是他們噩夢的開始。 上屆取得兩席的理由 很多人以為,泛民在二○○四年立法會選舉取得不錯成績,皆因所謂「七一效應」,查實自由黨也是七一效應的受惠者。田北俊在二○○四年新界東取得中產支持,因為田北俊在七一遊行後,香港支持和反對《基本法》廿三條兩派人馬劍拔弩張之時,決定不再支持政府,令不少中產對自由黨產生好感,加上泛民鑽石名單的策略失誤,以及不少人都希望爭取自由黨支持普選,所以才讓自由黨贏得兩席。 自由黨並沒有借二○○四年的機會,鞏固本身的群眾基礎,並沒有代表商界支持全面普選,相反仍然像英治時期般,在英國人管治時就依賴英國人賜予的權力,在中國管治時期,就依靠中聯辦以及與其他親共陣營去協調取得權力。但自由黨在中央政府眼中,又不屬嫡傳派系,不像民建聯曾經經歷過英治時期的艱難歲月。一旦民意有所反彈,親建制陣營要作出棄保時,一定把力量集中於嫡系的民建聯,而放棄只是前來投靠的自由黨。因此,這次民建聯仍能風光大勝,把兩名第二梯隊成員保送上壘時,自由黨的主席和副主席都輸掉了選舉。功能組別遲早成為過去式,如果自由黨遲遲不能在直選建立穩固的基礎,自由黨的政治前途就相當黯淡,甚至現有的功能組別議員會否留在自由黨都成了一大疑問,因為自由黨不可能成為有力維持他們政治前途的機器。自由黨必須現今建立一套,可以在直選時代仍然能得到支持的論述,這樣才可以保證自由黨在功能組別被廢除後,仍然是代表香港工商界的一股政治力量。 向類似英保守黨進發 首先,自由黨現在便要自力更生,不要再指望依賴政府或中聯辦的力量去發展本身的實力。事實上,在香港民主發展的光譜,是有不少人既支持民主人權,但又不認同現時泛民主派主流的左翼論述,自由黨應該向一個支持民主的工商界政黨,亦即類似英國保守黨的方向進發。 另一方面,由於功能組別的本質問題,有很多功能組別議員或自由黨成員提出的經濟政策主張,都不是捍衛自由經濟的核心價值,而是不斷地要求政府提供優惠和資助,以及這些政府干預便是好的產業政策,事實上不斷要求資助和優惠只是沒出息的表現,更會令不少中產和納稅人反感。因此,自由黨必須放棄以政府干預和資助為主的產業政策主張,而是在促進競爭的前提下,提升香港發展的競爭力,沒有人相信不斷向政府伸大手板要公帑,就叫為香港增值的,這是沒有人相信。 當然,筆者希望自由黨人能在這次慘敗中清醒,不過筆者對自由黨的期望從來不高,如果自由黨仍然維持現行錯誤路線的話,香港商界人士倒應考慮,把資金投資在其他泛民的政黨,或其他一些有心爭取民主和商界權益的有心人身上。 黃世澤時事評論員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3004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4 ---------- |
明報 A09| 2008 立法會選舉| 社民連 |
2008-09-09 |
學者:貧富懸殊官商勾結造就街頭抗爭社民連冒起奪3 席 標榜街頭抗爭、成立不足兩年的社會民主連線(社民連)冒起,成為今次選舉的「大贏家」,該黨派出5 人到5 區參選,最後在3 區取勝,包括首次參選兼膺九龍西「泛民票王」的黃毓民、爭取連任的新界西陳偉業和新界東「長毛」梁國雄,即使在港島區落選的曾健成,得票也獲近倍增長。學者分析,社民連大勝和自由黨大敗,反映社會階級矛盾加深,社會對官商勾結的憤恨也愈來愈大。 社民連主席黃毓民「空降」九西首仗即奪得37,553 票,僅次於民建聯李慧瓊名單。大會未公佈結果前,他已一臉從容,拍檔李偉儀更帶備香檳準備慶祝,大批社民連助選團也到達點票中心,聲勢浩大。黃毓民說,今次社民連在選舉的成績總算有所交代,並要求其他泛民不要再角逐功能組別,就如主攻功能界別的自由黨如今全面崩潰。他指社民連選情報捷,拉闊了泛民主派的政治光譜。 黃毓民:會用《議事規則》抗爭他指社民連日後會「為反對而反對,發揮監察政府作用」,並指他們3 人進入議會後,會利用立法會《議事規則》抗爭, 「長毛髮揮的作用有限,若主席要趕長毛出去(議事廳),你就趕埋毓民, 『大夸』(陳偉業)和我們當然是一起,這樣就好戲連場」。 梁國雄在結果公佈後,主動與正打算離去、落敗的自由黨田北俊握手,並指很開心能夠打敗田北俊,令他出局。田北俊沒理會他,逕自離去。他說: 「多謝新界東的人趕田北俊出局,叫民建聯不要這麼開心,他們用了那麼多民脂民膏,都保不到3 席。」他指以後會為基層和六四死難者多做事。
指狙擊公民黨策略成功 社民連多次在選舉論壇中狙擊公民黨。公民黨張超雄指出,他們應重新考慮與社民連的關係。問及會否與多次主動攻擊他們的社民連「擺和頭酒」,公民黨余若薇稱,他們沒有與社民連吵架,認為沒此需要。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社民連大勝,顯示該黨獲激進選民的支持,加上社民連3 人進入議會,由於其民主立場走得較前和激進,相信會對政府和溫和的民主派構成壓力。他又指社民連在選舉工程中狙擊公民黨的策略成功,突出了社民連的鮮明立場。該系副教授馬嶽稱,社民連3 名議員獲勝,反映選民對貧富懸殊、高通脹及官商勾結的憤恨愈來愈大。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12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5 ---------- |
明報 A10| 2008 立法會選舉| 新人事 |
2008-09-09 |
10 議員連任失敗17 新丁背景多元化 立法會選舉結束,今屆議會換上17 張新面孔,在選舉中「墮馬」的現任議員有10 人。議會需要不同聲音,而今屆的新議員背景更是「包羅萬有」,有曾擔任特首辦特別助理的陳克勤,有既是舞台劇演員又是大律師的陳淑莊,有「名嘴」黃毓民,亦有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 17 名立法會「新丁」中,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分別佔8 人及9 人。直選議員除了以上提及的4 名議員,還包括民建聯李慧瓊、民主黨甘乃威、工聯會黃國健及西九新動力主席梁美芬。
陳淑莊曾演舞台劇 地區直選議員當中,最年輕的是32 歲的陳克勤,曾擔任特首辦特別助理的他昨日宣佈當選後,表示會監督政府,影響施政。年齡最大的新人則是58 歲的葉劉淑儀,她表示會關注經濟、民生、運輸及公務員事務,但沒有提及她十分熟悉的保安範疇。 擔演舞台劇《東宮西宮》、連港鐵行政總裁周松崗都捧場的公民黨陳淑莊,未公佈選舉結果前,憂心神色全寫在面上,直至獲悉連名單排第二的余若薇都當選後,她邊落淚邊說,十分擔心余若薇不能入局,在家裏睡不著,現在如釋重負。
黃毓民:續辦街頭論壇 選舉前頻頻搞街頭論壇的黃毓民說,當選後亦會繼續舉辦街頭論壇,這是他的嗜好,並指論壇「可以講粗口」,一向口才了得的他稍後不排除會開班授徒。 一直被指獲中聯辦支持的城大法律系副教授梁美芬,堅稱自己是獨立候選人,但當選後被問及是否獲中聯辦配票時,她沒有正面否認,只說每一票都是她和團隊耕耘所得。 至於功能組別新人,包括有「法律超人」之稱的旅遊界謝偉俊、資訊科技界譚偉豪、勞工界潘佩璆及葉偉明、工業界林大輝、社福界張國柱、醫學界梁家騮、保險界陳健波及會計界陳茂波。 有人歡喜有人愁,另一邊廂,亦有10 名現任議員「墮馬」,其中7 人是地區直選議員,除了自由黨田北俊及周梁淑怡、民主黨楊森及民建聯蔡素玉外,公民黨張超雄、獨立劉千石及工聯會陳婉嫻亦未能連任。另外3 人是現任功能組別議員,包括會計界譚香文、醫學界郭家麒,以及由鄉議局界別轉戰區議會的林偉強。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13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6 ---------- |
明報 A07| 2008 立法會選舉| 輸家 |
2008-09-09 |
毛孟靜:黃毓民狙擊起作用 公民黨派出毛孟靜和張超雄「開拓西部」,出戰九龍西及新界西直選,二人均有力問鼎爭最後一席,可惜無功而還。毛孟靜分析,從今次選舉可見立法會選舉還是重視地區工作。此外,公民黨派出4 人出戰功能組別,僅得法律界吳靄儀取得議席。 今年新增一席的九龍西,選情風起雲湧,最後由獨立的梁美芬以2600 多票之差擊敗毛孟靜,取得最後一席。毛孟靜除了認為是梁美芬獲左派鐵票支持外,還說一直以為立法會選舉是面向全港,談論的都是宏觀理念和精神面貌,但發覺原來地區工作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她又指黃毓民狙擊公民黨應起了作用。對於4年後會否再戰九西,她稱4 年時間太長,不會隨便作出捲土重來的承諾。
張超雄:不少中產沒投票 本身是社福界的張超雄今屆轉戰直選,他在宣佈結果前已打定輸數,滿面愁容,他坦言對選情感到失望,因為很多人為他出力助選,包括很多傷殘人士,「連四肢癱瘓的人都說議會中沒有第二個議員能代表他們」。他又批評,今次不少中產人士及知識分子沒有投票,泛民應重新部署,檢討是否做錯了而令這班人失望,所以不投票。雖然落敗,但張矢言: 「不會做隱士,從來都鍾意搞搞震。」以逾千票之差落敗的會計界譚香文亦說: 「我的戰局有冒牌,建制派B 貨搶民主派的票,令A 貨當選。 」而以不足200 票之差落敗的工程界候選人黎廣德稱,很清楚看到一半選民求變,推動本港發展,這個信息很重要。另一名出戰功能組別的旅遊界司馬文,則在4 名候選人中僅奪得81 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4019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7 ---------- |
文匯報 AA1|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特首寄語議員 多包容少內耗 【本報訊】在多個公開場合,均強調香港未來4年將面對嚴峻的經濟挑戰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日在對新任議員表示祝賀的同時,亦重申立法會議員一方面要代表香港普羅大眾監察政府,但要留意過分的政治爭拗,未必一定受到市民大眾的歡迎,故特區政府會致力加強行政機關和立法會的溝通,建構一個和諧和合作的工作關係,希望大家「能夠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內耗」。 曾蔭權昨日就施政報告諮詢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意見後,向記者主動表示,今屆的立法會選舉在公平、公開、公正的情況下順利完成,雖然投票率較上一屆低,但選民透過和平、有秩序的選舉,作出民主的集體決定,他深信社會各界人士一定尊重選民的這個決定。 冀年輕新貴添活力新思維 他又恭賀今日當選的每一位議員。他說,新一屆議會出現一批新面孔,其中有不少年輕的、獨立的議員,期望他們在今屆議會內能夠表達更具活力、新思維的想法,幫助特區政府共同改善香港人的生活,而他與特區政府官員均期望與每位議員衷誠合作,為香港創出一個新面貌、新局面。 今起分批會晤議員聽意見 曾蔭權強調,在選舉期間,政府很清楚聽到市民在各方面的訴求:「市民對我們在經濟、民生,甚至管治水平等範疇,都希望能作出改善,這些完全是合情合理的,當局一定要細心思量如何回應這些訴求。」而由今日開始,他會與不同政治背景的議員見面,聽取他們的意見,希望新年度的施政報告能夠切實地回應市民和議員最關心的香港的事項。 他又藉此機會向所有離任的立法會議員致以衷心的感謝,感謝他們在議會內長期為香港作出貢獻,更希望他們在其他崗位裡繼續為社會服務。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8 ---------- |
文匯報 A03|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葉國謙重返立會 重視區會意見 【本報訊】自03年區議會觀龍區選舉意外落敗後,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於04年無緣競逐區議會界別連任。不過,他默默在地區耕耘,於去年區議會選舉中成功重奪觀龍區議席,今年立法會選舉更參與立法會區議會界別選舉,並重新循該界別晉身立法會。葉國謙在當選後強調說,「區議會界別不等於民建聯界別」,他會與不同黨派的區議員合作,把區議會服務地區的聲音帶到立法會作為首要的任務。 今屆立法會區議會功能界別由葉國謙與林偉強進行「二人對決」,葉國謙最後以259票,擊敗得到137票的林偉強,再次進入立法會。阿謙在民建聯總部談及重返議會的感受時,明顯放下了選戰期間的緊張,輕鬆笑說自己的拉票工程,一定比不上身旁的直選黨友吃苦,「我在冷氣房內打電話,請大家支持,當然也要靠地區議員安排與其他議員接觸,所以講辛苦,一定是這班直選議員辛苦多了!」阿謙揚眉吐氣了,他承諾今次捲土重來,一定會更加珍惜機會,為香港市民竭盡所能。 珍惜機會 加強黨派溝通 葉國謙說,重返議會的感覺非常興奮,他會珍惜是次機會,並會把區議會服務地區的聲音帶到立法會作為首要任務。 民建聯去年區議會選舉中歷史性勝出115個區議會議席,坊間一直關心界別代表會否只關心民建聯的意見。葉國謙指出,由於「區議會界別不等於民建聯界別」,他一定會與不同黨派背景的議員緊密聯繫,更加將地區意見提升至中央層面解決︰「不可單是代表民建聯,只考慮民建聯意見,會同區議員保持更密切關係。」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1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9 ---------- |
文匯報 A04|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陳茂波譚偉豪梁家騮「奪位」 何鍾泰擊退黎廣德搶攻功能界 獨立人士勝政黨 【本報訊】今屆立法會功能界別選舉,多名有政黨背景的候選人均告落敗,其中全力搶攻功能界別的公民黨更「傷亡慘重」,除了任法律界議員多年的吳靄儀「有得留低」外,其餘會計界的現任議員譚香文,挾特首選舉委員會「票王」之勢而臨的副主席黎廣德等,均以落敗收場,而反對派的醫學界現任議員亦要「落馬」。在這些界別的新當選者,均強調自己不會加入政黨,而會堅持以獨立的身份為業界爭取權益。有學者分析,是次選舉的結果,反映專業人士對政黨的負面觀感仍在(見另稿)。 公民黨的譚香文因04年會計界有7名候選人互相爭票而「突圍成功」,但其任內的表現備受業界批評,今屆終被獲得業界支持的陳茂波擊敗。陳茂波在得知選舉結果後坦言,自己能夠當選,是因為業界的團結,一致對在立法會的代表有要求,故自己未來的責任重大。他選擇透過立法會途徑去服務社會,是希望能夠有一個影響力較大的平台去服務社會。未來,他會著重關注經濟發展,「大家可以放心!」 陳茂波:賴會計界團結 資訊科技界當選人譚偉豪以35票之差擊敗「一時話自己係泛民,一時話自己獨立」、盛傳獲電盈主席李澤楷支持的莫乃光。譚偉豪在當選後表示,是次選舉的對手十分強勁,幸好得到許多業界朋友的支持。他會堅持以獨立身份進入議會,不會加入政黨,而業界朋友都相信民主進程要向前行,他希望能夠把這把聲音帶入議會。 獨立的梁家騮衝破反對派「盤踞」多年的醫學界,成功脫穎而出勝出該界別議席。梁家騮表明,在未來4年的議會工作中,他不會加入政黨或聯盟形式的組織︰「不會行埋某一個政黨,有咩經常性綑綁投票……盟約式關係不會,同時亦不會把自己歸納為『民主派』。」他承諾會竭盡所能,以「獨立理性」態度代表業界監察政府施政,履行競選時保障社會的醫療質素、改善同業的行醫環境等承諾。而當需要就個別議題的表態時,他會以整體社會的利益作為依歸。 梁家騮:不會加入政黨 以9票之微險勝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自由黨董耀中的謝偉俊相信,自己過往曾協助在菲律賓被判囚的區永祥成功返港,近年又活躍旅遊界,故得到業界的支持。他強調,自己雖然是律師,但有開辦旅行社,不擔心旅遊業經驗不足,反而以律師的專業在旅遊業相關的法例改革上可提供意見,他未來會詳細研究檢討旅發局工作,及改革現時架床疊屋的監管業界機構,但在短期內不考慮加入政黨,希望以中立身份做更多的工作。 部分有政黨背景候選人 在功能界別的得票 旅遊界 謝偉俊* 324 葉慶寧 163 司馬文(公民黨) 81 董耀中(自由黨) 315 法律界 吳靄儀(公民黨)* 2,468 何君堯 1,286 會計界 龔耀輝 3,116 譚香文(公民黨) 4,116 嚴定偉 112 陳茂波* 5,659 黃宏泰 576 工程界 文錫昂 190 黎廣德(公民黨) 2,522 何鍾泰* 2,715 醫學界 梁家騮* 2,217 何柏良 2,138 楊超發 580 郭家麒(反對派) 1,869 資訊科技界 莫乃光 1,982 譚偉豪* 2,017 *勝出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1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0 ---------- |
文匯報 A04| 立選揭曉專版| 社評 |
2008-09-09 |
選舉結果反映主流民意 第4屆立法會選舉順利完成。在整體議席方面,愛國愛港陣營和獨立人士取得37席,反對派只得23席;在地區直選的選票分佈方面,反對派得票率下降,愛國愛港候選人的得票率持續上升。這種結果反映保持和諧穩定、保障民生始終是香港的主流民意,市民都希望選出能夠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促進兩地合作、循序漸進發展民主的人士進入立法會。不過,自由黨的候選人在地區直選中全部落選,難免令人關注,工商界如何適應普選的需要,他們的聲音如何在立法機構中得到體現,功能組別的存廢以及與普選的結合,都值得詳加研究。 在地區直選方面,雖然反對派得益於選票上分配平均而增加了一席,但從所得選票來看,反對派得票率有所下降,愛國愛港候選人的得票率明顯上升。尤其是民建聯,地區直選取得7個議席,更在5個選區中有4個以最高票當選。愛國愛港陣營與反對派在地區直選的得票率上此消彼長,固然與候選人的個人質素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民意的轉向。實際上,從去年區議會、港島區補選以及今屆投票結果,都可看出反對派的支持率不斷萎縮,說明反對派堅持與中央對抗,逢政府必反,肆意衝擊行政主導,拖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正在不斷流失選票。 近期本港經濟開始放緩,通脹居高不下,令到民生問題日益尖銳。各項選前調查都顯示市民最關心的,是切身的民生問題,不少參選人亦將選舉議題聚焦在壓通脹、保民生之上,這與上屆選舉政治爭拗激烈大為不同。市民要求的是做實事的議員,因此,能夠在地區層面為市民服務的候選人,大都得到了穩定的支持。這對於推動本港政治生態的積極改變有正面意義。同時,新一屆立法會有不少新議員加入。他們當中既有朝氣勃勃的年輕人,亦有來自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其構成相當多元,不僅讓議會有更多新思維,而且使立法會在實現新舊交替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在地區直選中,自由黨的候選人全部落選。社會關注到,作為代表工商界利益的政黨不能在直選中取得議席,會否影響工商界對本港普選的看法。當然,自由黨應從敗選中總結經驗,仍然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直選,並積極檢討如何加強地區工作,調整政策取向,以在今後的直選中爭取更多選民的支持。不可否認的是,現有的功能組別安排,較能保障工商專業界的利益,以平衡社會各方面的訴求。這亦是最初設立功能組別的原意。香港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工商界的利益得到應有的重視,是保持香港經濟繁榮的必要條件。因此,隨著本港向雙普選邁進,功能組別的存廢、工商界的利益如何保障等問題,都需社會認真討論,妥善處理。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1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1 ---------- |
文匯報 A05|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政黨立會搶餅 還看地區實力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結果「揭盅」,政黨議席分佈一目瞭然,民建聯坐擁10席成為第一大黨,民主黨保住8席成為第2大黨,在直選失利而保住功能界別7席的自由黨排第3,一直想做反對派龍頭大佬的公民黨則淪為「阿四」。學者指出,公民黨重創顯示「明星效應」難掩沒有地區網絡的弱勢,建制派失落一席則因沒有配票,而反對派在直選中保有19席實因「上帝擲骰子」,因偶發原因的投票率低分配反而平均所致。 自由黨敗陣 顯社會反商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出,選舉結果有點意外,投票率沒有令反對派的議席減少,反而是建制派少了一席,應該是「運氣」所然。他形容,反對派最後全部告急,陣腳大亂,根本沒有配票的能力,選民也無法知道如何配票的效果最好,故結果是「上帝擲骰子」,種種偶發因素而導致的結果。他坦言,若建制派配票更好,有機會在港島及新東各多取一席。至於自由黨直選的全線陣亡,確實出人意表,顯示社會的反商情緒高漲。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管李彭廣則指,選舉結果顯示,兩大陣營的基本盤並沒有太大改變,只是衍生出陣營內部實力的「版塊移動」。他指社民連、民主黨、公民黨三派並立的形勢開始形成,由選舉期間種下的心病的確影響陣營團結,但在如政制發展的大議題上,相信會暫時擱置爭議。他直言,一直不覺得公民黨可以統領反對派,因為民主黨「爛船還有三斤釘」,公民黨兩年的地區積累有限,若說三大黨派合併,則中短期都看不到可能性。 缺地區票 公民黨輸在「大鼻」 蔡子強又指,公民黨遭受大挫折,登上反對派龍頭位置的期望落空,不僅議席少於民主黨,就連得票也相差甚遠:「民主黨總得票有21%,但公民黨只有13%,社民連都有10%,公民黨確實表現好差。」他認為公民黨輸在「自視太高」,單邊主義思維重,以為不用地區實力亦能當選,但不知道立法會打到最後,告急也要有地區樁腳箍票才行。如今公民黨與民主黨平起平坐,更要學會謙虛。李彭廣也指,若公民黨及社民連不知經營地區基礎的重要,亦可能逐漸式微,這正是今次選舉的啟示。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2 ---------- |
文匯報 A06| 立選揭曉專版| 圓滿交替 |
2008-09-09 |
嫻姐「捨身成仁」 笑言續做麻煩友 「新舊交替」,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愁。在是次選舉中,有10名競逐連任的立法會議員「落馬」,工聯會九龍西的陳婉嫻,為令和自己一起打拚的黃國健順利進入議會,毅然在參選名單中排第二,結果「捨身成仁」。不過,她承諾,即使不擔任立法會議員,仍然會在地區工作服務,更笑說:「如果政府當我係麻煩友,我會繼續做麻煩友!」 「煎釀三寶變四寶」 黃國健在工聯會九龍東參選名單中居首位,該名單雖取得5萬多票,在區內得票排名第二,惟議席有限,令排在第二位的嫻姐無緣進入立法會。嫻姐形容,是次選舉結果是很好與很開心的結果,一方面團隊以排名第2的高票完成「交替示範」。同時,工聯會在是次選舉的影響力有增無減,「煎釀三寶變四寶,多了王國興。」 她相信,工聯會是一個「有前有後」的一個團隊,勞工界力量在議會中擴大,會是一個重要的標誌,令特區政府更為關注他們的權益,而當政府在有關問題上有任何退讓時,她會挺身而出組織社會運動表達意見。 任立法會議員多年,在是次九龍西選區僅得1萬多票,在13張名單排名第七而落敗的劉千石表示,他尊重選民決定,認為選舉是短暫,為港人服務謀福祉才是長遠。他希望今後立法會能以包容達成共識,避免對立。而他則會退居幕後,不再參選,繼續為打工仔女爭取最低工時和最高工資立法。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2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3 ---------- |
文匯報 A11| 立選揭曉專版 |
2008-09-09 |
譚耀宗惋惜 何俊仁讚風度 【本報訊】自由黨正副主席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雙雙落敗,令政壇震動,其他政黨均感惋惜。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對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落選,以及可能從此退出政壇表示可惜,因為他始終是一名資深及有經驗的立法會議員。譚耀宗又希望,田北俊的落選不會影響日後工商界繼續參與立法會地區直選︰「有時一次並非定局……因為一次選舉的勝負,可能有好多因素在其中。」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則稱讚田北俊與周梁淑怡很有風度,他說:「自由黨這次的表現清脆利落,十分有風度及氣魄,雖然落敗,還是大方上台,很難得。」 鄭家富黃成智落井下石 不過,同屬民主黨,在新界東參選的鄭家富與黃成智則落井下石,質疑自由黨是工商界黨的代表,只顧工商界利益,就會在選舉中被市民離棄,盼望自由黨「痛定思痛」。社民連的梁國雄亦聲言自由黨違背民意,在幾個重大問題上,例如最低工資,應否管制地產商誇大建築面積及公平競爭法都違反了民意,是「只適合小圈子選舉的政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03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4 ---------- |
文匯報 B20| 文匯論壇 |
2008-09-09 |
新一屆立法會責任重大 《中國日報》(香港版)今天發表社論,譯載如下: 150多萬選民,7日用他們手中神聖的一票,把60位民意代表送進立法會,期盼他們在未來的四年,運用好市民賦予的權力,履行好議員的職責。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每一屆立法會都有它特定的任務,也因而被打上歷史的烙印。即將履新的第四屆立法會,注定要在香港政制發展的進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基本法明確規定,香港最終要達至行政長官和全體立法會議員由普選產生。這個普選的時間表,已經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為2017年和2020年。第四屆立法會與四年後產生的第五屆立法會,將圍繞普選模式的設計,完成一個接力式的立法工程,為未來香港政治生活的標誌性轉折,奠定法律的基石。 民主發展的經驗表明,普選不能一蹴而就。2012年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是實現普選的中繼站,需要按照基本法的要求做出循序漸進的鋪墊。為此,第四屆立法會需要完成2012年兩個產生辦法的修訂,以本地立法的形式,規定一個雖非普選卻是向著普選目標邁進的過渡性方案。這一步走得怎麼樣,直接關係到香港能否如期而順利地實現雙普選,可謂至關重要。 剛剛卸任的第三屆立法會,原本可以在這方面做出自己的建樹。可惜2005年底,二十幾個標榜捍衛民主的議員,捆綁否決了獲得多數市民支持的政改方案,導致去年的行政長官選舉與今年的立法會選舉方式原地踏步,未有寸進。相信若干年之後,當人們回首第三屆立法會足跡的時候,始終會為此抱憾唏噓。 不辜負歷史的人,歷史才不會辜負他。新一屆立法會責任重大,議員生逢其時,應當不負市民的重托,為香港民主政治的發展,擇定方向,青史留名。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5017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5 ---------- |
蘋果日報 A12| 要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9 |
特首為扭轉形勢將大刀闊斧改組 邀泛民入行會舊議重提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大局底定,港府高層初步評估,泛民奪得23席及建制派37席,對立法會局勢跟上屆變化不大,預料港府面對立法會的壓力不會減少。民望低迷的特首曾蔭權為扭轉形勢,下月15日發表施政報告前很可能大刀闊斧改組行政會議,減少非官守議員人數,並注入較年輕新血,增加施政新思維,其中新任立法會「票王」劉江華有可能加入新班子。記者:呂焯均梁德倫
自由黨周梁淑怡未能成功連任,已請辭行政會議;陳智思又放棄角逐連任立法會議員。政府消息說,這兩個行會空缺都要替補。此外,擔任行會顧問的前任政務司長許仕仁,也因其私人公司要開展內地和台灣業務,他將要「四圍飛」,經常不能開會,故他將離開行會。 減少非官守成員數目 其實,曾蔭權早有計劃立法會選舉後改組行會,預計9至10月間落實改組。除了減少非官守成員數目,也會進行換馬,組成一個年輕班子。新班子有可能加入立法會「票王」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以及自由黨的林健鋒。另有政府官員說,資深大律師廖長城和香港交易所前主席李業廣則很可能出局。政府官員續說,曾蔭權籌組其第二屆政府新班子時,曾希望邀請泛民議員加入行會,他向中央試探,邀泛民加入行會甚至擔任問責局長的可能性,但被否決。現在他民望低迷,不少人建議他若要在施政有突破,應邀泛民入局,但成事與否完全取決於中央。曾蔭權又將全面啟動由他引入的副局長制度,除由問責局長領導政府官員出席新一屆立法會大會外,副局長也須領導副秘書長或首席助理秘書長級官員,出席立法會的事務委員會會議,向議員推銷和解釋政策。 主動改善與泛民關係 曾蔭權也力圖改善與泛民主派的關係,他昨日特別主動致電恭賀各主要政黨的當選議員代表,又預約本星期分別與他們會面,聽取他們對政府施政的意見,「下個月就係施政報告,各個黨之前都忙於選舉,特首都無機會同佢地詳細傾過」,因此,特首會趁機會諮詢他們對施政報告的意見。特首也指示所有局長須接觸所屬功能組別當選議員,特別是一些政治新丁,希望雙方加強溝通,打好關係,並打探對方政治底細。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和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週一嶽的新聞秘書回應記者查詢時,證實兩人昨日分別緻電恭賀當選議員,但部份仍未聯絡上,今日會繼續。鄭汝樺更特別撰寫了一封恭賀信件,準備今日寄給議員。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2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6 ---------- |
蘋果日報 A24| 論壇| 探針| By 張成覺 |
2008-09-09 |
探針:一時成敗在於力
二○○八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泛民直選保住十九席,加上功能組別共二十三席,較上屆有所減少。自由黨直選全軍盡墨,在立法會中的第一大黨地位被民建聯取代。對此,北京大概會歸結為「愛國愛港」力量進一步壯大,日前京奧金牌選手風塵僕僕專程南下助威,總算得到回報。不過,若仔細分析此次選舉,建制派非但勝之不武,而且只是「慘勝」而已。 宣傳輿論佔優勢 所謂勝之不武,是講雙方其實並非公平競爭。親中政團財雄勢大,資源佔壓倒優勢。以筆者親睹親聞的事實為例,當晚九時,港島東區大馬路上仍有廣播車駛過,沿途為某個打著「民主」旗號的左派名單拉票。而各屋村更遍設該社團之助選點,其人海戰術令人嘆為觀止。對前往投票的選民一律笑臉相迎,甜言蜜語之餘,有的還許以飯局酬謝。事實上,該社團的「地區工作」十分紮實,尤其深入佔全港半數人口的公屋居屋,且如細水長流,蛇羹郊遊之類,常年不斷。更不時派發小禮物,慇勤備至,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有道是:「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粵語云:「雞髀打人牙骱軟」。廣施小恩小惠,使其在低收入人家及孤老長者中不乏「鐵票」。反之,泛民候選人全屬專業人士,大多家境僅小康而已。故競選經費普遍短絀,根本不能與上述社團同日而語。錢非萬能,無錢萬萬不能,此乃人所共知。何況後者在宣傳輿論陣地方面也佔絕對優勢,親中報刊、電子媒體俱極力為之搖旗吶喊,充當後盾,如虎添翼。但即使如此,泛民整體在直選中並未落敗,而是得失參半。尤其在選情激烈的港島區,更可稱得大於失。公民黨陳淑莊脫穎而出,何秀蘭東山再起,均使人振奮。對此,陳方安生與有力焉。而劉千石之出局,則表明放棄抗爭、左右逢源,難獲選民認同。在這方面,自由黨的教訓更為明顯。該黨雖不無經濟能力,但不可能與大陸黨國體制下的龐大資源相比。其所奉行的中間路線既不為北京接受,又不符多數選民意向,變成「雲裏金剛」,上不接天,下不著地。諧謔的說法叫做:「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兩邊不討好。 千古勝負在於理 不過,該黨兩位首腦落敗後的表現值得稱道。田少向獲勝的對手致賀,周太辭去行政會議職務。面對鏡頭兩人都大方得體,與曾鈺成因蔡素玉出局而一臉沮喪相比,適成鮮明對照。田周服務市民多年,尤其反二十三條立法功不可沒,相信港人會記住其往績。有論者認為泛民未能成功配票招致損失,其實未必。就民主的本意言之,配票有所不合;何況增加出戰名單,令參選人經受磨練,結果無論勝負,在其本身也是一種收穫。故毋須為此惋惜。「一時成敗在於力,千古勝負在於理。」這是將近半世紀前,一代戲劇大師曹禺《膽劍篇》中的名句。拋開該劇創作的時代背景,其寓意發人深省。只要實行「一國兩制」,香港立法會選舉對於泛民主派的考驗將日甚一日,十幾年以至幾十年內都不容樂觀。但歸根結柢,民主是光明之路!張成覺自由撰稿人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6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7 ---------- |
蘋果日報 A25| 專欄專論| 隔牆有耳| By 李八方 |
2008-09-09 |
隔牆有耳:中文技術性「激」倒港大
民建聯選舉贏得最多議席,但就輸咗個蔡菜子;泛民力保關鍵23席,不過總得票數就大倒退,兩大陣營邊個係贏家真係好難講,自由黨更唔使提,直選慘遭「剝光豬」,田少無奈「裸退」,左計右計,八方認為今屆選舉大贏家唔係政黨,而係中文大學。 騮哥成功殺入立法會 此話何解?事關十幾個立會新丁中,最少五個係中大畢業生,其中醫學界梁家騮最犀利,創造歷史,打破醫學界議席由港大醫學院畢業生壟斷多年局面,係首個做醫學界議員嘅中大醫學院舊生,更係首個公立醫院醫生當選呢個位,真係前無古人。人稱騮哥嘅梁家騮噚日返回威爾斯親王醫院謝票,中大醫學院院長霍泰輝向佢握手道賀,在場人士稱,騮哥去到飯堂時,全場人士鼓掌迎接騮哥凱旋而歸,場面都頗轟動咁話。因歷史原因,香港醫學界向來由「對面海」(呢個顯然係中大醫學院中人觀點)班人當道,騮哥成功衝出馬料水,由吐露港去到維多利亞港殺入立法會,難怪受到英雄式歡迎。騮哥86年中大醫學院畢業,係首屆畢業生,唔少師弟對大師兄做議員都幾興奮,有人話今鋪真係吐氣揚眉,因為今次選舉,四個候選人中,三個係港大畢業生,三人各有後台、優勢,騮哥以一敵三都贏,可謂技術性擊倒港大。除咗梁家騮,會計界陳茂波、資訊科技界譚偉豪、民建聯陳克勤同鼠王芬梁美芬都係中大畢業生,而勞工界工聯會潘珮璆醫生,雖然係港大醫學院出品,但?家係中大醫學院榮譽副教授,都算係中大人。現任立法會議員中,仍然以港大舊生佔多數,「中大幫」除咗上述幾人,仲有教育界張文光,至於其他幾間大學,由於種種原因,相信可見將來追唔上,好似科大咁,創立不足20年,又點同百年老店港大、或者有45年歷史嘅中大比較呢?民建聯李慧瓊係科大工商管理學士,應該係首個晉身立法會科大舊生。至於其他新丁,社民連黃毓民係珠海出品,佢高票當選,學弟、舊生應該與有榮焉,至於甘乃威,佢最近報讀浸大公共行政管理碩士,如無意外,任期屆滿前應該可以畢業。[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7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8 ---------- |
蘋果日報 A25| 專欄專論| 隔牆有耳| By 李八方 |
2008-09-09 |
隔牆有耳:選舉開盤跌曬眼鏡
政圈中人紛紛喺選舉前開盤估賽果,牙骱戰邊個係大贏家呢?大班鄭經翰貼泛民可保23席,如果會計界譚香文同資訊科技界莫乃光都力保不失,就有25席,結果顯示大班都幾準,不過佢指自由黨會成為第一大黨,可惜田少同周梁淑怡都落選,呢方面大班跌眼鏡。前馬會主席夏佳理賽前開盤,新一屆立法會有15張新面孔,七個功能組別有新議員,地區直選就有八個,夏佳理中一半,睇中直選,功能組別就差兩個。有「金牌莊家」之稱嘅詹培忠,估計有15張新面孔,結果有17個新丁,呢方面失準;不過佢卻估中田二少會輸俾鼠王芬,社福界張國柱當選。老詹今次選舉支持四個候選人,其中謝偉俊同譚偉豪當選,余錦雄、蔡中虎敗北,老詹「心水名單」五成當選,不過不失。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7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9 ---------- |
蘋果日報 A25| 專欄專論| 隔牆有耳| By 李八方 |
2008-09-09 |
隔牆有耳:阿塗冇「泵」公民黨
當選舉結束,激情歸於平淡,民主黨涂謹申九龍西驚險中連任,公民黨毛孟靜落選,《蘋果》噚日引述阿塗稱,選舉冇得協調,因此要「泵」公民黨。八方要澄清,呢個講法並非出自涂謹申之口,而係社民連黃毓民講嘅,公民黨方面若有意見,唔好入涂謹申數。阿塗噚日同八方講,雖然佢啲票俾人?到阿媽都唔認得,但始終尊重選民抉擇,今次冇投票畀佢嘅人,希望下屆可以回心轉意。毛孟靜以些微票數之差敗於鼠王芬,好多人都認為輸在不敵左派配票機器,十分無奈。公民黨今次選舉失利,僅餘五個大狀守得住,還原基本步做回「大狀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6007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0 ---------- |
南華早報 EDT7| EDT| By Gary Cheung |
2008-09-09 |
DAB's man tipped to lead Legco Tsang Yok-sing is being tipped as the frontrunner to succeed Rita Fan Hsu Lai-tai next month as Legislative Council president. A source close to the government said Beijing favoured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legislator because of his mandate in the direct election and because it trusts him. Beijing prefers a directly elected legislator ... and Mr Tsang is the top choice, the source said. The source said Mr Tsang's election would strengthen the ties between the executive and legislative branches. It is a usual practice in many countries that a member of the ruling coalition becomes the parliamentary speaker, the source said. Mr Tsang is also on good personal terms with the pan-democrats even though they hold divergent stances. However, the camp is worried that Mr Tsang would be biased towards the government and it is likely to field its own candidate. Mr Tsang is also an executive councillor and chairman of Legco's committee on procedural rules. Miriam Lau Kin-yee, chairwoman of Legco's House Committee and vice-chairwoman of the Liberal Party, said last week she would not seek the top job if re-elected so that she could better represent voters in the transport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Mrs Fan decided not to seek re-election to Legco after being elected to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in March. She had said that Mr Tsang, Ms Lau and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were appropriate candidates for Legco president because they were familiar with the procedural rules. But she said the neutrality of Mr Tsang and Mrs Chow, who sat on the Executive Council, would be questioned when Legco discussed government policies. Mr Tsang is tipped to stand down from Exco. His seat would be taken by DAB vice-chairman Lau Kong-wah. The newly elected legislators are to elect the president on October 8.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6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1 ---------- |
南華早報 EDT2| EDT| By Peter So |
2008-09-09 |
Regina Ip deflects the blame Regina Ip Lau Suk-yee, who won on Hong Kong Island, admitted she may have diluted votes for the DAB but declined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efeat of Choy So-yuk, who ran second on the party's ticket.
Mrs Ip, the former secretary for security, was defeated in December's by-election by former chief secretary Anson Chan Fang On-sang despite the all-out support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Standing as an independent on Sunday, Mrs Ip led a four-strong ticket, polling 61,073 votes, or a 19.49 per cent share. However, the turnout was insufficient to win a seat for her campaign partner, Louis Shih Tai-cho. The DAB also failed to secure the second seat for incumbent Ms Choy, with some observers saying DAB votes had been shared with Mrs Ip's ticket. Mrs Ip said: I believe I have taken away some votes of DAB supporters, as some of them had voted for me during the by-election. However, she said she should not be blamed for Ms Choy's defeat. Maybe her seat could have gone to Yeung Sum [the Democratic Party candidate running second on the list]. Who knows? She said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allocate votes and to predict the final turnout scientifically, and the pan-democrats' previous attempt had cost Cyd Ho Sau-lan her seat in the 2004 election. Four years ago, Ms Ho was on Audrey Eu Yuet-mee's ticket but eventually lost to the Democratic Party ticket because the Democrats issued a situation critical call to voters to support Martin Lee Chu-ming. I don't know how to co-ordinate with others, Mrs Ip said, adding that the best situation would be for all the candidates to do their best in campaigning. Asked if she would initiate legislation for a national security law, Mrs Ip said it was the government's business and she was not interested in deliberating the issue. As security chief, she pushed for the adop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legislation under Article 23 of the Basic Law before quitting in 2003, shortly before the measure was shelved. I have learned a lesson from my time in government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to have people's consensus to pass such a sensitive law, she said.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08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2 ---------- |
南華早報 EDT3| EDT| By Ambrose Leung |
2008-09-09 |
Liberals' defeat raises doubt over trade-based seats stance Party's electoral success is restricted to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The Liberal Party leaders' defeat and the failure of its other candidates for directly elected seats has put a question mark over its support for abolishing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under universal suffrage. Flanked by the stony-faced survivors who managed to defend its seven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seats and those who, like himself, lost, party chairman James Tien Pei-chun announced his resignation. "We have fought a very difficult battle and as the leader of the unsuccessful race, I am very disappointed over the losses, including my seat and the seat of the vice-chairwoman. I will assume responsibility and resign the chairmanship," he said. Mr Tien said the party was still studying the factors which led to the defeat of all its candidates for directly elected seats. But he said the low turnout, a series of recent government blunders and lack of political sensitivity may have been the reasons. Among the party top guns who lost were vice-chairwoman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Mr Tien's brother Michael Tien Puk-sun in Kowloon West, and Joseph Tung Yao-chung, who came up nine votes short in his attempt to succeed party veteran Howard Young in the tourism sector. Mr Tien admitted he had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his own campaign to realise the critical situation he was in until the polls were about to close. Mrs Chow, who put out a series of "situation critical" alerts throughout the afternoon to no avail, blamed the low turnout. "Many of our supporters were tired of the election culture which is filled with arguments. After seeing irrational shouting matches in election forums, they just didn't want to vote," said Mrs Chow, who quit her party posts and resigned from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s cabinet. Mr Tien denied the party had done any deals to share votes with other Beijing loyalists, but a party source said its surprise defeats were the fault of the camp's strategy. With the party having gone from 10 Legco members to seven - all of them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representatives - its leaders admitted its stance on universal suffrage would be part of a review of the way forward for the Liberals. After Beijing's decision last year to allow the election of the chief executive by universal suffrage in 2017 and of Legco by 2020, the party pledged to support scrapping all the 30 functional seats by 2020. "Personally, I hope this stance will not change, but I cannot speculate on the decision of the future party leadership," Mr Tien said. He hoped the party's setback in the polls for directly elected seats - making his victory, and that of Mrs Chow, in 2004 the party's first and only successes - would not reduce the business sector's cautious confidence in universal suffrage. Miriam Lau Kin-yee, who was named the Liberals' acting chairwoman, said the party leadership would review its position on the issue soon and its strategy for contesting directly elected seats and how to better communicate its political beliefs to the community. Mr Tien hoped the party's relations with the governmen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Beijing loyalist camp would not change.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55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3 ---------- |
南華早報 EDT3| EDT| By Eva Wu, Ambrose Leung and Fanny W. Y. Fung |
2008-09-09 |
Victory sweet for 3 ex-lawmakers who return after 4-year absence Three election winners will return to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after a four-year break. Civic Act-up's Cyd Ho Sau-lan and the Democratic Party's Wong Sing-chi, who were both defeated in 2004 due to the pan-democratic camp's failed strategy, enjoyed victories again this year. The Beijing-loyalist Ip Kwok-him, unseated by Ms Ho in the 2003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 costing him his Legco seat in the sector, will return to the legislature in the sector. Celebrating her remarkable comeback with her campaign team, a jubilant Ms Ho expressed gratitude to voters for their support and vowed to put her platform into action. "The result of pan-democrats [winning] four seats [on Hong Kong Island] really reflects the wisdom of the people," she said. "I am really thankful to my supporters who, despite four years on, have still remembered their date with me. "Indeed, it was a well-fought fight considering our small team and tiny resources comparing to those mustered by the Civic Party and the Democratic Party. What touched me most was how voters identified with my platform and affirmed that I was a legislator who has fulfilled my duties in the past." In 2004, Ms Ho lost her seat due to a diversion of votes flowing to the Democratic Party, which issued a "situation critical" call on polling day. She was on the same ticket as Audrey Eu Yuet-mee, ranking second. Mr Wong, who headed his own ticket this year, came third with some 44,000 votes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Party colleague Andrew Cheng Kar-foo led another ticket in the constituency. "This is a testimony to our successful strategy of canvassing in our own district," he said. "It also show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mocratic Party's district work." In 2004, Mr Wong ranked fourth in the pan-democratic camp's ticket of seven candidates. Despite gaining 168,000 votes, only the first three candidates earned a Legco seat. Mr Ip, elected as a district councillor last year, defeated the Heung Yee Kuk's incumbent Daniel Lam Wai-keung and regained a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seat. "I will definitely treasure it and do my service," he said. The vice-chairman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said his campaign wa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direct election. "Most of the time I sat in an air-conditioned office and made phone calls, although I also visited district councillors."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7055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4 ---------- |
成報 A03| 要聞| 社評 |
2008-09-09 |
憐孤忠選民獻票 牆頭草難敵風霜 儘管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投票率偏低,亦終塵埃落定,詳盡結果見於各大傳媒,不贅。總體而言,建制派以長期地區工作贏得三十四席,民建聯成為會內第一大黨;泛民主派則奪得二十三席,較上屆少三席;而自由黨在直選全軍盡墨,僅保留功能界別的七席,頓成傳媒焦點。 選舉結果公佈後,該黨主席田北俊、副主席周梁淑怡即時辭去正、副主席之職,以示對選舉落敗負責,其中周梁更同時向特首曾蔭權請辭行政會議成員。經此一役,自由黨元氣大傷,再難有當年左右大局,羽扇綸巾的英姿了。 有趣的是,當年同樣捲進二十三條立法風波的田北俊和葉劉淑儀,在今次競選竟有完全不同的遭遇。田北俊當年臨陣倒戈,已恥提此事,但葉太昨日高票勝選,仍被人多次問及有關二十三條立法的問題。對此,葉太昨日回應道:「二十三條是如此敏感的議題,需要所有市民支持,我會聆聽民意,以民意為依歸。」 葉太此番回應可謂四平八穩,不過儘管她輕描淡寫,有意淡化此事,但仍難以改變鐵一般的事實,就是當年特區政府對二十三條立法處理有誤,可謂「於錯誤的時空,在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仗。」 猶記○三年,政府最高層不顧民情,急於推行二十三條立法,在沒有作好全面諮詢及準備之前,就把保安局局長葉太推往最前線,同時亦給泛民主派抓緊機會,藉反二十三條立法挑起民憤,爭取他們的選舉利益。當葉太孤軍奮戰之時,特區政府竟無人伸出援手,她最後成為政府施政失誤的代罪羔羊,被迫棄官留美進修。今日,葉太以其名單挾六萬餘選票入立法會,不排除有選民明白箇中冤屈,憐其孤忠,還她一個公道。 我們認為,二十三條立法至今仍屬懸案,當中大有可以爭議之餘地,有人認為此法將令執法人員無法無天,剝奪了香港人的人權和自由,但事實上,此法較美國反恐法寬鬆得多,將人權自由置於無尚地位的美國,尚可為國家安全犧牲部分個人利益,香港又有甚麼理由不可以為二十三條立法,維護國家利益呢?說到此法有可能會被人利用濫權,但與年前警監會接連洩密,令十年來兩萬投訴人的私隱,包括職業、年齡、身份證號碼、地址、電話、所涉罪案等,完全暴露在網上的情況相比,則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由此可見,問題不在立法,而在於執行,二十三條立法不過是被人利用作政治鬥爭的工具,葉劉淑儀也不過是政治鬥爭中的祭品而已。 諷刺的是,當年在二十三條立法中躲在幕後,見死不救的官員,今日名成利就,加官進爵。可以預見,今後政府若要推行任何具爭議性的政策,那怕有利於萬民,願出死力的官員肯定鳳毛麟角,因葉太殷鑑不遠也。這也是特區政府管治日漸衰頹的主要原因。 今次落選的現任議員,自由黨主席田北俊,亦是當年二十三條立法事件中的焦點人物,當年由於他臨陣倒戈,促成政府向泛民主派舉白旗,不過,人們並沒有將他當成民主英雄,反而對自由黨搖擺不定的立場示以白眼,今日自由黨的選票流向泛民,兵敗如山倒,亦可說是當牆頭草的報應,如果自由黨日後不採取更為鮮明的政治立場,必然會變得兩面不是人,經不起政治風雨的考驗。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7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5 ---------- |
成報 A04| 要聞 |
2008-09-09 |
楊森跳海抗議後不支病倒 港島區選情激烈,連日賣力落區打氣的楊森,繼失意於立法會選舉後,亦缺席民主黨於選舉後召開的記者會。 會上甘乃威解釋楊森因病缺席,並讚揚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更呼籲新一代黨員要緊記楊森的貢獻:「楊森是我很好的學習對象,他擁有無私精神,讓民主黨繼續向前走。」 甘乃威讚無私精神 甘乃威解釋,楊森因上月底以跳海表示保護維港而一直抱恙,加上選舉壓力加重病情,故未能隨同出席記者會。張文光向傳媒透露,楊森自立法會開始提名以來,不斷有選民及輿論批評甘乃威與楊森的選票排名,使他飽受壓力煎熬。腹背受敵,楊森屢次向張文光吐苦水,但對這個決定從沒有半點動搖,張文光叮囑黨員要尊重楊森,緊記他為民主黨的付出。 成功重返立法會的黃成智,亦答謝黨員們連日不辭勞苦地為他拉票,特別多謝鄭家富配票成功。而甘乃威於記者會中,一改以往作風,全程面帶笑容,他表示今次成功當選,使他可以重新為市民服務,令一度考慮為家庭放棄政途的他,感觸良多。 實習記者李盼儂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7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6 ---------- |
成報 A05| 要聞 |
2008-09-09 |
曾鈺成淚送蔡素玉 民建聯於立法會選舉中取得13個議席,成為議會內的第一大黨,該黨上下理應感到高興,惟因在選情激烈的港島區,於名單中排第二的蔡素玉未能取得一席位。得知結果後,居於名單首位的曾鈺成比她更為難過,於點票中心內接受傳媒訪問時,更一度哽咽得說不出話來,幾度強忍淚水,反而要在旁的蔡素玉安慰情緒。 搭肩互安慰 名單以超過六萬票而連任的曾鈺成,站台聽取點票結果時已毫無表情,其後他與名單中其他候選人會見傳媒,更顯得心事重重,「我們不能夠按他們的期望達到這個目標,我……我和我幾位拍檔一起,在過去這段時間進行這個選舉工程,我自己覺得是非常榮幸。」曾又表示,「唔排除本身支持民建聯嘅選民都投沖比葉太。」 期間,曾鈺成神情凝重,淚水於眼眶中不住打滾,需一度強忍眼淚,說話也一度哽咽。而蔡素玉則搭著曾的肩膀以表支持,曾則搭回蔡的肩膀,相互安慰。 而「墮馬」的蔡素玉雖仍面露微笑的表示,沒有一個選舉是必定贏的,亦已有心理準備,只是感到對不起同事和助選團,「輸又好,贏又好,都會繼續幫忙地區工作。」之後她會致力於香港環保工作。 實習記者何偉儀、記者程泰祖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29008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7 ---------- |
香港經濟日報 A18| 2008立會選舉| By 林彥邦 |
2008-09-09 |
民建聯大贏家 第二梯隊入局 奪13席 陳克勤李慧瓊助吸年輕人 作為今次選舉大贏家的民建聯,共取得13個議席,保持立法會第一大身份,若加上友好工聯會的一席,合共取得14個議會席位。 另外,該黨兩名新星陳克勤和李慧瓊,成功入局,成為第二梯隊上位的示範,有助該黨吸納年輕人加入。 可是,該黨今次在直選的配票安排,卻及不上民主黨。民建聯今次總得票34萬多,較民主黨多出3萬多票,但奪取的議席數目,卻同樣是7個,換言之,那3萬多票是浪費了(見附表)。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連同以工聯會名義參選的3名民建聯成員,該黨今屆合共有13席,達到最少保持上屆12席的目標。 蔡素玉落敗:對不起助選團 可是,該黨在港島區名單排第二的蔡素玉,未能成功連任,與她同一名單而勝出的曾鈺成,昨晨得知選舉結果後,一度激動和哽咽得幾乎說不出話來,反而要蔡素玉拍著其肩膊安慰。 蔡素玉坦言自己早有落敗的心理準備,又說:「我很對不起地區朋友、同事及助選團,他們日日夜夜協助我,最終令他們失望。」 對於蔡素玉今次落敗,曾鈺成不排除有相當部分本來支持民建聯的選民,轉投了給葉劉淑儀,「我們會認真反省,工作是否做得不夠。」 對於被指未能與葉太成功配票,曾鈺成表示,每個候選人都全力拉票,選民不會接受盲目配票;葉太亦稱︰「很難科學化預測有多少票。」 配票未完備 致田少周梁墮馬 也有人指,民建聯未能成功配票,間接令同屬建制派的自由黨議員田北俊和周梁淑怡,在新界東和新界西選區雙雙下馬。 譚耀宗表示,對田少和周太下馬感可惜,但在新界西勝出的他,也坦言:「在激烈的選舉中,必須盡力,民調出來後,我自己都十五、十六,很不穩定,浮浮沉沉,因此必須力保自己的名單;自由黨此情況,責任不在我方。」 譚耀宗認為,該黨在新界東和新界西兩大選區,得票均較上屆增加,反映和鄉事會協調順利。 今屆選舉民建聯新人成功上位,領軍出戰九西的李慧瓊,和排在新東名單第二的陳克勤均成功入局,副主席劉江華表示,這可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民建聯。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0007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8 ---------- |
東方日報 A05| 港聞 |
2008-09-09 |
17低票候選人沒收按金 【本報訊】立法會候選人取票低於百分之三,將被沒收選舉按金,按今年選舉結果,共有十七人「被罰」,合共為庫房進帳八十萬金額,其中十五人為地區直選,包括自由黨林翠蓮、民主黨張賢登及民協蔣志偉。 根據選舉條例,立法會候選人須繳付按金,地區直選每張名單需五萬元,功能組別每張名單需兩萬五千元。若兩部分的候選人,無法取得百分之三或以上的選票,按金便會被沒收。 按今年選舉結果,共有十七人被沒收選舉按金,多來自參選人較多、各張名單票源被大幅攤薄的新界西及九龍西,各有五人被沒收,當中不乏政壇熟悉面孔,包括港島的林翠蓮、民主黨的黎志強,以及新界西的張賢登和蔣志偉。 功能組別由於參選名單較少,票源較集中,故只有二人被沒收按金,他們是會計界的嚴定偉,以及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陳贊輝。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5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9 ---------- |
東方日報 A03| 港聞 |
2008-09-09 |
社民連三激男玩殘曾蔭權 泛民主派在今屆選舉輸了選票,卻贏了議席,勉強保住否決政改方案和分組投票的關鍵少數,社民連「三大激男」更分別成功進身及連任議會,再加上勞工及民生派進一步坐大,個別經常批評曾蔭權的議員亦高票當選,政府在立法會的優勢其實未有顯著擴大。近期民望插水的曾蔭權,餘下三年多任期的施政勢必繼續舉步維艱,多項重大政治、經濟及民生政策,都隨時會因得不到立法會足夠支持而觸礁。 唔排除提出不信任動議 今屆立法會選舉的地方直選投票率較上屆大跌,建制派受惠於鐵票效應,總得票及得票比率都高於上屆。在資訊科技、工程、醫學和會計四個選前預測「五五波」的功能組別,建制派亦全數勝出。 不過,由於泛民在香港島、新界東和新界西配票得宜,意外地保住原有十九個直選議席,包括打正旗號動炮「倒曾」的社民連三大激男黃毓民、梁國雄和陳偉業。即使泛民在功能組別輸掉三席,仍能保住否決政改方案的關鍵少數,以及否決議員議案的地方直選分組多數。黃毓民更聲言,他不排除在立法會向曾蔭權提出不信任動議。 以政黨區分,民建聯以十席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其次為民主黨八席、自由黨七席、公民黨五席,四大黨都在競選期間承諾支持徹查梁展文事件和檢討副局長薪酬。若以經濟民生立場區分,多次倒戈反對政府的工聯會由三席增至四席,勞聯李鳳英、街工梁耀忠和職工盟李卓人成功連任,令工會勢力進一步坐大,加上主打草根階層的社民連、民協和民建聯亦有議席進帳,代表工商界的自由黨失利,令今屆的「泛民生派」議員數目,增至接近全體議席的三分二。 重炮轟煲呔曾料民望再插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指出,泛民議席今屆僅輕微減少,工會和民生派勢力坐大,令行政立法關係有進一步惡化的危機;加上曾蔭權最近民望急跌,外圍又有全球經濟放緩、通脹持續高企和次按危機惡化等問題,政府施政勢必更加舉步維艱。 宋立功又說,曾蔭權為免向泛民送分,在選舉前刻意押後處理多項重大政治及民生議題,前者有政改方案、《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港台問題、退休高官再就業制度和副局長薪酬檢討等,後者則有最低工資立法、競爭法、增加生果金和取消外傭稅等,都會成為新一屆議員顯身手、博表現的最佳舞台。他預計在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是曾蔭權的首項重要考驗,相信順利過關的機會很微。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6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0 ---------- |
東方日報 A01| 港聞| 頭條 |
2008-09-09 |
毓民打不死好戲連場 社民連主席黃毓民首次參選立法會,即以高票當選,由名嘴變身議員,在議事堂怒斥不平事,顯露其「夠薑」本色,他更自言日後「好戲連場」。但其實毓民曾經歷「封咪」離港,及後成立政黨,東山再起,與他今次在選戰面對的起伏挫折,十分相似。他在民調失利、部分傳媒杯葛及被其他泛民主派邊緣化下,透過旗幟鮮明的「倒曾」和維護基層利益立場,在論壇上舌戰群雄,贏得民心;他亦善用新一代網上媒體宣傳政見,掀起話題,最終力挽狂瀾,帶領黨友一同進身立法會。 一般市民開始認識黃毓民,大多是由九三年啟播的電視清談節目《龍門陣》開始,被他廣博的學識、清晰的政見和一針見血的批評吸引。他其後轉往電台開咪月旦政事,成為香港其中一名最出色的「名嘴」。之後他創辦《癲狗日報》和《癲狗週刊》,在科網熱潮下創辦香港的第一代網上傳媒《Cyber 日報》等。他在○三年開始信教,曾參與多項傳教活動,並與太太一同開辦私房牛肉麵店。 封咪離港東山復出組社民連 ○四年立法會選舉前夕,香港接連爆出「封咪」風波,政見鮮明的黃毓民亦是受害者之一,最終他留下「身心俱疲、需要休息」的字條,黯然離開主持了多年節目的商業電台,結束「名嘴」生涯。之後他曾短暫擔任有線電視節目主持,但繼續遭到邊緣化和杯葛,個人仕途走到低點。 不過黃毓民未有就此向命運屈服,在○六年五月與一批志同道合的政界人士,包括四五行動成員「長毛」梁國雄、前民主黨成員陳偉業、曾健成和陶君行等,合力組成「社會民主連線」,並定位為激進反對派和真正代表基層的政黨,希望可打破香港政壇被親政府政團及「和稀泥」民主派壟斷的困局。 社民連因為旗幟鮮明的反對參加任何小圈子選舉,持續被主流傳媒和溫和民主派邊緣化,在去年區議會選舉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被針對。今屆立法會選舉,社民連在五大地方選區都有派人參選,與堅持參與小圈子功能組別選舉的民主黨和公民黨對著幹,卻被看扁認為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票數大敗公民黨毛孟靜落選 事實上黃毓民在競選初期,多項民調都指他勝算不高,但他鮮明的「倒曾」立場,「邊個最夠薑?毓民最夠薑!」的新鮮口號,加上廣泛利用新興的facebook 、YouTube 及網上電視等新媒體,吸引了大批不滿曾蔭權施政的基層市民,以及年輕網民支持。尤其是多個電視選舉論壇開始後,其民調支持直線上升,甚至一度雄據榜首。 在前日的選舉中,黃毓民最終以三萬七千多票,在戰況公認最激的九龍西高票當選,得票高於扎根該區十多年的民協馮檢基和民主黨涂謹申,比起公民黨毛孟靜更是高出超過一倍,成為泛民在該區的票王。當選的一刻,毓民高舉雙手展示勝利手勢,支持者台下大喊:「邊個最夠薑?毓民最夠薑!」 黃毓民在當選後表示,他與黨友在立法會內的首要任務,是加強監督政府和改善基層生活,包括落實最低工資立法、增加生果金和檢討綜援等。遇上不合理對待,他亦不排除在規則範圍外抗爭,並透過街頭行動裏應外合,總之就「好戲連場」,大家可拭目以待。他又說,就算日後「長毛」梁國雄被立法會趕出會議廳,「都要趕埋我同陳偉業。」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2057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1 ---------- |
新報 A02| 有得有失 |
2008-09-09 |
葉太認搶部分民建聯選票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於今屆立法會選舉共取得61,073票,成為港島區第二高票名單,得票僅次於公民黨陳淑莊名單,更比民建聯曾鈺成名單高出656票。葉太深信自己得到部分民建聯的選票,她指因為去年補選時,選民投票給她,在感情上會繼續支持她。「但我好難講話因為我而令蔡素玉保唔住一席」,她認為蔡素玉的一席,可能會比被楊森取得。 未帶史泰祖入局感遺憾 雖然名單獲得60,000萬多票,但未能把排在名單第二的史泰祖帶入局,葉太表示很遺憾,但認為今屆選舉的成績相當不錯。她指匯賢智庫剛成立不久,而自己的競選名單大部分都是新人,而史也是第一次參選,故認為今屆的成績已不錯。而無緣入局的史泰祖則表示,雖然對自己落敗感到失望,但對整張名單的成績感到滿意 歸功於大學生拉票團隊 葉劉淑儀表示,對於能夠當選立法會議員感到開心,尤其今屆選舉於南區海怡半島奪得的票數,比去年參加補選時更多。她相信她的團隊能動員大學生拉票,讓選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葉太去年失意於港島區立法會補選,敗給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她今屆捲土重來,終於順利取得港島區其中一席。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0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2 ---------- |
新報 A04| 成功上位 |
2008-09-09 |
陳克勤陳淑莊李慧瓊接棒新星冒起改變政壇 新一屆立法會將會換上20張新面孔,政黨刻意培育的第二梯隊,成為議會生力軍。其中,陳克勤、陳淑莊、李慧瓊,雖然都是初試啼聲,首次出選立法會,但已能成功高踞全港或所屬選區的票王和票後寶座,上位在望。在今次選舉中,最亮麗的焦點,就是一批政壇新星湧現。其中以新界東勝出的32歲民建聯陳克勤最為矚目。他早在1999年時以初生之犢的姿勢,在區議會選舉中擊退民主黨的何淑萍,成為備受注意的明日之星,其後雖於2003年以不足60票落敗,再在2004年以陪跑身份加入劉江華的立法會選舉名單,連續兩次敗選,令他更受矚目,並於2006年被特首曾蔭權破格委聘為特首辦特別助理,直至今年6月離任,並隨即參與今次選舉,在劉江華名單中排第二。 民建聯積極培育新星 陳克勤在當選後表示,會關注年輕人的就業問題,可以履行在政綱上提出關於20和30世代的一些承諾,他希望在議會的第一件事是處理這個問題,並會積極監察政府。劉江華表示,能夠在低投票率情況下取得高票,反映選民支持他們提拔新人進入議會。 另外,九龍西的李慧瓊亦是民建聯積極培育的新星。 她亦是在1999年以25歲的年齡,首次參選便成為當時全港最年輕的女性區議員,再於2003年和2007年連任,並隨曾鈺成名單參選上屆立法會,但未能當選;其後於2006年獲政府委任為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表現受到注視。隨著曾鈺成轉戰港島區,李慧瓊便「擔大旗」組成一支年輕名單參選,成功在九龍西選區中勝出。 作為民建聯重點培育的新一代,李慧瓊深深感受到進入議會要有所交代。她說:「現在感受是很開心,最重要是多謝市民對我們的支持和信任。其實很感受到市民給機會予我們新一代,希望我們可以為社區為香港做多點實事,所以我覺得開心之餘,是一個很大責任。」 余若薇墊背幾乎犧牲 和李慧瓊同樣是新人,同樣排在第一位,但公民黨36歲的陳淑莊更受注目,因為她是由黨魁余若薇墊背推在名單首位,並在港島區得到82,000張選票,成為全港票後,但在過程中卻幾乎令余若薇因保送她而被犧牲。陳淑莊事後一邊哭泣一邊感激余若薇,又指今次冒了一個風險,能夠與余若薇一齊進入立法會,覺得非常之榮幸,以及是她們的幸運,因為是險勝。 不過,用同一策略未必一定有效,九龍東的黃國健和港島的甘乃威,都是在陳婉嫻和楊森「落馬」的代價下,成為立法會的「新人」。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1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3 ---------- |
新報 A06| 互相包容 |
2008-09-09 |
票站調查回應率僅五成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表示,今屆立法會選舉票站調查回應率只約五成,低於上兩屆,數據可能出現系統性偏差。他相信調查受到一些不專業的因素影響,導致回應率下降,會考慮下一次選舉是否繼續做調查。 鍾庭耀:窒礙學術研究 鍾庭耀昨出席一個論壇,回應中大指民調拒答率高了,但在外國,這些專業電話民調回應率低屬正常,如拒答率高維持短時間可以接受,但長期持續就會窒礙學術研究工作。 鍾庭耀稱,今屆票站調查回應率只有五成,較上兩屆的76%及67%為低,並不斷下調,他認為可能社會人士未察覺有不專業調查方法,影響他們的票站調查工作。 他又指,總結多年經驗,基本上每一個票站都滿佈調查員,這會導致混亂情況出現,干擾選民決定,同時違反專業調查標準,可能損害公民社會的發展。 至於若選民故意胡亂回答,鍾庭耀表示,這將影響數據分析及預測,目前難以評論實質影響程度。負責舉辦論壇的人權監察稱,一直與選管會聯絡,要求公佈立法會選舉日進行票站調查團體,但未獲回覆,擔心這類票站調查,會影響選民投票決定。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2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4 ---------- |
新報 A12| 2008立法會選戰| 崖岸自高| By 王岸然 |
2008-09-09 |
兩個泛民神話就此破滅 立法會選舉結束,有人快活有人愁,泛民大換班,議席微降兩席,選民既是沒有多少選擇可以更換之餘,也沒有給予泛民太沉重的打擊,對個別人物是人生前途事業的大關口,對市民而言,始終只是一場戲,幾天之內熱潮又歸平靜,這是筆者觀察了20多年不變的現象。坐觀選戰,在主觀上希望誰勝誰負之餘,亦會對結果提出疑問,進一步希望有些總結,必然的問號,是這次選舉帶給大家甚麼啟示?投票率為何會這樣低?選民因為經濟環境相對穩定之餘,為何代表保守的自由黨會慘敗,而最親近中央,也是最建制的民建聯以及他們的支持者表現理想? 借民調搞風搞雨甚無聊 對慣性支持泛民的人,筆者要提醒他們兩個神話的破滅,一是民調的不可信,以及泛民利用民調事件搞出選前連串風雨是何等無聊;二是陳方安生這塊招牌的不可靠,以及以黎智英與她為首的「民主惡勢力」企圖操控及包攬民主的發展的不良用心而結果大敗,是令人快慰的結果。 次次選前的民調與選後的結果差別甚大,只是選民善忘,下次又會以民調,特別是親泛民的港大鐘庭耀的資料為權威,沒有留意有人利用民調玩弄群眾心理的可能性。筆者也許會另文再分析,但簡而言之,泛民發動,鍾庭耀配合,企圖將民建聯安排的票站調查活動搞垮的計劃,證明只是一次無聊行動,各位不妨上網看看一個叫「香港研究協會」在點票完成後,於網上發表的調查結果,推算各候選人的得勝結果,準確程度非常之高,幾乎全中,唯一的例外,是新東田北俊與劉慧卿的勝負對調了。結果是列了表公開,比鍾氏公開只說四五個人「機會均等」的所謂結果,清楚很多。 其他大家還應記得的可笑情況,是幾大民調都指六成選民會投票,結果呢?最古怪的例子莫如民調初指長毛得勝率極低,最後一次大幅跳升,然後以過10%的得票率得勝。若非陰謀地看是有人事前想製造棄保效應,就是調查有基本的結構問題,有人可以事後作合理解說嗎?說這些民調學者在騙飯吃,不算苛刻吧? 泛民大佬李柱銘之流,與自封的良心共主陳老太,加上造皇者黎智英從選前到選舉最後一日都在企圖指點江山,利用彙集而成的惡勢力想左右大局,結果是一敗塗地,真希望這些人深切反省,不要造次。 公民黨應要作深切檢討 而陳老太的所餘威望,與某報對各候選人勝負有決定性指導性作用等神話,盡皆破滅。投票率大降一成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而某報及陳老太在選舉日選擇性為個別泛民告急及吹捧支持,亦證實作用有限。資深的泛民告急成功,在地區沒有根基的毛孟靜及張超雄照樣敗陣,陳太故意冷待的甘乃威及何秀蘭照樣勝出,被吹捧了一個月的湯家鏵、曾國豐愈捧愈跌,公民黨結果要減一席,成了死對頭的社民連相對增加一席。某報能左右泛民選情及決定誰勝誰負的神話清楚破滅。 相信是一成和平理性教育偏高的中產週日放棄了投票,而基層弱勢者則公民意識更強,沒有缺陣,所以賽果對公民黨不利。這個黨要作的事後檢討,相信要比其他泛民要更多與更深切了。 時事評論員[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3005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5 ---------- |
太陽報 A02| 要聞 |
2008-09-09 |
名嘴封咪創黨議員 「毓民最夠薑」東山再起 首戰即捷的社民連主席黃毓民,成為激戰選區九龍西的票王,今次選戰經過的起伏、孤立和嘲諷,與他因「封咪」事件而告別「名嘴」生涯,再透過自立門戶成立政黨、東山再起的經歷極其相似。他在民調失利、主流傳媒杯葛和其他泛民主派邊緣化下,透過旗幟鮮明的「倒曾」和基層立場,在電視論壇上舌戰群雄,他亦善用新一代網上媒體宣傳政見帶起議題,最終力挽狂瀾,帶同其他黨友一同進身立法會。 市民認識黃毓民,大多是由九三年啟播的亞視清談節目《龍門陣》開始,被他廣博的學識、清晰的政見和一針見血的批評吸引。他其後轉往電台開咪月旦政事,成為香港其中一名最出色「名嘴」。之後他創辦《癲狗日報》和《癲狗週刊》,在科網熱潮下創辦香港第一代網上傳媒《Cyber日報》等。他在○三年開始信教,曾參與傳教活動,並與太太一同開辦私房牛肉麵店。 ○四年立法會選舉前夕,香港接連爆出「封咪」風波,政見鮮明的黃毓民亦是受害者之一,最終他留下「身心俱疲、需要休息」的字條,黯然離開主持了多年節目的商業電台,結束「名嘴」生涯。之後他曾短暫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但繼續遭到邊緣化和杯葛,個人仕途走到低點。 拒參與小圈子選舉 不過,黃毓民未有就此向命運說不,在○六年五月與一批志同道合的政界人士,包括四五行動成員「長毛」梁國雄、前民主黨成員陳偉業、曾健成和陶君行等,合力組成「社會民主連線」,並定位為激進反對派和真正代表基層的政黨,希望可打破香港政壇被親政府政團及「和稀泥」民主派壟斷的困局。 社民連因為旗幟鮮明的反對參加任何小圈子選舉,持續被主流傳媒和溫和民主派邊緣化,在去年區議會選舉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被針對。今屆立法會選舉,社民連在五大地方選區都有派人參選,與堅持參與小圈子功能組別選舉的民主黨和公民黨對著幹,卻被看扁認為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事實上黃毓民在競選初期,多項民調都指他勝算不高,但他鮮明的「倒曾」立場,「邊個最夠薑?毓民最夠薑!」的新鮮口號,加上廣泛利用新興的facebook、youtube及網上電視等新媒體,吸引了大批不滿曾蔭權施政的基層市民,以及過往不關心政治的年輕網民支持。尤其是出席多個電視選舉論壇後,其民調支持直線上升,甚至一度雄踞榜首。 在前日的選舉中,黃毓民最終以三萬七千多票,在戰況公認最為激烈的九龍西高票當選,得票高於扎根該區十多年的民協馮檢基和民主黨涂謹申,比起公民黨毛孟靜更是高出超過一倍,成為泛民在該區的票王。當選的一刻,毓民高舉雙手展示勝利手勢,穿著清一色鮮紅戰衣的社民連黨友和支持者,則在台下大喊:「邊個最夠薑?毓民最夠薑!」聲勢浩大,場面感動。 黃毓民在當選後表示,他與黨友在立法會內的首要任務,是加強監督政府和改善基層生活,包括落實最低工資立法、爭取增加生果金和檢討綜援制度等。遇上不合理的對待,他亦不排除在規則範圍外抗爭,並透過街頭行動裏應外合,總之就「好戲連場」,大家可拭目以待。 黃毓民簡歷 1951年出生,中學就讀天主教男校。 1970年中六畢業被父送往台灣,其後於香港珠海書院獲新聞及傳播學系學士及歷史系碩士。 1975年起做過多間報館記者。 1988年—92年間任教珠海書院新聞及傳播系,離職前為該系系主任。 1993年於亞洲電視主持《龍門陣》,火爆言論令其節目創下高收視紀錄。 1996年獨資創辦《癲狗日報》,同時於電台主持多個節目。 2000年因創辦《Cyber日報》而成為上巿公司主席。 2001年專心於電台及報章專欄工作,並與妻子合營台式牛肉麵店。 2003年信奉基督教,戒煙、戒賭。 2004年3月16日在尖沙咀金巴利道遇襲,同年5月13日疑因其家人亦受到黑社會的生命威脅,突然宣佈封咪離港。 2006年10月1日與梁國雄、陳偉業等人成立社會民主連線,毓民其後更成為該黨主席。 2007年創辦網絡電台MyRadio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4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6 ---------- |
太陽報 A04| 要聞 |
2008-09-09 |
點票中心太細選管會捱轟 投票之後,主戰場轉移了去點票中心,不過,今年點票中心太細,參選團體及其支持者大都拉隊捧場,未到凌晨已座無虛席,人頭湧湧。好多等結果的參選人都要被迫在房間來回踱步,競逐立法會商界(一)界別嘅邵逸夫姪孫邵在德,亦要像小學生被罰企一樣,站在門外走廊等結果。有支持者大罵選管會安排不當,忽視選舉。另外,法律界當選人的吳靄儀直言,從未見過這樣的安排。她說:「得十六張凳,係咪一個界別得一張先,我參加過五屆選舉,未見過咁唔公平、咁唔歡迎公眾嚟參與嘅選舉,愈做愈差!」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5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7 ---------- |
太陽報 A28| 社論及專欄| 魯迅 投槍| By 周紹興 |
2008-09-09 |
當選議員可能改姓曾 香港選出了新的立法會議員,這些新貴,會不會都改姓曾?未來會不會兌現競選時的諾言?能不能在參加瓜分公帑的同時,真正為七百萬市民做點事? 選舉這玩意,並非香港所謂「民主發展」、「政制改革」,而是一百多年前就有人鼓吹的玩意。清代光緒年間有本小說《未來世界》,大概就是為今之香港所謂特別行政區繪的藍圖。 作者認為,專制有專制的時代,立憲有立憲的時代,民主有民主的時代,須看那國民的資格,方才好定那變法的規模。而中國百姓具有奴隸性質,對著一班蠢如鹿豬的人,也好去講自由革命不成?因此,作者斷言:「中國目今的時勢,既不是那革命民主的時代,也用不著這專制政府的威權……是為立憲之時代。」 作者企圖寫出怎樣達到立憲政體的過程。敘浙江杭州民智學校總教習陳國柱,熱心向公眾演說立憲道理,青年郭殿光受到啟迪,向父親要求受教育權,引起父子兩代的衝突。所謂投票選舉的鄉官,都是些性情貪酷、品行卑鄙的豪紳。錢塘縣內鄉官姚小石,魚肉鄉里,倚仗某宗教教堂主教的勢力,橫行不法,主教圈佔倪勝標的土地,姚小石乘機兩邊挑唆,撥火煽風,終於釀成民變,主教強索賠款十萬?銀,幸有陳國柱挺身而出,承辦交涉,據理力爭,挽回權利。 作者對於風氣初開時期的婚姻和家庭倫理關係予以很大關注,描寫蘇州女學堂的學生汪墨香,乃朝中汪中堂的孫女,與日本籐田大學卒業生夏沛霖邂逅相遇,一見鍾情,兩人遽訂婚約,這引起了她的表兄弟潘澗泉、陸紫岑的嫉恨,潘暗設圈套將夏誘殺,移禍於陸,使陸身陷囹圄,而後謀娶汪墨香,事敗坐監。汪亦心灰意冷,絕意情場。 情場如戰場政場如情場 情場如戰場,政場如情場,政客們競選時,形同打情罵俏;最後幾天,更像是惡棍成佛,潑婦從良。如今落選者只有想辦法「垂淚對宮娥」,說不定四年後還有機會。當選者呢?當然可望榮華富貴,不僅可領高薪,每月六萬元以上,還可時時找些藉口如「平反六四」呀、「四川救災」呀、「同情非洲貧童」呀,進行街頭籌款!財源廣進自不在話下。日後再求競選連任,又可籌集競選經費,甚至這四年任期內就可努力向英美法德等國朝野籌款,那當然要幹些分裂國家民族的勾當,鼓吹西藏獨立、新疆獨立甚至南丫島獨立之類,就不必擔心洋人不予支持。 這次選舉,可惜少了一個參選人,即香港大學女生陳巧文,她若高舉雪山獅子旗參選,又有黎智英旗下報刊支持,我看她當選可能性大過陳方安生。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34046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8 ---------- |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時事評論| 香港脈搏| By 余錦賢 |
2008-09-09 |
自由黨死因研訊 假如曾蔭權是「太監養子」曹操,那麼,田氏兄弟就是「四世三公」(四代都有人位列權貴)的袁紹、袁術,而立會地區直選則是令自由黨「一鋪清袋」的「官渡之戰」。 今屆立會選舉,最震撼的新聞是田北俊、周梁淑怡及田北辰的三路直選大軍同告敗陣。一般評論從「自由黨直選全軍盡墨」這個角度切入,卻其實,最深層的意義是「自由黨龍頭龍脈盡斷」。 先說周梁。她在上屆新西選舉獲五萬票,今屆卻只得二萬二千票,少了二萬八千票,大量流失鄉事票。有關情況,只需看看譚耀宗、張學明名單及王國興的得票,即一目瞭然。上屆譚張名單獲十一萬五千票,加上周梁的五萬票,就是十六萬五千票。今屆譚張名單獲九萬二千票,王國興名單得三萬六千票,加起來等於十二萬八千票,再加上周梁的二萬二千票,就是十五萬票,和上屆差些少。換言之,周樑上屆的票,今屆主要過了給王國興。由於譚與王同出工聯會,可謂同氣連枝,不理周梁尚算「合理」。 再看極有可能接掌自由黨的田北辰。可以說,他是輸在民建聯配票。民建聯李慧瓊名單獲三萬九千票,梁美芬則有二萬票,加起來幾乎等於上屆曾鈺成名單所得的票數(六萬一千)。二少直言,中聯辦在票源方面對他沒有支援,並相信其大哥和周梁的處境都一樣。他指那是緣於自由黨「並非最聽話」。問題在哪?不用畫出腸吧! 至於田北俊,可謂最慘情。他在新東選區得到二萬九千票,只比敬陪末席的劉慧卿少四千三百票,若劉江華只拿上屆票數(九萬五千),已經有七千票可以過給大少,夠贏卿姐。但見昨天凌晨公佈劉江華名單的得票時,大少忍不住頭擰擰。更「離譜」的是,「隱形左派」龐愛蘭於前天下午已知無望,卻依然全力搶票,結果搶到二萬票(等於上屆港進聯曹宏威的一萬四千票再加婦女票)。若龐美人在傍晚時「棄保」,相信大少已穩坐釣魚船。正是無巧不成話,前天在點票中心的台上,龐美人一身黑衣,與劉票王團隊的服飾幾乎一模一樣,而他們更並排站立,不禁令筆者想起去年底龐美人突然空降沙田火炭,首次參加區議會選舉,由於得到民建聯的支持而一舉殺敗當時的泛民現任區議員蔡耀昌。 種種跡象顯示,民建聯疑似「奉旨」趕絕自由黨兩位最具政治能量的領導人及一位最具政治野心的接班人。而大少也彷彿聞到箇中玄機,當機立斷宣佈全退。從此,自由黨就只有盛傳將會出任主席並晉身行會的林健鋒,以及連做夢也不敢參加直選的劉健儀支撐大局,元氣肯定大傷,甚至連帶影響唐英年競逐下屆特首的部署。難怪昨天煲呔與科大學生談心後,會開顏展露久違了的「真摯笑容」。筆者覺得,他甚至可能會吟出曹操名作《短歌行》,搖頭晃腦的高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呢! |
|
文章編號: 20080909391004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9 ---------- |
都市日報 P02| 立法會選舉專輯 |
2008-09-09 |
民建聯晉身最大黨 泛民保1/3席位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已塵埃落定,隨著新舊議員交替,政黨議席增減,新的權力分佈將大大影響政策討論及議案審議,亦令行政立法關係產生新的互動,特區政府不能置之不理。新形勢下,民建聯共取得10席(表),力壓其他政黨成為立法會內第1大黨,連同自由黨及工聯會等親建制派逾34席,將可與23席的泛民主派角力。 民建聯成功保住上屆10席成為第一大黨後,即將於本週三與特首曾蔭權會面。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昨總結選舉結果,認為已達到目標,培養新人方面取得經驗,其中首次在九龍西領軍的李慧瓊以39,013最高票在區內當選;民建聯將致力打擊通脹和改善民生。民建聯曾因參選區議會功能組別與鄉事派關係緊張,身兼鄉議局副主席的張學明指,今次選舉鄉議局與民建聯合作無間。 泛民主派在選舉期間,一直強調不能少於21席,否則在審議涉及特區政改問題時便會喪失否決權。雖然今次投票率只有45%,25席有跌,亦能幸保23席。不過,民主黨及公民黨在議席上有縮減,與政府在談判桌上未必能佔優。 泛民未來工作將更艱巨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坦言,泛民只佔23席,在未來4年工作將會更艱巨,23人對各項議題的立場也未必一致。公民黨只取得5席,余說,作為新政黨,資源和經驗均較其他黨派遜色,但從來非靠「明星效應」,已盡最大努力。 民主黨今屆取得8席,黨主席何俊仁說,泛民取得23席,有關鍵作用,因議席超過三分一,將可就政府重大政策有否決權,增加與政府的議價能力。對於會否與公民黨合併,何強調,在互相信賴下,兩黨願意有多些合作;未來是要促進泛民間的團結,否則泛民便會不堪一擊。 黨副主席單仲偕說,泛民議員所得總票數雖少於上屆,但取得議席有增加,當中除幸運外,亦顯示泛民支持者懂得智慧地配票及擾亂票站調查,使建制派配票失敗,令自由黨重創。 (都市) 立會各黨派議席數目 政黨 議席 增減 民建聯 10 - 民主黨 8 -1 自由黨 7 -3 公民黨 5 -1 工聯會 4 +1 社民連 3 +1 泛聯盟 3 -2 民協 2 +1 前線 1 - 職工盟 1 - 街工 1 - 公民起動 1 +1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100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0 ---------- |
都市日報 P33| English news digest |
2008-09-09 |
Democracy camp loses seats but holds onto veto power in Legislative Council 泛民主派立會議席較上屆少 仍保有重要否決權 Hong Kong's pro-democracy politicians lost several legislative seats (立法會議席) according to final election results announced yesterday, but held onto their veto power over major legislation as they push for greater political freedoms in the Chinese territory. Democratic parties won 23 of 60 legislative seats in Sunday's voting, down from their previous 26. Ordinary citizens directly elect 30 of the seats, while the rest are chosen by special interest groups that tend to side with China's central government in Beijing. Fourteen of the interest group seats were uncontested. One of the winners was the hell-raising hippy lawmaker Leung Kwok-hung, nicknamed "Long Hair." Dressed in his trademark Che Guevara T-shirt, the pro-democracy legislator celebrated his victory by raising his hands as supporters chanted, "Long Hair!" Many thought his election four years ago was a fluke and he wouldn't win this time. The results came as a relief to the opposition (反對派), which had been expected to fare significantly worse than in the last legislative polls four years ago as concerns over wages, inflation and education eclipsed issues of democratic reform. The 2004 vote came amid widespread public outrage over proposed national security measures and the territory's Beijing-backed leader at the time, which propelled more democrats into office. This time, however, they faced a tougher challenge. China took much of the momentum (動力) out of the democratic reform debate last year when it announced that the territory would not be able to elect its own leader until 2017 at the earliest, or all of its legislators until 2020 or later. The territory's chief executive is currently chosen by an 800-member committee stacked with Beijing loyalists. Pro-Beijing and pro-government candidates also had been expected to receive a boost from Hong Kong's growing nationalism, heightened by the Beijing Olympics and a booming mainland economy. Democracy candidates said the results sent a message to the territory's ultimate rulers on the mainland. "Hong Kong people still have aspiration for full democracy," said Alan Leong, a member of the opposition Civic Party who was re-elected. "Those in power can't afford to ignore it." Voter turnout dropped significantly. About 1.52 million people, or about 45 per cent of registered voters, cast ballots on Sunday -- the second lowest turnout rate since Hong Kong returned from British to Chinese rule in 1997. There was a nearly 56 per cent turnout in 2004. The key threshold for pro-democracy parties was 21 seats. Fewer than that would have cost them their veto power and greatly expanded the ability of conservatives to shape Hong Kong's election law to China's favour. (AP)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101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1 ---------- |
英文虎報 P06|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By Carol Chung |
2008-09-09 |
Voice of young growing louder The entry of 17 newcomers to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has provided a platform for parties to nurture politicians for the future. The youngest newcomers are Gary Chan Hak- kan, 31, and Starry Lee Wai-king, 34,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nd the Civic Party's Tanya Chan Shuk-chong, 37. DAB chairman Tam Yiu-chung said the party is nurturing new talent to prepare for the universal suffrage elections for the chief executive in 2017 and Legco in 2020. ``We have achieved our aim to help new people step to the front,'' he said. Tam hopes the young politicians will be the leaders of the DAB in 10 years. He said young people will also give the party a new image and thereby attract new supporters. Lee, who was elected on her second attempt, said her election was not only due to DAB supporters but also because she was able to attract young voters. ``[Winning in the election] shows young lawmakers are gaining public acceptance,'' she said. Gary Chan, who was on the same ticket as veteran lawmaker Lau Kong-wah, said the Legco would now have a voice of someone who is only in his 30s. Tanya Chan won her seat through some risk- taking by another veteran lawmaker, Audrey Eu Yuet-mee. Other new faces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include the Democratic Party's Kam Nai- wai,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Wong Kwok-kin and independent candidate Priscilla Leung Mei-fun. Kam, a longtime 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councillor, said the Democratic Party's second tier will facilitate the party in communicating with the mainland. Wong, who ran on the same ticket as veteran lawmaker Chan Yuen-han, said the handover from the old to the young ``has been successful.'' Newcomers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include Pan Pey-chyou in the labor sector, Paul Tse Wai-chun (travel), Leung Ka-lau (health) and Paul Chan Mo-po (accountancy). [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8003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2 ---------- |
英文虎報 P02| Central Station| By Mary Ma |
2008-09-09 |
Sharp tongues will make sparks fly Election fever may be over, but the stage is now set for sparks to fly in the new legislature with the installation of two controversial figures best known for their sharp tongues. Regina Ip Lau Suk-yee - the former secretary for security whose previous bid for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was quashed by her former boss, Anson Chan Fang On-sang, in last year's by-election - has finally made it to Legco. Wasting no time in making a veiled reference to "Mad Dog" commentator Raymond Wong Yuk-man, Ip asked her future male colleague to act gentlemanly in the chamber. Not to be outdone, Wong assured his supporters he will join his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colleagues - "Long Hair" Leung Kwok-hung, and "Big Guy" Albert Chan Wai-yip - to stir up a lot more storms in the chamber. Neither Ip nor Wong is a political novice, although it will be their first time serving as lawmakers. Ip was elected with the second most votes on Hong Kong Island, while, by coincidence, Wong garnered the second most votes in Kowloon West. For many Legco watchers, the mere presence of Ip and Wong will be the best guarantee there will be more lively debates in the chamber that Chan disappointingly failed to invigorate despite the high regard she commanded in the pan-democratic camp, of which Wong is a member. Asked if she is concerned she will follow Chan's path and lose much of her influence after becoming just one of 60 voices in Legco, Ip seemed undaunted, pledging that, as long as her health allows, she will seek two more terms. On Sunday, Chan tried to show she was still influential by appearing mainly at the Civic Party's electioneering activities. But how far her presence has helped the Civic Party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pan-democratic front remains uncertain - given the failure of the party to dig new ground in Kowloon West, where Claudia Mo Man-ching was edged out, and New Territories West, where Fernando Cheung Chiu- hung was crushed, in addition to substantial losses in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If there is a reason for the uncertainty, it could be that people's perceptions about the territory's former second-in-command and her associated values are changing in a way that favor neither the mainstream pan-democrats nor the pro-establishment camp, but the radical minority as represented by Wong. Whether the shift between different pan-democratic streams was a de facto protest vote will require more soul searching. But one thing appears certain: Chan's stylish, presidential-like dashing about in a helicopter to give the pan-democrats a hand may not be well received by the locals. Her advocacy of a long list of core values just a week or two before the poll also largely showed she was high and dry - out of touch with the reality of a tense election war. |
|
文章編號: 20080909448006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3 ---------- |
頭條日報 P04| 港聞| 社評| By 李一瓢 |
2008-09-09 |
自由黨大敗商界要自省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落幕,各黨派勝負已分,最矚目的賽果,莫過於打正工商界旗幟的自由黨,在參選四個地區直選中全軍盡墨,該黨在功能組別選舉,亦失去一個議席,由上屆佔十席減至新一屆的七席,盡顯在議會中的影響力正在消減。 更震撼的是,該黨主席田北俊和副主席周梁淑怡尋求連任失敗,在得知未能獲取選民支持後承擔責任,一同辭去黨正副主席職務,周太又宣佈退出行政會議。兩人的舉動,不僅是重大的政治新聞,令人關注在政治趨向開放的大形勢下,工商界在參與政治事務方面,是否出了問題。 香港是國際金融商業城市,工商界重要性自不待言,無論參與公眾事務,以至經濟發展,都涉及整體社會利益。然而,在今次選舉中,選民卻不願把手中神聖一票投予自由黨,反映選民不滿該黨的政績和主張,對工商界來說,自由黨不為市民接納,究竟這是自由黨的政績問題,還是工商界與公眾存在無法解決的矛盾? 鴻溝何來?當中一個可能性,是自由黨作為工商界的代言人,本身在政績或溝通上,未能讓市民充份瞭解和滿意,又或者在制定選舉工程時,未能有效打動選民,結果落後於對手,自招失敗。如果這個分析屬實,自由黨應該有必要深刻反省,自我完善,爭取東山再起的可能。 自由黨今次重大挫敗,對工商界來說,最關心的是市民與工商界之間,是否有無法化解的矛盾,導致選民不願支持工商界代言人,果真如此,問題便嚴重得多,大家要探究為何關係至此,是否工商界在謀取利益時「去得大盡」,招來不滿,又或者是社會上不斷惡化的貧富差距,把市民和工商界對立起來……作為一個商業城,工商界為社會帶來繁榮,與公眾應該有互利共贏的條件,這次自由黨大敗,說明商界在政制不斷變化中,有可能已跟不上形勢,警號已經響起,如果任由問題不解決,對政制發展以至社會,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3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4 ---------- |
頭條日報 P08| 港聞 |
2008-09-09 |
民主黨「細佬」終抬頭 民主黨在立法會選舉前屢傳內訌和互相爭票,在整體得票下跌情況下,仍取得八席,雖較上屆減少一席,但隨著老一輩的楊森及李柱銘告別立法會,兩名「四十世代」的黨員甘乃威和黃成智「入局」,象徵民主黨新舊交接及「大佬文化」遠去,黃成智更笑指,民主黨「細佬文化」已出現。民主黨在今屆立法會取得七個地區直選及一個功能組別席位,較上屆減少一席,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承認,民主黨整體得票率下降,仍取得八席,對黨內外已有交代。 他歸納選舉結果,認為民主黨抗跌能力較高,顯示該黨地區工作紮實,加上泛民摧毀對手配票工具及自由黨選舉失利,有助該黨選情,未來將進一步強化地區工作及網絡,團結泛民。 何俊仁認為,甘乃威和黃成智當選,象徵民主黨成功新舊交替,意義深遠,對於未來發展,他希望日後會有更多年輕黨員參選議會,尤其希望有女性接棒。 民主黨記者會中,只有正、副主席以及兩名「四十世代」當選議員有發言機會,重回立法會的黃成智在發言時語帶相關的說:「這就是細佬文化。」似要暗示民主黨的新文化已經誕生。 在港島區名單中排次席的楊森,昨日未有露面,首次當選立法會議員的甘乃威為楊森解畫,指他因病而缺席。甘又多次點名感謝楊森扶持,令他可進入立法會。 對於被指在選舉前出現內訌,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表示,在安排參選時曾出現不同的計劃,但在落實安排後,黨員間通力合作。黃成智亦指,前日黨友鄭家富讓出將軍澳票倉給他拉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4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5 ---------- |
頭條日報 P28| 港聞| Executive 日記| By Kelly Chu |
2008-09-09 |
《頭條》追蹤選情四版本滾動報道 立法會選舉是全港市民的大件事,當然啦!選賢能,人民代表喎!《頭條日報》極之重視立法會選舉,在昨天便以「滾動報道」方式,先後出了四個選情報道的版本,為讀者帶來最新點票資訊,直至昨早十時為止,派發量增至超過八十萬份,讓大家知道各黨派的勝負高下。 《頭條》第一個立法會選舉版本,以《立會投票率急挫》為封面;第二個版本便以《泛民自由黨不樂觀》為大題;第三個版本封面是《劉江華譚耀宗新界大勝》;最後一個版本,是根據選管會已完成的點票結果而即時報道,題為《民建聯成最大黨》。 據《頭條》老友講,四個版本先後在昨早七時,最新版則在十一時許在全港派發,派發量達八十萬份,為剛剛起身讀者,提供最新的選情資訊,小妹Kelly都覺得好快好精簡。潮流興「滾動民調」,估不到《頭條》編採部緊貼潮流,以「滾動出版」方式滿足廣大讀者需求,難怪《頭條》成為本港讀者最歡迎的免費報紙。
|
|
文章編號: 2008090990400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6 ---------- |
香港商報 A08| 商報論壇| 商對論| By 灣仔羅 |
2008-09-09 |
田少含飴弄孫與商界政路 第四屆立法會選舉昨天揭盅,出人意料的是,一度信心滿滿的自由黨慘遭滑鐵盧,竟然直選全軍盡墨。連名氣、人氣俱佳的主席田北俊和副主席周梁淑怡都未能倖免,無緣議席。 「吾當含飴弄孫,不能復關政矣」。面對出局,看慣政壇風雨的兩位立會老將,難掩失望,紛辭主席、副主席職,以示承擔,周梁還請辭行政會議成員一職。田少直言,未來將不復參選,以含飴弄孫為樂。雖說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但卻看不出任何瀟灑之意,更多的倒是不解和無奈,對選民,只能慨歎「我心本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自由黨公認代表商界,堪稱「商人黨」。香港作為一座不折不扣的金融經濟城市,若在議會沒有商家聲音,沒有商界代表,實在是無法想像的。可商界長期患政治冷感病,個個身嬌肉貴,哪願拋頭露面去選舉?!所以,田少、周梁等敢於「跳入塵網」,投身直選,實在難能可貴。你看田少這幾年,一洗公子鉛華,放下身段,做齊全套,「一身水一身汗」,站街洗樓,叫咪握手,接受直選洗禮,從此少爺氣少了,再不致被長毛梁國雄贈興送蕉,譏諷「不知人間何世」了。所以,田少、周梁的參政故事,對有志在政壇一試身手的商界代表來說,確是彌足珍貴的經驗。 自由黨直選大敗,凸顯出香港商界從政之路充滿坎坷曲折,尤其是在政壇民粹盛行,加之「官商勾結」、「商民對立」的炒作,政治變幻莫測,或者商界有更多人心生忌憚,視從政為畏途,更願望留守在相對風平浪靜的「功能組別」中了。 但是,基本法賦予香港最終有普選,而且普選時間表已定,社會亦趨向政治化。面對大勢,商界能夠總是遠離政治的「熱廚房」嗎?還是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摺高衫袖」,繼續上陣吧!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8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7 ---------- |
香港商報 B02| 香港新聞 |
2008-09-09 |
葉劉諾為民解困報答支持 【商報專訊】記者趙婉嫻報道:葉劉淑儀取得61073張選票,成功以第二名姿態跑出,奪得港島區一個議席。她昨日聯同拍檔史泰祖、黃健興及陳岳鵬先後到灣仔、港島東區、西南區向市民謝票。她分析,選票主打中產區及社會各階層人士,但也吸納了部分民建聯的選票。承諾未來會集中火力向市民極度關注的經濟民生議題出發,並積極與民建聯及泛民派議員合作。她又說,若健康許可的話,會繼續參選未來兩屆的選舉,並傚法工聯會陳婉嫻積極培訓政壇新人。 會以市民角度思考問題 對於成功上任,葉劉淑儀感到非常高興,昨午現身鰂魚湧謝票,期間不斷向居民揮手示好,又主動與街坊握手道謝。她不否認部分票源來自民建聯,原因可能是因補選時支持她的選民,基於感情為由再次選她,但否認因為她參選「分薄」了民建聯的票數,導致蔡素玉被迫「落馬」。 曾出任保安局局長的她,昔日經常在冷氣房與官員見面,坦言是次選舉她獲得很多得著。既增加了與市民接觸的機會,又學到很多新鮮的事物,以往所思所想的都是循公務員的角度出發,現在逐漸懂得從市民的角度思考,承諾未來4年會全心全意為市民服務,以回報市民的支持。 敏感條例會細心瞭解民意 曾負責立法《23條》的她,坦言做官時已汲取教訓,認為這些敏感條例,必須在所有市民瞭解及支持下方可通過。若政府有意提出立法,她會細心瞭解市民意願,根據民意才審閱條例。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1018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8 ---------- |
大公報 A02| 要聞 |
2008-09-09 |
蔡素玉笑對落選 【本報訊】記者宋佩瑜報道:港島區選舉出現意外結果,建制派在六個議席中僅取得兩席,民建聯的蔡素玉未能成功連任,葉劉淑儀團隊排第二的史泰祖亦未夠票突圍,結果,最後一席由公民起動的何秀蘭「偷雞」入局,新一屆港島區議席正式來了一個「大洗牌」。 港島區選情緊張,未到最後一刻勝負難料,昨日凌晨公佈結果,獲最高票數的候選人依次為陳淑莊團隊(82600 票)、葉劉淑儀團隊(61073 票)、曾鈺成團隊(60417 票)、甘乃威團隊(39808 票)、何秀蘭(30887 票),最終公民黨的陳淑莊和余若薇均雙雙入局,港島區議席亦增添了新面孔。 曾鈺成為戰友激動 對於未能與蔡素玉一起晉身議會,排頭位勝出的曾鈺成在宣佈結果的一刻顯得相當激動,坦言對結果感到意外: 「今次選舉結果與預期有距離,我們稍後會作檢討,未能夠按我們(助選團)的期望達到這個目標。我和幾位拍檔一起,在過去這段時間進行這個選舉工程,我自己覺得是非常榮幸。」蔡素玉雖然落選仍保持笑容說: 「一早有落敗的心理準備,未來會放更多時間在環保工作。」不過,她昨日和曾鈺成外出謝票時,終於流下眼淚,感激街坊過往對她的支持。 曾鈺成昨早在記者會上表示,初步看來,過去有紮實票源的部分選區,出現選票流失的情況,原因要進一步分析。他說: 「在港島區支持我們的選民數目,比數字所反映應該更高。」被問及是否葉劉淑儀團隊分薄了他們的選票?曾鈺成說: 「選民並非盲目,即使政黨提出分票的建議,選民亦未必跟從,我們會接受市民的選擇,亦會研究如何擴大票源。」他表示: 「不是說你那個是票倉,就永遠都是你的票倉,你去做工夫,別人也可以去做工夫,沒有所謂鐵票,所以我們會當這個(結果)作為一個鞭策。」在港島選區中,民主黨名單中排第二位的現任議員楊森亦與蔡素玉同一命運,甘乃威宣佈當選的一刻,楊森的議會生涯亦同時畫上句號,他以病倒為由,昨日未有和甘乃威出席總結記者會,亦未有一同向街坊謝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900200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8 ----------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