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星島日報
A12  |  政治
2007-11-05

黃英琦推介接班人

距離區議會選舉還有兩周,公民起動、公民協會、公民黨和民建聯都紛紛舉行誓師大會,爭取支持。已退下火不再參選的灣仔區區議會主席黃英琦及公民起動的現任區議員金珮瑋,昨日特別推介接班人黃瑞華和魏基樂。五十年前十分活躍的公民協會昨日也再次起動,派出五人參與區選。

活躍於灣仔區的地區政治團體「公民起動」及公民黨,昨日在灣仔街頭舉行「誓師大會」。會上各位參選人強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檢視灣仔的發展規劃。他們並且爭取保育區內的歷史建築、落實「樓換樓、鋪換鋪」的方式,安置受重建影響的區民、減少區內的屏風樓,改善區內的環境作為競選的政綱。

黃英琦表示,自己不再角逐連任,是希望全心投入研究地區發展政策。她指,在今屆區議會選舉完結後,她會成立一個以研究灣仔及其他地區政策為主的「智庫」。與魏基樂同區參選還有兩名獨立人士李碧儀及黃國康,而與黃瑞華同區則有獨立人士梁志培和社民連副主席麥國風。

公民協會再度出山

公民協會昨日舉行區議會選舉候選人的簡介會,公民協會自九一年以來首次派出五名候選人參加區議會選舉。協會主席林國華表示,協會成立五十三年以來,在八五至九一年的高峰期,曾派出四十多人參加立法局、市政局及區議會選舉。他指,過去幾年,找尋參選人方面不順利,或有人不用協會的名義參選,希望將來可吸納更多年輕人參選,亦決定在明年派人參加立法會選舉。記者蕭浩林鄧想



 
文章編號: 20071105003003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大公報
A11  |  港聞
2007-11-05

扎根多年建票倉無懼反對派空降 民建聯東區冀增四席

擁有三十七個民選區議員議席的東區,一向被譽為是民建聯的「票倉」,目前東區區議會民建聯共佔有十二議席。此次沒有了○三「七一」的負面效應,估計民建聯在保住現有議席外,還可獲得三至四個議席進賬。另外,三十一個以獨立身份參選的候選人亦是該區的一大亮點,預計近半議席都將被獨立候選人贏得。本報記者賀晨

東區在本港十八區中選區較多,擁有三十七個民選議席,今屆區議會選舉共有七十四位候選人競爭。除了維園、北角堡壘、西灣河和小西灣佳曉四選區的候選人獲自動當選之外,其餘選區大部分為兩個候選人爭奪一個議席,只有愛秩序灣出現四人爭奪一席的激鬥場面,而太古城西、鯉景灣分別有三位候選人出來參選。

7 4 人爭3 7 席位

東區一向被譽為是民建聯票倉,即使在○三年「七一」效應下,民建聯仍取得了十一席,加上其後補選的一席,在現任東區區議會中,民建聯合共佔十二席。作為本港最大的政黨,民建聯此次派出二十人征戰,亦是港九新界各區中,所派候選人最多的選區。該黨東區支部主席鍾樹根說,在政治氣候較為有利的情況下,民建聯希望在保住現有議席之外,另外多獲三至四個議席進賬。

民建聯現任十二個東區區議員中,和富的王國興和魚涌選區的江子榮不參加此次選舉。擔任東區區議員十七年、○四年當選立法會議員的王國興此次退出,被外界猜測是為明年立法會選舉「鋪路」。王國興回應說,退出主要是因為立法會工作繁忙,希望能更加專注於立法會的工作,「明年(立法會選舉)還有很長時間,明年的事明年再說。」他同時表示,退出也是想讓位給「徒弟」郭偉強。他讚揚郭偉強踏實、肯做,扎實的地區工作得到街坊認可。對於郭偉強得到和富選民的支持,王國興充滿信心。

民建聯其他十位現任區議員都將爭取連任,其中堡壘選區的洪連杉已自動當選。再次力爭連任錦屏選區的立法會議員蔡素玉,上屆應對社民連「長毛」的空降挑釁,憑藉扎實的地區工作得福建同鄉認可勝出。此次她將對峙同為福建籍的前區議員姜玉堆(獨立人士)。蔡素玉說,選民已經日漸理性,投票給誰主要看候選人的政績,而不只是知名度。「區內的福建鄉親,不是見你福建人就投票給你,而是見你是否做到。」她相信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九席連任勝數較大

○三年輕鬆在漁灣區自動當選的民建聯東區支部主席鍾樹根,此次則要對峙社民連「空降兵」陳裕南。服務社區十六年、一向深受漁民愛戴的「根哥」坦言,由無競爭到有競爭,自己已經調整好心態並充滿信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最重要,最重要是用實質工作贏得街坊的支持。」今年未能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鍾樹根說不感遺憾。被問到明年是否還有興趣出戰立法會選舉,他表示明年再看安排,目前則要做好區議會選舉

除鍾樹根,民建聯上屆曾獲自動當選的筲箕灣勞鍱珍、環翠龔祥、上耀東趙資強,此次都將面臨競爭。鍾樹根說,區議會選舉與立法會不同,選民更看重的是候選人的地區工作能力。爭取連任的九位「老」議員均在地區工作多年,扎實服務社區,具有一定的民眾基礎,且今年政治氣氛良好,這些都有利於他們爭取連任,相信拿下九個連任議席的勝數較大。

自由黨挑戰公民黨

民建聯另外派出的十個候選人中,既有爭取收復失地的前任議員,又有首次參選的新面孔。「舊議員突出其政績,新人則突出專業、年輕的優點」是民建聯在東區主要採用的競選策略,鍾樹根並介紹說,民建聯且採用「不挑釁對手」的做法,「實事求是,做好地區服務工作。」

自由黨此次除了小西灣佳曉的林翠蓮已獲自動當選外,林其東將競爭選情激烈的愛秩序灣。另外派出邵家輝出戰寶馬山,與公民黨的老元浩對峙。年輕、實幹的邵家輝頗被外界看好。

至於民主黨則派出十人出選東區,五人為現任議員爭取連任。首次參加區議會選舉的公民黨派出六人,其中康山梁兆新為現任議員,「再鬥」上屆對手、獨立人士廖美玲,兩人上屆差距六百餘票,此次江湖再戰,一決高下。

獨立候選人3 1 位

除政黨人士外,東區三十一位獨立候選人是此次區選另一看點。已擔任城市花園八年區議員的許清安此次以獨立人士身份對峙「空降」公民黨陳家明。他說,獨立人士參選沒有政黨效應,必須要依靠個人質素以及地區工作能力,「沒有政黨在背後幫手,找義工都要親力親為」。但許清安覺得沒有了政黨的包袱,獨立身份可有更多獨立想法,也是一種優勢。他對自己執業會計師的專業背景及八年的社區經驗充滿信心,「憑自己贏到,更加是對自己以往工作的肯定。」



 
文章編號: 20071105002004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頭條日報
P18  |  港聞  |  新聞故事
2007-11-05

中大民調顯示選民重工作表現獨立候選人湧現爭區選議席

在本月中舉行的區議會選舉,多達九百一十四人爭奪四百零五個直選議席,創回歸以來紀錄,其中逾三分一人以獨立候選人身分參選,亦為歷屆最多,當中有爭取連任者,亦有不少人初次踏足政壇。日前中大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最多選民聲稱會投獨立候選人一票,獨立身分顯得有優勢。本報記者

中大亞太研究所就十一月十八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於上月進行民意調查,結果發現市民傾向選擇獨立或中間派候選人,近四成受訪者會選擇獨立或中間候選人,其餘三成三選擇民主派候選人,另一成半受訪者會選擇親中派,而受訪者投票主要考慮,是視乎候選人的地區工作表現,候選人政綱和政黨背景相對次要。

四成投獨立候選人

亞太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王家英分析,民調顯示最多市民傾向選擇獨立候選人,反映市民對區議會的期望與立法會有明顯不同,市民期望區議員對地區有貢獻,重視地區工作,不會像以往般看重政治標籤,亦不利於空降人士。

事實上,今屆區議會選舉的獨立候選人多達三百四十三人,佔整體候選人數三成八,破歷屆紀錄。以油尖旺區為例,四十七名候選人瓜分十六個議席,平均每個議席由二點九人爭奪,當中廿二人以獨立人士身分出戰,約佔該區整體候選人數四成七,其中不少是政壇新丁。

覬覦區會有更大權力

出選旺角富柏選區的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掛出獨立人士旗幟「處女下海」參選。他是海富苑睦鄰之友會務顧問、海泓社區服務協會會務顧問及大角咀民生關注會顧問,亦有參加新論壇。對於未有打新論壇招牌,他解釋,新論壇只是議政團體,並非政黨,故以獨立人士身分出戰。陳的對手是連續兩屆出任該區區議員、民主黨的黎自立。對於對手的強大政黨後盾,陳偉強自言在拉票時會因為政黨效應而「輸蝕」,動員力亦較對手遜色。不過,政黨背景向來是雙面刃,持不同政見的選民寧願選擇無黨派人士,「民調結果對我有好大鼓舞,現時我派傳單,大部份留意選舉的市民都會接,但如果有政黨支持,好多人望一望,就拒絕接傳單。」

民主黨的黎自立認同政黨背景如同背負「十字架」,尤其當黨內出現負面消息或遭對手抹黑,對選情影響尤為嚴重。雖然政黨可產生明星效應,並有人力和財力支持,以及有系統的選舉策略,但有時這些優勢會變成被攻擊的目標。面對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的「漢奸」風波,以及今屆對手陳偉強的威脅,黎認為現時選情告急,而他唯一優勝之處是過往的地區工作成績,以及百分之一百的區議會出席率。

梁美芬出戰黃埔東

另外,九龍城黃埔東選區的情況亦與富柏選區相似,城大法律系副教授梁美芬以獨立身份角逐,其對手則為爭取連任的民主黨陳家偉。身為知名度甚高的學者,梁美芬認為政壇太過「鬱悶」而決定走出象牙塔,有望通過參選為政壇增加新血。

 
文章編號: 20071105904009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熱情不減
2007-11-05

街坊推姜淑敏再戰

「我做不是為了區議會選舉,是街坊支持我才出來選的。」一直從事工聯會東區地區工作的姜淑敏,去年年底參加翠灣區補選,以三十九票的微小差距,輸給了社民連的古桂耀。

姜淑敏說,去年雖然輸了結果,但其後很多街坊專程跑來鼓勵和支持她,反而讓她收穫很大。她之後仍然不離不棄的在翠灣服務街坊,「我做不只是為了區議會選舉,哪樣東西是對的,可以為街坊爭取的,我就去做。」有一次,有街坊反映最近的水費比以前貴了,懷疑是與水務署為翠灣新換的水錶有關。姜淑敏專門找到水務署,要求調查,發現原來管道有滲水現象,後來得到水務署的修理,「可以幫到那些街坊,我很開心。」

因為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姜淑敏一年來為街坊做事都是在戶外「打游擊戰」,雖然皮膚黑了不少,但她說,正因為此,反而與街坊的接觸多了,如今該區六至七成的街坊都認識她,而她不久前更搬進該區,服務市民更方便。

正是對地區工作這樣的熱心,讓姜淑敏贏得了很多街坊的認可。「今次本來不打算參選,後來一直有街坊鼓勵我,甚至有街坊直接跑去我公司讓我一定出來選,贏了好來幫她們。」雖然對自己的地區工作能力有信心,但對手古桂耀畢竟是現任區議員,資源上都較她有一定優勢,姜淑敏說,盡力做好自己工作之餘,選舉有時也靠點運氣。

「今次的壓力反而大,因為好多街坊都對自己有期望。」



 
文章編號: 20071105002004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 ----------

 

大公報
A11  |  港聞
2007-11-05

公民協會五人參選

【本報訊】香港公民協會五名區議會候選人昨日會見傳媒。已經十多年沒有「打正招牌」派人參選,該會表示,現在有較多政黨競爭,今次抱嘗試的態度參加區議會選舉,並計劃派代表參加○八年立法會選舉,但暫時未有確定人選。

香港公民協會主席林國華說,該會已經有五十多年歷史,早年有派人參選各個議會,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初的興盛期時期,有四十多人擔任各個議會的議員,包括前立法局議員李汝大;隨越來越多政治團體出現,有部分成員放棄使用該會名義參選,令該會的名聲漸漸淡出議會。今次派出五人出戰區議會選舉,包括在北區御太的湯淇曉、北區粉嶺的湯碧鳳、北區華明的張展明、黃大仙彩雲的楊釗鳴及離島長洲南的梁翰偉。

林國華坦言,現今有很多不同政黨競爭,過去數年都想派人參選,唯未找到合適的人選,希望借今次的區選重新活躍於議會,下年亦考慮派人參選立法會選舉,包括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現時未有參選者名單。他說,現在成立了八個分區組織,目標在十八區都設有分區組織。



 
文章編號: 20071105002004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 ----------

 

信報財經新聞
P09  |  政策政情
2007-11-05

撰文風波左右選情負面宣傳重臨香港

  區議會選舉距今不足兩星期,而立法會補選亦將於不足一個月緊接舉行。罕有地接續的兩場選舉,因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一篇文章而變得鬧哄哄,「批鬥」、「漢奸」、「賣國賊」等字眼不時出現,民建聯更派發傳單要求民主黨交代。雖然「撰文風波」何時平息目前無人知曉,但可以肯定,負面宣傳的選舉策略已經重臨香港。  掀起今次「撰文風波」的主角之一、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上月二十九日曾否認批評李柱銘是出於選舉考慮,然而,翻查事件發生的時序,「撰文風波」早在上月二十七日,即《星島日報》全版報道李柱銘上月中在《華爾街日報》刊出的文章,以及曾鈺成在立法會會議上斥責李柱銘之後兩天,已經蔓延至區議會選舉

民主黨訴諸法律

  根據民建聯個別區議會候選人派發的傳單顯示,第一款要求民主黨交代的傳單印刷於上月二十七日;及至三十日已有候選人印製第二款傳單。此外,一名資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於本月二十五日向本報回應事件時指出,左派人士對陳方安生可能勝出立法會補選感到擔心。由此可見,「撰文風波」早已成為選舉議題。

  泛民主派稱遭到「文革式批鬥」、給人扣帽子,二十三名立法會議員並聯署譴責有關抹黑行為;民建聯則反指民主黨轉移視線,意圖影響選情。事件更發展到訴諸法律的層次,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圖】上星期五到廉政公署及選舉事務處,投訴民建聯傳單載列的報章報道指李柱銘呼籲杯葛奧運,屬虛假和誤導陳述,違反選舉法例。

學者:既傷己又傷人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形容,負面宣傳是民建聯今次選舉的最大失誤,此舉明顯是忘記了歷史的教訓。他指出,一九九五年立法局選舉民建聯將選舉提升至民族主義的議題,派發題為「告香港市民書」的傳單,指摘李柱銘到美國眾議院人權委員會提出制裁中國,最終慘敗的卻是民建聯,證明選民對這種手法未必受落。

  但他同時指出,獲民建聯支持出戰立法會補選的葉劉淑儀雖表示不贊成李柱銘的言論,卻呼籲大家勿上綱上線,表現謙厚,與民建聯「相映成趣」;最近的調查也顯示,葉劉淑儀較獲泛民支持的陳方安生更能爭取中間選民支持。他強調,負面宣傳既傷己又傷人,近年香港政黨已較少發動,但其實一直透過報紙及周刊進行。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指出,負面宣傳對單議席單票制的選舉比較有效,尤其當候選人爭持激烈之時,能為候選人爭取支持,改變選情,但對比例代表制則不太容易達到效果。他又提到,民建聯的手法已遭民主黨投訴,但其實負面宣傳必須在不違反法例的前提下進行,否則市民便不會接受■民建聯多名區議會候選人均有派發圖中的傳單。施拯中為民建聯屯門區新景選區候選人,對手為民主黨現任區議員黃麗嫦。



 
文章編號: 20071105391002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 ----------

 

香港商報
B02  |  香港新聞
2007-11-05

民建聯誓收復上屆失地

【商報專訊】記者戴合聲報道:區議會選舉將於兩星期後舉行,民建聯中西區及大埔區候選人昨日分別再舉行誓師大會,誓要收復失地。上屆敗給空降的何秀蘭,今屆出選觀龍區的葉國謙強調會盡力爭勝,並致力協助處理區內舊樓維修,保障居民安全和建立更美的景觀。

民建聯今屆在中西區派出6名候選人,包括王宏康(寶翠)、盧懿行(西營盤)、李偉強(中環區)、蕭嘉怡(東華)、陳學鋒(堅摩)及葉國謙(觀龍)。他們昨在堅尼地城卑路乍灣公園,先高呼「實事求是,為您做事」的競選口號,然後遂一自我介紹,獲得到場支持者歡呼吶喊。

候選人宣誓盡力爭勝

李偉強首先將一幅鐵路圖畫送給中環區街坊,表示爭取多年的沙中線終於在明年進行諮詢,並有望於2010年實現;盧懿行則手持一棵紙樹,上面貼滿了多名居民所寫的心願,她表示會力爭實現。她指出,該區過去20年來一直沒有改變,倘當選會為該區爭取恆溫泳池、海濱長廊、社區綜合大樓等設施,並會繼續密切監察港島西連線的工程。

至於大埔區方面,民建聯今屆將派出10人。在誓師大會上,除了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及立法會議員張學明,更邀請到本地甲組足球會和富大埔獻技。每名候選人從球員腳下接過足球後射入龍門,寓意順利當選。

另外,理大昨日公布調查,結果發現約480名被訪長者當中,有七成已登記成為選民。已登記為選民的受訪者,76%表示在今屆區選投票時,會考慮候選人的政績及表現,但只有不足10%表示了解候選人的政綱,30%受訪者說會受他人影響投票決定。

 
文章編號: 20071105001027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 ----------

 

香港商報
B02  |  香港新聞
2007-11-05

公民協會5人競逐區選

【商報專訊】記者葉紹堅報道:本港老牌論政組織香港公民協會,在今屆區議會選舉中共派出5人參選,這是自1991年淡出政壇後,再度參與議會選舉。面對本港各大政黨在十多年來不斷壯大,協會主席林國華承認要發展存在難度,目前首要吸納更多年輕人入會,並計劃參與08年立法會直選及功能組別選舉。

在1954年創立的香港公民協會,上世紀80年代的高峰期曾在各級議會中,同時期坐擁40多個議席,其中現任會長張有興更曾任3料議員,至現時仍有會員400多人。協會在今屆區選分別派出梁翰偉(離島長洲南)、楊釗鳴(黃大仙彩雲西)、湯碧鳳(北區粉嶺市)、湯淇曉(北區裕泰)及張展明(北區華明)。

公民協會昨日開會探討未來路向,並舉行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政綱簡介會,共有5人出席,包括蕭思江、李永健、何來、柳玉成及凌尉雲。另外3名候選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匯賢智庫理事主席葉劉淑儀及落馬洲中港貨運聯會主席蔣志偉沒有出席。

 
文章編號: 20071105001027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 ----------

 

大公報
A08  |  港聞
2007-11-05

實事求是做事改變舊區面貌 民建聯決收復中西區失地

距離十一月十八日的區議會選舉只有兩星期。昨日,民建聯中西區區選的六位候選人及其助選團與逾百名成員,齊集堅尼地城卑路乍灣公園進行誓師儀式,一同為區議會選擇造勢,誓要在中西區收復去屆失地。本報記者徐紹輝

民建聯中西區區選六位候選人是:寶翠區的王宏康、西營盤區的盧懿行、中環區的李偉強、東華區的蕭嘉怡、堅摩區的陳學鋒,以及觀龍區的葉國謙。誓師現場逾百名成員歡呼吶喊,高呼「實事求是,為您做事」等的口號;然後各候選人上台介紹自己,並將一份特別的禮物送贈予該區居民。

葉國謙再戰觀龍

四年前敗給空降的何秀蘭,今屆再戰觀龍選區,誓要取回議席的葉國謙,手拿觀龍樓的模型,向一眾街坊承諾,必會盡力協助那些擁有三、四十年歷史的舊區的樓宇維修問題,以保障居民的安全和建立更美的景觀。

李偉強將一幅鐵路圖畫送給中環區街坊,表示他們爭取多年的沙中線終於落實於明年進行諮詢,並有望於二○一○年實現。

陳學鋒說,堅尼地城對開有很美麗的海旁,但都一一被高樓大廈所遮掩。所以他親手將一幅海濱長廊的圖畫送給該區街坊,以表示會盡力爭取建立一條優質的海濱長廊。

把無做事人換走

身為測量師的王宏康把一個簡單的游泳池模型交給街坊,表示會收集各方意見,然後因應居民需要再規劃,希望堅尼地城居民能擁有一個優質的游泳池。此外,他高呼口號,諷刺現任的堅摩區區議員,強調要把「四年來沒做事」的人換走。

西營盤舊區很多居民希望改變老區面貌,但多年來一直沒有人執行。盧懿行手執一棵紙樹,上面貼滿了多名居民所寫的心願,她表示對於這些要求她都會一一盡力實現。她說,該區過去二十年來一直沒改變、沒生氣,她若當選,將會為該區爭取恆溫泳池、海濱長廊、社區綜合大樓等設施,對於港島西連線的工程亦會繼續密切監察。

而全港各區候選人中,年紀最小的參選人蕭嘉怡,雖然年僅二十四歲,但已為該區服務兩年,期間舉辦很多大型活動,為居民處理超過一百個個案。她說,東華區樓梯多,對老人家來說很不方便,因此送給兩位街坊兩張椅子;並將一個燈籠送給他們,祝福他們出入平安。

居民讚賞實幹型

觀龍的街坊尹伯表示,已認識葉國謙二十多年,認為他是一個非常關心該區,為街坊盡心服務的實幹型人士,他對葉國謙表示感謝,並指對他非常有信心。

中西區區議會主席陳特楚說,民建聯實事求是,「講得出做得到」。他特別指出,堅摩區有很多重要官地沒有被規劃,但他對陳學鋒非常有信心,稱他是該區的新希望。



 
文章編號: 20071105002003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 ----------

 

文匯報
A14  |  香港新聞
2007-11-05

大埔區誓師 劉江華盼「全勝」

 【本報訊】「大家等了4年了!希望今次能夠大獲全勝!」副主席劉江華昨日出席民建聯大埔區議會選舉誓師活動時表示,近日民建聯提出口號為「要揀都是要揀民建聯」,訂出這句口號,是因為在與選民接觸的過程中,很多選民都認同,已經等了4年時間,希望可以選出真正為選民做事的區議員。他希望各候選人回應選民的心聲,打好這場仗。

根社區 團結居民

 民建聯大埔區共有10名候選人,分別為現任議員鄭俊平、黃容根、李國英、黃碧嬌,及挑戰者邱仕生、王秋北、譚榮勳、林泉、巫偉文及溫官球。其中,最引起外界關注的選區為大埔墟選區,公民黨總策劃幹事曾國豐,雖然早已「搬出」社區,只靠父母仍在區內開設藥材舖之利,便打出地區人士的招牌,硬拚「地膽」李國英。

 大埔鄉事委員會主席文春輝上台發言時稱,大埔鄉事委員會在大埔根40多年,為居民服務,不論是本地人、客家人、水上人等,希望大家能夠團結一致,都來支持民建聯,不要聽一些空氣中的說話。

 立法會議員、新界社團聯會會長張學明表示,尚有兩星期便要投票,希望大家能夠「揀」民建聯,一股穩定香港的力量,除了4名現任區議員之外,今次民建聯還派出6名生力軍參選,希望在「老街坊、新力量」情況下,讓民建聯候選人進入議會,透過他們的汗水與熱誠,成為穩定社區的力量。

 他強調,民建聯絕非「空降兵」,所有候選人均是根社區,完全明白居民的需要,這種堅持,過去、現在、未來都是。

曾國豐助選團乘機搗亂

 誓師活動完畢後,各候選人與自己的助選團分別遊行到所屬選區,向街坊打招呼、派發單張及拉票等。

 另外,在誓師大會舉行前發生了一段小插曲,公民黨候選人曾國豐及其助選團成員,明知民建聯誓師大會即將開始,就以大聲公高喊口號,並走近場地附近。在場的李國英就指出對方行為不當,若要用大聲公的話,應該申請。及後,有數名警員登記了曾國豐助選團成員的資料,一眾人才離開。



 
文章編號: 20071105005006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 ----------

 

文匯報
A14  |  香港新聞  |  合作愉快
2007-11-05

大埔和富成員 妙傳李國英「入網」

 「大埔和富」足球隊,被外界視為社會企業的一項奇蹟,一班年輕的小伙子靠無間斷地苦練,掌握精堪球技,成功打出名堂,剛好與民建聯堅守根社區,完全沒有取巧,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大埔和富隊員昨日亦出席民建聯大埔區區議會選舉誓師大會,更即席表演美妙的傳球技術,為10名大埔區候選人打氣。

 難得與大埔和富成員同台,一向給人文質彬彬感覺的副主席劉江華一時技癢,與和富成員「來兩手」,劉江華更在眾人面前表現頂頭鎚絕技,身手靈活;球來球往的精彩場面,贏得大家的掌聲。

 為10名大埔區議會候選人打氣,當然離不開足球,數名和富球員以高空球,把腳上的足球傳給各候選人,再由各候選人將球射入龍門;面對激烈選情的立法會議員、大埔墟區議會候選人李國英,第一次射門時撞柱,後被企在龍門旁邊的劉江華「加了一腳」,把球射入龍門。

首次射門撞柱 劉江華補中

 各人大概是「踢出癮」來,又即場找了數個足球,放在李國英腳前,要求他全部射入龍門,李國英當然不負眾望,很快已經逐一把足球射入龍門內,各位打氣者齊齊鼓掌歡呼,預祝他能夠在今次選舉中節節勝利。 ■本報記者 葉詠儀



 
文章編號: 20071105005006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 ----------

 

文匯報
A14  |  香港新聞
2007-11-05

競選橫額遭破壞

區議會選舉葵青盛康選區民建聯候選人梁偉文本月3日早上接到街坊通知,指他懸掛在青衣青康路康祥樓巴士站的競選橫額被破壞。梁偉文立即前往視察,發視該處有兩幅橫額(編號1及7)被從中割開,遂報警處理。

由民建聯提供



 
文章編號: 20071105005006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 ----------

 

文匯報
A24  |  香港新聞
2007-11-05

深水荔角南迎戰黃志勇陳勁松陳仁川投身大學社區間

區選焦點系列之五 深水荔枝角南選區是今屆區議會選舉因應人口變化而新增設的選區,吸引了3位人士競逐議席,包括民建聯的陳仁川、民協的黃志勇及「中國工黨」的陳勁松。相對兩名競爭者,陳仁川的大學導師身份,似乎在社會角色上與區議員截然不同,但一封「唐突」的電郵,卻意外地把陳仁川的這兩個特殊身份拉在一起。肩上的擔子重了,惟她笑看選舉成敗,矢志服務該區居民:「所有本區居民都是我的服務對象,哪怕他從未登記作選民。」

■本報記者 徐海煒 論語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兩年前,任教大學多年的陳仁川忽然覺得,30歲的自己「是時候為社會做多一些事情」。就在這年的某一天,陳仁川「唐突」地發了一封電郵給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希望與他約談:「我當時是贊同民建聯為市民做實事的想法,但同時民建聯的『保皇』、『轉』的社會名聲也令我心存疑慮。」她十分想了解這個成立了13年的老牌政黨,卻始終求教無門,於是膽粗粗地向曾鈺成發了一個電郵請教。

當區住戶 半數已走訪

 原以為又是一封「石沉大海」的討教信,陳仁川也想不到數天後,曾鈺成竟然親自打電話回覆,並約她詳談。經過曾鈺成一番的「解惑」,陳仁川終於豁然開朗,更決定加入這個「大家庭」:「時間證明,我沒有揀錯。」

 在地區工作的日子,陳仁川已走訪了超過一半的當區住戶,細心聽聆他們的需求。她憶述,自己曾經接過一個有關醫療失誤的個案,事主首先是向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求助,但對方只事主去拿完整的醫療報告,未再理會。對此失望非常的事主找到了民建聯。面對立法會議員也「無辦法」的個案,陳仁川與同事一起努力,終於令該事件得到政府當局的重視並提供協助,令她感受到「心有所繫,我可做到」的意思。

區內頑症 子女教育

 問到區內的「頑症」,陳仁川直指是教育問題:「這個區以核心家庭為主,父母都十分擔心子女的學業問題,更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的學習設施予他們的小朋友。」事實上,陳仁川早前已與房署商定,在考試期間,房署願把他們的一間會議室提供予區內的學生作自修室使用。

丈夫母親 支持參選

 隨選舉的深入,陳仁川的工作與日俱增,經常奔走於學校和地區之間,忙家訪、派傳單,她與家人見面的時間卻是「買少見少」。雖然與家人聚少離多,陳仁川坦言:「大家現在反而更加珍惜對方。」

 參選前,陳仁川特意與家人開了一個家庭諮詢會,開心見誠地道出自己希望參選的想法,並獲得丈夫和母親首肯。而除了有家人在精神上的支持,任職律師的丈夫亦身體力行,為居民提供義務的法律諮詢,成了陳仁川不可缺少的大義工。另一邊廂的母親也一力承擔起照顧她的小朋友,令她全無後顧之憂。說起家人,陳仁川既感激又愧疚地說:「家人的理解是我參選最大的支持。」

 不過,最令陳仁川感到窩心的還是街坊義工不時送來的「老火靚湯」,她笑言:「這一啖落去,真的是暖在心頭。」■深水荔枝角南候選人

編號 姓名 職業 政治聯繫

1 陳勁松 電氣工人 中國工黨

2 黃志勇 註冊社工 民協

3 陳仁川 大學導師 民建聯

資料來源:選舉事務處網頁



 
文章編號: 20071105005013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