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報
A09  |  政情
2007-11-21

陳太︰區選結果不礙補選

【新報訊】區議會選舉剛結束,「大贏家」民建聯聲言將動員民建聯所有支部力量,全力支持港島區補選候選人葉劉淑儀。陳方安生作為泛民支持的候選人,在區選後昨日已再次出動拉票。面對泛民大敗及民建聯大勝,陳方安生認為區選結果對兩周後的立法會補選,不會有甚麼影響。她指民主制度下定會有勝有負,沒永遠的輸贏,敗者不應氣餒,總有機會捲土重來,而這句話也是要告訴民主派的。她呼籲所有登記的選民於補選當日踴躍投票,自己不會低估補選難度,也不會掉以輕心。陳方安生昨在民主黨張文光陪同下,到聖貞德中學與百多名中學生真情對話,有同學問及近日泛民在區選中失利,有否拖累她參與補選的選情,陳太指民主最可貴的地方,是有公平、公正的選舉,而市民踴躍出來投票。在民主制度下,有勝利者就有失敗者。她認為,勝出者要真誠為市民服務,而敗者不應氣餒,作出檢討,總有機會再次捲土重來。

推動民主不及張文光

陳太稱知道有人指自己「忽然民主」,她指在前總督彭定康任內,自己也致力推動政改,擴大功能組別選民基礎,但政改未有順利回歸,她承認在民主道路上不及張文光做過這麼多「苦工」。

學生問及陳太有「鐵娘子」之稱,又當過高官,入局後是否可以跟其他議員溝通,陳太指不感自己是「鐵娘子」,只是做事堅持原則,但不代表不聽取別人的意見,她稱「好的意見會多聽,不好的意見就更加要聽」。

需自有一套核心價值

陳太昨向學生提到,當一個領袖的條件,要有自己一套核心價值;誠信方面,一定要以身作則教導別人,自有一套核心價值,下屬自然會學習。另外,作為一位良好的領袖,應強化下屬的強項,幫助及減低下屬的弱點,對別人要用勸喻,而不是罵。



 
文章編號: 20071121033005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蘋果日報
A04  |  要聞
2007-11-21

陳方安生:民主派不應氣餒

【本報訊】對於泛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大敗,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日到訪一間中學後表示,不覺得泛民今次的區選結果,會對是次補選造成影響,「有關呢個補選,我從來都冇掉以輕心,嚟緊幾個星期,我會全力以赴,盡量爭取市民支持。」陳太回應學生提問時又指,真正民主的選舉,不會有人永遠勝出或永遠失敗,「所以民主派唔應該氣餒,總有機會捲土重來嘅。」

積極為論壇作準備

陳太昨日到訪北角聖貞德中學,與該校師生交流有關母語教學、通識教育、政改及環保的意見。對於民建聯表明會在區選後,全力動員18個地區支部為其對手、前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助選,陳太稱,從不低估今次選舉的難度,又指近日已積極為第二場公開論壇作準備。被問到是否有信心時,陳太說:「我會準備充足嘅。」根據本報有份贊助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最新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民意調查顯示,陳太的支持度保持在49%,葉太支持度則由原來的34%跌至32%,兩人最新差距為17個百分點。

滾動民調(18-20/11/2007)假如聽日係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你會投以下邊一位候選人?

1.柳玉成不足1%2.李永健不足1%3.蕭思江不足1%4.葉劉淑儀32%5.蔣志偉不足1%6.凌尉雲不足1%7.陳方安生49%8.何來1%全部都唔選6%未決定/唔知/難講12%受訪人數:687資料來源:港大民意研究計劃

 
文章編號: 20071121006000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星島日報
A02  |  要聞
2007-11-21

「置業謎團」十年未解

發信要求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徹查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可以十成按揭置業後,前廉政公署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昨日公開要求,陳太作為人民代表要站出來澄清。他強調,要求非為「抹黑」或「影響」港島區立法會補選選情,相信陳太站出來澄清對其選情更有幫助。

「解謎就賺到一分」

徐家傑昨日召開記者會,公開要求陳方安生就九三年的「十成按揭」事件,作出澄清。他指,自己早在九五年,曾就有關事件致函當年的律政司馬富善,要求徹查有關事件,但當局只表示接到有關投訴,未有展開調查,而當年的立法局及傳媒曾追查有關事件,但最終「不了了之」。

對於他為何在十多年後,再要求徹查事件,他坦言受到最近某報章的專欄作家王岸然寫及有關事件,而傳媒又向他追訪事件,加上「謎團」經過十多年,都未能解開,陳太又要做人民代表,他希望,陳太「本身站出來,有一些人民代表的風範,澄清到底是件甚麼的事」、讓公眾「搞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

被問及臨近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期間,提出有關事件,是否有意「影響」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選情,他強調:「我相信,如果有疑團,她(陳太)澄清到咪賺到一分,她眼中應該覺得,市民可以睇得更清晰、更雪亮。」他又表示:「賣樓買樓是一件好平常的事,她可以拿出所有的文件(交易文件)來證明,自己沒有問題。」

王岸然否認趁選舉抹黑

陳方安生十多年前買樓事件被重提,事源在本月十四日自由撰稿人王岸然在專欄中,重揭陳太當年買樓涉違反政府當時七成按揭指引。王岸然昨天接受查詢時,否認在此時發表有關文章,是要抹黑任何港島區補選的候選人。他強調,文章中批評陳太外,也有批評葉太,文章中指葉太九五年在居港權問題上說,終審庭判決會引致一百六十七萬人到港,至今已被證實為謊言。

王岸然至今仍認為,當年作為布政司的陳太,買樓手法很有問題,陳太當年解釋亦不合理(見表)。他指,如果當年的「七成按揭」政策計算,陳太獲銀行提供十成按揭,就是等同幾折市價買到豪宅。他表示,九三、九四年樓價起飛,買樓後立即賣出就會有錢賺,而陳太不用付首期,就可以買樓,等同獲得利益。他指,根據公務員條例規定,公務員不得受收利益,當中包括金錢和非金錢的利益。他指,如今陳太要選立法會議員,在道德上就有責任向選民解釋清楚事件。

記者蕭浩林



 
文章編號: 20071121003000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星島日報
A16  |  政治  |  大棋盤  |  By 杜良謀
2007-11-21

建制派料陳太勝算高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政治向來無一面倒,民建聯和建制派雖然在區議會選舉大獲全勝,在港島區獲得選票的數字更打破六四黃金比例,有建制派的人卻大唱反調,認為市民向來理性,不會只一面倒地支持某一派別,正如○三年民建聯區選大敗,在翌年立法會選舉又獲得支持,相信陳太得勝比率高。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在即,不論傳媒各政黨,都各自計算區議會選舉對補選影響,有初步的粗略估計,過去民主派六,建制派四的黃金比率已在今次區選中打破,擔心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也會滑鐵盧,更坦言民調根本未能反映建制派在地區的動員力,陳太選情未許樂觀。

選民會靠向弱者

不要以為泛民一沉便氣餒,為了一振士氣,陳太今日便在遮打花園搞搞新意思,「為陳太打氣‧民主齊出發」的活動,而其對手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也不放過與女兒一起,出席單親協會舉辦的「沿途有你」單親分享會,兩人無他也是為了爭取支持。

有建制派人士認為,選民向來是好理性的動物,不要以為今次獲得支持,便等同在補選或明年立法會得支持,選民會靠向弱者,只要泛民亮出悲情牌,選民也會「跳」出來支持。他說,可能會出現,在區選去了遊樂玩耍不投票,到今次補選一定趕回票站投下神聖一票。

泛民只要舉起支持民主的選民應傾巢而出投出神聖一票,力保多一把民主聲音進入立法會,為民主發聲,其實有一定叫座力。香港市民從來都不希望某一勢力獨大,由○三年建制派大敗,到○四年在立法會上取得進帳,都反映市民的自動平衡能力,難怪就連建制派都估計陳太會勝出。杜良謀



 
文章編號: 20071121003004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 ----------

 

星島日報
A16  |  政治
2007-11-21

泛民落敗無礙陳太選情

泛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中大敗,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日出席公開活動時指不認為會因此影響補選選情,強調從來沒有掉以輕心選舉的成功,會繼續爭取市民的票。

陳太昨日在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張文光陪同下,到跑馬地一所中學參觀並與學生對話,在場學生分別就不同議題提問。泛民主派在區選中落敗,而陳太獲泛民支持出選,主張在二○一二年進行雙普選。有學生問及泛民是次落敗會否影響她補選的選情,陳太認為不會,並指民主制度的可貴在於一個公平、公正的選舉。「在任何選舉中有勝、有敗,勝出的候選人要履行對候選人的承諾,真誠為市民服務……,敗者當然要檢討,但總有機會、民主黨可以捲土重來。」

另外,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最新的滾動式民調結果顯示,陳方安生保持四成九的支持度,葉劉淑儀則微跌兩個百分點,有三成二支持;兩者相距較日前稍為拉闊至十七個百分點。

記者潘淑麗



 
文章編號: 20071121003004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 ----------

 

香港商報
B01  |  香港新聞
2007-11-21

徐家傑促查陳太十成按揭

【商報專訊】記者周偉立報道:前廉署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昨日發出致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的公開信,要求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及律政司,就他95年投訴當時的布政司陳方安生,買樓獲得銀行「十成按揭」優惠,是否觸犯《防止賄賂條例》,作出澄清。陳方安生昨日出席活動時,沒有回應徐家傑的要求。

當年投訴不了了之

徐家傑對傳媒表示,《信報》日前一篇文章提到他1995年檢舉陳方安生曾以市值七成的價錢買樓,銀行給予「十成按揭」,不少傳媒界人士打電話向他詢問有關情況。他認為,有必要把這一事情搞清楚。徐家傑強調,他不是要影響補選的選情,只是想澄清事件。

徐家傑說,他曾執法28年,但是對於陳方安生1993年的買樓情況,他認為事件很不尋常,有許多疑點需要解答。他懷疑陳太93年以十成按揭優惠購樓,可能觸犯防止賄賂條例,他1995年時以納稅人身份向當年的律政司馬富善投訴,然而事件卻不了了之。

要求黃仁龍重新調查

他又指,陳太現正角逐港島區立法會議員的補選議席,重踏政治舞台,市民便有權獲悉真相。有鑑於公眾對公職人員的誠信要求極高,而「十成按揭」事件發生時,陳太位列百官之首,當局實有義務消除市民對公職人員是否有濫用職權的疑慮,雖然事發在14年前,由於指控涉及嚴重的刑事罪行,按法例政府仍可追究,因此期望律政司長黃仁龍能重新調查。

徐家傑在公開信中指要澄清的疑點有三方面。首先是陳太於1993年以780萬元,購入30年樓齡的港島半山司徒拔道玫瑰新村E十一樓2室豪宅單位,但同期玫瑰新村七樓相同大小及坐向的物業成交價是973萬元,比陳太的單位高近200萬元,徐質疑陳太是否涉及利益輸送。

第二方面涉及當時陳氏夫婦在事後的解釋的真確性。據他們解釋,購入單位的業主要求他們一併購買公司(發財有限公司)及由公司持有的單位,於是便在1993年收購「發財」。但徐家傑指外界無法從公共記錄得知他們購入該單位或買進「發財」的價格。不過,徐指有關股份轉讓的涉及資料記錄,現在仍儲存於稅務局的檔案內,律政司應徹查其真實性及有否違規。

疑觸犯防止賄賂條例

第三方面,徐指93年香港樓市太熾熱,金融管理局向銀行頒布樓宇按揭不得高於七成的指引,對於500萬元以上的豪宅,貸款比例更低於七成,而之前,有銀行更宣佈,取消公務員的樓宇抵押貸款優惠,把貸款抵押的比例由九成降至七成;但陳太卻取得十成按揭。

徐家傑指根據「防止賄賂條例」,政府僱員可向私人機構索取貸款,但只適用於「非政府僱員亦可按照同等條件享用該等利益」的情況,港府亦就「防賄條例」發出指引,要求公務員行事應盡量恰當,不能做出容易引起公眾猜疑的行為。陳太的「十成按揭」不單表面非常不當,更可能觸犯法例,亦屬於嚴重違反公眾利益的失當行為。

 
文章編號: 20071121001031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 ----------

 

大公報
A11  |  港聞
2007-11-21

傳媒揭疑藉特權購豪宅徐家傑促澄清 陳方安生涉違防賄例

據傳媒報道,已宣佈參與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涉嫌在一九九三年利用布政司的特權,以低於市價二百萬元購入豪宅,並成功向銀行取得「十成按揭」。前廉署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指出,陳的行為可能已觸犯防止賄賂條例,有鑑於公眾對公職人員的誠信要求極高,因此他要求陳太立即澄清真相,並出示有關的交易紀錄。此外他昨日也已去信律政司司長黃仁龍,要求徹查事件。本報記者羅秉昆

《星島日報》日前報道陳方安生買樓「十成按揭」事件,引發各方關注,徐家傑昨日特別舉行記者會,交代他對陳太的指控。他表示,已於一九九五年向當時的律政司馬富善發公開信,要求當局徹查陳太獲得「十成按揭」優惠,是否觸犯防止賄賂條例,惟馬富善的覆函中並沒有解釋事件始末。

近日有報章再次報道上述事件,身處外地的徐家傑接到多個媒體查詢,得知媒體關注事件,因此決定召開記者會,再次解釋事件。他又強調,選擇於此時召開記者會,與補選完全無關。

「不會影響選情,如果她(陳方安生)能夠澄清件事,對她來說反而會『加分』呢!」徐家傑表示,自己並非港島區選民,也並不認識「兩太」,「陳太,我見過她一兩次面;葉太,我和她講過一兩句話。」他指出,陳太現正角逐港島區立法會補選,就更應該向公眾展示公職人員的誠信,釋除公眾的疑慮。徐昨日更分別向陳太及黃仁龍發出公開信,要求前者澄清事件,及要求後者徹查事件。

低於市價二百萬買樓

徐家傑昨日詳細分析陳太涉嫌觸犯防止賄賂條例的原因。他指出,一九九三年,時任布政司的陳方安生以七百八十萬元購入港島半山司徒拔道玫瑰新村的一個單位,賣家為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女婿杜惠愷。然而,同期玫瑰新村同類單位的成交價高達九百七十三萬元,比陳太的單位貴近二百萬元。

徐續道,一九九三年樓市熾熱,金融管理局向銀行頒布樓宇按揭不得高於七成的指引,對於五百萬元以上的豪宅,貸款比例更低於七成,恆生銀行此前更宣佈,取消公務員的樓宇抵押貸款優惠,把貸款抵押的比例由九成降至七成,然而陳太當時竟向恆生銀行取得「十成按揭」。擁有二十八年執法經驗的徐家傑指出,陳太的行為可能觸犯防止賄賂條例,並可能屬於嚴重違反公眾利益的失當行為。

竟獲銀行予十成按揭

陳氏夫婦當時解釋,業主要求他們一併購入名為「發財」的公司及由該公司持有的單位,他們也有照辦。不過,外界無法從公共紀錄得知陳氏夫婦購入該單位或買進「發財」的價格。徐家傑表示,有限公司的股份轉讓必須向稅務局登記買進和賣出的金額及繳交印花稅,因此他要求黃仁龍徹查交易價格是否真實,交易是否違規。



 
文章編號: 20071121002006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2007-11-21

買樓疑獲優惠 14年前懸案或涉防賄例徐家傑促陳太交代「十成按揭」

 【本報訊】(記者 明言)前香港廉政公署執行處副處長、時事評論員徐家傑,日前以納稅人身份向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及港島立法會補選候選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發出公開信,促請他們就陳方安生於1993年獲得「十成按揭」優惠是否觸犯「防止賄賂條例」的問題(詳情見另稿)作出澄清。徐家傑指,陳太的品格因此醜聞遭劃上問號,如今她參加補選,理應展現「人民代表」的風範站出來解釋,「如果她能夠澄清疑團,反而會賺了分數,別人會把她看得更清晰、更漂亮。」而陳太則聲稱,當年已有解釋,沒有進一步回應。

 律政司司長辦公室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指,如任何人士要舉報與罪行有關案件,應與相關執法部門聯絡,因為本港罪案舉報及調查工作是由執法部門負責,律政司只會負責檢控工作。

徐稱當年曾函律政司

 徐家傑繼日前發出公開信後,昨日召開記者會進一步交代事件。他透露,近日有傳媒因應時事評論員王岸然於本月14日一則重提陳太「十成按揭」的評論文章向他查詢,所以他決定從馬尼拉回港後澄清:他當年未有就「十成按揭」一事向廉署報案,而是向時任律政司的馬富善發公開信,馬富善後來覆函指已接獲信件,但陳太曾否違規的疑團至今尚未解開。

可惜疑團一直未解開

 徐家傑表示,與陳太或另一位候選人、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均沒有交情,個人也並非港島選民,但由於陳太現正角逐補選議席,有鑑於公眾對公職人員的誠信要求極高,而憑他過往28年的執法經驗,「十成按揭」事件在表面上看來非常不尋常,加上事發時陳太位列百官之首,他促請陳太能出示相關交易記錄,還自己一個清白。他又建議,若陳太不清楚什麼是行為失當,可閱讀Ian McWalters著作《BBRIBERY AND CORRUPTION LAW IN HONG KONG》。

陳太應以高品格參選

 被問到為何巧合地在此時跟進事件,他說:「不要說得如此戲劇性,這件事一直在我心中,並非巧合,事件是因為有人提出,我做事向來公開透明,也不是第一次開記者會。」他又指,當年已盡責任去信馬富善,也期望當時立法會及傳媒會跟進,可惜事件真相仍未明,「如今陳太既然宣佈參選,事件不應再是無頭公案,她要做人民代表就不可以如此含糊。」

按法例政府仍可追究

 對於律政司回覆只專責檢控工作,徐家傑反駁當局不要「耍」本港普通市民,強調當局有權把案件轉介廉政公署或警察轄下的商業罪案調查科進行跟進。他在公開信也提及,政府實有義務消除市民對公職人員是否有濫用職權的疑慮,雖然事發在14年前,但由於指控涉及嚴重的刑事罪行,按法例政府仍可追究,期望黃仁龍能重新調查,「若前朝公檢人員因任何理由不作追究,司長卻坐視不理,便等同包庇,亦有違職守!」

■徐家傑就陳太買樓事件提出疑點:

■(1) 陳太於1993年以780萬元,購入30年樓齡的港島半山司徒拔道玫瑰新村E11樓2室豪宅單位,賣家則為香港富商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女婿杜惠愷;同期玫瑰新村7樓相同大小及坐向的物業成交價是973萬元,比陳太的單位高近200萬元,究竟陳太是否涉及利益輸送?

■(2) 據陳氏夫婦事後解釋,業主要求他們一併購買公司(發財有限公司)及由公司持有的單位,陳太與夫婿便在1993年收購「發財」,但外界無法從公共記錄得知陳氏夫婦購入該單位或買進「發財」的價格,不過,有限公司的股份轉讓必須向稅務局登記買進和賣出的金額及繳交印花稅,記錄現在仍儲存於稅務局的檔案內,徐家傑以納稅人的身份,嚴正要求司長徹查交易價格是否真實?交易是否違規?

■(3) 93年香港樓市太熾熱,金融管理局向銀行頒布樓宇按揭(抵押貸款)不得高於7成的指引,對於500萬元以上的豪宅,貸款比例更低於7成,恆生此前更宣佈,取消公務員的樓宇抵押貸款優惠,把貸款抵押的比例由9成降至7成。根據「防止賄賂條例」,政府僱員可向私人機構索取貸款,但只適用於「非政府僱員亦可按照同等條件享用該等利益」的情況,港府亦就「防賄條例」發出指引,要求公務員行事應盡量恰當,不能做出容易引起公眾猜疑的行為。陳太向恆生取得「十成按揭」不單表面非常不當,更可能觸犯法例,亦屬於嚴重違反公眾利益的失當行為。



 
文章編號: 20071121005007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2007-11-21

陳太指不欲被稱反對派

 【本報訊】獲反對派陣營支持出選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在接受有線電視訪問時聲稱,不希望被標籤成為反對派,又指大家都是有商有量,抱著積極態度做事,並非為了對抗而對抗。對陳方安生言論間刻意與反對派劃清界線,政界人士質疑,陳太既向反對派「埋堆」,又聲稱自己不是反對派,又說期望能夠扮演中間人角色,欲與中央保持溝通,言行可謂自相矛盾。

政界人士責言行矛盾

 陳方安生昨日探訪北角寶馬山一間中學與學生對話時又稱,若有機會現身中南海,與中央領導人對話,自己定會積極反映港人對普選的訴求。她多次強調,雖然自己堅持原則,但絕非完全不聽別人意見,因為沒有一個人100%永遠都是對,個人完全可以與其他59名立法會議員互相合作。

 對於在剛結束的區議會選舉中,反對派失去了大量議席,陳方安生認為,選舉結果一定會影響港島區補選的選情。她又稱,民主制度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可以公平地參與選舉,只要選民踴躍出來投票,民主運動就已經勝利:「這不是贏取議席多少問題,就算失敗,可以捲土重來,這亦是我給反對派的贈言。」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候選人還有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及何來。



 
文章編號: 20071121005008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 ----------

 

成報
A04  |  港聞  |  短訊
2007-11-21

徐家傑促陳太澄清買樓按揭

前廉署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要求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及律政署,就他1995年投訴當時的布政司陳方安生,買樓獲得銀行十成按揭,懷疑未得上司批准的事作出澄清,可能觸犯防止賄賂條例。徐家傑聲稱,他不是要影響補選的選情,只是想澄清事件。陳方安生昨天出席活動時並無回應。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其他參選人有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葉劉淑儀、蔣志偉、凌尉雲及何來。

 
文章編號: 20071121029001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 ----------

 

都市日報
P01  |  要聞  |  頭條
2007-11-21

徐家傑力指陳太買樓涉利益輸送

距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還有約一周,候選人之一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被「翻舊帳」指懷疑涉及利益輸送。前廉政公署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昨指控陳太,在1993年購入港島半山豪宅單位時,獲銀行「破天荒」給予十成按揭。他95年向當時的律政司舉報,惟事件至今不了了之。他昨已分別去信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及陳太,要求澄清。本報昨亦收到署名「銀行小職員」的來函,同樣質疑陳太及其女以高按揭成數買樓事件。

陳太競選辦發言人昨指,陳太的按揭事件屬舊聞,並指當年有關按揭銀行已作出回應。

徐家傑昨主動舉行記者會,但否認是要趁補選前夕打擊陳太,說:「我毋須要有人叫我出來」,「我和選舉無關,和陳太、葉太(葉劉淑儀)無關,我亦不是港島區選民。」

徐講述事件說,涉及陳太在93年任布政司時,以780萬元購入30年樓齡的港島半山司徒拔道玫瑰新村E11樓2室的豪宅單位,賣家為富商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女婿杜惠愷。據92年田土廳的紀錄,該單位約340萬元。當時陳太及丈夫曾解釋,業主要求他們一併購買該豪宅單位,和持有該單位的一家公司,公司名為「發財有限公司」。

陳太及丈夫便在93年7月收購「發財」,但外界無從得知購入該公司的價格。兩人於同年11月,將「發財」股份轉讓予他倆夫婦另一家名為「益超」的公司,其後他們就該豪宅單位進行按揭,獲銀行「破天荒」給予十成按揭;違反當年金管局向銀行頒布樓宇按揭,不得高於七成的指引。

已去信律政司要求澄清

徐家傑續稱,由於事件「非常不尋常」,他早於95年8月以納稅人身份,向當時的律政司馬富善舉報,要求徹查,但事件至今不了了之。他昨已去信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和陳太,要求澄清事件有否涉及不正當交易,觸犯《防止賄賂條例》,及陳太當時位列百官之首,是否享有特權獲十成按揭。

事件發生至今十多年,現舊事重提,徐解釋,因這事「一直在心裡」,加上最近有報章專欄提及他當年舉報,故需要澄清。徐稱,陳太既然參選,希望作為「人民代表」,也是一個合適時間交代事件,但相信不會影響選情,並說:「若陳太可以澄清疑團,就會更加得分。」

除了陳方安生,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候選人還有葉劉淑儀、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及何來。

(相關新聞見第2頁)



 
文章編號: 20071121441000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 ----------

 

am730
M04  |  新聞
2007-11-21

買樓按揭被翻舊帳徐家傑促陳太澄清

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十多年前購入現居的跑馬地玫瑰新村寓所,當時向銀行按揭的事件被人翻舊帳。前廉署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昨日舉行記者會,指陳太93年以780萬元,較市價低近200萬元,向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的女婿杜惠愷購入該單位,並獲銀行提供十成按揭貸款,他質疑事件有利益輸送之嫌,他早於95年已要求當時的律政司馬富善調查,但事件不了了之。

徐家傑舊事重提,強調並非要影響選情,他與陳太及另一候選人葉劉淑儀並不認識,但認為陳太作為候選人,有需要澄清事件。他指自己無實質證據,但要求律政司長黃仁龍徹查事件。

陳方安生昨到北角一間中學訪問時,並無即時回應指控,其競選辦其後發表聲明,指陳太的按揭事件屬舊聞,並引述95年的報章報道,指恆生銀行當時已證實,時任布政司的陳太確實把兩個市值共1,460萬元的物業,按揭給銀行作為抵押。

對於泛民在區選結果欠佳,陳太認為不一定會影響其選情,她指從來無掉以輕心,亦無低估補選的難度,她會全力以赴。參加立法會補選的其他候選人,包括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及何來。



 
文章編號: 20071121892008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 ----------

 

星島日報
A02  |  要聞  |  頭條
2007-11-21

十成按揭未澄清陳慧玲又被揭獲91%貸款 陳太母女同享超高樓按

競逐港區島立法會補選候選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連日被徐家傑質疑擔任布政司時置業獲十成按揭,不符金管局七成指引後;昨日又被自稱「一個銀行小職員」以電郵揭露,陳太女兒陳慧玲也同樣在九三年置業獲高達九成一按揭,質疑有人以權謀私。本報記者翻查土地註冊處記錄,確實找到其女兒及女兒丈夫,獲銀行貸款四百五十萬元,購買四百九十三萬元的港島區豪宅及車位。陳太競選辦發言人發言人說,不評論有關的指控。有法律界人士認為,當年身為高官的陳太,應持有最高要求的道德和操守,事件反映陳太未達要求(見另文)。

本報記者

傳媒昨日下午接獲自稱「銀行小職員」寄來的電郵,指陳太在九三年透過一家公司購買玫瑰新村一個三十年樓齡的單位,向恆生銀行貸款七百八十萬元,是樓價的十成;但當年政府向銀行訂立的守則,是銀行只能做七成按揭,陳太獲十成按揭疑是她作為高官的身份而得。

廿六年舊樓按4 5 0 萬

該電郵又披露過往從未曝光的資料,指陳太女兒陳慧玲在同一年購買天後廟道翠巒閣一個豪宅單位,成交價為四百九十三萬元,卻向銀行借了四百五十萬元,按揭成數高達九成一。電郵質疑:「在那個七成按揭的年代,若非是借媽媽的身份,以一間二十六年樓齡的舊樓單位,又哪裏可以拿到九成一的超高按揭?」電郵查到當年的交易資料,按揭合約是由陳太兄長方曼生的律師行負責。

有熟悉銀行規管人士指出,金管局在九三年初已訂下《物業貸款指引》,規定銀行只能向客戶提供七成物業按揭貸款,以遏止炒風。銀行必須遵守此項規定,雖然違反規定並無明文處分,但金管局有權視銀行負責人處事不當,直接影響金管局批准銀行負責人的任命。

拒評女兒超按一事

本報昨晚向金管局查詢當時有否調查事件,發言人表示不會評論個別事件。

本報記者昨日下午四時許則致電及發出電郵,並在電郵內附加該匿名人士的電郵,向陳太競選辦發言人查詢有關指控,並於晚上向發言人表明,本報翻查過土地註冊處和田土廳的文件,均確實顯示陳太女兒以九成一按揭構入該單位和車位,不過,發言人不評論事件。

陳太獲十成按揭的報道,在九五年被廣泛報道,本報記者翻查資料,陳太輾轉以公司名義,間接購入玫瑰新村的單位,當時已有報道指,以這種形式購買物業,令她毋須繳付近二十萬元的物業印花稅。

當年僅發聲明交代

事件在九五年被傳媒廣泛報道,各界炮轟陳太有特權,甚至有報章標題形容買賣是「不道德的交易」。

陳太初期並無回應,事件擾攘一輪後,她僅透過新聞處發表書面聲明,表示她與丈夫以合理的市場價七百八十萬元購入該物業,他們將該物業連同另一項物業作抵押,才得到十成按揭,但從無進一步解釋為何兩個物業要一同按揭,同時亦無公佈另一個物業的詳情。

陳方安生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回應,只引述九五《經濟日報》的報道,指恆生曾證實陳太「確實把兩個物業按揭給銀行作抵押」。當年負責貸款給陳太單位的恆生銀行發言人高玉桂昨晚表示,需要翻查資料,暫時未能回應。

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還有葉劉淑儀、柳玉成、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李永健和何來。



 
文章編號: 20071121003000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 ----------

 

星島日報
A02  |  要聞
2007-11-21

法律界人士籲陳太公開交代

對於陳方安生當年獲得十成樓宇按揭,法律界人士錢志庸認為,陳太當年作為高官,應持有最高水平的道德要求和操守,獲得十成按揭是違反有關銀行業的指引,會令人質疑高官是否享有特權或有私心,他認為陳太應向公眾交代。有學者也認為,作為候選人有必要澄清事件,但指臨近選舉常有「抹黑」指控,市民應心裏有數,因為候選人可能無機會「消毒」,甚至自亂陣腳。

臨選戰恐難「消毒」

陳太在九三年以布政司公務員之首的身份,以十成按揭購買豪宅,錢志庸認為,已違反當年金管局向銀行業發的指引,令人質疑高官是否享有特權或有私心。他指出,市民購買物業,需要繳付印花稅,不少市民或公司,亦會設立公司購買物業,或收購一家持有物業的公司,此舉毋須繳付印花稅,並不屬於逃稅。但若購入公司目的只是置業,則有逃稅之嫌,稅務局會作出調查。錢志庸認為,陳太應向公眾交代她購入公司的目的,以澄清公眾的疑慮。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作為候選人,陳太有必要澄清事件,但他指這類「抹黑」的指控,在區議會沒有發生,卻在補選時出現,相信市民心裏有準備,而選擇在補選前一至兩星期公佈,主要是令陳太無機會「消毒」,即使「消毒」也會自亂陣腳,屆時選民對有關「抹黑」的指控便已有深刻印象。本報記



 
文章編號: 20071121003000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 ----------

 

東方日報
A31  |  港聞
2007-11-21

徐家傑促律政司徹查陳太

【本報訊】正角逐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席位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再被翻舊帳,曾任廉政公署執行處副處長的徐家傑去信律政司司長黃仁龍,要求徹查陳太九三年任布政司時購買豪宅獲銀行批出十成按揭的事件。

徐家傑昨召開記者會,指他早於九五年已去信當時的律政司馬富善,要求徹查陳方安生九三年以七百八十萬元購買港島豪宅玫瑰新村一單位時獲銀行批出十成按揭的個案,因與當年金管局規定銀行樓宇按揭不能高於七成的做法不符,質疑有人是否享有特權,但律政司當年只回信表示已收到信件,未有其他補充。

盼清楚交代勿變無頭公案

徐坦言,昨日再提舊事,是希望身為人民代表、當年又是百官之首的陳方安生清楚交代事件,不要令事件變成「無頭公案」;他否認突然站出來是要影響選情,「冇咁戲劇性」,謂自己根本不認識陳方安生及葉劉淑儀,即使碰面,也可能只是一面之緣。

律政司發言人表示,如投訴人要舉報與罪行有關的案件,應與相關執法部門聯絡,在本港,罪案的調查工作由執法部門負責,律政司則負責檢控工作。廉政公署發言人表示,不會評論個別事件。陳方安生競選辦回應稱,按揭事件屬舊聞,並引述批出按揭的銀行解釋,指陳太當年是將玫瑰新村單位及另一單位作抵押。

今次參與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候選人並包括葉劉淑儀、何來、柳玉成、蔣志偉、李永健、蕭思江及凌尉雲。

 
文章編號: 20071121032046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 ----------

 

新報
A02  |  要聞
2007-11-21

補選前夕陳太被翻舊帳徐家傑促徹查1993年十成按揭買樓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在即,兩太對撼之際,廉政公署前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昨日再次舊事重提,公開指候選人之一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1993年向銀行以十成按揭優惠買樓事件,質疑當中涉及官商勾結,公開要求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徹查事件。徐家傑稱,在此選情緊張的非常時期,重提舊事,並非想影響選情,而是認為陳太既已決定參選,便應面向市民,促請她走出來向公眾交代,否則揚言會繼續跟進。徐家傑昨日高調舉行記者會,拋出兩封於上月17日分別發給陳方安生和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的公開信、一疊數張印有陳太及其丈夫陳棣榮、兒子陳鴻偉身份證號碼的公司股份轉移書等,力證當年買樓事件有可疑。

徐家傑稱,陳太於1993年任職港英政府的布政司期間,以780萬元為當時已有30年樓齡的港島區豪宅玫瑰新單位承造按揭。由於金融管理局當年有鑑於樓市過熱,實施七成按揭規定,規定銀行對500萬元以上豪宅,樓按不可高於70%,而陳太居然可以十成按揭抵押,質疑她違反防止賄賂條例。

展兩公開信證事件可疑

徐家傑早於1995年揭發事件,並且去信當時的律政司馬富善投訴。他稱當時只獲回覆已收到信,事件卻不了了之,由於他認為自己已盡了本份,故沒再追查,現在重提舊事,他稱:「這件事一直在我心中,現在陳太出來選舉,應該要面向市民,有責任交代事件!」他又指,雖然事發於14年前,但由於指控可能涉及刑事罪行,期望黃仁龍徹查。

他稱近日收到傳媒查詢有關事件,雖然昨日才剛從馬尼拉回港,也立即召開記者會,一次過公開回應。

被問及為何臨近選舉才公開事件,徐家傑稱,並非受到任何政府壓力或企圖影響選情:「我私下與陳太或她的對手葉太都不相熟,又不是港島區選民,只覺得案件很多疑點,陳太若出來澄清,反而對她的選情有利。」

陳太指屬舊聞但未澄清

遭受質疑的陳方安生昨午出席活動時,雖然徐家傑的記招還未開始,但她對連日的報道和記者的提問,顯然有點招架不來,她口窒窒地回應道:「我......我......我......現在不講太多,聽聽徐家傑說什麼先,稍後會回應。」當被問及是否認為被徐家傑抹黑,她仍口窒窒地稱:「我......我......第一時間會回應。」陳方安生昨晚透過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回應指,按揭事件屬舊聞,早於1995年已有報道,其中有報章已引述銀行代表證實,1993年的確給陳太承造780萬元的貸款,以購買玫瑰新一個住宅單位。不過,陳太始終未有回應有關十成按揭、官商勾結等疑點

新報記者郭美華報道



 
文章編號: 20071121033001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6 ----------

 

太陽報
A08  |  港聞
2007-11-21

93年買樓十成按揭質疑涉特權 徐家傑促律政司徹查陳太

【本報訊】正角逐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再被翻舊帳,曾任廉政公署執行處副處長的徐家傑去信律政司司長黃仁龍,要求徹查陳方安生九三年任布政司時購買豪宅獲銀行批出十成按揭的事件。

徐家傑昨召開記者會,指他早於九五年已去信當時的律政司馬富善,要求徹查陳方安生九三年以七百八十萬元購買港島豪宅玫瑰新村一單位時獲銀行批出十成按揭的個案,因與當年金管局規定銀行樓宇按揭不能高於七成的做法不符,質疑有人是否享有特權,但律政司當年只回信表示已收到信件,未有其他補充。

盼清楚交代勿變無頭公案

徐坦言,昨日再提舊事,是希望身為人民代表、當年又是百官之首的陳方安生清楚交代事件,不要令事件變成「無頭公案」;他否認突然站出來是要影響選情,「冇咁戲劇性」,謂自己根本不認識陳方安生及葉劉淑儀,即使碰面,也可能只是一面之緣。

律政司發言人表示,如投訴人要舉報與罪行有關的案件,應與相關執法部門聯絡,在本港罪案的調查工作由執法部門負責,律政司則負責檢控工作。廉政公署發言人表示,不會評論個別個案。陳方安生競選辦回應稱,按揭事件屬舊聞,並引述批出按揭的銀行解釋,指陳太當年是將玫瑰新村單位及另一單位作抵押。

今次參與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候選人並包括葉劉淑儀、何來、柳玉成、蔣志偉、李永健、蕭思江及凌尉雲。

 
文章編號: 20071121034007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7 ----------

 

信報財經新聞
P10  |  政策政情
2007-11-21

陳太:區選結果不影響立會選情

  泛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中慘敗,但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圖左】認為,區選結果不會影響兩星期後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也不會拖累其選情,陳太強調,對選舉不敢掉以輕心,目前正積極為即將於週日舉行的第二次辯論會操練,她呼籲選民12月2日踴躍投票。  陳太昨天在民主黨張文光【圖右】的陪同下,前往寶馬山聖貞德中學參觀,並與學生真情對話,就政制、教育及環保方面交流。有學生提出對2012年實行雙普選有疑慮,陳太解釋說,雙普選是《基本法》對港人的承諾,加上推動民主發展是國家的政策,如果有機會,她會將市民希望2012年雙普選的心聲向中央反映。

  至於泛民在剛結束的區議會選舉中慘敗,會否直接影響她的選情,陳太不認為有很大的影響。她認為,泛民主派的失敗正正顯示,民主制度的可貴之處,在任何公平公正的選舉中一定有失敗者,泛民不要氣餒,下次捲土重來。張文光則表示,民主並非必勝遊戲,只贏沒有輸是獨裁,而泛民追求的正是一個可以落台的制度。他認為,泛民可以捲土重來,但必須更加努力。

  對於前廉署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曾於九五年投訴,陳太買樓獲得銀行十成按揭,懷疑未得上司批准,可能觸犯防止賄賂條例,當時事件未獲處理。他昨天公開要求陳太及律政署作出澄清。徐家傑表示,不是要影響補選的選情,只是想澄清事件。陳太競選辦公室則表示,陳太當時已授權有關人士在報章作出回應。

  港島區另一候選人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則在網誌上表示,昨天與剛由美國回港的女兒談及選舉,認為香港在建立選舉文化方面仍須多加努力。其餘候選人包括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及何來■

 
文章編號: 20071121391008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8 ----------

 

頭條日報
P02  |  要聞
2007-11-21

王岸然否認抹黑陳太

陳方安生十多年前買樓事件被重提,事源在本月十四日自由撰稿人王岸然在《信報》的專欄中,評論港島區補選陳太和葉劉淑儀兩名候選人時,指「有很多精采的事件可以重新發掘」,當中包括陳太當年涉嫌違規買樓。文章發表後,引來其他傳媒再次追查。

重揭陳太當年買樓涉違反政府當時七成按揭的王岸然,昨天接受本報訪問時,否認在此時發表有關文章,是要抹黑任何港島區補選的候選人。他強調,文章中批評陳太外,亦批評葉太,文章中指葉太九五年在居港權問題上說,終審庭判決會引致一百六十七萬人到港,至今已被證實為謊言。

文章同時批評葉劉

王岸然至今仍認為,當年作為布政司的陳太,買樓手法很有問題,陳太當年解釋亦不合理。他指,如果當年的「七成按揭」政策計算,陳太獲銀行提供十成按揭,就是等同幾折時價買到豪宅。

他表示,九三、九四年樓價起飛,買樓後立即買出就會有錢賺,而陳太不用付首期,就可以買樓,等同獲得利益。他指,根據公務員防賄條例規定,公務員不得受收利益,當中包括金錢和非金錢的利益,而非金錢的利益可以是一種好處、賺錢機會等。

他指,陳太的事件有問題,當年她獲港英政府維護,當局才不追究,但如今陳太要選立法會議員,在道德上就有責任向選民解釋清楚事件。

 
文章編號: 20071121904005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9 ----------

 

大公報
A18  |  大公評論(香港)  |  點擊名人  |  By 喬小橋
2007-11-21

陳老太何不捍衛新聞「良心」

正在忙於競逐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席位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突然關心起香港的新聞自由來了。

在外國記者俱樂部午餐會上,陳老太介紹其參選政綱時,被與會嘉賓質疑她聲稱「憑良心做事」,將自己置於道德高地,卻存在一個大問題,就是未能與中央溝通的問題,和另一位候選人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相比非常不利。陳太搪塞了幾句,即環顧左右而言他,把話題轉到新聞自由上去,批評香港的記者和報章自我審查,以免令大陸不悅。又指責,可以見到自我審查有加劇跡象,在保障新聞自由方面是不健康的,無論社長和記者都應該避免。

一些媒體濫用新聞自由

競選大戰在即,陳老太如此擔心香港「缺乏」新聞自由,莫非害怕自己各種精采的競選騷,會因為「自我審查」而被傳媒所遺漏?這個擔心顯然是多餘的。因為在小小的香江裡,連跳樓、車禍都是頭條大新聞,而陳老太乃明星級人物,極具新聞價值,傳媒豈肯捨得漏掉任何一點點消息?故無論陳老太在位或不在位、宣佈競選前後、當反對派「共主」前後,各類傳媒對於陳老太的種種新聞,包括政治和花邊的,包括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爭相報道,絕不敢漏掉一條,更不理會「大陸」是否「不悅」。

香港傳媒的問題,絕不是缺乏新聞自由,而是濫用新聞自由的問題。或者說,不缺乏自由,只缺乏「良心」。如壹傳媒借新聞自由捏造新聞,或隨意偷拍揭人陰私,已是臭名昭著。香港電視新聞的「教父」黃應士曾指出,近年新聞低俗風氣盛行,上世紀九十年代入主香港的壹傳媒集團是禍害的推動者。國際巨星成龍更怒斥壹傳媒轄下的《壹本便利》,是靠偷拍揭人陰私的雜誌,令香港「醜、衰、冇面」

揭陰私媒體「良心」何在

尤其是刊登偷拍阿嬌鍾欣桐的換衫照,並受到社會的譴責時,《壹本便利》竟與公眾對著幹,再次加印該期推出市面牟利。事件令滿城怨恨人神共憤,千夫所指。連壹傳媒大老闆黎智英的教友,也投入到口誅筆伐之中。但當時卻不見自詡為香港「良心」的陳老太,出來捍衛新聞的「良心」。

新聞「良心」是香港「良

心」的一部分。這次競選,陳老太既然又打出了「真心良心」的旗號,為什麼不去捍衛捍衛新聞的「良心」呢?

眾所周知,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民主黨教父李柱銘和肥佬黎,乃反對派的幕後「三劍俠」。是次肥佬黎力撐陳老太為反對派「共主」,更是功不可沒。陳老太為了投桃報李,不僅不會去清理肥佬黎的新聞「良心」,更要借助捍衛新聞自由的大旗,出面為其爭取偷拍及揭人陰私的「自由」。



 
文章編號: 20071121002011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0 ----------

 

明報
A11  |  政情
2007-11-21

陳太母女同被翻舊帳徐家傑重提「十成按揭買樓」陳太:屬舊聞

【明報專訊】距離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不足兩星期,獲泛民支持的候選人陳方安生於14 年前取得「十成按揭」買樓事件再被「翻炒」,除廉署前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公開要求律政司徹查事件真相外,本報同日收到一封附有土地註冊處紀錄的匿名電郵,指陳太女兒陳慧玲在同年同樣獲得銀行提供九成按揭買樓,質疑她是因母親的關係才獲高於七成按揭的優惠。

陳方安生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回應記者查詢時說,陳太的按揭事件屬舊聞,當日亦早已發聲明,表明是將兩個物業按揭給銀行作抵押,並非獲得百分百按揭。

發言人又引述1995 年8 月19 日的《經濟日報》報道,指恆生銀行企業傳訊部傳媒及投資關係經理高玉桂代表銀行,證實時任布政司陳方安生確實將玫瑰新村及另一由她持有之物業,作為抵押,該兩項物業當時市值合共1460 萬元。但她沒提及女兒按揭的問題。

律政司發言人回應指出,若任何人要舉報與罪行有關的案件,應與相關執法部門聯絡。

本報接電郵指陳太女兒獲「九成按揭」本報是在徐家傑昨日會見記者前不久,收到一個以「銀行小職員」署名的匿名電郵,內裏除提及和附有土地註冊處的資料,指陳太玫瑰新村的單位是以一個物業作十成按揭,並將火頭同時燒向陳太女兒陳慧玲,指陳女於93 年,以493 萬元購入的一個26 年樓齡的豪宅單位,獲得銀行提供逾九成,即450 萬元按揭,質疑「女憑母貴」。

其後,當年被「炒」的廉署前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會見記者,重提陳太14 年前以「十成按揭」買樓一事。他說,由於事件涉及公眾利益,尤其陳太或將進入立法會代表市民,市民有需要知道真相。他並以「納稅人」的身份去信陳太及律政司長黃仁龍,要求兩人澄清事件。

徐家傑指當年陳太身為高官,以780 萬元購入有30 年樓齡的玫瑰新村一豪宅單位,由於是透過資產轉移方式,將單位由「發財有限公司」轉至「益超有限公司」,故毋須繳納任何印花稅,而物業成交價亦比同類型單位低近200 萬,買樓後又獲恆生銀行「十成按揭」,違反當時一般樓宇的七成按揭規定,認為事件不尋常。

他指陳太與丈夫從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女婿杜惠愷手中,購下「發財有限公司」股份,但外界無法知道購入該單位或買公司的價錢,事件真相多年來仍是一個謎。

他重申,自己和陳太、葉太兩人都沒有關係,自己亦非港島區選民,沒有想過要影響選情。



 
文章編號: 20071121004024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1 ----------

 

蘋果日報
A04  |  要聞
2007-11-21

徐家傑充左派「打手」 提14年前舊聞抹黑陳太

【本報訊】左派抹黑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行動昨天揭開序幕,左派組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地區董事局副主席徐家傑昨天擔當「打手」,高調重提一宗14年前發生、有關陳太買樓的「陳年舊聞」,質疑她當年以低價買樓涉及利益輸送。泛民主派認為徐的抹黑意圖相當明顯,呼籲市民認清左派的詭計。記者:雷子樂、許偉賢

據瞭解,左派早在區議會選舉前已經部署抹黑陳太行動,但為免影響區選結果,延至昨天才「爆大鑊」,預料12月2日補選投票日前,有關抹黑行動仍然持續,而且不會由政團或政黨出手,以增加抹黑內容的「公信力」。有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也指,早料到左派在區選後會發動抹黑陳太攻勢,相信左派會利用市民認為是中立的傳媒機構或人士發動輿論抹黑戰,藉此拉低陳太民望。

廉政公署執行處前副處長徐家傑,過往經常在報章撰文批評民主派。昨天他在記者會重提舊聞,指陳太93年以780萬元購入半山司徒拔道玫瑰新村單位,但該屋苑同一面積坐向的另一單位當時成交價卻為930萬元,質疑陳太平價買樓是否涉及利益輸送。

政府早已解釋沒違規

他又指金融管理局同年曾向銀行頒佈樓宇按揭不得高於七成的指引,陳太卻能向恆生銀行取得十成樓按,加上她當時與丈夫以「益超公司」名義收購持有該物業的「發財有限公司」,外界至今無法得知陳太購入單位或買進「發財公司」的實價,認為有關交易「極不尋常」。徐自稱95年曾就有關買賣向當時的律政司馬富善發信要求徹查,但未獲回覆;昨天則以「納稅人」名義向陳太及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發公開信,要求陳太澄清及律政司查明真相。資料顯示,95年向陳太提出有關質疑的同樣是徐家傑本人,當日報道刊出後,港英政府高層曾向外解釋,指當時任布政司的陳太沒有違規。陳方安生競選辦發言人昨回應時強調有關事件屬舊聞,各報刊95年早有報道,拒評事件是否涉及抹黑。律政司發言人則回覆指,任何人如要舉報與罪案有關的事宜,應向相關執法部門聯絡。

料已踏入抹黑高峰期

徐家傑被問及選舉期間將陳太的舊聞公之於世,是否意在影響選情時,予以斷然否認,辯稱「我都係見專欄作家王岸然喺報紙再寫呢單野,之後好多記者打嚟問,咁啱我又喺馬尼拉返到香港,先至一次過澄清。」他堅持此次爆料無受任何人指示。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卻認為事件「好可笑」,「90年代嘅陳年舊貨,?家再拿出嚟講,又冇新野,擺明係抹黑啦。」他預料往後兩星期是陳太被抹黑的「高峰期」,「如果選民係真正支持陳太,就唔會俾人唆擺嚇就唔支持,(左派)咁做只會對佢地有反效果。」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最擔心左派陣營會以文革式手法,利用輿論圍攻陳太,希望市民不要中計。

不折不扣的「隱形左派」

【本報訊】徐家傑表面上與傳統左派政黨保持距離,但實際上他可算是個不折不扣的「隱形左派」,曾被指與國安扯上關係。徐家傑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地區的董事局副主席,該會總部設在北京,會長正是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回歸前,徐家傑在廉署工作,官至執行處副處長,是當時廉署內最高級的華人官員,被視為「明日之星」。他在93年11月突然被廉署終止聘用,事件引起極大震撼,當時的立法局就炒徐事件展開聆訊,爆出他與有背景人士過從甚密。聆訊的最後結論是有關解僱決定合理。

被炒後常批評廉署

徐家傑被解僱後,常高調批評廉署的查案手法。廉署在98年曾解僱四名調查員,理由是他們在97年12月曾跟徐家傑晚膳,懷疑席間向在場的內地國安人員洩露廉署機密。他同時熱愛泰拳,是香港拳擊總會永遠榮譽主席、坤青武泰拳術社總監。

 
文章編號: 20071121006000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2 ----------

 

新報
A02  |  要聞
2007-11-21

徐家傑:事涉多位名人

【新報訊】立法會補選候選人之一陳方安生14年前的十成按揭買樓事件,在廉政公署前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描述中,涉及多位知名人物,事件充滿疑團。徐家傑質疑,有人涉嫌避稅,而且可能涉及利益輸送。在1993年被「炒魷」的廉政公署前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昨日詳細當年事件來龍去脈。他表示,事件源於1992年,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的女婿杜惠愷,擁有的「發財有限公司」(Broad Future Limited),以340萬元買入港島半山司徒拔道玫瑰新E座11樓2室。

1993年7月,陳方安生與丈夫陳棣榮在沒有公開價格下,買入「發財有限公司」,從而持有該公司名下的玫瑰新單位。同年11月,「發財公司」的99%股份被轉去「益超有限公司」,並於同年12月,向恆生銀行成功申請十成按揭,涉款達780萬元。

7月買樓12月才找數

徐家傑指,陳太在7月買下單位,但直至12月才做按揭「找數」,質疑是否因她當年的高官身份,位高權重,才享有「遲找數」的特權。

他又稱,金融管理局在1993年,已向銀行頒佈樓宇按揭的抵押貸款不得高於七成的指引,而恆生銀行當年已宣佈,將提供給公務員最高九成的抵押貸款優惠,降至七成,但陳太竟然可申請到十成按揭,懷疑當中涉及官商勾結,或違反防止賄賂條例。

徐家傑指,陳太變相以780萬元買入單位,較當年玫瑰新七樓同面積同座向物業的980萬元成交價,平了足足近200萬元,質疑當中是否涉及利益輸送。而且陳太以有限公司股份轉讓形式購入單位,質疑她此舉可能是為逃避繳交釐印稅,以當年單位計算,釐印稅涉款達22萬元。



 
文章編號: 20071121033001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3 ----------

 

頭條日報
P02  |  要聞  |  社評  |  By 李一瓢
2007-11-21

十成按揭疑團理應詳細交代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將於兩個星期後舉行,其中一名候選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在一九九三年以私人公司購入半山一個豪宅,所運用的手法,經過十四年,仍然未為公眾淡忘,為了平息疑慮,陳太應站出來給公眾一個交代。

這件幾近為人所忘的「往事」,於上週四經自由撰稿人王岸然,於其在《信報》的評論提出,並要求陳太解釋之後,再次引起關注。

根據紀錄,九三年陳太透過其私人公司,購入半山一個豪宅,當時政策為壓抑熾熱的炒樓氣氛,已實施了七成按揭規定,但她卻得到銀行批出十成按揭,被質疑不用分文便可以購入豪宅,獲得利益,而透過公司買樓亦節省了大筆印花稅,有迴避當時政府大加個人買樓印花稅政策之嫌。

當年陳太只透過第三者發表簡短聲明,指有另一層樓作抵押,故獲銀行給予更高按揭比率,但至今公眾仍未清楚全部詳情。

當年事件曝光,陳太任布政司(相當於現在的政務司司長),是港督以下的最高級官員,可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坐擁極大權力,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她選擇了不詳細解畫,但時至今天,她不應不聞不問,有需要在向港島區選民解釋清楚。

核心問題在於,以另一層樓抵押換取買樓放寬按揭限制,另一個物業的資料為何不公開?透過公司買樓的目的,減少繳交印花稅,是否是一種不犯法但卻迴避政策的避稅行為呢?

正當這件事未有圓滿的答案,陳太的女兒又被指涉在當年同獲另一家銀行,以九成一超高按揭買入一層舊樓,令按揭風波更添疑團。

昨天,陳太回應傳媒查詢時,只提供一篇當年報章引述銀行發言人的簡單報道,卻未有進一步的資料,試圖以間接的空泛答案,去回應一大堆問題,在今日開放的社會,當然不能令人滿意,作為參選人,要洗脫負面新聞,應該站出來作詳細交代,給公眾一個清晰的答案,也還自己一個清白。

 
文章編號: 20071121904005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4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7)。版權所有,翻印必究。